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赤壁》教学设计
赤壁杜牧优秀教案
赤壁杜牧优秀教案【篇一:杜牧《赤壁》教案】杜牧《赤壁》教案(一)作者及背景简介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晚唐杰出诗人,其诗、赋、古文都负盛名,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后人称杜甫“老杜”,称杜牧“小杜”。
存有《樊川文集》,杜牧其人俊朗飘逸,个性张扬,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但杜牧生活在江河日下的晚唐,政治腐败,杜牧怀才不遇,杜牧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是咏史与七绝。
杜牧的咏史,充满着幽默与调侃,饱含借古鉴今之意(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三)解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简介: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4、讲述赤壁之战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扫平河北,北征三郡乌桓,消灭袁氏残余。
建安十三年元月,曹操回到邺郡,训练水军,准备南征,统一天下。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率大军十余万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九月,曹操兵不血刃取得荆州。
刘备败走长坂坡,被曹操派遣的精锐骑兵追上,刘备军主力被歼灭,刘备侥幸逃到夏口,与关羽、刘琦等汇合。
与此同时,孙权的使者鲁肃与刘备取得联系,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孙吴,准备联合抗曹。
赤壁(杜牧)教学设计
赤壁(杜牧)教学设计赤壁(杜牧)教学设计杜牧的《赤壁》是一首描绘历史背景下英雄豪杰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历史的辉煌和人性的伟大。
本文将以教学设计的形式,详细介绍如何教授和解读这首诗。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赤壁》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杜牧的创作背景;2. 理解《赤壁》中的意象和意境,并能够分析其内涵;3. 掌握适当的朗读方式和表演技巧,增强对诗歌情感的共鸣;4.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对人性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 诗歌的背景和历史背景;2. 诗歌意象的表达和分析;3. 朗读和表演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利用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或者PPT介绍三国历史背景,特别是赤壁之战的背景。
让学生对历史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欣赏与解读 (15分钟)让学生朗读整首诗,并观察诗中幽默诙谐的描写手法。
鼓励学生通过展开想象,理解诗中人物形象和意境。
引导学生发表他们的疑问和解读。
3. 正文解析 (25分钟)引导学生逐句解读文中的隐喻、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并将诗中的人物、事件和意象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诗的内涵和创作意图。
4. 朗读与表演 (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各自尝试朗读这首诗,并表演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鼓励学生动用自己创意,利用身体语言、声音表达等方式进行诵读和表演。
5. 讨论与总结 (1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让他们分享对这首诗的理解和体验。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赤壁之战的震撼场面,以及诗歌中展现出的历史风云与人性光辉。
四、教学资源准备:1. 三国历史文献资料或相关PPT;2. 诗歌赏析材料;3. 分组进行表演的道具和音乐等。
五、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表演;2. 课堂笔记:学生对于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是否准确完整;3. 表演评价:学生的表演是否能够准确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4. 个人总结: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是否能够通过书面方式进行表达。
《赤壁》杜牧教学设计
《赤壁》杜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杜牧及其作品《赤壁》的背景和特点;2. 掌握杜牧的表达手法和艺术风格;3. 分析《赤壁》的意境和情感,并能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4. 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杜牧及其作品《赤壁》的介绍;2. 《赤壁》的结构和主题分析;3. 文学修辞手法在《赤壁》中的运用;4. 阅读《赤壁》并进行深入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程,提出杜牧以及他的作品《赤壁》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杜牧及其作品《赤壁》的背景(10分钟):介绍杜牧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赤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3. 分析《赤壁》的结构和主题(15分钟):解读《赤壁》的整体结构,并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4. 探讨文学修辞手法在《赤壁》中的运用(15分钟):分组讨论《赤壁》中使用的文学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5. 阅读《赤壁》并进行深入讨论(30分钟):学生阅读《赤壁》全文,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分析文章的情感、意境和艺术价值。
6. 总结与展示(15分钟):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总结,分享他们对于《赤壁》的理解和感受,并结合之前的讲解,概括整个课堂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能力;2. 学生的小组讨论及总结展示;3. 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赤壁》观后感并提交。
五、教学资源:1. 《赤壁》的文本;2. 杜牧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其他杜牧的作品,并进行比较分析;。
赤壁杜牧优秀教案
赤壁杜牧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赤壁》。
(2)理解并掌握《赤壁》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语法。
(3)了解诗人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语法分析。
2. 诗歌的意象和寓意解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生僻字词和古文语法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赤壁》原文、注释、译文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赤壁》,了解诗人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学生齐读《赤壁》原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对照注释,理解生僻字词和古文语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的意象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寓意,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等。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
4. 诗歌品鉴(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情感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如何珍惜时光、奋发向前。
