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李学明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体会文中蕴涵的丰富而深沉的感情。

②情感目标与价值目标:感受景中蕴涵的对故都深沉的爱,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①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

②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

①诵读感悟法。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感悟作者的情感。

②讨论点拨法。对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探讨发、分析。

③发现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作者的人生体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显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接下来我邀请一位女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男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而后学生自由诵读。

2、品

(1).课文只写了故都的秋吗?

【解说】还写了南国之秋

(2).作者尝到了南国之秋什么味道?|故都之秋的什么味道?

【解说】慢、润、淡清、静、悲凉(基调)

3、探

(1)、文中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

【解说】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2)、这些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解说】我们能不能把它就作为一个探究的小话题,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共同探讨其中三幅画面,通过语言的品读,来体味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生:可以)既然可以,我就说一说探究的要求了。

首先,既然说是探究,就要立足文本,揣摩语言,不做架空的分析、无关的猜测。第二,探究,强调的是合作的精神,探究的顺利推展要靠同学们集体的力量。第三点,必须从点上细化、深化,这篇文章咱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选择其中的三幅来进行评赏。为探究学习的顺利推展,我有点先入为主,自作主张,把我认为集中描写了故都之秋清净悲凉的第三到第十一语段整合成了五幅图画,而且还将这五幅画的每一幅起了一个名字:五个画面:日下品秋图、落蕊映秋图、寒蝉鸣秋图、雨后话秋图、枣头报秋图。由学生找寻学习小伙伴,自由发言,共同探讨。

(3)、那么作者是不是不喜欢故都的秋?如果喜欢怎么用清、静、悲凉来赞美?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

【解说】介绍作者:(多媒体投影)

在鲁迅的笔下,国民多是愚昧的,麻木的,国家也多是孱弱的,那么鲁迅不爱国吗?不是的,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郁达夫也是如此,社会的黑暗,性格的忧郁,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中深情的哀诉。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4、练

我认为,在古典诗词中以情驭景最为成功的作品当属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同学们现在拿出笔来,汲取文中的意象,也来仿写,看如何来表现清、静、悲凉故都之秋的凄苦意境。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破屋小院浓茶,

小桥流水人家,碧天蓝朵黄枣,

古道西风瘦马。驯鸽鸣蝉落雨。

夕阳西下,槐蕊铺地,

断肠人在天涯。落寞人在故都。

(三)、总结

读他的文章我们能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但这里的景物已完全感情化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饱尝人生愁苦与悲哀。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正是他心态忧郁、孤独、落寞的外化,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使读者品读时不免产生丝丝苦涩。

(四)、作业布置

1、将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阅读。

2、搜集整理关于秋的名句及古今诗文,并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秋的感悟。

附板书设计:故都的秋

闻秋声(嗅觉)

观秋色(视觉)静悲凉品秋味(味觉)

触秋形(触觉)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反思与评价]

《故都的秋》一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意平实流畅,景情交融是这篇散文的最大特点,所以要重视课文朗读。散文中有许多无法言传的感受,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才能丰富作品的意义。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能参与对景物进行增补,使活起来的景物成为学生心灵的意象。通过学生的读,初步感知了故都秋天的“象”,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仔细品味“景物”,运用想象,深入地理解“景物”,再通过个体和群体探论表达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对“景物”的理解有了更深层的领悟,从而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由景入情的过程。通过尝试,我有以下的几点收获和启示:

1、读。课文中选编的散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有个人读、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使学生对故都的秋天的景物的特色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进入作者的深层思想感情作了辅垫。北平的秋景都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散文是情景交融的产物,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领悟深层的思想感情时,要求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去品味这些“景物”,从而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景除了有喜爱、向往之情,还有一种深深忧郁感。所以我认为教学生成的意义是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阅读时间与本文的直接对话,只有使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品读语言,和作者对话,才可能获得对课文的真正的理解,产生有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要通过多读才能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各种形式的“景物”,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去仔细品味这“景物”,从而真切地理解作者隐藏在这“景物”中的“情”味。

2、在处理教材时,要敢于大胆取舍,要忍痛割爱,不能面面俱到。《故都的秋》一文,就是把握住“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就是如何通过“景象”转换到“意味”,教学证明,通过学生读、品、探所取得的效果比单纯的讲解分析要好。

3、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引郑逸农老师的话),学生就会是不断的擦出思维的火花,才能进行创造性阅读,学会审美感悟,学会人文的关怀,才能使学生感到阅读文学作品的美好体验,但教师要适时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4、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时间安排太紧凑,在“探”环节中用时太多,在“练”环节中用时不多,而“练”环节我个人认为是一个亮点,但时间关系,只能点到为止,留下了不少遗憾。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让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读,学会自学,学会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符合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