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肠镜操作体会
![肠镜操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c92a8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8.png)
肠镜操作体会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肠镜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为一名医生,我有幸参与了肠镜操作,并从中获得了深刻的体会。
肠镜操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进行肠镜检查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并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肠镜检查。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地引导肠镜进入患者的肠道,同时观察和记录肠道的情况。
这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并熟练掌握肠镜的使用技巧。
肠镜操作还需要细心和耐心。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肠道的细微变化,寻找可能存在的异常病灶,并进行必要的取样。
这需要医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耐心,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准确记录。
同时,由于肠道的形态复杂多变,操作时需要不断调整肠镜的角度和位置,以便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这对医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肠镜操作还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在操作之前,医生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肠镜检查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不断向患者解释检查进展和观察到的情况,以帮助患者充分理解自己的病情。
同时,医生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舒适度,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感。
肠镜操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生与护士、技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密切配合。
在操作中,医生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肠镜检查的各个环节。
只有团队合作良好,才能确保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并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
通过参与肠镜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肠道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作为医生,我们要时刻保持敬业精神,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起来,肠镜操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细心和耐心,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肠镜操作,我对医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医学信念。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做肠镜的经历
![我做肠镜的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129c279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9.png)
我做肠镜的经历1. 哎呀,说起做肠镜,那可真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
之前总听人说做肠镜有点可怕,我心里还半信半疑的,直到自己真的要去做了,才知道这其中的滋味。
2. 去医院之前,我就开始紧张了。
我不停地在网上查做肠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越看心里越没底。
医生给了我一包泻药,告诉我要在检查前一天把这玩意儿喝下去,把肠道排空。
看着那一大包泻药,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得是啥味道啊?”3. 到了喝泻药的时候,我硬着头皮把它冲开。
那味道,简直无法形容,又苦又涩,还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我捏着鼻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往嘴里灌,每喝一口都感觉像是在受刑。
好不容易喝完了,肚子很快就有了反应,开始咕噜咕噜地响个不停。
4.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就一直在厕所和卧室之间来回奔波。
肚子一阵一阵地疼,那种感觉就像是肚子里有一场暴风雨在肆虐。
我不停地跑厕所,拉出来的东西也从正常的便便逐渐变成了清水样。
这过程真的是太折磨人了,我感觉自己都快虚脱了。
5. 终于熬到了第二天去医院做肠镜。
我躺在检查床上,心里紧张得要命。
医生让我侧躺,然后把一根长长的管子慢慢地伸进我的肛门。
一开始,我还能忍受,但是随着管子越伸越深,我感觉肚子里胀得难受,就像有个气球在里面不停地被吹大。
我忍不住哼哼唧唧起来,医生一直在旁边安慰我,让我放松。
6. 整个检查过程大概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对我来说却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终于,检查结束了,医生告诉我一切正常,我的心才算是落了地。
7. 从医院出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外面的空气都格外清新。
这次做肠镜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健康真的是太重要了。
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再也不想经历这样的事情了。
肠镜操作体会
![肠镜操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9826fc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4.png)
肠镜操作体会1.单人肠镜的困惑,怎么进行钩拉?过脾曲时为什么疼痛?感觉进镜不畅时,就要退镜、小幅度的调整角度、旋镜、寻到腔隙后吸气通过就是钩拉。
乙状结肠取直后通过脾区不疼痛。
角度踢多少,必须看看你镜子所处肠腔的形态,最出色就是找寻腔勾拉。
握个例子,你在脾曲勾拉,那你就可以up到底。
如果你在乙状结肠或横结肠勾拉的时候,打的角度必须尽量可以吊起,还要可以顺着前面的肠腔,这样勾拉的时候镜子就顺势往里跑了。
展开勾拉时,通常先抽气,小旋钮打为一定角度,但前提就是勾拉时还可以看到肠腔,这样比较安全,可以避免黏膜刺穿。
另外,脱镜时,镜身右旋,可以裁弯镜身,表明就是“α”头帽;如果右旋反而肠腔脱了出,表明就是反华“α”头帽,此时左旋镜身即可裁弯镜身。
乙状结肠裁弯镜身很关键,这样进脾曲、肝曲通常都比较顺利!2.瘦人在做肠镜检查时关键是取直镜身,千万不要结袢,反复勾拉,一般用较短镜身就可到达盲肠。
瘦人难在乙状结肠,胖人难在横结肠。
瘦人乙状结肠肠腔狭,皱襞厚,皱襞之间间距小,故易成攀,要熟练须很长的时间反复磨练,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胖人主要因为肠系膜脂肪厚,导致横结肠下垂,这时应在脾曲处改为右侧卧位就可顺利到达肝曲了,但要保证到脾曲处镜身进入40cm,说明在乙状结肠没有成攀。
