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齿轮公法线长度简易计算法

合集下载

齿轮公法线计算公式2015

齿轮公法线计算公式2015

黄色填写 已知数
数值 公差
10
已知数
17
已知数
20°
1
1.25
15.708
-0.08 自动计算
164.75 -0.10
自动计算
6
自动计算
2.387 (四舍五入)
数 值 单位
公差
170 mm
自动计算
190 mm
自动计算
145 mm
自动计算
名称 两啮合齿轮的中心距 a=(d1+d2)/2=(Z1+Z2)*Mt/2
自动计算
6
自动计算
5.606 (四舍五入)
数 值 单位
公差
460 mm
自动计算
直齿轮2
名称 模数 齿 数z2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齿根高系数 分度园齿厚 公法线长度 跨齿数
名称 分度圆直径d2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代号 m z α ha hf s W K K 代号 φ φ φ
直齿轮1
名称 模数 齿 数z1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齿根高系数 分度园齿厚
公法线长度
跨齿数
名称 分度圆直径d1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代号 m z α ha hf s
W
K K 代号 φ φ φ
黄色填写 已知数
数值 公差
10
已知数
46
已知数
20°
1
1.25
15.708
-0.08 自动计算
-0.10 168.81 -0.30
代号 a
数 值 单位 315 mm
公差
自动计算

公法线长度计算

公法线长度计算

公法线长度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公法线长度
英文名称:base tangent length
定义:对于外齿轮,指相隔若干个齿的两外侧齿面各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相切,此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于内齿轮,指相隔若干个齿槽的两外侧齿面。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传动(二级学科);齿轮传动(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渐开线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是指与两个异侧齿面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W。

对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W按下式计算:
W=mcosα[π(k-0.5)+zinvα]+2xminvα
α=20 °时
W=m[2.9521(k—0.5)+0.014006z]+0.68404xm
式中 m 模数;
a 齿形角;
z 齿数;
x 变位系数;
k 跨齿数。

齿轮测量:。

斜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计算

斜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计算

斜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计算斜齿圆柱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在设计和制造斜齿圆柱齿轮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公法线长度。

本文将介绍公法线长度的计算方法和其在齿轮设计中的重要性。

公法线长度是指两个相邻齿轮齿面接触时的接触线长度。

在斜齿圆柱齿轮中,齿轮的齿面是斜的,因此接触线并不是直线,而是一个斜线。

公法线长度是指这个斜线的长度。

计算公法线长度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等。

模数是指齿轮齿数与齿轮直径的比值,是齿轮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齿数是指齿轮上的齿的数量,用来描述齿轮的大小。

压力角是指齿轮齿面与公法线之间的夹角,是齿轮传动中的重要参数。

根据齿轮的基本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公法线长度。

公法线长度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几何关系来实现的。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齿顶高和齿根高。

齿顶高是指齿轮齿面的最高点到基圆的距离,齿根高是指齿轮齿面的最低点到基圆的距离。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公法线长度。

具体地,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公法线长度 = (齿顶高 + 齿根高) / cos(压力角)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公法线长度时,我们需要将压力角转换为弧度。

压力角是以度为单位表示的,因此在计算公法线长度时,需要将其转换为弧度。

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在齿轮设计中非常重要。

公法线长度可以影响齿轮的传动效率和运行平稳性。

如果公法线长度太短,会导致齿轮齿面接触面积小,传递的力量不均匀,容易造成齿面磨损和噪音。

如果公法线长度太长,会增加齿轮的摩擦和能量损耗,降低传动效率。

因此,在齿轮设计中,需要合理计算公法线长度,以确保齿轮的正常运行。

总结起来,公法线长度是斜齿圆柱齿轮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过计算齿顶高、齿根高和压力角,可以准确计算出公法线长度。

合理计算公法线长度可以提高齿轮的传动效率和运行平稳性。

在齿轮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齿轮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n =d/z=da/(z+2)(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 n m=t d/z齿数Z z=d/m=n d/p分度圆直径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 n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咼ha ha=m=p/n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 n m/2中心距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 40 mm ,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 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p的大小。

