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①由纵坐标看出,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故①正确;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6.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现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之间有如下关系:
物体质量x/千克0 1 2 3 4 5 …
弹簧长度y/厘米10 10.5 11 11.5 12 12.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都是变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A.x≠1B.x>0C.x≥1D.x>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x-1≥0且x-1≠0,
解得x>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A.甲的速度为20km/h
B.甲和乙同时出发
C.甲出发1.4h时与乙相遇
D.乙出发3.5h时到达A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甲的速度;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根据两条线段的交点即可得出相遇的时间;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时到达A地.
【详解】
解:A.甲的速度为:60÷2=30,故A错误;
A.监测点AB.监测点BC.监测点CD.监测点D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由监测点 监测 时,函数值 随 的增大先减少再增大.故选项 错误;
、由监测点 监测 时,函数值 随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 错误;
、由监测点 监测 时,函数值 随 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然后再减小,选项 正确;
、由监测点 监测 时,函数值 随 的增大而减小,选项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的确认,常量与变量的确定,读懂图表数据,并从表格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7.如图,两块完全重合的正方形纸片,如果上面的一块绕正方形的中心O逆时针0°~90°的旋转,那么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表示S与n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
【详解】
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由小到大再变小.
故选B.
【点睛】
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要仔细观察.
8.如图1所示,A,B两地相距60km,甲、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2中的 , 分别表示甲、乙离B地的距离y(km)与甲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h)的函数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分析】
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函数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故错误;
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
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故正确;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
⑤计算| -2|的结果为1;故错误;
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
⑦ 是无理数;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3.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
4.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4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共汽车到了学校.如图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s(米)和所用时间t(分钟)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小明家和学校距离1200米;②小华乘坐公共汽车的速度是240米/分;③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7:50与小明相遇;④小华的出发时间不变,当小华由乘公共汽车变为跑步,且跑步的速度是100米/分时,他们可以同时到达学校.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厘米
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3.5厘米
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可得,弹簧的长度随所挂重物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的长度增加0.5cm,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根据分式的意义得2-x≠0,解得x≠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故选 .
10.甲乙两同学同时从 环形跑道上的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设经过 后,跑道上两人的距离(较短部分)为 ,则 与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向而行,二人的速度差为 ,二人间的最长距离为200,最短距离为0,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点睛】
考点:函数的定义
2.下列说法:①函数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算 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⑦ 的运算结果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解析】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 ,正确;
,正确;
当k=3时, ,而 ,错误;
当k=3+4n(n为自然数)时,f(k)=1,当k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k)=0,正确;
正确的有3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B.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故B错误;
C.设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所以: ,解得
即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设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所以: ,解得
即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所以: ,解得
∴点A的实际意义是在甲出发1.4小时时,甲乙两车相遇,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时到达A地,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9.为了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定向越野技能,某校在一公园内举行定向越野挑战赛.路线图如图1所示,点E为矩形ABCD边AD的中点,在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处都有定位仪,可监测运动员的越野进程,其中一位运动员P从点B出发,沿着B﹣E﹣D的路线匀速行进,到达点D.设运动员P的运动时间为t,到监测点的距离为y.现有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一信息的来源是( )
【详解】
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经过50÷(6−4)=25秒,乙追上甲,则相距是0千米,故A、B错误;
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600÷6=100秒,故B.、D错误;
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2×(100−25)=150米.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理解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掌握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注水量一定,函数图象的走势是稍陡,平,陡;那么速度就相应的变化,跟所给容器的粗细有关.则相应的排列顺序就为D.故选D.
考点:函数的图象.
14.已知: 表示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例: , .记 ( 是正整数).例: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1) ;(2) ;(3) ;(4) 或1.
11.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个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则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
A.ຫໍສະໝຸດ Baidu=x+2B.y=x2+2C.y= D.y=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x为任意实数,故错误;
B. ,x为任意实数,故错误;
C. , ,即 ,故正确;
D. , ,即 ,故错误;
故选C.
