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的熔融态化学 徐冬梅.
化学交联改性提高聚丙烯发泡性能的研究
![化学交联改性提高聚丙烯发泡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5d34d0a58da0116c174979.png)
聚丙烯 ( P 发泡材料与聚苯乙烯 ( S 、 P) P ) 聚乙烯 (E 和聚 P) 氨酯 (U) P 等传统的发泡材料相 比, 具有 以下优点: 1耐热性 () 好, 热塑性的聚丙烯泡沫 材料最高使用温度可达 10 通常 3 ℃, 的聚苯 乙烯泡沫最高使用温度约 8  ̄ 聚乙烯泡沫使用温度 0 C,
公司 :
偶氮二 甲酰胺 ( ) A O H, AC , Z . 市售:
三官能团单体 , 季戊 四醇三丙烯酸酯 ( R 4 ) 美国沙 多 S 4 4,
玛上海分公司。
2 实验 设 备 及 仪 器 . 2
0 O ‘ 0 4i0 B i口 8 口 fc ‘ 0 l2口 ‘ T■口‘
图 1 加 入 l DC . b 份 P的 聚 丙 烯 转 矩 随 时 间 的 变化 关 系
图 1a . 所示 为纯 聚丙烯 ( P E S 0 的扭矩 变化 图。 P P 3 R) 平 衡扭矩 为 1 Nm, . 6 经过 1 0 s 7 0 平衡 时间为, 开始 加入物料 是,
转矩迅速升 高 , 2 s 约 7 后达 到转 矩最大值 , 此后 , 随着 时间 的 增加 , 转矩先迅 速下降后下 降较平缓 , 速下降段 ( 78 s 迅 2 -0 )
出, 成泡孔塌 陷, 而导致普通 P 形 从 P无 法 直 接 发 泡 。 为 了克
服这个缺点 , 必需改善 P P基体 的粘弹性 ,目前一般采用下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种方法: 1P ( ) P部分交联, 就是利用辐照交联法或者化 学交 联法使高分子链之 间通过支链连 结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使
熔 体强度 、 体粘 度显著提高。( ) 熔 2 采用高熔体强度 P , P 所谓
转矩流 变仪测试条件 : 温度 2 0 转速 8 r 0 ℃, 0/ m。
高分子化学改性
![高分子化学改性](https://img.taocdn.com/s3/m/2588b4e1050876323112126b.png)
高分子材料改性(Modific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讲稿)第一讲第一章聚合物的化学改性什么是聚合物化学改性?聚合物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聚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聚合物的相似转变、聚合物的降解与交联、聚合物大分子间的反应。
聚合物化学反应的作用:改变结构、提高性能,合成新的聚合物,扩大应用范围,在理论上研究和验证高分子的结构研究影响老化的因素和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高分子的降解,有利于废聚合物的处理第一节聚合物的熔融态化学1.1 聚合物熔融态化学的研究目的与任务1.1.1 研究目的聚合物熔融态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促进高分子材料行品种的开发、优化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的质量、推动新的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
1.1.2 研究任务(1)为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改性和通用聚合物的高性能化提供理论基础;(2)其次为多相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3)为功能性高分子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4)创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1.2 熔融态化学反应1.2.1 高分子化学反应的分类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反应:侧基和端基变化(相似转变)(聚合度相似转变:聚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作用,仅限于基团转变,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反应,称相似转变)聚合度变大的反应:交联、接枝、嵌段、扩链聚合度变小的反应:降解,解聚1.2.2 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点高分子官能团可以起各种化学反应,由于高分子存在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官能团反应具有特殊性。
1. 反应产物的不均匀性高分子链上的官能团很难全部起反应一个高分子链上就含有未反应和反应后的多种不同基团,类似共聚产物 例如聚丙烯腈水解:1.3 熔融态化学反应的应用 1.3.1 聚合度相似的化学转变 (1)聚酯酸乙烯酯的醇解 聚乙烯醇只能从聚酯酸乙烯酯的水解得到 聚乙烯醇缩醛化反应可得到重要的高分子产品(2) 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母体的离子交换树脂,是芳环取代反应的典型例子CH 2 CH3CH 3OH CHSOC-SNa RCH OCH 2CH 2 CH CHOH CH CH 2 CH O 22NR 3Cl+23OH31.3.2聚合度变大的反应以交联反应为例。
国内PVC共混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国内PVC共混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925492baaea998fcd220e07.png)
二烯 一苯 乙烯 ( S , MB ) 除耐候性能 外 , 其余 各项性能都 近乎于理想 , 特别是冲击强度 , 只要加 入少量 MB , S 就 可 大 大 提 高 共 混 树 脂 的 冲 击 强 度 ; 化 聚 乙 烯 氯
并对 共混 物的相容 性和相 结构进 行 了表征 。结果表
适 当的助剂 制成 A S P C合 金 , 对其 相 容性 、 B /V 并 力
学性 能 、 加工 流动 性 、 阻燃性等 进行 了研 究 。为了进
一
明 : P c/ s共 混 体 系 中 , 变 接 枝 S N 共 聚 在 V AB 改 A 物 的丙烯 腈 结 合 量 或是 在该 共 混 物 中 引人 增 塑剂
其拉伸强 度 、 裂强度 、 撕 硬度等进行 表征 。结果 表 明 : 由于 D OP小 分 子 对 高 分 子 链 的 物 理 隔 离 作 用 , 当 D OP质 量 分 数 高 于 3 % 时 , D 0 随 OP用 量 的 增 加 , P C树脂及 p c A s的断裂 伸长率 明显增 大 , 系 V V /B 体 的拉伸强 度 、 撕裂强度和硬度等 略微下 降 。
的混合物 。其 中聚丁 二烯为分 散 相 ,A 为 连续相 。 SN
该结构使 A S树 脂 具有 更优 异 的综合 性 能 , B 广泛 应 用于机 械工业 、 汽车工业 、 电子 电器工业 、 器仪表工 仪 业、 纺织工业 和建 筑工 业 等 。近 年来 , 世界 各 国对家
常用 的共 混 高 聚 物 有 : 烯 腈 一丁 二 烯 一苯 乙 烯 丙
*
[ 者 简 介 ]王 旭 峰 (9 0 ) 男 , 程 师 , 作 1 8一 , 工 主要 从 事 氯碱 、 化 工 及 氯 产 品 相 关 的 技 术研 究 。 盐
热塑性聚烯烃树脂熔体熔融指数与测试温度及荷载的关系研究
![热塑性聚烯烃树脂熔体熔融指数与测试温度及荷载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7b163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d.png)
