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质量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五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质量的定义、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具体内容包括:1.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4. 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来计算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等测量工具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的单位换算、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托盘天平、电子秤、各种物体(如苹果、书籍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体,思考这些物体的质量有何不同。
2. 知识讲解:(1)介绍质量的概念,解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讲解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如1千克=1000克。
(3)介绍质量的测量工具,如托盘天平、电子秤。
3. 举例讲解:用托盘天平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电子秤测量自己的书包质量,并记录在学生手册上。
5. 知识拓展:讲解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如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来计算质量。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质量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及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质量:1.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
4. 计算方法:体积× 密度 = 质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出三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并说明如何测量它们的质量。
答案:苹果、书籍、书包。
测量方法:用托盘天平或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设计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备课标(一)课程标准:“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三)“质量守恒定律”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化学具体目标:1.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
2.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
3.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4.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5.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6.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7.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二、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这一基本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从微观和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三是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其核心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即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总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不变?教材重点确定为: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重点知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重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的科学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重点情感类目标: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质量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质量》(沪科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认识一些测量质量的工具,熟悉天平的主要构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宇宙中物质质量尺度的数量级阶梯的展示,以及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质量的定义。
(2)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难点: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学方法:科学抽象法、阅读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若干台、砝码若干盒等。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感知,情景引入:摆在我们面前的课桌、椅子都是由木头做的,但课桌含有的木头多,椅子含有的木头少。
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的,但铁锤比铁钉含有的铁多得多。
你知道怎样才能准确的把这种含义表示出来呢?若有两个差不多的铁钉,你又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哪个含铁更多一点?二、新课教学:(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教室内课桌、椅子。
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课桌、椅子哪个的木头多?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课桌、椅子、铁锤、铁钉都是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
即: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课桌含有的木头多,椅子含有的木头少;铁锤比铁钉含有的铁多得多。
即:不同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用符号“m”表示。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
试一试:将一橡皮泥团压扁,形状变了,橡皮泥的多少会变化吗?将焊锡熔化,状态变了,锡的多少会变化吗?想一想:杨利伟把一玻璃杯从地球带到太空,空间位置变了,杯子所含玻璃的多少会发生变化吗?提问:以上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时,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都没有变化,由此,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探究总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五章第一节质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我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师,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质量。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定义,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2. 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
难点:质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仪、天平、砝码、测量工具。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册。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引出质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如克、千克、吨等。
3. 实践:让学生使用天平和砝码进行实际测量,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4. 应用:让学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
难点:质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质量的知识。
但在使用测量工具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调查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举办一个小型的称重比赛,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质量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一、引入实践情景的方式我选择了购物时称重这个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质量的概念。
这个实践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个实例,我希望能够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化学教案-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教案-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3. 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引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现象,引出质量守恒定律。
2.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中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3.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1)实验一:酒精燃烧实验。
用酒精灯燃烧一段时间,观察实验前后酒精的质量变化,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这个实验中得到验证。
(2)实验二: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铁。
将一定质量的铁和硫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观察实验前后样品的质量变化,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这个实验中得到验证。
4.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化学反应中
物质的量、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等。
5. 练习与讨论: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与讨论。
6. 总结本节课内容。
五、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酒精灯,密闭容器,铁,硫。
