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学案
2024年中考 《 朝花夕拾》复习学案(含答案)
朝花夕拾名著档案【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1)__________,散文诗集(2)__________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品简介】回忆性散文集,旧名《旧事重提》,1928年更名为《朝花夕拾》。
作品共十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3)____________________和(4)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手法】①这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②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③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主要内容梳理专题探究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试题精炼1.《朝花夕拾》里有鲁迅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轨迹,请你根据地点的转换,完成下面表格。
(3分)2.《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
作品既有对人间美好的温情回忆,也有对旧中国种种灰暗现实的有力抨击。
(6分)(1)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清算了猫的四大罪行: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它老在嚎叫,令人心烦;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取“猫”这一类型,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分)(2)对儿童教育问题的看法。
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曾说:“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
”《朝花夕拾》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文中写了自己的体验和看法。
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4分)3.毛泽东赞誉白求恩是“一个纯粹的人”,杨振宁说邓稼先“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朝花夕拾》学案
七年级语文学科学案学科语文设计人审核人七年级语文组课题《朝花夕拾》导读课时 1学习目标1.回顾全书篇目,整体把握内容2.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视角,突破深层阅读的障碍3.感受鲁迅先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巨大热情重点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视角,突破深层阅读的障碍难点感受鲁迅先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巨大热情学法学案导学法学习准备1.回顾目录2.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两张读书卡片前四部分学习导航★一、导入激趣,明确目标★二、合作探究,深层阅读读书卡片一文章题目典型事例人物形象主题情感表现手法创作视角读书卡片二学习评价文章题目典型事例人物形象主题情感表现手法创作视角★三、交流提升,共享收获★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五、课堂小结,回归目标课后作业推荐阅读:梁恕俭《朝花夕拾》之《小引》与《后记》解析(新浪博客)参考资料1、第一组:展示《狗〃猫〃鼠》和《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重点分析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阿长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朝花夕拾》 导学案
《朝花夕拾》导学案《<朝花夕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鲁迅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以及《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
2、熟悉《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3、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4、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感受鲁迅简洁而深刻的文字风格。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童年、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回忆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掌握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3)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如白描、讽刺等。
2、难点(1)理解作品中一些隐晦的表达和深层的文化内涵。
(2)将作品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相结合,深入探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犀利的批判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作品背景《朝花夕拾》创作于 1926 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当时鲁迅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反动势力猖獗,社会黑暗。
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以回忆往事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阅读《朝花夕拾》全书,了解各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二)课堂探究1、主题思想探讨(1)分组讨论《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2)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对童年、青少年生活的回忆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之间的关系。
2、人物形象分析(1)选择书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态度。
(2)通过文中的具体描写,探讨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
《朝花夕拾》 导学案
《朝花夕拾》导学案《<朝花夕拾>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增进对作者的认识和理解。
2、通读《朝花夕拾》,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梳理各篇文章的主题和情节。
3、分析书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象征意义。
4、品味鲁迅的语言风格,学习其生动、幽默、讽刺的写作手法。
5、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分析书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等。
(3)体会鲁迅的语言艺术,学习其写作技巧。
2、难点(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社会批判意义。
(2)将作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多种文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
2、作品背景《朝花夕拾》创作于 1926 年,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鲁迅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回忆的方式,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阅读1、阅读《朝花夕拾》全书,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完成一定的阅读量。
2、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重要的情节、人物、语言等。
(二)内容梳理1、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填写以下表格:|文章题目|主要内容|||||《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2、思考各篇文章之间的联系,总结作品的整体主题。
朝花夕拾讲导学案
朝花夕拾讲导学案《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随笔集,通过作者对生活中点滴细节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人民的苦难。
这部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展现了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教学中,通过对《朝花夕拾》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实社会和人性的问题,以及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
