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中的大雁意象

古诗词中的大雁意象

古诗词中的大雁意象
一是代表书信,俗话说鱼雁传书,或称雁足系书。

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在匈奴牧羊十九年。

后来,汉朝的使者到了匈奴,说天子在上林苑打猎,猎到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捆着一封书信。

说的正是苏武被扣押的事,这匈奴王才把苏武给放了回来。

大雁因为南北往来非常准时,就引发了人们鸿雁传书的想象。

二是由于大雁南来北往,往返故乡,日夜飞行,不辞辛苦。

所以又成为游子漂泊羁旅,思念家乡的象征。

三是由于大雁成群飞行,而掉队的孤雁,又成为一种凄苦无依的象征。

四是由于大雁常于秋季迁徙,秋是万物萧瑟的季节,很容易就成为一种哀伤、肃杀、凄苦的象征。

五是碧天之下,高空之中,晚霞尽燃,大雁在空中排队掠过,会给人一种壮阔豪迈之美,带有沧桑之感。

鸿雁的寓意象征意义

鸿雁的寓意象征意义

鸿雁的寓意象征意义
寓意是:哀鸿遍野、孤雁失群、归雁衡阳、鸿雁传书、理想与追求。

象征是:在古代诗文中,鸿雁的文化内涵是丰富、深厚的。

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意义是:又因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故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

扩展资料
象征寓意: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

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等。

在古代诗歌中,鸿雁一般比喻情人间传递书信的`使者。

最早是在《诗经》里出现的这个寓意,然后,后人多采取这个寓意。

尽管是在诗歌最盛的唐朝,诗人们还是以《诗经》中的多数意象做比。

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即使这个寓意。

其它的寓意鸿雁还有自喻,也就是以物喻人,喻意鸿雁孤高的形象。

俗世词《卜算子》里一句“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一句是此意。

诗词中鸿雁的意象分析作文

诗词中鸿雁的意象分析作文

诗词中鸿雁的意象分析作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诗词里常常出现的鸿雁。

这鸿雁啊,在诗人的笔
下那可是有着丰富的含义,就像是一个多变的“超级明星”。

在很多诗词中,鸿雁代表着远方的消息。

想象一下,古代可没有手机、微信,人们想要知道远方亲友的情况,那真是难上加难。

这时候,天空中飞过的
鸿雁,就好像是带着神秘信件的“快递员”。

诗人看到它们,心里就盼着能有
关于亲人朋友的好消息。

比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王湾就把自
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消息的渴望,寄托在了鸿雁身上。

鸿雁还常常象征着游子的漂泊和孤独。

一个人在外闯荡,就像那离群的鸿雁,不知道哪里是归处。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这孤雁的形象,多像
那些在异乡漂泊、思念家乡的游子啊,心里充满了孤独和忧伤。

有时候,鸿雁又代表着坚定的志向和不屈的精神。

它们在天空中奋力飞翔,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勇往直前。

诗人就借鸿雁来表达自己追求理想的决心,“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这秋雁在万里长风的护送下,飞得那
么豪迈,让诗人也不禁豪情满怀。

诗词中的鸿雁可真是个“多面手”,一会儿传递消息,一会儿诉说孤独,
一会儿又鼓舞人心。

下次咱们再读到有鸿雁的诗词,可一定要好好体会诗人藏
在里面的那些心思哟!
怎么样,朋友们,这下你们对诗词里的鸿雁是不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南飞的大雁-学习文档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南飞的大雁-学习文档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南飞的大雁-学习文档古诗常见意象解读:南飞的大雁“长风万里送秋雁”,在黄叶纷飞的季节,仰视万里霜天,一群群鸿雁南飞。

多愁善感的文人面对此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雁被诗人赋予了丰富的情感。

一、鸿雁的别称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2.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李颀《送魏万之京》)3.云雁楼前晚,霜花酒里春。

(崔国辅《九日侍宴应制》)4.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赵嘏《寒塘》)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6.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7.正匆匆、楚乡秋晚,孤鸿飞过南浦。

(张翥《摸鱼儿》)8.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李峤《汾阴行》)9.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卢思道《从军行》)10.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

