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概念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 习得与学习
2. 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 语言习得机制
4. 中介语
5. 普遍语法
6. 母语迁移
7. 化石化
8. 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 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
10. 个体差异
11.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对比分析基本理论
(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
3. 克拉申语言习得假说
(1)习得与学习假说
(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
(3)输入假说
(4)监控假说
(5)情感过滤假说
4. 内在大纲
5. 文化适应理论
6. 学习者语言变异能力
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
1. 关键期假说
2. 语言学能
3. 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
4. 语言习得态度
5. 学习者焦虑
6. 认知策略
7. 元认知策略
8. 补偿策略
9. 记忆策略
10. 社会策略
11. 情感策略
12. 场独立与场依存
13. 语言自我
14. 歧义容忍度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语言资源中心
相关链接:2009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s/blog_4835e3000100f44j.html。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区别: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习得有所不同。
2.共同的习得条件: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都受到认知、社会、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输入假设: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输入来构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1.初始期: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处于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语言规则的不熟悉,需要借助外语教学材料和教师的指导。
2.中期:学习者开始积累语言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但仍然存在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准确等问题。
3.发展期: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
4.准母语期: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已经达到与母语相近的程度,几乎能够毫无困难地实现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第二语言习得影响因素1.基础能力:个体的智力、工作记忆、认知能力等对第二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
2.学习策略: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也对习得效果产生影响。
3.情感因素:学习者对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感态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习得过程产生影响。
4.环境因素: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影响。
四、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策略1.输出与输入平衡:教师应当提供足够的输入,同时鼓励学习者进行口语和书面的输出。
2.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习者能够在与他人进行互动中提高第二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3.语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来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效果。
4.个性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习得情况,并且在实际的第二语言教学中有所借鉴。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能够明确地意识到所学的规则。
区别:A.目的性: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B.环境: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C.注意点: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却经常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D.学习途径:习得的方法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教材和大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语言规则。
E.时间: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很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很少,但学习效果通常不佳。
F.有无意识: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3、语言习得机制:它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与智力无关。
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
第二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4、中介语:1969年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提出的,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也有别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
5、普遍语法: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以待定的参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马倩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03期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儿童或成人习得母语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外语学习一般是由第二语言习得而来。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非母语。
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起点,英语教师应重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为此,笔者梳理了二语习得领域关于语言输入、输出和互动的重要理论,并通过分析和总结,探讨语言输入和输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而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相关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1.输入假说及互动假设克拉申(Krashen)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接受和理解输入信息,从目前的i水平提高至“i+1”水平,以此遵循自然习得的顺序。
朗格(Long)认为,说话人是通过修饰交际模式,如解释、重复、减速或与第二语言说话人合作来保证思想交流。
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交际调整提高理解,理解导致习得。
2.最近发展区理论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入,也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出,在社会互动中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因受到互动过程的调节而改变。
维果茨基(Vygotsky)认为,儿童的认知有两个发展水平,即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ZPD)就是指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龄人合作达到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在二语习得领域,最近发展区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合作式学习是如何促进语言学习的。