(2)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相互鼓励。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和寓意,以及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背诵《赤壁》。
(2)写一篇关于《赤壁》的读后感。
(3)课后搜集杜牧的其他诗作,下周课堂上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杜牧《赤壁》教案
杜牧《赤壁》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杜牧的《赤壁》。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析诗句,了解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会诗中的哲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2.2 诗人的情感和观点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3.1 诗句中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3.2 诗中哲理的领会。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讲解诗句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4.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4.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背诵和写作来领会诗中的哲理。
五、教学准备5.1 教材:杜牧的《赤壁》。
5.2 参考资料:关于《赤壁》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生平的资料。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赤壁》的历史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对《赤壁》产生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讲解《赤壁》的诗句,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2. 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诗句分析(10分钟)1. 分析诗句中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的观点和哲理。
四、背诵练习(5分钟)让学生进行《赤壁》的背诵练习,帮助记忆和理解。
五、写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赤壁》的启发,写一篇关于历史的短文。
2.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七、作业布置1. 背诵《赤壁》。
2. 完成一篇关于历史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背诵和写作练习来评价学生对《赤壁》的理解和领会程度。
十、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赤壁的历史资料和诗歌。
2. 组织学生参观赤壁古战场,增强对历史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六、教学过程6.1 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6.2 诗句解析(15分钟)深入解析《赤壁》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6.3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赤壁》中的历史事件和诗人的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杜牧《赤壁》教案
杜牧《赤壁》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赤壁》。
(2)理解《赤壁》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赤壁》。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牧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3)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2.1 《赤壁》的诗意和创作背景。
2.2 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2.3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析。
三、教学难点3.1 诗中历史事件的解读。
3.2 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3.3 杜牧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备课: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4.2 教学设施:多媒体课件、诗词朗诵音频、相关图片等。
4.3 学生准备:预习《赤壁》,了解诗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播放诗词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赤壁》,提问:“赤壁”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故事?5.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赤壁》,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2)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
(2)分析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5.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5.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杜牧的创作风格。
5.7 课后作业(1)背诵《赤壁》。
六、教学拓展6.1 比较学习(1)让学生查找其他诗人创作的关于“赤壁”的诗篇,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赤壁》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赤壁》教学设计〔精选11篇〕《赤壁》教学设计〔精选11篇〕《赤壁》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
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以地名为题,实那么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整体感知:1、《赤壁》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作品有《樊川文集》。
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那么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三、细读品味:1、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
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后两句是议论,是第二层,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
四、考虑探究: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络,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
但凡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光阴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尔时机被人记起。
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识别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6篇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杜牧《赤壁》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赤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ppt课件)电教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