13-3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a = 106.40 mm ,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i= 22、Z2=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i= 240 mm ,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 19、Z2= 81,模数m= 5 mm,压力角= 20°若将其安装成a'= 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 = 21、Z2= 66,模数m = 3.5 mm ,压力角□= 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i= 77.5 mm,齿数z1=29。

齿轮尺寸、公法线与跨齿数计算

齿轮尺寸、公法线与跨齿数计算

3.125
齿顶高
ha
ha ha*nmn
2.5
全齿高
h
h ha hf
5.625
齿顶圆直径
da
da d 2ha
350.611053
齿根圆直径 中心距 齿数比
df
da d 2hf
a
a d1 d2 z1 z2 mn
2
2 cosβ
u
u z2 z1
339.361053 285.0001594 0.649253731
标准斜齿(人字齿)圆柱齿轮尺寸计算
原始数据
名称

符号
螺旋角
β
法面模数
mn
计算所得数据
公式及说明 弧度
常数
数值 主动齿轮 0.248437923
2.5
端面模数
mt
mt
mn cos β
2.579186963
齿数 假想齿数 齿顶高系数 顶隙系数 法面压力角
端面压力角
z
134
z'
z z invαt invαn
六十进制 β
十进制(度)



14
14
4
14.23444444
公法线跨齿数 (内齿轮为跨齿槽
k
k
αn 180
z
0.5
数)
四舍五入后
16.77397489 17
公法线长度
Wk
Wk Wk*nmn cos αn πk - 0.5 zinvαn mn 126.9037521
计算
常数
数值 从动齿轮
0.248437923 2.5
2.579186963
87
95.09345031

圆柱齿轮公法线计算公式

圆柱齿轮公法线计算公式

圆柱齿轮公法线计算公式圆柱齿轮公法线计算公式本文将介绍圆柱齿轮公法线计算所涉及的相关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公法线计算公式在圆柱齿轮设计中,公法线是指两个相邻齿轮齿面接触点连线之间的直线。

公法线计算公式如下:•模数(m)公式:m = π * d / z其中,m表示模数,d表示齿轮直径,z表示齿数。

•齿顶圆直径(d_t)公式:d_t = d + 2m齿顶圆直径用于计算圆柱齿轮的齿面接触。

•插齿深(h_a)公式:h_a = * m插齿深是齿高(齿顶到齿槽底部的距离)的一部分,用于计算齿面接触。

•齿根圆直径(d_f)公式:d_f = d -齿根圆直径用于计算齿面接触。

•齿高(h)公式:h = * m齿高是齿顶到齿底的距离,用于计算齿面接触。

公式应用示例以一个圆柱齿轮系统为例,齿数分别为齿轮1(z1)为20,齿轮2(z2)为30,模数(m)为2。

现在计算这两个齿轮的公法线。

根据上述公式,先计算模数(m):m = π * d / z对于齿轮1,d_1 为(z1 * m):d_1 = z1 * m = 20 * 2 = 40对于齿轮2,d_2 为(z2 * m):d_2 = z2 * m = 30 * 2 = 60根据齿顶圆直径公式,计算齿顶圆直径(d_t):d_t1 = d_1 + 2m = 40 + 2 * 2 = 44d_t2 = d_2 + 2m = 60 + 2 * 2 = 64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得到了齿轮1和齿轮2的齿顶圆直径。

接下来,根据插齿深公式,计算插齿深(h_a):h_a = * m = * 2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齿轮1和齿轮2的插齿深。

再根据齿根圆直径公式,计算齿根圆直径(d_f):d_f1 = d_1 - = 40 - * 2 = 35d_f2 = d_2 - = 60 - * 2 = 55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齿轮1和齿轮2的齿根圆直径。

最后,根据齿高公式,计算齿高(h):h = * m = * 2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齿轮1和齿轮2的齿高。