二、教学实践与第二语言习得1.语言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克拉申主张,学习者应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大量阅读和倾听各种语言输入材料,这是促进语言习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向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输入方法,其中之一是基于内容(content-based)的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发掘可以让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激发和调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言习得活动中。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是一本由语言学家撰写的重要教育理论著作,本书涵盖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对于如何有效地教授第二语言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下面我们将通过该书的主要内容来进行介绍。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1.1 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的区别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学习者往往已经掌握了一种语言,因此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有不同于母语习得的特点,这需要教师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2 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学习环境等,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环境来进行教学设计。
二、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2.1 语言习得的自然模式理论自然模式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学习者在真实语言环境中通过接触和模仿来习得语言。
2.2 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理论认知模式理论则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中的认知过程,包括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等认知活动。
三、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3.1 交际法交际法注重学习者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交际能力,注重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3.2 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则注重语法规则的传授和学习者对母语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翻译能力。
四、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策略4.1 课堂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4.2 课外练习指导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指导学习者进行课外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教学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和实践策略进行系统概述,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对于语言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第二语言教学工作,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二语言。
在《第二语言教学概论》中,作者还深入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
除了上文提及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的区别和环境因素外,作者还强调了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
第二语言习得之概论
第二语言习得之概论首先,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有所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是指婴儿从出生开始,通过听、说等方式自然而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
相比之下,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已掌握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学习并使用另一种语言。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如教材、教师等。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来解释这个过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设和通信策略假设。
输入假设认为学习者只能通过大量和适度难度的输入来习得第二语言。
而通信策略假设则关注学习者为了完成交际目标而使用的一系列策略。
另外,还有赖尔森-强度假设认为情感和情绪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体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人对语言习得的天赋和能力各不相同。
例如,有些人天生对语音的敏感度较高,可以更容易地习得发音。
其次,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也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
学习者需要接触到足够地有意义和丰富的语言输入。
此外,社会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社群以及相关的文化因素都会对语言习得产生影响。
第二语言习得的策略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学习者使用各种策略来帮助他们习得第二语言。
例如,重组策略是指学习者将已知的语言元素重组成新的语言形式。
还有输出策略,即通过使用新学的语言来练习和巩固。
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帮助学习者更快地习得第二语言。
除了理论和策略,教学方法也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语法规则和翻译。
而现代的语言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真实交际。
例如,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习者在语境中进行真实的交际实践。
总而言之,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个体差异、语言输入、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理解这些因素对于发展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计划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概论。
第二语言习得概
一、名词解释1、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里语法,这种语法是一种“隐形的”而不是一种“显性的”语言知识。
2、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3、前系统偏误:学习者还没有意识到目的语的特点的规则时发生的偏误,是凌乱无序的,学习者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了这种特定的规则形式。
4、系统偏误:学习者能够发现一些特定的规则,但这些规则往往是错误的,而且也不能纠正错的规则。
5、后系统偏误:学习者了解正确的规则,但在运用时出现了偏误。
6、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
僵化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所谓的“回退”现象。
7、习得的知识:指学习者运用第二语言进行自然的交际,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学习者接触的是“可理解输入”。
8、学习的知识:指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二语言的形式特征上,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规则的知识。
9、沉默期:主要指习得者没有足够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短至几小时,长达几个月。
在此期间,幼儿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和整理。
经过这段沉默期后,幼儿似乎下意识地习得了输入的语言。
10、社会距离:指学习者与目的文化群体相互接触的程度而言的11、“融入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略”、“保留策略”、“适应策略”三种。
12、“同化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接受了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3、“适应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一方面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接受了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4、“文化休克”:学习者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精神紊乱、压抑、恐惧等。
15、“刺激贫乏论”:语言输入是贫乏的,学习者不可能通过外在的语言输入获得完整的语言能力。
第二语言习得 (中文版)