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
他是宰相杜佑之孙。
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
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
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三)解题1、赤壁简介: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赤壁》优秀精品教案(精选5篇
《赤壁》优秀精品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赤壁》这一古文名篇,选自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包括对课文文本的详细解读、背景介绍、生僻字词解析、句式分析以及文章主题思想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赤壁》全文,理解课文大意和词句含义。
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描绘手法。
3.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对古文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解读、艺术特色的分析、情感表达的把握。
难点:古文词句的准确理解、作者描绘手法的学习、古文朗诵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字典、古文朗诵音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和展示赤壁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赤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3. 课文解读:分析课文的结构、生僻字词、句式特点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古文的描绘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结构图:展示课文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层次。
2. 重点词语和句子:列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方便学生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课文中的五个句子,分析作者描绘手法,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答案:略。
2. 课后练习:仿写一篇古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绘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之战的章节,了解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和背景介绍2. 教学目标中的古文朗诵技巧和文学素养培养3. 教学难点中的古文词句准确理解和描绘手法学习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6. 作业设计中的古文仿写练习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和背景介绍《赤壁》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杜牧《赤壁》教案
杜牧《赤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讲解:介绍杜牧及其作品《赤壁》的背景知识,包括杜牧的生活年代、文学地位以及《赤壁》的历史背景。
1.2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杜牧和《赤壁》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1.3 课堂讨论:讨论《赤壁》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历史情感。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教师讲解:逐句解析《赤壁》的诗句,解释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2.2 学生互动: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诗歌解析,提出问题和观点。
2.3 课堂讨论: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
第三章:诗歌背景3.1 教师讲解:介绍《赤壁》的历史背景,包括赤壁之战和相关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3.2 学生互动: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提问,增加对《赤壁》历史背景的了解。
3.3 课堂讨论:讨论诗歌中表达的历史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诗歌创作4.1 教师讲解:讲解诗歌的创作技巧,包括意象选择、韵律运用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4.2 学生互动:学生通过讨论和练习,学习创作技巧,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
4.3 课堂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共同讨论和改进。
第五章:诗歌评价5.1 教师讲解:讲解如何评价一首诗歌,包括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的评价。
5.2 学生互动:学生通过讨论和练习,学习评价诗歌,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5.3 课堂讨论:学生展示自己对《赤壁》的评价,共同讨论和改进。
第六章:诗歌背诵6.1 教师讲解:强调诗歌背诵的重要性,讲解背诵的方法和技巧。
6.2 学生互动:学生跟读和背诵《赤壁》,互相鼓励和纠正。
6.3 课堂讨论:讨论背诵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七章:诗歌默写7.1 教师讲解:讲解诗歌默写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注意诗歌的韵律和格式。
7.2 学生互动:学生自主进行诗歌默写,互相检查和纠正。
《赤壁》教案6篇
《赤壁》教案6篇《赤壁》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按照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读课文,理解课文。
2.按照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理解,来找出东吴胜利,曹军失败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
1.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主题歌。
2.说三国,道三国。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谈三国吧。
大家看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
说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长江。
浪花淘尽英雄。
在《赤壁之战》中,我们熟悉了哪些人物?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周瑜、黄盖、曹操。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大将军指挥3万兵马,击溃了曹操的80万雄师,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真是了不起。
为什么东吴区区3万兵士却能打败曹操的威猛之师呢?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来解答这个问题。
二.课件出示,教师提问:赤壁之战前,交战双方的形势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答案。
1.学生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说,并找出课文相应的词句。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3.关于双方兵力的对比,课文中还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什么叫自不量力?句子中的鸡蛋指什么?石头呢?黄盖要使曹操相信,周瑜的什么行为自不量力?你能把这个句子改成意思相同,但语气有所不同的句子吗?三.继续讨论。
