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行书《阿房宫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书画作品评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书画作品评述作者:***来源:《书画世界》2021年第08期中國国家博物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通过受捐、购买、调拨等方式,汇集了数量较为可观的明代书画家文徵明(1470—1559)的书画作品,其中既有可以确信的真迹名作,亦有一些颇具研究空间的争议之作,本文掇取数件,加以评述。
《真赏斋图》卷(图1)是文徵明88岁(嘉靖丁巳,1557)时,为当时无锡的收藏家、真赏斋主人华夏(字中甫)而作,绘画没有写明具体时间,卷后以楷书落款:“嘉靖三十六年,岁在丁巳,四月既望,长洲文徵明著并书,时年八十有八。
”在这之前,文徵明80岁(嘉靖己酉,1549)时已经为华夏画过一卷《真赏斋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图后接续有隶书、楷书两种《真赏斋铭》,落款分别为“嘉靖三十六年,岁在丁巳,四月既望,长洲文徵明著并书,时年八十有八”和“长洲文徵明著并书,嘉靖丁巳三月既望,时年八十有八”,两种书体的铭文书写时间差一个月。
这些表明铭文创作及书写时间与国博藏本绘画时间一致,是在上博本绘画完成的八年之后。
在国博本《真赏斋图》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画卷开始部分的湖石叠山。
湖石叠山处于画面上下位置,并占据了全卷二分之一的空间。
上博本《真赏斋图》中虽然也描绘了华夏真赏斋中的太湖石,但远没有如此的体量。
在技法上,88岁的文徵明将干笔、湿笔并用,皴法、染法融合,既有元代王蒙以来的繁茂深厚,又发展了吴门画派中由他所开创的空灵雅致之风,成功地营造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园居空间,可谓假山石之假、真丘壑之真。
卷后《真赏斋铭有叙》用小楷写就,全文为:真赏斋者,吾友华中甫氏藏图书之室也。
中甫端靖喜学,尤喜古法书、图画、古金石刻及鼎彝器物。
家本温厚,菑畬所入可以裕欲,而于声色服用一不留意。
而惟图史之癖,精鉴博识,得之心而寓于目,每并金悬购,故所蓄咸不下乙品。
自弱岁抵今垂四十年,志不少怠,家坐是稍落,弗恤而弥勤。
余雅同所好,岁辄过之,室庐靓深,庋阁精好,宴谈之余,焚香设茗,手发所藏,玉轴锦幖,烂然溢目。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欣赏,行云流水,笔法犀利,真书法也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欣赏,行云流水,笔法犀利,真书法也前言: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文征明书法特征介绍:文征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
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
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文征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
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
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
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滕王阁序原文品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专栏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嘉靖二年(1523),以贡生荐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参与修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封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书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书影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印。
从收藏印来判断,此卷曾被清人刘康收藏。
刘康,字春禧,湖南宁乡县人,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清代学者,好藏书。