通过直乙结肠、乙再降结肠卢瓦龙县部:左侧卧位通过直肠及直乙结肠交界时,阳入角度向上,再向左转动镜身进镜,越过直乙交界后,充份取出空气,回拉并右旋镜身,展开镜身裁弯延长的操作方式,拉直直乙伸展部。
通过乙状结肠时,一边穿刺空气,一边有意识脱扎内镜,一边右旋内镜,有时必须左旋,并使乙状结肠延长直线化过程中填入结肠镜。
我们将这种方法总称作“右旋短缩技术”。
在乙状结肠通过后或脾曲通过后,如有结袢,右旋短缩技术在此时的应用领域极为重要,通过右旋镜身及向前进镜,可以并使绝大部分结袢消解Deoria直镜身。
结肠脾曲、肝曲:在紧挨脾曲部位使内镜直线化,充分抽吸空气调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镜身后,立即向左反旋转内镜。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范本模板】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cd27ac6ed630b1c58eeb520.png)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的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看符老师做肠镜,和他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的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的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的结肠镜插入法的内容(我差不多看了十遍),但决对不是抄袭。
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也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肠镜没有固定的招式,不象胃镜,路是固定的,到贲门口肯定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是,肠子的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你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的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
第二部分:那些肠镜的基础1操作肠镜时的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的姿势,因为那是练武时的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图中的重点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左右(我当年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姿势,对于你以后的肠镜高度有很主要的作用,相当于练武时的马步。
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你了解你使用的武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吗,当然,我不是指它的钮什么的,我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你们理解,肠镜是竹节样结构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不能推,要旋和拉的基础.上图工藤的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保守镜身的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和拉,其实镜身的结构和玩具蛇是一样的,你拉,它会变直,你旋,它也是直的,而且,你把蛇扭出个圈,你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你们能理解我这句话吗,如果理解就往下看,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单人结肠镜操作例应用体会
![单人结肠镜操作例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f262c6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4.png)
单人结肠镜操作例应用体会作为一项重要的内窥镜检查手段,结肠镜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结肠镜检查中,单人结肠镜操作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操作技巧、注意事项、优点等方面,分享自己对单人结肠镜操作例的应用体会。
一、操作技巧1. 准备操作工具单人结肠镜操作之前,需事先将所需的操作工具准备好,如画笔、生理盐水、镊子、切割器等。
保证所用工具的清洁卫生,在操作过程中也要做好消毒工作。
2. 准确定位在使用单人结肠镜进行检查时,准确定位至关重要。
此步骤需要调节镜子位置,使其指向待检区域,通过充气等操作,使操作端对应的肠段展开,方便观察和操作,并根据肠壁特点判断位置和方向。
3. 检查目的接下来需要明确的是检查目的。
在对不同的早期癌症、息肉及炎症等进行检查时,需采取不同的操作技巧和操作器械。
比如,对于少量出血的患者,需要用抽吸器进行抽吸,排干积血,以便缩小检查范围。
4. 操作技巧具体的操作技巧包括插入、移动、锁定、抓取和切割等步骤。
操作时,需要手握单人结肠镜,缓慢推进直至到达目标位置,同时要注意伸屈腕部,调节镜子角度,以便观察受检肠段细节,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锁定角度继续操作,包括抓取异物、钳夹异物、切割而去。
二、注意事项1. 术前准备在术前需要准备的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镜子规格和长度,检查是否有器具缺陷和瑕疵,清洗器材,消毒器材用具等。
2. 术中注意事项由于单人结肠镜操作需要高度专业性、耐心和经验,操作时应充分了解病情,经验丰富的专家在患者的肠道进行检查,遇到卡顿情况、突如其来的疼痛等意外情况时需要紧急停止操作,或加强控制和维护患者状况,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和危害。
3. 术后注意事项在术后需要进行相关处理和记录工作,包括对器具进行清洗、消毒,记录患者的操作过程、意见、建议和注意事项,以便下一次使用。
三、优点相比于传统结肠镜检查技术,单人结肠镜操作具有以下优点:1. 体积小,使用方便单人结肠镜外观小巧,容易携带,便于使用,对于术前准备和操作过程中的使用都有很大的便利,同时也能够检查到小细节。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6dc92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f.png)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肠镜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窥镜技术,用于检查和诊断消化道疾病。
在我从事肠镜操作的多年经验中,我发现以下几点是非常关键的:1.准备工作:在进行肠镜操作之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其病史以及过去的手术史等。
其次,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消毒,确保仪器的安全和卫生。
最后,进行麻醉,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4.注意术后护理:肠镜操作之后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特别是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其次,要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缓解和护理,帮助患者恢复。
最后,及时进行复查和随访,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治疗调整。