1.教师提问:大战在即,黄盖观察到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他向周瑜提出了什么建议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火攻。
周瑜听了黄盖的话,让黄盖把火攻的计策献上来。
2.教师提问:课文有没有通过黄盖的话直接把计策的具体内容写出来?我们大家比曹操聪明多了,我们都知道黄盖设计了一系列的计策来对付曹操。
你们怎么知道的?让我们分组朗读一下课文第三段,想一想火攻的计策是怎样实现的。
4.学生分组朗读后,教师指示:接下来,我们分成4人小组来讨论一下,黄盖火攻的计策是怎么一步步地实现的。
《赤壁》优秀教案(精选5篇
《赤壁》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词曲鉴赏》,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
该诗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面,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赤壁》的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学会鉴赏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学会运用想象、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杜牧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传承中华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把握《赤壁》的内容,学习诗人的豪情壮志;学会鉴赏古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赤壁古战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赤壁》,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分析《赤壁》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鉴赏古诗词。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其他古诗词。
7. 课堂拓展:推荐相关诗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赤壁》2. 诗人:杜牧3. 诗歌内容:赤壁之战的壮丽场面4. 情感表达:豪情壮志5. 鉴赏方法:意象、修辞手法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赤壁》的意境,写一篇鉴赏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其他与赤壁之战相关的诗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2. 例题讲解:分析《赤壁》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鉴赏古诗词。
赤壁课文教案5篇
赤壁课文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跨学科教学的工具,能够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前撰写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加专注于课堂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赤壁课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赤壁课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借咏史怀古抒发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词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古抒怀及旷达豪放的意境。
3、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流派风格。
重点难点:借古抒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教学方法:之前学生接触过词的知识以及苏轼的作品,教授本课应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讨论诵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如绚丽的星空,辉耀古今。
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宋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题目)。
二、关于词说到宋词,我们不能不说词的发展,说到词的发展则必须说到苏轼。
1、词的发展词是一种和乐可唱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于宋代。
初始是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时所唱的曲词,故叫曲子词,又叫诗余,长短句,乐府。
词在唐代还不能入大雅之堂,诗人在写诗之余偶尔为之,晚唐五代到宋早期,词也只是写些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题材极窄。
那种深邃阔大的怀古之情装不进词的形式里,词风也以婉约清丽为主。
到苏轼为之一变,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凡入诗者皆可为词。
且大气豪放,一改传统,开一代词风,成为豪放一派的领军人物,使词这一文学式样,发展到空前的程度。
这以后的词坛,豪放与婉约并举,清丽与壮歌齐晖。
2、词的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词牌和题目之分,词牌规定了句数字数和声律,与内容无关,如念奴娇。
词又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长调(91字以上)。
词的段叫片或阕。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州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奇才和全才。
散文、诗歌、书法、绘画样样皆精,且成就卓著。
散文与其父其弟皆为唐宋八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书与米芾等并称四大家,画开徽州一派。
《赤壁》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赤壁》教学设计《赤壁》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赤壁》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三、朗读《赤壁》。
四、词义解释折戟:折,折断。
戟,古代一种兵器。
将:把,拿。
东风:春风。
五、课文探究: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
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
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六、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赤壁》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赤壁之战的视频片段引入课题--《赤壁》二、解题并简介作者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赤壁杜牧初中优秀教案
赤壁杜牧初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理解《赤壁》诗文内容,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研讨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赤壁》诗文内容,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领悟诗人的咏史抒怀之情。
三、教学方法1. 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文内容。
2. 研讨:引导学生深入研讨诗中的意象、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激发学生对《赤壁》诗歌的兴趣。
2. 整体感知:教师简介杜牧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引导学生了解《赤壁》诗歌的创作背景。
学生齐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文内容。
3. 细读品味: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
重点讲解“折戟”、“东风”、“铜雀台”等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深入领悟诗人的咏史抒怀之情。
