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科学知识点及实验记录
部编版3年级科学上册必背实验、理论、原理全汇总
部编版3年级科学上册必背实验、理论、
原理全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部编版3年级科学上册所必须背诵的实验、理论
和原理。
实验
1. 空气能压力实验
- 材料:气球、塑料瓶、水
- 实验步骤:将塑料瓶装满水,用气球封住瓶口后,挤压气球,观察瓶子的情况。
- 实验结果:通过挤压气球,空气能够产生压力,使水从瓶子
中喷出。
2. 吸水上升实验
- 材料:纸巾、水
- 实验步骤:将一端放在桌子上,另一端蘸水,观察水是否会
沿纸巾上升。
- 实验结果:水可以通过纸巾的细小空隙进入纸巾,使其上升。
理论
1. 物体的特性
- 定义:物体的特性是指物体的形状、颜色、质量、硬度等属性。
- 例子:一个苹果的特性可以是圆形、红色、重量适中、硬度
适中等。
2. 磁铁吸引物体的原理
- 原理:磁铁有磁性,可以吸引铁制品等物体。
- 例子:当把磁铁靠近铁制品时,它们会相互吸引并黏在一起。
原理
1. 水往下流的原理
- 原理:水具有重量,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因此会顺着地
势向下流动。
- 案例:当我们倾倒水杯中的水时,水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
2. 热胀冷缩的原理
- 原理:物体受热后会膨胀,受冷后会收缩。
- 案例:将一个金属圈加热后,其直径会变大;将其冷却后,直径会变小。
以上是部编版3年级科学上册必背实验、理论和原理的汇总。
请按照教材要求,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背诵。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和实验总结
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1.植物的根1.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2.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3.像葱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4.植物的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
②吸收水分。
③储存养分。
2.植物的茎1.柳树,竹子,玉米的茎都分节,节上长有叶子。
2.茎的各种形态:①直立茎:凤仙花②缠绕茎:葡萄花③攀缘茎:牵牛花④匍匐茎:红薯3.茎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①支撑植物的“身体”。
②运输水分。
③保护植物。
④输送养分。
3.叶的蒸腾作用1.叶的表面有气孔。
2.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3.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①蒸腾作用可以给植物降温。
②促进根吸收水分养分。
③让空气变得湿润。
④降低大气温度。
4.植物的花1.根据花的构造,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2.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作完全花。
3.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叫作不完全花。
4.花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①花萼——保护未开的花。
②花冠——吸引昆虫。
③雄蕊——制造花粉。
④雌蕊——接受花粉。
5.植物的果实1.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
2.果实的哪些特点有利于植物种子的传播苍耳:表面带有毛刺,可以粘在经过的动物身上。
九节:颜色鲜艳,味道鲜美。
可以吸引小鸟或其他动物帮助它传播。
豌豆:自身炸裂,弹射种子。
蒲公英:重量很轻,靠风传播。
3.植物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根:吸收、固定作用茎:支持、运输作用叶:制造养料果实:保护种子种子:萌发、长成新的植物体花:发育成果实实验一:植物的根能否吸水活动目的:探究植物的根能否吸收水分。
活动材料:玻璃瓶、水、带根的植物、植物油、棉花、彩笔等。
活动步骤:1.将玻璃瓶中注入清水。
2.只把植物的根完全浸末到水中,滴入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3.用棉花等材料固定植物,用彩笔标记水的高度。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研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2. 种植土3.4. 观察记录表实验步骤1. 将填满种植土。
2. 播种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每天定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持续观察并记录一周。
实验结果1. 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发芽,逐渐生长。
2. 观察到植物的茎、叶、花等生长变化。
实验结论1. 植物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才能生长。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
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
2. 研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1. 光源(如手电筒)2. 透明材料(如玻璃板、塑料袋)3. 实验仪器(如光屏、光具座)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处,对准透明材料。
2. 通过透明材料观察光源在另一侧的光影。
3. 改变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光影的变化。
4.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光源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发现光影的形状和位置会随着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结论1. 光可以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光影的形状和位置受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影响。
实验三:制作简易电路实验目的1.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制作简易电路。
实验材料1. 电池2. 导线3. 灯泡4. 开关5. 绝缘材料实验步骤1. 将电池、灯泡、开关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 使用导线将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3.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4. 尝试改变电路连接方式,观察灯泡亮起的情况。
实验结果1. 成功制作出简易电路,灯泡亮起。
2. 发现改变电路连接方式会影响灯泡的亮起情况。
实验结论1. 电路需要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等元件才能形成。
2. 电路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路的通断和灯泡的亮起情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三年级上全册(科学)知识点总结1