在我进行肠镜操作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操作技巧,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心得:1.细致入微的观察:在进行肠道检查时,要对肠道内的细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特别是对于微小的病变,要注意仔细观察和记录。
同时,要注重观察肠道壁的颜色、纹理和血管分布等,以及有无其他异常的器官或结构。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灵活掌握肠镜:正确握持肠镜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操作肠道和获取更好的视野。
在握持肠镜时,要灵活运用手和手腕的力量,控制肠镜的方向和深度。
同时,还要注意调整镜头的角度和放大倍数,以便更好地观察病变和获取图像。
3.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在进行肠镜操作之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操作的过程和风险,并回答患者的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病变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以及后续的护理和随访。
4.持续学习和改进:肠镜操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技术,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改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不断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
做过肠镜心得体会
![做过肠镜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8d8e6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3.png)
做过肠镜心得体会肠镜是一种临床诊断技术,通过将灵活的光纤内窥镜插入肛门,进入直肠和结肠进行观察和检查。
作为一种常见的内镜检查方法,肠镜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如息肉、炎症、溃疡和肿瘤。
最近,我做了一次肠镜检查,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肠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肠道清洁,我需要在前一天进行液体膳食,并在检查前进行肠道冲洗。
这一过程并不是很舒适,但我意识到它对于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在进入检查室之前,我感到有些紧张和担忧。
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进行肠镜检查,我对它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知之甚少。
然而,医生和护士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关怀有效地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他们向我解释了整个过程,回答了我的问题,并给我提供了适当的支持和照顾。
一旦准备工作完成,医生开始进行肠镜检查。
我躺在侧卧位上,放松身体,然后医生缓慢地将肠镜插入我的肛门。
在此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一些轻微的不适,但并没有太大的疼痛感。
医生告诉我,这是很正常的感觉,并尽可能地使我感到舒适。
随着肠镜的进入,医生开始在我的直肠和结肠内进行检查。
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幅清晰的图像,我可以看到自己的肠道和黏膜。
医生仔细地观察每个区域,寻找任何异常或病变。
如果发现了息肉或其他异常,医生还可以使用特定的工具进行取样或切割。
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30分钟左右。
尽管有一些不适和紧张,但整体上,我觉得肠镜检查还是相对容易和快速的。
事实上,我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感受到严重的疼痛或不适感。
这一点让我对以后可能进行肠镜检查更加自信和放心。
检查结束后,医生向我解释了他的观察结果。
幸运的是,我的肠道没有任何明显的病变或异常。
这一结果令我非常欣慰,同时也对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我对肠镜检查的体验是积极的。
尽管最初有一些紧张和不安,但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关怀消除了我的顾虑。
整个过程虽然有些不适,但并不会导致严重的疼痛或不适感。
肠镜检查的结果对了解我的肠道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并帮助我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措施和治疗计划。
胃肠镜工作心得体会
![胃肠镜工作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ccf3e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3.png)
自从进入胃肠镜室工作以来,我已经度过了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胃肠镜工作的艰辛与乐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对胃肠镜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胃肠镜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
作为一名胃肠镜医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检查过程中,我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其次,胃肠镜工作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与患者沟通时,我始终保持微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同时,我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此外,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再次,胃肠镜工作需要不断学习。
胃肠镜技术不断更新,作为一名胃肠镜医生,我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在工作中,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向有经验的专家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同时,我还关注国内外胃肠镜领域的最新动态,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方案。
此外,胃肠镜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在工作中,我时刻保持警惕,严谨对待每一个病例,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我敢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最后,胃肠镜工作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
在与患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为了生存而拼搏的人们,他们的坚强和勇敢让我深受感动。
