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的投影画法概要

合集下载

组合体的投影图PPT课件

组合体的投影图PPT课件
(5)标注尺寸
第14页/共47页
作图举例
应用案例 5-1 按基本形体叠加方法作图 解:1.形体分析
2.选择投射方向 3.确定比例和图幅
A1: 594×841 采用1:1的比例,用A1 幅面绘制
第15页/共47页
4. 画投影图
(1)图面布置。 841
230
立面图 位置
350
侧立面 图位置
200
平面图 位置
①表示一个平面或曲面; ②表示一个相切的组合面; ③表示一个孔洞。 投影图上的一条线段可能表示: ①物体上一个具有积聚性的平面或曲面; ②表示两个面的交线; ③表示曲面的轮廓素线。
第32页/共47页
视图中的一条线可能表示:形体上投影有积聚性的一个面,也可能表示两个 面的交线或曲面的外形轮廓线。视图中的一个线框可能表示:一个平面或一个曲 面。如果某个线框是平面的一个投影,则这个平面的其它投影要么是类似形,要 么积聚为一条直线。若视图中有大线框内套小线框。要考虑线框是凸出来的,还 是凹进去的。
第25页/共47页
5.2.3 组合体尺寸的组成
组合体尺寸的组成
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整体尺寸
定位尺寸:确定物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尺寸。 定量(形)尺寸:确定物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大小的尺寸。
总尺寸:确定物体的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寸。
第26页/共47页
R50
立面图 1:1
10 80 50 0 23
第36页/共47页
应用案例5-3 如图所示,补全三面正投影图中的缺线。
解:(1)分析投影图抓住特征
分析三个投影图只组合体为一室外 台阶,它可以看成是由两个挡板和 中间台阶三大部分组成。
第37页/共47页
(2)对投影,识形体。

机械制图07组合体的投影

机械制图07组合体的投影
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 把复杂的物体分解成由若干简 单立体按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方法称为 形体分析方法. 形体分析方法.
例图:轴测图 例图:
例图:组合方式 例图:
上耳板
直立圆筒 上耳板
下耳板 水平圆筒
圆底板 下耳板
例图:三视图 例图:
§2
画组合体投影图的方法
2.1 进行形体分析 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 分块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2.2 选择主视图 自然放置 反映特征 可见性好
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侧视图. 例2 :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侧视图.
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侧视图. 例 2: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侧视图.

二,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读图的方法 形体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 结合图例,说明读图的步骤: 结合图例,说明读图的步骤: 例1:读懂三视 图所表达的物体 的结构形状
1.概括了解 1.概括了解
2.具体分析 2.具体分析
分线框,对投影. 分线框,对投影. 按投影,定形体. 按投影,定形体.
分线框,对投影. 分线框,对投影.
想像出物体的空间形状
形体分析法
读图的基本方法
线面分析法
视图上的线框一般有三种含义: 视图上的线框一般有三种含义: 线框一般有三种含义 (1) 平面的投影 (2) 曲面的投影 (3)孔洞或组合表面的投影
视图上的图线一般也有三种含义: 视图上的图线一般也有三种含义: 图线一般也有三种含义 积聚性的平面或柱面的投影 (1) 有积聚性的平面或柱面的投影 表面交线 交线的投影 (2) 表面交线的投影 曲面界限素线 界限素线的投影 (3) 曲面界限素线的投影
2.3 画图方法和步骤

第五章-组合体的投影知识讲解

第五章-组合体的投影知识讲解

第五章-组合体的投影第5章组合体的投影5.1 组合体投影图的绘制组合体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是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用正投影原理绘制组合体的投影图称为正投影图。

在正投影图中把正投影图称为“投影图”。

在三面投影体系中,V面投影通称正面投影图(或称正立面图),H面投影通称水平投影图(或称平面图),W面投影通称侧面投影图(或称侧立面图),合称“三投影图”。

表达组合体一般情况下是画三投影图。

从投影的角度讲,三投影图已能唯一的确定形体。

当形体比较简单时,只画三投影图中的两个就够了;个别情况与尺寸相配合,仅画一个投影图也能表达形体。

当形体比较复杂或形状特殊时,画投影图难于把形体表达清楚,可选用其他的投影图来表达形体,可见以后章节论述,本章主要是指三投影图,它是表达组合体的基础。

5.1.1 组合体的分类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可以是叠加、相贯、相切、切割等多种形式。