齿轮公法线长度公差

齿轮公法线长度公差
Z 1
EWWavW
Wai
Z
W
z n 0.5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当计算结果有小数时应取相近的整数。 2、计算公法线的公称长度w: 对于标准齿轮用下式计算: W m [ 1 . 476 ( 2 n 1 ) 0 . 014 z ]
3、测量公法线长度时应沿整个齿圈逐齿进行测量, 并按下列两式计算测量结果
F W W W max min
W
1 Z
E W W W av
ai
Z
W
四、实验步骤 1、计算被测齿轮的跨齿数n,计算公法线 公称长度W。 2、测量前将仪器零位检查一下,如不对零, 可利用修正量对读数进行修正。 3、按跨齿数沿齿圈逐齿进行测量,依次将 读数填入报告中。 W 4、计算出公法线长度变动FWW 和公法线平均 max min 长度偏差 ,并作出结论。
Z
E W 1 WW av
W ai
Z
W
Z 1
EWWavW
Wai
Z
W
一、实验目的
1、练习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公法线长度的方法;
2、加深对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的理解。
二、仪器简介
三、仪器的调整和使用 1、跨齿数的选择: 测量公法线长度时应使量具两个量占的工作面与齿 轮的接触点落在分度圆上,或在分度圆附近与齿面接 触,以便消除齿形角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要满足 这一条件应选择合适的跨齿数n。 0 . 3 ~ 0 . 3 ) 当 200 时,对标准齿轮或变位系数不大 ( 的齿轮,n可由下式算得:
(二)公法线长度变动与平均长度偏差
的测量
公法线长度变动 F 是指同一齿轮实际公法线 W W W max min 的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之差,属于第它也用于齿侧 间隙Ⅰ公差组的评定指标,可反映齿轮运动误差中 的切向误差分量;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则是 指公法线实际长度的平均值之差,它也用于控制齿 侧间隙。测量齿轮公法线的量具和量仪种类很多, 其中精度较高的有公法线指示千分尺、公法线指示 F W W 卡规和万能测齿仪等,都可同时评定 和 两项 W max min 指标。本实验采用车间中最常用的公法线千分尺。

公法线长度计算【范本模板】

公法线长度计算【范本模板】

公法线长度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公法线长度
英文名称:base tangent length
定义: 对于外齿轮,指相隔若干个齿的两外侧齿面各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相切,此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于内齿轮,指相隔若干个齿槽的两外侧齿面。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传动(二级学科);齿轮传动(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渐开线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是指与两个异侧齿面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W。

