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的水循环
热水锅炉水循环流程
热水锅炉水循环流程英文回答:Hot water boiler water circulation process:The water circulation process in a hot water boiler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a constant supply of hot water. It involves the movement of water between the boiler and the various heating zones in a building. Let me explain the process step by step.1. The boiler heats the water: The first step in the water circulation process is the heating of water in the boiler. This is usually done by burning fuel such as gas, oil, or biomass.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fuel combustion is transferred to the water, raising its temperature.2. The circulator pump starts: Once the water in the boiler reaches the desired temperature, the circulator pump starts. This pump is responsible for moving the hot waterfrom the boiler to the heating zones.3. Water flows through the supply pipe: The circulator pump pushes the hot water through a supply pipe, which distributes the water to the various heating zones in the building. The supply pipe is usually made of copper or PEX tubing, which is known for its excellent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4. Water enters the heating zones: The hot water enters the heating zones through supply valves or zone valves. These valves control the flow of hot water into each zone. For example, in a multi-story building, each floor may have its own heating zone, and the valves regulate the amount of hot water flowing into each floor.5. Heat exchange in the heating zones: In the heating zones, the hot water releases its heat to the surrounding space through radiators, baseboard heaters, or underfloor heating systems. The heat exchange process warms up the rooms and provides comfort to the occupants.6. Water returns to the boiler: After releasing its heat, the now cooler water returns to the boiler through a return pipe. The return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boiler's inlet, allowing the water to be reheated and circulated again.7. The process repeats: The circulator pump continues to operate, maintaining a continuous flow of hot water between the boiler and the heating zones. As long as there is a demand for hot water in the building, the water circulation process repeats itself.In summary, the water circulation process in a hot water boiler involves heating the water in the boiler, pumping it to the heating zones, releasing heat in the zones, and returning the cooled water back to the boiler for reheating. This continuous process ensures a constant supply of hot water for heating purposes.中文回答:热水锅炉水循环流程:热水锅炉的水循环流程对于保持持续供应热水非常重要。