这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努力为患者提供帮助,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胃肠镜工作让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也将珍惜这份职业,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肠镜操作技巧心得
![肠镜操作技巧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36dbe2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6.png)
肠镜操作心得脾曲通过方法:1.在紧挨脾曲部确位,使内镜直线化,镜身的自由感和肠缩短后内镜插入的长度40cm之后,充分抽吸空气,调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后,立即向左反旋转内镜; 2.穿过第一个皱褶后,一边抽吸空气一边左旋内镜,便进入横结肠其内腔呈三角形;3.为使脾曲部的弯曲钝角化,应稍稍回收角度,并使肠管与内镜镜身保持一致的同时,向内插入;如果由于脾曲的角度过大,无法顺利进入横结肠,接着可以采用以下4个不同的方法尝试通过脾曲;首先采用吸气的方法,通过吸气使由于过度充气造成的角度过大得以缓和,容易通过一些;如果依旧无法通过,那么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就是让助手用右手压迫B点,使脾曲的角度变成钝角,以便容易进入横结肠的肠段内;如果不行则不妨尝试第三种方法,改变体位,此时可以让病人采用右侧卧位,因为这样的体位改变,会使肠腔内原有的气体到达脾曲,肠段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得脾曲的角度变得柔和,肠镜通过自然也变的容易许多了;一般大多数病例通过以上操作都可以顺利通过脾曲,进入横结肠;如果操作失败,那么上级医生同样可以重复以上的操作;如果再失败,那么就尝试第四种方法,即逆时针旋转镜身,把下一肠腔的走向放到监视器的正上方,然后把向上的旋钮逐渐调大,并且向内进镜小于10cm,如果幸运通过此“滑进”技术;发现横结肠的入口,那么结果也是不错的;事先说明一下,我是一个单人肠镜的初学者,原来在单位做过一些双人肠镜,但没有人指点,技术很差,提高也很慢;今年1、2月我到南方医院学习单人肠镜,在其内镜中心潘德寿主任等老师的指点下,感觉提高很快;到今天我完成了30例病人在南方医院做了20例,后来休息了一段时间,再加上我们医院肠镜病人比较少,所以动手机会不是特别多,但我一直在努力,所以还只能算初学者;头10例我一例也没有完成,但从第11例到现在,只有2例没有做完,其中还有一例是因为病人有肛裂,疼痛难忍;所完成的病人基本没什么痛苦;今天写这些是为了把每一例病人的体会写出来,希望能和所有单人肠镜的初学者交流心得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经验教训一定会对我们技术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也希望单人肠镜的高手能多多指点;下面我从今天的病人谈起;今天是我做的第30例单人肠镜;是一个34岁的男性,从症状上看像一个肠激惹;这个病人我做了45分钟比较慢,不好意思,到达回肠末端,病人没有太大痛苦;这个病人虽然不太顺利,但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情况让我还是有很深的体会,当然是作为一个初学者了;1.降乙部通过的很顺利;这个病人的乙状结肠不算长,走行也基本正常;通过降乙的手法和我在模型上演练的一模一样;先是用快速往返进退内镜的手法迅速通过直乙,到达降乙后尽力将镜头贴近降乙弯曲部,打大钮,钩住弯曲的肠袢,右旋拉镜,然后去直镜身,调节方向钮,调出肠腔,然后顺势送镜,镜身即进入降结肠;通常我在模型上演练时,一般要拉3、4次,才能拉直乙状结肠,暴露出降结肠;今天拉一次,肠腔就出来了,所以开始特别兴奋;但没想到后面的困难接着就来了;2.过了降乙,下一个关卡就是脾曲了;到达脾曲时,镜身只进了40cm,应该说前面的肠段拉得还是比较直;但绕过脾曲的一个肠袢,肠腔暴露的很好,就是送镜,镜头不走;我怀疑,进镜是乙状结肠可能还有袢曲;这个时候如果有助手,帮我扣住镜身,应该能顺利通过,但可惜只有我一个人操作;所以只能反复进镜,退镜,变换体位;最终还是通过了;3.这个病人横结肠比较长,可能还有些下垂;所以最大的困难出现在了横结肠中段,由于前面过脾曲时受了点阻碍,结果气可能打多了;镜身见到一个弯曲时,看得到弯曲的方向,却看不到肠腔;我开始以为是病人肠腔痉挛,就送气,送镜,想探出腔隙,钩住肠袢再拉镜;但反复进镜,依然看不到腔隙,这个时候当然不敢送镜了;反复折腾了好一会,看到肛侧的肠腔有些充盈,才想到也许是充气过度,肠道弯曲部形成了锐角,肠壁叠在一起,自然无法暴露;于是开始吸气,终于在弯曲的方向漏出一点腔隙,我赶快接着吸气,然后送镜,钩住暴露出来的肠腔弯袢,再拉镜,终于将横结肠拉直,然后送镜就到了肝曲;在这里我估计耽搁了有10来分钟;4.这个病人的肝区不难过,轻微吸引,然后打大钮,钩住弯曲部,轻微拉镜,就暴露出升结肠上段;这个时候病人是左侧卧位,过肝区的习惯姿势;但这个病人升结肠上段暴露的并不好,肠腔显得弯弯曲曲,我再送镜,镜头反向后退,这个时候镜身大概进入了60-70cm左右;我再反复的进镜,退镜;效果并不好,有时还会退出肝曲,一直没办法把升结肠拉直;最后我想不行就换个姿势吧,让病人改成仰卧位,没想到升结肠一下子就完全直挺挺地暴露出来;顺势一送镜子,很快就到了回盲部;通过这个病人给我几点提示:1.过乙状结肠要快,但不要着急;在乙状结肠就要开始拉镜,只有将乙状结肠取直,后面的肠段才能顺利通过;2.就是一定要注意注气和吸气的调配,不要过度注气,一旦肠腔形成锐角,进镜就比较困难,而且病人痛苦也大;3.助手的配合相当重要,这个病人如果有助手适当的协助,应该会很顺利完成;另外变换体位,对进镜的帮助也很大,要学会应用;以上是我这例病人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也希望高手能多多指点;我过脾曲出现的问题,工藤同样有讲到:虽然横结肠的内腔清晰可见,但无论怎样推进内镜也不能使其接近横结肠,或退回很远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答:可以试行以下4 种方法;1 充分向后拉内镜以免乙状结肠打弯或形成袢曲,使肠管伸直,短缩;2 请助手协助按压患者腹部,这是为了防止乙状结肠打弯,通常从患者右下腹部向脐下部按压;3 让患者变换体位,仰卧较之左侧卧、右侧卧较之仰卧更易插入;4 质地较软的内镜下半段较软,向其前端加力常较困难;若此类情况经常发生,可以加用滑管sliding tube或更换质地较硬的内镜具体见下图的解析;1.确认紧挨脾曲部直线化内镜,肠管短缩后内镜前端即有自由感,此时插入内镜约40cm,然后充分抽吸空气调节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再立即向左反向旋转内镜;2.穿过第一个皱褶后,一边抽吸空气一边左旋内镜,便进入横结肠其内腔呈三角形;3.为使脾曲部的弯曲钝角化,应稍稍回收角度,并使肠管与内镜轴保持一致的同时向内插入;横结肠的通过方法:“通过横结肠的中央部后,边左旋内镜边向后退镜,内镜的前端就会从患者的肛侧向头侧移动,同时从腹侧向背侧移动;其结果就是横结肠短缩直线化,内镜的前端从横结肠中央部向肝曲部前进;”肝曲的通过方法:“完全到达肝曲后,最重要的就是抽气和充分地退镜操作;通过抽气将肠管壁充分吸到眼前并退镜,在肠管发生短缩后,要调角度和旋转操作;多数情况下,调角度向上并右旋镜身,就可以插入升结肠;”在肝曲部充分抽气之后,采用向后退镜的方法短缩肠管;通过内镜前端向上弯角和右旋镜身便可进入升结肠;根据工藤介绍的方法,我分析我上例病人的操作存在以下问题:1.因为我们镜身偏软,旋镜和送镜不够自如;2.注气过多,使横结肠中段形成锐角夹角;在抽气后见到腔隙就迫不及待的进镜,这个习惯不好;应先拉镜取直镜身,缩短肠腔,充分暴露肠腔再送镜;3.