刘氏又好金石书画,所得名人墨迹,钩摹刻石,成《红豆山斋法帖》十卷。
综观文徵明此卷,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点画圆融,使转利落,提按顿挫自然流畅,沉着痛快。
通篇徐疾有致,气脉贯通。
虽无雄浑博大气势,却具晋唐法书要旨,看似漫不经心,却得浑然天成之神韵,属文氏晚岁精品。
且此卷诗文与法书珠联璧合,以此为范本,品味唐诗经典,深悟法书要义,当是一大快事!本栏目图文选自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的《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内文书影。
68幅著名书画赏析
68幅著名书画赏析1、王原祁《卢鸿草堂⼗志图(之⼀)》【赏析】此图借《草堂⼗志图》之名,以泼墨设⾊⽽成,运以诸家笔意。
卢鸿为唐代隐⼠、⽂⼈,擅书法、绘画,曾作《草堂⼗志图》描写其隐居之处的⼭林景物。
王原祁的《卢鸿草堂⼗志图》以唐宋各家笔意拟之,图中峰峦浑厚,林⽊苍厚,笔墨细密严实,松秀浑然,柔中带刚。
2、陈逸飞《弦乐四重奏》【赏析】细致的⼈物造型充满雕塑感,精密的构图与柔和的线条把四名乐⼿⼿连琴,琴连⼿,互相连系,增添了视觉上的和谐感。
熟练的灯光处理把光线聚焦在⼈的脸孔上,营造出庄重⾼贵的⽓氛。
画作不只是把题材画得写实,更具有内涵精神的深度,焦点尖锐,形神兼备。
3、陆抑⾮《苍兰》【赏析】此作虽⼯笔重彩但仍富于秀丽⽂儒的⽓息。
画中⽣动⾃然的穿插、精致⽽灵动的线条、艳丽⽽⾼雅的⾊彩、法度严密⼜不失性情的造型,“清绝秀巧,⽣意盎然”。
墨⽯因构图需要⽽塑造,不仅稳定了画⾯,也更衬托出苍兰优美的倩影。
4、林风眠《秋岚》【赏析】画⾥层峰迭障,秀丽宜⼈,满⼭的树⽊晕染了红、黄、蓝⾊彩学三原⾊,富丽万千,粉墙黛⽡的屋舍,形成⿊⽩对⽐。
⼭岚轻轻飘过林端、群峰之间,敷施⽩粉使透明感、光线⽴现,有⼀种云⽓蒸腾的空灵。
整幅画作意境幽缈,秋季才有的丰实华美,林风眠对美好景物的绮想彷佛跃然纸上。
5、黄胄《驯马图》【赏析】黄胄⼀⽣以新疆少数民族风情为创作主题,少数民族⼈民群众的朴实⽽鲜明的形象是他艺术创作的主⾓,⽽驴、马、狗等动物形象则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
本幅《驯马图》就是这样充分地体现出了黄胄⾃⾝的创作特征。
2011年5⽉22⽇,中国嘉德春拍夜场《⼤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
当晚8点12分,这幅黄胄《驯马图》从380万起拍,以5250万的落槌价被3113号买家收⼊囊中。
6、陆俨少《⽇出天开⼭川映辉》【赏析】陆俨少画重章法,长于⽤线勾云划⽔,常⽤⽩云笔勾勒层峦叠嶂,尤⽤墨块压挤留⽩为云为⽔,烟雾起伏画⾯之上,别具特⾊。
明文徵明选集9《滕王阁序》《阿房宫赋》
明文徵明选集9《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 )戟(ji)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 )帷(wéi)暂驻。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li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yǎ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fú )渚,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méng )。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轴)(zhú)。
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
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zun);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又作指)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文徵明山谷体及相关问题
文徵明山谷体及相关问题文徵明(1470-1559)明成化六年生,嘉庆三十八年卒,享年90岁。
原名壁,字徵明,后字改徵仲,号停云,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在小楷与行书,他的行书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常见的取法羲之《圣教》、康里巎巎、东坡、米海岳等,这类多为小行书用笔追求流畅俊秀,代表作为《滕王阁序》和《子西集帖》《赤壁赋》等。
明王世贞曾评这一类的小行书:“书法圆熟,翩翩入晋人。
”;一类是多被世人忽略的仿黄庭坚山谷体的大行书。
