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高中语文4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4课《氓》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4课《氓》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4课《氓》《氓》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诗歌,它出自《诗经》。

《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课改后,教材在高一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典诗歌文化常识,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通过诵读,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1、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人物形象的领会及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课前预习时对《诗经》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其表现手法了解。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诗经》中有大量反映爱情,婚姻的作品。

《诗经•邶风•静女》中描写的那种甜蜜浪漫的约会,那种自主而又愉快的恋爱,大家已经感受到了,那么,我们今天再开看一看另外一种爱情,另外一种婚姻:《氓》二、文本鉴赏1、充满感情地齐读课文,初步感受《氓》。

典型的四言诗,节奏韵律非常明显,注意二三节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通假字:蚩—→媸无—→毋于—→吁说—→脱泮—→畔匪—→非实词:将<请,愿> 即<走进,靠近> 愆<延误>体<卦象> 咎<不吉利> 贿<财物,嫁妆>熟语: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兴:本义起床)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总角之交:幼年时的交情二三其德:感情一变再变特殊句式:氓之蚩蚩: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匪来贸丝:省略主语尔兄弟不知:省略宾语之2、结合课后的注解,理解课文,诗歌写到了什么事情?明确《氓》选自《诗经•卫风》,是卫风中最长的一首民歌。

:《卫风•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单元 4 氓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单元 4 氓教案

氓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理解诗歌含义,理顺诗歌的情节。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诗歌,全面分析女子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通过对女子的形象分析与探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探究女子身上可能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中我们学过《诗经》中的《蒹葭》和《关雎》,两首诗都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

《关雎》中说“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不到,辗转反侧睡不着;如果追求到了,又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到《诗经》中的另一首《氓》中看一看,看看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将如何发展。

(板书《氓》)二、整体感知(课前预习:①读准字音;②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含义,概括每节大意并给诗歌分层;③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

)1、听录音:注意字音,节奏。

(PPT展示全文及字音)氓(méng)氓之蚩蚩(chī),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qí),至于顿丘。

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

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guǐ)垣(yuán),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lián)。

既见复关,载(z ài)笑载言。

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jiù)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huì)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wò)若。

于(xū)嗟(jiē)鸠(jiū)兮!无食桑葚(shèn)!于嗟女兮!无与士耽(dān)。

士之耽兮,犹可说(tuō)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yǔn)。

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cháng)。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xíng)。

士也罔(wǎng)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mǐ)室劳矣。

夙(sù)兴(xīng)夜寐(mèi),靡有朝矣。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4课《诗经 卫风 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4课《诗经 卫风 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诗经·卫风·氓》【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诗经》基本常识,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实。

2.过程与方法:分析仆人公简单的心情和人物性格,了解叙事诗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赏析诗歌比兴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争辩法【教学时数】两课时一、导入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如: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⑤生命诚贵重,爱情价更高。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氓》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

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

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

《氓》诗中的女仆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

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

二、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记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相传《诗经》为孔子所编定而成。

《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

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

”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诗经》的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国风”,民间歌谣。

共15国风,160篇。

“雅”——“大雅”“小雅”,宫廷乐歌。

共105篇。

“颂”——“周颂”“鲁颂”“商颂”,宗庙祭祀的乐歌。

共40篇。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为“赋”“比”“兴”:“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氓》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氓》学案

《诗经·氓》教案学习目标: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2反复诵读,体会感情3、品味语言,赏析形象导语:在古代诗歌中也有很多“薄命红颜”和“痴心女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中国诗歌《氓》中的“痴心女子”。

让我们带着爱心去关注她。

一、读诗(检查预习)(一)读通要求:(1)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氓》是典型的四言诗,二二节拍)。

(2)读完后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集体正音。

(二)读懂读懂词句含义,理解文章大意。

1、用幻灯片出示全文,标出重点字词和重要句子。

2、把第一段讲给同学们听(“痴心女子”的心声是用四言古诗诉说出来的,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替她诉说?)氓啊,我们初次相识时,你是那么憨厚,你抱着布匹到我这儿来换丝,其实你不是来换我的丝呀,你是向我来求婚的,我看你那么憨厚,就爱上了你。