锅炉水循环
锅炉水循环锅炉水循环是指在蒸汽锅炉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循环过程,它负责将水从锅炉中循环至加热区域,并将加热后的水转化为蒸汽,以供系统使用。
锅炉水循环是蒸汽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其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锅炉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在蒸汽锅炉中,水循环过程主要包括给水加热、蒸发和汽水分离等步骤。
首先,给水经过加热器升温后进入锅炉,在加热的作用下渐渐转化为饱和水蒸汽。
随后,经过炉管蒸发过程,水蒸汽被加热转化为干饱和蒸汽,从而达到系统需要的温度和压力。
锅炉水循环是通过循环泵来实现的,它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将水从锅炉中循环至加热区域。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同级别的泵负责不同的任务,包括给水泵、循环泵等,它们协同工作,确保水的顺畅流动和稳定循环。
锅炉水循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特点和结构形式,锅炉水循环可以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类型。
自然循环自然循环是利用水的密度和温度差异产生的循环动力进行水循环的一种方式。
在自然循环锅炉中,无需外部循环泵,水在锅炉内部自然上升、冷却、下降循环。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型、低压、低功率的蒸汽锅炉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强制循环强制循环是通过外部的循环泵提供动力,强制将水循环至加热区域的一种方式。
强制循环适用于大型、高效率的蒸汽锅炉系统,能够确保水的快速流动和加热效率。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高压、大功率、高速蒸汽锅炉系统中。
锅炉水循环的优化及注意事项为了提高锅炉水循环的效率和稳定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优化和注意事项:•保持水质清洁:定期对锅炉水进行化学处理,防止水垢和腐蚀的产生,提高热传递效率。
•定期检查泵和管道:确保泵和管道的运行良好,无堵塞和漏水等现象,避免水循环不畅造成事故。
•调节水循环速度:根据锅炉运行情况和负荷变化,合理调节水循环速度,保持系统平衡。
•考虑节能问题:优化锅炉水循环系统,减少能耗和资源浪费,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锅炉水循环是蒸汽锅炉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锅炉汽水循环流程
锅炉汽水循环流程一、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组成锅炉汽水循环系统主要由锅炉本体、过热器、再热器、蒸汽分离器、空气预热器、冷凝器、给水泵、循环泵、膨胀缸、除氧器等组成。
其中,锅炉本体是蒸汽发生器,负责水的加热和产生蒸汽,过热器和再热器是通过对蒸汽进行加热,提高其温度和压力,以提高发电效率,蒸汽分离器用于分离水和蒸汽,减少水分的混入蒸汽中,空气预热器用于预热锅炉进气,减少热量损失,冷凝器用于将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冷却,形成凝结水,给水泵用于将给水送入锅炉本体中,循环泵用于将水送入锅炉本体的加热区域,膨胀缸用于消除水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的膨胀和收缩,使锅炉在运行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除氧器用于除去锅炉水中的氧气,减少锅炉腐蚀。
二、锅炉汽水循环流程的基本运行原理锅炉汽水循环流程的基本运行原理是通过锅炉内部传热和流体流动来完成的。
具体来说,锅炉循环系统的基本流程是:1.给水系统:给水泵将冷却凝结水从除氧器送入给水加热器,对给水进行加热,然后送入锅炉本体;2.锅炉本体:锅炉内的加热器将给水加热成饱和蒸汽,然后送入过热器,再热器进一步对蒸汽进行加热,提高温度和压力;3.蒸汽系统:蒸汽进入蒸汽分离器,将水分离出去,成为干燥饱和蒸汽,然后通过主蒸汽管道输送至汽轮机,通过汽轮机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4.冷凝系统:汽轮机排出的低温蒸汽经过冷凝器冷却成为凝结水,然后通过再加热器送回给水再次循环;5.循环系统:循环泵将凝结水从冷凝器送回加热器,进行循环,直至形成闭合循环系统。
锅炉汽水循环流程的基本运行原理就是通过热量传递和流体的流动来实现的,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和传递,从而实现锅炉的正常运行,保障生产的需要。