对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W按下式计算:
W=mcosα[π(k-0.5)+zinvα]+2xminvα
α=20 °时
W=m[2.9521(k-0.5)+0.014006z]+0.68404xm
式中 m 模数;
a 齿形角;
z 齿数;
x 变位系数;
k 跨齿数.
齿轮测量:。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简易计算法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简易计算法
・ *$ ・万方数据
试验前, 首先应当对所测试的最大试验力进行估测, 然后再选用相应的量程, 悬挂摆锤, 这样可以使实验 结果更为准确。 !& 调整指针零点的方法不正确 不真实的零点会严重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正确的方法是: 先装好试样, 开动油泵, 将工作活塞从 缸底升起 %$77 9 !$77, 保持活塞不动, 使油泵空转, 然后到后面观察摆杆上的标示刻线, 是否与缓冲挡座 的指标刻线对齐, 如果没有对齐, 就说明试样的重量 不能被平衡掉, 应当调整平衡砣直到两条刻线对齐, 然后到正面来转动丝杆使指针对准零点即可。
计量技术 !$$# :; %
使用与维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酸度计示值误差大的调修
张洪彬
(陕西省汉中市计量所, 汉中市 !"#$$$) 但 %&’ ( ") 酸度计在基层化验定的数量较多, 在使用和检定中也会经常遇到示值误差大的问题, 如果对该机原理和结构不是十分熟悉的话, 要把它 调整到规程要求的范围内, 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 机内的某些电位器是不能随意调整的。否则, 将会 使问题更加复杂。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 现将 %&’ ( ") 酸度计常见的几种示值误差大的情况总结如 下, 供大家参考。 ’ 电计的 *+ 示值误差大, 这会给 %& 值测量带来 (无论正负 误差。校正的方法是!将电计打向 *+ 档 毫伏) “ ,量程范围” 置于 “$” 。如果电表指针不在 $*+ 上, 则调节仪器右侧的 “零点” 调节器使电表指在 $*+ 上。"将电计开关打向 , *+ 档, “ 量程范围” 置于 “-"” , 用电位差计向电计输入 , -.$$*+, 如果 / *+ 有 调节器, 如果 ( *+ 有 误差就调节仪器右侧的 “ / *+” 误差就调节仪器右侧的 “ ( *+” 调节器。 %* () 示值正常, !" 示值误差大 *+ 示值正常, %& 示值误差大。 ! 应先检查 %& 计 “温度补偿器” 的位置是否左右对称, 面板上的 “斜 率” 校正电位器是否在 -$$0 的位置。 " 如果以上 检查正常的话, 就要打开机壳, 检查标准电压抵偿电 路中的 -$$# 和 #1$# 电阻, 把阻值发生变化的电阻 更换掉。$ 检查用于调节 231-1 和 4!.!2 失调电 压的电位器 !"- 、 如果被别人 !"1 是否被别人动过, 电计的 () 示值误差大 动过, 就要设法恢复到原来出厂调整的位置。 误差越大 +* !" 示值越远离 ,*--, 误差越大。这一问题, 无 %& 示值越远离 !5$$, 论在检定中还是在使用中, 转换量程时最容易被察 觉。因为同一 %& 值, 在不同量程范围相差很多, 如 “量程范围” 置于 “8” 可以测量, 在 “量程 %& 6 75$$ 在 范围” 置于 “7” , 也可以测量, 可二者却相差很多。这 主要是仪器灵敏度有问题需要校正。校正的方法 是: 把 “温度补偿器” 置于 #$9 , “ 斜率” 校正电位器 放在 -$$0 的位置, 用短路续接器把玻璃电计与甘 汞电极的输入端短接起来, 电计开关打向 %& 档, “量程范围” 置于 “8” , 按下 “读数” 开关, 用机外的 “定 位” 调节器将电计调到 %& 6 85$$, 再把 “量程范围” 置于 “.” , 调节 ""$# 电位器 ( ""$# 电位器在机内只 有一个) , 使电计指示 %& 6 85$$ 就行了。如果调不 就是与 ""$# 电位器串联的 :"1# 电阻 到 %& 6 85$$, 阻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需要把它更换掉, 然后再重 新调整 ""$# 电位器就可以了。该电位器相当于我 们过去常用的 %&’ ( " 型酸度计的机外 “校正” 电位 器。 作为一般的仪器操作人员, 也可以利用上述第 三项的校正方法来检查仪器的示值误差和输入阻 抗。这主要是利用了仪器自身的 *+ 信号及 -$$;# 的高阻。按 以 上 的 方 法 进 行 调 校, 可以使常见的 %&’ ( ") 酸度计示值误差大的问题得到解决。

压力角30度齿轮公法线表

压力角30度齿轮公法线表

压力角30度齿轮公法线表【原创版】目录1.压力角 30 度齿轮的概念2.齿轮公法线公式3.齿轮的基圆直径、分度圆直径和压力角4.30 度压力角齿轮的优点5.结论正文一、压力角 30 度齿轮的概念压力角 30 度齿轮是一种在机械传动系统中应用广泛的齿轮类型。

它是指齿轮齿廓曲线上某一点的法线与齿轮齿廓曲线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 30 度。

这种齿轮的齿廓曲线比较平缓,因此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

二、齿轮公法线公式齿轮公法线是指齿轮的分度圆上任意一点到齿轮基准圆的连线。

齿轮公法线公式如下:公法线 = m × z其中,m 为齿轮的模数,z 为齿轮的齿数。

三、齿轮的基圆直径、分度圆直径和压力角1.基圆直径:齿轮的基圆直径是齿轮的最小直径,通常用于确定齿轮的尺寸。

2.分度圆直径: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上每个齿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也称为节圆直径。