一、《朝花夕拾》的背景介绍《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集中了自己大量的随笔小品作品的书。
全书的主题鲜明,思想性强,语言轻松而富有幽默感,深受读者喜爱。
作者通过对各种人、事、物的描述和评价,探讨了社会现实中的弊端和人性的扭曲,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和道德伦理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二、《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如《阿Q正传》描写了阿Q那种自欺欺人的悲剧性格,《狂人日记》反映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现实不满的悲愤情绪,《故乡》描写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等等。
每一篇文章都展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引发了读者对自己和社会的思考。
三、《朝花夕拾》的教学意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朝花夕拾》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引导其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人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层意义,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朝花夕拾》的导学案设计教师可以设计一份朝花夕拾的导学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阅读指导:简要介绍《朝花夕拾》的背景和作者,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这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 重点篇章:选择几篇代表性的文章,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和意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3. 学习任务:设计一些阅读理解和思考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课堂延伸: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以上的导学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朝花夕拾》这部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朝花夕拾》学案
见《自主检测》预习导学
二、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 简洁的导入
2.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
(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视频)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三)深入文本了解背景
(四)合作交流概括内容
1.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
《朝花夕拾》目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2. 小组讨论,畅谈喜爱篇目;
3.代表演讲,发表独到见解。
第二课时
(一)联系作品,分析人物
全书中你认为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
(二)赏析片断写出感受
精彩片段之——《阿长与山海经》
1.通过粗读,了解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
2.通过精读,认识阿长是一位怎样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3.通过品读,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4.通过拓读,学习感受生活,学会默读他人。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指导阅读归纳手法
1.《朝花夕拾》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2.运用这些艺术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三、检测反馈
《朝花夕拾》相关练习
四、课后作业
1、完成学案
2、选做《朝花夕拾》相关练习。
《朝花夕拾》 导学案
《朝花夕拾》导学案《<朝花夕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鲁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增加对文学大家的认识。
2、通读《朝花夕拾》,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其思想主题。
3、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象征意义。
4、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理解书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难点(1)体会作者在回忆往事时所蕴含的情感和思考。
(2)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如夹叙夹议、对比手法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作品背景《朝花夕拾》创作于 1926 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当时鲁迅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他在厦门大学任教,内心苦闷,于是通过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来寻求慰藉和力量。
四、学习过程1、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在一周内通读《朝花夕拾》全书,了解各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2)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感受。
2、内容概括(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书中的几篇文章,概括其主要内容。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和提问。
示例:《阿长与〈山海经〉》主要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主题探究(1)思考《朝花夕拾》的主题是什么?是单纯的回忆童年,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2)结合具体文章进行分析,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描写,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4、人物分析(1)书中描写了许多人物,如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2)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概括其性格特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第二课时(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第二课时学案班级:课时:课型:【认定目标】1.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2.由分到总对整部作品的总结。
【预习检测】1.这三篇散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哪些?2.体现人物性格,除了可以通过对人物进行描写外,还可以通过事件,那么这三篇文章又写了哪些事?3.三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一样的吗?【共同探究】《阿长与〈山海经〉》1.人物的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2.叙述人物事件:名字由来、粗俗的习惯、懂得烦琐的礼节、长毛故事、谋害隐鼠、为我买《山海经》。
她是一个没有名字、地位低下、饶舌多事、迷信无知,却又淳朴善良、真诚热情、真心爱我的人。
《藤野先生》1.作者采用任务的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藤野先生与我的一些事。
例如:①主动为“我”改讲义。
②为“我”改正解剖图。
③关心“我”解剖实习。
④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
藤野先生是一个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民族偏见的学者。
《范爱农》对范爱农的刻画在开头用了记叙手法,写了一批东渡日本求学的学生,在这中间穿插对他的人物描写,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为后文铺垫。
后来回到故乡,又写了他的回乡教书糊口、失业落魄寄食、游湖落水身亡的事情,写了他悲惨的一生。
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
范爱农:进步却不合时宜、颓废、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坦率正直。
有一颗爱国心,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平等的人。
◎三个人物的刻画方法是什么?◎写作方法: ①欲扬先抑:《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 ②叙事平实:三部作品均有此特点。
③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藤野先生》【参考答案】【预习检测】《阿长与〈山海经〉》1.人物的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2.叙述人物事件:名字由来、粗俗的习惯、懂得烦琐的礼节、长毛故事、谋害隐鼠、为我买《山海经》。