(1)叠加式:把组合体看成由若干个基本形体叠加而成,如图5-1(a)所示。

(2)切割式:组合体是由一个大的基本形体经过若干次切割而成,如图5-1(b)所示。

(3)混合式:把组合体看成既有叠加又有切割所组成,如图5-1(c)所示。

(a)叠加式组合体(b)切割式组合体(c)混合式组合体图5-1 组合方式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所谓连接关系,就是指基本形体组合成组合体时,各基本形体表面间真实的相互关系。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主要有:两表面相互平齐、相切、相交和不平齐,如图5-2所示。

(a)表面平齐(b)表面相切(c)表面相交(d)表面不平齐图5-2 形体表面的几种连接关系组合体是由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所以基本形体之间除表面连接关系以外,还有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5-3所示为叠加式组合体组合过程中的几种位置关系。

(a)1号形体在2号形体的上方中部(b)1号形体在2号形体的左后上方(c)1号形体在2号形体的右后上方图5-3 基本形体的几种位置关系5.1.2 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中基本形体的组合方式、表面连接关系及相互位置等进行分析,弄清各部分的形状特征,这种分析过程称为形体分析。

建筑制图--组合体的投影图(课堂PPT)

建筑制图--组合体的投影图(课堂PPT)

.
31
组合体投影图中相邻两线框的含义
.
32
.
33
5.线条、线框的含义
.
34
锥面 柱、球面 锥面 圆、平面
.
柱曲面、平面
35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1.基本方法
在阅读组合体的投影图时,主要运用的方法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一 般做法是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以形体分析法为主,以线面分析法为辅。
.
4
(2)切割
从基本立体中切掉或挖掉若干部分称为切割,通过切割 (或主要通过切割)的方式而形成的组合体就是切割型组 合体。
.
5
(3)综合 由叠加和切割两种方式综合形成的组合体就是综合型组合体。
.
6
二、组合体表面衔接方式
(1) 堆砌(共面)
不应画线
无分界线
共面——
无分界线
.
7
(1) 堆砌(表面相错) 有分界线
.
27
第三节 组合体三面图的读法
读图——也称看图。 根据所画出的多面正投影图,运用投影规律
和画图规则,综合多面正投影图表达的信息,想 象出组合体的 空间形状。
画图——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组合体; 读图——画图的逆过程。
画图是由物到图,读图则是由图到物。
.
28
一、读图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1.熟练地运用“三等”关系
3.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
掌握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这是阅读组合体投影图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例如三棱柱、四 棱柱、四棱台等的投影特征和圆柱、圆台的投影特征。掌握了这些基本形体的投影,便于用形 体分析法来阅读组合体的投影图。
4.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征
各种位置直线包括一般线和特殊位置线。各种位置平面包括一般面和特殊位置平面。掌握 了各种位置直线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便于用线面分析法来阅读组合体的投影图。

建筑工程制图课件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

建筑工程制图课件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

对位置的方向作为正立面图方向。
建筑形体的画图步骤举例
(3)布置视图,画底稿。画底稿的次序是:先画出各投影
的基准线;然后从主要形体入手,按各自之间的相互位置及
“先主后次、先大后小、先整体后细部。
建筑形体的画图步骤举例
(4)加深。底稿完成后,检查各部分的投影是否完整,各投
影之间是否符合投影规律。在校核无误后,擦去多余图线,按
尺寸标注
尺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尺寸标注的要求是:准确、完
整、清晰。
准确:是指投影图上标注的尺寸应符合制图国家标准中关 于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完整:是指这些尺寸标注可以唯一地确定形体的形状、大 小及各部分的相互位置; 清晰:是指标注的所有尺寸在投影图中的位置明显、整齐、 有条理并符合施工的要求。 为此,在标注尺寸时,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形体上应
看图步骤一——形体分析法
1.看视图抓特征分线框 看视图 —— 以正面图为主,配合其它 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和空间分析。
抓特征 —— 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 视图,在较短的时间里,对物体有个大 概的了解。
2.对投影
对投影 —— 利用“三等”关系,找出 每一基本形体的三个投影,想象出它们的 形状。
线面分析法
用线面分析法读图,首先要知道线和线框在投影图中 的含义。 2)投影图中的线框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框表示面
图线表示线
(曲面投影的 转向轮廓线) 图线表示线
(曲面)
能表示一个平面,也
可能表示一个曲面, 还可能表示一个孔。
图框表示面
(平面) 曲线表示曲面
(两个面的交线) 直线表示平面 (投影有积聚 性的平面)
标注方法。如球体、圆柱、圆锥。

