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2第六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生物高中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教学设计2

生物高中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教学设计2

“生物高中必修2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本节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1)知识性目标:a、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b、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c、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d、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2)能力性目标: a 、通过对课本插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b、培养学生收集“转基因生物的转基因食品的”相关信息的能力;c、培养学生科学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a、通过基因工程的简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科学创新;b、通过了解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c、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工具、操作步骤);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

(2)教学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3、教师对课标的分析与理解:在学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之后,学生已经了解的培育生物新品种的不少的方法,但第1节所介绍的方法均有一个约束:那就是物种的限制。

所以本节内容“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为学生开创的一片新的想象空间,通过学习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真知的兴趣。

通过分析本节课标和教学重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面较广,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把握深度和广度,对有更多兴趣的学生可让其在选修3中进一步学习。

对此,我认为本节内容学习层次以识记层次为主,少数知识为理解和应用:(1)识记层次:包括基因工程概念、基本工具、基本操作步骤;能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等。

(2)理解和应用层次:基因工程这一科学技术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人类也可能为人类带来危害。

即关注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二、教材分析:基因工程是现代四大生物工程之一。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复习提纲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复习提纲

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重点:1.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及优点和不足2.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及优点和不足一、复习提纲古老的育种方法过程: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培育出优——选择育种良品种缺点: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原理:基因重组①两个亲本杂交得到F1植物杂交育种②F1自交得到F2③从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类型,再自交,杂交育种方法直到得到纯合子①两个亲本杂交得到F1动物杂交育种②F1自交(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③从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类型,测交优点:集中优良性状为一个体上,操作简便缺点:育种时间长;远缘(或源)杂交不亲和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优点: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缺点:目的性不强,有利的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通过基因工程育种目的性很强)二、要点辨析: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重点:1、基因工程概念、原理、基因操作的过程及应用一、复习提纲概念: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也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原理:DNA重组(不同生物之间基因重组)来源: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基因的剪刀特点: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限制性内切酶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体现酶的专一性和特异性)实例:Eco RI限制酶,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间将该序列切开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将双链DNA分子片断“缝合”起来,恢复基因操作的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即碱基配对基本工具以后,将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边缘)“缝合”起来①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具备因连接条件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鉴定和选择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基因的运输工具④对受体细胞无害易分离——运载体:质粒常用的运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育种: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基因工程的应用生产基因工程药品:如胰岛素、干扰素和乙肝疫苗等应用于环境保护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二、要点辨析1、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够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并整合到其DNA分子中去的原因:不同生物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物质基础);都是规则的空间双螺旋结构(结构基础)2、基因操作的基本工具⑴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 分子;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如⑵DNA连接酶的作用:恢复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即碱基配对以后,将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边缘)“缝合”起来⑶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比较:①相同点:两者都能形成磷酸二酯键;都是蛋白质②不同点:Ⅰ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将DNA分子片断恢复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第6章生物的进化 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第6章生物的进化 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6章生物的进化
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教案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地球上的现存物种丰富多样,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概述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2、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3、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实际思路
以本节的“问题探讨”中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为论点,让学生讨论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并=回答课下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由教师展示图片来说明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并根据不同的示意图来说明不同的证据来认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的正确性,最后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第6章
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一、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
二、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
1、比较解剖学证据
2、胚胎学证据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 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 复习课件

• (2)袁隆平传授给该女青年的技术应是
()
• A.杂交育种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 C.单倍体育种技术 D.嫁接技术
• (3)从生殖的类型来看,该技术属于
它的优点是

生殖,
• 5.以上是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 图回答:
• 5.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的育种方法的名称是
用时期是

• (3)你能说出图中②、③、⑤过程的: DNA分子水平
结 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供体细胞 目的基因 受体细胞 获得新性状
四个基本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依据的原
理是
。杂种优势在抗逆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纯
种亲本。马铃薯、甘薯等作物,生产上只要选择一些 具有杂种优势的优秀单株进行

,就可保留杂种优势。玉米、小麦等作
物的杂种优势一般只能利用F1,F2开始就会出现
现象。为减少每年均需制种的工作量,可利用
技术,将F1体细胞通过培养得到大量的杂种幼苗。
• (2)图中④过程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的最佳作
练习 :请写出下面各项培育方法:
(1)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加倍得到烟草新品种的方法 是 单倍体育种 。
(2)用60Co 辐射谷氨酸棒状杆菌,选育出合成谷氨酸的新菌种, 所用方法是 诱变育种 。
(3)用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黑小麦的方法是 多倍体育种 。
(4)将青椒的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数周后返回地面,
•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 构发生改变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第6章生物的进化 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第6章生物的进化 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第6章生物的进化
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案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理解协同进化的概念,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通过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存在的争论和疑点,认同科学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举例说明什么是协同进化
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3、概述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认同其在现有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主流和核心地位
教学实际思路
以本节的“问题探讨”中达尔文根据兰花的花距预测存在为其传粉的蛾的故事,引入新课,体验科学界的科学探究过程,再根据分析不同的生物协同进化的实例,总结不同生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分析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变化,总结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通过观察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完成思考与讨论,然后对生物进化理论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第6章
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协同进化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高中生物_一轮复习生物育种的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一轮复习生物育种的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各育种方法的原理、操作及特点,并能举例说明。