热塑性聚烯烃树脂熔体熔融指数与测试温度及荷载的关系研究韩忠强;郭子斌;段文锋;田凤兰【摘要】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仪研究了热塑性聚烯烃树脂熔体熔融指数与测试温度及荷载的变化关系,对比了釜内聚合聚丙烯合金树脂(P-TPO)、共混聚丙烯弹性体、聚乙烯以及碳酸钙填充P-TPO树脂对其影响,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下,温度每升高10℃,热塑性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指数增大1.23倍,材料的熔融指数与实验载荷之间呈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相耦合的函数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st temperature,test load and the melt flow index (MFL)of Polypropylene alloy resin (P-TPO)wa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melt flow index pared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index from polypropylene alloy resin (P-TPO),Propylene-basedElastomer(PPE),Polyethylene,P-TPO filled withCaCO3.Meanwhile,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test results was carried out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Results show that the melt flow index of thermoplastic polyolefin increased to 1.23 tim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by 10 C under same load,and a melt index has a complex function of power function and exponential function with experimental load.【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年(卷),期】2017(044)003【总页数】4页(P127-130)【关键词】热塑性聚烯烃;熔融指数;防水卷材;熔体流动性【作者】韩忠强;郭子斌;段文锋;田凤兰【作者单位】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1309;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1309;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1309;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13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7+3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其卷材树脂层由TPO树脂、阻燃剂、填料、光稳定剂、加工助剂等组成。
第三章、聚合物的非晶态
![第三章、聚合物的非晶态](https://img.taocdn.com/s3/m/2e867bdf0c22590102029da6.png)
高聚物的 不是一单一数值,运动单元越大, 运动所需时间越长,则 大,运动单元越小, 则 小,由于高聚物的运动单元具有多重性, 所以高聚物的 严格地讲是一个分布,称为
“松弛时间谱”
当观察时间的标度与聚合物中某种运动单元 (例如链段)的 值相当时,我们才能观察到 这种运动单元的松弛过程,但仍然观察不到其 它运动单元的松弛过程。
§2.1 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Characters of the polymer molecular movements
1、运动单元的多重性
2、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 3、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1)运动单元的多重性
Varieties of molecular movements
由于高分子的长链结构,分子量不仅高,还具有多分散 性,此外,它还可以带有不同的侧基,加上支化,交联,结 晶,取向,共聚等,使得高分子的运动单元具有多重性,或 者说高聚物的分子运动有多重模式。
多种运动单元:如侧基、支链、链节、链段、整个分子链等
运动形式多样:可以是振动、转动、平动(平移)
分子运动单元
•链段的运动——主链中碳-碳单键的内旋转,使得高
分子链有可能在整个分子不动,即分子链质量中心不变 的情况下,一部分链段相对于另一部分链段而运动。
•链节的运动——比链段还小的运动单元 •侧基的运动——侧基运动是多种多样的,如转动,内
两种典型的聚合物非晶态结构模型 (a)无规线团模型 (b)折叠链缨状胶束粒子模型
第 二节 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 §2.1 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2.2
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
先看二个例子:
重熔工艺对PLA_3D打印制件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
![重熔工艺对PLA_3D打印制件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cfa8a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1.png)
加工设备与应用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3, 40(6): 43重熔工艺对PLA 3D 打印制件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董其缘1,2,尤晓萍1,2,于 仙1,2,梁 雯1,2,董琦雨1,2(1.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汉印电子先进打印技术创新实验室,福建 漳州 363105;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摘 要: 提出了一种可以提升聚乳酸3D打印制件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后处理方法,即利用氯化钠纯粉作为模具介质的重熔工艺。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粗糙度测试等对制件性能及形貌进行分析与表征。
结果表明:重熔工艺中,相同温度条件下,制件的力学性能与重熔时间无线性关系,需采用多种组合方式进行测试得到最佳重熔参数,即重熔温度为200 ℃,重熔时间为30 min时,样件拉伸强度为47.9 MPa,冲击强度为34 kJ/m 2,表面由层纹状变为细小颗粒状,拉伸断面平整光滑,表面粗糙度为10.77 μm。