三、锅炉汽水循环流程的工艺参数控制为了使锅炉汽水循环流程能够正常运行,保证锅炉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需要对锅炉汽水循环系统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主要控制的参数包括:给水流量、给水温度、给水压力、蒸汽温度、蒸汽压力、循环泵流量、蒸汽负荷等。
热水锅炉水循环流程
热水锅炉水循环流程
锅炉水循环指水和汽水混合物在锅炉蒸发受热面中的循环流动,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
自然循环指依靠水和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差维持的循环;强制循环指依靠回路中水泵的压头维持的循环。
正常的水循环可以保证锅炉蒸发受热面及时可靠的冷却,是锅炉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
热水锅炉的水循环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锅炉给水和系统回水首先进入锅筒,然后通过锅筒的冷水区。
冷水区中的水
被炉膛加热后,通过第一出水口进入自然循环换热器的受热面。
2.冷水区中的水流通过第二出水口进入强制循环换热器的受热面,被加热后流
入锅筒的热水区。
3.在热水区,水流通过出水口进入省煤器,吸收烟气余热。
4.省煤器中的水再通过出水口进入锅筒,形成循环。
5.锅筒内的水流通过集水仓向左侧设置的引射水管冲向左侧第二束对流管
束,然后上升到锅筒,经出水管送到分水器。
6.这个过程确保了锅炉内的水持续被加热,并通过循环流动维持适宜的温度。
锅炉水循环
自然循环锅炉的原理与基本概念一、自然循环原理自然循环是指: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由于工质自身的密度差造成的重位压差,推动工质流动的现象。
具体地说,自然循环锅炉的循环回路是由汽包、下降管、分配水管、水冷壁下联箱、水冷壁管、水冷壁上联箱、汽水混合物引出管、汽水分离器组成的,如图,重位压差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水冷壁管)内工质密度不同造成的。
而密度差是由下降管引入水冷壁的水吸收炉膛内火焰的辐射热量后,进行蒸发,形成汽水混合物,使工质密度降低形成的。
下图表不了一个简单的自然循环原理的示意图。
自然循环的实质,是由重位压差造成的循环推动力克服了上升系统和下降系统的流动阻力,从而推动工质在循环回路中流动而自然循环锅炉的“循环推动力”实际上是由“热”产生的,即由于水冷带管吸热,使水的密度改变成为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并在高度一定的回路中形成了重位压差。
回路高度越高,且工质密度差越大,形成的循环推动力越大。
而密度差与水冷壁管吸热强度有关,在正常循环情况下,吸热越多,密度差越大、工质循环流动越快。
二、自然循环的基木概念设进人上升管的流量为G,水冷壁的实际蒸发量为D,从汽包引出的蒸汽流量为D0,水冷壁的流通截而为F,则用于描写自然循环的几个主要概念是:(1)循环流速:在饱和水状态下进入上升管入口的水的流速。
(2)循环信率K:上升管中实际产生1Kg蒸汽需要进入多少千克水。
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的安全运行一、影响水冷带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锅炉运行中,影响水冷带安全运行的因素很多,既有管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管外复杂因素的影响管内的影响因素有:①水质不良导致的水冷带管内结垢与腐蚀;②水冷带受热偏差影响导致的个别或部分管子出现循环流动的停滞或倒流;③水冷带热负荷过人导致的管子内壁面附近出现膜态沸腾;④汽包水位过低引起水冷壁中循环流量不足,其至发生更为严重的“干锅”。
管外的影响因素有:①燃烧产生的腐蚀性气体对管壁的高温腐蚀;②结洁和积灰导致的对管壁的侵蚀;③煤粉气流或含灰气流对管壁的磨损。
第七章 锅炉水循环和汽水分离
危害
当这一管段受热时,会引起上下温差应力以及汽水界 面的交变应力;在上部会结盐垢使壁温升高甚至过热
预防措施
• 一般情况下,随着蒸汽压力的增加,发生汽水分层的可 能性增加。因此要保证循环流速不低于0.6~0.8m/s、 倾角不小于15度、尽量避免流动死角等。
3.下降管带汽
• 正常情况下,下降管入口水流纯粹靠静压进入, 不会汽化;但是如果入口处阻力过高,将产生压 降,则锅筒内的饱和水在进入下降管的时候因压 力降低而汽化产生汽泡,造成下降管带汽,从而 使阻力增加,对水循环不利。 • 另一个原因是下降管管口距离锅筒水面太近,由 于上方水面形成的漩涡而将蒸汽吸入下降管;因 此下降管要尽量连接在锅筒底部或保证入口上方 有一定水位。 • 下降管受热强烈、下降管出口与上升管入口距离 太近并且没有良好的隔离装置也可能造成下降管 带汽。
• 锅炉水循环组织得好坏,汽水分离装置性能的 优劣都直接关系着锅炉工作的可靠性。
• 给水在锅炉内部按照一定的循环路线流动不已。在 流动过程中,水通过蒸发受热面被加热、汽化、产 生蒸汽;而受热面则依靠水循环将高温烟气传递的 热量带走,并使壁面温度保持在金属能够承受的工 作温度范围内,以保证长期稳定的工作。 • 如果水循环组织不良,管内侧的冷却水膜被破坏并 直接与高温蒸气接触,将使换热系数显著降低,壁 面温度大幅度提高,将造成受热面局部过热甚至烧 蚀、严重的时候发生爆管事故。 • 锅筒内是汽水混合物,借助重力与机械分离装置将 蒸汽里面的小水滴分离出来;如果分离效果不佳, 将造成蒸汽带水,这一方面将导致蒸汽过热器内壁 结垢甚至过热烧毁;对于电站锅炉,蒸汽带水将影 响汽轮机的工作,以及蒸汽管网的水击与腐蚀。