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错误,符合题意;
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0+0.5×7=13.5,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正确,不符合题意.
小华的出发时间不变,当小华由乘公共汽车变为跑步,且跑步的速度是100米/分时,小华从家到学校的所用时间为:1200÷100=12(分),则小华到校时间为8:00,小明到校时间为8:00,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5.函数y=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的曲线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函数是指:对于任何一个自变量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y与之相对应.
【详解】
根据函数的图象,选项C的图象中,x取一个值,有两个y与之对应,故不是函数.
故选C
15.甲、乙两人在一条长为600m的笔直道路上均匀地跑步,速度分别为 和 ,起跑前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则从起跑出发到其中一人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s)的函数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在经过25秒,乙追上甲,则相距是0千米,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100秒,则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150米,据此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二人速度差为 ,
100秒时,二人相距2×100=200米,
200秒时,二人相距2×200=400米,较短部分的长度为0,
300秒时,二人相距2×300=600米,即甲超过乙600-400=200米.
∴ ,函数图象均为线段,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由图象可得,
小明家和学校距离为1200米,故①正确,
小华乘坐公共汽车的速度是1200÷(13﹣8)=240米/分,故②正确,
480÷240=2(分),8+2=10(分),则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7:50与小明相遇,故③正确,
16.如图1,点F从菱形ABCD的项点A出发,沿A-D-B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图2是点F运动时,△FBC的面积y(m2)随时间x(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的值为( )
A.5B.2C. D.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过点 作 于点 由图象可知,点 由点 到点 用时为 , 的面积为 .求出DE=2,再由图像得 ,进而求出BE=1,再在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即可求解.
②由横纵坐标看出,第一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故②正确;
③由横纵坐标看出,乙比甲先到达终点,故③错误;
④由纵坐标看出,甲乙二人都跑了20千米,故④正确;
故选C.
13.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①由纵坐标看出,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故①正确;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6.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现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之间有如下关系:
物体质量x/千克0 1 2 3 4 5 …
弹簧长度y/厘米10 10.5 11 11.5 12 12.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都是变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A.x≠1B.x>0C.x≥1D.x>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x-1≥0且x-1≠0,
解得x>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A.甲的速度为20km/h
B.甲和乙同时出发
C.甲出发1.4h时与乙相遇
D.乙出发3.5h时到达A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甲的速度;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根据两条线段的交点即可得出相遇的时间;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时到达A地.
【详解】
解:A.甲的速度为:60÷2=30,故A错误;
A.监测点AB.监测点BC.监测点CD.监测点D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由监测点 监测 时,函数值 随 的增大先减少再增大.故选项 错误;
、由监测点 监测 时,函数值 随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 错误;
、由监测点 监测 时,函数值 随 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然后再减小,选项 正确;
、由监测点 监测 时,函数值 随 的增大而减小,选项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的确认,常量与变量的确定,读懂图表数据,并从表格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7.如图,两块完全重合的正方形纸片,如果上面的一块绕正方形的中心O逆时针0°~90°的旋转,那么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表示S与n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
【详解】
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由小到大再变小.
故选B.
【点睛】
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要仔细观察.
8.如图1所示,A,B两地相距60km,甲、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2中的 , 分别表示甲、乙离B地的距离y(km)与甲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h)的函数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分析】
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函数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故错误;
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
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故正确;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
⑤计算| -2|的结果为1;故错误;
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
⑦ 是无理数;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3.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
4.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4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共汽车到了学校.如图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s(米)和所用时间t(分钟)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小明家和学校距离1200米;②小华乘坐公共汽车的速度是240米/分;③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7:50与小明相遇;④小华的出发时间不变,当小华由乘公共汽车变为跑步,且跑步的速度是100米/分时,他们可以同时到达学校.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厘米
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3.5厘米
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可得,弹簧的长度随所挂重物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的长度增加0.5cm,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根据分式的意义得2-x≠0,解得x≠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故选 .