你走的时候,我送你一程又一程,送过淇水后,一直送到你顿丘,我们是那样恋恋不舍。

路上你和我商定婚期,这对我来说太突然了,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我们实在是没有好的媒人,可是你听到这儿就生气了,我心里是多么盼望和你在一起,我说你不要生气了,我们的婚期就定在秋天吧!或者第三段:桑树的叶子在夏天里是那样的茂盛,就像我们女人的容貌和爱情,可是呀,斑鸠鸟啊,不要吃太多的桑葚!可是呀,女人呀,不要和男人沉湎于爱情,男人沉湎于爱情,是可以解脱的,而女人沉湎于爱情,是无法解脱的。

或者最好一段:本想和你白头到老,可是你这种行为真让我心生怨恨。

淇水再宽也是又岸的,湿地再大也是有边的,可是我痛苦却没有尽头。

想起我们少年时候,在一起玩耍,那是多么的快快乐乐,说说笑笑是那样亲切。

你的誓言是那么诚恳,我是万万想不到你会变心的。

唉,现在你既然变了心,我又能怎样呢?算了,我不想这些事了。

(或者,唉,现在你既然变了心,我就不想这些了。

)(三)读深以关键句子为例,指导学生读出情感。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高中语文 2.4.1《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2.4.1《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氓》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重章叠句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诗经>两首》和其他几首诗歌的语言形式不一样,本单元以语言的节奏作为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诸种语言节奏的划分方法,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了解古代诗歌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形式方面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也是诗歌容量逐渐加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逐渐复杂的过程。

《氓》是《国风》中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所作。

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值得学习。

《氓》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卦、怨愤、留恋、痛苦等婚恋悲剧。

教授本课时,首先根据学生初中所学过的《诗经》知识适当补充内容,并提及其他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读《诗经》的兴趣。

再次就是赏析《氓》,一使抓住对比,抓住女主人公结婚前后的变化和“氓”前后态度的变化,来引导学生理清诗歌大意;二是结合诗歌,分析女主人的形象,以及探讨其爱情失败的原因;三是结合诗歌里面的赋比兴表现手法,进一步理清女主人公的内心想法,进而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理解《氓》的含义及掌握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3、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熟读成诵,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1、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

2、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感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领会赋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人物情感。

2、背诵课文【教学方法】1、讨论法。

2、诵读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华文明源源流长,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而诗歌便是这条大河中最美丽的一朵浪花,是我国文学发展中产生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

整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4课氓学案 精品

整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4课氓学案 精品

《氓》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2、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3、深入探索爱情观,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学习重点:1、主人公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

2、针对学生早恋现象,拓展学习,培养高尚的爱情情操学习过程:一.预习(一)看注解,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2、多为四言诗。

3、原名《诗》或《诗三百》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即被奉为经典,从此称为《诗经》。

被列为“五经”之一。

4、儒家奉为经典的有“四书”“五经”。

5、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

6、《诗经》的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解释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以此物比彼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二)上网收集诗经中经典爱情诗,并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内容: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1)关关水鸟叫声。

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洲:河中沙洲。

(2)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淑:善,好。

逑(通仇):配偶。

(3)参差:长短不齐。

荇(音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寤(音务):睡醒。

寐(音妹):睡眠。

(4)思:语助。

服:思念。

悠:忧思貌。

辗:半转。

反侧:反身,侧身。

(5)琴:五弦或七弦乐器。

瑟:二十五弦乐器。

友:交好。

(6)芼(音帽):有选择之意。

钟:金属打击乐器。

鼓:皮革打击乐器。

2、《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语文:2.4.1《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语文:2.4.1《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氓》和《采薇》导学江苏编写一、思考领悟《诗经》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成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手法。

按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中带本质性的社会问题,使诗歌创作成为一幅幅社会生活的图画。

