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63例

合集下载

糖宁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

糖宁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

糖宁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目的探討特色苗药糖宁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月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收治的97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34例)和糖宁通络综合治疗组(63例)。

常规西医治疗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或注射胰岛素、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以及抗生素对症治疗。

糖宁通络综合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宁通络胶囊,每次4粒,3次/d。

比较两组患者的Wagner 分级、平均创面面积和疼痛改善情况,同时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等相关指标。

结果糖宁通络综合治疗组和常规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1.9%和38.2%,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遵循自愿原则,参与本研究的受试者自行选择治疗方案,治疗前向患者详细介绍研究方案、用药情况和治疗结果数据采集情况。

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糖尿病足诊断需同时满足如下三点:①确诊为糖尿病患者;②足部组织营养障碍(溃疡或坏疽)[7];③伴有一定下肢神经和/或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按照Wagner分级标准[8-10]进行分级。

2型糖尿病诊断根据WHO(1999年)标准[11]:糖尿病临床症状加随机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三者满足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足部组织营养障碍通过观察病变部位进行判断;下肢神经和/或血管病变通过以下检查[12]判断:多普乐彩超,下肢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加速/减速度比值增大;经皮氧分压测定;激光血流计;血管造影。

1.3 方法糖尿病足的治疗遵循《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的临床诊治指南》中的原则进行[13]。

对患者糖尿病足创面进行综合评估,抽血化验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常规西医治疗或糖宁通络综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40例临床观察汇报人:2023-12-08•引言•临床资料与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探讨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和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疼痛缓解程度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02临床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与分组纳入标准确诊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溃疡形成时间在2-10周内,溃疡面积在5-50cm²之间,分级为1-3级。

分组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20例。

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感染、清创、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

西医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和外洗。

中药汤剂组成:生黄芪、太子参、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桂枝等。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方法观察指标溃疡愈合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

愈合率根据溃疡面积缩小比例计算愈合率。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0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显效12例(30.0%)治愈15例(37.5%)有效9例(22.5%)总有效率90.0%(36/40)无效4例(10.0%)总体治疗效果平均(5.0±1.5)天疼痛缓解时间平均(12.5±3.0)天伤口愈合时间平均(21.0±4.5)天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情况0203040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胃肠道反应:3例(7.5%)过敏反应:2例(5.0%)低血糖:1例(2.5%)肝肾功能异常:0例(0%)04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探讨中药能够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从而增加局部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促进伤口愈合。

自拟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3例临床

自拟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3例临床

自拟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3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和疗效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予西药降血糖、血脂,控制血压及感染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

结果治疗组33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结论本组中药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药;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并发症。

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1]。

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2]。

其中关键的进展是持续性尿微量蛋白的出现,即糖尿病肾病mogensern分型中的糖尿病肾病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

该期尚属于治疗可逆阶段[2],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目前的常规治疗已无明显作用,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针对该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但这两种药物的治疗仅使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降低20%。

由于中医药在治疗各种肾病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我院用中药自拟方配合降糖药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相关诊断,本组63例患者均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互相符合,患者在临床上均有夜尿频多、口干咽燥、疲乏无力以及腰膝酸软等表现[1]。

33例治疗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50.3岁;患者的患病时间在3-21年之间,平均8.9年。

中西医治疗56例老年糖尿病足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治疗56例老年糖尿病足的效果分析

