中班语言:小猫钓鱼

合集下载

中班语言活动小猫钓鱼教案范文

中班语言活动小猫钓鱼教案范文

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猫钓鱼的过程。

2. 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

2. 小猫、鱼、草等手偶道具。

3. 钓鱼玩具或实物。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坐好,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一片美丽的湖边,湖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儿。

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么钓鱼的吗?”2. 故事讲述:利用课件或图片,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可以邀请孩子们一起扮演故事角色,使用手偶道具进行表演。

3. 故事讨论:讲述故事后,引导孩子们讨论小猫钓鱼的过程,提问孩子们:“小猫为什么会钓到鱼?小猫在钓鱼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5. 总结:通过讨论和体验,引导孩子们总结小猫钓鱼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关于小猫钓鱼的手工作品,如剪纸、绘画等。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猫钓鱼的主题墙,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和活动照片。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立小猫钓鱼的场景,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故事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观察孩子们在情景体验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行为习惯。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延伸活动的完成情况。

六、活动六:小猫钓鱼角色扮演1. 活动目标:提升孩子们的角色扮演能力。

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活动准备:准备小猫、鱼、草等手偶道具。

准备一个宽敞的场地供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

3. 活动过程: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每个小组都有机会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小组则作为观众进行观看和评价。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形象地进行表演。

4. 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时,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经验。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猫钓鱼时为什么没钓到鱼。

2. 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 教育幼儿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专注于一件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猫钓鱼时为什么没钓到鱼。

难点:培养幼儿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专注于一件事。

三、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小猫钓鱼》2. 钓鱼玩具3. 小猫、小鱼挂饰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小猫、小鱼挂饰,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谈论小猫和小鱼,引出故事主题。

2. 故事讲解:(1)教师播放PPT《小猫钓鱼》,引导幼儿观看。

(2)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讲解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引导幼儿认识到三心二意的后果。

3. 情景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扮演小猫钓鱼的场景。

(2)引导幼儿体验专注钓鱼的过程,感受专注的力量。

4.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钓鱼过程中的感受。

(2)让幼儿谈谈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教育幼儿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5. 拓展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钓鱼游戏,巩固故事主题。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专注钓鱼的乐趣。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与,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理解。

但在情景表演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专注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更好地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故事《小猫钓鱼》的细节理解与情感体验。

2. 教学安排: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创意绘画等方式,深入探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七、教学活动设计1.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小猫在钓鱼过程中的心境变化,以及为什么最终没有钓到鱼。

中班故事小猫钓鱼教案

中班故事小猫钓鱼教案

中班故事小猫钓鱼教案【篇一:小猫钓鱼语言教案中班上】活动3小猫钓鱼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喜欢扮演故事角色讲述故事。

2、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

核心要素:理解表达主要领域:语言社会活动准备:1、挂图、光盘、《幼儿阅读》:《小猫钓鱼》2、自制的磁铁钓竿人手1根;用曲别针别好的各色不同大小的纸片鱼若干;人手1个小框;小猫胸饰每人1个。

活动指导:1.情境导八出示小猫胸饰创设活动情境。

教师在树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鱼在游来游去。

一天早上,猫妈妈带着猫弟弟到小河边去钓鱼。

小猫钓到鱼了吗?请小朋友听一个好听的故事--《小猫钓鱼》。

2.理解故事①教师播放《小猫钓鱼》,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并提出问题请幼儿回答。

教师: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面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②引导幼儿看故事挂图来讲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小猫钓到鱼了吗?为什么?谁影响小猫专心钓鱼了?教师:最后小猫钓到鱼了吗?为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段播放故事,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3.讲述故事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讲述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练习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4.钓鱼游戏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猫宝宝,去“河边”钓“鱼”注意引导幼儿专心“钓鱼”。