(2)比较几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和例子。

2、能力目标:(1)掌握将获得的信息用图表、遗传图解等形式进行表达。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1)通过对我国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3)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1.能描述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的原理、过程及优点;2. 能结合遗传、变异的知识在新情境下解决综合性问题。

三、教学难点:能结合遗传、变异的知识在新情境下解决综合性问题。

四、教材分析本课复习内容为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本册教材的前5章是按照生物学史的顺序,逐步阐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本章则是以前5章为基础,围绕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展开。

本节内容也与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密切联系,借助各种现代生物科技,改良育种方法,更好的达成育种目的。

本章具体教材内容包括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科技育种两大方面,既有各育种方法的详尽介绍,也有实例列举。

让学生明确掌握各育种方法的原理、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客观分析各育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五、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已复习过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育种的相关内容正好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比较和引申来自主归纳提升新的复习内容。

学生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也已经学习完毕,有此为基础,学生可以更好的将育种知识与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相联系,使育种的复习更加系统、完整。

生活经验方面: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育种有关的物品、新闻报道,如各种转基因食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对育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了解其是社会热点的重要地位,结合本节课的复习,最终使学生升华完善理性知识,并引起学生的重视。

高中生物高一生物必修2 全套精品复习教案.doc

高中生物高一生物必修2 全套精品复习教案.doc

表现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纲要求: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杂合子相对性状显性遗传因子显性性状一、孟德尔简介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1.选材:豌豆纯种性状易区分且稳定真实遗传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一对相对性状的正交P矮茎dd 互交反交F1纯合子、杂合子F2(子二代)高茎 DD :高茎 Dd :矮茎dd1 :2 : 1 分离比为3:13.解释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1是否产生两种高 1 : 1 矮比例为1:1的配子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7.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生物必修二复习第6章

生物必修二复习第6章



4.在现代发酵工程中,利用下列哪一项技术,有目的 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 )
A.杂交育种
C.克隆
B.
D.DNA
答案: D
【课堂达标】
1、下列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 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是( B )
①诱变育种②基因工程育种③杂交育种④细胞工程育种⑤ 多倍体育种⑥单倍体育种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④⑤ D . ④⑥ 2、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C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 3、在动物育种中,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处理精巢,可 得到大量的变异个体,这是因为( B ) A .合子都是纯合体 B .诱发了雄配子发生高频率的基因突变 C .诱导发生了大量的染色体变异 D .提高了基因的互换率
4.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答案: ) D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5.从自然界分离的菌种产量一般都比较低,要想获得生产用
毒有害的化合物, __________ 环境中的重金属, 吸收 分解 __________ 泄露的石油,处理工业废水等。
2.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将某些
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 遗传物质 ,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 ____育种方法是: 3.种间育种法是:
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新教材同步备课2024春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同步备课2024春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题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单元必修2 学科生物年级高中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6章第4节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解物种的概念,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说出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初步运用进化和功能观,阐明协同进化。

科学探究:结合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形成过程,构建模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科学思维:运用归纳的方法概括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重点教学重点: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教学难点:结合具体实例概述生物的协同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

达尔文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

大约50年以后,研究学生观察图片资料,讨论、归纳、交流。

从达尔文小故事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

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

讨论:1.达尔文作出上述推测的理由是什么?2.如果后来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是否说明达尔文的推测是错误的?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并不少见。

想一想,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虫媒花的进化与传粉昆虫的进化有怎样的关系?新课讲授一、协同进化自然选择有利于羚羊种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也有利于猎豹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

这两个物种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

你想过没有,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6章复习及检测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6章复习及检测学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高中生物必修二第 6 章复习及检测教案(人教版)第 6 章(复习及检测)第课时课题名称时间第周礼拜课型新讲课主备课人张勤让目标 1 .成立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知识网络;2. 归纳可遗传的变异的育种方法。

要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次备课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生依照课本内容,成立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知识网络生成问题:精讲互动1.课本108页四.思想拓展(方法:学生先试写,而后交流,老师增补讲解) 2.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学生完成后展现交流,互相校订,师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方法长处时间短缩短育种年限弊端育种年限长动物中难以展开只合用于植物举例高产青霉菌株的育成三倍体西瓜抗虫棉达标训练1.限时10 分钟完成课本108 页看法检测(学生展现交流,互相校订,师总结)2. 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供体剪刀针线运载体受体 A 质粒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供给目的基因的生物大肠杆菌等 B 供给目的基因的生物的生物 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质粒大肠杆菌等 C 供给目的基因的生物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质粒大肠杆菌等 D 大肠杆菌等 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供给目的基因的生物质粒 3 .粮食是人类生计的基本条件,跟着人口增添,耕地面积的减少,提升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门路。