络瘀 热证 ,多见 于 0~ 1 级D F者 ,治 疗 以滋 阴清 热 ,活 血 化瘀 为主 。热毒 蕴结证 ,多见 于 2 4级 DF者 ,治疗 以清 热解 毒 ,活 血 止痛 为 主 。气 血 亏虚 证 ,多 见于 1 2级 D F 患者 ,治 疗则 以益气 养血 为主 。 陈正龙 ,方敏 灵 等 则 认 为 D F进入 坏疽 期后 局部 治疗 应 根 据糖 尿 病 足 的不 同时期 的情 况外 用 不 同作 用 的 中药 制 剂 进 行 局部 熏 洗 效 果更 优 : 如 伤 口坏 死及 分 泌 物较 多 ,局 部 红肿疼 痛 时 ] : 可用处 方蒲公 英 2 5 g , 苦参 3 0 g , 黄柏 3 0 g , 黄连 3 0 g , 白芷 2 5 g , 鱼腥草 3 0 g , 赤芍 3 0 g , 丹参 3 0 g , 地 龙 2 5 g , 红花 2 5 g } 5 】 。煎汤外 洗 【 7 ; 如果 伤 I : 1 坏死及 分泌 物仍 较 多 ,但有 新 鲜 肉芽 组织少 量生 长 。可 以使 用处方 : 苦参 3 0 g , 黄柏 3 0 g , 黄连 3 0 g , 白芷 2 5 g , 鱼腥草 3 0 g , 赤芍 3 0 g , 丹 参 3 0 g , 地龙 2 5 g , 红花 2 5 g , 山甲 2 5 g , 皂刺 2 5 g 。煎 汤外 洗 。 如果 伤 口坏 死及 分 泌 物 明显 减 少 ,并 有较 多 新 鲜 的 肉芽 组 织生 长 。使用 处方 : 黄芪 2 5 g , 当归 2 5 g , 山甲2 5 g , 皂刺 2 5 g , 川芎 2 5 g , 伸筋 草 3 0 g , 赤芍 3 0 g , 丹参 3 0 g , 地龙 2 5 g , 红 花 2 5 g 。煎汤外 洗 。本组病 例借鉴 此方 法对患 者进行 足部 熏洗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担。因而护理人员要及 时与患者 进行交流 , 对患者 进行正 确
1 . 1 一般 资料
院收治的糖尿病 患者 6 4例 , 所有 患者均符合 WH O制定 的糖 尿病诊断标准 和首届 D M会议制定 的创面感染 分级标 准 , 男 性3 0例 , 女性 3 4例 , 平 均 年龄 为 ( 6 1 . 4±2 . 8 ) 岁, 病 程在 4 个月 ~ 2年之 间 , 平 均为 ( 1 . 1± 0 . 4 ) 年, 溃疡 面积在 1 . 5 c m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糖 尿 病 足 的护 理 体 会
陈欣
【 摘要 】 目的
探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糖尿病足 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 0 1 1 年6 月一 2 0 1 2年 5
观察组 治疗和护理 总有效 率 明
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6 4例 , 随机分观察组 和对 照组各 3 2例 , 观察组 采用 中西 医结合治疗和护理 , 对 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和护理 , 观察 两组治疗护 理效果 和住院时 间。结果 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缩短住院时间 , 效果显著 。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 中西 医结合治疗 和护理能够
肢静脉 的血液循环 , 可在 医师指 导下应 用抗 血栓 药 ; 要 对 骨
综 上所 述 , 对 于行 髁 上骨 牵 引术 的老 年 股骨 颈 骨 折患
突部位进行保护 , 可在肩胛部 、 下肢 骨突 、 臀部等部 位垫一些 海绵 、 软垫 , 保 持床单 的干净整 洁 , 及 时更 换及 清洗 , 在换床 单 时动作要轻柔且 恰到好处 , 避免拖 、 拉、 拽等损 伤到患者皮 肤, 不可用力擦拭受压部位 , 可适 量应用活 络油进行按 摩 ; 鼓 励 患者进行深 呼 吸及 有效 咳嗽 , 增进肺 功能 , 2次/ d清洁 口 腔, 保持 口腔的清洁卫生 , 如有必要可给予 患者庆大霉 素、 双 黄连 、 地塞米松超声雾化 以防治肺部感染 。 1 . 2 . 6 营养 支持 注意 保证 患者 的饮食 要 营养 均衡 , 给 予 高蛋 白、 高维生素及 高碳 水化合 物 的饮食 , 要按 骨折 修复 整 个 过程的特点及老年人 的口味 , 对 饮食进行 合理搭配 。在 修 复初 期 , 要注意饮食要含 高维生素 、 高 钠、 高铁 、 多 水分 、 低 脂 及 易于消化 , 在修复后期要注重饮食 含高蛋 白、 高 维生素 、 高 脂肪 、 高热量 、 高钙 、 高铜及高锌等促进 骨折 的修 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危足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危足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危足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糖尿病高危足;消渴饮;足浴;前列地尔;中西医结合疗法糖尿病足(Diabetes Mellitus Foot,DF)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高危足(糖尿病足0级)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有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有发生足溃疡危险,但无破溃的糖尿病足[1],一旦发生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截肢和危及生命。