教师注意观察,关注和鼓励钓不上鱼的幼儿。

教师:小猫小猫别着急,拿稳渔竿看准鱼。

慢慢慢慢提起来,钓到小鱼笑嘻嘻,马上放到小筐里。

5.小结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游戏。

教师怎样才能钓到很多鱼?我们来数一数谁钓的鱼最多呀。

小结只要一心一意专心钓,一定会钓到鱼的。

活动延伸:在表演区提供故事胸饰或头饰,引导幼儿继续进行故事表演。

在语言区可以提供《幼儿阅读》,让幼儿自由阅读讲述故事《小猫钓鱼》。

资源包:故事小猫钓鱼在树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鱼在游来游去。

一天早上,猫妈妈带着猫弟弟到小河边去钓鱼。

一只蜻蜓飞来了,飞来飞去像架小飞机。

猫弟弟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蜒。

蜻蜓飞走了,猫弟弟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猫妈妈钓到了一条大鱼。

幼儿园幼儿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猫钓鱼的过程。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学习成语“三心二意”,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4.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语言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讲述故事,运用成语“三心二意”。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猫钓鱼》。

2. 鱼玩具若干。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鱼玩具,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受小猫钓鱼的过程。

3. 讨论故事: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三心二意是什么意思?”等,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4. 情景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扮演,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创作环节:提供创作材料,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与故事相关的手工作品。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讲述小猫钓鱼的过程。

2. 运用成语“三心二意”记录一天的生活,与家长共同反思。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对故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创作环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但在情景扮演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要注重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表达、交流等能力。

2. 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能否运用成语“三心二意”。

3. 评估幼儿在创作环节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以及他们在情景扮演环节的表现在。

七、家园共育建议:1. 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复习故事《小猫钓鱼》,通过提问和讨论,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猫钓鱼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猫钓鱼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猫钓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小猫和小鱼的名称,增加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2.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儿童的专注性;3.学习细节,增强儿童的快速反应能力;4.感受游戏的乐趣和竞争的欲望,增强儿童的参与性和合作性;5.培养学生行动和思考的完整性,让学生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被环境所干扰。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小猫钓鱼卡片、小鱼卡片、篮子、钓竿、计时器2. 教学环境教室墙上挂有亮色的猫咪、鱼儿和具有乐趣的语言句子。

教室中间摆放着学生使用的桌子、椅子、地垫和其他工具。

3. 教学活动细节下意识,注意专注(盲人摸象)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教师在教室中放置一些卡片,上面绘制了小猫和小鱼的形象。

然后让孩子们发现这些卡片,老师问“这是什么?”引导小朋友说出小猫和小鱼的名称。

2. 游戏规则1.将所有鱼儿卡片放入篮子中;2.一名同学扮演“小猫”,拿起钓竿,准备去钓鱼;3.其他学生摆成长队,每名学生代表一个鱼儿,依次排在小猫前面;4.当小猫靠近某个学生时,该学生要将自己手里拥有的鱼儿卡片递给小猫;5.小猫拿到鱼儿卡片后,将其放入自己的篮子里;6.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时间,设立计时器,限定时间为 5 分钟;7.时间到后,小猫交出篮子,所有学生开始点数。

3. 活动实施1.活动前,老师需要给孩子们解释好规则,确保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角色;2.游戏开始后,小猫需要很快地靠近每个学生,递交鱼儿卡片之后尽快离开,学生需要迅速的反应和递交卡片;3.总时间为 5 分钟,小朋友们需要尽快完成任务;4.活动结束后,老师会让孩子们自己点数,然后公布分数。

4. 反思记录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非常不错。

相比其他课堂活动,小朋友们更愿意参与其中,也更容易记住所学的知识。

同时,本次活动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协作和友情的力量。

四、教学小结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以游戏为主,辅以教学知识的方法。

《小猫钓鱼》中班教案(精选13篇)

《小猫钓鱼》中班教案(精选13篇)

《小猫钓鱼》中班教案(精选13篇)《小猫钓鱼》篇1游戏目标: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游戏内容:1、家长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

"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条"。

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问幼儿: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游戏指导:1、幼儿钓鱼时,家长要鼓励幼儿不慌不忙的钓鱼,锻炼耐心。

对于钓不到鱼的幼儿,家长可以手把手的帮助。

2、幼儿在达到游戏目标时,若有兴趣,把鱼放在里面重新进行。

活动反思活动中幼儿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及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

活动关键在于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数学活动“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数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幼儿有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活动设计

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的后果。

2. 能够完整地复述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故事中对话,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

4. 培养集中注意力,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猫钓鱼》2. 小猫、鱼、草等故事角色手偶3. 鱼竿、鱼缸等道具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思考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的后果。