而且后人对此评价不一,多有贬义,如清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云:“徵仲晚年学山谷,便一步不敢移动,正苦被吴兴笼罩耳。
”黄惇先生也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对文征明此举不看好,他评价道:“(文征明)欲脱去赵氏的笼罩却又回到沈周老路,所以尽管其行书在继承方面远过同时代人及超过前期甚多,但却因此种选择而未能再有所发展。
”笔者认为对于文征明这样一位诗书画文面面俱到的大师而言,他的眼光是独到的,他的选择自然有他的深意。
本文主要对他山谷体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文徵明62岁时在《黄山谷伏波神祠诗卷》上的题跋:“右黄文节公书《刘宾客伏波神祠》,雄伟绝伦,真得折钗屋漏之妙。
三十年前徵明尝于石田先生家观此贴;今归无锡华中甫,中甫持来求题,漫识如此。
嘉庆辛卯九月晦,长洲文徵明书。
”一从中可看出文徵明对黄庭坚书法的喜爱至极,推崇备至。
二可得知文徵明在32岁左右在沈周的家中,用心的观摩研究过《黄山谷伏波神祠诗卷》,要不然30年之后早已忘却。
三可隐射出文徵明26岁跟随沈周不仅学画,而且在书法方面也受到沈周的感染。
沈周的书法以行书为主,而取法主要为黄庭坚,明代王鏊曾评沈周书法为“书法涪翁,遒劲奇绝”。
根据明都穆在《寓意编》中记载,沈周的家中至少藏有黄庭坚的四件书法作品,其中两件散见于《苏舜钦、蔡襄、苏轼、苏撤、黄庭坚、米芾诸人遗墨—册》和《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书真迹一卷》中。
文征明阿房宫赋
文征明(1470~1559)行书阿房宫赋纸本册页(三十六开,跋二开) 1550年作识文: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闘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皇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籹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迭如山。
一旦不有能,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迤逦,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各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布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知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款识:嘉靖二十九年岁在庚戌七月既望书,征明时年八十一。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欣赏,行云流水,笔法犀利,真书法也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欣赏,行云流水,笔法犀利,真书法也展开全文前言: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文征明书法特征介绍:文征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
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
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文征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
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
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
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滕王阁序原文品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历代书法名家写《陋室铭》,值得收藏!
历代书法名家写《陋室铭》,值得收藏!《陋室铭》是“古今最美散文”之一,是为人传诵的千古文学名篇。
它还被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入《古文观止》里,而且成为了历代名人雅士在生活条件不太理想状态下,用以“安贫乐道”的座右铭。
很多文人雅士为表明自己内心高洁,不随流俗,身居陋室,心怀天下的胸怀和抱负,也喜欢用陋室铭的书法作品来装点居室。
因此,历代书法名家书写陋室铭者甚众。
今天我们挑选了一些名家名人的书法《陋室铭》供大家欣赏。