关键词: 重熔工艺 聚乳酸 模具介质 3D打印 力学性能 表面质量 后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 TQ 325.9;TB 302.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2-1396(2023)06-0043-05Effect of remelting proces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urface quality of PLA 3D printing partsDong Qiyuan 1,2,You Xiaoping 1,2,Yu Xian 1,2,Liang Wen 1,2,Dong Qiyu 1,2(1.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Hanyin Electronic Advanc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Laboratory ,Zhangzhou 363105,China ;2.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Zhangzhou 363105,China )Abstract : A remelting post-treatment process with pure NaCl powder as the mold medium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urface quality of polylactide 3D printing parts was proposed. The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the par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roughness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not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remelting time at the same temperature,so it is necessary to use a variety of combined methods to test and obtain the optimal remelting parameters. When the remelting temperature is 200 ℃,the remelting time is 30 min,thetensile strength of the parts is 47.9 MPa,the impact strength is 34 kJ/m 2,the surface of the parts changes fromlaminar to fine particles,the tensile section is flat and smooth,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is 10.77 μm.Keywords : remelting; polylactide; mold medium; 3D printing; mechanical property; surface quality; post-treatment processDOI:10.19825/j.issn.1002-1396.2023.06.09收稿日期: 2023-05-27;修回日期: 2023-08-26。
高分子物理实验指导书详解
![高分子物理实验指导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4042a17cf84b9d528ea7a7c.png)
高分子物理实验指导书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2011年6月目录实验一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1 实验二膨胀计法测定聚合物玻璃化温度⋯⋯⋯⋯⋯⋯⋯⋯⋯⋯⋯⋯4 实验三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7 实验四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13 实验五聚合物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17实验一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一、实验目的了解偏光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以加深对聚合物结晶形态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聚合物的结晶受外界条件影响很大,而结晶聚合物的性能与其结晶形态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聚合物的结晶形态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结晶,比如单晶、球晶、纤维状晶等等,面其中球晶是聚合物结晶时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球晶可以长得比较大,直径甚至可以达到厘米数量级。
球晶是从一个晶核在三维方向上一齐向外生长而形成的径向对称的结构,由于是各向异性的,就会产生双折射的性质。
因此,普通的偏光显微镜就可以对球晶进行观察,因为聚合物球晶在偏光显微镜的正交偏振片之间呈现出特有的黑十字消光图形。
偏光显微镜的最佳分辨率为200nm,有效放大倍数超过500-1000倍,与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法结合可提供较全面的晶体结构信息。
球晶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具有折叠链结构的片晶,球晶是从一个中心(晶核)在三维方向上一齐向外生长晶体而形成的径向对称的结构,即一个球状聚集体。
光是电磁波,也就是横波,它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
但对于自然光来说,它的振动方向均匀分布,没有任何方向占优势。
但是自然光通过反射、折射或选择吸收后,可以转变为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波,即偏振光(如图1-1,箭头代表振动方向,传播方向垂直于纸面)。
a) b)图1-1 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振动现象a) 自然光b) 线偏振光一束自然光经过两片偏振片,如果两个偏振轴相互垂直,光线就无法通过了。
喷墨打印机颜料型油墨的最新进展
![喷墨打印机颜料型油墨的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810c722915f804d2b16c1d8.png)
射到各种介质表面上 , 实现了高速度 、 高质量 、 低
噪声 的单色和彩色的文字和图像印刷[ 1 】 。
近年来喷墨打印机随着 电脑的普及 而得到 了快速 发展 。 由于打 印机 技术 上 的进 步 , 以得 可
到高质量的油墨图像和照片图像 , 同时对喷墨印
颜料在油墨中起显色作用 , 赋予了油墨颜色 特征 , 它直接影响了油墨的性能。有机颜料和无
水性油墨的树脂大多为碱溶性 , 为了得到良 好的分散体系, 水性油墨一般都采用与水溶性树 脂相容性较好的颜料 ,因此需考虑颜料的耐碱 、 耐水等性能 ; 另外 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及极性都较
大, 使得颜料分散较为困难 , 应考虑颜料对到油 墨稳定性的影响。 不 同表面能的颜 料需要不 同性能的分散剂
第1 期
丁好好等 : 喷墨打印机颜料型油墨 的最新进展
—
4 1
感 ,容 易受 它们 的影 响 。空 间排斥理 论是 由 Cafl、 u b Vicn 和 Napr 出的 ,它是 l i d L m 、 net ye pe 提 基于被吸附在颜料表面 的聚合物提供 了阻止颜 料粒子靠近团聚的障碍 , 合成的聚合物可以实现 空 间位阻平 衡 。 为了使着色的墨水可靠 、 稳定以及满足喷墨 应用 的所有要求 , 卓越 的分散剂和分散技术的使 用很重要。实现这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使用特殊
设计的、 合成的聚合物分散剂。 依据 H P以及杜邦 的这些专利【 】 , , , 嵌段共聚物的化学结构一般为
A B型或 B B型 , A A嵌段为疏水段 , B嵌段为亲 水 段 。 图 3为 常用 分散 剂 的化 学结 构 : 于水基 用 颜料分散剂的嵌段和接枝聚合物具有疏水链段 和亲水链 段。疏水部分可以吸附在颜料的表 面 ( 密封效果 )聚合物 的亲水部分可以延伸进水相 , 实现空间和离子稳定翻 图 4 , ( )这种结合的稳定化 作用机理是提高油墨性能所必需的。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667ef0e03d8ce2f006623ff.png)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摘要:本文基于微胶囊技术理论知识,主要介绍了微胶囊壁材及其选择和微胶囊化的方法,同时阐述了微胶囊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文章最后探讨了微胶囊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胶囊技术,食品,添加剂,应用微胶囊技术是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是一项用途广泛而又发展迅速的新技术[1],该项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重大发展。
