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不明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什么是病句?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2.《考试大纲》对于病句的测试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考查的题型为选择题。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补。对成分残缺的病句用增补法,缺什么成分就补什么成分。
(2)删除。对成分“赘余”的病句用删除法删去多余的,对自相矛盾的逻辑病句,依据实际情况删除矛盾的一方。
(3)调换。对搭配不当的病句,用此法调换词语;对语序不当的病句,用此法调换词语的位置;对前后失却照应的病句,用此法作调整,以使前后照应。
(4)精简。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的病句,用此法作精简,以使语句表达方式具有单一性,能用多种方法改的,选用最简便的一种。
4.“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
二、知识讲解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它分为:指代不明和歧义。
考点/易错点1
指代不明(代词或显或隐)
例1: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解析:人称代词“自己”指代不明,究竟是“我”,还是“老师”。
改为: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我的评价。
例2:曾记否,我与你刚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解析:表意不明,“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有歧义,主语究竟是“我”还是“你”,可以在“还是”前加“我”或者“你”。
改为:曾记否,我与你刚认识的时候,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例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
解析:“这”指代不明,可能指“搜集史料”,也可能指“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
改为: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搜集史料方面。
考点/易错点2
歧义句的成因包括:1.语音\词义\词性造成的歧义;2.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例1:他已经走了一个钟头了。
解析:走=步行/离开/去世
改为:他已经离开一个钟头了。
例2: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解析:前—名词/ 动词
改为: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去汇报。
例3:开会吧,学生家长都到齐了。
解析: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学生的家长还是学生和家长
改为:开会吧,学生和家长都到齐了。
考点/易错点3
结构、层次划分的不同造成歧义:有时因短语结构关系的不固定而造成歧义和一个语段不同层次的划分而造成歧义,有两种(或以上)的理解。
例1:研究方法十分重要。
解析:“研究方法”是指研究的方法(偏正关系),还是指研究某种方法(动宾关系),因结构关系的不固定产生歧义。
改为:研究的方法十分重要。
例2:咬死了猎人的狗。
解析:层次划分不同造成歧义。
改为:这就是咬死了猎人的狗。
考点/易错点4
语义关系不明造成歧义主要指:①施受关系不清②领属关系不清③修饰关系不清。
例1: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解析:“这个人”可能是施事,“不认识任何人”;也可能是受事,“任何人都不认识他”。改为:这个人不认识任何人。
例2: 我家里收藏了多本博学多才的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的书。
解析:领属关系不清造成歧义,“博学多才”的是谁?“梁思成的书”是指他写的书,还是指他收藏的书。
改为:我家里收藏了多本博学多才的梁思成写的书。
例3:要研究杜甫,就要力争阅读杜甫的全部论著。
解析:“杜甫的全部论著”是指杜甫所作的论著,还是指有关评论杜甫的全部论著。领属关系不明确,产生歧义。
改为:要研究杜甫,就要力争阅读有关评论杜甫的全部论著。
三、例题精析
【例题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答案】局长嘱咐学校的几个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解析】“几个学校的领导”中的“几个”修饰不明确,造成指“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还是指“同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意思不明确。
【例题2】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答案】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老人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解析】第二个分句里,因主语省略不当造成歧义,“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究竟是“张原”还是那位“老人”呢?不明确。
【例题3】张翔剪了一个纸人,在蜡烛前左右移动。
【答案】张翔剪了一个纸人,纸人在蜡烛前左右移动。
【解析】“在蜡烛前左右移动”的是“张翔”还是“纸人”意思不明确。
四、课堂运用
【基础】他们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感到非常气愤。【答案】他们对护林员揭发的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感到非常气愤。【解析】此题为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巩固】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答案】买车票、船票、饭票在服务台。【解析】此题为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拔高】王小刚和赵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答案】赵小花的爸爸和王小刚到学校里来了。
【解析】“赵小花的爸爸和王小刚”两个人来学校了,也可理解为“王小刚的爸爸”和“赵小花的爸爸”两个人来学校了。
课程小结
1.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
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2.结构、层次划分的不同会造成歧义
3.语义关系不明会造成歧义,主要指:①施受关系不清②领属关系不清③修饰关系不清。
4.省略不当会造成歧义。
5.“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
6.辨析歧义句的方法:
1.利用重音法。如04′广西卷中“教师节时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物送祝福”重音落在
“别”上面是说礼品、祝福都别送;落在“祝福”上面是说只送祝福。
2. 2.停顿切分法。停顿位置不同句意便不同,这样的句子就有歧义。如“我写不好。”
停顿在“写”后,表示不赞成自己写;停顿在“我”后,表示没有把握。
3. 3.结构划分法。结构划分不同,句意不同.这样的句子就有歧义。如“我要炒肉丝"“炒
肉丝"划成动宾结构,意为要干什么;划成偏正结构, 意为怎样的肉丝。
4.增换词语法. 增、改个别词语,句意就不同, 必有歧义。如“我看见老张很高兴。”“很”
前加“后”意为“我”很高兴;句末加“的样子”指“老张”高兴。
5.解释词意法. 适用提有多义词的句子。对词义理解不同句意就不同,如“他背着总经理
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句中“和”作连词是说他把两人都瞒了,作介词是说只瞒总经理。
6.改变词序法. 主要是对“方位词+动词+名词"的句子通过改变词序并结合“增换词语
法"来诊断。如“桌上摆着饭菜"可以理解为“饭菜摆在桌上"(表存在,强调位置,着眼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