《氓》,偏重叙事;《采薇》,偏重抒情。

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感情都相当丰富、复杂。

那么,我们要读懂《氓》(《诗经·卫风》)抒发了什么情?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采用了什么手法?《采薇》(《诗经·小雅》)抒发了什么情?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好在哪里?二、鉴赏评价《氓》,抒发弃妇的怨忿之情;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和比兴手法。

《氓》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卦,怨愤、留恋、痛苦等婚恋悲剧。

尤其是《氓》中的第三、四两章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透过桑叶衰败的景象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切合人物的身份,形象生动和谐。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朱熹《诗集传》)。

其中两个感叹句,语调激切,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的女性;“士之耽兮……不可说也”,语气舒缓,流露出女主人公的无奈和无助,令人同情。

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

这是叙事、抒情和比兴结合的典范例子。

《采薇》,抒发士卒远戍的劳苦和哀怨之情;情景相生,重言叠字。

诗中的“杨柳”又成为后代“折柳相赠”与“折柳思远”的文化元素的滥觞。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高三语文 2.4《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三语文 2.4《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氓》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诗中的难字难音、识记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3.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含和写作手法。

4.理清诗歌的情节和主题。

5.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掌握《氓》中的难字字音、识记文中的通假字2.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难点]1.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含和写作手法2.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设想]首先讲解诗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在同学们熟悉诗的基础上谈谈诗的写作特点,以便让同学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另外,还要通过诗联系实际,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用具]教师备课系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痴情女子负心郎,是诗人创作的母题。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诗人对之进行过阐释,我们今天阅读这两千多年前的诗章,感受作品的震没和恒久的生命力。

体会、品味古代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二、《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1、“风”“雅”“颂”“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

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2、“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则是触物兴词,由客观事物激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三、整体把握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高中语文《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氓》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教学目标】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

让我们走近他们!一、新授: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

(2分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

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

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

(15分钟)(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

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诗经二首《氓》导学案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诗经二首《氓》导学案设计

氓 (两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注解,熟悉本诗的内容,并背诵。

2.能够独立梳理本诗的叙事脉络。

3.理解本诗的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初步感知主人翁形象。

4、可适当讨论本诗中对“士”的评价。

【学习重点】:能够独立梳理本诗的叙事脉络,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理解本诗的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初步感知主人翁形象。

【预习案】:1.知识链接——文学常识。

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反映《雅》、《颂》三类编辑。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面镜子。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四字句节是通篇用比的。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类似于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2.疑难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请记录下来。

【探究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全文,借助注解熟悉本文内容。

疏通文意氓之.(义:)蚩蚩..(音义:),抱布贸.(义:)丝。

匪.(义:)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义:)淇,至于..(义:)顿丘。

匪我愆.(音义:)期,子无良媒。

将.(音义:)子无怒,秋以为..(义:)期。

乘.(义:)彼垝垣..(音义:),以.(义:)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义:)。

既.(义:)见复关,载.(音义:)笑载言。

尔.(义:)卜尔筮,体无咎.(音义:)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音义:)迁。

桑之.(义:)未落,其叶沃若..(义:)。

于嗟.(音:)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义:)!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义:)落矣,其黄而陨.(音:)。

自我徂.(音义:)尔,三岁..(音义:),渐.(音:)..(义:)食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4课《氓》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4课《氓》学案

《氓》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2、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3、深入探索爱情观,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学习重点:1、主人公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

2、针对学生早恋现象,拓展学习,培养高尚的爱情情操学习过程:一.预习(一)看注解,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2、多为四言诗。

3、原名《诗》或《诗三百》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即被奉为经典,从此称为《诗经》。

被列为“五经”之一。

4、儒家奉为经典的有“四书”“五经”。

5、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

6、《诗经》的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解释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以此物比彼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二)上网收集诗经中经典爱情诗,并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内容: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1)关关水鸟叫声。

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洲:河中沙洲。

(2)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淑:善,好。

逑(通仇):配偶。

(3)参差:长短不齐。

荇(音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寤(音务):睡醒。

寐(音妹):睡眠。

(4)思:语助。

服:思念。

悠:忧思貌。

辗:半转。

反侧:反身,侧身。

(5)琴:五弦或七弦乐器。

瑟:二十五弦乐器。

友:交好。

(6)芼(音帽):有选择之意。

钟:金属打击乐器。

鼓:皮革打击乐器。

2、《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之《氓》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之《氓》教案