1949年,Wisconsin 大学的D.E.Wurster 教授利用空气悬浮法将药物粉末包裹起来制备了固体材料微胶囊,目前,该方法仍广泛应用于现代医药工业;1953年,美国的B.K.Green教授首次发明了制备液体材料微胶囊的复合凝聚法,开创了以相分离为基础制备微胶囊的新领域。
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微胶囊的应用范围从最初的无碳复写纸扩展到医药、食品领域、农药、饲料、涂料、油墨、粘合剂、化妆品、洗涤剂、感光材料、纺织等行业,并取得广泛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是食品工业中的一项新技术,在欧美一些国家运用比较普及,其中在美国约有60%的食品已经采用了这种技术,相比较,我国的该项技术发展比较落后,我国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将微胶囊技术应用于食品,但主要是在近10年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
微胶囊具有将液体粉末化,隔离活性组分,降低或掩盖食品中不良气味和苦味,保护对热、氧、水分等敏感食品组分及达到组分瞬间释放或控制释放的功能[3,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有人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工业”,仔细考虑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因此,食品添加剂工业对食品高新技术的运用也是非常迫切的。
采用微胶囊技术可以开发多种食品配料、营养强化剂及食品添加剂,以满足食品工业的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主要对微胶囊技术的概念以及其微胶囊化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了解微胶囊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做了一些说明;最后讨论了,微胶囊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能为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稻壳灰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稻壳灰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b3d34f804a1b0717fd5dddd.png)
稻壳灰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刘琼琼,丛后罗,柳 峰,徐冬梅(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江苏徐州 221140)摘要:概述稻壳灰在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T PE)中的应用,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稻壳灰是稻壳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稻壳灰具有来源丰富、价廉和废物回收利用的特点,在橡胶和T PE 中可以作为填料使用,其补强作用需在低填充量条件下或经过处理后才能显示出来。
今后应加强其性质、表面改性方法和生产工艺对其性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稻壳灰;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回收利用中图分类号:T Q330 3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 890X(2008)07 0444 04作者简介:刘琼琼(1968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与聚合物合成、改性的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国家,每年稻谷产量达1 8亿t 以上。
稻壳通常占稻谷产量的20%以上,据此计算,我国的稻壳产量每年约为3600万t 。
稻壳资源十分丰富,其开发利用价值很大,同时也有利于减小环境污染。
在稻壳的各种应用[1 3]中,对稻壳硅的开发利用最活跃,因为水稻能将土壤中稀少的二氧化硅富集于稻壳中,稻壳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约为0 2(其余组分为木质素和纤维素等),且主要呈无定型状态,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二氧化硅呈结晶状态。
利用稻壳硅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是使用稻壳灰(RH A)。
RH A 是稻壳燃烧后的产物,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可用于电厂发电等。
稻壳燃烧时大部分有机物(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被烧掉,剩下的RH A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是目前常用的重要工业填料,可改善高聚物的性能,因此人们将RH A 填充于高聚物中,以期作为一种经济型替代资源加以充分利用[2,4],变废为宝,减小污染。
本文概述RH A 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直接酰胺化反应合成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直接酰胺化反应合成乙撑双硬脂酸酰胺](https://img.taocdn.com/s3/m/a4076e0c4a7302768e9939f7.png)
表 2 不同抗氧剂对产品收率和色泽的影响
注: 硬脂酸 28.4 g, n(硬脂酸):n(乙二胺)=2:1.0, 磷酸 0.142 g; 180 ℃, 3 h。
表 1 催化剂对 EBS 收率和色泽的抗氧剂收率最高, 达到 94.9%, 但产品色泽较深; 以硼氢化钠作抗氧 剂, 产品颜色变浅, 但收率不高; 当抗氧化剂用量不 变的前提下, 采用亚硫酸氢钠和硼氢化钠的混合物 时, 反应收率较高, 并得到白色 EBS。 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合成 EBS 主要有胺类与脂肪酸、酰氯或脂肪酸 酯反应, 以及氰化合物的分解等方法[3,4]。酰氯法的特 点 是 2 步 反 应 , 简 单 易 行 、条 件 温 和 , 但 后 处 理 复 杂、三废多, 总收率低; 脂肪酸酯与胺的反应能获得 高纯度的酰胺, 但脂肪酸的酯化及酰胺化过程中醇 的蒸发工艺复杂、能耗高; 氰化物分解虽然简单, 但 原 料 氰 化 物 的 制 备 困 难 ; 脂 肪 酸 法 工 艺 简 单 、操 作 方便, 反应条件温和不苛刻, 反应原料易得且成本 低, 收率高、三废少。
[6] 杨志才.精密精馏动态过程的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1965. [7] 时钧,余国琮,汪家鼎.化学工程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1996:10- 1- 10- 59. [8] 叶青,王车礼,裘兆蓉,等.减压精馏- 熔融结晶耦合装置提纯
人造麝香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1,21(1):32- 35.