她是一个没有名字、地位低下、饶舌多事、迷信无知,却又淳朴善良、真诚热情、真心爱我的人。
《朝花夕拾》 导学案
《朝花夕拾》导学案《<朝花夕拾>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增进对作品的理解。
2、熟悉《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3、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品的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朝花夕拾》的主要情节和主题思想。
(2)理解作者对童年、青少年生活的回忆和思考。
2、难点(1)剖析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社会批判。
(2)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作品背景《朝花夕拾》创作于 1926 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当时鲁迅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被迫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在这段时间里,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写下了这些文章。
四、自主学习1、阅读《朝花夕拾》全书,了解各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2、整理出书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并简要概括其特点。
五、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朝花夕拾》中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其中体现的童真童趣。
2、探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思考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
3、分析《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的形象,以及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思想。
六、课堂展示1、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2、进行个人朗读或角色扮演,展现书中的精彩片段。
七、拓展延伸1、比较《朝花夕拾》与鲁迅其他作品在风格和主题上的异同。
2、以“我的童年回忆”为主题,写一篇短文,学习鲁迅的写作手法。
八、总结反馈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九、具体篇章分析(一)《狗·猫·鼠》1、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习性及各种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表达了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憎恶。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学案)-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文化自信:激发阅读中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语言运用: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的名著阅读方法。
以给鲁迅写信的方式展现阅读收获。
◎思维能力: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梳理鲁迅的成长经历,分析其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鲁迅的思想。
(重点)◎审美创造:感受鲁迅平淡质朴的笔墨中蕴藏的深厚情感。
(难点)一、导入新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朝花夕拾》和鲁迅,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那么,这本书到底记载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人生历程,回忆了哪些人与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吧。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初读名著,整体感知◎名著题解“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傍晚拾起”。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指40多岁时。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原名《旧事重提》,写的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创作背景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写下《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
不久之后,鲁迅又奔走广州。
在这样充满变动的环境下,“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把目光投向了旧事,希望借旧事的回忆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他先后写下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
他在《小引》中这样叙述自己写作《朝花夕拾》的环境:“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内容简介2.探究活动二:赏析片段,体会艺术手法◎阅读《五猖会》《无常》中的精彩片段,做要点批注。
朝花夕拾学案
朝花夕拾学案八年级语文学案______年级____班姓名________ 一、预习内容:填空:(1)《朝花夕拾》全书篇文章,外加一篇《》,一篇《》,是鲁迅惟一一本集;是鲁迅回忆、和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是回忆性。
(2)我们已学过该集中的文章有《》、《》等。
(3)选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4)、《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二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3、鲁迅作品中提到给父亲治病的那位“名医”常用的“药引子”的作品有()A、《<呐喊>自序》B、《父亲的病》C、《藤野先生》D、《范爱农》14、《琐记》中提到的人物有()A、衍太太B、沈四太太C、母亲D祥林嫂15、鲁迅在南京雷电学堂学习时所做的功课有()A、读英文B、读汉文C、做汉文D、做数学16、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所学的功课有()A、格致B、地学C、金石学D、小学集法17、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阅读到的新书报有()A、《天演论》B、《时务报》C、《译学汇编》D、《新青年》18、藤野先生不是(BCD)A、日本人B、中国人C、韩国人D、泰国人19、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不在以下这些地方读书()A、北京B、南京C、东京D、西京20、鲁迅一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地方不是在()A、中国北京B、中国南京C、日本东京D、日本仙台21、鲁迅变化了的思想不是()A、学医救国B、弃医从文C、投笔从戎D、弃文从医22、导致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A、赏樱花事件B、学跳舞事件C、匿名信事件D、看电影事件23、下列各项属于藤野先生相貌特征的是()A、黑瘦B、八字须C、戴着眼镜D、穿一件旧外套24、为说明“物以稀为贵”,作者举的例子有()A、北京的白菜B、福建的芦荟C、广东的荔枝D、新疆的哈密瓜25、“匿名信事件”中引用《新约》上的句子不是()A、阿弥陀佛!B、阿门!C、你改悔罢!D、我的上帝!(二)、判断题: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朝花夕拾学案
《朝花夕拾》复习学案【要点回顾】一、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
《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的经历与体验的回忆性散文。
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三、各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喜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朝花夕拾学案
《朝花夕拾》阅读任务单
一、鲁迅知多少( 5 分)
名:
时:
地:
评:
作:
二、迅速阅读
篇目内容简介:人物、主要内容、作者感情(50-100
迷惑
字)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
经》
《二十四孝
图》
1 / 7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三、精读
阿长与《山海经》
归纳几件事(20 字左右)归纳长妈妈的特色我对她的态度
精读《五猖会》勾勒出“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达成下表
阅读篇目五猖会
“我”的所见
“我”的所做“我”的所感阅读疑问
阅读感悟
“我”的所感
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所见
“我”的所闻
“我”的所做
阅读疑问
阅读感悟
四、专题研究
专题一鲁迅的童年
有哪些兴趣喜好?鲁迅笔下的父子关系?童年的哪些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影响?