为预防糖尿病高危足的进一步恶化,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笔者采用糖足方泡洗的方法,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06年8月-2009年5月糖尿病高危足住院患者86例,诊断均符合WHO(1999)标准,按经典的Wagner[2]分级法属高危足者(皮肤完整,无开放性病灶。

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凉,呈紫褐色,伴有麻木、刺痛、灼痛,或有感觉迟钝或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课题(JJ2008-023);北京市大兴区科委课题(2008)丧失,下肢血管彩超提示有血管狭窄,血流增快,管壁增厚,斑块形成等异常)。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

治疗组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48~78岁,平均(63±9.4)岁;DM病程7~25年,平均(13.6±6.2)年;DF(0级)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0年,平均(6.8±1.2)年。

对照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0~78岁,平均(59.3±7.8)岁;DM 病程6~25年,平均(12.8±7.4)年;DF(0级)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平均(6.9±3.2)年。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 方法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本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适当的健康运动,并积极治疗其他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脂、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60例
Co t l r u r i e e t my i , a z t s l , a z t c i o . s l Cu a i e e e t fd a e i e to n o o p a e g v n g n a cn g u e wi i u i g u e wi a r 1 r g h n n h n Re u t rt f cs o ib t fe f : v c
两部.鏖 2 第 第D { r 年 2 J期 卷

遒 ・衷中参 硒
中 西 医 结合 治 疗 糖 尿 病 足 6 O例
林 波
湖北 省新 华医院骨外科 , 湖北 武汉 4 0 1 3 0 5 [ 摘 要] 目的: 探讨 中药三仙 丹、 九分散酊 、 麒麟祛腐生肌 膏外用治疗糖尿 病足 的疗效 。 方法: 6 将 0例糖尿
[ 】 金栋 , 8 尹继增. 银公五草汤治疗急性 肾炎 6 例 [】河北中医 0 J.
学院学报 ,9 38 4 : 1 19 , ( 2 . ) 【 】 于亚涛 , 9 孙绍勇 , 田英 , 中药治疗紫癜性肾炎 3 例 [ ]河 等. 2 J.
北 中 医 ,0 9 3 () 3 2 0 ,1 3 : 5 . 3
Ch n s n e t r d cn ib t e t s ih r i e ea d W se me ii et d a ei f e g e . n o c ih
盯- 0
da ei e;a ge eo fo;o ie hn s n etr dcn ;a Xin nJu e a Dig ib t f t n n fo t mbn dC ieea dW se me iieS n ' Da ; F nS n n ; ce g r c n a i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的患者22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情况发生。

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安全,值得推广。

标签:糖尿病足;中药方剂;疗效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MI Hai-hua(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Wuyi County,Hebei Hengshui 053400,China)糖尿病足又被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以下肢出现慢性、进行性末梢缺血为主要症状,同时,还伴有足部麻木和溃烂等[1]。

糖尿病足主要是因机体代谢长期紊乱、高蛋白、高血糖等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动脉粥样硬化、基底膜增厚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

在临床上,患者的致残率和截肢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

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近年来,临床上以保守疗法为主,采取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并不佳。

基于中药对症施治的原则,本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的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糖尿病足是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的一类慢性下肢损害病变的总称。

相当多的患者最终可因坏疽而需要截肢,而数年后需要做对侧截肢的患病率亦很高,导致提前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负担。

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太原煤气化职工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dm病程、df 病程、入院时fbg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诊断标准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idf公布,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等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的诊断标准,即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 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 mg/dl(11.1 mmol/l);而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 mg/dl (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 mg/dl(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1.2.2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参照wagner分级法:将糖尿病足根据神经、血管病变、溃疡深度及感染分为6级[5]。

0 级:有发生足部溃疡危险的足,但肢端无溃疡。

表现为肢体供血不足,皮肤冷,颜色紫褐,麻木,感觉迟钝或感觉丧失。

1 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有水疱、血疱、冻伤、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皮肤浅表溃疡,病变未波及深部组织。

2 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蜂窝织炎,可形成窦道,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 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肌腱韧带组织破坏,蜂窝织炎融合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4 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骨质及骨关节破坏。

