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合集下载

法学类课程设立原则及依据

法学类课程设立原则及依据

法学类课程设立原则及依据在现代社会中,法学类课程已经成为了各级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法学课程的课程设置需要严格遵从一系列的原则和依据。

本文将重点探讨法学类课程设立的原则及其依据,并倡导在实践中充分遵循这些原则和依据,以便更好地服务法学类专业的学生和社会。

一、原则1、基础性原则法学课程的基础性原则是指必须将课程划分为基础和专业两部分,确保学生的预备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掌握。

在基础部分,必须加强法学基本概念、法律基本原则、法律制度和法理逻辑的概念学习,确保学生对法律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在专业部分,要求学生将基础知识与更具实际意义的法律案例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实用性原则法学课程的实用性原则是指必须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该原则将学生的教育和实践分开,并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以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阶段,将学生远离真实世界的情况限制要尽量减少,以便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为本地区的法律领域和学术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

3、灵活性原则法学课程的灵活性原则是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法律形势和法学专业的市场需求。

要根据社会医药的发展、经济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教育机构的教学计划,确保最好的培养法律人才的结果。

4、全面性原则法学课程的全面性原则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开展其学习工作,以便在未来就业中有所斩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多个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结合起来,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实践、法律调解、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多种教育方式。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科研究也必须与教育和实践相结合。

二、依据1、法律教育标准法律教育标准是制定法律学科课程设立原则的基础。

教育部和司法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计划》(2014年版)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2012年版)为法学类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既定的教育标准,为课程的科学安排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大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控制

大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控制

教师队伍的管理与评价
管理
制定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规范教师的教学行 为和学术道德。
评价
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术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 晋升、奖励和惩罚的依据。
04
课程实施与学生评价
课程实施的过程与效果
课程实施过程
大学课程设置经过精心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用 等环节,以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课程实施效果
通过课程实施,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提升自主学习和创新 能力。
学生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评价指标
学生评价的指标包括知识掌握、技能应用、学习态度、课堂 参与度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学校的声 誉和竞争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未 来发展潜力。
VS
质量认证的要求
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 保障体系,持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认证的流程与结果
质量认证的流程
自我评估、申请认证、现场评估、认证结果 公布。
质量认证的结果
通过认证的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或标志 ,证明其质量和水平,对于未通过认证的课 程需要重新申请或进行改进。
门课程的相对独立性。
科学性原则
课程设置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 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安 排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创新性原则
课程设置应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 需要。
课程设置的依据
社会需求
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预测未 来的人才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 程。

学校课程设置规定

学校课程设置规定

学校课程设置规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场所,学校的课程设置规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学校课程设置规定展开探讨,从多个角度分析其重要性及相关要求。

一、课程设置的意义学校课程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通过恰当的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课程设置也是为了确保学校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 全面性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覆盖各个学科领域,涵盖语言、数学、科学、人文、社会等多个维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2. 适应性原则: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设置课程,提供符合个性需求的学习内容。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开设选修课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3. 流程性原则:课程设置应具有明确的学习进程,从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

同时,要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形成整体的学科融合。

4. 实用性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强调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要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职业发展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1. 基础课程:学校应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科知识的掌握。

2. 综合素质课程:学校应开设体育、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 学科拓展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开设科学、历史、地理、物理等学科拓展课程,提供更广阔的学习领域。

4. 实践课程:学校应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安排实验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实训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选修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设置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本文将探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在当今中国,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如何进行好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1. 目的与意义目的: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意义:课程设置对于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科常规教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人才。

2. 课程设置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3)开放性的原则: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课程设置的方法课程设置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框架法、模块化法和网络教学法。

(1)框架法:框架法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把大纲编制为一个整体框架,然后再将各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填充到整个框架中去。

(2)模块化法:模块化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教学大纲分解为若干个互不依赖的模块,然后再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

(3)网络教学法:网络教学法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教材。

二、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安排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选用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

制定好教学内容安排不仅能够增加教学效果,更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教学内容阶段教学内容的阶段可以分为三个:(1)基础阶段:基础阶段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