第一单元第一节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生命之源,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2、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生活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蒸发现象有哪些?答:水洼、煮食物、晾衣服、用湿布擦黑板实艘求(实麒前做)实艘求(实鳏前做)实验一:观察两杯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4、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答:我发现: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 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5、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他们是什么?答:看到了细小的水珠。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实验二观察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一段时间温《提示: 两杯水的水量相同居始水位做好标记同时放在同一6、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维恩图)蒸发(吸热)7、说一说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的原因是什么?通常情况下,同一件湿衣服,夏天比冬天干得快的原因是什么?答:湿衣服上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了。
夏天温度比冬天温度高,温度高,水蒸发得快,所以夏天湿衣服干得快。
第二节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C。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测量水温的方法。
答:(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装置。
温度计(测量温度)烧杯(装水)石棉网(均匀受热)三脚架(支撑)酒精灯(加热)4、认识酒精灯。
(1)酒精灯的基本构造。
酒精(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叫外焰,中间一层叫内焰,最里面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5、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知识点汇总青岛版
实验5
实验步骤: 1.拉动注射器,让注射器内吸入一定体积 的空气。 2.将注射器的头部紧紧抵住橡皮,观察注 射器内空气的变化。 3.用力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内空气 的变化。
课前准备: 课本,笔,练习本
课本第8页
一、探究鸟翅膀的特点
鸟的羽毛特点: 1. 掂一掂羽毛很轻
2. 不易沾水
3. 羽轴是中空的
课本第21页
二、 探究叶的蒸腾作用 由对比实验感知叶的蒸腾作用
几乎没水珠。
有很多水珠。
说明植物的水分是通过叶子排出去的
如右图,用透明塑料袋将一株生产旺盛的盆栽植物 和一株长势差不多的去掉叶子的植物分别罩起来, 在茎底部用绳子扎紧,放在向阳处,并按时浇水。 (1)过一段时间发现,① 号(填序号)塑料袋内壁上有又大又多 的水珠出现, ② 塑料袋内壁上几乎没有水珠出现。 (2)、选取同样的一株植物的叶子,用玻璃杯盛放70℃的水, 把叶子浸入水中,我们发现叶子表面有 气泡 出现, 说明叶的表面有 气孔 。 (3)、由此我们得知: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 气孔 散失到空气中, 这就是叶的 蒸腾 作用。
实验4
实验步骤: 1.把纸团塞进玻璃杯内部 2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 3.把杯子竖直提出水面,用毛巾擦 干杯口外围
结论: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
如何用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1)将纸团紧紧塞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再把杯子_竖__直___ 提出水面,用毛巾擦干杯口外围,发现杯底的纸团 没__有__湿__ 。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记录人:
实验目的
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实验步骤
实验一: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2、将实验材料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哪些材料可以让水往上爬?并做好记录。
实验二:把中间夹有木条、纸片的两个玻璃片捆紧,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及结论
1.现象:水能沿着等材料上升;水不能沿着等材料上升。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
物体的浮和沉
实验时间
班级:
组号:
实验材料
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气球、泡沫塑料
小组成员
记录人:
实验目的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步骤
1.把泡沫塑料放在水里,泡沫塑料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2.把气球放在水里,气球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实验三:把鸡蛋浸泡在水槽中,松开手,看到什么现象往清水中加入食盐,再把鸡蛋浸没在水中,松开手,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一:橡皮泥、牙膏皮、铁钉。
实验二:塑料小瓶与泡沫塑料。
实验三:鸡蛋在清水中,在盐水中。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
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时间
班级:
组号:
材料准备
水、烧杯、胶头滴管、曲别针、一枚硬币
小组成员
记录人:
实验目的
证明水有表面张力
实验步骤
实验一:硬币装水
把一枚硬币平放在实验台上,用胶头滴管往硬币上滴水,边滴边观察,直到水流下来为止,记录有多少滴水。
实验二:杯子吞针
2020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及实验操作
2020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及实验操作2019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资料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1.在科学上,我们把动物的四条腿叫做四肢,两条前腿叫前肢,两条后腿叫后肢。
2.猫的四肢前端叫做猫足,猫足有爪子和肉垫组成,特点爪子锋利、肉垫柔软和弹性。
猫足的肉垫有消音、缓冲、防滑等作用,爪子有爬树、搏斗、捕食等作用。
3.猴子的前肢细长而且灵活,有助于攀爬。
海龟的四肢如桨,鳍状,利于海中游泳。
袋鼠前肢短小而后肢发达,善于跳跃。
马的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骆驼脚掌宽大、厚实,不容易陷进沙漠里面,脚掌厚实可以隔热,保护脚不被高温的沙子烫伤。
4.鱼的身体表面最明显的特点:皮肤表面覆盖鳞片。