5 级:全足坏疽。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现状研究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现状研究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现状研究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是因为下肢远端神经养分异样和差异水平的四周血管病变而招致的足部变化、溃疡与深部组织毁坏[1]。

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兼并神经病变,使足部神经阻碍,兼并四周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

在此基础上,足部创伤合并感染致使发生溃疡、坏疽,甚至截肢[2-3]。

国际报道: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糖尿病足占糖尿病的 14%,糖尿病足是招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大并发症之一。

近几年来各个地区各大病院采纳中西医的医治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医治和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为糖尿病足患者减轻了苦楚、提高了生存品质。

本文就近几年来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糖尿病足概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兼神经病变以及各种不同水平末梢血管病变而致下肢感染、溃疡构成或深部组织毁坏,是糖尿病病人常有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为足部麻痹、受凉,呈现肿胀或发黑、感触减退、疼痛、皮肤深溃疡、坏疽,招致抗感染力减退,伤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没有办法愈合而截肢。

2 糖尿病足发生原因2.1 血糖管制不良有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足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长时间血糖管制欠佳。

血糖管制不良者产生神经病变和截肢的危险性较大,因为长时间血糖管制欠佳,糖代谢异样引发脂代谢混乱,呈现肢体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起糖尿病足。

2.2 末梢神经病变机体感觉神经迸发病变时,可使糖尿病病人足部无法感触,对各种冷、热甚至疼痛都不敏感;运动神经受损以致足部形态变化;自主神经受损时,糖尿病病人的皮肤枯燥、易裂,最终造成溃疡。

2.3 血管病变糖尿病病人迸发血管病变时,就会造成部分缺血、循环差、阻塞景象,当供血的动脉阻塞,便构成足部坏疽。

2.4 感染感染是糖尿病病人迸发糖尿病足病变的诱因。

在四周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基础上,因为保护措施不得力,如日常习惯中的轻微创伤、修剪趾甲过短而引发出血、医治足癣不妥等,均易导致足部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64例糖尿病足不坏死

中西医结合治疗64例糖尿病足不坏死
Bz — 治疗明显减轻 。( )1 2 8例只有 5例有 轻度的贫血 ,提 示神 经障碍 并不是 由贫血造成 的。 神经营养障碍与贫血都是由于维 生素 B 吸 引收障碍造成 的。对于老年人贫血且 出现 以脊髓后 。 索、侧索、周围神经损割据 体征 ,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一 3
般认 为维 生素 Bz 。 含量 降低 对本病有 诊断意义,本组维生 素 B 。
维普资讯
20 年 1 月第 3 第 1 期 06 1 卷 1
Wo d el iet l r H ahD gs t

临床研 究 ・
时,是不 可逆反应 ,在还原氢 叶酸 的反应 中,酶以维生素 B 。
即使血清维生素 Bz 。 水平 正常 ,也 可作出本病 的诊 断。近年来 研究提示 S D有 自身的免疫学 发病 基础 , C 自身遗传素可 能起重 要作用 。老年人有其他慢性疾病 ,自身免疫功能紊 乱,可产生
张 怀 志
(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 河区计划 生育技术服务 中图分类号:R5 7 1 8. 文献标识码 :B
4 70 ) 600
文章编号 :1 7 . 0 5 ( 0 6 10 5 .2 6 25 8 2 0 )1 .0 90
笔者 自19 年来采取 中西医结合 治疗 6 例糖尿病足坏死 94 4 ( 均排其他原因引起 的坏 死足) 提高 了伤 口愈合率, , 缩短 了创
面 愈合 时 间 ,具 有 较 好 的疗 效 ,现 总 结 如 下 。
高糖,改善症状 , 保证病人热量供应 。根据干湿性坏疽决定是 否行细 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 结合培养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 制感染 , 点川芎嗪注射液 、 静 I 复方丹参注射液或肌 肉注射罂栗 碱 以改善肢体局 部血液循环 ;餐前 3 0分钟皮下注射胰岛素, 每 日测 量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并根据测 定结果调整饮食、胰 岛 素 剂量 ,使 血 糖控 制 在 最 利 于 伤 口愈 口范 围 ( . 8 72 ~