教育阶段的初步目标是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课程设置和调整原则

学校课程设置和调整原则

学校课程设置和调整原则1. 引言学校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设计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科目、内容和学时。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学校课程设置和调整的原则,旨在提供一些思考和参考。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核心,满足学生兴趣和需求。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应被充分考虑,课程设置应提供多样性、灵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教育教学目标导向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与教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教育教学目标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清晰地表达出其教育教学目标,并将课程设置为达成这些目标的工具。

4. 实用性和应用性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能力。

课程内容应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关注学生实际问题和情境。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把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跨学科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培养综合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综合性课程或开设跨学科项目来实现这一原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

6. 终身学习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安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提供自主学习项目等方式来实现这一原则。

7. 包容性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重视包容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和优质的教育。

课程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背景、文化、能力和学习风格,避免对某些学生的过度要求或忽视。

8. 反馈和评估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确保有效的教学反馈和评估机制。

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调整和优化。

学校可以开展学生评价、同行评估等形式的评估活动,为课程调整提供依据和参考。

学校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管理办法

学校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管理办法

学校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管理办法一、课程设置的意义学校课程设置是指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 适应社会需求:学校课程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2. 平衡发展:课程设置要体现全面均衡发展的原则,兼顾文科、理科、艺术和体育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3. 个性发展:课程设置要允许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进行选修,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4. 循序渐进:课程设置要按照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难度,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5. 教育科学:课程设置要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充分体现教育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三、课程设置的实施步骤1. 课程规划: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课程设置的总体规划,确定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课程开发:在课程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编写教材、制作教辅材料等。

3. 课程实施:按照课程设置和开发的结果,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课程评价:通过各种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考试评价、作品评价、学生评价等,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设置。

四、教材选用的重要性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五、教材选用的原则1. 符合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要与课程设置相匹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2. 紧跟学科前沿:教材选用要更新快速,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3. 多样性与多元化:教材选用要多样化,兼顾教材的综合性、基础性和专业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 科学性与实用性:教材选用要科学合理,内容准确,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的编制与评估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的编制与评估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的编制与评估学校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优秀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本文将从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步骤、课程评估的方法等方面展开详细回答。

一、背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因此,学校需要制定新的课程设置方案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在制定课程设置方案之前,学校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二、课程设计的原则制定课程设置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整体性原则:课程设置应该体现全面发展的观念,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系统性原则:课程设置应该具备完整的体系,各个学科之间应有较好的衔接和协调。

3. 灵活性原则: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个性化教育。

4. 实用性原则:课程设置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1. 调研分析:学校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2. 目标确定:根据调研结果,学校应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包括学术目标和综合素质目标。

3. 课程设计:根据确定的目标,学校可以开始制定课程设置方案,明确学科设置的范围和内容。

4. 评估调整:制定课程设置方案后,学校需要进行评估,了解方案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课程评估的方法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2. 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变化,对课程进行评估。

3. 家长评价:学校还可以采集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4. 学校评价:学校可以组织专家或相关委员会对课程进行评估,从学校整体层面出发,评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课程评估的重要性课程评估是课程设置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估可以了解课程实施的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善。

高校死亡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高校死亡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身亡 。诸如此类 的大 学生 自杀事件 已屡 见不鲜 。学者 曾琳娜 对广州 大学生 自杀倾 向的调查结 果也表 明 : 大学 生 自杀倾 向 较 为严 重 ,情况不容乐观 。在 14 2 5名 大学生 中,有 2 .% 08 的学 生曾感到非常悲伤 和无 望 , 种状 态持续 2周 以上 ; 这 有 9 %的学 生曾经产生过 自杀 的念 头 ,有 46 .%的学 生曾经为如 何 自杀 制定 过计划 , 25 有 .%的学 生曾有过 自杀行 为【。 2 广东 J 省 的许 多高校 已开始高度关 注大学生 自杀这一 问题 , 采取 了 许 多有 效的措施 ,如广州 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医学 院 等学校 已开设 了死亡教育课程 。那 么 , 在高校设 置死 亡教育 课 程的依据 是什 么?在 开设这 一课 程时应 遵循 什么原 则 ? 本文将对这些 问题予以探讨 和研 究。
青 年 期 的大 学 生 与社 会 不 断 发 生 冲撞 ,产 生 一 系列 的 矛 盾 ,
f 二)死亡教育课 程的设置是社会 的客观需求 在我 国 , 有相 当一部分人认 为 , 自杀是个体 冲动的产物 ,