2. 教学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知识的介绍和实验步骤。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课题质量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理解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知道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难点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难点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质量、理解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室用托盘天平、烧杯、小勺、白糖、剪刀、塑料瓶、学生身边的小物品(铅笔、橡皮)、水等.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图6-1-1是宇航员处于正在飞行的飞船内的情景,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他们一起升空的宇航服的质量改变了吗?问题引入,激发兴趣.情境导入图6-1-1活动一:探究新知学点1:质量【引入】如果分析一下铁锤和铁钉这两个物体,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但它们各自的含铁量却不大相同.物理学中如何来表示这种区别呢?如果想知道它们到底含有多少铁,该怎样精确地测量呢?【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08“质量”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用符号m表示.问题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答: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质量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 t=103kg,1 g=10-3 kg,1 mg=10-3 g=10-6 kg.问题3:阅读教材P109小资料回答:新生儿、成人的质量分别大约是多少千克?苹果、一元硬币的质量分别大约是多少克?大头针、细菌的质量分别大约是多少毫克?大象、地球的质量分别大约是多少吨?答:新生儿、成人的质量分别是2~5 kg、40~×10-1kg=150 g、6×10-3 kg=6 g;大头针、细菌的质量分别大约是8×10-5 kg=8×10-2 g=80 mg、10-11kg=10-5 mg;大象、地球的质量分别大约是6×103 kg=6 t、6×1024 kg=6×1021 t.学点2:质量的测量通过自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活动一:探究新知【议一议】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答:生活中常用各种秤,例如台秤、体重计、案秤、电子秤、杆枰等(图6-2-1所示).【课件展示】各种秤台秤体重计案秤电子秤杆秤图6-1-2师:实验室经常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让我们先来了解天平的构造.【课件展示】托盘天平的构造(图6-1-3所示)图6-1-3教师介绍天平主要部分的作用: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水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或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边摆动幅度相同).熟悉常用的测量工具,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后,糖水的质量与水和白糖的总质量相等吗?实验说明了什么?生:塑料瓶在剪碎前后的质量不变;白糖溶于水后,糖水与水和白糖的总质量相等.师:通过大量的事实,我们可以证明,质量是物体本身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活动二:运用举例类型一:质量例1.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承受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部承受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B).A.9 t B.9 kg C.9 g D.9 mg【解析】中学生的质量一般不超过60 kg,所以中学生肩部承受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能超过60 kg×15%=9 kg.故选B.类型二:天平和质量的测量例2.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6-1-4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1-4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图6-1-4【解析】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由图甲可知,分度盘上的指针偏右,说明天平左盘偏高,通过例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突破重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教案(人教版)
本节课的难点是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为了攻破这一难点,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天平,说出天平的结构名称及作用;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学习天平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讨论天平的使用方法;
(讨论天平使用时的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八年级上册物理6.1质量教案(人教版)
年级
八
学科
物理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质量
课型
教材分析
《质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并且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技能要求,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质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改变
(3)了解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3)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教师总结天平使用的步骤:放、拨、调、测、读、收。
(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身边一些小物体的质量,并通过讨论、交流和协作,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怎样正确读数。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6.1物体的质量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与物体质量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并能辨别插图中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错误,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地使用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
3、了解其它测量物体质量的食品人。
4、通过练习,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
4、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
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时,所用的必须是同一个物体。
举例:探究物体的质量是否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呢?
⑴一块可改变形状的橡皮泥。
⑵几块形状不同的木块。
很显然,这里应该选择⑴,因为⑵中是几个不同的物体。用⑵来做实验也一定得不出科学的结论。
2、调节时,指针偏向左(右)时就开始测量。
3、天平砝码污损,砝码质量偏大了。
4、杆秤的秤砣质量偏大(偏小)。
(四)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1、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形状的变化。
2、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状态的变化。
3、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
4、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
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时,所用的必须是同一个物体。
(二)质量的测量
1、工具:托盘天平、磅秤、案秤、杆秤等。
测量质量的工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能绕某个固定点转动。是利用杠杆平衡的原是工作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电子枰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但是它并不是真正测量质量的工具,表现在托盘天平、磅秤等测量工具在地球和月球上测量同一个物体的质量结果是相同的,而用电子秤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得同一个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
八年级物理_第五章_第一节《质量》教案_沪科版
投影:一些常见的物体的质量
学生交流讨论
回答问题
举例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回顾回答问题
学生交流回答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三:测量质量的工具
回顾复习:长度的测量工具有哪些?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什么?
投影:1、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投影:2.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投影:托盘天平的构造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后,并由一名学生回答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1、质量的定义。
投影:一小杯水和一瓶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根大头针和一根铁钉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条小木凳和一张木桌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交流归纳:原来物质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物体所含有的物质有多少的不同。
物质与物体的区别
小结:物体由物质组成。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符号m。上述提到的质量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着重在“量”,后者是指物体的好坏,着重在“质”。因而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投影:质量大小与物体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有无关系?
冰熔化成水,状态改变的同时其质量会改变吗?
把同一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时,物体所含橡皮泥的多少变了吗?
