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

青铜艺术是继彩陶艺术之后,我国美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1、商周青铜器蕴育的美学思想:

商周青铜器的艺术成就,其造型与纹饰突出体现为“狞厉的美”。

郭沫若《青铜时代·彝器形象的试探》中对青铜时代器皿的形制、纹饰及其社会发展的背景划分了四个时期,

第一期不再赘引;

第二期约自商的后期至西周末,纹饰以云雷、饕餮纹居多,夔龙、夔凤、象纹次之;

第三期是东周(春秋战国时代),饕餮纹失其权威,减少、缩小并降为非主体部分的纹饰,形式也有变化;

第四期是战国,比较多见的是蟠螭纹和蟠虺纹。

2、饕餮纹

饕餮究竟是什么呢?这迄今尚无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兽面纹。是什么兽?则各种说法都有:牛、羊、龙、鹿、山魈……。它实际上是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这符号在幻想中含有巨大的原始力量,从而是神秘、恐怖、威吓的象征,这是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对饕餮的一段解释。从这里要弄清楚的第一点是,饕餮是一种动物经过夸张想象形成的不存在的恶兽,具体到青铜器上则只是兽面纹。

第二点,饕餮作为自然造物而神秘化的时代,是巫术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其前提必然是人的精神、气度、观念和思维还没有彻底从动物性中摆脱出来,或者是人的生存依赖于动物,或者是人的生活方式近似动物,或者是人群间的关系象动物样的相互残噬、毫无理智,与动作一样的凶残。因此人所造的鬼神,崇拜的超自然力量只能是具有巫术感应作用的动物,怎么夸张变化而其基本形态离不开动物。

第三点,饕餮这种兽面纹的文化内涵“是神秘、诡异、恐怖、威吓、狰狞的象征”,它是古代的一种非常凶狠、贪残,吃人嗜血的氏族(苗国)的图腾象征,这个族系虽然在历史上渐渐融化消失了,而它的图腾标记却成了恐怖、狞恶、贪残的象征。再经巫觋渲染、发挥使之神异化,被统治者据为保护神,对广大奴隶便产生了迫压的威慑作用,凛然不可侵犯。

《左传·文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书·舜典》:"窜之于三危",《孔安国传》:“苗、国名、缙云氏之北,鹰隼所鸷,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多无君,此四方之无君者也。”早期神话传说中的“不才子”,不一定是指某一个具体人。饕餮,则可能是与缙云氏族群有着血缘关系,而以饕餮为其图腾标志的族系。因为在古民族互相侵掠仇杀中都异常故而恐怖可畏。

饕餮纹它是根据“祯祥”和“天意”设计出来的符号和标记,它以超现实世界的神秘恐怖的形象设计,成为统治阶级肯定自身、统治世界,用于“协上下”、“承天体”的工具。

青铜器的制造工艺:

(1)、陶范法(复合范、分模制范、复合金属铸造)

先用粘土作泥模,再翻制成陶范,然后向陶范内浇铸铜液,最终成型。

(2)、失腊法

又称出蜡法、拔蜡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方法是将蜡作成模,成型后用细泥浆反复浇淋,泥浆包住蜡模后再涂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铸型。蜡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浇铸铜汁成器。用失蜡法铸造器物,由于采用整模不会出现合范带来的铸痕,表面光滑精细,并且可以铸造相当繁缛复杂的纹样,但是器物表面往往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砂眼,因为无出气孔,铜液灌注有不到之处。后世作伪者误以为越平整、越光洁、没有任何痕迹,便越是成功之器,反而弄巧成拙。由于失蜡法方便易学,是后世仿古作伪的主要技法。古代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陶范法铸造的,即使接合再严密也会有缝隙,所以此类器物的耳、足、腹下

部等隐蔽之处多有铸痕、铸疣,以失蜡法仿铸之器无铸痕却有砂眼,这些隐蔽处的细微差异往往是鉴别真伪的关键之处。

3、青铜器精品赏析

(1)、饕餮乳丁纹方鼎(商初)高100厘米,口横长62.5厘米,重86.4千克我们还记得“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中先是齐桓公称霸,再是晋楚(晋文、楚庄)争霸、吴越争霸。楚王“问鼎”的故事就发生在晋楚争霸中。

自禹“铸鼎象物”以来,九鼎就成为华夏王权的象征。据《左传》记载楚庄王讨戎,兵过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子(楚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乃归”(《楚世家》)。

楚王问鼎就意味着对国家政权抱有野心,于是周王派大臣王孙满去答复说:九鼎夏商周三代相传,谁有德谁就能保有它,失德变不在保有它。如今,周德虽衰而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是不应该问的。可见,楚掌握硬权力而周则掌握软权力——资历和威望同样是政治权力的组成部分。楚庄王观兵周郊,炫耀有形的实力;王孙满则侃侃而谈,展示无形的实力。后遂以“问鼎”比喻夺权篡位。另外,政权的更替也被称作“鼎革”。

汉代有“泗水捞鼎”的传说,就是暗喻秦王朝九鼎不全,江山难保。

饕餮乳丁纹方鼎是目前为止所见到鼎的最早实物。它有方斗形器身,圆拱形双立耳,口沿外折,稍大于底,深腹,平底下立四圆柱状空足。腹部四面的纹饰完全一致,皆上饰带状兽面纹,余下三边则辅以乳丁纹,中央留空,不作任何修饰。鼎足上端饰饕餮纹,三周弦纹

凸现其下。此器装饰单纯,素地且无扉棱等立体装饰,所反映的正是商代早期青铜器质朴的面貌。

(2)、四羊方尊(商后期)

在商代,酒器最多,商亡后,武王吸收商灭亡的教训,酒器减少,而食器增多。在商周青铜器中,酒器的设计最具匠心,主要的有爵、觚和尊等。

说到觚呢,我想大家应该记得有一个成语叫做“觚将不觚”,它是孔子感到东周以后盛行于夏商和西周时期的青铜酒器中的觚逐渐被到为“耳杯”所代替,西周的礼制不在存在,古风不再,而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慨叹。

四羊方尊(高58.3cm)是一种造型奇特的大型酒器,整体为长方的造型,尊的肩部以四只圆雕的羊的上半身作为装饰,突出于器表,羊的形象写实,羊角弯转富有变化,不仅丰富了由直线和弧线结构而成的整体造型,而且也使尊的庄严造型变得异常生动活泼。尊口沿以下,极有弹性的弧线翻转而下,通过羊首的穿插,直抵向外撑开的圈足,形成很有力的约束。浮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表现了商代青铜工艺的高超技艺,更增添了方尊的威严与神秘感。

(3)、龙虎文尊(商后期)

高50.5cm,圆尊。尊的肩部有三条浮雕的游龙,龙口下各对着一条美丽的扉棱,将尊的腹部分割成三个装饰面,每面正中为一只双身的猛虎,虎口下方有一个举手屈腿的人形。下方两侧各有一背向的夔龙。如果掉转90度,两夔龙纹就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饕餮纹,龙头和虎头则成为侧面的立体装饰。

从四羊方尊和龙虎圆尊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商代工匠已经注意到器物多角度的观赏效果,并能做出成功的设计。

(4)、司母戊鼎(商代后期)通高133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