如学 习、工作与恋爱之 间的矛盾 、理想 自我与现实 自我之间
个人 自杀死 亡是个体精神失 常的表现 ,自杀是个案 , 社 对
明, 能否有效 地控制大学生 的两极 性情 绪是青年大学 生能否
顺利度过青 年期 的重要条件之一 。而西方 国家 的经 验表明 , 死亡 教育课 程 的开设符 合青年 大学 生生理 和心理发 展 的特 点与规律 , 不仅可 以有效 地缓解大学生 的心理压力 ,完善其 人格 , 矫正 其错 误的人生 观 、价值 观和世界观 ,而且还 可以

这些 特征 也使得 大学 生的 自杀行 为表现 出与一般 个体不 同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52008年4月上总第110期中国电力教育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使大学各门课程之间发生有机联系,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是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

在大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决策者绝不能轻视理论指导,缺乏主见,盲从上级或他人,靠经验决策。

缺乏系统考虑的、恒定不变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课程,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

因而,应努力探讨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问题,使大学课程的设置避免随意性,增强适应性。

一、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多方面的,有内在的理论基础,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有传统的文化背景,也有现实的社会条件。

这些因素影响到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因此,对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必须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1.社会需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不断引起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从各个方面影响课程的内容。

大学课程必须适应这些需要。

大学课程设置不能不考虑学习者的成长,因为人的成长是从一个生物的个体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化的人的过程,即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只有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才能体现高等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

一般而言,大学课程设置,应考虑五个方面的社会需求因素:一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从业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要求;二是适应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特殊素质要求;三是满足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对终身学习提出的要求;四是知识经济发展对从业人员创新素质的要求;五是在考虑社会要求这一因素时,不要仅仅认为是一个社会或职业适应性的问题,还应当包括个体的谋生能力、创业意识、职业道德、健康的体魄,对社会和自我积极向上的心态。

由于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大学课程设置不可能以频繁的直接变化来应对,这就要求大学课程应该寻求课程主体和学习者对社会因素的开放态度,主动吸收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并在辨别、比较中使社会因素有机地成为课程内容的积极因素。

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思路课程设计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课程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依据清晰的思路进行。

一、课程设计的原则1.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时,应将课程内容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内容之间应相互关联、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这要求课程设计者不仅要关注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关注这些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联系。

2. 学生中心原则学生中心原则强调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

课程设计者应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3. 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要求课程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这意味着课程设计者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如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4. 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强调课程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性,既要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又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课程设计者应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5. 评价反馈原则评价反馈原则要求课程设计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课程内容。

这有助于课程设计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1. 明确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课程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因此,课程设计者必须根据教育教学大纲、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2. 分析教学内容在明确教学目标后,课程设计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大学教案中的课程设计原则

大学教案中的课程设计原则

大学教案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第一节:引言在大学教学中,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然而,要设计一门好的课程并不容易,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大学教案中的课程设计原则,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节:目标明确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原则是目标明确。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结果。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师生的学习和教学活动。

在设定目标时,要有针对性,符合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同时,目标要具体、清晰,便于评估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节:合理搭配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的第二个原则是合理搭配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内容的选择要有层次、有逻辑性,前后内容之间要有联系和衔接。

同时,要根据课程的时间分配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学习课程内容。

第四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的第三个原则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综合运用讲授、讨论、实践、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灵活应用,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五节:充分的互动与反馈课程设计的第四个原则是充分的互动与反馈。