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足64例观察

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足64例观察
1 疗 效 标 准 . 3
11临床 资料 .
选择我科 2 0  ̄2 1 0 7 0 0年糖尿病足合并感染 患者 6 4例 ,均
为 2型糖尿病且符合 《 实用 内分泌学》关于糖尿病足 的诊断标
准 ,其 中 男 4 例 ,女 2 1 3例 。年龄 3  ̄7 6 2岁 , 均 年 龄 5 .岁 , 平 71
dvddit op teitgaieme in op adteWM o p, 2css o ah R sl : h tl f ciert f e iie ot g u s( e t dc eg u n n wor h nr v i r h r g u )3 ae r c . eut T et a et a so f e s o e v e h t itga v dc ewa 3 % adwa 75 o eW M o p,h ogop ees t t al s nf at 尸 0 5. o c s n ne t eme in s9 . r i i 8 n s8 . % f h t r g u stet u sw r t i i l i ic (< . )C n l i : w r a sc y g i n 0 uo
i n e r tv e i i e n t i t g a i em d cn he
李 ( 阳市中医院,河南 安 琳 张 晓敏 安 阳 ,4 0 0 ) 500
中图分类 号:1 8. 1 7 文献标识码 :A 5 1 文章编号 :17.80(02 0 - 6—2 证型 :D B 64 6 2 1 ) 9 010 7 0 G 【 摘 要 】 目的:评价 中西医结合 治疗糖尿 病足 的临床疗效 。方 法:选取糖尿病足 患者 6 ,随机分为 中西医结合纽及 西 4例 医组 , 组 3 每 2例。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及 西医组 比较 总有 效率分别为 9 .%和 8 .%,两组比较有 统计学意义 ( 38 75 P<0 5 o结论 : . 0 中西 医结合 治疗糖尿 病足 可明显提 高糖尿病足 的治愈率 ,可 能与中药改善患肢血 液循 环,局部抑 菌,促 进生长因子分 泌有 关。

60例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60例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60例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特点。

方法:对60例糖尿病足的患者根据足部病变特点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措施。

结果:总有效率96.67%。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机护理糖尿病足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83-02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是2型糖尿病(diabetie mellitus 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

其原因主要是患者由于合并血管、神经病变、足部畸形,加上患者视力下降、生活行为不正确致足部破溃、感染,甚则截肢【1】。

我院糖尿病科自2010年11月至2013-1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并结合生活护理辨证施护,情志调节等医疗措施,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6.67%,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按《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2】诊断。

其中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在55.6岁;病程1-20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10.0%,其中合并有高血压者有20例,冠心病者15例,合并糖尿病眼病者36例,合并有糖尿病肾病者25例;另外25例呈烧灼样及针刺样疼痛;10例足背动脉搏动消失;12例患肢皮温均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13例患肢溃疡。

中医辨证确诊属未溃型21例,已溃型39例。

1.2 分类方法:根据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wagner分级方法分级:0级:患者皮肤保持完整,临床表现为感觉消失或迟钝,麻木、颜色紫褐、皮肤发凉、肢端供血不足,并有足的畸形等症状发生。

ⅰ级:患者表浅溃疡;ⅱ级:患者深部溃疡,但韧带、肌腱组织没有被破坏。

ⅲ级:患者产生深部脓肿或骨髓炎。

ⅳ级:患者产生部分足趾坏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76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76例疗效观察

养 障碍表现 , 甲增 厚 , 趾 汗毛 脱 落 , 温 低 , 背 及胫 皮 足
后动脉搏 动消失 , 动脉 及股 动 脉搏 动 减 弱 ; 彩超 胭 ⑤
治 愈为 临床 主要 症 状 消 失 , 坏 疽创 面 完 全愈 足
合, 已形成 痂皮 或 瘢 痕 , 肢 侧 支 循 环 建 立 , 液循 患 血 环无 明显 障碍 , 色 、 肤 温 度 恢 复 正 常 , 超 示供 肤 皮 彩
肢, 用湿 润烧 伤 膏 包 扎 ; 脉 络 热 毒 型 者 用 黄 连 1 属 0
g 黄柏 1 , , 0g 公英 2 , 花藤 1 , 汤洗患 处 , 0g 银 5g 煎 用
湿润烧伤膏包扎 , 形成脓腔者 , 应及时切开 , 充分引 流, 足坏 疽与 健康组 织 界 限 比较 清楚 时 , 用有 效抗 生 素纱 布 , 围红肿 处 用 金 黄 膏 , 循 环 得 到 改善 、 周 微 大
维普资讯
・ 10 ・ 4
Ce ta hn e ia o r a, 0 8, L3 No 2 n rlC iaM dc l u n l2 0 v0 2, . J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糖 尿 病足 坏 疽 7 6例 疗 效 观 察
(34 5 武汉)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中心卫生院 张 勇涛 徐 雪鹏 401
血情 况基 本正 常 ; 转 为临床 主症 减轻 或 改善 , 好 足坏