1、南宋文学家:文天祥文天祥虽然不以书法名世,但其书法功底深厚,尤其是他的草书,字迹清秀,正气凛然文天祥行书《陋室铭》▼2、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赵孟頫是二王的忠实粉丝。
是帖学书法的中坚人物。
独创赵体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中唯一一位不属于唐朝的书法家。
赵孟頫行书《陋室铭》▼赵孟頫行书《陋室铭》纸本,纵49、横131厘米;共19行,计86字。
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
3、元代书法家:泰不华泰不华(1304—1352),字兼善,原名达普华,元文宗赐以其名。
西域伯牙吾台氏,色目人,世居白野山。
泰不华篆书《陋室铭》▼泰不华篆书作品欣赏《陋室铭》卷,纸本,纵36.9cm,横113.5cm。
1346年43岁时作,书法兼善篆、隶、楷。
篆法师宋徐铉,下笔多用方折,行笔圆活遒劲,结构疏朗工稳,末笔多作尖锋,即“悬针”笔法。
此为迄今所见泰不华唯一的篆书真迹。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人,能写如此齐整秀逸的汉字古体实属难能可贵。
4、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徵明行书《陋室铭》▼5、明代大书法家:祝枝山祝枝山的书法兼工各体,声名蜚噪,与文徵明、王宠并称“三大家”。
文徵明转变期作品解读
文徵明转变期作品解读转变期作品解读203–文徵明–登君山图–(1551年82岁,天津艺术博物馆)(局部)[注]文徵明艺术转变期:1550-1559年,即81岁-90岁(离世)目录:193–文徵明–八百春秋–(1550年81岁)194–文徵明–观泉图–(1550年81岁)195–文徵明–行草阿房宫赋卷–(1550年81岁)196–文徵明–行书石湖烟水诗卷–(1550年81岁,上海博物馆)197–文徵明–千岩竞秀图–(1550年81岁,台北故宫博物馆)198–文徵明–泉石高闲图–(1550年81岁,沈阳博物馆)199–文徵明–万壑争流图–(1550年81岁)200–文徵明–松溪高士图–(1550年81岁)201–文徵明–万壑争流图–(1550年81岁)202–文徵明–四体千字文–(1547-1550年78-81岁,朵云轩)203–文徵明–登君山图–(1551年82岁,天津艺术博物馆)204–文徵明–行草诗(同江阴李令君登君山二首)–(1551年82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205–文徵明–秋声图–(1551年82岁)206–文徵明–溪山无尽图卷–(1551年82岁)207–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1551年82岁,北京故宫博物院)208–文徵明–小楷后出师表刻本–(1551年82岁)209–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1551年82岁,台北故宫博物院)210–文徵明–长江大观图卷–(1551年82岁)211–文徴明–林园烹茶图(1552年83岁)212–文徴明–山水(1552年83岁)213–文徵明–行书前后赤壁赋–(1552年83岁)214–文徵明–行书午门朝见诗轴–(1552年83岁,上海博物馆)215–文徵明–林泉逸兴图并行书自作诗卷–(1552年83岁,2007年7月上海嘉泰418万元)216–文徵明–山水行书合卷–(1552年83岁)217–文徵明–山水扇面–(1552年83岁,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1983年展出)218–文徵明–山庄客至图(溪山幽居图)–(1552年83岁,辽宁省博物馆)219–文徵明–溪山积雪图、草书雪诗合卷–(1552年83岁,2005年12月北京翰海1188万元)220–文徵明–仿倪云林山水图–(1553年84岁)221–文徵明–行书陋室铭–(1553年84岁,北京故宫博物院)222–文徵明–行书北山移书–(1553年84岁)223–文徵明–兰竹册–(1553年84岁)224–文徵明–山水人物–(1553年84岁)225–文徵明–小楷盘谷叙–(1553年84岁)————解读————193–文徵明–八百春秋–(1550年81岁)——误录赝品–(1550年81岁,北京保利2008秋拍成交价RMB1.68W)194–文徵明–观泉图–(1550年81岁)195–文徵明–行草阿房宫赋卷–(1550年81岁)196–文徵明–行书石湖烟水诗卷–(1550年81岁,上海博物馆)197–文徵明–千岩竞秀图–(1550年81岁,台北故宫博物馆)199–文徵明–万壑争流图–(1550年81岁)201–文徵明–万壑争流图–(1550年81岁,南京博物馆)198–文徵明–泉石高闲图–(1550年81岁,沈阳博物馆)200–文徵明–松溪高士图–(1550年81岁,西泠印社2011春拍成交价402.5W)202–文徵明–四体千字文–(1547-1550年78-81岁,朵云轩)203–文徵