组合体的投影画法

组合体的投影画法
标注圆球尺寸时,需在表示直径的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Sφ”,如图6.11(h)所示。 6.3.5 截断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的基本组合形式有挖切和叠加,挖切和叠加时就会产 生截交线和相贯线。由于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形
成交线的平面与立体,或立体与立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相对位置。交 线是在加工时自然产生,画图时按一定的作图方法求得的,故标注截 断体的尺寸时,一般先标注未截切之前形体的定形尺寸,然后标注截 平面的定位尺寸,而不标注截交线的定形尺寸。同理,标注相贯体的 尺寸时,只需标注参与相贯的各立体的定形尺寸及其相互间的定位尺 寸。所以,截交线和相贯线上不应直接标注尺寸,如图6.12所示。图 中打“×”的为多余尺寸,应去掉。 6.3.6 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a)
(b)
图6.14 轴承座的尺寸标注方法 (a)选择尺寸基准,标注底板尺寸 (b)标注圆筒尺寸
(c)
(d)
图6.14 轴承座的尺寸标注方法 (c)标注支撑板尺寸 (d)标注肋板尺寸
支撑板的定形尺寸有长度方向尺寸42和支撑板的厚度尺寸6。支 撑板左、右两侧与圆筒相切的斜面由作图确定,不应直接标注尺 寸。支撑板沿高度方向叠加,高度方向的定位尺寸不应再标;而 支撑板与长度基准具有公共对称平面,所以也不用标注长度方向 的定位尺寸,支撑板的后表面就是宽度方向的基准,不用标注宽 度方向的定位尺寸,如图6.14(c)所示。 (4)肋板 肋板的定形尺寸是13和2,肋板的厚度尺寸6,肋板的两侧面与圆 筒的截交线由作图确定,不应直接标注尺寸。肋板沿宽度方向和 长度方向叠加,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定位尺寸不应再标;而肋 板与长度基准具有公共对称平面,所以也不用标注长度方向的定 位尺寸,如图6.14(d)所示。
明显的视图画起,后画其他两个视图,三个视图联系起来一起 画,这样既能保证各部分投影关系正确,又能提高绘图的速度 ,一般顺序是:先画整体,后画细节;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 要部分;先画大形体,后画小形体。 3.检查

投影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画法和尺寸标注

投影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画法和尺寸标注

线框之间反映出的位置关系 (1) 相连的两线框:表示相邻的两个面在分界线 的位置处发生相交 (即转折)或 错位。
(2)大线框套小线框: 表示小线框所对应的表面在空间呈凸起或凹进状态 。
凸起
凹进
通孔
(1)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读
(2)善于抓视图中形状和位置特征进行分析 ①形状特征视图——最能反映物体位置形状的那个视图。
✓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和步骤
✓ 实例
形体分析法及 线面分析法
1
2
3
4
认清视图中线条和线框的含义 视图是由线条组成的,线条又组成一个个封闭的“线框”。
视图中的封闭线框可以有以下四种含义,见图 : 1—表示一个平面; 2—表示一个曲面; 3—表示平面与曲面相切的组合面; 4—表示一个空腔。
视图中相邻两个线框必定是物体上相交的两个 表面或同向错位的两个表面的投影。
02 或主要轴线放置成平行或垂直位置;Biblioteka 03 在俯视图、左视图上尽量减少虚线。
选定比例,确定图幅 画底稿 标注尺寸
布置投影图的位置 检查、加深
例 根据立体图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 画各视图的中心线或定位线 ◆ 画底板 ◆ 画圆锥台 ◆ 检查、描深
✓ 读组合体视图的概述
✓ 读组合体视图的要领
12 34
例:由组合体的主俯视图想象出整体形状,并补画左视图。

❖ ❖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几何形体间表面 的连接关系
组合体——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形体。 (1)叠加
平齐叠加
同轴对 称叠加
不平齐叠加
不对称叠加
(2)切割
(3)混合
(1)两形体表面平齐连成一个平面 (2)两形体表面不平齐