3. 分角色表演:教师带领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幼儿体验故事情节。

4. 情景体验: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小猫,体验钓鱼的过程,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道理,让幼儿明白做事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

2. 区域活动:教师设置阅读角,提供相关故事书籍,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3.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绘制故事场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活动效果。

3.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回顾:复习《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故事情境中。

3. 情景对话: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

八、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班《小猫钓鱼》教案12篇

中班《小猫钓鱼》教案12篇

中班《小猫钓鱼》教案12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中班《小猫钓鱼》教案12篇,以供参考。

中班《小猫钓鱼》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懂得只要专心才能做好一件事,学会本领。

3、丰富词汇: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专心。

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2、活动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小猫手偶、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师:猫弟弟特别爱吃鱼,猫妈妈每天都到小河边去钓小鱼给猫弟弟吃,后来,猫弟弟长大了,他也想学习钓鱼的本领。

衔接语:猫弟弟钓到鱼了吗?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1、教师配乐完整讲述故事师: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在《小猫钓鱼》这个故事里,有哪些角色?主要讲的是谁?衔接语:猫弟弟一共钓了几次鱼?都钓到了吗?2、看图片分段理解角色的行为与对话图片1、师:猫弟弟第一次钓鱼的时候谁来了?小蜻蜓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学学它?猫弟弟看见了心里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图片2、师:猫弟弟第二次钓鱼的时候又看见了什么?它的心情和第一次是不是一样的?图片3、师:猫弟弟两次都是怎样回到河边的?它看见猫妈妈钓到大鱼时,心里怎样?后来,猫妈妈是怎样对猫弟弟说话的呢?(重点理解词语:三心两意、一心一意)图片4、师:猫弟弟听了妈妈的话,钓到一条大鱼的时侯,它的心情又是怎样?它是怎样的语气讲话的呢?最后猫弟弟是怎样钓鱼的?三、完整欣赏木偶剧表演。

四、小结:让孩子懂得只有专心才能做好一件事,学会一种本领。

中班《小猫钓鱼》教案2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了解猫弟弟钓鱼时前后不同的态度,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3.让幼儿懂得做事情要专心。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猫弟弟钓鱼时前后不同的态度。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教学背景中班是幼儿园的大班级,是儿童语言表达、交流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幼儿通过玩耍、游戏等形式来体验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本次课程主要针对中班幼儿,教学内容为《小猫钓鱼》。

目标1.培养幼儿对绘本的热爱与阅读兴趣;2.了解绘本中的内容,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3.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促进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绘本《小猫钓鱼》,鼓励幼儿自由翻阅、观看。

2.教师提问:“有多少个小猫?”“小猫们都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去钓鱼?”引导幼儿思考、回答。

第二步:教学内容1.教师为幼儿讲解绘本《小猫钓鱼》的内容,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小猫们的过程,以及它们的思考和决策。

2.教师在讲解中引导幼儿认识新词汇,如“钓鱼竿”、“塘里的鱼”等等。

3.教师询问幼儿对绘本的理解,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第三步:角色扮演1.将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猫扮演者。

2.教师为每个组提供小猫耳朵和尾巴的装饰品,让它们借助道具来更好地身临其境地扮演小猫。

3.按照绘本中的情节,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小猫们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绘本中的内容。

第四步:反思与总结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出本次活动中的重点内容、重要意义。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感受、反思活动,包括对于绘本的理解、扮演小猫的过程、以及对于活动中语言交流的体验。

3.教师在其中适时补充和指导,确保反思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课后延伸1.鼓励幼儿经常阅读绘本,增强对于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通过身体语言和语言表达来交流、沟通,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交往方式和态度。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绘本与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和督促幼儿按照情节表演,确保活动的正确性与连贯性。

中班小猫钓鱼教案10篇

中班小猫钓鱼教案10篇

中班小猫钓鱼教案10篇中班小猫钓鱼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使幼儿知道做事要耐烦、认真。

2、培育幼儿的手眼协调技能和做事的技能。

3、进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技能。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1、操作卡片《小猫钓鱼》、电视机、展示仪2、室内布置一大池塘。