明–登君山图–(1551年82岁,天津艺术博物馆)204–文徵明–行草诗(同江阴李令君登君山二首)–(1551年82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205–文徵明–秋声图–(1551年82岁)206–文徵明–溪山无尽图卷–(1551年82岁)207–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1551年82岁,北京故宫博物院)208–文徵明–小楷后出师表刻本–(1551年82岁)209–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1551年82岁,台北故宫博物院)210–文徵明–长江大观图卷–(1551年82岁,上海敬华2010春拍0599成交价RMB336W )211–文徴明–林园烹茶图-(1552年83岁,香港淳浩2010春拍0270成交价RMB10.12W )-疑为赝品212–文徴明–山水-(1552年83岁)213–文徵明–行书前后赤壁赋214–文徵明–行书午门朝见诗轴–(1552年83岁,上海博物馆)215–文徵明–林泉逸兴图并行书自作诗卷–(1552年83岁,2007年7月上海嘉泰418万元)216–文徵明–山水行书合卷–(1552年83岁)217–文徵明–山水扇面–(1552年83岁,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1983年展出)218–文徵明–山庄客至图(溪山幽居图)–(1552年83岁,辽宁省博物馆)219–文徵明–溪山积雪图、草书雪诗合卷–(1552年83岁,2005年12月北京翰海1188万元)220–文徵明–仿倪云林山水图–(1553年84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21–文徵明–行书陋室铭–(1553年84岁,北京故宫博物院)222–文徵明–行书北山移文–(1553年84岁)223–文徵明–兰竹册224–文徵明–山水人物–(1553年84岁)225–文徵明–小楷盘谷叙–(1553年84岁)238–文徵明–行书咏花诗卷–(1555年86岁)- (局部)[注]文徵明艺术转变期:1550-1559年,即81岁-90岁(离世)目录:226-文徵明-仿王蒙山水-(1554年85岁,中国嘉德2013春拍1498 流拍)227–文徵明–溪山清远图书画合壁卷-溪山清远图-(1554年85岁)228–文徵明–行书山静日长行书卷–(1554年85岁)229–文徵明–行书西苑诗十首–(1554年85岁,北京故宫博物院)230–文徵明–虎丘图–(1554年85岁,西泠印社2011秋拍0264成交价RMB 126.5W)231–文徵明–秋山行旅–(1554年85岁)232–文徵明–三绝书画卷–(1554年85岁)233–文徵明–坐庐图扇面–(1554年85岁,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234–文徵明–桃源问津图卷–(1554年85岁,辽宁省博物馆)235–文徵明–小楷离骚经册–(1554年85岁)236–文徵明–寒林钟馗图–(1554年85岁,北京保利2010 第11期精品拍5268成交价RMB69.44 w )237–文徵明–行草离骚–(1555年86岁)238–文徵明–行书咏花诗卷–(1555年86岁)239–文徵明–江南春色图卷–(1555年86岁,首都博物馆藏)240–文徵明–林庭燕坐图–(1555年86岁,广西族自治区博物馆)241–文徵明–小楷后赤壁赋–(1555年86岁)242–文徵明–小楷离骚经册–(1555年86岁,憨斋吴南生)243–文徵明–行书午门朝见诗–(1556年87岁)244–文徵明–山水人物–(1556年87岁)-应为赝品245–文徵明–小楷泥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1556年87岁)246–文徵明–雅士闲居图–(1556年87岁)247–文徵明–秋光泉声图–(1556年87岁)248–文徵明–赤壁图卷–(1557年88岁)249–文徵明–兰亭修稧图并记卷–(1557年88岁)250–文徵明–寒栖馆?行书诗卷–(1557年88岁)251–文徵明–松下高坐图–(1557年88岁)252–文徵明–小楷跋万岁通天帖–(1557年88岁)253–文徵明–永锡难老图卷–(1557年88岁)254–文徵明–行书卷(1557年88岁, 广东省博物馆)255–文徵明–仿梅道人笔–(1557年88岁)256–文徵明–真赏斋图卷–(1557年88岁,中国国家博物馆)————解读————226-文徵明-仿王蒙山水-(1554年85岁,中国嘉德2013春拍1498 流拍)227–文徵明–溪山清远图书画合壁卷-(1554年85岁)228–文徵明–行书山静日长行书卷–(1554年85岁)229–文徵明–行书西苑诗十首–(1554年85岁,北京故宫博物院)230–文徵明–虎丘图–(1554年85岁,西泠印社2011秋拍0264成交价RMB 126.5W)231–文徵明–秋山行旅–(1554年85岁,上海驰翰 2010春拍0257成交价RMB8.96W )-应为赝品232–文徵明–三绝书画卷–(1554年85岁)233–文徵明–坐庐图扇面–(1554年85岁,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234–文徵明–桃源问津图卷–(1554年85岁,辽宁省博物馆)235–文徵明–小楷离骚经册–(1554年85岁)236–文徵明–寒林钟馗图–(1554年85岁,北京保利2010 第11期精品拍5268成交价RMB69.44 w )237–文徵明–行草离骚–(1555年86岁)238–文徵明–行书咏花诗卷–(1555年86岁)239–文徵明–江南春色图卷–(1555年86岁,首都博物馆藏)240–文徵明–林庭燕坐图–(1555年86岁,广西族自治区博物馆)241–文徵明–小楷后赤壁赋–(1555年86岁)242–文徵明–小楷离骚经册–(1555年86岁,憨斋吴南生)243–文徵明–行书午门朝见诗–(1556年87岁)244–文徵明–山水人物–(1556年87岁)-应为赝品245–文徵明–小楷泥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1556年87岁)246–文徵明–雅士闲居图–(1556年87岁)247–文徵明–秋光泉声图-(1556年87岁)248–文徵明–赤壁图卷–(1557年88岁)249–文徵明–兰亭修稧图并记卷–(1557年88岁)250–文徵明–寒栖馆?行书诗卷–(1557年88岁,中国嘉德2011秋拍0841 流拍)251–文徵明–松下高坐图–(1557年88岁, 中国嘉德四季2012第30期1577成交价RMB17.25W)- 疑为赝品252–文徵明–小楷跋万岁通天帖–(1557年88岁)253–文徵明–永锡难老图卷–(1557年88岁)254–文徵明–行书卷-(1557年88岁, 广东省博物馆)255–文徵明–仿梅道人笔–(1557年88岁,北京长风2011秋拍0820 成交价RMB 920W)256–文徵明–真赏斋图卷–(1557年88岁,中国国家博物馆)131–文徵明–小楷赤壁后赋卷–(1539年70岁,上海博物馆)[注]文徵明艺术成熟期:1528-1539年,即59岁-70岁目录:091–文徵明–仿梅道人山水卷–(1533年64岁)092–文徵明–茶具十咏图–(1534年65岁,北京故宫博物院、“(江阴)孙煜峰珍藏印”)093–文徵明–春江叠嶂图–(1534年65岁)094–文徵明–仿米家山水卷–(1534年65岁,香港佳士得 2005春拍0919-HKD50.4W)095–文徵明–烹茶图–(1534年65岁)096–文徵明–品茗图–(1534年65岁)097–文徵明–松岩观瀑图–(1534年65岁)098–文徵明–辋川图卷–(1534年65岁,2005年12月中贸圣佳418万元)099–文徵明–西斋话旧图–(1534年65岁)100–文徵明–消夏小景–(1534年65岁)101–文徵明–小楷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册–(1534年65岁)102–文徵明–幽谷棘草图–(1534年65岁)103–文徵明–玉堂富贵–(1534年65岁)104-文徴明–菊花竹石图-(1535年66岁)105–文徵明–行草內直詩卷–(1535年66岁,台灣私人)106–文徵明–仿王蒙山水–(1535年66岁)107–文徵明–浒溪草堂图–(1535年66岁,辽宁省博物馆)108–文徵明–兰亭雅集图–(1535年66岁)109–文徵明–连辔访友图–(1535年66岁)110–文徴明–绿荫草堂图–(1535年66岁)111–文徵明–墨竹图–(1535年66岁)112–文徵明–小楷跋张即之书汪氏报本庵记册–(1535年66岁)113–文徵明–小楷千字文–(1535年66岁)114–文徵明–行草致石亭函–(1536年67岁)115–文徵明–行书观李成之寒林平野图后长歌–(1536年67岁)116–文徵明–山水图–(1536年67岁)117–文徵明–五月江深图–(1536年67岁)118–文徵明–小阁秋晴图–(1536年67岁,江阴夏一驹旧藏)119–文徵明–行草自书记行扬州诗–(1537年68岁)120–文徵明–行草醉翁亭记–(1537年68岁)121–文徵明–木径幽居图卷–(1537年68岁,安徽省博物馆)122–文徵明–千林曳杖图–(1537年68岁,北京故宫博物院)123–文徵明–青绿山水卷–(1537年68岁)124–文徵明–山水–(1537年68岁)125–文徵明–石头花卉扇–(1537年68岁)126–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1537年68岁)127–文徵明–草书自作诗二首–(1538年69岁,北京故宫博物院)128–文徵明–小楷老子列传–(1538年69岁,天津艺术博物馆)129–文徵明–草书七律诗三首卷–(1539年70岁)130–文徵明–行草自作诗–(1539年70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131–文徵明–小楷赤壁后赋卷–(1539年70岁,上海博物馆)——解读——091–文徵明–仿梅道人山水卷–(1533年64岁)092–文徵明–茶具十咏图–(1534年65岁,北京故宫博物院、“(江阴)孙煜峰珍藏印”)093–文徵明–春江叠嶂图–(1534年65岁)094–文徵明–仿米家山水卷–(1534年65岁,香港佳士得 