组合体的投影图画法读法及尺寸注法

组合体的投影图画法读法及尺寸注法
图3-65组合体轴测图
3.8.3 用AutoCAD绘制实体模型并产生其二维投影图
1. 由带有尺寸的体轴测投影用AutoCAD绘制其实体模型 形体分析画各部分的三维立体模型
3.8.3 用AutoCAD绘制实体模型并产生其二维投影图
2. 由实体模型并产生二维投影图 ①进入图纸空间,缩小窗口,并复制成多个窗口 ②进入浮动模型空间,给每个窗口定义视图投射方向。 ③对每个视口的视图提取轮廓 ④将轮廓图复制粘贴到一个文件中,补上点画线即完成二维投影图和正等轴测图
总 结:
02
形成性考核作业(2)中12大题
作 业:
第 1 页 共 用AutoCAD模拟二求三的读图的步骤
(1)形体分析,拟定绘图顺序
图3-67 求组合体的侧面投影
由组合体的两个投影可知,该组合体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空心圆柱前后被截切、左右两侧对称挖上下通槽、低面挖前后通槽的底板;第二部分是上面为小圆柱下面为大圆柱,二者共同有一通孔,且通孔直通底板的通槽,二者共同被挖一拱形切口。两部分彼此为叠加组合,可分别画出各部分的侧面投影并整理相交叠加的交线投影。
3.8.1 模拟手工绘制组合体的投影
②形体分析,拟定绘图顺序 画图步骤如下图所示
用矩形命令画底板的投影。 画点画线,用矩形、圆、倒圆角等命令画带两个圆角直立四棱柱的投影,偏移、换层命令画虚线。 用画圆命令等画半个圆柱套的投影用画圆命令等画半个圆柱套的投影。 (d) 用修剪命令等、整理完成模拟 手工绘制左图所示立体的投影
3
2
1
4
3.8.1 模拟手工绘制组合体的投影
以图3-65所示轴测图为例说明模拟手工绘制组合体投影图的步骤。
绘图环境的设置包括:绘图幅面、度量单位、图层名及图层特性、状态、线宽、线型、颜色等的设置及线型比例的设置等。 用户样板图应包括绘图环境的设置、文字样式设置、尺寸样式的设置。若前面已创建用户样板图则可加载使用。

投影基础—组合体的投影(机械制图课件)

投影基础—组合体的投影(机械制图课件)

三、组合体尺寸标注
宽度方向基准
长度方向基准
高度方向基准 宽∅ xx
Rxx
xx
xx
b)
标注底板尺寸
xx
xx
∅ xx
2x∅ xx
Rxx
xx
xx
c)
xx
xx
xx
xx
∅ xx
xx
xx
2x∅ xx
Rxx
∅ xx
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d)
标注圆筒定位 定形尺寸
⑴ 定形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⑵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要标注定位尺寸,必须先选定尺寸基准。零件有长、 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
通常以零件的底面、端面、对称面和轴线作为基准。
⑶ 总体尺寸 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最大尺寸。
总体尺寸、定位尺寸、定形尺寸可能重 合,这时需作调整,以免出现多余尺寸。
二.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步骤 叠加型组合体运用形体分析法:
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弄清 各部分的形状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及组合方式,分 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
1.画图步骤及要领
(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 分块 (2)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3)按照各块的主次和相对位置关系,逐个画 出它们的投影,确定主视图。
任务三 组合体的投影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 步骤
1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 组合体的概念 组合体是由基本体组合而成。
1)组合形式有:
a) 叠加型
b) 切割型

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Ø1
四、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 在标注组合体尺寸时,首先要确定尺寸基准(即尺寸标注的起点)。 三个基准: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
可作为尺寸基准的要素 重要的基面,对称面,回转面的轴线等。
左右对称中心线: 长度方向尺寸基准
底面:高度方向尺 寸基准
前后对称中心线: 宽度方向尺寸基准
读图——也称看图。
根据所画出的多面正投影图,运用投影规律和画图规则,综合多面正投影 图表达的信息,想象出组合体的 空间形状。
画图——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组合体;
读图——画图的逆过程。
几个投影联系起来读 图—特征投影
2. 先局部后整体,逐步读图 培养构思能力—整体构思
a"
a'
b"
b'
c'
c"
d" d'
Ф36
45° 90 98 Ф22
12
40
42
48
2)标注定形尺寸 底板:长98,宽42,高12 圆筒:外直径Ф36,高度40
内径Ф22,高度48 肋板:长90,宽14,倾角45°
Ф36
45° 90 98 Ф22
12
40
42
48
(3)标注定位尺寸
各基本体之间的相对 位置尺寸.
(4)标注总体尺寸
(有时可以是某基本 体的定形尺寸)
本章小结
在对组合体的组合方式进 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形 体分析法画组合体的三面 图、尺寸标注,读图。
组合体由基本体按一定的相对位置以叠加 和切割两种方式混合组成的。
一、组合体的三面图 1. 组合体三面图的形成
在工程制图中,通常将物体在投影面体系 中的正投影称为视图 。