作过程要注意拉镜的技巧,正如2楼的战友指点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合理的拉镜让插入变得更加轻松;今天先谈这些,明天还有肠镜,明天再和大家一起交流过乙状结肠的体会;套用工藤的一席话开始今天的话题:“大肠走行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初学者和中级者一旦掌握了自己的一套顺利插入的方法就会被“我终于发现了结肠镜插入法的真理”、“结肠镜之神终于向我微笑了”等等诸如此类的成就感所包围;但是这种感觉通常都不会持续很久;很快又会觉得结肠镜之神在作弄人然而这正是由于自己的插镜技术尚未臻熟练的缘故;内镜医生正是在理论和实践,假设和验证,荣耀和挫折的反反复复中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的;”先向大家解释一下,我所在的医院是一个部队的二甲医院虽然,很早就开展胃肠镜了,但技术水平一直不高,设备也很老久,肠镜还是用了十几年的纤维镜,镜身偏软,即便在体外旋镜都十分吃力;肠镜病人也很少,一周能做3例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每一例病人对我都十分重要;也许正应了工藤所说的:内镜医生是在荣耀和挫折的反复中前进;节前刚做了两例成功的肠镜,自以为有了些心得,但节后的3例又让我跌了大跟头,今天的问题和昨天一样都出在横结肠中段,过度的充气使肠腔充盈,结果肠段之间形成锐角,而今天角度更小,通过难度更大;由于没有照片,我只能简单画了一个图,见下图,3条曲线交汇的地方就是肠腔的走行,圆圈是充盈的肠腔,由于肠壁折叠在一起,这时根本没有腔隙可以通过,初学者通常会习惯吹气想冲开皱襞,但适得其反,更加充盈的肠腔只能是肠壁紧紧的贴在一起;如果用力推镜,想挤开皱襞,又容易出现撕裂穿孔;对初学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考验;llr7627 你好原来我们是师兄弟啊我是04年到南方医院进候肠镜的单人操作的;从学习回院到现在单人我是做了一些病人,体会如下;第一、做肠镜不要急,特别是刚学习的时候;急了不行的,越急越做不成攻;第二、要会拉镜,这个是要有手感的;肠镜说白就是要会拉;特别是在降乙、横结肠、肝曲那些地方要会拉;第三、控制注气,太多不行、太少了也不好,要注的刚好看清楚肠腔就行了;第四、要有高手在旁边指导,在你做不进的时候帮你做,还有你做的不行的时候指点一下;减少病人的痛苦,我非常反感一些医生,一个肠镜做一个小时都做不了,还不请高手做,把病人当猪玩;我现在做了这么多病人,小孩子也做了一些;我总体的感觉还是一个字,要会拉镜,特别是病人叫痛的时候;其实这例病人乙状结肠通过十分顺利,开始我还对助手说,乙状结肠通过太顺未必是什么好事;对初学者来说,顺利通过乙状结肠的后果就是容易忽视对乙状结肠的取直,但镜身到达横结肠时,麻烦就接踵而来;先是由于前面形成袢曲,过脾曲费时费力,这例病人我开始过脾曲的距离接近70-80cm,做到回盲瓣用了120cm,难怪病人腹胀难忍,时间一长,气体就开始充盈,紧接着在横结肠中段就架起了一道路障;因此乙状结肠的通过十分重要;今天先摘一段工藤关于气体控制的描述吧:“控制空气就是控制大肠”也毫不为过,由此可见空气量的调节,即送气、吸引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吸气不仅使内镜的相对插入成为可能由于空气减少;伸长的肠管自然收缩、套叠在镜身上,虽然未推进内镜,而前端确实向深部肠腔插入了,而且是对观察、处理及检查等所有过程都有着重要意义的操作;但是吸引时稍一疏忽就会吸进粘膜,这样一来反而更费时间,特别是在初学者之间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所用的内镜奥林巴斯公司制造的吸引开口钳子口都在前端的右下方;因此,在吸水时应稍微地弯向下,再稍向上方打一下角度;而吸气时,如果向上打角度,则会减少吸进粘膜的机会;另外;吸气的按钮不要一次按到底,反复几次半按程度的吸气效果会更好;当前端刚要接触粘膜的瞬间手指离开吸引按纽就不会吸进粘膜;按上述操作即使吸进粘膜,只要稍微动一下内镜的前端,就能够顺利地摆脱掉粘膜;我的体会:1.吸气的技巧在操作过程中确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过肝曲的时候,见到兰斑及肠腔走行,然后吸引,见到粘膜贴过来后,打大钮,右旋镜身,拉镜,就可以很好的暴露出升结肠来;2.吸引的时候不要太贴近粘膜,这样会将粘膜吸入吸引孔,造成粘膜破损;3.在碰到我所说的形成水管状肠腔的情况,要抽吸空气时,镜身不要太贴近转弯处,要留出适当空间,才能有效抽吸空气,并根据情况做下一步的处理;我们医院只有我一个人做单人啊,所以即便困难我也没办法交出去,只好自己解决;不过一般时间一长我都要征求病人意见,如果病人实在觉得不愿做了,一般就退出来了;但好在我所做的病人,痛苦都不算大,基本上都坚持下来了;另外工藤教授提到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和病人的交谈,我也认为这点很重要,1.你可以随时了解病人的感受,,以便调整你下一步的操作;2.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轻不适感;3.还能增加病人对你的信任度;作过程中有时会和病人讲一些做肠镜的趣事,多交谈,几个病人时间虽然比较长,但结束后对我的满意度也还好;但作为一个初学者,交流也要适度,我有时经常会说着说着,注意力就偏散掉了;这一点切忌切忌啊;谈一下对旋镜退拉的体会;根据工藤的分级,4级以上水平者在进入直乙交界处就要及时退拉,始终保持镜子不结攀;但在3级水平以下,乙状结肠通常会形成攀,要进镜至降结肠,甚至横结肠再钩拉取直;处于我目前的水平,当然不可避免要在乙状结肠结攀,曾尝试不结攀,完全取直镜身后再进降结肠,但水平不够,成功率低初学者嘛;解攀钩拉的体会:乙状结肠的退镜绝大多数要右旋退镜右旋缩短法,退镜时要将视野放在肠腔中央,缓慢旋镜退拉,如果镜头不退或反进,镜身自由感恢复则钩拉成功,如镜头直接滑出则钩拉未能成功;我体会,旋镜退拉时镜头前端弯曲角度不宜过大,也可不弯曲,靠镜身与肠壁的作用力来取直;如果拉直前,镜头有滑出趋势,则稍调整镜头角度,但始终要保持在明视下退镜;刚开始做肠镜时,钩拉要拼命压大钮向上,好像这样才能钩住肠壁,结果费力,而病人痛苦大,并且大大增加穿孔与肠壁损伤的几率;最近我才体会到明视退拉的好处,效果不错;大家的体会如何。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c3791859b89680202d82515.png)
我得肠镜操作心得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得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瞧符老师做肠镜,与她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得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得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得想法与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得结肠镜插入法得内容(我差不多瞧了十遍),但决对不就是抄袭。
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就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就是很多人问我得问题,也就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得问题,其实主要就是:肠镜没有固定得招式,不象胃镜,路就是固定得,到贲门口肯定就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就是,肠子得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您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得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
第二部分:那些肠镜得基础1操作肠镜时得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得姿势,因为那就是练武时得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图中得重点就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左右(我当年就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得姿势,对于您以后得肠镜高度有很主要得作用,相当于练武时得马步。
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您了解您使用得武器得基本结构与原理不,当然,我不就是指它得钮什么得,我就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您们理解,肠镜就是竹节样结构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得镜子不能推,要旋与拉得基础。