4.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谈谈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人在赤壁之战遗址所产生的感慨之情。
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诗人的咏史抒怀之意。
6. 总结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赤壁》诗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爱国情怀。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赤壁》诗歌。
2. 写一篇关于《赤壁》诗歌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诗中情感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赤壁》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赤壁优秀教案
赤壁优秀教案备课时常常发现一篇课文中往往会同时出现几个训练点或者是文章的内容很好,让你无法取舍,想把每个地方都讲到。
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就出现了时效性差的问题。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赤壁》优秀教案给大家阅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教学目的:1、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
二、教学重点:利用动手操作的方法,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领悟到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应该希望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
四、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四人为一组,自叠纸船。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解题引趣,导入新课。
1、解题。
(1)请齐读课题《赤壁之战》(2)赤壁是地名,你能否把题目变成一句话。
(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战役。
)(3)请把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结果加进去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战,周瑜获胜,曹操战败。
)2、从课文入手,概括主要内容:(1)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以少胜多)(3)把以少胜多也加进题目中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结果周瑜获胜,曹操战败。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4)出示写有上面这段话的幻灯片。
问:大家看,这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5)作为本课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它还缺点什么?(东吴周瑜是如何取胜的?)(6)那么东吴是如何取胜的呢?(用火攻打败曹操的。
)(7)把火攻加进去再说一说。
出示第二章幻灯片:](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周瑜用火攻打败曹操,。
赤壁杜牧教案
赤壁杜牧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杜牧的《赤壁》。
(2)了解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学会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赤壁》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杜牧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2)了解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了解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感悟。
2. 修辞手法的鉴赏。
3. 杜牧生平和创作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包括诗歌全文、注释、图片等。
2. 学生课本:含《赤壁》诗歌及相关知识点。
3. 参考资料:关于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赤壁古战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图片是什么地方吗?这里发生过什么历史故事?学生回答:赤壁古战场,发生过赤壁之战。
教师总结:没错,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今天我们要学习杜牧的《赤壁》,来感受诗人对这场战役的思考。
2. 诗歌学习a.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
b. 教师讲解诗歌背景,介绍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c. 学生跟读,理解诗歌内容。
d.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诗歌解析a.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意境。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c.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歌主题。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5. 作业布置背诵《赤壁》;写一篇关于赤壁之战的小作文。
6.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赤壁》与其他描写赤壁之战的诗作进行对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赤壁》教案
《赤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人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典故,把握诗歌的主旨。
(2)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
2、难点(1)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赤壁之战的影视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赤壁之战的了解,从而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杜牧(803 年-约 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3、诗歌朗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诗歌解读(1)题目“赤壁”交代了诗歌的写作地点和事件背景。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诗从一件古物“折戟”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
“折戟沉沙”描绘出一种荒凉的景象,“铁未销”暗示时间的久远。
诗人自己动手磨洗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议论和感慨。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东风”这一意象和“铜雀台”的典故,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5、艺术手法分析(1)借景抒情。
诗人通过描绘“折戟沉沙”的景象,烘托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2)借古讽今。
诗人借赤壁之战中周瑜因东风之便而获胜的史实,暗示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
赤壁杜牧教案
赤壁杜牧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并解读《赤壁》诗的内容和主题。