– 循环回路的高度越高,产生的动力压头越大,对水循环越有利 – 循环管道的结构特性,即各部分的阻力系数,阻力越小,流动 越好
自然循环原理
S yx H q g ( q ) Pss S yd Pss Pxj
3、影响回路水循环特性的因素 1)锅炉工作压力 2)上升管热负荷 3)回路的重位高度 4)循环回路的阻力
(二)下降管和联箱 1、下降管: 下降管的作用是将汽包中的水连续不断的送往下连箱供 给水冷壁,以维持正常的循环的。下降管布置在炉外不受热, 并加以保温。 下降管分为小直径分散下降管和大直径集中下降管两种。 小直径分散下降管的管径一般为Φ 108、Φ 133和Φ 159;大 直径集中下降管的管径一般为Φ 325、Φ 426和Φ 508。 2、联箱: 联想的作用是汇集、混合和分配工质。它一般有无缝 钢管两端焊上弧形封头构成,出厂时联箱上带有管接座,在 现场将要连接的管子与管接座对焊起来。联想一般不受热, 材料常用20号碳钢。
(二)、自然循环工作的可靠性指标 1、循环流速w0:循环回路中水进入上升管时的速度。
w0
பைடு நூலகம்
G 3600 ss f
m/s
1)为避免上升管入口段沉积泥渣,w0不小于0.3 m/s; 2)供热锅炉水冷壁的w0=0.4~2m/s,对流管束 G w 3600 f w0 =0.2~1.5 m/s。 2、循环倍率K:由下降管进入上升管的水量G与同一时间在上 升管中产生的蒸汽量D之比。
4-1 自然循环原理
图1-8
自然循环锅炉
图1-9 自然循环锅炉
2、特点: 自然循环锅炉的特点有:
有汽包,汽水流动特性简单;
水冷壁管径大、直; 水容量大,蓄热能力大,锅炉启动、停止速度受限; 对给水品质要求低; 金属耗量两大。 19MPa以下的锅炉压力可以采用。
锅炉循环原理
锅炉循环原理
锅炉循环是指锅炉内水的循环流动,通过这种循环,锅炉可以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最终产生蒸汽。
在锅炉循环中,水和蒸汽的流动是由自然力和机械力共同驱动的,它们在锅炉内不断循环,完成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转化。
首先,水从给水系统进入锅炉,经过加热后变成饱和水。
在锅炉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炉排和燃烧室传递给锅炉水,使其温度升高,从而产生蒸汽。
这一过程中,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共同作用,促使水和蒸汽在锅炉内形成循环。
其次,热量传递完成后的水和蒸汽通过循环泵被抽出锅炉,进入汽水分离器。
在汽水分离器中,水和蒸汽被分离开来,水被送回锅炉继续循环,而蒸汽则被送至汽轮机进行功率输出。
最后,在汽轮机中,蒸汽的能量被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轮机转动,同时产生功率。
蒸汽在汽轮机中的功率输出完成后,被送至凝汽器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水再次被泵送至锅炉进行循环,如此不断循环。
总的来说,锅炉循环原理是通过热量传递和能量转化完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水和蒸汽不断循环,完成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转化,最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锅炉循环原理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总结一下,锅炉循环原理是锅炉内水和蒸汽不断循环,通过热量传递和能量转化实现热能的利用。
这一原理的运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对锅炉循环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收益。
炉水循环泵工作原理
炉水循环泵工作原理
首先,当锅炉系统工作时,炉水循环泵会启动。
启动时,供水泵将水
源供给给循环泵。
在锅炉中,水经过加热器后被加热为蒸汽或热水,之后
转入锅炉供水泵,再进入炉水循环泵。
供水泵会不断向循环泵输送新鲜的
水源,以确保锅炉中的水能保持充足。
其次,循环泵工作时,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锅炉各个部位,如水冷壁、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省煤器等。
循环泵通过产生一定的压力,推动循环水
沿管道流动,确保锅炉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水冷却和热量传递,提高锅炉
的热效率。
在流动过程中,循环泵还将吸取锅炉底部的残渣和颗粒物排出。
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锅炉中的炉水温度和压力会逐渐上升。
这时候,循环泵会根据锅炉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工作状态,以确保炉水温
度和压力的稳定控制。
最后,当锅炉停止工作时,循环泵会自动停止。
在停止前,循环泵会
将锅炉中的炉水全部排出,以防止水的结垢和漏水现象。
以上就是炉水循环泵的工作原理。
它通过输送和循环水源,保证了锅
炉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了热电站的工作效率。
同时,循环泵能够调整和控