3、猫妈妈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1、幼儿游戏,为幼儿理解故事做铺垫。

老师带上头饰,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小猫最喜爱吃鱼了,今日猫妈妈就带小猫到池塘边学习自己钓鱼。

2、让幼儿边看电视边听故事《小猫钓鱼》,并组织幼儿争论。

〔1〕、提问:猫妈妈钓到鱼了吗?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呢?〔2〕、小猫一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3〕、为什么后来钓到鱼了呢?〔4〕、小伙伴们说说怎样才能钓到鱼?〔5〕、老师小结:只要一心一意,仔细认真、耐烦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3、组织幼儿继续玩钓鱼的游戏。

活动延伸在日常教育中继续教育幼儿做事要有耐烦。

活动反思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穿,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常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那么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中班小猫钓鱼教案第2篇〔一〕活动目的1、培育手眼协调技能和做事的耐力2、知道做事要耐烦、认真〔二〕活动预备1、在活动室里用绿色皱纹纸围成一个大“池塘”2、在“池塘”里放一些纸制鱼,鱼的嘴上别有曲别针,与的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倍以上3、自制钓鱼竿人手一个4、操作卡片《小猫钓鱼》〔三〕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玩游戏,为幼儿理解故事做铺垫①给幼儿带上头饰,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小猫最喜爱吃鱼了,今日猫妈妈就带小猫到池塘边学习自己钓鱼②援助幼儿理解游戏规章“瞧,池塘里有那么多鱼,可我们怎么才能把鱼钓上来呢?看看鱼嘴上有什么?再瞧瞧鱼竿上有什么?请谁上来钓给我们看看。

”③让幼儿自由钓鱼,老师观测到有一部分幼儿钓到鱼就停止游戏2、让幼儿边看操作卡片边听故事《小猫钓鱼》,并组织幼儿争论“为什么有的小猫钓到了鱼,有的小猫没钓到呢?”“为什么小猫一开始钓不到鱼?后来掉到鱼了?”“那么,小伙伴说说怎样才能钓到鱼?”师小结:只要一心一意,仔细认真、耐烦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中班语言活动: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活动: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活动:小猫钓鱼
活动简介
小猫钓鱼是一项适合中班幼儿的语言活动。

它旨在通过让幼儿参与互动游戏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提高幼儿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互动游戏加深幼儿对话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活动过程
1.引入
在开始活动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图片或视频,介绍一些有关钓鱼的知识,并向幼儿解释本次活动的目的和规则。

2.游戏规则
(1)教师会把一个大鱼钩挂在教室墙上,并放置多个小鱼。

(2)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一个小猫玩偶钓鱼。

(3)每个小组的玩偶钓鱼线会拴着小铃铛,钓到小鱼时会发出叮铃铃的声音。

(4)每个小组都要竞争时间,看哪个小组最终能钓到大鱼,以比赛的形式推
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语言应用
在钓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团队合作,交流采取合适的策略,共同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让幼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话语和表达能力。

比如:
•小朋友,你觉得哪一个饵料可以钓到最多的小鱼?
•假如你钓到大鱼了,你会怎么做呢?
4.结尾
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幼儿回顾本次活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表扬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优秀素质和态度。

活动效果
小猫钓鱼是一个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的语言活动,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指导技巧、幼儿的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可以不仅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里为自己的成长增添新的色彩。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猫钓鱼》教案名称:《小猫钓鱼》语言活动教案适用年龄:3-4岁中班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2.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让幼儿体验传统文化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1.、游戏道具:小猫面具、鱼竿、鱼饵、座垫2.、图片或实物:猫、鱼3.、活动环境:教室内制造钓鱼游戏场景教学过程:引入:1、与幼儿一起观察图片或向幼儿展示一只猫和一条鱼的实物,问幼儿你看见了什么?指着猫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

