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四首之《氓》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及其运用的表现手法。

2、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把握诗中人物性格与领会抒情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4、把握比兴的手法。

【学法建议】

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一、《诗经》常识介绍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二、《诗经》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

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并注释

1)氓():

2)蚩蚩():

3)愆()期:

4)将():

5)垝()垣():

6)筮():

7)咎()言:

8)于()嗟:

9)耽():

10)说():

11)徂()尔:

12)汤汤():

13)渐():

14)帷裳():

2、齐读,请四位同学分别讲述本首诗的内容

全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感情基调如何?

3、分析诗中女主人公形象

⑴诗中女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思想性格?

⑵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恋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讨论)

4、分析赋比兴手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