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牧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解析:介绍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赤壁》诗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主题,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2 教学活动:阅读并朗读《赤壁》诗,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章:教学策略3.1 引导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3.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提供辅助材料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4.2 诗歌解析评价:评估学生对《赤壁》诗的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评价学生对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4.3 诗歌创作评价:评估学生对诗歌创作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的诗歌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诗歌教材,提供《赤壁》诗的文本和相关解析。
5.2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展示杜牧的生平介绍和《赤壁》诗的背景知识。
5.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诗歌鉴赏网站、文学论坛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杜牧《赤壁》教案
杜牧《赤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赤壁》。
(2)理解《赤壁》的诗意和背景,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赤壁》。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杜牧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敬仰。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学会珍惜历史遗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3. 诗的意境和情感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背景的把握。
2. 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感情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课件。
2. 与《赤壁》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3. 学生学习手册或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赤壁》的背景知识,如历史事件和人物。
(2)展示与《赤壁》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赤壁》,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组织小组展示,汇报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赤壁》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2)解析诗文内容,分析诗的意境和情感。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检验对诗文的掌握程度。
(2)邀请学生分享对诗文的感悟和体会。
6. 总结反馈(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7. 作业布置(2)布置与《赤壁》相关的课后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分享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赤壁》的诗意和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八下第25课。
教学设想: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诗歌所写的历史事件的资料,了解这件事的大概情况。
结合作者当时的情况体会作者通过诗歌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学习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前预习:1、学习熟读诗歌。
2、搜集诗歌中所写历史事件的资料。
3、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
4、课堂学习:一、学生朗读诗歌,把握好本文的诵读节奏。
二、教学新课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由学生介绍本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赤壁之战的大概情况。
(写作背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当时,曹操揣率军号称一百万大军,击败刘表,占领荆州,挥师东南,与孙、刘联军会战赤壁。
在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的指挥下,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周瑜成了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2、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即今属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刺使,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官。
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和李商隐是同时代人,都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
杜牧比李商隐的遭遇稍微好一些,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他的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作品有《樊川文集》。
三、学生再次朗读本文,强化记忆,要求学生最好能当堂背诵。
四、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小组讨论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小组交流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五,赏析诗歌1、诗歌大意:《赤壁》:诗人来到赤壁,偶然发现一支沉埋在江底泥砂中的断戟,磨洗之后,确认是古战场的遗物。
于是触景生情,抒发感慨:当年周瑜抗曹,使用火攻假如不刮东南风,战争的结局又将怎样呢?也许连二乔都会被曹操掳去关在铜雀台吧?2、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议论,也是一种假设,如果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么周瑜就不会战败曹操,“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深锁铜雀楼,供曹操享用。
换言之,就是说当时从军事实力方面看,周瑜根本就不是曹操的敌手,之所以胜了曹操,那是因为老天作美,为周瑜提供了风向之便。
是对周瑜的嘲讽,也是借以抒发个人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感慨。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
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作者写作特点赏析第一,这一首七绝,是诗人借遗物而感兴,引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议论。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诗篇的重心在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法上纯属议论,对此古今评家均无异议。
但诗人对历史故实的议论自有其特色,即用形象议论,而非为抽象评说,如此便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历史教训极具可视性和可感性,并能使读者深受其艺术力量的烘染,感到回味无穷。
具体说,便是末句写得尤为匠心独运,作者以“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个生动场景告示读者,若东风不与周郎方便,那么将会是吴败魏胜,而不是吴胜魏败的结局了。