《土木工程识图》教学课件 第5章 组合体的投影

《土木工程识图》教学课件 第5章  组合体的投影

3.画投影图 画投影图的一般步骤为: 1)先进行图面布置;
2)画底稿线,分别画出各基本形体的三面投影,然 后进行检查、修线、加粗线条。
例5-1 画出图5-5a中叠加型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图5-5 叠加型组合体
作图步骤如下:
形体分析:图5-5a所示的组合体由一个水平放置 的长方体(即形体1)与右上方直立的一长方体(即形 体2)右面平齐,两形体中间平放一个三棱柱(即形体 3)共同组合而成。
1.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绘图、识图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 以基本形体的投影特点为基础,把一个复杂的形体分解 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并分清它们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 将几个投影图联系起来,综合想象出形体的完整形状。 例5-4 识读图5-8所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分析与识读:从 图5-8中可知,该组合 体是由4个基本形体所 组成的。如图5-9所示, 先把各个形体的投影 图拿出来,想象出来 各个形体的形状。再 把几个投影图联系起 来,根据它们的相对 位置和组合方式,最 终想象出该组合体的 直观图,如图5-10所 示。
图5-6 切割型组合体
图5-6 切割型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画法
例5-3 画出图5-7a综合型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图5-7 综合型组合体
作图步骤如下:
形体分析:图5-7a所示的组合体可以看成是一个 四棱柱(即形体1),在它的上面叠加一个四棱柱(即 形体2)和一个三棱柱(即形体3),而形体1中又挖去 了一个圆柱(即形体4)。
选择投影方向:选择正对着直立的长度方向为投 影方向,如图5-5a箭头所示。
画投影图:图面布置之后,画底稿线,先画形体1 的三面投影,再画直立的形体2的三面投影,最后画形 体3的三面投影。然后检查、修改、擦去多余的线条, 按规定加粗各类图线,如图5-5b所示。

组合体多面正投影基本知识

组合体多面正投影基本知识

图2.275 画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示例一
[例2.58] 作出正等测所示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解] (1) (4) (5) 擦去实际上不存在的图线 校核,清理图面,加深 (2) (3) 画后面一个较大的长方体 画前半被切割成半圆柱面的 画左右两侧的长方体
正四棱柱和铅垂的圆柱孔
Wang cheng-gang
选择最能反映组合体的特征形状以及各部分相对位置 的方向作为正投影的投影方向。 画建筑物的三面投影图时,常用垂直于这个建筑物 正面的方向作为正面投影的投影方向。
Wang cheng-gang
正面投影的 投射方向
Wang cheng-gang
正面投影的 投射方向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第三方案
3、画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的步骤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可以从叠加和切割两方面来考虑。
叠加包括叠合、相切和相交;
Wang cheng-gang
切割包括截切和穿孔。
Wang cheng-gang
图2.272 组合 体的形体分析
无论以何种方式构成的组合体,其形体间的相邻表面 可以分为平齐、不平齐、相切和相交四种连接关系。
(1)表面平齐
相邻形体平齐的表面间无分界线。
标注组合体的各简单几何体的定形尺寸
WANG CHENG-GANG
(c)上方缘头的尺寸
(a)涵洞口模型的正等测 (d)中间墙身的尺寸
(e)下方基础的尺寸 (b)形体分析及其轴测分解图 图2.279 组合体的尺寸分析示例
3、组合体投影图的尺寸标注
为了防止标注尺寸错漏,可采取两个措施:一是按一 定的顺序标注尺寸;二是尺寸标注结束后必须认真进行复 核。 标注顺序: ①各个简单几何体的定形尺寸;

工程体投影图—组合体的投影

工程体投影图—组合体的投影

1 形体分析 2 投影图的确定
3 选比例、定图幅 4 布置投影图 5 画底稿 6 检查、描深
1 形体分析
画组合体的 投影图首先要进 行形体分析,分 析它是由哪些基 本体组合而成的, 同时要分析这些 基本体彼此间的 相对位置,然后 再根据形体的复 杂程度用恰当的 投影图表达。
挡土墙形 体分析
2 投影图的确定
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
一、形体分析 二、选择主视方向: 选择摆放位置、特征方向、减少虚线 三、作图: 1、选比例,定图幅,画基准; 2、先主后次,逐块画每个基本体的三
面图(即画完一块基本体的全部三面 图后,再画另一块); 3、检查去、留、变,并描深。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1、选比例,定图幅,画基准;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投影画法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叠加、切割、相交和相切等。 1. 叠加
正圆锥 正圆柱 正圆柱 正六棱柱
叠加
画图时,先 将组合体分解成 若干基本体,分 析清楚各基本体 的形状和相互位 置。然后按相对 位置逐个画上各 基本体的投影, 并依次叠加,如 图a、b所示,综 合起来便可得到 组合体的投影。
1. 确定立面图
一般应按自然位置放置立面图,应把 能较多反映组合体形状和位置特征的某一 面作为立面图的投影方向,并尽可能使形 体上主要面平行于投影面,以便使投影能 得到实形,还要兼顾其他两个投影图表达 的清晰性,即尽可能减少其他投影图中的 虚线。
以图a所示形体为例,A、B、C、D四个方向都可以作为 立面图的的方向,但比较起来A向反映形体的特征要比B向更 充分一些,它即能反映支承板和底板的形状特征又能表达出立 墙和底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选A向作为立面图方向较好。
1 剖面图和形成及标注