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身体表面有黏液,利于鱼在水中生存。
5.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在气球外面涂上洗洁精模拟鱼体表面的黏液。
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经由过程观察,我们发觉动物皮肤表面是不一样的。
有的覆盖着鳞,有的覆盖着毛,有的覆盖着甲。
7.鱼身材的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材的两侧,可以帮助鱼在水中躲避停滞物,感知水流变革。
8.北极熊体表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无色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
9.鸭子的皮肤防水、海豚皮肤能减小阻力、XXX皮肤不防晒、变色龙皮肤变色、北极熊皮肤保暖。
10.鸟同党形状及结构特点:同党像扇形,长着多根羽毛,羽毛有表面光滑、质轻、不易沾水、中空等特点。
11.昆虫翅膀没有羽毛,是膜质的、有翅脉、质轻、扇动速度快、有各种颜色等。
12.企鹅同党形状像船桨,同党短小,羽毛短小,首要作用是划水游泳。
灰雁同党飞翔,保持平衡。
13.像青蛙、刺猬、蛇等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14.像角马、大麻哈鱼、大雁等动物,由于季节的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
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大全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大全实验一:水中悬浮的微小颗粒实验目的观察水中微小颗粒的悬浮情况,了解悬浮颗粒的特点。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自来水•碗匙•微小颗粒(如细沙、糖粒等)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注入自来水至七分满。
2.向水中加入微小颗粒并搅拌均匀。
3.观察颗粒的悬浮情况。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在搅拌后,微小颗粒在水中悬浮,并随着水流动而浮动。
颗粒的大小和密度会影响悬浮情况,较重的颗粒会下沉到底部。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微小颗粒在水中是可以悬浮的,且会受到水流动的影响而移动。
颗粒的大小和密度会影响悬浮情况。
实验二:彩虹之谜实验目的通过简单的实验,观察彩虹的形成过程,了解光的分散现象。
实验材料•小型玻璃器皿•自来水•白光源(如手电筒)1.在玻璃器皿中注入水至八分满。
2.将白光源对准玻璃器皿一侧,让光线穿过水。
3.观察器皿内是否出现彩虹。
实验结果在光线穿过水的过程中,我们在器皿内观察到了美丽的彩虹,彩虹由七种颜色组成,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得知,彩虹的形成是通过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和分散现象所导致的。
不同颜色的光波在折射和分散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偏移角度,从而形成了彩虹的七种颜色。
实验三:种子发芽观察实验目的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情况。
实验材料•白豆种子•家用纸巾•小盘子•自来水实验步骤1.在纸巾上放置湿润的白豆种子。
2.将覆盖有豆子的纸巾放入盘子中。
3.在盘子底部倒入少量自来水,以保持纸巾湿润。
4.在暗处放置盘子,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几天观察,我们发现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开始发芽,先是从种子的一端长出根,然后从另一端长出茎。
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的第一步,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在适宜的湿润和温暖环境下,种子可以迅速发芽生长。
这展示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水中悬浮颗粒、彩虹形成、种子发芽等科学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让我们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对象:小鸽子实验日期:2024年4月15日实验目的:观察小鸽子的生活习性和行为规律一、实验前准备1.准备一对小鸽子2.准备一个鸽子栏3.准备饲料和水二、实验过程1.把小鸽子放入鸽子栏中,并在栏的上方放上一些饲料和水。
2.观察小鸽子的进食情况:它们会用嘴啄食,喝水时会低下头,边啄食边观察四周的情况。
3.记录小鸽子的进食习性和行为规律。
三、实验结果记录1.小鸽子进食时会低下头,边啄食边观察周围的环境。
2.它们会用嘴啄食,抓饲料的速度很快。
3.小鸽子喜欢吃谷子和小米,对于其他颗粒状的饲料不太感兴趣。
4.当饲料不够吃时,小鸽子会用嘴啄饲料盆的边缘,示意需要更多的食物。
四、出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小鸽子有着独特的进食习性和行为规律。
它们喜欢用嘴啄食,并会观察周围的情况。
小鸽子对于谷子和小米等颗粒状的饲料比较感兴趣,对于其他形状的食物则不太感兴趣。
当饲料不够吃时,小鸽子会用嘴啄饲料盆的边缘,示意需要更多的食物。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小鸽子的进食习性和行为规律。
我发现不同的鸟类有着不同的进食方式,这与它们的嘴巴形状和食物喜好有关。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这对于科学研究和保护动物都有重要意义。
科学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妙。
六、实验改进建议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鸽子盆中的食物很快就被吃完了,下次可以适量增加饲料的量,以便更好地观察鸽子的进食行为。
另外,也可以尝试给饲料添加一些颜色鲜艳的食物,看看小鸽子的反应是否有所不同。
七、小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对小鸽子的进食习性和行为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我将继续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年级班姓名
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4)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5)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7)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9)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12)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记录:三年级上册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记录:三年级上册全实验一:测量温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的概念,并研究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 温度计- 水- 冰块- 热水实验步骤1. 用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