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找出各篇对他(她)的描绘,剖析其性格热门,以后为人物写一个小传。
专题三鲁迅的少儿教育观
鲁迅对少儿教育有什么体验和见解?你赞成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专题四鲁迅对真谛和救国之路的探究
梳理鲁迅的修业经历,谈谈鲁迅弃医从文的原由,你同意他这么做吗,为何?。
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学案
3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篇目大致内容,欣赏精彩片段。
能力目标:利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学会结合情节鉴赏人物。
情感目标:学会准确品味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一、走进鲁迅,了解创作风格。
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二、深入文本,了解背景《朝花夕拾》创作从1926年2月开始,到11月结束。
后又在1927年7月11日写了《后记》。
《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中的许多作品,是对封建教育制和封建家长制的无情鞭挞。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三、合作交流概括内容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作品埋下伏笔。
下面咱们来阅读课文,请同学们看《朝花夕拾》的目录。
明确《朝花夕拾》一共有十篇散文,外加一个小引,一个后记。
四、整体感知1.在鲁迅笔下的人物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位?说一说你的看法。
2.【任务2】结合情节内容,完成表格填写。
主要人物相关情节性格特征长妈妈寿镜吾藤野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范爱农阿长(长妈妈)藤野先生4.以上三幅图画是丰子恺先生为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所配的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分别写出其在作品中所对应的文章题目。
《朝花夕拾》 导学案
《朝花夕拾》导学案《<朝花夕拾>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鲁迅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感受其思想和精神。
2、掌握《朝花夕拾》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学会运用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4、培养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汲取作品中的智慧和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叙事手法、人物描写、语言风格等。
2、难点(1)对作品中一些较为隐晦的思想内涵的理解。
(2)将作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其作品包括小说、杂文、散文等多种体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作品背景《朝花夕拾》创作于 1926 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当时,鲁迅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和国民党右派文化围剿的黑暗时期,他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经历了种种政治和文化上的挫折。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通过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表达了对旧中国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四、阅读方法指导1、精读(1)仔细阅读每一个段落,理解词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
(2)分析人物形象,关注人物的言行、心理和性格特点。
(3)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2、略读(1)快速浏览文章,了解大致内容和结构。
(2)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3、比较阅读(1)将《朝花夕拾》中的不同篇章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主题、人物、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2)将《朝花夕拾》与其他同时期或同类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拓宽阅读视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作品内容概述《朝花夕拾》共收录了十篇散文,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朝花夕拾)学案(
课题: 课型: 审核: 授课时间:学案一、自主预习(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习题,约3分钟)1、“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2、对于《朝花夕拾》,你知道多少?3、对于作者,你了解多少?二、合作探究内容(针对课时内容灵活设计此项环节,约8分钟)1、读了《朝花夕拾》,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可以谈谈你最喜爱的篇目、有感触的事、有趣的事等】(教师视情况总结分析、补充等)2、内容巩固,提问。
3、内容(主题)归纳。
(1)童年的温馨,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2)童年的压抑与伤害(3)青年时代冲破家庭束缚,探求、抉择人生道路(4)怀念亲人师友4、你能用一句话来评价它吗?“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三、拓展巩固(设计基础性习题及部分拓展提高性习题,约8--10分钟)《朝花夕拾》练习一、填空1、《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民、父亲。
《朝花夕拾》的作者的其他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精读、略读、浏览三种阅读方法,并在《朝花夕拾》的阅读中运用。
2.梳理《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明确各篇的主旨情感。
3.了解《朝花夕拾》成书过程,明白作者心路历程。
【重点难点】1.学习精读、略读、浏览三种阅读方法,并在《朝花夕拾》的阅读中运用。
2.梳理《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明确各篇的主旨情感。