第二语言习得 (中文版)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已经谙熟自己的母语后开始接触学习另外的一门语言。
这种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不同,因为母语即是个人的文化和生活背景的一部分,而第二语言则需要通过各种学习环境、工具和方法才能够完成。
第二语言的学习有其特殊性,因为它需要不同的學習技巧或是包含不同的学习过程。
而且,因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通常是在成人的时期开始的,所以这种语言习得需要分析并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习惯。
就像一个中国人学英语,需要用到英语的语法规则,同时又逃不掉中文惯用的方式和表达方式。
为了掌握第二语言,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和学习它。
这些途径包括学校、网上资源、语言交流等等。
最好的途径当然是去一个使用第二语言的国家,并在那里生活,这样可以最好的体验到语言的环境,也能适应新的生活和文化。
对于那些没有这个机会的人,透过各种在线资源来学习和练习也是同样有效的。
第二语言习得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
通过学习这门外语,我们可以认识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惯,扩宽自己的眼界。
同时,通过不同语言的丰富表达方式,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描述世界。
第二语言的习得也会对我们的就业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因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商业和学术合作的重要语言。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种第二语言,我们的就业机会和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总之,第二语言习得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
这种习得需要时间、耐心和努力。
不过通过积极的学习和交流,我们能够顺利掌握一门外语,并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认知。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困难的,原因在于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个体的母语背景、学习历史和文化习惯对于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因素往往会阻碍个体从母语中摆脱出来进入到新学习的语言环境中。
其次,学习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除了需要内化表达方式外,学习者还需要理解并适应新的文化习惯和社会背景。
而这种适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在语法的运用。
第一章 二语习得研究概述
二、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跨学科特点)
研究对象的性质
决定
跨学科的性质
1.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
2.语言获得的一系列心理过程
3.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新领域:关于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汉语学习者的策略研究,如学习策略和交际策 略,汉字学习策略 (二)汉语学习者汉语个体差异因素的研究,如态度、 动机,语言能力倾向、学习焦虑因素
汉语认知研究(语音、词汇、汉字) 海外习得研究
第二章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第一节 对比分析
1.定义: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 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偏误来源
1)母语负迁移 2)目的语知识迁移 过度概括/过度泛化 3)文化因素负迁移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学习策略方面:迁移、过度泛化、简化 交际策略方面:回避、语言转换 5)学习环境的影响
5)评估偏误:对偏误分析的标准进行评估 哪类偏误问题更严重 母语者和非母语者对偏误的评估不同 评估标准问题
国外大部分学者不刻意区分这两个概念,认为可以互
相替代,因此产生了“第一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
习得”或“自然状态下的语言习得” “教学环境下
的语言习得”。
但国内学者试图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的方式
母语习得
二语学习(学得) 有意识 有(课堂讲授) 有计划 有教材 通常无,非自然环境 有序输入 注重形式
学习
明晰的 有意识的 explicit learning formal learning conscious learning knowing about a language
第二语言习得的名词解释
第二语言习得的名词解释在全球化的今天,掌握第二语言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能。
然而,要真正掌握一门第二语言并不容易,这涉及到一个人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即第二语言习得。
本文将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解释,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一个人在其已掌握母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使用而获得并掌握的第二种语言。
与第一语言习得的过程相似,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的发展。
对于成年人而言,第二语言习得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相比于儿童,成年人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灵敏度已经相对降低。
而且,成年人可能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导致学习第二语言时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成年人在第二语言习得上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众多。
首先,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进展至关重要。
积极主动、有明确目标,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往往能更快地掌握一门第二语言。
其次,学习环境也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身处在一个使用目标语言的环境中,能够提供更多实践和沉浸式的语言输入的机会,有助于加速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
除了个人因素和学习环境,第二语言习得还与语言本身的特点有关。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这些差异可能会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对于以汉字为主体的语言,如中文,学习者可能需要额外花费精力记忆大量的汉字,而对于以拉丁字母为主的语言,如英语,音标的掌握则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另外,第二语言习得还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种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因此,学习者还需要了解和适应目标语言所属文化的一些特点。
这包括语言之间的礼貌用语、社交习俗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
只有通过了解并融入文化,才能真正地掌握第二语言。
虽然第二语言习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也有许多好处。
首先,掌握第二语言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跨国公司需要员工掌握多种语言,能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考试资料【试题.知识点】
名词解释:1、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情况下,母语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指正在学习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以指他正在学习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至第四语言。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儿童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母语。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8、外语习得: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除母语外的目的语。
9、语言能力:指是一种反映交际双发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10、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发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的语法运用。
11、对比分析: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兴盛于60年代。