教学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设计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合作。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第六节:评估与改进课程设计的第五个原则是评估与改进。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考虑到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判断教学质量,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探析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探析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探析近年来,全国各法律学院都开始关注、研究法学实践教学。

综合来看,实践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其内容的角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是指直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二是从其形式的角度,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是特指通过一定的实践工作形式(包括真实的和模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本文探讨的法学实践教学是指传统的理论教学之外的,以规范化的实践课程体系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围绕教学形式的核心内容——实践课程设置来展开。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使大学各门课程之间发生有机联系,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

”一、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既要体现高校课程设置的基本规律,又要融合法学专业以及实践课程自身的特点。

1.目标明确化原则。

一直以来,中国大学法学教育都是一种“通识教育”,一种知识灌输性的基础理论教育。

以本科教学为例,法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一般涵盖了各个主要部门法,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

教学内容侧重于法律概念、理论框架等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至于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少有提及。

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是框架式的、顺序式的、完整的,而实践中发生的案件没有一个和理论完全契合,需要实践者去补充和修正。

所以当学生亲身经历实际案件后会发现和书本理论的巨大差异,无从下手。

应当说,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非排斥的关系,职业教育是在具备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掌握理论知识。

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只有被适当地应用才表现为能力。

能力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掌握、增长。

学习理论增长知识,实践训练培养能力。

”因此,我们认为理论教学即通识教育是基础,实践教学即职业教育是目标。

学校课程设置与开设原则

学校课程设置与开设原则

学校课程设置与开设原则学校课程设置与开设是每个教育机构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

在制定学校课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原则,以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课程设置与开设的原则。

1.针对学生需求:学校课程设置的首要原则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目标应该是课程设计的核心考虑因素。

学校应该通过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学术水平、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来确定适合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满足社会需求:除了满足学生需求,学校课程还应该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因此,学校应该关注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及时调整和开设那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

3.强调学科平衡:在学校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该遵循学科平衡的原则。

学科平衡是指在课程设置中各个学科的比例合理、完整,不偏废任何一门学科。

这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4.追求深度与广度结合:学校课程既要追求知识的深入,也要注重知识的广泛涉猎。

知识深度的追求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而广度的拓展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学校课程的开设应该注重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兼顾专业性和综合性。

5.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课程的开设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巩固和应用。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实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6.强调跨学科融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课程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语文课堂中穿插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在艺术课程中加入一些数学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7.兼顾经典与现代:学校课程应该兼顾经典与现代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时代背景的理解能力。

学校课程设置规划探究

学校课程设置规划探究

学校课程设置规划探究引言:学校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校课程设置规划的相关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背景和目的学校课程设置的背景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综合反映。

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和方法课程设置的原则是综合性、科学性、举一反三、适应性,确保课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而课程设置的方法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综合评估和专家论证等,以保障课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核心课程的确定核心课程是学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部分,涵盖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确定与核心课程相关的学科范畴和学习内容,并且保持其与时俱进的特点。

四、选修课程的设置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而设置的一种课程。

学校应当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培养。

五、跨学科课程的融合跨学科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组织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学校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应当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课程评价与考核课程评价与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判和反馈,对学校课程设置的质量和效果起着重要的监控作用。

学校应当建立科学、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样性。

八、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发展教师是学校课程设置的关键执行者和推动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效果。

学校应当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培训和支持,以推动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学校的教育原则与课程设置

学校的教育原则与课程设置
详细描述
讲授法通常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师通过讲解、板书、演示等多种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方法可以系统 地传授知识,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信息。但是,讲授法也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 和实践的机会。
讨论法
总结词
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交流、互动来学习的教学方法。
过程性评价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及时评价,提供反 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奖励与激励
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
心理测评与筛查
通过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心理健康状 况进行评估和筛查,发现潜在问题。
个体与团体辅导
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体心理辅 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 理问题。
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 养体育精神,提高运动
技能和身体素质。
艺术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 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和创造力,提升
艺术修养。
实践课程
01
02
03
04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 服务等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Fra bibliotek。科学实验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科 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
学校的教育原则与课程设 置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CATALOGUE
目 录
• 教育原则 • 课程设置 • 教学方法 • 教师队伍 • 学生管理
01
CATALOGUE
教育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
01
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学校教育应关 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 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综合能力。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雷呈勇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使人学各门课程之间发生有机联系,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是当前人学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