2、在易操玩的地方,模拟钓鱼的场景,将小猫面具戴在头上,手拿鱼竿,鱼饵挂上钩,座垫放在钓鱼的地方,与幼儿手拖手环绕座垫。

游戏1、教师引导幼儿围成一个圈,教师自己稍微站在中央,戴上猫面具进行游戏。

2、游戏开始,教师带领幼儿唱游戏歌谣《小猫钓鱼》:(曲调:小星星)小小猫,钓鱼钓鱼袋里装满鱼。

小小鱼,傻傻鱼咬上鱼饵拼命拉。

拖着拖着,滑出袋,害怕就去找妈妈。

停下停下,拍拍手,一二三四撒过去。

3、课件操作阶段:教师担任“小猫”,手持鱼竿,手腕晃动,同时唱歌,在座垫周围的空间内漫步,按小猫的轨迹。

学生用双手模拟鱼的样子,让“小猫”钓上了鱼以后,手模拟鱼游走的样子,同时念鱼游到_____的地方,小猫念鱼游到_____的地方等。

4、游戏特色培养:利用重复的歌谣,让幼儿串联事物并形成语言计划。

通过轻柔的音乐和互动游戏,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用于听、发音、说以及轻声的音韵技能。

并能突出教材中的字母和结构。

5、接下来增加新的鱼,每条鱼代表一个数字,当“小猫”钓上鱼时,幼儿说出鱼上的数字。

小结:通过《小猫钓鱼》这个游戏活动,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培养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游戏中的音乐和互动能够带给幼儿快乐,并且能够让他们体验到传统文化游戏的乐趣。

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猫钓鱼时发生的趣事。

2.能根据故事情节续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猫钓鱼时的心理变化。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续编故事。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其能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续编。

2.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使其能够专注地听故事。

四、教学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小猫头饰、钓鱼竿、鱼钩、鱼篓等。

2.环境准备:安静的故事角,便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邀请幼儿坐好,关闭教室灯光,打开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介绍故事主人公小猫,引发幼儿兴趣。

(二)故事讲述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小猫来到河边钓鱼,遇到蜻蜓、蝴蝶、小鸟等动物的诱惑。

2.提问幼儿:小猫为什么去钓鱼?它在河边遇到了哪些动物?3.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小猫因为分心,没有钓到鱼。

4.提问幼儿:小猫为什么没有钓到鱼?它为什么会分心?5.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小猫重新专注钓鱼,最终钓到一条大鱼。

6.提问幼儿:小猫为什么能钓到鱼?它有什么变化?(三)故事讨论1.引导幼儿讨论:小猫在钓鱼过程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讨论如何改正错误。

(四)故事续编1.邀请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续编小猫钓鱼的故事。

2.提供续编提示:小猫钓到鱼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续编的故事。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故事中的收获,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

六、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故事续编,拍摄视频或照片,分享到班级群。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幼儿理解了做事要专注,不能分心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故事续编,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猫钓鱼》3篇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猫钓鱼》3篇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猫钓鱼》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猫钓鱼》精选3篇(一)主题:小猫钓鱼时间:2节课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交往能力,教会学生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帮助他人。

教学准备:- 绘本《小猫钓鱼》- 图片或道具,如小猫、鱼竿、鸭子等- 社交情感卡片,如“友善”、“关心”、“合作”等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导入:老师向学生们提问“你们有没有帮助过别人?你们是怎么样帮助别人的?”鼓励学生们回忆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2. 展示绘本《小猫钓鱼》,简单介绍故事内容。

3. 暌思小猫的行为,帮助学生们分析小猫钓鱼的过程。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猫一直没有钓到鱼?如果小猫和鱼们一起合作,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4. 分角色扮演:请几名学生扮演小猫、鸭子和鱼,模拟故事情节。

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继续讨论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们谈论他们对合作的理解。

2. 使用图片或道具,引导学生们再次讨论小猫如何与其他动物合作,给予鼓励和思考。

3. 引导学生们回忆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验,让他们分享自己如何与他人合作,取得成功的故事。

鼓励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分享。

4. 分发社交情感卡片,让学生们读出上面的词语,并说出它们的具体行为和示例。

让学生们模仿例句,表达自己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总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帮助他人并取得成功。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猫钓鱼》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幼儿园的标识适用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幼儿园的标识;2. 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辨别能力;3. 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和安全意识;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园的标识(校徽、校旗等);2.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标识;3. 音乐播放器;4. 渲染纸、颜色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营造活跃的氛围。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精选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精选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故事》,详细内容为《小猫钓鱼》这一故事。

通过对故事的讲解与分析,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故事《小猫钓鱼》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所传达的耐心、专注的重要性。