2005春拍0919-HKD50.4W)095–文徵明–烹茶图–(1534年65岁)096–文徵明–品茗图–(1534年65岁)097–文徵明–松岩观瀑图–(1534年65岁)098–文徵明–辋川图卷–(1534年65岁,2005年12月中贸圣佳418万元)099–文徵明–西斋话旧图–(1534年65岁)100–文徵明–消夏小景–(1534年65岁)101–文徵明–小楷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册–(1534年65岁)102–文徵明–幽谷棘草图–(1534年65岁)103–文徵明–玉堂富贵–(1534年65岁)104-文徴明–菊花竹石图-(1535年66岁)105–文徵明–行草內直詩卷–(1535年66岁,台灣私人)106–文徵明–仿王蒙山水–(1535年66岁)107–文徵明–浒溪草堂图–(1535年66岁,辽宁省博物馆)108–文徵明–兰亭雅集图–(1535年66岁)109–文徵明–连辔访友图–(1535年66岁)110–文徴明–绿荫草堂图–(1535年66岁)111–文徵明–墨竹图–(1535年66岁)112–文徵明–小楷跋张即之书汪氏报本庵记册–(1535年66岁)113–文徵明–小楷千字文–(1535年66岁)114–文徵明–行草致石亭函–(1536年67岁)115–文徵明–行书观李成之寒林平野图后长歌–(1536年67岁)116–文徵明–山水图–(1536年67岁)117–文徵明–五月江深图–(1536年67岁)118–文徵明–小阁秋晴图–(1536年67岁,江阴夏一驹旧藏)119–文徵明–行草自书记行扬州诗–(1537年68岁)120–文徵明–行草醉翁亭记–(1537年68岁)121–文徵明–木径幽居图卷–(1537年68岁,安徽省博物馆)122–文徵明–千林曳杖图–(1537年68岁,北京故宫博物院)123–文徵明–青绿山水卷–(1537年68岁)124–文徵明–山水–(1537年68岁)125–文徵明–石头花卉扇–(1537年68岁)126–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1537年68岁)127–文徵明–草书自作诗二首–(1538年69岁,北京故宫博物院)128–文徵明–小楷老子列传–(1538年69岁,天津艺术博物馆)129–文徵明–草书七律诗三首卷–(1539年70岁)130–文徵明–行草自作诗–(1539年70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131–文徵明–小楷赤壁后赋卷–(1539年70岁,上海博物馆)甪直镇。
手机字帖:明文徵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放大,美不胜收!(一)
手机字帖:明文徵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放大,美不胜收!(一)滕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未完,待二)。
文征明书法精品100幅
文征明书法精品100幅
文徵明像
文徵明,明代中期最著名的书画家,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
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其书画为明代之冠。
文徵明三体书法
一、文徵明小楷册页《草堂十志》:
此件册页小楷字迹清秀、婀娜多姿,是文徵明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纵23.2厘米,横28.4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故宫博物院藏。
二、文徵明《细楷落花》诗卷,沈周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
三、文徵明行书七言诗轴欣赏《剡藤湘竹巧裁将》,常州博物馆藏。
本幅可谓巨幅巨作,用笔一丝不苟,提按顿挫痕迹清晰,气势连贯,章法有度,尽显端庄不凡,为文衡山晚年力作。
四、文徵明小楷《前后赤壁赋》
文徵明86岁小楷《后赤壁赋》
文徵明70岁小楷《赤壁后赋卷》(1539年),上海博物馆藏。
文征明61岁小楷《前赤壁赋》。
嘉靖九年书,纵24.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84岁小楷书法立轴《赤壁赋》 ,嘉靖十二年(1553)作。
五、文徵明行书作品《琵琶行》两种,文衡山88岁(1557年)书白居易传世名篇《琵琶行》,湖南省博物馆藏。
六、文徵明小楷精品《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八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文征明长恨歌行书字帖