(崔湜《早春边城怀归》)11.寒雁一声过,疏林几叶空。

(常达《山居八咏》)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13.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雁在古诗词中称呼主要有三类:(1)突出其孤单特点的命名有“一雁、断鸿、断雁、孤鸿”等。

(2)根据其在空中飞翔的特点命名有“云雁”等。

(3)根据候鸟迁徙特点命名的有“秋雁、归雁、征雁、北雁、胡雁、寒雁、衡阳雁”等。

雁是大型候鸟,秋风渐起,天气转凉,每年秋季奋力由北向南飞回故巢,相传飞到湖南衡山之南的衡阳歇止。

“胡”代指北方或北方少数民族。

所以就有了“秋雁、归雁、征雁、北雁、胡雁、寒雁、衡阳雁”等称呼。

二、鸿雁的意蕴1.大雁南飞与秋风、落叶等意象构成凄清哀婉的意境。

孤雁的鸣叫声与落日、西风、寒夜、霜天、寂静的秋空等意象相组合,构成了凄清落寞的意境,烘托悲伤孤寂之情。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诗人以问语出之,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风来萧萧之声和随风而来的雁群。

古诗中雁的象征意义

古诗中雁的象征意义

古诗中雁的象征意义
古诗中雁的象征意义
古人在诗中把雁作为一种典型的象征,表达了人们对坚韧,不忘本色,坚守信仰的赞美。

而雁,古至今在中国文化中,都是一种传递象征手法,代表着爱国--勤劳,坚忍,不离不弃,不忘本色的美德,也把坚韧、自强、忠实、团结的精神传达出给人们。

雁在古代文学的象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象征爱国,忠心耿耿。

雁之所以传诵于古今,就是因为其无私无畏,用毕生的精力守护着家园,在漫长的旅途中不屈不挠,忠贞不二,坚韧不拔,不离不弃,被誉为“百鸟之首,鸿雁独尊”,称其为“忠于家乡”。

二是象征友谊,归心似箭。

雁群采取鸣叫交流的方式,向同伴传递着对友谊的期盼,不管任何距离,只要心有牵绊,不管分离多久,都能归心似箭地把友谊传达到彼此心中。

古代著名的文人屈原也用雁作为象征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是象征坚忍不拔,历尽千辛万苦。

雁具有强大的体力和超凡的毅力,雁群在极度的疲劳和恶劣的气候中也挺过来了,期待着回到家园,可以说,雁的心怀和飞翔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坚强不屈,勇于奋斗不言放弃的精神。

四是象征离别,传递亲情。

雁群在离别前,流露出柔情似绵,在离别时,把彼此的亲情都以“鸣叫”传递到对方的心中,而雁也把一份亲情带到远方,这也让人们感受到爱国,爱乡的感恩之情。

总之,雁在古代文学中,除了作为与有关婚姻的象征之外,更是一种穿透人心的象征,体现的是人们对勤劳,忠诚,不忘本色,自强不息等美德的尊重,把人们最浓厚的爱国,爱乡精神表达出来。

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中国古代的诗歌,真可谓是汪洋恣肆,仪态万方。

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阅读鉴赏诗歌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去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

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同一个物象在不同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尽相同,因而体现出意象的丰富性,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鸿雁形象的意蕴加以阐述。

一、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鸿雁传书”的典故语出《汉书·苏武传》,从这个著名的典故开始,鸿雁就成了书信的象征,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这一点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普遍了。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有:“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情真意切。

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李商隐《离思》);“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晏殊《清平乐》);“云中谁寄锦书来,实可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等。

二、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前两句,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引出耳听萧萧风声、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表达作者因遭长时期的贬谪而产生强烈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古诗文中鸿雁的意蕴