二、文本探究
主人公从恋爱走进了婚姻,生活有了变化,而人都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

探究1:目标:
结合文本分
析人物性格根据文中主人公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分析
其性格特点。

<一>恋爱时表现:
1.引导学生
结合时代背
景分析
2.对婚姻不
幸福的原因
的认识有一
定引导作用★想一想:你认为文中这个如此痴情的
女子,她的爱情和婚姻受到他人的认可、祝
福了吗?
<二>婚后的生活:
1.引导学生
找出文本中
的其它人物
2.了解女性
社会和家庭
地位★想一想:女子除了因为男子的背弃,还
有可能是因为什么而伤心?
<三>诀别的态度:
总结:
三、思考讨论
世上的幸福有他们的相似之处,不幸却各不相同,追求美好的幸福是人们共同的心愿。

探究2:(二选一)设置目标a.男主人公会幡然醒悟挽回女子吗?
对婚姻不幸
福有一定认

b.女主人公还能再次获得幸福吗?。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两首 氓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两首 氓第2课时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两首氓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作品内容与情感;熟读成诵。

2 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重点难点]1 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 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3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4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学习内容][预习提高][正音释义]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猃狁(xiǎn yǔn )之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我行不来(lài):无人慰问。

彼路(lù)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yù)雪霏霏:下雪。

[词类活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yù),名词作动词,雨雪犹“落雪”。

[古今异义]⑪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⑫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通假字]岁亦莫止(莫,通“暮”,傍晚)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维常之华(华,通“花”,花朵)一月三捷(捷,通“接”,与敌交战)玁狁孔棘(棘,通“急”,紧急)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彼尔维何(尔,通草字头的尔,花盛开的样子)象弭鱼服(服通“箙",盛箭的器具)[文本探究]读《采薇》,思考下列问题:1. 这首诗共六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写了什么内容?2.《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3. 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4. 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 归纳诗歌主旨【合作探究】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氓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氓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氓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理清故事情节,分析《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2. 鉴赏《氓》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1.《氓》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每章情节。

2.《氓》是一首叙事诗,全诗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叙述故事的?
【合作探究】
1. 《氓》中女主人公情感有何变化?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而她的丈夫
“氓”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找出《氓》中比兴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文中的比兴有何作用。

3.《氓》中多次写到“淇水”有何作用?
【当堂达标】
阅读《诗经•硕鼠》,回答问题。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 对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三岁贯女.(通“汝”,你)
B. 逝将去.女(前往)
C. 适.彼乐土(到)
D. 莫我肯德.(施恩)
2. 这首诗歌通篇运用了赋比兴中的哪种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3. 诗中反复咏唱的“乐土”“乐国”“乐郊”,表达了奴隶们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作业】
1. 背诵并默写《氓》。

2. 完成练习册中相关内容。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4氓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4氓

<<诗经·氓 >>教课设计学习课时建议: 2 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掌握要点词语的读音与意义,认识要点字词所包括的文言现象。

2.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正确掌握诗经的相关知识,认识诗经的地位。

3.掌握文章的感情脉络,探导女主人公爱情惨剧的本源。

学习要点、难点:要点文言实词及文言现象难点女主人公爱情惨剧的本源教课构思:1.依照预习案通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深味古代爱情的心酸。

2.达成预习自测题:全部题目都书面达成。

3.将预习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后边“我的疑问”处。

4.部署小作文题目。

让学生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予以评论。

(一)预习案一.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应了公元前11 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 6 世纪春秋中期的 500 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本来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 世纪的春秋期间,共 305 篇,因此又称“诗三百”。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 15 国风,多数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代常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派别,后代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

可是再以后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天壤之别,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报首弄姿”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这是古文中三种写作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

也就是表达比者,以彼物比此物。

也就是比喻,比方兴者,先言它物以惹起所咏之辞也。

借物咏物二、整体感知:1、思虑该用如何的感情与语气朗诵这首诗。

河北省沧州市高中语文 4 氓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河北省沧州市高中语文 4 氓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氓一课时【温馨提示】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