【任务群】任务一:学·精读略读浏览方法任务二:探·鲁迅“朝花”何以“夕拾”任务三:寻·鲁迅生活的“那些年”任务四: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任务五:察·鲁迅心中的“那些情”【学习过程】在本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朝花夕拾》和鲁迅,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那么,这本书到底记载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人生历程,回忆了哪些人与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吧。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学·精读略读浏览方法读一本书,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精读、略读、浏览呢?请阅读教材72页“阅读指导”,并完成相应任务。
1.什么是精读、略读、浏览?2.如何做好精读?3.略读和浏览,与精读相比有何不同?4.阅读《朝花夕拾》这本书,可以怎样运用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读书方法?[课中学习任务]★任务二:探·鲁迅“朝花”何以“夕拾”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何以“夕拾”呢?我们进行探究。
1.《旧事重提》更名为《朝花夕拾》其实隐藏着在儿童视角下的写作意图。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背景,读《小引》补全作者写作《朝花夕拾》的经过。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朝花夕拾阅读学案【范本模板】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自主学习案
一、导语:
人说,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你可有同感?
读读《朝花夕拾》,看看作为中华语言和文化象征的鲁迅作品,你会发现,大文豪的童年也和我们一样有着无穷的趣味、小孩子的烦忧,童年的大文豪也是烂漫稚子,与我们无二。
原来经典也是在记录着平凡的生活往事,有着温情与童趣,我们从中也能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二、读书方法的指导
1 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读,去体会作者的人生感受和经验,你可能会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2 带着思考去读,联系现实去读,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
3借助其他资源去读,如上网查阅作家简介、作品评论,观看与作品相关的影视作品。
4积累经典中的经典语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三、《朝花夕拾》专题探究一:
主题:鲁迅的童年与童年的鲁迅
阅读内容:
《小引》(读书先读引言、序)
《狗.猫.鼠》
《阿长与〈三海经〉》
《五猖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阅读问题:
1 鲁迅的童年有哪些他喜欢的趣事?你能概括出来,讲诉给你的朋友们听吗?
2 鲁迅在童年又有哪些苦恼的事呢?同样概括一下。
3 你眼中的童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合你读到的这些篇目,说说你眼中的鲁迅。
4 你的童年一定也有很多值得你铭记的往事,讲诉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要求:
(1)自拟题目
(2)叙事生动,注意描绘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对人对事的感受与看法.
(3)不少于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学案______年级____班姓名________ 一、预习内容:填空:(1)《朝花夕拾》全书篇文章,外加一篇《》,一篇《》,是鲁迅惟一一本集;是鲁迅回忆、和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是回忆性。
(2)我们已学过该集中的文章有《》、《》等。
(3)选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4)、《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二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3、鲁迅作品中提到给父亲治病的那位“名医”常用的“药引子”的作品有()A、《<呐喊>自序》B、《父亲的病》C、《藤野先生》D、《范爱农》14、《琐记》中提到的人物有()A、衍太太B、沈四太太C、母亲D祥林嫂15、鲁迅在南京雷电学堂学习时所做的功课有()A、读英文B、读汉文C、做汉文D、做数学16、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所学的功课有()A、格致B、地学C、金石学D、小学集法17、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阅读到的新书报有()A、《天演论》B、《时务报》C、《译学汇编》D、《新青年》18、藤野先生不是(BCD)A、日本人B、中国人C、韩国人D、泰国人19、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不在以下这些地方读书()A、北京B、南京C、东京D、西京20、鲁迅一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地方不是在()A、中国北京B、中国南京C、日本东京D、日本仙台21、鲁迅变化了的思想不是()A、学医救国B、弃医从文C、投笔从戎D、弃文从医22、导致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A、赏樱花事件B、学跳舞事件C、匿名信事件D、看电影事件23、下列各项属于藤野先生相貌特征的是()A、黑瘦B、八字须C、戴着眼镜D、穿一件旧外套24、为说明“物以稀为贵”,作者举的例子有()A、北京的白菜B、福建的芦荟C、广东的荔枝D、新疆的哈密瓜25、“匿名信事件”中引用《新约》上的句子不是()A、阿弥陀佛!B、阿门!C、你改悔罢!D、我的上帝!(二)、判断题: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2、《范爱农》是一篇小说。
()3、藤野先生的全称是藤野严九郎。
()4、《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里引用《新约》上的句子是“你改悔罢!” ()5、“黑瘦”、“浓墨的隶体‘一’字须”都是藤野先生的相貌特征。
()6、导致鲁迅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看电影事件”。
()7、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在北京读书。
()8、《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第二位医生叫陈莲河。
()9、《父亲的病》中也提到过“百草园”。
()10、《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是虚构的人物。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 这个典故有关的人物是东方朔。
()12、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宣纸绣像。
()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
(∨)14、红脸关公属于《五猖会》中所写的迎神赛会上装扮的鬼物。
()15、《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一种鬼神。
()16、《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印象深刻。