古诗文中鸿雁的意蕴

古诗文中鸿雁的意蕴古诗文中鸿雁的意蕴浙江温州十九中刘胜文客观事物一旦进入诗人们的审美视野,就会染上不同的感情色彩.成为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意的融合.也就是意象.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同一种意象在不同的诗文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意蕴,鸿雁就是这样.一,以鸿雁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发思乡怀亲之情.如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李商隐《离思》:"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二,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如温庭筠《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欧阳修《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秦观《减字木兰花》:"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三,以鸿雁比喻人生际遇和精神境界.古诗文常以"孤鸿""哀鸿"的悲呜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苏轼《t-算子》:"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阮籍《咏怀》:"孤鸿号外野,翔鸟呜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古诗文还常以鸿雁翱翔于天际的自由自在比喻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如嵇康《赠秀才入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l士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搿===:=::搿:::::::::===:::::=:==鼙:::::::=:===:====::::: 萎蠹未薹毫:麓麓第骞譬毫雾:盘::===:受::疑::::;::::::::::::=:=::::j尊:::':j:::::j一::::::5藿誊≮墨警警董善筹善善薯蠹善善蕞豢盏蕞薯整燕薯爱彗嚣笺辫辫攀赛≤舞囊秘鞴藜豢繁杀蓦辱蠢※誊善豢善燕薯蠹菇善蔓蕞蕞≯薯参毫蔓鬻薯,《当代》20o5年6期刊登了作家王大进的中篇小说《葬礼》,第~章末尾写道:他不仅是个光会赚钱的生意人.更是一个知道礼义仁至信的大丈夫.句中的"礼义仁至信"既乱了次序.又错用了"至"字.正确的说法应为"仁义礼智信".在封建社会.有"三纲五常"之说."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项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条准则. "三纲五常"是封建礼教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但今天仍有其可资借鉴的一面.像小说《葬礼》中的顾宝坤.就是个知道"仁义礼智信" 的"生意人"兼"大丈夫",他自觉运用"五常" 调节人际关系,发展自己的事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9.语文漫谈.IJz暮zrIlAz。

雁在古诗词中的内涵

雁在古诗词中的内涵

雁在古诗词中的内涵雁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中的重要符号,它在古诗词中的内涵十分丰富,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1.愁思。

雁是候鸟,代表着离别和相思。

古代诗人常用“雁阵”、“孤雁”、“飞雁”等词汇来表达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

例如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临風而立,轉從容。

問誰與談處,雙雁西飛去。

”2.忠诚。

雁是一种忠诚的鸟类,它们通常会形成一字形或V字形的队列,在长途飞行中互相鼓舞和帮助。

因此,雁也成为了忠诚、团结和坚定的象征。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句子“孤雁南飞雁列北,归帆西绕海棠西”,就表达了革命志士对家乡的忠诚感。

3.自由。

雁是自由的鸟类,在飞行时能展翅高飞,代表着自由、独立和不受拘束。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绕绣楼。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神秘。

雁被认为是神秘的动物,因为它们有着通灵和神奇的力量。

在古代,人们相信雁能够预示天气、预示战争、预示灾难等。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雁来音信如故至,不觉关情转凄清。

”综上所述,雁在古诗词中代表着思乡之情、忠诚、自由和神秘等多种内涵。

它既是文学形象的载体,也是文化象征的象征,为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丰富内涵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力量和色彩。

重阳节古诗之鸿雁飞

重阳节古诗之鸿雁飞

重阳节古诗之鸿雁飞鸿雁飞重阳节,古人雅致,传统节日如诗如画。

这是一首以鸿雁为主题的古诗,描述了鸿雁飞翔的壮丽场景,以及鸿雁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一、鸿雁的飞翔壮丽鸿雁,是一种具有灵性和美丽姿态的候鸟。

重阳节之际,鸿雁南迁,以其特殊的飞行形态引发了许多古人的想象和赞美。

它们从北方向南方迁徙,辗转悠游,飞跃长空。

诗人借助鸿雁的飞翔,表达了人们向往自由和远方的情感。

二、鸿雁的特点与象征意义鸿雁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许多古诗中的常用造景元素。

鸿雁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群居习性。

鸿雁喜欢结群飞行,通过队列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团结和协作精神。

因此,诗人们常用鸿雁来象征团结、友爱和集体荣誉感。

其次,鸿雁的声音独特而嘹亮。

鸿雁的鸣叫声悠长而响亮,使人们在秋天的大地上聆听到了远方的召唤。

正如诗人所描绘的那样:“一声归去百应愁”。

因此,鸿雁也成为了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

此外,鸿雁在文化上也被视为吉祥和幸运的象征。

古人认为鸿雁的飞行轨迹与吉祥的图案相似,因此常用鸿雁作为吉祥的象征,希望能够招来好运和顺利。

三、鸿雁飞的内涵与思考鸿雁飞在古诗中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作用。

鸿雁的飞行轨迹、声音、群居习性等特点被用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高尚情感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鸿雁的飞行轨迹给人以向往远方的感觉,鸿雁飞过的地方是广阔的原野和蔚蓝的天空,使人们感到无限的自由和憧憬。