初衷是为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点,预防学习者的语言偏误,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12、母语负迁移:这一假设的实质是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问题,主张对比分析的学者认为。
学习者的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外语大都有母语的“口语”。
13、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14、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语言学与心理学有着交叉与重合,构成了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密切相关,但是在学科的划分上,它并不属于语言学,同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也密切相关,但他既不属于心理语言学也不属于心理学。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Corder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明确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对象,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Selinker1972发表的《中介语》,系统地阐述了“中介语”理论假设,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因此,这两人的文章被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开山之作”,成为建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科的标志。
第二语言习得详解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象
第一条、对语言学习者的研究。这包括学习者的 年龄、个性、性别、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认知 特点等等。语言学界要搞清楚这些因素对第二语 言习得的影响。
第二条、对语言学习本身的研究。这包括第一语 言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第二语言的输入、处 理和输出,语言的习得过程,语言知识的构成等 等。
理论来源:美国著名语言学家Robert Lado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1957) Lado从音位、语法、书写体系和文化等层次上,对第一语 言和第二语言进行了严格的逐一比较,这一体系被称为“对比分 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主要目的:帮助外语教学,解决第一语言迁移(First Language Transfer)的问题
4
二、第二语言研究特点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特点
第一、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建立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理论。
第二、从以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 现象进行推论,转向用科学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第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其它研究领域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第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从描述型转移到了解释 型。
13
2、近似体系
产生:70年代初期,Nemser(1971)提出了一个叫做“近似 体系(Approximative System)的理论。 他指出学习者自己产生的语言是一套具有结构特性的语 言体系。这套体系中的一些特性是无法在学习者的母语和第二 语言中找到的。 以一个英国学生学习汉语为例:“他把那个电影看了”,英语 中没有“把”字句,而汉语语法也不允许这种句子。 Nemser认为学习者所使用的这套“近似体系”会逐渐向 第二语言体系靠拢,但极少数达到重叠合并的状态,因为学习 者的“近似体系”在向第二语言体系靠拢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 停滞不前的现象。
学科英语教育考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
学科英语教育考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第一章1.目的语:又称“目的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至第四语言。
它强调任何语言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都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例如,无论美国学生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他们的目标语言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学习法语,法语也是他们的目标语言。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母语对目标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
2.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就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的语言,简称“二语。
“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3.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在习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二语习得这个术语也可以指一门学科,即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被视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跨学科和边缘学科。
4.外语习得是指人们学习外语的过程。
外语指外国的语言,属于第二语言,但第二语言却不一定都是外语,二者所指范围不同,第二语言与外语是包容关系,第二语言所指的范围比外语要广。
二语习得的环境也同外语习得的环境不同。
第二章1.对比分析分为“强势说”和“弱势说”两者最大的差别是目标不同strong理论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干扰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甚至唯一原因。
强理论强调“预测”,高估比较的预测功能,过于绝对。
这是一种极端的观点。
后来的实证研究证明,第一语言不是学习者错误的唯一或主要原因,比较分析很难准确预测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
弱势说不主张通过差异的对比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而强调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解释;主张从学习者的错误分析着手,在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对比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
第二语言习得第1章绪论
获得方式
心理过程 知识类型 储存方式
功能
习得
学习
非正式、类似于儿童习得母 正式的课堂教学学习;课堂的规则
语;自然的交际;关注语言传 学习;关注语言形式
达的意义;可理解输入
下意识、内隐学习
有意识、外显学习
习得的知识是隐性语言知识, 学得的知识是显性语言知识,是可
❖ 2.社会语言学视角。
❖ 关注社会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 比如,Torane在Labov语言语言变异范式的 影响下,提出了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风格 连续体”理论模式(P133),此外还有 Schumann的“文化适应”力量模式和Giles ( [dʒailz] )的“社会身份”理论研究 (P177)。
❖ 3.认知视角。
❖ Anderson提出的“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 (P255);McLaughlin提出的“信息加工模 式” (P269);MacWhinney提出的“竞争 模式” (P276)。
❖ 这些研究不承认在人脑中有一个特殊的语言 习得机制,认为人类语言习得机制和一般的 认知机制没有什么区别。
❖ 二语习得研究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 程以及学习者自身感兴趣,从学习者的语言 偏误、习得顺序、普遍语法与习得机制、学 习者的语言变异、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等方面 进行描写和解释。
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心理学、心理 语言学交叉和重合构成了三重关系:
❖ 与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 的语言学视角;
❖ 实证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
❖ 1.目的不同。 ❖ 心理学研究语言和语言获得,为的是揭示人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埃利斯(1994)明确地将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的概念区分开来。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的目的语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