乙撑双硬脂酰胺的生产技术及应用分析
![乙撑双硬脂酰胺的生产技术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1091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3.png)
乙撑双硬脂酰胺的生产技术及应用分析佚名【摘要】文中阐述了乙撑双硬脂酰胺在多个领域中的广泛用途,分析了以乙二胺和硬脂酸为原料采用常压直接合成法制备乙撑双硬酯酰胺的反应过程中影响其色泽的因素.并提出了改善乙撑双硬脂酰胺产品色泽的方法.【期刊名称】《炼油与化工》【年(卷),期】2018(029)006【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乙撑双硬脂酰胺;生产工艺;色泽;改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26乙撑双硬脂酰胺(Ethylene bis stearamide,简称EBS),分子量为593.04,是一种白色细小颗粒,属于高熔点蜡。
它的工业产品初熔点为140.0~146.5℃,在25℃时的相对密度0.98 g/cm3,闪点是285℃,无毒、常温下不溶于乙醇、丙酮、四氯化碳等大多数普通溶剂不溶于水,但粉状物在80℃以上具有可溶性。
可溶解于热氯烃及芳烃类溶剂,在溶液冷却时可以沉淀析出或凝胶。
它是开发较早的广泛应用的脂肪双酰胺产品,兼有内外2种润滑作用,可以改善聚合物树脂的加工性能,其制品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在聚氯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和ABS树脂的加工中具有重要地位。
1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1.1 技术指标EBS技术指标见表1。
表1EBS技术指标项目外观色度/号酸值/(mgKOH·g-1)熔点/℃胺值/(mgKOH·g-1)加热减量/%指标白色颗粒或粉末1~2≤8.0 140.0~146.5≤3.01.2 EBS主要应用领域(1)塑料加工因为EBS分子在结构上有极性酰胺基团,所以EBS对聚合物树脂的加工具有润滑作用和低温防粘作用。
并且EBS分子能够进入到聚合物树脂内部,以实现降低树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起到内润滑剂的作用。
而且EBS分子还可以阻止树脂粘附到金属的表面,用作外润滑。
故EBS在塑料制品的加工时能够润滑脱模剂和提高塑料产品质量、从而改善产品外观,其次还可以防粘、爽滑、抗静电以及提高颜料分散及辅助稳定的作用[1]。
微胶囊化方法
![微胶囊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c286d2360cba1aa811dabe.png)
表面规则、 粒度分布窄且热稳定性高。~ong 和 Par k 还用 TDI 与不同结构的二元胺, 二元醇制备出的
〔 〕 ! .$ 物理法 !"# 物理方法有: 将芯材分散于囊壁材料的稀溶液中, 形成悬浮液或乳浊液。用泵将此 ① 喷雾干燥法,
分散液送到含有喷雾干燥的雾化器中, 分散液则被雾化成小液滴, 液滴中所含溶剂迅速蒸发而使壁材析 出成囊; 即应用流化床的强气流将芯材微粒 (滴) 悬浮于空气中, 通过喷嘴将调成适当粘 ② 空气悬浮法, 度的壁材溶液喷涂于微粒 (滴) 表面。提高气流温度使壁材溶液中的溶剂挥发, 则壁材析出而成囊; ③ 真空蒸发沉积法, 该法是以固体颗粒作为芯材, 壁材的蒸气凝结于芯材的表面而实现胶囊化; ④ 静电结 合法, 即先将芯材与壁材各制成带相反电荷的气溶胶微粒, 而后使它们相遇通过静电吸引凝结成囊; ⑤ 溶剂蒸发法, 即将芯材、 壁材依次分散于有机相中, 然后加到与壁材不相溶的溶液中, 加热使溶剂蒸发,
2 常用的微胶囊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2 .1 界面聚合法 该法制备微胶囊的过程包括:d 通过适宜的乳化剂形成油 / 水乳液或水 / 油乳液, 使被包囊物乳 化; 在液滴表面形成聚合物膜; i 加入反应物以引发聚合, @ 微胶囊从油相或水相中分离。在界面反 应制微胶囊时, 影响产品性能的很重要因素是分散状态。搅拌速度、 粘度及乳化剂、 稳定剂的种类与用 量对微胶囊的粒度分布、 囊壁厚度等也有很大的影响。作壁材的单体要求均是多官能度的, 如多元胺、 多异氰酸酯、 多元醇等。反应单体的结构、 比例不同, 制备的微胶囊的性能也不相同。~ong 和 Par k 在 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们在以 l .0 Wt % PVA 作保护胶体的水溶液中, 加入作壁材的甲苯二异氰 酸酯 (TDI ) 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 及芯材, 剧烈搅拌形成油 / 水乳液, 加入重量分数为 0 .5 % 的 I PDI )
高分子物理实验-结晶聚合物的结晶熔融行为
![高分子物理实验-结晶聚合物的结晶熔融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fd00a81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0.png)
第二部分
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
指导教师:张萍 程俊梅 实 验 室: 高分子学院3-319 课 时:3学时
引言
聚合物结晶后其光学性能会发生各向异性 变化,因而可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较大尺寸晶体 的结晶形态。由于结晶聚合物材料的实际使用 性能与材料内部的结晶形态、晶体大小密切相 关,所以对聚合物结晶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实验原理
双折射现象
双折射(double refraction):
光束在非晶体光轴方向上入射时, 入射光分解为两束光而沿不同方 向折射的现象。它们为振动方向 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
二、实验原理
平面/线偏振光(polarized light)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 振动面:光波前进方向和振动方向构成的平面; 自然光:振动面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光。 平面/线偏振光:振动面只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光。