在古人的诗词中,鸿雁往往被描绘为多情而自由的候鸟,象征着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人们。

鸿雁的集体习性表达了人们渴望团结和友爱的追求。

鸿雁飞在天空,成群结队,体现了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诗人在描述鸿雁时往往用“亲”、“友”等词语,强调了人们之间的深情和友爱。

鸿雁的召唤之音则寄托了人们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眷恋。

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洞庭一宿霜飞渡,铜驼应共冰壶寒。

”鸿雁的归来不仅仅代表了物种的繁衍与迁徙,更象征了人们对家园的牵挂和思念。

四、结语鸿雁飞,古人雅致,重阳节这个中华传统节日中,鸿雁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寄托着人们对自由、幸福和团结的追求。

古诗中鸿雁的含义

古诗中鸿雁的含义

古诗中鸿雁的含义
嗨,朋友!你知道古诗里常常出现的鸿雁意味着啥吗?
就说“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句,鸿雁一直飞呀飞,
连月光都追不上它的身影。

这鸿雁难道不就像那些为了梦想远走他乡
的人,一直奋力前行,不顾身后的种种?
再看“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征雁一来,蝉声都没了。

鸿雁在这里,不就像是时光的信使,告诉你季节的变换?
还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那飞往衡阳的雁,毫无
留恋地飞走,是不是像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头也不回选择逃避的人?
古诗中的鸿雁啊,有时是游子思乡的寄托,有时是时光流逝的象征,有时又是孤独漂泊的写照。

你想想,当诗人在异乡看到鸿雁飞过,心里能不涌起对家乡的思念?这不就跟咱在外地看到家乡的特产,一下子就想家了一个样嘛!
鸿雁在古诗里的含义丰富多样,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我
觉得啊,这鸿雁就是古诗世界里的精灵,带着诗人的情感,飞进了咱
们读者的心里!。

雁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雁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雁作为一种常见的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雁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传递信息:雁是一种候鸟,具有迁徙的习性。

在古诗中,雁常被用来象征传书和传递信息。

诗人通过雁这一意象,表达了思念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期盼。

2.忠诚与思念:雁具有忠诚和守约的品质。

在古诗中,雁被用来象征忠诚和思念。

诗人通过雁的形象,表达了对故土、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忠诚品质的赞美。

3.时光的流转:雁的迁徙习性使得它们每年都会往返于南北之间。

在古诗中,雁常被用来象征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诗人通过雁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4.离别与团聚:雁的迁徙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使得雁群分散。

在古诗中,雁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团聚。

诗人通过雁的形象,表达了对离别和重逢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思考。

5.美好爱情的象征:雁在古诗中还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爱情。

雁的双宿双飞、相守相伴的习性,使得它们成为了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

诗人通过雁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忠贞爱情的赞美。

综上所述,雁在古诗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了思
念、忠诚、时光流转、离别与团聚以及美好爱情等多种情感和意境。

这些象征意义使得雁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经典意象。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作者:邓乐群字体:【大中小】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

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鸿雁南翔,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

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

故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扬抡《伯牙心法·飞鸣吟》:“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

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

一举万里兮,天下何小小!”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

在中国古代词汇中,“鸿志”喻指大志,“鸿程”喻指远程,“鸿业”喻指大业,“鸿风”喻指高风亮节……西晋奇士嵇康临刑前“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其生死达观和胸襟气度被传为千古佳谈。

鸿雁是大型水鸟,体重可达四至五公斤。

鸿雁因个体庞大,起飞时常用双翅击打水面向前俯冲,然后借助惯力徐徐离水起飞,飞翔时引颈向前,脚紧贴腹部,一只接一只,蔚为壮观。

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之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

“水落江空天气清,西风萧飒雁南征”;“辍耕垅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

”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闹海蛟”对“摩天鸿”……《五代史·朱汉宾传》:“朱瑾募其军中骁勇者,黥双雁于其颊,号雁子都。