三.情感目标
体验质量概念的建立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掌握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掌握天平的构造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概念
2.培养学生能对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的能力
3.能熟练运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解答问题
教学方法
第一节质量教案
第一节-质量教案第一节质量教案冉新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及托盘天.平的构造.(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及对物体质量多少的估测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能从物质的形态,形状,空间位置等的变化中提取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不变性这一本质的东西,从而认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即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能从怎样比较质量的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以及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
(3)观察的天平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质量知识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难点1.重点(1)质量的定义(2)质量的单位及换算2.难点(1)估测物体的质量(2)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教学方法阅读法、观察法、科学抽象法教学仪器与用具玻璃杯、橡皮泥、铁钉、铁锤,托盘天平、塑料瓶、1dm3的纯水、1dm3的盐水、(桌子、凳子)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课件显示自行车图片1.自行车主要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点明:自行车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演示实验2.铁锤、铁钉、桌子、椅子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物质组成?点明: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新课开始,我创设了学生常见的“自行车”情境图,使学生对“物体”、“物质”的模糊理解顿时变得清晰明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一)巧妙设问,直奔重点——学习质量的概念.课件显示铁锤、铁钉、桌子、凳子图片1.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2.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一样?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a.铁锤比铁钉含铁多;b.桌子比椅子含有木材多.(师生)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的.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设计意图针对质量的概念比较抽象、难理解,我采用对比铁锤、铁钉;桌子、椅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明白“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从而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质量的概念.(二)顺势而导,化难为易——掌握质量的基本属性课件显示铁块铸成铁锅的照片1.铁块铸成铁锅,什么改变?假设没有任何损失,质量变不变? 为什么?演示实验2.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放到天平上称量,质量会变吗?为什么?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没有变化;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主要介绍了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质量这一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讲解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工具。
2.课件: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认知,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质量吗?在生活中如何衡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质量的定义,介绍质量的单位(千克、克、吨)以及换算关系。
让学生明确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形状、位置有什么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讨论:质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控制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些日常物品的质量,并填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质量的定义、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章 第1节《物体的质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在说明书和教材的帮助下学习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3.通过练习,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在实际测量中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自主学习】要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八年级下册课本P. 2—5内容,认真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相信你一定行的!1、物体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和 . 。
2、实验室里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再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中,用向盘加减砝码,使指针对准 .此时物体的质量等于。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________、状态、________、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课中交流】爱动脑筋让你变得更聪明!1、质量(1)1kg的棉花和1k g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棉花所含物质较多B、铁块所含物质较多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D、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2)常见物体的质量:大象2 ,一个成年人60 ,一只苹果100 ,一只大公鸡2 ,一个一元硬币5 ,一张邮票50 。
(3) .进行单位换算① 1kg = t 1g = kg 1 mg = g② 350g= kg 5t= g 1500mg= kg③将下列一组质量的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横线上:500000mg、4000g、4.2kg、0.05t④一头鲸的质量约为1.5×105Kg=______t 、一枚药片质量约为 5×10-4 Kg=____mg2、质量的测量在“用天平测铁块的质量”的实验中,称量前应将游码移至标尺处,并调节,使天平在测量前平衡.根据图中测量质量使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可知被测物体的质量为克.3、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的变化对质量的影响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捍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橡皮泥形状长方体圆柱体圆环形碎块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据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A、类比法;B、综合法;C、归纳法;D、等效法.【目标检测】有目标才能成功!1、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补上合适的单位:①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________,②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________,③一瓶白酒的质量约500________,④一瓶雪碧的质量约1.25________,2、“神舟”五号将1kg的蔬菜种子带往太空后,其质量是__________;将一根很粗的铁棒拉成很长的细铁丝后,其质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3、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分度盘及指针若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操作者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若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示情况,操作者应4、小金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称量前: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天平横梁右端螺母.称量中: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用手将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D、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称量后:E、称量完毕,整理仪器,把砝码放回盒内.以上步骤中可能有遗漏或错误,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这些步骤的序号,并加以补充或纠正:①_____ _____.②__________ .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公开课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公开课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公开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导入:首先,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质量的测量和计算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如称重、配料、制造等。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质量的概念,包括质量的定义、单位、符号等,以及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同时,要强调质量与重量的区别,避免学生混淆。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质量的概念。
例如,通过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了解天平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 互动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经验,以及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5.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6. 小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质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密度、重力等。
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 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案一、教学内容1. 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4. 质量的计算: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算以及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托盘天平、电子秤、各种物体(如苹果、书本、书包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物体,尝试判断它们的质量大小。
2. 知识讲解:介绍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3. 实验演示:用托盘天平和电子秤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直观了解质量的测量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质量的计算方法,如物体质量的计算公式等。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质量的计算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工具。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质量的实践性作业,如回家后测量家庭物品的质量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质量1.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4. 计算: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举三个你熟悉的物体,并用托盘天平或电子秤测量它们的质量,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在讲解质量的计算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质量的计算公式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
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测量橡皮、铅笔、瓶中的水的质量
器材:天平、砝码、橡皮、铅笔、水、烧杯
1.天平应水平放置。
你的天平有没有调整天平底座水平的装置?如果有,应该怎样调平?