3.压力角:压力角是齿轮齿廓曲线上某一点的法线与齿轮齿廓曲线的切线之间的夹角。

压力角越大,齿轮的承载能力越强。

四、30 度压力角齿轮的优点1.承载能力强:与较小的压力角相比,30 度压力角齿轮的齿廓曲线更加平缓,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

2.传动比稳定:30 度压力角齿轮的齿廓曲线设计使得齿轮的传动比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机械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3.磨损小:30 度压力角齿轮的齿廓曲线更加平缓,因此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磨损较小,寿命较长。

五、结论压力角 30 度齿轮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稳定的传动比和较小的磨损,因此在机械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1页共1页。

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测量

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测量

实验三 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测量(一) 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方法。

(2)熟悉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的计算方法,并理解两者的含义和区别。

(二) 实验内容(1)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2)根据测得值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

(三) 计量器具说明公法线长度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指示卡规和万能测齿仪等测量。

公法线千分尺应用最多。

如图3-1所示,它与普通外径千分尺相似,只是改用了一对直径为30mm 的盘形平面测头,其读数方法与普通千分尺相同。

图3-1 公法线长度测量(四) 测量原理公法线长度变动ΔF W 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F W 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公法线实际长度的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

测量时,要求测头的测量平面在齿轮分度圆附近与左、右齿廓相切,因此跨齿数k 不是任取得。

当齿形角α=20°,齿数为z 时,取5.09+=z k 的整数(四舍五入)。

对于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W 可按下式计算:ααπαsin 2])5.0([cos xm zinv k m W ++−=式中:m ————被测齿轮模数;α————齿形角;z—————齿数;k—————跨齿数;x—————变位系数。

当α=20°,变位系数x = 0时,]014.0)12(476.1[z k m W +−=W 和k 值也可从表3-1中查出。

表3-1 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α=20°,m=1,x=0)(五)测量步骤(1)根据被测齿轮的α,m,z值,按上述公式计算或查表3-1确定被测齿轮的跨齿数k和公法线公称长度。

(2)用标准校对棒或量块校对所用千分尺的零位。

(3)用左手捏住公法线千分尺,将两测头伸入齿槽,夹住齿侧测量公法线长度,齿轮不动,左右摆动千分尺,同时用右手旋动千分尺套筒,使两测头合拢,直到手感到测头夹紧齿侧后,从千分尺的标尺上读数,此数即为公法线长度。

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跨齿数的计算方法

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跨齿数的计算方法

(3)
(4) 量块的长度允许变化值 δ4
用量块检定示值误差时 ,扭簧比较仪测头的顶
点不可能正好接触在量块的中心位置上 ,总是与中
心位置有些偏离 ,但偏离最大也不会超过量块长 、短
边长度的 1/ 4 ,长度 10mm 以下的三等量块的长度允
许变化值为 0112μm ,取 1/ 2 ,则
δ4 = ±0106μm
变位齿轮传动时 ,齿轮啮合中心距为 a′,根据变位
齿轮传动特性 ,有 cosα′= acosα/ a′,即
cosα′= rcosα/ ( r + xm) = zcosα/ ( z + 2 x)
(5)
由图 1 可知
NB = W′/ 2
= [ ( mcosα) / 2 ] [π(2 k′- 1) / 2 + zinvα+ 2 xtanα] (6)
2 αr = mzα,因此跨齿数 k 计算公式为
k =αz/ 180°+ 015
(1)
确定跨齿数时应选取与 k 的计算结果最接近
的整数 ,也可近似选取齿数 z 的 1/ 9 作为跨齿数 。
图 1 公法线长度测量原理 收稿日期 :2002 年 11 月
2 直齿变位齿轮跨齿数 k′的计算方法
变位齿轮可分为正变位 (齿厚增大) 和负变位
(齿厚减小) 两种情况 。变位齿轮的跨齿数 k′与变
位系数 x 的大小有关 。由图 1 可见 ,基准齿形径向
位移 xm 后 ,将引起原有公法线长度发生变化 ,在齿
厚增大的情况下 ,变位齿轮的实际公法线长度 W′比
标准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W 增大了 2 AB (负变位齿
轮的公法线长度则减小) 。由图 1 右侧可看出刀具