制水温和压力,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炉水循环泵在热电站锅炉系
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热电站能源转换的关键设备之一。
锅炉部分第三章汽水系统
一般流程: 给水→澄清和过滤→阳离子交换器→排气器→阴 离子交换器→一级除盐→阴阳离子混合交换器→二 级除盐→储水箱→除氧气除氧→锅炉 三、直流锅炉的水质工况 比汽包炉要求高 1、给水品质指标 2、水处理一般方法
以一台蒸发量为1000吨/时的直流锅炉为例:每 千克给水所含的盐分不超过0.05毫克,即为干净自 来水(每千克约含盐0.1~0.7克)所含盐分的万分 之一左右,甚至比医用蒸馏水的含盐量还少。即使 这样,在一年运行期中还会有几百公斤的盐分进入 锅炉。当然,最终留在锅炉中的仅是一部分。许多 国家都制订有各类锅炉的给水质量标准。
布置在高烟温区的过热器和再热器一般易产生 粘结性积灰,为便于蒸汽吹灰器清除积灰,及支 吊方便,都以顺列方式布置。 在尾部竖井中,烟温较低,为增强传热,布置 在其中的低温过热器和低温再热器一般采用错列 布置。
锅炉受热面结构动画
吊挂受热面
2、辐射式过热器
辐射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壁面上或炉膛上方, 直接吸收炉膛辐射热;
2、循环倍率K 上升管中循环水量G与产生的蒸汽 量D之比。每kg水经过K次循环才能完全变成蒸 汽
G K D
K值越大,上升管出口段水含量越高,冷却效 果好,但导致产汽率太小。高压锅炉在8~15; 超高压5~8;
锅炉压力↑汽化潜热↓循环倍率↓
(五)自然循环常见故障
水循环故障 因水循环不正常导致炉管损坏的现象 1、循环停滞 在受热弱的水冷壁管中,进入上升管 的循环流量仅足以补充蒸发量时。 2、循环倒流 上升管接入汽包水容积时,循环停滞 可能转成循环倒流。 3、下降管带汽 下降管的流动阻力↑,密度差↓ 原因:下降管受热产汽、下降管入口带汽、自汽化、 锅炉压力突降引起的自汽化等。
(2)顺流 传热温压小,传热效果较差,需要的受 热面积大,消耗金属多。但蒸汽温度低的管段处于 烟气的低温区域,管子出口端金属壁温较低; (3)混流 集中了逆流和顺流布置的优点,既安全, 又经济,多用于高温级受热面。
锅炉循环泵的工作原理
锅炉循环泵的工作原理锅炉循环泵是锅炉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将锅炉内的水送入锅炉,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从而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锅炉循环泵的工作原理。
一、锅炉循环泵的作用锅炉循环泵主要用于锅炉系统中的循环水路。
当锅炉运行时,锅炉内的水经过加热后会产生蒸汽,而蒸汽会通过锅炉出口进入蒸汽管道,为工业生产提供热能。
而锅炉循环泵的作用就是将锅炉内的水泵送到锅炉中,使水能够被加热并产生蒸汽,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锅炉循环泵一般由电动机、泵体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电动机启动:当锅炉系统需要循环水时,先启动锅炉循环泵的电动机。
电动机启动后,会带动泵体内的叶轮旋转。
2. 水的进入:当锅炉循环泵的电动机启动后,泵体内的叶轮开始旋转,此时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泵体,并被叶轮的旋转力推动。
3. 水的加压:随着叶轮的旋转,水会被迫通过泵体的吸入管道进入泵体,并随后被推出泵体的出水口。
在这个过程中,水会受到泵体内的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增加水的压力。
4. 水的输送:经过加压后的水会通过出水口流入锅炉内,从而实现水的输送。
同时,锅炉内的水会经过加热并产生蒸汽,而这些蒸汽会通过锅炉出口进入蒸汽管道,为工业生产提供热能。
5. 控制系统:锅炉循环泵通常会配备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泵的启停、调节水流量等。
通过控制系统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锅炉循环泵的工作状态,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三、锅炉循环泵的优势锅炉循环泵在锅炉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热效率:锅炉循环泵能够将锅炉内的水循环使用,从而提高热效率。
通过循环泵的工作,可以使锅炉内的水得到充分加热,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2. 保护锅炉安全:锅炉循环泵能够保证锅炉内水的循环,避免锅炉内水温过高或过低造成的安全隐患。
同时,循环泵还能够通过调节水流量,保持锅炉内压力的平衡,避免压力过高或过低对锅炉造成的损坏。
锅炉水循环的概念
锅炉水循环的概念锅炉水循环是指在锅炉操作过程中,水在锅炉内部不断地进行循环流动的过程。
它是锅炉工作的基本原理之一,通过这个过程,锅炉能够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并将其传递给蒸汽,从而产生蒸汽压力,驱动涡轮发电机转动,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锅炉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方式。