”则更是将鸿雁作为果敢精壮的象征。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

“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雁行”、“鸿序”,遂成为秩序井然的代名词。

古诗词中的动物鸿雁

古诗词中的动物鸿雁

古诗词中的动物鸿雁鸿雁“鸿”的本义是大雁,古人相传,鸿雁可以替人传递书信,“雁信”“雁书”,往往代指书信。

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①鸿雁传书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音讯难通,大雁就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亦代称信使。

②用失群孤雁的哀鸣象征游子漂泊在外大雁总是结阵成“人” 字或“一” 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鸿、孤鸿、孤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

“断鸿”和“断雁”都是失群的孤雁,游子飘泊天涯,若是听到悲鸣如何不触景伤情。

③寄寓浓浓乡愁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寄寓大雁自己浓浓的乡愁,表达思想怀亲之情。

如“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01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0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3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04戏答元珍北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05长安秋望唐·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06月夜舟中南宋·戴复古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07天末怀李白唐·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诗经《小雅·鸿雁》原文翻译赏析

诗经《小雅·鸿雁》原文翻译赏析

诗经《小雅·鸿雁》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小雅·鸿雁》原文翻译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经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小雅·鸿雁》原文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鸿雁》,《诗经·小雅·鸿雁之什》的一篇。

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

《鸿雁》一诗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

《毛诗序》云:“美宣王也。

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

”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

”细究诗意,朱熹之说近于诗情。

《毛诗序》以为是赞美宣王能安置流民,是因为同《车攻》、《吉日》、《庭燎》等诗排在一起。

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译文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

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

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

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注释⑴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⑵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⑶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

征:远行。

⑷劬(qú)劳:勤劳辛苦。

⑸爰:语助词。

矜人:穷苦的.人。

⑹鳏(guān):老而无妻者。

寡:老而无夫者。

⑺于垣:筑墙。

⑻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

作:筑起。

⑼究:终。

宅:居住。

⑽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⑾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⑿宣骄:骄奢。

鉴赏《鸿雁》一诗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

《毛诗序》云:“美宣王也。

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

鸿雁象征的含义

鸿雁象征的含义

鸿雁象征的含义1、鸿雁,在诗词中象征的含义是:流民哀情、游⼦乡情、书信。

2、喜鹊,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古有画鹊兆喜的风俗。

3、鸳鸯,⼈们常⽤鸳鸯来⽐喻男⼥之间的爱情。

4、鸽⼦,被⽤来象征和平。

5、春蚕,象征⽆私的奉献或缠绵的爱情。

6、黄⽜,象征忍辱负重。

7、骆驼,象征吃苦耐劳。

8、春燕,报春使者,是春天的象征。

1、鸿雁:流民哀情。

《鸿雁》先秦:佚名鸿雁于飞,肃肃其⽻。

之⼦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谓我劬劳。

维彼愚⼈,谓我宣骄。

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那⼈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

可怜都是穷苦⼈,鳏寡孤独⼼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那⼈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

虽然⾟苦⼜劳累,不知安⾝在何⽅。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惟有那些明⽩⼈,知我作歌唱⾟劳。

惟有那些糊涂⾍,说我闲暇发牢骚。

2、鸿雁:游⼦乡情。

《送征雁》唐代:钱起秋空万⾥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

释义:秋意萧索,长空万⾥,⼀⽚明净;天空中传来⼀阵凄凉的叫声,⼀队孤独的⼤雁正往南⽅飞去。

秋风瑟瑟,翻卷寒霜,凄冷彻⾻;风卷残云,云开见⽉,惊起飞雁。

征途如此遥远,真担⼼会累断⼤雁的翅膀;⼤雁的影⼦虽然看不见了,但隐隐还能听到它的声⾳。

遥望天外,已经看不到⼤雁了,⼼中未免惆怅,乡愁不禁油然⽽⽣。

3、鸿雁:书信。

《⼀剪梅·红藕⾹残⽟簟秋》宋代:李清照红藕⾹残⽟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满西楼。

花⾃飘零⽔⾃流。

⼀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头。

释义: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幽⾹也已消散,光滑如⽟的⽵席带着秋的凉意。

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登上⼩船。

仰头凝望远天,那⽩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古代诗歌意象的解读——鸿雁

古代诗歌意象的解读——鸿雁

古代诗歌意象的解读——鸿雁古诗中鸿雁意象的鉴赏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众多的意象如繁星般璀璨,而“鸿雁”这一意象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诗的天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鸿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年都会在特定的季节迁徙,春来秋往,从不失约。