公法线长度计算

公法线长度计算

公法线长度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公法线长度
英文名称: base tangent length
定义: 对于外齿轮,指相隔若干个齿的两外侧齿面各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相切,此两
平行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于内齿轮,指相隔若干个齿槽的两外侧齿面。

所属学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传动(二级学科);齿轮传动(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渐开线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就是指与两个异侧齿面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W。

对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W按下式计算:
W=mcosα[π(k-0、5)+zinvα]+2xminvα
α=20 °时
W=m[2.9521(k-0.5)+0.014006z]+0.68404xm
式中 m 模数;
a 齿形角;
z 齿数;
x 变位系数;
k 跨齿数。

齿轮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技术 !$$# :; %
使用与维修
!"# $ %& 酸度计示 !"#$$$) 但 %&’ ( ") 酸度计在基层化验定的数量较多, 在使用和检定中也会经常遇到示值误差大的问题, 如果对该机原理和结构不是十分熟悉的话, 要把它 调整到规程要求的范围内, 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 机内的某些电位器是不能随意调整的。否则, 将会 使问题更加复杂。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 现将 %&’ ( ") 酸度计常见的几种示值误差大的情况总结如 下, 供大家参考。 ’ 电计的 *+ 示值误差大, 这会给 %& 值测量带来 (无论正负 误差。校正的方法是!将电计打向 *+ 档 毫伏) “ ,量程范围” 置于 “$” 。如果电表指针不在 $*+ 上, 则调节仪器右侧的 “零点” 调节器使电表指在 $*+ 上。"将电计开关打向 , *+ 档, “ 量程范围” 置于 “-"” , 用电位差计向电计输入 , -.$$*+, 如果 / *+ 有 调节器, 如果 ( *+ 有 误差就调节仪器右侧的 “ / *+” 误差就调节仪器右侧的 “ ( *+” 调节器。 %* () 示值正常, !" 示值误差大 *+ 示值正常, %& 示值误差大。 ! 应先检查 %& 计 “温度补偿器” 的位置是否左右对称, 面板上的 “斜 率” 校正电位器是否在 -$$0 的位置。 " 如果以上 检查正常的话, 就要打开机壳, 检查标准电压抵偿电 路中的 -$$# 和 #1$# 电阻, 把阻值发生变化的电阻 更换掉。$ 检查用于调节 231-1 和 4!.!2 失调电 压的电位器 !"- 、 如果被别人 !"1 是否被别人动过, 电计的 () 示值误差大 动过, 就要设法恢复到原来出厂调整的位置。 误差越大 +* !" 示值越远离 ,*--, 误差越大。这一问题, 无 %& 示值越远离 !5$$, 论在检定中还是在使用中, 转换量程时最容易被察 觉。因为同一 %& 值, 在不同量程范围相差很多, 如 “量程范围” 置于 “8” 可以测量, 在 “量程 %& 6 75$$ 在 范围” 置于 “7” , 也可以测量, 可二者却相差很多。这 主要是仪器灵敏度有问题需要校正。校正的方法 是: 把 “温度补偿器” 置于 #$9 , “ 斜率” 校正电位器 放在 -$$0 的位置, 用短路续接器把玻璃电计与甘 汞电极的输入端短接起来, 电计开关打向 %& 档, “量程范围” 置于 “8” , 按下 “读数” 开关, 用机外的 “定 位” 调节器将电计调到 %& 6 85$$, 再把 “量程范围” 置于 “.” , 调节 ""$# 电位器 ( ""$# 电位器在机内只 有一个) , 使电计指示 %& 6 85$$ 就行了。如果调不 就是与 ""$# 电位器串联的 :"1# 电阻 到 %& 6 85$$, 阻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需要把它更换掉, 然后再重 新调整 ""$# 电位器就可以了。该电位器相当于我 们过去常用的 %&’ ( " 型酸度计的机外 “校正” 电位 器。 作为一般的仪器操作人员, 也可以利用上述第 三项的校正方法来检查仪器的示值误差和输入阻 抗。这主要是利用了仪器自身的 *+ 信号及 -$$;# 的高阻。按 以 上 的 方 法 进 行 调 校, 可以使常见的 %&’ ( ") 酸度计示值误差大的问题得到解决。