即仪器常数K的标定
ΔH=KA
热量标定:
K—仪器常数,
K= ΔH标/ΔH测。
(K等于标准物的标准熔融
热ΔH标与测得的标准物
熔融热ΔH测之比)
DSC实验影响因素
仪器影响因素 实验影响因素
样品因素
气氛的影响
升温速率的影响 试样量的影响 试样的粒度的影响 装填方式的影响
实验步骤
制样
开机
打印 结果
数据 处理
四、实验要求
1. 预习报告
认真预习偏光显微镜工作原理;黑十字及消光环的 成因;制样方法。
2.实验步骤:
放置载玻片,接通制样台电源,压片法制样,样品冷却; 调节显微镜,观察样品结晶形态,切断电源。
3.注意事项
样品尺寸:为绿豆粒大小即可; 如果是粉料,取放时应防止其撒开,导致样 品中有气泡。
熔融化转变 玻璃化转变 应变诱导枝晶转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熔融化转变 玻璃化转变 应变诱导枝晶转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56d0f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a.png)
熔融化转变玻璃化转变应变诱导枝晶转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熔融化转变、玻璃化转变和应变诱导枝晶转变是非常重要的现象。
这些现象影响着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熔融化转变是指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材料受到高温或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时,晶体结构会发生断裂,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减弱,使得材料的形态从有序的晶体结构转变为无序的液体状态。
这种转变过程不仅可以改变材料的形状和性质,还可以提供材料的加工和制备渠道,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玻璃化转变是一种特殊的非晶转变现象,它发生在某些材料在温度下降时无法形成有序晶体结构而呈现出类似玻璃的状态。
与晶体相比,玻璃具有无定形的结构,没有明确的晶体晶格。
这种无定形结构赋予了玻璃独特的性质,如高硬度、低导电性和特殊的光学特性。
因此,玻璃化转变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应变诱导枝晶转变是一种在材料受到外界应力影响时发生的转变过程。
当材料受到外界应力作用时,会出现局部的畸变和形变,这些畸变可以引起材料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重新排列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枝晶结构。
这种转变过程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并且常常被应用于制备高性能材料和开发新型功能材料。
通过深入研究熔融化转变、玻璃化转变和应变诱导枝晶转变的机制和规律,可以为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这些转变现象的理解将有助于开发出具有优异性能和多功能性的新材料,为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些转变现象进行详细的讨论,并探讨其在材料科学中的潜在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下面是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建议: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熔融化转变、玻璃化转变和应变诱导枝晶转变三个主题展开讨论。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结构如下: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熔融化转变、玻璃化转变和应变诱导枝晶转变的概念和相关背景信息。
第一章 聚合物的熔融和溶解
![第一章 聚合物的熔融和溶解](https://img.taocdn.com/s3/m/745216681eb91a37f1115c11.png)
能完全溶解 部分互溶 不溶
(R由溶解度试验确定)
3.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哈金斯参数) 1
1反映了高分子与溶剂混合过程中相互作用能的变化。
1数值可作为溶剂优劣的半定量判据。 1 ,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力 即溶剂的溶解能力
一般: 1 >0.5 不良溶剂
外壁的加热
器使能量在
机筒沿螺槽
深度方向自 上而下传导.
图:单螺杆挤出机结构示意图 1-树脂 2-料斗 3-映衬垫 4-热电耦5-机筒 6-加热装置 7-衬套加热器 8-多孔板 9-熔体热电耦 10-口模 11-衬套 12-过滤网 13- 螺杆 14-冷却夹套-
一般来讲,机筒的温度越高,螺杆的转 速越低,则热传导的能量越重要;反之, 剪切作用的机械能就处于主导地位。
经济环保要求:绿色
目前生产中采用的有些溶剂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稳定、有毒、不 易回收、价格昂贵等缺点。一种代替易挥发溶剂——离子液体 (ionic liquid),正在研究和开发之中。
离子液体是在室温及相邻温度范围内完全由离子组成的有
机液体。
离子液体具有极性强、不挥发、不易氧化、不易燃易爆、
对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对绝大部分试剂稳 定等优良特性,因此被称为绿色溶剂。
具体是在聚合物溶度参数的具体是在聚合物溶度参数的三维坐标中以聚合物溶度参数为原点三维坐标中以聚合物溶度参数为原点存在一个球体存在一个球体溶剂的溶度参数的位于溶剂的溶度参数的位于球内的即为良溶剂接近边界的为部球内的即为良溶剂接近边界的为部分互溶在球体外的为非溶剂
第一章
聚合物的熔融和溶解
问题
聚合物是否一定要熔融或溶解之后才能 进行加工?