第4讲组合体的投影15(共64张PPT)

第4讲组合体的投影15(共64张PPT)

⒊ 选择主视图
原那么:较多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各局部 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⒋ 画底稿
⑴ 布置视图: 画对称中心线、轴线及定位基准线
⑵ 逐个画各形体的三视图:



从反映形体特征的 视图开始画,三个 视图对照画。
先整体,后局部。 先定位置,后定形 状。




⒌ 检查、加深
① 画底板 ② 画套筒
③ 画支撑板 ④ 画肋板
割,所以看图时一般不是独立地采用某种方
法,而是两者综合使用,互相配合,互相补 充。
根据三视图,想象立体形状
例三:根据两视图,想象其立体形状,切割模型,
并补画左视图
补漏线
例四.被切割组合体的主视图,补全左视图及俯视图 作图步骤:
(1)先画出未切割
时的俯视图。
(2)由截平面的积
聚性投影确定其 在各视图中截交 线的投影位置。
⒉ 画底稿
⒊ 检查、加深
3.3 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
一、看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抓特征视图
形状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图。
俯视图为形状特征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的那个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
⒉ 注意反映形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图线
⒊ 要善于构思空间物体
始终把空间想象和投影分析相结合
⑴ 定形尺寸:
确定各根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⑵ 定位尺寸:
确定各根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要标注定位尺寸,必须先选定尺寸基准。物体有长、 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 通常以物体的底面、端面、对称面和轴线作为基准。
⑶ 总体尺寸:

第8章__组合体的投影图

第8章__组合体的投影图

二、组合体的分类
叠加型组合体: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叠加而成 组合体
(根据构成方式的不同)
切割型组合体:是由基本几何体切割去某些形体 而成
综合型组合体:是既有叠加又有切割或相交的组 合 体
三、组合体的三面正投影图
基本几何体在H、V及W投影面上的投影统称为三面投影。 H面投影又称为水平投影 三面投影 V面投影又称为正面投影 W面投影又称为侧面投影 在建筑工程制图中,通常把建筑形体或组合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称为视
4. 标注组合体的 总体尺寸
不能出现 封闭尺寸链!
80 56
5. 整理尺寸
52 48
Φ 24
34
86
80
1.
2. 3.
Φ60 Φ72
同一形体的尺寸尽量集中在 一个视图上。 同方向连续的尺寸应共线。 同轴回转体的尺寸尽量标注 在反映轴线的视图上。 尺寸避免标注在虚线上。 尺寸线、尺寸界线、轮廓线 之间尽量避免交叉。
图;既把建筑形体或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称为三面视图(简称三视图)。
形体的水平投影称为平面图 三视图
形体的正面投影称为正立面图
形体的侧面投影称为左侧立面图
8.2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
一、组合体的投影图 把一个复杂形体分解成若干基本形体或简单形体的方法,称为形体
分析法。它是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 1.形体分析
柱、球面
锥、平面
锥面
平面 圆、平面
圆柱孔
返回
㈡ 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2、运用线面分析法读图
返回
1.形体分析法
所谓形体分析法,就是通过对物体几个投影图的对比,先 找到特征视图,然后按照视图中的每一个封闭线框都代表一 个简单基本形体的投影道理,将特征视图分解成若干个封闭 线框,按“三等关系”找出每一线框所对应的其它投影,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图6.13 轴承座
1.进行形体分析
轴承座由底板、圆筒、支撑板和肋板等基本形体组成。它们 之间的组合形式及相对位置关系如图6.13所示。 2.选定尺寸基准 选定组合体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对于轴承座
所选定的尺寸基准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轴承座的左右对称
面;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轴承的后端面;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底板的底面,如图6.14(a)所示。 3.逐个地分别标注各基本体的定位和定形尺寸 通常先标注组合体中最重要的基本体的尺寸,然后标注与尺
6.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6.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6.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6.4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常见的机器零件一般可以抽象地看做由若干个基本形体 ,按一定的相对位置,经过叠加或切割等方式组成的。这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状构成的立体称为组合体
6.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6.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成交线的平面与立体,或立体与立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相对位置。交
线是在加工时自然产生,画图时按一定的作图方法求得的,故标注截 断体的尺寸时,一般先标注未截切之前形体的定形尺寸,然后标注截 平面的定位尺寸,而不标注截交线的定形尺寸。同理,标注相贯体的 尺寸时,只需标注参与相贯的各立体的定形尺寸及其相互间的定位尺 寸。所以,截交线和相贯线上不应直接标注尺寸,如图6.12所示。图 中打“×”的为多余尺寸,应去掉。 6.3.6 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直线,肋板顶面也与直立空心圆柱相交,产生截交线— 一段
椭圆弧。 肋板 图6.5 支架 底板 水平空心圆柱 直立空心圆柱
6.2.2 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是三视图中最重要的视图。通常画图、读图都
是从主视图开始。确定主视图,就是要解决好组合体怎样
放置和从哪个方向投射两个问题。通常选择能将组合体各
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明显地显示出来的方向作为主
6.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组视图只能表达组合体的形状,而其各部分的真实大小 及相对位置,则由所标注的尺寸来确定。 6.3.1 组合体的尺寸种类 1.定形尺寸
确定组合体中各基本形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称为定形尺
寸。如图6.8中轴承座的圆筒直径φ22、 φ14和圆筒长度24即为 圆筒的定形尺寸。 2.定位尺寸 确定组合体中各基本形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
(e)、(f)、(g)所示。当把尺寸集中标注在一个非圆视图
上时,一个视图即可表达清楚它们的形状和大小。 标注圆球尺寸时,需在表示直径的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Sφ”,如图6.11(h)所示。 6.3.5 截断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的基本组合形式有挖切和叠加,挖切和叠加时就会产
生截交线和相贯线。由于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形
,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由于组合体内部各形体融合为一体,
检查是否画出了多余的图线。经认真修改并确定无误后,擦除 多余的图线。
4.描深
底稿经检查无误后,按先描圆和圆弧,后描直线;先 描水平方向直线,后描铅垂方向直线,最后描斜线的顺序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线型,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描深图 线。特别注意:对称图形、半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
视图的投射方向,并按自然安放位置放置,使其各表面能 够较多的处于特殊位置,同时还要兼顾其他两个视图的表 达。如图 6.6 所示支架,通常将直立空心圆柱的轴线放在 铅垂位置,为了清楚的表达支架和减少视图中的虚线,将
水平空心圆柱放在前面,选择A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
向。主视图选定以后,俯视图和左视图也随之而定。
寸应标注在有关视图之间。 (3)虚线上尽量不标注尺寸。 (4)同轴回转体的各径向尺寸一般注在非圆视图上。圆弧半 径应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如图6.10所示。