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

而在那个时代,诗歌一直是和舞蹈和音乐相结合的。

诗、舞、乐的结合升起了中华文明灿烂长河中的第一面风帆。

最早的诗歌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

在这种记叙真实事件的风格影响下,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孕育而出。

【学习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氓》的情节和主题,领悟其情感。

【知识链接】《诗经》普遍使用了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作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以“他物”置于“所咏之辞”(诗的主题及内容)的前面,则此物必与主题及内容有关,或从旁烘托,或营造气氛,将读者引到特定的情境中来。

【自主学习】1、正字音氓.()蚩.蚩()愆.()期将.()子无怒垝.()垣.()尔筮.()咎.()言犹可说.也()陨.()于.()嗟汤.汤()自我徂.()尔罔.()极渐.()车帷裳.()夙.()兴夜寐.()靡.()室劳矣咥.其笑矣()隰.()则有泮.()2.解释词义氓:蚩蚩:将(qiāng):愆期:垝垣:贿:咎:无与士耽:陨:爽:夙:总角:罔极:二三其德:3.古今异义泣涕.涟涟(古义:;今义:)总角之宴.(古义:;今义:)至于..顿丘(古义:;今义:)4.词类活用夙兴夜寐:士贰其行:二三其德:5.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于嗟鸠兮(通:)犹可说也(通:)隰则有泮(通:)6.特殊句式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整体感知】《氓》是《诗经》中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抒情长诗。

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通过一位被损害、被遗弃的妇女的自述,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夫妇间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时
【温馨提示】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

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

而在那个时代,诗歌一直是和舞蹈和音乐相结合的。

诗、舞、乐的结合升起了中华文明灿烂长河中的第一面风帆。

最早的诗歌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

在这种记叙真实事件的风格影响下,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孕育而出。

【学习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氓》的情节和主题,领悟其情感。

【知识链接】
《诗经》普遍使用了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作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以“他物”置于“所咏之辞”(诗的主题及内容)的前面,则此物必与主题及内容有关,或从旁烘托,或营造气氛,将读者引到特定的情境中来。

【自主学习】
1、正字音
氓.()蚩.蚩()愆.()期
将.()子无怒垝.()垣.()尔筮.()
咎.()言犹可说.也()陨.()
于.()嗟汤.汤()自我徂.()尔
罔.()极渐.()车帷裳.()夙.()兴夜寐.()靡.()室劳矣咥.其笑矣()隰.()则有泮.()2.解释词义
氓:蚩蚩:将(qiāng):愆期:垝垣:贿:咎:无与士耽:陨:爽:夙:总角:罔极:二三其德:
3.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古义:;今义:)总角之宴.(古义:;今义:)
至于
..顿丘(古义:;今义:)
4.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5.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于嗟鸠兮(通:)犹可说也(通:)
隰则有泮(通:)
6.特殊句式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整体感知】
《氓》是《诗经》中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抒情长诗。

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通过一位被损害、被遗弃的妇女的自述,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夫妇间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事件。

诗中女主人公无可告示、无可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至今读来仍使我们深为感动。

学习此文时,重点是要培养自己整体把握、体味情感的能力;注意四言诗的诵读节拍,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合作探究】
1、事件发展
提问:在预习的基础上,那位同学可以复述一下这首叙事诗所记叙的事情?
2、人物形象
提问:全诗有几个人物?
提问:用诗歌的原句归纳出他们的性格特征?
3、对全诗的人物和情节有具体的了解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自由恋爱竟以悲剧收场?
【小结延伸】
这是我们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一首先秦诗歌,从中我们了解到来自中华文明源头的《诗经》的艺术魅力,了解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与诗歌表现手法的发展。

最重要的,我们要从《氓》中读出一种做人的原则。

有一首歌唱道: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当我们就要轻轻合上《氓》的诗章时,我们要诊视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

【布置作业】
1、《绿色通道》习题
2、将其改写为一篇小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