3. 将温度计放入冰块中,观察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4. 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并记录热水的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的温度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温度是不同的。
室内温度较为温暖,水的温度较低,冰块的温度更低,热水的温度较高。
实验结论温度是用来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实验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并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 水- 热水- 冰块实验步骤1. 将一杯水放在室温下,观察水的状态,并记录下来。
2. 将一杯水加热至热水,观察水的状态,并记录下来。
3. 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观察水的状态,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在室温下,水处于液态。
加热水后,水变为蒸汽,呈现气态。
冷冻水后,水变成冰块,呈现固态。
实验结论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三态变化,即液态、气态和固态。
温度升高时,水会从液态变为气态;温度降低时,水会从液态变为固态。
实验三:观察物体的浮沉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了解浮力的作用。
实验材料- 不同物体(例如木块、铁块、纸片)- 水实验步骤1. 将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木块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2. 将铁块放入水中,观察铁块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3. 将纸片放入水中,观察纸片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在水底,纸片也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较大的物体会沉在水底,密度较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浮力是使物体浮起的力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继续记录后续实验的内容)。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第一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一单元课次:第一课实验内容:我们都是科学家实验序号: 1实验名称:让纸鹦鹉“站起来”所需仪器:一张彩色卡纸、铅笔、水彩笔、剪刀、回形针实验类型:分组实验过程: 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二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二单元课次:第一课实验内容:我们眼中的生命世界实验序号: 2实验名称:观察我们周围的小动物所需仪器:蜗牛、蚂蚁放大镜、菜叶子、玻璃瓶、玉米粒实验类型:分组实验过程: 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三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三单元课次:第一课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实验序号: 3实验名称:感受植物体内的水所需仪器: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弹簧秤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实验过程: 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直尺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四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三单元课次:第三课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实验序号: 4实验名称: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所需仪器: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直尺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实验过程: 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直尺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五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三单元课次:第三课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实验序号: 5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毛细现象所需仪器:烧杯、纸巾(或棉布条)、红墨水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实验过程: 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水的毛细现象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六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三单元课次:第三课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实验序号: 6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所需仪器:胶头滴管、硬币、热水、冷水、糖水、盐水、烧杯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实验过程: 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023教科版:上学期三年级科学实验全记录
2023教科版:上学期三年级科学实验全记录实验一:空气的力量实验目的1. 理解空气的存在和力量2. 研究使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实验材料1. 气球2. 塑料杯3. 吸管4. 胶带实验步骤1. 将塑料杯倒扣在气球上,用胶带固定。
2. 吹入吸管,观察气球的变化。
3. 移除吸管,观察气球的恢复。
实验现象1. 吹入吸管时,气球会膨胀。
2. 移除吸管时,气球会恢复原状。
实验解释1. 空气的力量使得气球膨胀。
2. 移除吸管后,空气逐渐流出,气球恢复原状。
实验二:水的张力实验目的1. 理解水的张力2. 研究使用实验仪器实验材料1. 硬币2. 玻璃板3. 水4. 滴管实验步骤1. 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
2. 将硬币轻轻放在水滴上。
3. 使用滴管轻轻触碰水滴边缘。
实验现象1. 水滴会吸附硬币。
2. 触碰水滴边缘时,水滴不会立即散开。
实验解释1. 水分子之间存在张力,使得水滴能够吸附硬币。
2. 触碰水滴边缘时,水分子之间的张力使得水滴不会立即散开。
实验三: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理解光的传播2. 研究使用光学仪器实验材料1. 手电筒2. 透明塑料尺3. 白色纸张实验步骤1. 打开手电筒,将光线照射在透明塑料尺上。
2. 将白色纸张放在塑料尺的另一端。
3. 移动塑料尺,观察白色纸张上的光斑。