聚合物溶解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A.溶胀
聚合物熔融与溶解PPT讲稿
![聚合物熔融与溶解PPT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d8f437a57c1cfad6195fa775.png)
• 熔融热ΔH表示分子或分子链段排布由有序转换到无序所需
要吸收的能量,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密切相关。
• 熔融熵代表了熔融前后分子的混乱程度,取决于分子链的柔
顺程度。
聚合物熔融过程中系统的ΔF=0 : Tm =∆H/∆S
当熔融热增大或熔融熵 减小时,Tm会增高。
当ΔH值一定时,Tm 主 要决定于ΔS的变化。
熔融的热量通过电、化 学或其他能源转变为热能 来提供。
5.压缩熔融
6.振动诱导挤出熔融
将振动力场引入聚合物熔融加工的全过程。实际上物料 是在一个封闭的压力容器中受到一个复杂的往复剪切力作用。
分子链会在两个作用力的方向进行排列,形成网格化结构。
二.聚合物的熔融热力学
聚合物的熔融过程服从热力学原理 :
一.聚合物的熔融方法
1. 无熔体移走的传导熔融 熔融全部热量由接触或暴 露表面提供,熔融速率仅 由传导决定。
例:滚塑
2. 有熔体强制移走的传导熔融
熔融的一部分热量由接触表面的传导提供, 一部分热量通过熔膜中的黏性耗散将机械能 转变为热能来提供。
耗散—力学的能量损耗,即机械能转化为 热能的现象。
大分子之间 溶 剂 之 间作用力↓ 大分子与溶剂间作用力↑ 各种分子空间排列状态及运动自由度发生变化
聚合物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
∆Fm=∆Hm-T∆Sm
通常:S ↑,即∆S > 0,因此ΔFm 的正负取决于ΔHm 的正负和大小。
T ∆Sm >∆Hm
溶解
• ∆Fm=∆Hm-T∆Sm • =X1 ∆H11+X2 ∆H22 - ∆H12 -X1T ∆S11 • - X2T ∆S22+T ∆S12
4第四章聚合物的熔融和溶解
![4第四章聚合物的熔融和溶解](https://img.taocdn.com/s3/m/e6b427245901020207409c78.png)
第五章 聚合物的熔融、溶解和共混
大多数高分子材料的成型操作由熔融聚合物 的流动组成。成型操作而进行的准备工作通 常包括熔融过程,即完成聚合物由固体转变 为熔体的过程
聚合物是否一定在熔融或溶解之后才能进行加工?
特例:塑料的冷压成型(低温压力诱导流动成型) (PIF):PLA 纤维的固态挤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
例:纤维的固态挤出
聚合物固态挤出的 原料通常采用超高分 子量聚合物。固态挤 出工艺由三个基本操 作单元组成: 固态挤出不需溶剂、加工助剂或配料。所有操作均 在聚合物熔点以下进行。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的固态挤出工艺已开发成功。
4.1 聚合物熔融的基本规律
4.1.1 概述
常见的熔融方式有以下几种 (1)无熔体移走的热传导熔融 (2)有熔体移走的热传导熔融 (3)耗散混合熔融 (4)耗散非传导熔融 (5)压缩熔融
(3)溶剂性质的影响
A.极性与非极性溶剂 一般来讲,极性溶剂可以溶解极性聚合物,非 极性溶剂可以溶解非极性聚合物。 B.单一溶剂与混合溶剂
4.2.3 溶剂选择的原则 (1) 聚合物和溶剂的极性相近规律
相似相溶: 聚合物和溶剂的极性越接近,越容易互溶 。 例外:刚性较大的极性聚合物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强,其 溶解性能较差。
在螺杆挤压机中,聚合物的能量来源于两个方面:加热器 的热传导能量、剪切作用的机械能转变而成热能。
一般来讲,机筒的温度越高,螺杆的转速越低,则热传导的 能量越重要;反之,剪切作用的机械能就处于主导地位。
B 熔融的热力学分析
对于结晶聚合物,在熔点Tm以上转变成熔融态;对于无定形 聚合物在粘流温度以上转变成粘流态而熔融。 任何聚合物的熔融过程,都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有:
4.2.4 纺丝原液所用溶剂的工艺要求
材料成型PPT课件
![材料成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d4744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3.png)
22.3.2聚聚合合物物在的模流内变的行流为动
入口效应、离模膨胀
Unstable flow
挤出胀大现象
B
A
C
胀大比 die
B D max D0
在工程实践中考虑入口效应的目的有两个:
➢1 保证制品的成型质量,在必要时避免或减 小入口效应。
➢2 在确定注射压力时,在考虑所有流道(包 括浇口)总长引起的压力损耗的同时,还要 考虑入口效应引起的压力损失
•鲨鱼皮形 •波浪形 •竹节形 •螺旋形 •不规则破裂
2.3 聚合物的加热与冷却
• 热源:
– 外热:电阻丝(经济、简单、方便、温度波动 较大);微波(适合较厚发泡成型);红外线;
热油(温度控制精确,设备复杂,成本高); 热水、蒸气。
– 内热:摩擦热
Q
1 J
a
2
• 冷却:水(注射模、挤出定型模、中空模
低分子多为此类
宾汉 流体
假塑 性流 体
膨胀
(τy 和η为常数)
n<1
凝胶糊、良溶 在剪切力增大到一 剂的浓溶液 定值后才能流动。
大多数聚合物 剪切增加,粘度下
熔体、溶液、 降。原因为分子
糊
“解缠”
2.2 聚合物的流变行为
拉伸粘度
如果引起聚合物熔体的流动不是剪切应力
而是拉伸应力时,仿照式(2—2)即有拉
聚合物的结晶
有结晶倾向
两类聚合物
无结晶倾向
结晶过程是聚合物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的过程,发生 在Tg和Tm温度之间。
结晶度:聚合物是不可能完全结晶的,仅有 有限的结晶度,而且结晶度依聚合物结晶的历史 不同而不同。
实验2聚合物熔点测定