上图工藤得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得直,也就就是保守镜身得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与拉,其实镜身得结构与玩具蛇就是一样得,您拉,它会变直,您旋,它也就是直得,而且,您把蛇扭出个圈,您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您们能理解我这句话不,如果理解就往下瞧,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建议收藏)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76ee79b73186bceb19e8bb88.png)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的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看符老师做肠镜,和他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的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的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的结肠镜插入法的内容(我差不多看了十遍),但决对不是抄袭。
.。
..文档交流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也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肠镜没有固定的招式,不象胃镜,路是固定的,到贲门口肯定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是,肠子的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你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的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文档交流第二部分:那些肠镜的基础1操作肠镜时的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的姿势,因为那是练武时的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
文档交流图中的重点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 左右(我当年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姿势,对于你以后的肠镜高度有很主要的作用,相当于练武时的马步.。
....。
文档交流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你了解你使用的武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吗,当然,我不是指它的钮什么的,我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你们理解,肠镜是竹节样结构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不能推,要旋和拉的基础。
....文档交流上图工藤的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保守镜身的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和拉,其实镜身的结构和玩具蛇是一样的,你拉,它会变直,你旋,它也是直的,而且,你把蛇扭出个圈,你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你们能理解我这句话吗,如果理解就往下看,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8a7527f43323968011c92a5.png)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的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瞧符老师做肠镜,与她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的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的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的结肠镜插入法的内容(我差不多瞧了十遍),但决对不就是抄袭。
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就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就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也就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的问题,其实主要就是:肠镜没有固定的招式,不象胃镜,路就是固定的,到贲门口肯定就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就是,肠子的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您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的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
第二部分:那些肠镜的基础1操作肠镜时的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的姿势,因为那就是练武时的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图中的重点就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左右(我当年就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姿势,对于您以后的肠镜高度有很主要的作用,相当于练武时的马步。
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您了解您使用的武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不,当然,我不就是指它的钮什么的,我就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您们理解,肠镜就是竹节样结构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不能推,要旋与拉的基础。
上图工藤的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的直,也就就是保守镜身的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与拉,其实镜身的结构与玩具蛇就是一样的,您拉,它会变直,您旋,它也就是直的,而且,您把蛇扭出个圈,您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您们能理解我这句话不,如果理解就往下瞧,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三)
![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三)](https://img.taocdn.com/s3/m/e193baa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0.png)
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三)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三)9.钩拉有好几种方法:①结肠弯曲时钩拉,此法常用!就是见到结肠拐弯时顺着肠腔打好旋扭抽气钩拉。
也就是取直肠腔,便于插镜。
我讲另外两种:②旋镜钩拉:单人操作常用,就是在过乙状结肠时,先将镜身向左旋或右旋,大多是右旋,抽气,大旋扭微微上曲,慢慢回拉观察肠腔走向,见到有两三结肠回时放松镜身进镜,此法过乙状结肠非常好。
③直腔钩拉:多用于横结肠。
尤其把全部镜身送入也未到肝曲时,会很郁闷!在直腔时把大旋扭向上打死,吸气和注水钮同时下压,(一可抽气二可减少粘膜被吸成包)缓缓回拉镜身,肠腔粘膜后退时大旋扭向下压同样方法再拉,如此反复可减少翻身和压肚皮的次数。
10.如何进行有效的钩拉的正确操作大肠镜的最关键环节,通过钩拉实现以下目的:①解袢;②短缩结肠;③调节内镜轴,使轴保持在自然状态。