在大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决策者绝不能轻视理论指导,缺乏主见,右从上级或他人,靠经验决策。

缺乏系统考虑的、恒定不变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课程,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

因而,应努力探讨人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问题,使人学课程的设置避免随意性,增强适应性。

一、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人学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多方面的,有内在的理论基础,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有传统的文化背景,也有现实的社会条件。

这些因素影响到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因此,对人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必须有i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1. 社会需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不断引起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从各个方面影响课程的内容。

人学课程必须适应这些需要。

人学课程设置不能不考虑学习者的成长,因为人的成长是从•个生物的个体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化的人的过程,即•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只有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才能体现高等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

•般而言,人学课程设置,应考虑五个方面的社会需求肉素:•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从业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要求:二是适应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特殊素质妥求:三是满足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对终身学习捉出的要求:四是知识经济发展对从业人员创新素质的要求;五是在考虑社会要求这•因素时,不要仅仅认为是•个社会或职业适应性的问题,还应当包括个体的谋生能力、创业意识、职业道德、健康的体魄,对社会和自我积极向上的心态。

由于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人学课程设置不可能以频繁的直接变化来应对,这就要求人学课程应该寻求课程主体和学习者对社会因素的开放态度,主动吸收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并在辨别、比较中使社会因素有机地成为课程内容的积极因素。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探析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探析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目的在于帮助与促进学生学习。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并明确检查目标是否达到的方式。

教学设计对帮助教师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改进课堂教学有重要作用,是教师应有的教学技能之一。

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是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只有弄清“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论基础,才能增强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的自觉性,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要得到全面发展,应是学生为主体的.必有之义。

教师为主导,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主要由教师设计和决定。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且要“言传”,也要“身教”,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要靠教师引导,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主体是主导下的主体。

这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互相促进。

教师的主导作用越是充分发挥,就越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越是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只有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法指导原则,教师往往重视教法,忽视学法。

以学定教,正是要努力改变这种被动教学局面,在方法上提倡学法优先。

学法即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段或程序。

如何做到学法优先?一是学法渗透。

即挖掘教学内容的学习方法含量,并把这些学习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中。

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知识本身蕴藏着思想方法,对学生认识世界大有帮助。

二是加强学法指导。

每个人都以他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物,每个学生都会有他特定的学习方法。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动态,掌握学法指导的力度和增强学法指导的艺术性。

学校课程设置:依据与挑战

学校课程设置:依据与挑战

学校课程设置:依据与挑战学校课程设置的依据与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为了满足学生们的日益需求,学校需要不断更新课程设置,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挑战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1. 社会需求首先,课程设置应该依据社会需求,关注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们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学生。

2. 学科融合课程设置应该关注学科之间的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例如,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将艺术类课程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3. 个性需求课程设置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例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发展。

4. 教师发展课程设置应该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例如,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等,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挑战1. 课程内容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内容应该与时俱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然而,目前仍有部分课程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兴趣。

2. 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目前仍有部分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如讲授、讨论等,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课程评价标准不够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目前,仍有部分课程评价标准不够完善,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绩。

4. 课程师资结构不合理课程师资结构应该合理,以满足不同课程和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

然而,目前仍有部分课程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结构单一,难以满足不同课程和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

高校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高校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高校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高校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有效性,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高校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课程。

一、原则1.学生为中心高校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发展与需求。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同时,课程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目标导向课程设计应该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期望的结果。

目标导向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设计者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课程要求,设定合理的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3.跨学科整合高校课程设计应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整合,打破学科的壁垒。

跨学科设计可以提供更加综合和全面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4.灵活性与变革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不断变化,因此课程设计也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变革的能力。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二、方法1.前期调研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

通过调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背景、学习需求和教学环境,为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2.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基于前期调研的结果,教师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内容应与学习目标紧密相关,能够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