这种有规律的迁徙行为,在古代诗人的眼中,成为了一种象征着守信和忠贞的符号。

在交通和通讯都极为不便的古代,人们对于远方的思念和牵挂往往难以传递,而鸿雁的定期往返,仿佛是在坚守着一种承诺,一种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这种守信的特质,使得鸿雁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坚守信念、忠诚不渝的人。

同时,鸿雁的长途迁徙,要经历风雨的洗礼,要穿越千山万水,其路途之艰辛,令人感叹。

古代诗人借鸿雁的迁徙,来抒发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漂泊之感和羁旅之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诗人以孤雁自喻,描绘了孤雁在茫茫云海中形单影只、思念同伴的情景,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孤独漂泊、渴望归群的心情。

又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人看到北归的大雁,想到它们能把书信带回故乡,而自己却羁旅在外,归期未定,心中涌起无限的乡愁。

鸿雁在天空中飞翔的姿态,常常引发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它们振翅高飞,不受拘束,能够穿越云层,飞向远方。

这种自由翱翔的形象,成为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摆脱世俗束缚的象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面对万里长风和南飞的秋雁,心中的忧愁得以暂时消散,涌起一股豪迈之气,渴望像鸿雁一样自由驰骋。

此外,鸿雁在古代还常常被用作传递书信的象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女主人公在西楼之上,望着天空中归来的雁阵,期待着能收到远方爱人的书信,将相思之苦和盼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常常把希望寄托在鸿雁身上,希望它们能带来远方亲人的消息,缓解思念之苦。

鸿雁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鸿雁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鸿雁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1、借代书信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典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从此,它就成了书信的雅称。

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

诗人对李白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寄托思乡鸿雁定期往返于南北方,使许多滞留外乡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限忧思。

诗人借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隋朝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诗人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借此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唐代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也生发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感慨。

雁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雁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雁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在古诗词中,雁是一个常用的意象,它通常具有以下几种象征意义:
1.爱情和离别:雁是候鸟,具有迁徙的特性。

它经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相思之情。

在古代,人们常将离别的场景与雁的飞行联系起来,表达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例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中的“孤帆”和“长江天际流”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2.忠诚与友情:雁是群居的鸟类,它们通常以队形飞行,一起合作度过漫长的迁徙之旅。

在古代,雁常被赋予忠诚和友情的象征。

例如《木兰诗》中有句:“雁声传到家家户,家家有弟无乾坤”,表达了木兰的忠诚和家国情怀。

3.高飞和自由:雁是高飞的鸟类,它们能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因此,雁也常被用来象征追求自由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在《赋得高飞雁》中,杜牧写道:“两河骨肉飞来去,洛阳烽火远相临。

天外轻云孤雁阵,地中寒碧野云深。

”这里的雁象征着自由飞翔的精神和越过障碍追求理想的意愿。

总之,雁在古诗词中常常作为意象出现,它既代表了离别和相思之情,又象征了忠诚和友情,同时也具有高飞和自由的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使得雁成为了许多优美诗词中凄美、温暖或激昂的象征之一。