11.钩拉可在任何进行,但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基本上只能意会。
我的体会把握以下原则:①过弯后钩拉,而且应保持住肠腔,同时吸气。
②在降、横、升结肠钩拉同时吸气应具有最佳效果。
因为腔直而明显,镜头后撤时便可停止钩拉,如果镜子有自由感时,基本上大功告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进时反复结绊,应及请助手防袢,如果钩拉后镜身无自由感,则助手防袢基本上没用。
③在乙结肠钩拉的效果是最差的,但并不是不要钩拉,而是钩拉的技巧性最高,钩拉时配合吸气,同时右手旋转镜身配合左手大旋钮的操作进行所谓的回行穿行。
过肝曲时有一定难度的病人也是同样的手法。
熟练而又恰到好处的钩拉、吸气、左右手的配合应该是单人操作大肠镜的最高境界。
12.勾拉体会(单人操作)当镜子成襻时有以下特点:A.感觉到镜身变硬了;B.大转子和小转子也不灵活了,需要用力扳;C.露在肛门外的镜身及操作部,是歪歪妞妞的成襻状态;这时候你就需要退镜解襻,我通常不管勾住了肠壁没有,当你退镜到上面所说的A,B,C,三点感觉都消失的时候,襻也就解除了,再次进镜,如又成襻则再退,反复几次自然就到了回盲部,还有一点体位很重要,到了横结肠,过肝区时通常由左侧卧位改仰卧位比较顺利。
肠镜操作体会
![肠镜操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ceeca2a0740be1e640e9a1d.png)
1.单人肠镜的困惑,怎么进行钩拉?过脾曲时为什么疼痛?感觉进镜不畅时,就要退镜、小幅度的调整角度、旋镜、寻到腔隙后吸气通过就是钩拉。
乙状结肠取直后通过脾区不疼痛。
角度打多少,要看你镜子所处肠腔的形态,最好是寻腔勾拉。
举个例子,你在脾曲勾拉,那你就可以UP到底。
如果你在乙状结肠或横结肠勾拉的时候,打的角度要尽量可以勾住,还要可以顺着前面的肠腔,这样勾拉的时候镜子就顺势往里走了。
进行勾拉时,一般先抽气,大旋钮打成一定角度,但前提是勾拉时还可以看见肠腔,这样比较安全,可以防止黏膜撕裂。
另外,退镜时,镜身右旋,可以取直镜身,说明是“α”袢;如果右旋反而肠腔退了出来,说明是反“α”袢,此时左旋镜身即可取直镜身。
乙状结肠取直镜身很重要,这样进脾曲、肝曲一般都比较顺利!2.瘦人在做肠镜检查时关键是取直镜身,千万不要结袢,反复勾拉,一般用较短镜身就可到达盲肠。
瘦人难在乙状结肠,胖人难在横结肠。
瘦人乙状结肠肠腔狭,皱襞厚,皱襞之间间距小,故易成攀,要熟练须很长的时间反复磨练,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胖人主要因为肠系膜脂肪厚,导致横结肠下垂,这时应在脾曲处改为右侧卧位就可顺利到达肝曲了,但要保证到脾曲处镜身进入40cm,说明在乙状结肠没有成攀。
通过直乙结肠、乙降结肠移行部:左侧卧位通过直肠及直乙结肠交界时,调角度向上,再向左旋转镜身进镜,越过直乙交界后,充分抽出空气,回拉并右旋镜身,进行镜身取直缩短的操作,拉直直乙弯曲部。
通过乙状结肠时,一边抽吸空气,一边有意识退拉内镜,一边右旋内镜,有时要左旋,使乙状结肠缩短直线化过程中插入结肠镜。
我们将这种方法总称为“右旋短缩技术”。
在乙状结肠通过后或脾曲通过后,如有结袢,右旋短缩技术在此时的应用极为重要,通过右旋镜身及向后退镜,可使绝大部分结袢消除并取直镜身。
结肠脾曲、肝曲:在紧挨脾曲部位使内镜直线化,充分抽吸空气调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镜身后,立即向左反旋转内镜。
为使脾曲部弯曲钝角化,应稍微回收角度,并使肠管与内镜镜身保持一致的同时,向内插入,边吸气边左旋内镜,使之进入横结肠。
肠镜操作体会
![肠镜操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8e8d47c284ac850ac024208.png)
肠镜操作体会1.单人肠镜的困惑,怎么进行钩拉?过脾曲时为什么疼痛?感觉进镜不畅时,就要退镜、小幅度的调整角度、旋镜、寻到腔隙后吸气通过就是钩拉。
乙状结肠取直后通过脾区不疼痛。
角度打多少,要看你镜子所处肠腔的形态,最好是寻腔勾拉。
举个例子,你在脾曲勾拉,那你就可以UP到底。
如果你在乙状结肠或横结肠勾拉的时候,打的角度要尽量可以勾住,还要可以顺着前面的肠腔,这样勾拉的时候镜子就顺势往里走了。
进行勾拉时,一般先抽气,大旋钮打成一定角度,但前提是勾拉时还可以看见肠腔,这样比较安全,可以防止黏膜撕裂。
另外,退镜时,镜身右旋,可以取直镜身,说明是“α”袢;如果右旋反而肠腔退了出来,说明是反“α”袢,此时左旋镜身即可取直镜身。
乙状结肠取直镜身很重要,这样进脾曲、肝曲一般都比较顺利!2.瘦人在做肠镜检查时关键是取直镜身,千万不要结袢,反复勾拉,一般用较短镜身就可到达盲肠。
瘦人难在乙状结肠,胖人难在横结肠。
瘦人乙状结肠肠腔狭,皱襞厚,皱襞之间间距小,故易成攀,要熟练须很长的时间反复磨练,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胖人主要因为肠系膜脂肪厚,导致横结肠下垂,这时应在脾曲处改为右侧卧位就可顺利到达肝曲了,但要保证到脾曲处镜身进入40cm,说明在乙状结肠没有成攀。
通过直乙结肠、乙降结肠移行部:左侧卧位通过直肠及直乙结肠交界时,调角度向上,再向左旋转镜身进镜,越过直乙交界后,充分抽出空气,回拉并右旋镜身,进行镜身取直缩短的操作,拉直直乙弯曲部。
通过乙状结肠时,一边抽吸空气,一边有意识退拉内镜,一边右旋内镜,有时要左旋,使乙状结肠缩短直线化过程中插入结肠镜。
我们将这种方法总称为“右旋短缩技术”。
在乙状结肠通过后或脾曲通过后,如有结袢,右旋短缩技术在此时的应用极为重要,通过右旋镜身及向后退镜,可使绝大部分结袢消除并取直镜身。
结肠脾曲、肝曲:在紧挨脾曲部位使内镜直线化,充分抽吸空气调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镜身后,立即向左反旋转内镜。
为使脾曲部弯曲钝角化,应稍微回收角度,并使肠管与内镜镜身保持一致的同时,向内插入,边吸气边左旋内镜,使之进入横结肠。
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法的体会
![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法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807674add88d0d232d46acf.png)
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法的体会在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结肠检查最有价值,准确性最高的仍然是结肠镜检查,这是CT、MRI、消化道钡餐、胶囊内镜等检查所不能替代的。
尤其镜下切除息肉、早癌等。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该检查还是存在一定的痛苦,使很多患者望而怯步,近年大家都在探讨“清醒镇静法”和“麻醉辅助法”无痛结肠镜检查。
笔者以为,药物辅助固然必要,但基本操作手法的进一步探讨更重要,国内结肠镜检查传统的操作方法是双人操作,近年有部分操作医生试用单人操作检查,体会比双人操作更具有可推广性。
作者就自己的操作体会做一浅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00例患者中,男965例,女635例,年龄14~92岁,平均50岁。
最后诊断:非特异性结肠炎360例,结直肠癌130例,息肉235例,溃疡性结肠炎195例,克罗恩病5例,淋巴瘤1例,结肠黑变病28例,肠结核3例,未见异常643例。
1.2 方法应用潘太克斯EC3840电子结肠镜。
患者取左侧卧位,并根据术中情况不断变换(可仰卧、右侧卧位),患者臀部置于床尾部,内镜主机和监视器放在检查床右侧并与检查床成一定角度。
操作者左手控制操纵部(整个操作过程一般不需右手帮助),右手握持镜身负责插镜(镜身近患者肛门侧始终由右手握持,镜身中间部悬在床尾的床沿下),除活检及必要的腹部按压外,其他所有操作手法均由术者一人完成。
进退镜、钩拉等基本操作手法和少注气、循腔进镜等原则同双人法,但旋转镜身进镜手法较双人法应用的频率明显增多。
操作中利用调节角钮结合旋转镜身循腔进镜,吸气使肠管自动套于镜身。
必要时滑镜,并不断退镜、钩拉套叠游离肠管,为了避免结袢,操作中始终保持用尽可能短的镜身插入尽可能深的肠腔,有时需不断吸气退镜、左或右旋转镜身退镜取直镜管,以防结襻牵拉肠系膜引起疼痛。
如此多能顺利进镜。
2 结果1600例患者1582例达回盲部,成功率达98.9%,18例因肿瘤致肠腔狭窄,镜身不能通过;未达回盲部;达回盲部时间90%患者在5~8 min,最短者1.5 min,最长者20 min,无穿孔等并发症。
单人肠镜操作体会
![单人肠镜操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2c714b827284b73f34250b6.png)
技术。
谢谢!