示血管狭 窄或闭塞 , 或血管壁增 厚 , 血流速度减 慢 。
三 、 疗 方法 治
1 中药 口服 ,
内服法根据 中医辨证用 药 , 属 阴 证
疽溃 疡局 部分 泌物 减 少 , 坏 疽 组 织 大 部 分脱 落或 足
1 2月 , 院在 清 创 抗 感 染 基 础 上 外 敷 内服 中药 , 我 中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治疗应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治疗应用

时缓和祛风 、化痰及活血药 的温燥香辛之性 ;全蝎、地龙 息风
编号:E -19 6 0( 回:2 1-01 ) R 10 2 0 修 0 11 9
中 西 医 结 合 疗 法 在 糖 尿 病 足 患 者 中的 治 疗 应 用
Ap l a i n i ete t e t f a in swi p i t t am n t t t c o n h r op e h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年 第 3 第 2 JM 01 卷 0期 组织的缺血、缺氧 和坏 死。属中医 “ 头痛 ” 中风 ”范畴 ,特 、“
.5 .. 2. 通络 ;鸡血藤祛风 、通络、活血、养血 ,祛邪与扶正兼顾 ;牛
点是发病率高 ,起病 急,致残率和死亡率高 ,严重威胁 中老年
人 的健康 和生命。 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主症包括卒然仆倒 、不 知人 事,伴 口眼 歪斜 、 半身不遂或者不经 昏仆而仅表现为 口眼歪斜 、 身不遂 。 半
r t s e t ea ay i f o ptlt ae 0p te t wi ib t o t ains u igarn o n mb rtb em eh dweedvd dit er p ci n lsso s i e td4 ain s t da ei f o t t, sn a d m u e a l to r iie o 2 o v h a r h c p e n
络 ,产生中风 。
疗效确切 ,可靠安全 ,明显改善症状 ,有助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试行)J北京 [. ]
中医药 大学 学报, 0 81()6 —6 2 0,73:46
治则:祛 风通 络,化瘀涤痰 ,滋肝补 肾。方用 “ 治风之要 药 ”天麻 熄风止痉 ,通 络祛痛, ;血 中气 药川 芎兼顾 活血与行 I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3例临床总结的开题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3例临床总结的开题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3例临床总结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变特点为外周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容易引起感染和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已成为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方法,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总结经验和优点,为糖尿病足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1.对病史、体征、病情、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2.对43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西医治疗以抗生素和抗糖尿病药为主,中医治疗以中药外敷和中药口服为主,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3.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如病情、炎症指标、神经病变指标等,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四、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探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为糖尿病足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同时,也能总结经验和优点,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63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

方法将6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5%,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较可以看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足能明显提高疗效。

标签:糖尿病足;补阳还五汤
糖尿病足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和治疗手段的进步及患者寿命的延长,该疾病的严重性日益受到明显重视。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导致脂代谢异常,引发微血管基膜病变,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和感染,进而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微小创口即可诱发溃疡及感染[1]。

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很难治愈,是医疗难题,多年来对严重的肢端坏疽多采取高位截肢手术的办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意义重大。

本资料主要分析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糖尿病患者中63例并发糖尿病足,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组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62~85岁,平均(69.8±5.7)岁,糖尿病病程8~24年,平均(15.1±3.7)年。

按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本组患者均在0~4级之间,其中0级18例,1级20例,2级15例,3级8例,4级2例。