古诗词中“鸿雁”意象的审美内涵

古诗词中“鸿雁”意象的审美内涵

人易感 的心灵 ; 雁字一 行 , 书写在唐 诗宋词 灿烂
的云霄 。

旋成行 ” ( 方干《 夜会郑 氏昆季林 亭》 ) 、 “ 蜃楼百
尺 横沧海 , 雁字一 行书绛霄 ” ( 黄 庭 坚《 虚飘飘》 )
“ 夜 闻归 雁 生 乡思 ”
便 是 这一 特 征 的 生 动 写 照 。 唐汝询日 : “ 雁 集 雁 不堪愁里 听 , 云 漂 泊 之 感 的重 任 。古 人 认 为 , 雁候 鸟 , 春北飞 , 秋 李 欣《 之句 。 北 周 庾 信 曾写 过 《 秋 夜 望 单 南飞 , 因在北 方产卵 , 故 北 飞 雁 称 归 雁 。 春 已归 山 况 是客 中 过 ”
辛弃疾《 水 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也有 “ 落 酸 。杜 甫更是写 了一 首《 归雁 》 : “ 欲雪违胡地 , 先 的愿 望。
都 借 孤 雁 形 象 而表 露 无 遗 。 南 宋 爱 国词 人 忧 国 怀 乡 ,更 爱 以孤 雁 入 词 ,
鸿 雁 的南 北 迁 徙 . 更 易 勾 起 迁 客骚 人 的 羁 旅
飘零之伤感 。 李 白在《 临江王节士歌》 中道 : “ 洞庭 传 达 国破 家 亡 的痛 苦 和 复 国壮 志难 酬 的孤 独 。 张
白波 木 叶 稀 , 燕 鸿 始 人 吴 云 飞 。吴 云寒 , 燕鸿苦 , 炎《 解连环 ・ 孤雁 》 以“ 楚 江空晚 , 怅离群万 里 , 恍
风号沙宿潇湘 浦 。”诗人 以洞庭叶落 、 北 雁南飞 然 惊散 ” 。 表达 国破 家亡 的失落孤寂 , 以孤雁 “ 暮
起兴 。 感 叹 自己 的遭 遇 与 南 北 飘 零 的鸿 雁 一 样 辛 雨 相 呼 , 怕 蓦 地 玉关 重 见 ” 的想 象 , 寄 托 收 复 中原

古诗文中鸿雁意象详解

古诗文中鸿雁意象详解

古诗文中鸿雁意象详解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在千百年来的往返途中,传递了多少故事,承载了多少文化,真是难以尽数!作为最常用的原型意象,在古代诗文中,鸿雁的文化内涵是最丰富,最深厚的。

为了便于掌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试陈述之。

1、哀鸿遍野哀鸿,即哀鸣的鸿雁,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灾民。

哀鸿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音渠)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这一意义,是由这首诗引来的后起义。

黄侃《水龙吟秋花》“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

”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这几首诗词的作者都是对战争和社会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为“哀鸿”而哀也。

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虏弦”是外族人的弓箭,云外惊飞四散哀鸣的当然是汉族边地的百姓。

这是“哀鸿”的哭喊。

2、孤雁失群据说,鸿雁群栖群飞时是不鸣叫的,鸿雁鸣叫意味着失群。

所以古诗文中写孤雁失群都是从鸣叫声入笔。

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薛道衡《出寒曲》:“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

”钱起《送征雁》:“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

……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

”“断鸿”和“断雁”都是失群的孤雁,“征雁”也因“独”而孤,几个作者都是抓住孤雁的鸣叫声,与落日、西风、寒夜哀笳、霜天、寂静的秋空等凄清索漠的意象相组合,极写客中游子的悲切和孤伤。

写孤雁的目的是托物写人。

或怀人念远,或睹物思乡,或自伤孤寂。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行人断,边秋一雁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中国古代的诗歌,真可谓是汪洋恣肆,仪态万方。

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阅读鉴赏诗歌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去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

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同一个物象在不同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尽相同,因而体现出意象的丰富性,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鸿雁形象的意蕴加以阐述。

一、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语出《汉书·苏武传》,从这个著名的典故开始,鸿雁就成了书信的象征,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这一点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普遍了。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有:“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情真意切。

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李商隐《离思》);“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晏殊《清平乐》);“云中谁寄锦书来,实可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等。

二、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前两句,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引出耳听萧萧风声、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表达作者因遭长时期的贬谪而产生强烈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庭院中的“庭树”,由远而近,步步换景,由此触发独在异乡的“孤客”思乡之情。

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梦中凫雁满塘,
自得其乐的景象与诗人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戏答元稹》);“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后人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在古诗词中,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的诗词还有很多。

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咏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李颀《送魏万之京》);“诗谶吾生信有之,预怜夜雨闭门时。

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龚自珍《己亥杂诗》)等等。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在古诗词中,以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这一点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的诗词还有很多。

如:“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诗人这里是用“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孤单一人漂泊,像
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忧郁。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

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

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又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何等的逍遥,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诗从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这里的“鸿雁”寄托着诗人的生活理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多维解读,非常有必要,这有助于引领初学者更好地把握古诗词中的意象,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