赵凯
当肠管向右侧展开时,轻打角度向上,右 旋镜身通过,
三、空气量的调节(吸引)
(1)过多的空气使肠管伸展,出现较 大的弯曲,此时应在弯曲的肛侧吸气; (2)由于吸气使内退向肛侧,肠管短 缩变直,从而取得进镜的同样效果。
小结
六项基本要领: 三项基本技术:
1、操作的基本姿势, 2、内镜短缩与取直镜身, 3、内镜的自由感, 4、快速往返进退内镜(Jiggling技术) 5、回转复位, 6、右手握持镜身距离适当。
肠腔内液体; 手术影响; 体型;
检查过程中应注意
肠镜检查主要并发症——穿孔
1. 尽量少滑镜; 2. 少注水注气; 3.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不同的操作方式; 4. 进镜至回盲部不是检查目的; 5. 有耐心,不急躁、不勉强,心态很重要。
个人操作技巧心得
1. 少注气; 2. 保持镜身自由感(Jiggling技术); 3. 旋转过弯,边旋边拉,过完吸引,取
五、回转复位
通过内镜镜身的旋转, 可以观察360度的范围, 实际操作中很少用到如 此大的角度,通过镜身 的旋转及角度旋钮的配 合,再大的弯也可以越 过,应注意旋转后立即 转回复位。
六、右手握持内镜距离适当
握持内镜的距离距肛门不宜过近,应保 持在距肛门20-30cm的地方,这样有利 于保持镜身的直线状态,再则可以利用 杠杆原理,较轻松的移动内镜的前端。
三、内镜的自由感
内镜的自由感是指在肠镜的操作中,右 手的动作能准确传递到内镜前端的一种 操作时的感觉,内镜完全没有阻碍的状 态。
四、快速往返进退内镜 (Jiggling技术)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a6c26681ed9ad51f01df26c.png)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的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看符老师做肠镜,和他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的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的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的结肠镜插入法的内容(我差不多看了十遍),但决对不是抄袭。
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也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肠镜没有固定的招式,不象胃镜,路是固定的,到贲门口肯定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是,肠子的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你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的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
第二部分:那些肠镜的基础1操作肠镜时的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的姿势,因为那是练武时的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图中的重点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左右(我当年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姿势,对于你以后的肠镜高度有很主要的作用,相当于练武时的马步。
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你了解你使用的武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吗,当然,我不是指它的钮什么的,我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你们理解,肠镜是竹节样结构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不能推,要旋和拉的基础。
上图工藤的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保守镜身的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和拉,其实镜身的结构和玩具蛇是一样的,你拉,它会变直,你旋,它也是直的,而且,你把蛇扭出个圈,你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你们能理解我这句话吗,如果理解就往下看,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
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的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看符老师做肠镜,和他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的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的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的结肠镜插入法的内容(我差不多看了十遍),但决对不是抄袭。
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
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也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肠镜没有固定的招式,不象胃镜,路是固定的,到贲门口肯定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是,肠子的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你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的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
第二部分:那些肠镜的基础
1操作肠镜时的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的姿势,因为那是练武时的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
图中的重点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左右(我当年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姿势,对于你以后的肠镜高度有很主要的作用,相当于练武时的马步。
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你了解你使用的武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吗,当然,我不是指它的钮什么的,我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你们理解,肠镜是竹节样结构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不能推,要旋和拉的基础。
上图工藤的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保守镜身的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和拉,其实镜身的结构和玩具蛇是一样的,你拉,它会变直,你旋,它也是直的,而且,你把蛇扭出个圈,你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你们能理解我这句话吗,如果理解就往下看,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第三部分:肠镜的精髓
个人认为,肠镜的精髓在于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自由度,那么如何保持镜身的直呢,拉和旋,而且旋比拉重要,因为旋不但能接袢,还能让镜身继续前进,特别是过乙状结肠,尽量旋,那么,往哪个方向旋呢,往正确的方向(等于没说),怎么判断方向正确:1镜身变松(襻没了)2镜头在向前,所以我一般前面(直乙及乙降)以旋为主,基本不拉,只是保持镜身向后的张力,而且有时旋的幅度很大,甚至肯能超过270度,旋到镜身的自由度出现为止。
不管体外的镜身钮成什么样(和工藤的观点不同),而大幅度的拉镜一般在横结肠和过肝曲才大幅度拉镜,右旋,拉,而且把镜身的硬度调到2,有助于拉镜的效率,很多初学者抱怨拉镜没效果,其实是旋的不够,为拉而拉(特别是前面)。
第四部分:一些过弯的技巧
1我们做肠镜,最先面临的应该是过弯的技巧,在这,我要提出一个观点,肠镜不应该是循腔进镜,起码不是把整个腔摆好了进,而是判断出肠腔方向,通过旋镜挤过去,然后再马上回复,而旋镜的方向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你现在往左旋能使镜身变松,即使腔在右边,你也先往左旋,通过调钮把腔摆左边去后通过,也就是说,镜身的松弛(自由度)是第一位的,不能光顾这过弯。
2对于锐角弯如何过:很多人碰到锐角弯发现无从下手,滑镜又不敢(估计大部分人都不敢),而其即使滑过去,病人也很痛苦,医生也害怕,我现在自己找到了一个方法(不是什么吸气使锐角变钝角),我称为:半推半就,就是说,我大体判断腔的走向,轻轻靠近粘膜,稍微顶一下镜身(类似半滑),但以病人不痛,然后动大小钮找腔,这是你大小钮动是安全的,因为顶在肠壁(着力点)的是镜身而不是镜头,看到腔后,不要急,不能顶,通过轻轻旋转镜身(方向判断见上),把镜身转入肠腔,这要做的好处是病人不痛,因为是利用镜子本身的弹性过弯,安全的。
第五部分:肠镜中最难的部分
肠镜中最难的应该是气体的控制了,个人认为少注气比吸气更重要,你只要把旋和拉掌握好,吸气并没有那么重要,但一定要少注气,因为有些袢,特别是乙状结肠,完全充开的话肯能必须顶过乙状,在降结肠大幅度的旋镜才能解袢,有时必须护士按压。
而少注气意味着路途短,不容易结袢。
而控制气体通过1注气时调到中低当(对于初学者尤其有用);2半吸引方式,即充开肠壁看清方向后轻吸引,使肠腔缩小,但不是吸住粘膜看不见,这样你反而要充
更多的气。
(掌握吸引空到在五点方向,把镜头摆在腔中吸引至腔缩小,但不是闭合)。
第六部分:总有那么一些难做的病人
没有人敢说没有做不进去的肠镜,因为总归有些是难做或者做不进去的,那么哪些人难做呢,个人观点:1手术病人,特别是妇科手术病人;2回盲部有肿瘤的病人(特别是可能粘连的);3腹围特别大的病人(特别是老太)。
因此,及时的让护士按压腹部或者改变体位很重要,因为越晚弄越难做(充气的关系),个人以下几种情况回果断要求按压1:20cm左右就结袢,而且解不了(这个部位结袢,如果你是高手,那么肯定病人直肠固定袢,解不了,初学者结袢可能是直乙没过好,能解),那么按压。
2:过了直乙发现一路是直的(往往发生在接手或者前面过的不顺),那让护士按压,过了乙状到降结肠再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