(1)为提升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取抗倒伏、抗锈病等优异性状,科学家常常采纳多种育种方法来培养吻合农业要求的能稳固遗传的新品种,根据以下供给的资料,设计最正确育种方案,赶忙获取所需品种。

生物资料: A 、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 、小麦的矮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非生物资料:自选①育种名称:育种②所选择的生物资料:。

高中必修二生物第6章教案

高中必修二生物第6章教案

高中必修二生物第6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能量来源及转化过程。

2. 掌握细胞内能量的转化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 了解ATP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

4. 培养学生探究、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内的能量转化过程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 ATP的合成及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途径2. ATP的合成及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验演示,生动形象地呈现细胞的能量转化过程。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3. 课堂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图,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如细胞的能量来源是什么?细胞内的能量转化是如何进行的?2. 学习内容讲解:依次介绍细胞内的能量转化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讲解ATP 的合成及功能。

3.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观察。

4. 讨论与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5. 拓展与应用:布置相关拓展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作业:1. 阅读课外材料,了解更多关于细胞能量转化的内容。

2.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提出一个关于细胞能量转化的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写成小结报告。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细胞内的能量转化过程,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途径,理解ATP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注重拓展和应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模块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二册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模块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二册生物教案

第6章生物的进化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

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适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3.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叫作种群,如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4.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在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

例:(1)已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10个,Aa个体有80个,aa个体有10个,A的基因频率=A/(A+a) ×100%=(2×10+1×80)/ [2×(10+80+10)]×100%。

(2)已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Aa个体占50%,aa个体占30%,A 的基因频率=20%+1/2×50%。

5.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7.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判断两个生物的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就是看能否产生可育后代。

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8.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1)突变和基因重组;(2)自然选择;(3)隔离。

一般的物种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经过不同环境的选择,最终达到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的物种。

不是都要经过地理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如二倍体植物形成四倍体。

9.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生物高中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教学设计3

生物高中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教学设计3

教育e时代广州市高中生物同步教学资源包生物高中必修二第六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本节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1)知识性目标:a、识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b、以小麦杂交对优良形状的组合为例,分析基因如何实现重组;c、理解远缘基因、远缘杂交的关系;d、关注太空育种的关系;e、尝试从网络上了解生物新技术。

(2)能力性目标: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a、认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统一的关系;b、初步形成事物联系的观点,确定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2、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本节重点是杂交育种过程(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关系比较与图解。

3、教师对课标的分析与理解:学习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基因突变知识后,进一步掌握性状的重新组合在于基因。

分析本节课标和教学重难点,认为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点应达到三个层次:(1)识记层次:包括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概念;(2)理解层次:比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联系和区别;(3)应用层次:包括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识别,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是本章和本模块的教学重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与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第三章有关DNA、与第四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与第五章基因突变等知识的联系很紧密。

在高考题型中多以理解和应用层次的知识要点。

因此,应切实指导学生落实本节的每一项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经过问题探讨分析,建构“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概念;有层次地通过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实例分析、比较和热点联系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一般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比较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联系与区别,更深入地理解有关育种的问题。

理解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生

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生

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2.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1.生命观念:运用结构和功能观阐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特征。

2.科学思维:通过相关证据概括与归纳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3.社会责任:基于生物学事实,宣传无神论的观点。

一、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二、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1.化石的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2.化石的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

3.化石证据证实的问题(1)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2)大量化石证据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三、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1.比较解剖学证据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2.胚胎学证据(1)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学科。

(2)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1)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这是对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2)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其差异的大小那么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 )2.有共同祖先的生物个体在结构上没有差异。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四步复习法讲义”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四步复习法讲义”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六章生物的进化—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大单元“四步复习法”1.基于化石的直接证据,认同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运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间接证据,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举例说明当今生物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2.举例说明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适应的形成,说明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评述达尔文的自然学则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分析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3.阐述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的内涵;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阐明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4.举例说明协同进化;概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的过程;概述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认同其在现有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主流和核心地位;通过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存在的争论和疑点,认同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正确理解和运用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相关证据1.对人的上肢、猫的前肢、鲸的鳍、和蝙蝠的翼在结构上相似性的分析(1)人的上肢、猫的前肢、鲸的鳍和蝙蝠的翼,从外形来看,这些器官很不相同但是比较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上一致,它们都是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的,排列的方式也基本一致。

这些器官只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不同,逐渐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