自然循环是指水在受热后因密度变化而产生的自然对流现象,使得水在锅炉内部形成对流循环;而强制循环则是通过泵等机械设备对水进行强制输送,以实现循环。
下面将具体从锅炉水循环的过程、作用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从锅炉水循环的具体过程来看,整个循环包括了供水、受热、蒸发、汽水分离和回流等基本环节。
在供水环节,水通过给水泵被输送到锅炉内部,经过加热后的水开始升温,水温升高后,部分水发生蒸发,形成蒸汽和水蒸汽混合物。
而蒸汽在形成后被导出锅炉,进行进一步的利用,而水蒸汽混合物则需要通过汽水分离器进行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蒸汽和剩余的水。
最后这些剩余的水则被回流到锅炉中,完成整个水循环的闭合。
其次,从锅炉水循环的作用来看,其主要包括了传热、能量转换、水质控制和保护锅炉等方面。
首先,在传热方面,锅炉水循环能够实现水热交换的过程,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使得水温升高,最终形成蒸汽,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在能量转换方面,锅炉水循环的实现使得热能得以转换,从而实现了热能到动能的转化,驱动涡轮发电机转动,最终产生电能。
另外,水循环也有利于控制水质,通过添加化学药剂,能够对水进行处理,防止水垢及锈蚀产生。
而在保护锅炉方面,水循环也可以降低锅炉内的温度,减少锅炉的侵蚀和磨损,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再者,锅炉水循环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了水冷凝效率低、锅炉水垢和腐蚀等方面。
在水冷凝效率这方面,如果水循环不畅,可能会导致水温不均匀,使得部分水区域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了热量的传递效率。
而在水垢和腐蚀方面,水在长期循环后可能会附着锅炉内壁的热面上,产生水垢,使得传热效率降低,并使得锅炉内的金属材料发生腐蚀,进一步影响了锅炉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锅炉原理 10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学
发电厂:用于 发电,提供电
力
供暖系统:用 于供暖,提供
热能
海水淡化:用 于海水淡化, 提供淡水资源
化工行业:用 于化学反应, 提供热量和压
力
食品加工:用 于食品加工,
提供热能
PRT THREE
蒸发受热面:锅炉内壁,用于吸收热量,使水蒸发 水循环:水在锅炉内循环流动,将热量传递到蒸发受热面 水循环的动力:自然循环,依靠水的密度差和重力作用 水循环的稳定性:影响锅炉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汇报人:XX
流体阻力: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 管壁粗糙度:影响流体阻力的重要因素 流体密度:影响流体阻力的重要因素 流体粘度:影响流体阻力的重要因素 流体温度:影响流体阻力的重要因素 流体流速:影响流体阻力的重要因素
流动稳定性:保证锅炉水在自然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 现波动或中断
安全性:确保锅炉水在自然循环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泄 漏、爆炸等事故
设计合理的水力模型,确保水流的稳定性 采用先进的水力控制技术,提高水流的稳定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锅炉设备,确保水流的稳定性 加强锅炉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水流的稳定性
提高传热性能:通过优化锅炉 结构、传热管设计等提高传热 效率,降低能耗
提高水循环效率:通过优化水 泵、管道设计等提高水循环速 度,降低能耗
水循环不畅:检查水泵、阀门、 管道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水质恶化:检查水处理设备是 否正常工作,定期进行水质检
测
设备损坏: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
养
定期检查锅炉水循环系统,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定期清洗锅炉水循环系统,防止水垢堆积 定期更换锅炉水循环系统中的易损件,保证设备使用寿命 定期对锅炉水循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自然循环锅炉水循环实验
2.实验步骤
1)将上锅筒水位控制在中心线附近。 2)打开总电源。 3)将 3 组调压器输出电压调到 110V。 4)加热 20 分钟。 5)观察自然循环过程。 6)从下联箱放水管放水,将上联箱水位控制在 10mm 左右。 7)将 2 组调压器输出电压调到 180V。另外一组调压器输出电压调到 100V。 8)观察停滞、倒流、下降管带汽现象。 9)将 3 组调压器输出电压恢复到 0V。 10)记录实验室的干湿球温度计读数。 11)清理实验现场的水、各种杂物。 12)经过实验指导教师确认无误后,离开实验室。 13)实验工况表见表 3-1,实验操作卡见表 3-2。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自然循环锅炉水循环实验 院系: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 班级:热能 1004 班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和验证双锅筒工业锅炉工作原理。 2,半定量实验验证自然循环锅炉工作原理。 3,半定量试验验证停滞、倒流、下降管带汽等故障中的一种。