如此下笔,便叫形象性议论,便叫以点带面,以具体写抽象,这是文艺创作的一般性规律,大凡稍有文学修养的创作家和文论家都深谙于此。
第二,《赤壁》诗论史手法角度新颖。
大凡咏史诗,诗人往往从名胜古迹入手,咏叹物是人非一番,这样的模式沿袭已久,至刘禹锡可谓到达顶峰。
后人便难以超越,杜牧不愿再写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相同构思诗句,因此他在此诗中转移角度,勇闯新路,以一把折断了的戟头为导引物,先将读者的视线与思维拉回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再去聆听他的一番高论。
这便是杜牧的聪明之处,也是他咏史诗高人一筹之处。
此诗开端也是独出心裁,与其它咏史诗相比,显得新颖别致。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
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
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后两句是感叹,同时也是发表自己的议论,这议论表示了诗人自己的历史观。
诗人是用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不可能象小说家,史学家那样用比较长的篇幅来表现,所以攫取了使战争能够取胜的一个因素——“东风”写入诗中。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诗人并不从正面来说周郎如何得到东风帮助取得了胜利,却从反向假设:如果不是在这次大战中的东风,带给了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就将重写。
在这首诗里,诗人匠心独运,以“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形象而生动场景告示读者,形象性的议论,或者叫以点带面的议论,以具体写抽象,这是文艺创作的规律。
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熔于一炉是本诗的一大特点。
这样论史的写法,极具新意,不落俗套。
诗人在黄州(治所黄冈)任刺史,游览黄冈赤壁后感而作。
而真正的赤壁古战场是在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
不管战场在什么地方,这首诗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是必然无疑的。
所以它仍然不失为怀古咏史之千古名作。
课后作业:1、背诵、默写本诗。
2、自己再找杜牧的另一首咏史诗并作作赏析。
附录一:《赤壁》教学反思以历史入诗是比较难处理的。
要将历史的议论具有极具可视性、可读性和可感性,并能使读者感受到诗作的艺术力量更有难度。
学生在学习咏史诗时,不能只从诗句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要结合写作的背景及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来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附录二:《赤壁》课文解读杜牧诗《七绝·赤壁》鉴赏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赤壁》绝句,应该说是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妇孺皆之。
自唐起注家蜂起,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而众多的注家如《樊川诗集注》《唐诗三百首详析》《唐诗三百首新注》等等都对此作了详尽的解释。
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其一、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那么东吴早就灭亡,大小二乔自然也做了曹操的俘虏,成为铜雀台中人,也就是说周瑜是侥幸地成功。
其二、推崇诗人,“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善于用形象思维。
这种就诗论诗,古今同一的解释,寒雨认为似乎肤浅了一点。
一首好诗不厌其烦地读上百回,越读就越觉得这首诗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需要发掘。
杜牧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有“小杜”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对外消弭边患,对内平定藩镇叛乱,中兴唐室,恢复统一安定的局面。
所以他注重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今之长得短失。
”最喜欢论证谈兵,将生平论兵心得,为《孙子》十三篇所注。
而这部《孙子兵法》,三国时期的曹操是整理过的。
杜牧称赞曹操整理的版本“削其繁剩,笔其精粹。
”在《自撰墓志铭》中还特意提到曹公(操)注十三篇。
由此可见,杜牧是非常推崇曹操的。
由于晚唐时期政治腐败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诗人忧国忧民的热情和经邦济世的抱负都成虚空,所以诗人对一代英雄,壮志不酬的曹操,当然要深表同情了。
悲君之时亦自悲,诗人就把这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赤壁》诗中了,有了上面这样一些背景材料,我们就可以就诗而论诗了。
杜牧任过黄州刺使,这首《赤壁》诗大致就是在黄州写就的,这也和以后的苏东坡一样,是假赤壁之名,写赤壁之战,籍以寄托感慨。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是否实有其事,还是诗人的虚构,这到不必去做索引考证。
关键的是诗人只是借此发端,“因小见大”,从江边沙滩古战场遗物,想到当年战争的情景,“铁戟未销,人事已非”。
《赤壁》实际上就是一首咏史诗,一首凭吊古人的诗。
诗人咏赤壁之战,吊曹操之古。
表面上是在写周瑜,而实际上是写曹操,着是众多的注家所忽略了的。
所谓“东风”。
我们确实是不能拘泥与字面的。
寒雨愚见这“东风”就是条件、机遇的代名词,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只不过是诗人形象地说法罢了。
而这种说法又真的是符合史实。
那周瑜正是因为得了天时(东风)、地利(长江天险)、人和(孙刘联军),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才避免了二乔被掳、吴国灭亡的危险,这哪里是“侥幸的成功”呢?其实诗人是在说:一柿之雄的曹操呀,就是因为受了当时条件的限制,机遇的影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结果最关键性的赤壁一战失败,终于未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是在吊念呢!是在惋惜呢!是在7惜英雄、惺惺惜惺惺呢!这首诗如果从正面来写,应该为“时代若与曹公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是恰恰诗人没有“论言直遂”,而是运用了一个假定的句式推出了一个肯定的句式。
这种曲笔,到是糊涂了更多的后来人和注释者。
推进一层,诗人也形象地论证了一条哲理: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都是要受着时代的制约的。
人和事业的成功是离不开条件,离不开机遇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怎么能够不说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呢?一言以蔽之,诗人所要抒发的是:如果当时的时代、条件、机遇都给了曹操方便,那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就不会失败,吴与蜀的霸业就要客落,三国鼎立就不会出现。
无疑地、曹操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就取得了成功。
这一段历史也许就要重写。
对于“锁二乔”,也不可拘泥于字面,既然二乔都做了曹操的俘虏,何况其他?或许这样的解释有点荒唐,但是可以说这才是真正地符合诗人的用意和写此诗的初衷。
就是这样一首构思奇巧,短而又精的小诗,却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宋人许酏在《彦周诗话》中说:“杜牧之作《赤壁》诗……,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误解此诗之人,倒还情有可原;而贬斥此诗的人,确实让人惊骇。
这可真的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了!鲁迅先生说:“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w 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杜牧写诗推崇曹操,为曹操壮志未酬而惋惜,是很有道理,颇有见地的。
推荐理由;作者对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能提出过去对诗歌含义理解错误的情况(如对诗歌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所引起的争论),并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