(2)从这些器官结构上的相似性可以说明,这些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比较人、鱼、龟和鸡胚胎发育的相同或相似性人、鱼、龟和鸡胚胎发育的相同或相似性说明,高等脊椎动物是从古代的某些低等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

也就是说,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共同的古代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所以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十分相似。

古代脊椎动物共同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陆生脊椎动物和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出现鰓裂。

人是从有尾的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很明显的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变异的类型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举例说明各种可遗传变异的原因及意义。

2 .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应用上的事例及其局限性。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基因重组,诱发突变和人工诱变的学习、比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2 . 通过遗传变异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态度情感目标
l .通过基因突变的原理,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 .通过列举我国在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难点:
1. 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1.各种生物变异类型的概念
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对话法、电教法
五、媒体选用:板书、电脑投影
六、教学课型:复习课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生物的变异
(一)分类: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没有引起体内遗传物质的变化)和可遗传变异(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二)可遗传变异的分类和特点
1.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类型: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原因: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因素)
(2)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若为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过程,则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几乎所有种类的生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随机性(在任何的生长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不定向性(不能确定向哪一方向突变)、基因突变的频率低、基因突变往往对生物是有害的(提出问题:为什么?)
(4)基因突变的结果和意义(拓展: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
①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A.不具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性状变异。

在DNA分子中,有的片段带有遗传信息,有的片段不带遗传信息,如果突变发生在不带遗传
信息的片段中,则这种突变不会有遗传效应,更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B.由于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例如:UUU和UUG都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当第三个碱基U和G相互替换时,不会改变密码子的功能,因为决定的氨基酸还是苯丙氨酸。

C.某些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氨基酸的种类,但并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

D.隐性突变在杂合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例如,在豌豆中,高茎基因D对矮茎基因d是显性;若在基因型为DD的受精卵中,有一个D突变为d,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为Dd,矮茎基因在杂合状态下,其控制的矮茎性状不能得到表达。

②少数基因突变可引起生物性状改变,例如,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要求学生理解成因)。

③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
基因重组是指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这里必须注意到,基因重组只是生物个体的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的基因组合,而基因本身的结构并没有改变。

(2)根本原因
基因重组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即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该生物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减一后期)。

另一方面是由于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原来连锁在一条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 F1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由于交叉而交换,基因也随着交换(减一前期)。

(3)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实现的,如果两个亲本的杂合性越高、遗传物质的差距越大,基因重组的类型就越多,后代产生的变异也就越多。

以豌豆为例,当具有 10 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时,如果只考虑基因的自由组合( l0 对等位基因位于 10 对同源染色体上)所引起的基因重组, 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 210=1024种……。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但不产生新的基因)
3.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增加、移接或位置颠倒。

大多数结构变异对生物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死亡。

(猫叫综合征)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这种变异可分两类:一类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 整倍体 ) ;另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 非整倍体 ) 。

在“ 染色体变异” 中,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① 染色体组:一般地说,多数的高等动植物是二倍体,即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成为一组染色体,这叫一个染色体组。

特点:不同种生物,其染色体组数和每个染色体组所包括的染色体数目一般是不同的;就一个染色体组而言,它包含的所有染色体在形态、大小方面各不相同。

确认方法:
(1)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图所示的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a中有3条,b中两两相同.c
中各不相同,则可判定它们分别含3个、2个、1个染
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
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
组。

如基因型为AaaBBb的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a的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Bcd的细胞则含1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一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个,韭菜细胞中共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可推出每种形态有4条,进而推出韭菜细胞内应含4个染色体组。

② 多倍体和多倍体育种:
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称为多倍体。

特点:茎杆粗壮,果实和种子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思考:为什么)
常用方法及原理:利用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加倍。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生产过程)
③单倍体和单倍体育种:
概念:不论细胞本身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就叫单倍体。

需要明确的是单倍体是生物的个体,同二倍体和多倍体一样。

如六倍体小麦的花粉形成单倍体小麦,染色体减半为 21 条,且含三个染色体组。

成因:自然成因: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新个体。

人工成因:花药(花粉)离体培养。

特点: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让学生自己回答:为什么)
单倍体育种:先经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的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就可获得正常染色体数目的植株。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注意:以上内容可贯穿于填写下面的表格和《指南》中填空题)
九、作业布置:完成《高考备考指南》中第七单元练习
十、教学反思
《生物变异的类型》一课中,有学生容易混淆的较多的知识点,如各种变异对生物进化所造成的影响,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等,在讲课的过程中除了图、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印象外,在复习知识点的过程中通过练习不断地得以巩固;在第二课时讲述生物的变异生产实践的应用中也要不断通过实例进行讲解,效果更佳。

对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特点:如单倍体比较瘦弱、多倍体比较强壮,造成的原因可以引导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