二、实验类型
验证型。
三、实验仪器
电加热自然循环汽包锅炉热台实验台。
实验台结构: 图 3-1 为实验台的 流程示意图。上锅筒(钢制,顶部 有排汽管通向大气) 、下锅筒(钢 制, 底部有放水管) 、 3 根下降管 (石 英玻璃管) 、 6 根水冷壁 (石英玻璃 管,外面缠绕电炉丝,电炉丝的两 端接在调压器的输出端上) 、调压 器(通过调节电压来调节水冷壁的 加热功率。调压器 I 控制第一、第 四回路;调压器 II 控制第二、第 五回路;调压器 III 控制第三、第 六回路。 ) 。
原始数据
表 3-1 自然循环锅内过程实验工况表
工况编号 1 2 3 电压,V AC 150 175 200 第一组 √ √ √ 第二组 √ √ √ 备注 各工况分别记录实验室干球温 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艺能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简介
锅炉运行时,水和汽的混合物在闭合的回路中持续并且有规律地循环流动,受热面从火焰和高温烟气中吸收的热量,不断地被流动的水或汽水混合物带走,保证受热面金属得到冷却,这就叫锅炉水循环。
锅炉水循环按其循环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
自然循环是依靠受热部分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小于不受热部分水的密度,从而形成压力差(流动压头),促使锅炉水流动。
强制循环是利用水泵的推动作用,强迫锅炉水流动。
水与水蒸气的性质
在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水随着温度的变化,可变成蒸汽,也可变成冰。
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液态可变成固态,这种固态称为冰或雪,如果温度高于摄氏零度,固态会变成液态。
如果再不断加热,水会开始沸腾,液态又会变成气态,称为蒸汽。
蒸汽可分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
1、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特性
在一定压力下,饱和蒸汽的温度是恒定的,不同的压力对应一个不同的饱和蒸汽温度值。
知道工作压力,查水蒸气性质表即可得到饱和蒸汽温度。
饱和蒸汽的品质不高,或多或少带有小水滴,要想得到理想的蒸汽品质,就必须对饱和蒸汽继续加热,提高蒸汽的干度和温度,使饱和蒸汽变为过热蒸汽。
只有装置过热器的锅炉,才能将饱和蒸汽通过过热器继续加热成为过热蒸汽。
2、锅炉水位形成原理
水在连通器内,当水面上所受的压力相等时,各处的水面始终保持一个平面。
锅炉上的水位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设计的。
热水锅炉,除蒸汽定压外整个锅炉内部都充满了水;而对蒸汽锅炉需要一定的蒸汽空间,水位要控制在一定的高度。
通过观察上锅筒的水位表,水位线以下为饱和水,饱和水不断加热蒸发,水位将会逐渐下移,为保持一定的水位,就要给锅炉补水,保持水位的稳定。
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锅炉运行时,只有使受热面所吸收的火焰及高温烟气的热量不断被水或蒸汽带走,使受热面金属得到一定的冷却,锅炉才能有效而安全地工作。
因此,锅炉中的水或汽水混合物,必须在闭合回路中持续而有规律地循环流动。
锅炉的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
自然循环是依靠热水部分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小于不受热部分水的密度,从而形成压力差(流动压头),促进锅水流动。
强制循环是利用水泵的推动作用,强迫锅水流动。
一般蒸汽锅炉普遍采用自然循环。
对于热水锅炉,尽管采暖系统几乎都采用强制循环,但在锅炉中两种循环方法均可采用,自然循环是依靠出水与回水之间的密度差来形成的,强制循环是利用网路中的循环水泵实现的。
水循环回路
由于锅炉结构不同,自然循环至少应有一条循环回路,也可以有几条循环回路。
如下图所示是自然循环锅炉单回路的水循环示意图。
锅筒和下集箱由左右两根炉管连通,其中左管位于炉膛内吸收热量,管中的水有一部分被汽化,成为汽水混合物,由于密度较小而向上流人锅筒;右管位于炉墙外部受热,管中是温度较低的水,由于密度大而向下流入下集箱。
因此,左管称为上升管,右管称为下降管,整个回路在锅炉运行中循环不息。
循环倍率
自然循环锅炉中的水,每经过一次循环,只有一部分水转化为蒸汽。
通常将进入循环回路的水量称为循环流量,它与该循环回路中所产生的蒸汽量的比值,称为循环倍率,即循环倍率=循环流量/循环回路中的产气量倍率表示在循环回路中的水,要经过多少次循环才能完全转化为蒸汽,是衡量锅炉安全运行的一项指标。
水循环好的锅炉,受压部件受热均匀,热应力小,因此可以加快锅水升温和汽化过程,缩短点火至正常供汽的时间。
低压小型锅炉的循环倍率均在几十至二百之间。
热水锅炉不产生蒸汽,但为了安全运行,必须保证锅水在受热面中有一定的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