实验现象1. 白色纸张上出现光斑。
2. 移动塑料尺时,光斑的大小和形状会发生变化。
实验解释1. 光是通过传播来照亮物体的。
2. 透明塑料尺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导致光斑的大小和形状发生变化。
实验四:声音的产生实验目的1. 理解声音的产生2. 研究使用实验工具实验材料1. 气球2. 吸管3. 玻璃杯实验步骤1. 吹入吸管,使气球膨胀。
2. 用手指轻轻按住气球,使其发出声音。
3. 将玻璃杯放在气球上,观察杯子的反应。
实验现象1. 按住气球时,会发出声音。
2. 玻璃杯会因为声音的振动而轻微颤动。
实验解释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气球按压时,空气的振动传递到玻璃杯上,使其颤动。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
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实验材料
- 一杯水
- 一块冰
- 一个塑料袋
- 一小袋食用盐
实验步骤
1. 将水倒入杯子中,确保杯子装满水。
2. 将冰块放入另一个杯子中。
3. 用塑料袋将一小袋食用盐封好。
4. 将封好的食用盐小袋放入冰块杯子中。
5. 观察两个杯子中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
1. 随着时间的推移,装满水的杯子中的水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 冰块开始慢慢融化,变成了水。
3. 放入食用盐的杯子中的冰块融化得更快,比没有放盐的冰块
快得多。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水在常温下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 冰块在常温下会慢慢融化成水。
3. 食用盐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水和冰的特性以及食用盐对冰的影响。
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很重要。
实验拓展
1.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如砂糖、小苏打等,观察它们对
冰的融化速度是否有影响。
2. 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比如将冰块放在冰箱中观察变化。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小心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场地,保持整洁。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上册实验目的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文档记录了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所需材料、实验步骤以及学生的实验结果与感想。
实验一:水的凝固与熔化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凝固与熔化过程,了解物质的凝固和熔化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所需材料•烧杯•冰块•温水•热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将冰块放入烧杯中。
2.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将烧杯放在室温下,观察冰块的变化。
4.当冰块完全融化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取出另一个烧杯,装入温水。
6.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7.将烧杯放在热水中加热。
8.观察温水的变化,当温水完全沸腾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感想实验结果表明,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成水,而温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沸腾。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物质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凝固和熔化的现象。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实验二:水的沸腾点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海拔地区水的沸腾现象,探究地理因素对水沸腾点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所需材料•烧杯•清水•温度计•平底锅•加热装置实验步骤1.将烧杯装满清水,插入温度计。
2.在平底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并将烧杯放入平底锅中。
3.打开加热装置,开始加热水。
4.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水的温度。
5.将实验重复进行,但在不同的海拔地区进行。
实验结果与感想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海拔地区的水沸腾点有所差异。
在高海拔地区,水的沸腾点相对较低,而在低海拔地区,水的沸腾点相对较高。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地理因素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一定影响。
同时,我也观察到了水的沸腾现象,对水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三:风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风的实验,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特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水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蒸气与水的相同点是无色、无味、透明。
3.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4.湿衣服晾干后,水跑到空气中去了。
5.水与水蒸气的不同点是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1.温度计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2.蒸发和沸腾都是水气化的现象。
3.酒精灯使用后用灯帽盖住熄灭,禁止用嘴去吹。
4.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5.水在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6.沸腾时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第三课水结冰了
1、冰和水的共同特征很多,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冰和水的不同特征:冰:有固定形状、不流动、固体;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液体。
3、水在低于0℃就会开始结冰,是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4、水结冰的过程是水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
第四课冰融化了