6.3.4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要应用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
(a)
(b)
图6.9 尺寸标注在形体特征明显的视图上 (a)清晰 (b)不清晰
直立空心圆柱
肋板 水平空心圆柱 底板
A
6.6 图6.5 图 支架据组合体的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应选择 国家标准规定的比例和图幅,图幅大小应考虑有足够的地方画图、 标注尺寸和画标题栏。一般情况下尽量选用原值比例1:1,这样既可 直观地反映实物大小,又便于作图。 6.2.4 作图 首先根据选定的图幅和比例,初步考虑三个视图的位置,应尽
底 板
肋板
6.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如图 6.6 的支架 为例,说明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6.2.1 形体分析
在画图之前,首先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分析组合体由 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各是什么样的基本体,它们之间的相对位
置和组成形式,相邻两基本体表面的连接关系等。
定。即尺寸完整,不遗漏,不重复。
3.清晰
标注尺寸清晰,就是尺寸布局合理、美观,便于读图,不
致发生误解和混淆。为此,标注尺寸时要注意下列几点: (1)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表达该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同 一形体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以便读图,如图 6.9所示。
(2)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的外部,与两个视图有关联的尺
注出,通常只注回转体中心线位置尺寸。如图6.8中轴承座不标
注总高尺寸,而只标出圆筒中心线位置,轴承座的总高尺寸通 过计算得到。
6.3.2 尺寸基准 组合体各形体之间的定位尺寸是互相关联的,以谁为准呢? 这就涉及尺寸基准的问题。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一般 在长、宽、高方向至少各有一个尺寸基准。通常以组合体的对称
平面、重要的底面或端面以及回转体的轴线作为尺寸基准。如图
6.8所示轴承座,以轴承座的安装面—底板的下底面,作为高度方 向的尺寸基准;以轴承座左右对称平面,作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 准;以底板和支撑板的后面,作为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组合体中的每个基本形体,在长、宽、高三个方向所选定的 尺寸基准中,每个方向可以从基准标注的一个定位尺寸。但当形 体之间的定位尺寸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不必单独标注。 (1)两基本形体沿某一方向叠加,如图6.8中支撑板和肋板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即先将组合体分解为
若干个基本形体,选择尺寸基准,逐一注出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和 定位尺寸,最后考虑总体尺寸,并对已注的尺寸作必要的调整。下面 以图6.13所示的轴承座为例,说明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如图6.14所 示。
(a)
(b)
(c)
图6.12 交线的尺寸标注
尺寸。如图6.8中确定轴承座的圆筒上下、前后位置的尺寸32
和6即为圆筒的定位尺寸。
图6.8 轴承座的尺寸标注
3.总体尺寸 确定组合体外形和所占空间大小的总长、总宽、总高的尺 寸,称为总体尺寸。如图6.8中轴承座的总长为60。
标注总体尺寸时,有可能与已标注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形成多余尺寸或重复尺寸,如图6.8中轴承座的底板宽度22、圆 筒前后位置的定位尺寸6和轴承座总宽为28(22+6) ,此时则 要对相关尺寸作适当调整,将其中一个最不重要的尺寸不注。 若组合体的端部为回转体时,则该处总体尺寸一般不直接
图6.10 圆柱尺寸尽可能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a)
(b)
(c)
(d)
(e)
(f)
(g )
(h)
图6.11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个基本形体,标注出反映各基本形体大小的定形尺寸和确定这些
基本形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尺寸。因此,熟练掌握基本体的尺 寸标注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棱柱和棱锥,应标注底圆直径和高度尺寸。直径尺寸一般应 标注在非圆视图上,并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φ”,如图6.11
(a)
(b)
图6.14 轴承座的尺寸标注方法 (a)选择尺寸基准,标注底板尺寸 (b)标注圆筒尺寸
(c)
图6.14 轴承座的尺寸标注方法
(d)
(c)标注支撑板尺寸
(d)标注肋板尺寸
支撑板的定形尺寸有长度方向尺寸42和支撑板的厚度尺寸6。支
直立空心圆柱 肋板 图6.5 支架 底板 水平空心圆柱
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总的概念,为画图作准备。如图
6.6支架,可分解为四部分。底板与直立空心圆两者底面平齐, 底板的侧面与直立空心圆柱相切,在相切处没有轮廓线;水平 空心圆柱与直立空心圆柱垂直相交,在外表面和内表面上都有 相贯线;肋板的左、右侧面与直立空心圆柱相交,产生截交线
量作到布局合理、美观。
1.画作图基准线 根据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并注意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 地方标注尺寸,匀称布局,画出作图基准线,从而确定出各视图的 位置。作图基准线一般为对称中心线、轴线和较大的平面等。
2.画底稿
按形体分析法逐个画出各基本形体。首先从反映形状特征
明显的视图画起,后画其他两个视图,三个视图联系起来一起 画,这样既能保证各部分投影关系正确,又能提高绘图的速度 ,一般顺序是:先画整体,后画细节;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 要部分;先画大形体,后画小形体。 3.检查 底稿画完以后,逐个仔细检查各基本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如图 6.2 所示。
无线
图 6.2
( 6.1 )平齐
(2)不平齐:当两基本体相邻两表面不平齐(即不共面时 ),而是相错,结合处应有界限,相应视图中间应有线隔开 ,如图 6.3 所示。 表面不平齐叠加 实线
图 6.3
(6.2) 不平齐
(3)相切:当相邻基本形体的表面相切时,由于在相切处两表面是光滑过渡的,
高度方向
(2)两基本形体沿某一方向平齐,如图6.8中支撑板的前后方
向。 (3)两基本形体具有公共对称平面,如图6.8中圆筒、支撑板 和肋板的左右方向。 6.3.3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必须正确、完整、清晰。
1.正确 尺寸注法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尺寸数值都要正确。 2.完整 所注尺寸应能使组合体中各基本形体大小和相对位置唯一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