文征明长恨歌行书字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文征明长恨歌行书字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行书字帖之一,其以长恨歌为基础,结合行书的书法艺术风格,展现了文征明的独特魅力和造诣。
长恨歌,原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描写了一段爱情悲剧,而文征明将其运用于书法艺术中,展示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文征明,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擅长行书,尤其在运笔用墨和结构布局上颇有造诣,被誉为“不二法门”,被后人誉为“狂草祖”。
他的书法作品传世甚多,被誉为书法界的宝贵遗产,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征明长恨歌行书字帖以行书书法体为主要表现形式,整体布局端庄大气,笔法流畅有力,字体间距适中,结构谨严有序,展现出了行书的独特魅力。
在长恨歌的基础上,文征明运用了自己独特的书法技法,将诗歌的意境和书法艺术巧妙结合,体现出了艺术家的深厚功力和独到见解。
文征明长恨歌行书字帖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和传承。
长恨歌本身就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而文征明将其变成了行书字帖,不仅丰富了这首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更为后人传颂并研习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在今天,文征明长恨歌行书字帖依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研习这样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文征明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精神,激发我们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传承。
总的来说,文征明长恨歌行书字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一,其在诗歌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研习和欣赏这样的书法作品,不仅可以提升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可以激发我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共同珍惜这样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征明长恨歌行书字帖】展示了文征明在书法艺术上的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征明书法技法特点
文征明书法技法特点
1. 文征明的书法呀,那线条真是绝了!就好比跳舞的彩带,流畅自然极了。
你看看他写的《滕王阁序》,那线条的游走,是不是让你感觉字好像在纸上轻盈地舞动啊!
2. 他的用笔多细腻呀!简直像一个巧匠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
像《西苑诗十首》中,那每一笔的触感,不就是在跟我们诉说着他的细腻心思吗?
3. 文征明书法的结构也很有特点哦!错落有致,就像建筑一样稳固又好看。
瞧瞧《满江红》,那字的结构安排,是不是让你惊叹不已啊!
4. 他的章法布局,哇,那叫一个奇妙!如同战场上的排兵布阵,有章有法。
以《行书自作诗卷》为例,这种布局难道不让你感受到一种秩序之美吗?
5. 文征明的字还很有韵味呢!好似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看看《琴赋》,那韵味是不是让你陶醉其中难以自拔呢?
6. 他的墨色变化也超精彩的呀!像天空的云彩变幻无穷。
想想《草堂十志》,墨色的层次,难道不是给作品增添了无穷魅力吗?
7. 文征明书法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就是气定神闲!就像一位武林高手那般淡定从容。
《归去来兮辞》便展现出了这种气质,你难道不佩服吗?
8. 我说了这么多,文征明书法的技法特点是不是超厉害呀!这些特点让他的作品流传千古,成为我们欣赏和学习的典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