10.甲乙两同学同时从 环形跑道上的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设经过 后,跑道上两人的距离(较短部分)为 ,则 与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向而行,二人的速度差为 ,二人间的最长距离为200,最短距离为0,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点睛】
考点:函数的定义
2.下列说法:①函数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算 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⑦ 的运算结果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解析】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 ,正确;
,正确;
当k=3时, ,而 ,错误;
当k=3+4n(n为自然数)时,f(k)=1,当k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k)=0,正确;
正确的有3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B.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故B错误;
C.设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所以: ,解得
即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设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所以: ,解得
即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所以: ,解得
∴点A的实际意义是在甲出发1.4小时时,甲乙两车相遇,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时到达A地,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9.为了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定向越野技能,某校在一公园内举行定向越野挑战赛.路线图如图1所示,点E为矩形ABCD边AD的中点,在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处都有定位仪,可监测运动员的越野进程,其中一位运动员P从点B出发,沿着B﹣E﹣D的路线匀速行进,到达点D.设运动员P的运动时间为t,到监测点的距离为y.现有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一信息的来源是( )
【详解】
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经过50÷(6−4)=25秒,乙追上甲,则相距是0千米,故A、B错误;
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600÷6=100秒,故B.、D错误;
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2×(100−25)=150米.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理解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掌握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注水量一定,函数图象的走势是稍陡,平,陡;那么速度就相应的变化,跟所给容器的粗细有关.则相应的排列顺序就为D.故选D.
考点:函数的图象.
14.已知: 表示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例: , .记 ( 是正整数).例: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1) ;(2) ;(3) ;(4) 或1.
11.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个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则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
A.ຫໍສະໝຸດ Baidu=x+2B.y=x2+2C.y= D.y=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x为任意实数,故错误;
B. ,x为任意实数,故错误;
C. , ,即 ,故正确;
D. , ,即 ,故错误;
故选C.
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错误,符合题意;
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0+0.5×7=13.5,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正确,不符合题意.
小华的出发时间不变,当小华由乘公共汽车变为跑步,且跑步的速度是100米/分时,小华从家到学校的所用时间为:1200÷100=12(分),则小华到校时间为8:00,小明到校时间为8:00,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5.函数y=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的曲线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函数是指:对于任何一个自变量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y与之相对应.
【详解】
根据函数的图象,选项C的图象中,x取一个值,有两个y与之对应,故不是函数.
故选C
15.甲、乙两人在一条长为600m的笔直道路上均匀地跑步,速度分别为 和 ,起跑前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则从起跑出发到其中一人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s)的函数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在经过25秒,乙追上甲,则相距是0千米,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100秒,则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150米,据此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二人速度差为 ,
100秒时,二人相距2×100=200米,
200秒时,二人相距2×200=400米,较短部分的长度为0,
300秒时,二人相距2×300=600米,即甲超过乙600-400=200米.
∴ ,函数图象均为线段,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由图象可得,
小明家和学校距离为1200米,故①正确,
小华乘坐公共汽车的速度是1200÷(13﹣8)=240米/分,故②正确,
480÷240=2(分),8+2=10(分),则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7:50与小明相遇,故③正确,
16.如图1,点F从菱形ABCD的项点A出发,沿A-D-B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图2是点F运动时,△FBC的面积y(m2)随时间x(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的值为( )
A.5B.2C. D.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过点 作 于点 由图象可知,点 由点 到点 用时为 , 的面积为 .求出DE=2,再由图像得 ,进而求出BE=1,再在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即可求解.
②由横纵坐标看出,第一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故②正确;
③由横纵坐标看出,乙比甲先到达终点,故③错误;
④由纵坐标看出,甲乙二人都跑了20千米,故④正确;
故选C.
13.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