![实验2聚合物熔点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9b7593dc1c708a1294a44be.png)
实验二聚合物熔点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热塑性高聚物熔点(熔程)的测定方法。
2、了解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条件。
二、实验原理物质的内在结构由晶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被称为熔融。
对应于熔融的温度为熔点,记为Tm。
与低分子物质不同,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不是发生在O.2~1C左右的狭窄温度范围内,而是在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如10C左右。
高分子聚合物的这种熔融温度范围被叫做熔限或熔程。
聚合物的熔融温度和它的流动性密切相关,通过熔融温度可以了解聚合物在成型加工中形态的变化规律,研究聚合物流体在外场作用下的流动行为。
如对高分子聚合物缓慢升温,例如每升温1C便维持恒温24小时,待样品的体积不变后测量其体积的变化,结晶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过程被发现为是一个接近于跃变的过程。
熔融过程发生在3~4C的温度范围内,以体积变化为特征的熔融曲线上也对应有明显的转折。
对由不同条件下获得的同一种结晶聚合物进行这种测量,可以得到相同的转折温度(熔融温度)。
由此证明了结晶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同低分子物质一样,属于热力学上的一级相变过程。
三、仪器设备、原料显微熔点仪。
原料:不同牌号的PE、PP、PS、ABS 等。
四、实验步骤1、对待测物品进行干燥处理,做好测量准备。
2、将热台放置在显微镜底座上(直径100 孔上),并使放入盖玻片的端口位于右侧,以便于取放盖玻片的物料。
3、将热台的电源线接入仪表的后面输出端,并将传感器一端插入热台孔插实,其另一端与调压测温仪后侧的插座相连,将调压测温仪的电源线与电源连接。
4、取盖波片(干净、干燥的),在一片上放适量的待测物品(不大于0.1 毫克),并使药品均匀分布,盖上另一片载波片,轻轻压实,然后放置在热台中心。
5、盖上隔热玻璃。
6、调整好显微镜,直至到目镜中能清晰地看到热台中待测物体的象为止。
7、打开电源开关,仪表显示出热台的即时温度值。
这时要注意安全。
不要触电或烫伤。
8、选择自动和手控,需把手控和自控开关按向相应位置,选择自控应按自控选择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联系紧密:
➢通用聚合物材料的高性能化(工程材料)
➢单组分材料向多组分复合材料转变(ABC方法)
合金(alloy)共混(blend)复合(composite)
➢功能性高分子(热、电、光、声、生物、智能)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应用技术教研室
熔融态化学反应
反应性加工工艺: 在混炼、挥发分脱除、成型等挤塑机的基本功能之
外加上反应器的功能,可以在成型过程中发生所希望的 化学反应。
传统成型加工工艺: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要避免发生有害的副反应。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应用技术教研室
熔融态化学反应
对象: 聚合物
环境:熔融状态
过程:裂解、氧化、接枝、嵌段、交联、水解、酯交换
熔融态化学反应的特点 ➢反应速度快 ➢无需溶剂,环保 ➢扩散速度快 ➢机械断链,加快反应速度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应用技术教研室
熔融态化学反应应用
4.链间共聚物 5.偶联反应 6.控制聚烯烃的流变性 7.聚烯烃的交联 8.动态硫化共混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应用技术教研室
熔融态化学反应反应器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应用技术教研室
? 效果检查 1、 LEPE/LLDPE掺混吹塑农 用地膜? 2、阅读分析下图: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应用技术教研室
总结与布置
❖总结:高聚物熔融态化学(定义、特点、类型、
应用与实施)
❖布置:
思考:聚合物熔融态化学的应用。
小论文:聚乙烯的化学接枝改性研究进展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应用技术教研室
塑 料 配 混 技 术(聚合物熔融态化学)
LOGO
塑 料 配 混 技 术(聚合物熔融态化学)
主讲老师:徐冬梅 材料工程学院
LOGO
复习提问
1、高聚物的力学状态? 2、高聚物加工所处状态? 3、高聚物熔融态的化学行为?与低分子有何异
同?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应用技术教研室
聚合物的熔融态化学
聚合物的熔融态化学:研究在熔融态(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中最常出现的状态)下聚合物的化学变化规律及其行为的科 学。
熔融态化学反应的典型类型 接枝 官能团反应 断链反应 交联反应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应用技术教研室
熔融态化学反应应用
1.聚合物的官能团化
❖ 增容剂——PE-g-ST、PP-g-ST、ABS-g-MAH 、PE-g-MAH、PP-g-MAH
2.聚合物与无机物复合的功能化材料 ❖ 界面作用是关键 3.聚合物合金的制备 ❖ 聚烯烃/尼龙、聚烯烃/聚酯、聚烯烃/聚碳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