使用与维修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简易计算法
翟旭军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泰州 !!"#$$) 当齿轮数大于 !$$ 时, 一般手册很难查到标准 的公法线长度。这时可用简易计算法, 其步骤如下: %& 首先算出跨齿数 ! : 式中 " 为齿数, 若可除尽 ! ’ " ( ), ! 取整数, 例: 则跨齿数为 "。 则进 %, #* ( ) ’ +, !& 齿轮上每一节距所包含的角度 !: ! ’ #*$# ( " #& 求出跨齿数所包含角度": ( $ , $&") -! "’ 求公法线长度 参见图 %, 在 ! ./0 中, +& %: &’ ( ’ 123 - )& " ( !) ( 式中 * 为齿轮模 % ’ ! &’ ’ 123 - * - ", " ( !) 数。 利用上述公式, 用计算器很快可求出公法线长 度。 实例: 其 * ’ !, " ’ #4$, # ’ !$# 的标准直齿轮, 公法线长度计算如下: (%) 圆整到 +!, 即 ! ’ +! ! ’ #4$ ( ) ’ +%&%, (!) ! ’ #*$# ( #4$ ’ $&)4!)4# (#) " ’( +! , $&")- $&)4!)4# ’ +$&#45# , "( ! ’ !$&%5)# (+) ( % ’ ! &’ ’ 123 - * - " ’ 123!$&%5)6 " ( !) (77) ! - #4$ ’ !""&#54
万方数据 计量技术 "$$# <= -
・ 8- ・
!!!!!!!!!!!!!!!!!!!!!!!!!!!!!!!!!!!!!!!!!!!!!! 台上升, 然后再匀速打开送油阀即可。 工作台 #5 在使用试验机做压缩或弯曲试验时, 上升至试样与上承压板 (或压头) 接触时, 速度过快 这样会产生对试样的冲击力, 影响示值的准确 性, 这时应当仔细控制好送油阀, 使其平稳缓慢地接 触, 然后按试样所规定的, 加荷速度施加试验力, 但 要将工作台从快速上升过程中放慢至适当速度, 在 操作上并不好控制, 这里介绍一个办法: 在试样与压 板 (或压头) 快接触时, 先迅速关闭送油阀, 停止工作 置已打开的回油阀不顾, 任由 .5 完成试验后, 工作活塞落到油缸底部空气就会进入油路及油泵 中, 下次使用时会造成加荷过程中指针抖动, 甚至试 验机打不上油 在当完成试验后, 应将工作活塞落到距离油缸 并关紧回油阀, 下次使用不会出 "$** 左右的距离, 现指针抖动等现象。
・ *$ ・万方数据
试验前, 首先应当对所测试的最大试验力进行估测, 然后再选用相应的量程, 悬挂摆锤, 这样可以使实验 结果更为准确。 !& 调整指针零点的方法不正确 不真实的零点会严重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正确的方法是: 先装好试样, 开动油泵, 将工作活塞从 缸底升起 %$77 9 !$77, 保持活塞不动, 使油泵空转, 然后到后面观察摆杆上的标示刻线, 是否与缓冲挡座 的指标刻线对齐, 如果没有对齐, 就说明试样的重量 不能被平衡掉, 应当调整平衡砣直到两条刻线对齐, 然后到正面来转动丝杆使指针对准零点即可。
万能试验机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姜义滨 冯 磊
(泰安市计量测试所, 泰安市 !4%$$$)
万能材料试验机是一种精密的计量仪器, 只有 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 才能测量出准确、 可靠的试验 数据, 延长试验机的使用寿命, 保持其良好的性能。 在对本地区试验机的检定过程中, 笔者发现许多操 作人员在使用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 集中在以下几 个方面: 没有相应更换 %& 在进行不同试验力的实验时, 量程 由于试验机从起始至本级量程 %$8 的范围内 示值误差比较大, 所以检定规程要求: 检定范围应从 每级量程的 !$8 到最大试验力。因此, 试验人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