()17、《五猖会》中作者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没有具体描绘。
()18、《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水肿。
()19、《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是小说。
()20、“五猖会”上表演的节目有高跷、抬阁、马头。
()21、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和哭竹生笋。
()22、《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著作。
()23、《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画儿书”。
()24、《狗•猫•鼠》写到了作者养隐鼠的经历。
()25、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10篇。
()学后札记附答案选择题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A、周树人B、鲁迅C、周豫才D、周作人2、《朝花夕拾》是一本(A)A、散文集B、论文集C、文学评论集D、杂文集3、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A、浙江杭州B、浙江温州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A、“我家的”后面B、“我家的”前面C、“我家的”左面D、“我家的”右面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A)A、少年B、青年C、壮年D老年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D)A、学堂名B、书房名C、书院名D、私塾名7、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8、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久D藤野严久郎10、《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C)A、日本B、仙台C、北京D、仙台医专11、《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A、《莽原》B、《申报》C、《奔流》D《晨报副刊》12、《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A)A、《朝花夕拾》B、《花边文学》C、《旧事重提》D、《伪自由谈》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B)A、12B、10C、14D、814、《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A、写作过程B、编纂过程C、修改过程D、构思过程15、《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A、本书的写作过程B、本书的编纂过程C、本书的修改过程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16、《狗•猫•鼠》是一篇(B)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A、养狗B、养猫C、养隐鼠D、都不是18、《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A)A、一种人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1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A)A、长工B、短工C日工D钟点工20、《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D)A、打工仔B、打工妹C、小保姆D、老妈子21、《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对本人的(A)A、尊称B蔑称C昵称D一般称呼22、《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A)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3、《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4、《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C)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5、《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憎恶她的时候”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二、判断题: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2、《范爱农》是一篇小说。
(×)3、藤野先生的全称是藤野严九郎。
(∨)4、《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里引用《新约》上的句子是“你改悔罢!” (∨)5、“黑瘦”、“浓墨的隶体‘一’字须”都是藤野先生的相貌特征。
(×)6、导致鲁迅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看电影事件”。
(∨)7、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在北京读书。
(×)8、《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第二位医生叫陈莲河。
(∨)9、《父亲的病》中也提到过“百草园”。
(∨)10、《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是虚构的人物。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 这个典故有关的人物是东方朔。
(∨)12、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宣纸绣像。
(×)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
(∨)14、红脸关公属于《五猖会》中所写的迎神赛会上装扮的鬼物。
(×)15、《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一种鬼神。
(∨)16、《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印象深刻。
(∨)17、《五猖会》中作者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没有具体描绘。
(∨)18、《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水肿。
(×)19、《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是小说。
(×)20、“五猖会”上表演的节目有高跷、抬阁、马头。
(∨)21、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和哭竹生笋。
(∨)22、《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著作。
(∨)23、《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画儿书”。
(×)24、《狗•猫•鼠》写到了作者养隐鼠的经历。
(∨)25、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