4.设计评价方式设计评价方式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反馈和指导。

评价方式应与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匹配,并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5.反思与改进教师应对课程设计进行反思和改进。

通过反思,可以发现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及时进行改进,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课程设置管理方案

课程设置管理方案

课程设置管理方案一、概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课程设置成为一个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的目标、原则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学校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管理方案。

二、目标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需求,使其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原则1.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应具有科学性,包括适应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2.实用性原则: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可持续性原则:课程设置应具有可持续性,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课程的持续有效性。

4.开放性原则:课程设置应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管理方法1.需求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2.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选派相应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工作。

3.课程内容编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特色,制定课程大纲和教材,确保课程内容的规范和有效。

4.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互动、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5.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包括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

6.资源整合: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网络资源等,为课程设置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

五、实施步骤1.制定课程设置计划: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计划,明确课程的设置方式和时间安排。

2.课程立项:每个课程的负责人提交课程立项申请,经过学校的审批后才能正式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雷呈勇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使大学各门课程之间发生有机联系,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是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

在大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决策者绝不能轻视理论指导,缺乏主见,盲从上级或他人,靠经验决策。

缺乏系统考虑的、恒定不变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课程,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

因而,应努力探讨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问题,使大学课程的设置避免随意性,增强适应性。

一、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多方面的,有内在的理论基础,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有传统的文化背景,也有现实的社会条件。

这些因素影响到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因此,对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必须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1.社会需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不断引起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从各个方面影响课程的内容。

大学课程必须适应这些需要。

大学课程设置不能不考虑学习者的成长,因为人的成长是从一个生物的个体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化的人的过程,即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只有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才能体现高等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

一般而言,大学课程设置,应考虑五个方面的社会需求因素:一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从业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要求;二是适应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特殊素质要求;三是满足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对终身学习提出的要求;四是知识经济发展对从业人员创新素质的要求;五是在考虑社会要求这一因素时,不要仅仅认为是一个社会或职业适应性的问题,还应当包括个体的谋生能力、创业意识、职业道德、健康的体魄,对社会和自我积极向上的心态。

由于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大学课程设置不可能以频繁的直接变化来应对,这就要求大学课程应该寻求课程主体和学习者对社会因素的开放态度,主动吸收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并在辨别、比较中使社会因素有机地成为课程内容的积极因素。

[1]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是课程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动力。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学校课程的发展一直很慢,原因是学校的课程与生产劳动脱节,生产中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

到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学校课程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增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

二十世纪以来,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多次的课程改革,强化自然科学知识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这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的时代不落伍。

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直接因素,一方面对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出掌握科学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课程的扩充、内容更新提供了条件。

不仅影响工作岗位的种类和内涵,还影响课程编制的形态和内容。

大学课程的变革,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随的。

尤其是人类进入到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高技术时代后,科学技术与大学课程设置的这种联系,体现得更为鲜明与突出。

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技术设备综合机械、电子、液压、气动、光学等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因而,操纵、调试、维修这种高技术设备的技术人才,必须具备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全面的综合技能,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这样的要求也就必然要在课程编制中反映出来。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最早的教材连插图都没有,现在有了彩图。

除教科书、参考资料外,幻灯、电影、录音录像都成为新的教材。

3.学科知识大学的课程内容是从现代科学技术中依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

随着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开始由单项联系向多项联系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纵横交叉、多层次、综合性的学科体系。

面对学科知识的这种发展趋势,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依据学科知识的体系组织教学内容。

学科知识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特定的方式,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方式扩大知识的范畴,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有步骤的教学要求,系统地组织学科知识序列。

第二,在逻辑系统内认清学科知识的基本范畴,选择有效的、对个体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这些知识比较稳定、不易老化,而且是专业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石,具有无可代替的性质。

第三,在准确把握各门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把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上,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消除学科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拒斥状态。

要淡化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的知识体系;适当降低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难度,对相近的学科知识进行“削枝强干”的重新优化整合,构建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新课程体系。