2. 能够通过观察、想象、表达等方式,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增强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故事让幼儿体会到耐心、专注的重要性,培养道德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书、小猫钓鱼玩具、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猫钓鱼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钓鱼的经历,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如“耐心、专注、帮助”等,教师进行讲解,让幼儿理解其含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和回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通过画图、剪贴等方式,创作与故事相关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猫钓鱼》2. 关键词语:耐心、专注、帮助3. 道德观念: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小猫钓鱼》的画,并写一段关于耐心、专注的话。

答案示例:画:小猫拿着鱼竿,坐在河边,专心致志地钓鱼。

话:我们要像小猫一样,做事要有耐心和专注,才能取得成功。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图画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猫钓鱼的过程。

2. 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倾听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猫钓鱼》的阅读与理解。

2.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3. 针对故事内容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学会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小猫钓鱼》。

2. 角色头饰(小猫、鱼、树木等)。

3. 钓鱼玩具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或图书中的图片,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教师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故事中小猫钓鱼的过程,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练习对话。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让幼儿认识到做事要专注、有耐心。

7. 作业布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家长协助幼儿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环节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故事中的对话?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幼儿在回家后的作业中,是否能够复述故事,与家长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制作: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小猫钓鱼的手工制品,如小猫、鱼、树木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 绘画活动:开展以“小猫钓鱼”为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中的小猫钓鱼场景。

3. 歌唱表演:学习与小猫钓鱼相关的儿歌,如《小猫钓鱼歌》,让幼儿进行歌唱表演,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价幼儿的积极性与专注度。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培养幼儿倾听故事、讲述故事的能力。

3.教育幼儿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

2.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做事要一心一意。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小猫钓鱼》2.钓鱼工具:鱼竿、鱼线、鱼钩、鱼饵3.小猫、小鱼的玩偶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猫钓鱼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2.讲述故事师:好,现在我们开始讲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小猫钓鱼》。

(1)小猫和小鱼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3)小猫是怎样钓到鱼的?3.讨论故事师: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小猫钓鱼的故事有趣吗?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小猫吗?为什么?师:故事里的小猫一开始为什么没钓到鱼呢?后来它是怎样钓到鱼的?师:从故事里我们知道了什么道理?4.情境体验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来扮演故事里的小猫和小鱼,我们一起来玩钓鱼游戏吧!(1)分发钓鱼工具,讲解钓鱼规则。

(2)教师扮演小鱼,幼儿扮演小猫,开始钓鱼游戏。

(3)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体验一心一意钓鱼的感觉。

师:游戏结束了,你们在游戏中有什么收获呢?师:通过这个故事和游戏,我们知道了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以后,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要像小猫一样,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

五、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关于《小猫钓鱼》的绘画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小猫钓鱼》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积极参与讨论,讲述故事。

在情境体验环节,幼儿能较好地扮演小猫和小鱼,体验一心一意钓鱼的感觉。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基本掌握了故事内容,懂得了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在讲述故事时,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精选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精选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故事》中的《小猫钓鱼》。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词语的认识与理解、句型的运用、情感态度的培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小猫钓鱼》的主要情节,能复述故事内容。

2. 通过故事学习,使幼儿掌握一定量的词语,如:专心、耐心、鱼竿、鱼饵等,并学会运用简单的句型。

3.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专心、耐心的品质,以及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词语的掌握与运用、情感态度的培养。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小猫钓鱼》,培养幼儿专心、耐心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视频、鱼竿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鱼竿模型,引发幼儿兴趣,询问幼儿是否知道鱼竿的用途,进而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边讲解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人物表情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句型进行讲解,如:“小猫为什么没有钓到鱼?”“小猫后来怎样才钓到鱼的?”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巩固所学词语和句型。

5. 互动环节(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才能像小猫一样专心、耐心地做事情。

6.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关爱小动物,学会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猫钓鱼》2. 关键词语:专心、耐心、鱼竿、鱼饵等。

3. 句型示例:小猫钓鱼时,一开始很着急,后来学会了专心、耐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小猫钓鱼》的画。

要求:画面中要有小猫、鱼竿、鱼饵等元素,展现出故事情节。

答案:略。

2. 口头作业: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幼儿园中班《小猫钓鱼》教案(优秀14篇)