1.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2.冰在0℃的时候开始融化,冰融化的时候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4.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盐放在水里变得不见了,那是因为盐在水里溶解了。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3.搅拌能使水中的物质充分溶解。
4.50毫升水中能溶解18克食盐,能溶解4.8克小苏打。
第六课加快溶解
1、加快溶解的基本方法有用热水、搅拌、研碎。
2.糖块想要尽快在唾液中溶解,可以采用搅拌和嚼碎的方法。
3.用热水冲咖啡,可以使咖啡快速溶解。
4、在热锅中加食盐可以采用搅拌的方法加快食盐的溶解。
1.在蒸发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
2.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分离木屑和铁屑。
3.石棉瓦在蒸发实验中的作用是使物体受热均匀。
4.人们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5.实验记录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水的三态是:气态、液态、固态。
2、把一张A纸折成纸飞机后发生了形状改变。
3、冰是属于水的三态中的固态。
4、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恢复原形是因为:乒乓球的空气受热膨胀把乒乓球定回原形。
第二单元空气
第一课感受空气
1.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是可以进行转移的。
3.给皮球充气,皮球会鼓起来,里面装满了空气,说明气体会占一定的空间。
4.我们使用天平秤空气时,移动游码至“0”刻度处,旋转平衡调节螺母,直至指针居中。
5. 空气是一种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比较轻。
6.固体、气体、液体三态物质都有质量。
7.
第二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空气会占据的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鼓起来。
2.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被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全部浸没),杯子中的纸团不会湿。
第三课压缩空气
1.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充满空气,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在密闭的空间里,将空气压缩后,体积会变小.
4.生活中压缩空气广泛应用,例如:轮胎、气垫船。
5.能拍起来的篮球是利用了空气被压缩,后具有弹性。
6.实验记录
第四课空气有质量吗
1.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科学实验证明了空气是质量的。
2.虽然空气很轻,但是有一定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精确的测量空气的质量。
3.实验用的天平一般是托盘天平,被称量的物体放在左侧的托盘里。
第五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1.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
2.小明称出2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等于5颗红豆的质量,那么请问20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等于50颗红豆的质量。
3.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体积大小差异很大。
4.实验记录
第六课我们来做“热气球”
1.空气受热后上升,变冷后下降.
2.孔明灯能持续飞行,主要是因为孔明灯的热源与灯一起飞行。
3.实验记录
第七课风的成因
1.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2.暖气片是靠空气的对流使整个屋子变暖的。
3.厨房的排风扇要安在窗子的上边,因为热空气会上升。
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影响着地球上一切的生物。
2.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的变化是大气层变化的结果。
4.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第二课认识气温计
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部分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3.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第三课测量气温
1.每天的气温都在发生变化。
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
3.气温计的使用方法:(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2)悬挂在空气中;(3)保持干燥;(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第四课测量降水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装置,单位是毫米。
3.雨的等级一般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4.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喷壶模拟的是降雨。
5.实验记录
第五课观测风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如北风是由北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
2.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3.风速是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
风速可以分为13个等级,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
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第六课观察云
1.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2.小水滴或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
3.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4.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第七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3.我们可以从云量、风力、风向、降水量、气温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
4.把天气日历中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将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八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通常包含有温度、降水量、云量、风向和风速、气压、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