4.人格取向大学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必要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创业、自立生存的能力,以及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大学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拘泥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知识、能力取向的基础上,应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不断提升知识、情意、人性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地位,确保人的整体性发展。

同时,要注意设置一些隐性的课程内容,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5.个性发展个性发展作为现代化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展示人的个性的丰富内涵,它是人们重新审视教育价值功能的主要依据之一。

大学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必然要反映教育个性化的思想。

教育的个性化要求大学课程应具有三个重要功能:一是发展人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核心,没有主体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个性的发展。

二是发展人的创造性。

大学课程必须给学生以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敢想敢创。

三是发展人的全面性。

个性的发展是依据个人的特点发展的,必须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主张每一个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发展。

除以上五个方面外,还有大学内部的其他因素,诸如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领导的管理水平,教学设施等对课程设置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的影响是交互作用,具有整体效应。

二、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大学课程设置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点、本国的国情和社会价值观,同时,要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有利于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目标具体化原则在课程总目标的表述上,可参照行业标准与规范,分目标、子目标则要尽可能行为化。

课程开发要以目标为中心来组织展开,切忌偏离目标的具体要求,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

当然目标本身必须是合理与具体的,能充分反映职业结构、岗位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等方面的需要。

具体化最好的形式是数据,当代大学课程的开发,课程内容的取舍,要求对学生个性特征、专业特性及其匹配程度等一系列数据进行考察。

课程质量的高低,需要到教师、学生那里搜集数据来加以证明。

2.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没有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就难以为实施课程准备充分的主客观条件。

特别是一些师资条件差、教学设施落后的学校,没有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就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

课程设置的变化又是绝对的。

影响课程的外部因素在不断变化,而新的因素又在不断增加,人们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试图用三至四年前制定的课程计划来指导当前的教学,显然是不近情理的,不能因材施教,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程的管理者、编制者以及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来检验课程实施的效果,只有时刻追踪科技进步,并依据一定规范对课程的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实质性的修订,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大学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吸纳新知识,采用新方法,不断检验和调整教学内容。

不断丰富课程内涵,完善课程的结构和创生新的课程,使课程的设置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之中。

3.结构系统性原则大学课程的设置过程应注意结构的系统性。

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使课程设置满足方方面面的需要。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统筹安排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整体考虑课程的学时分配,形成较为科学的课时结构,力求避免内容重复,浪费课时,使设定的课程便于实施和操作,贴近课程目标。

从多门学科中选取有用、精要、必需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排列与组合,形成教材或课件,保证每一门学科自身系统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要考虑现有的条件,在资金、人员、设施、制度等方面统筹规划,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

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自身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尽量使课程系统更加完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

4.内容多样化原则大学课程形式绝不能局限于书面文字,也不能局限于图表和活动计划,还应包括录音、录像、多媒体,以及通过设计问题和任务来激发解决的愿望和活动的“动态形式”。

每一种科目都应同时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5.参与对象全员化原则参与对象全员化的原则,就是指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调动与大学教育有关的各类人员的热情和智慧,构建出适应大学教学实际的、目标具体、内容新颖、结构合理、稳定灵活的课程体系。

参与课程设置的制作,不仅要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课程专家,而且要有院校和企业培训机构的广大教师、管理人员,特别是第一线的工程师、技术员的参加。

事实上,对课程最有发言权的既不是学科专家,也不是课程专家,而是长期在相应职业岗位上从事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他们对生产技术变化情况最为了解,知道工作环境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实际要求,他们最有发言权,最具权威性。

另外,也不能忽视在校生和那些已经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做着具体工作的广大毕业生的作用。

尽管在课程开发的不同阶段,各类人员的参与程度与作用是不同的,但在原则上,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参加。

[2]不仅要参与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而且要参与对最后的课程开发成果进行检验、评价及信息反馈。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仅靠传统的走访、座谈等调研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和相应的社会人员共同分析、共同研究,让他们成为课程开发的成员,参与各项工作。

上述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难免出现一些矛盾,还需要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通过实践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