2.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1)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果指针偏左,螺母向方向调,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教学准备
多媒体、铁钉、铁锤、天平、橡皮、铅笔、烧杯、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启。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并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2022年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三、课堂小结
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和表示质量大小的单位及质量的测量工具,我们知道质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属性量,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和物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还知道了用天平怎样测量物体质量并会解决测量中常出现的故障问题,了解了巧妙地利用天平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会有更高级、更精密的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产生.好,谢谢!
塑料瓶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的形状变化,质量不变。
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使白糖溶于水,再称糖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糖溶化于水中,糖和水的总质量相等。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的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如果把铁块压成铁片,虽然形状变了,但所含铁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也不会变。一块冰熔化成水,虽然物态变了,体积变了,但是质量不会变。一盒罐头,不论放到地球上什么地方,或是被宇航员带到太空中,它的质量也不会变。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初中对质量的定义教案
初中对质量的定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物体质量的特性。
3. 引导学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质量的概念和定义。
2. 质量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教学难点:1. 质量的计量单位换算。
2. 物体质量的特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金属块、细线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衡量物体质量的?2. 学生分享答案,教师总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kg)、克(g)等单位来衡量物体的质量。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 讲解质量的计量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讲解质量的换算关系:1千克(kg)= 1000克(g),1克(g)= 1000毫克(mg)。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砝码、量筒等器材,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观察质量与物体大小、形状的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无关。
四、巩固知识(10分钟)1. 学生进行质量填空题、选择题等练习,巩固质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 教师讲解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称重、制作食品时的配料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计量单位有千克、克、毫克等,质量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无关。
2. 教师强调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质量问题。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质量练习题,巩固质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食品质量、产品质量等,撰写调查报告。
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5.1质量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5.1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质量》。
本节课主要介绍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的计量单位:质量的计量单位是千克(kg),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
3. 质量的测量方法: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杆秤、台秤、磅秤等。
实验室中一般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
3. 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质量的测量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砝码、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运动会上运动员称体重等,让学生了解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质量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如计算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换算等,让学生巩固质量的知识。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质量的知识进行计算,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实验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托盘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的测量过程。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质量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质量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质量1. 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计量单位:千克(kg)3. 换算关系:1t=1000kg,1g=0.001kg4.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砝码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1)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请问500g是多少个苹果的质量?答案:500g÷200g=2.5,约为2个苹果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_九年级化学教案
思考: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投影:第一节 
[1] [2]下一页
初三化学教案——铁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钢铁的发展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超过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不是纯铁,我们研究的是纯铁的性质。
在铁与氧气反应的教学中,教师也可进一步将教学深化,指出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2、+3),而铁锈是三氧化二铁(+3),为什么会表现这样的不同。在这儿可结合在第二章中有关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密切关系入手,铁为26号,最外层有2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结构,易铁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显+2价;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价。
投影:实验分析: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
讲述:由于锥形瓶及仪器质量不变,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M(P)+M(O2)=M(P2O5)
学生[实验4—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投影:实验步骤:1.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分别装入烧杯和小试管中;
2.称量反应前系统的总质量;
3.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在排外电子排布知识学习中,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密切。我们来看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铁是26号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 )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
设
设计意图备注复习旧知凸透镜成像规律?回忆回答复习
情境导入【出示实物】大头针、铁锤、火柴根、木
块
【设问】这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间有
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如何去分类?
【总结】像大头针、铁锤、火柴根和木块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称之为物体;
而铁和木材我们称之为物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何去理解物体和物
质呢?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和
物质的区别,更加直观,更容易接受理
解。
)
【引入】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物质构
成,物体有大有小,我们如何去衡量构成
一个物体的物质的多少呢?请同学们根
据提示进行自学。
设置疑问
引入课题
创设情境
导入新
课,能激
发学生学
习物理的
兴趣和求
知欲。
)
新课讲授【自学指导】
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
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
学生讨论回
答:学生识记
③当右盘中加入最小质量的砝码时,若指针向右偏,此时应该去掉小砝码,用镊子向拨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砝码),直到指针指分度盘中线横梁再次平衡。
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刻度值
游码示数读法:先认清分度值,再读游码的
左边所对刻度值。
提问:如何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呢?
【过渡语】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有什么特性呢?是否随着自身的位置、形状和物态的变化而变化?请大家思考以下的问题。
1、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改变吗?
2、一定质量的冰化成水或者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其质量改变吗?
3、同一物体从北京带到上海,它的质量改变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识记理
解
加深印象
学生思考讨
论:
学生思考讨
学生思考
讨论:
质量不随
形状而改
变。
质量不随
物态而改
变。
质量不随
位置而改
变
培养学生
四:特点: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课后记
§3.4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3.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4.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