63例患者随机(经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

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足溃疡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治疗两组均给予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严格糖尿病饮食、戒烟,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J20080095)早、中、晚餐前15min 皮下注射及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J20040012)晚10点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每周至少1次检查三餐前、后微量血糖及睡前、凌晨3点微量血糖(血糖仪为罗氏卓越型血糖仪ACCU-CHEK Performa),使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11mmol/L,有高血压者控制血压,使血压控制在≤130/80mm Hg,合并高血脂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SUNDOM-300IB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深圳瑞光康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号:
国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3240286号]照射患处,每日1次,每次10min,分级2级及以上者,入院后行局部分泌物培养+药敏,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局部清创,根据情况换药。

1.2.2 分组治疗
1.2.2.1 对照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西药治疗,方法为腺苷钴胺(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H20045994)每日1次,肌肉注射,1个月为1个疗程;0.9%盐水+前列地尔2mL(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H10980023)入壶,每日1次,10d 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休息,再予第2个疗程。

1.2.2.2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西药治疗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补阳还五汤组方:黄芪100g,当归尾2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川芎10g,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配方颗粒,分两次早晚饭后温水冲服,双下肢灼热刺痛者加知母、元胡;伴溃疡者加金银花、连翘;脾虚甚者加白术、茯苓;口干舌燥加乌梅、沙参,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不明显,足部创面完全愈合,形成瘢痕或覆有痂皮;有效:Wanger分级下降1~2级,临床症状缓解,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坏死组织大部分脱落或肉芽组织新生,创面愈合40%~80%;无效:经治疗Wanger 分级上升1级,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创面愈合<40%,足部创面分泌物无减少,无肉芽组织生成,或创面扩大,坏死加重,导致患足截肢甚至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61,P=0.017<0.05)。

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下部位因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造成的微循环障碍、感觉障碍,所造成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往往是下肢血管、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病灶局部血液供应的存在与否是影响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关键因素[3]。

因此在内科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过程中,促进及增加局部供血是重要的一环。

中医方面糖尿病属消渴范畴,糖尿病足属于中医学血痹、脱疽的范畴,消渴症阴虚为主,燥热为标,病久则耗气伤阴,气阴两伤,致气滞血瘀,肌肤四末失去荣阳,兼之肝肾阴虚,脉络空虚,
痰湿之邪侵袭,壅遏不行,热毒内蕴。

治宜标本同治,攻补兼施,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补阳还五汤源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组方严谨,升降具备,气血兼顾,调达有度,方中重用黄芪为君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且黄芪生用,更具托毒生肌之效,利于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

归尾活血,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是为臣药。

君臣配合,气血双补。

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化瘀,且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对血行不畅引起瘀滞之症颇有奇功;地龙通筋活络,均为佐使药。

本方补气为主,少佐活血化瘀之品,诸药合用开创了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的益气活血法,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肌肉得养。

本方中黄芪剂量是活血药的10倍,现代药理研究补阳还五汤全方组的作用明显优于补气组和活血组,且补气组效果优于活血组,提示方中各药配伍之后其功用发生了协同或促进作用[4],全方组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等作用[5]。

其中黄芪富含多糖游离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可加速毛细血管再生,补充伤口修复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激活巨噬细胞;当归富含阿魏酸和十余种氨基酸,能够促进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环,增强毛细血管再生。

两药相辅相成,可以调节免疫,改善供血,减轻组织细胞在缺血、缺氧和炎症反应时的损伤,保护红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6-11]。

本研究在糖尿病足治疗方面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这使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取得较好的疗效,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

[参考文献]
[1] 李喆.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514-515.
[2] 吴彦红.综合治疗糖尿病足67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84-485.
[3] 张时明,刘善达.影响糖尿病足溃疡病程及预后的因素探讨[J].新医学,2004,35(7):417-418.
[4] 刘俊娥,张继平.补阳还五汤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2,29(5):117-119.
[5] 王晚霞,李荣亨.补阳还五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5):574-576.
[6] 宋锦叶,孟立强,李晓玫.黄芪与当归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9):833-835.
[7] 李爽,张学芝,吴少峰,等.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0):750-751.
[8] 玉颜庆.糖尿病足13例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探讨[J].内科,2013,8(4):封3-封4.
[9] 高改英,王丽,赵彦民.活肤膏与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对比[J].西部中医药,2012,25(4):68-70.
[10] 李勤.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89.
[11] 林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60例[J].西部中医药,2011,24(10):73-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