幼儿园中班《小猫钓鱼》教案(优秀14篇)

幼儿园中班《小猫钓鱼》教案(优秀14篇)中班小猫钓鱼教案1一、设计意图《小猫钓鱼》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通过简单有趣的图片讲述了一只小猫和猫妈妈去河边钓鱼,开始小猫三心二意,没有钓到一只鱼。

后来,在猫妈妈的教育下一心一意的钓鱼,终于成功的钓到鱼。

故事内容虽然简单,但告诉了孩子做事要专心这一深刻的道理。

我们知道,中班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同时他们的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小猫钓鱼》的活动组织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倾听、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这次活动可以改善目前幼儿存在的诸如做事容易分心、专心时间不够长等问题。

正如新《纲要》指出:幼儿实际的学习是整体的、综合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应该依据幼儿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多面和谐发展。

正因为以上几点,此次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须要和重要的。

二、活动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根据幼儿语言教育阶段目标和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征,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3方面:1.认知目标:理解《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知道小猫开始为什么没有钓到鱼。

2.能力目标:能完整的复述故事,生动的表演出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对话。

3.情感目标: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三、活动重、难点在活动目标的指导下,同时结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复述内容,而难点是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养成做事专心的习惯。

四、活动方法为了更好达到活动目标,重难点,我将采用如下的活动方法:第一,在教法上,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活动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提问法、讲述法、直观展示法。

提问谈话法中利用启发式提问、递进式提问开拓幼儿思维,促使幼儿积极言语表达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小猫钓鱼
活动目标:初步学习用概括的方法概括故事大意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单幅图的讲述
出示单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1.图上有哪些动物?
2.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二、讲述由单幅图向多幅图过渡
1. 出示多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告诉幼儿将刚才的单幅图连成了一个故事,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1) 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2)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3)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4) 这些动物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5) 最后怎样了?
2.请个别幼儿进行看图讲述。

3.对幼儿的讲述提出建议。

4.丰富词汇: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三、教师完整地概括故事大意,并教给幼儿概括方法:
讲述时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了。

四、幼儿分组进行看图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五、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激励性评价。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变色蜗牛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初步学习根据“第×天”的提示翻阅图书。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绿色、橙色、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的蜗牛图各一个,与蜗牛颜色相同的字卡各一个,分别写上“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

树叶、桔子、喇叭花、草莓和辣椒、梨子和柠檬、葡萄和茄子各一份。

白色蜗牛一个。

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图,导入活动。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窸窣、窸窣、窸窣,谁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啦?
2、(出示小蜗牛图)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你会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吞吞地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一边学爬一边嘴里说:“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字卡颜色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好东西以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分别出示字卡及彩色小蜗牛)第一天,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小蜗牛呢?请你猜猜。

你怎么知道是红色的蜗牛?从哪里看出来的?
3、用猜猜、找找、配对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蜗牛变化的乐趣。

三、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小蜗牛每天变来变去,真奇怪!妈妈到底给它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大图书。

2、出示大图书封面,向幼儿介绍图书名称《变色蜗牛》。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翻书,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食物。

4、提问:小蜗牛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会变颜色了?
5、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

(采用个别与集体练习的形式,鼓励幼儿大声学一学。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变色蜗牛》。

五、发散思维:
小蜗牛每天都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多开心。

如果让你给小蜗牛送好吃的东西,你会给它吃什么呢?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色的蜗牛。

”讲述)
附:故事:变色蜗牛
“蟋唆,蟋唆。

”一只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

第一天,“沙沙,沙沙。

”它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嚓嚓,嚓嚓。

”它吃了一片橙色的桔子,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咂咂,咂咂。

”它吃了两朵蓝色的喇叭花,变成了一只蓝色的蜗牛。

第四天,“咕兹,咕兹。

”它吃了一只红色的辣椒和一颗红色的草莓,变成了一只红色的蜗牛。

第五天,“咔嚓,咔嚓。

”它吃了一黄色的梨子和一个黄色的柠檬,,变成了一只黄色的蜗牛。

第六天,“啊呜,啊呜!”它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和一个紫色的大茄子。

这回它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第七天,小蜗牛,它会吃什么颜色的东西?又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再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