这种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简单地说,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这种语法是一种隐性的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包括:1)能指出哪些声音或语素的组合是母语中可能存在的,哪些可能是不存在的。
2)能区别符合语法的句子和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3)能区别出一些结构相同或相似,但实际意义却不同的句子。
4)能辨别出结构不同但意义有联系的句子。
5)能辨别出句子的歧义,即同一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释义。
6)能意识到句子之间的释义关系,即结构不同的句子具有相同的语义。
“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表现。
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理想的母语者根据“递归规则”生成无限递归的句子。
第二节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一、发展阶段(一)20世纪50-60年代:理论初创阶段(二)20世纪70年代:理论大发展阶段1.偏误分析2.中介语理论假设3.习得顺序研究4.监控模式5.文化适应模式(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熟阶段1.语言学视角2.社会语言学视角3.认知视角4.社会文化视角二、理论成熟的标志1. 调查研究的领域和涉及的领域扩大2. 由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3. 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的发展(一)80年代,汉语习得研究起步。
1984鲁键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1985年,第一界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1987年,吕必松“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乏系统研究、分析方法不够严谨、疏于解释和评价。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方法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方法研究引言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方法一直是语言学和教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并研究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对于教育者和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二语言习得的概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一个人在掌握自己的母语之后,通过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达到交际的能力。
和母语习得不同,第二语言习得通常发生在学校或其他特定环境下,通常需要系统的教学引导。
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其中包括语言输入、语言产出和反馈等环节。
然而,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因素:第二语言习得主要发生在成年期,而母语习得则主要发生在儿童期。
2.学习策略:第二语言习得者通常会运用一些学习策略来促进自己的学习,而儿童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则主要依靠自然环境的输入。
3.语言学习背景:第二语言习得者通常已经掌握了一门或多门母语,而母语习得者处于没有语言基础的起点。
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指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内在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动机:学习者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和兴趣程度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和学习策略上存在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到其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和质量。
3.第一语言背景:学习者的母语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有一定影响,母语差异会影响到学习者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习得。
4.年龄:年龄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一定的影响,儿童一般更容易习得第二语言。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授第二语言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技巧和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1、什么是母语、目的语?“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2、如何区分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区分,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3、区分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习得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区分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习得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在两种环境下的语言习得,学习者在学什么、怎么学这两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别语言习得环境对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第四节SLA研究的基本问题1.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究竟获得了什么?2.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怎样习得第二语言的?3.第二语言语言习得有哪些个体差异?4.语言教学对第二语言习得有何影响?一、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时获得了什么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之初常常说出一些不合目的语规则的句子。
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学习者生成的语言进行研究来发现个中原因。
一、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时获得了什么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上。
关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学习者语言获得结果的研究。
关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相关研究包括:早期的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分析中介语假设以及关于中介语的研究上世纪70年代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等二、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怎样获得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们试图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做出解释。
这涉及到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
二、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怎样获得第二语言的Ellis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做出解释:一是外部因素;二是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社会环境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的社会环境和语言输入环境。
语言习得的“社会环境”包括第二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即第二语言习得是在社会环境自然发生的(natural setting)还是在课堂教学环境进行的(educational setting)。
外部因素-语言输入环境“语言输入环境”主要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方式,即学习者语言输入是通过交互方式获得的还是非交互方式获得的。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foreigner talk”和“teacher talk”的研究,以及“可理解输入”的研究等。
外部因素-语言输入环境“Foreigner talk”是指母语者与外国人谈话所使用的话语。
当母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谈话时,常常对正常的话语进行某些调整,以便学习者理解。
这种话语有时甚至不合语法。
例:母语者:你-是-哪-国-人?非母语者:我-哪国?母语者:对,你-哪个-国家的?非母语者:国家?噢,美国。
teacher talk的定义“teacher talk”指的是第二语言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上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
师:请大家打开书。
生:开书?师:对。
书book,打开open.生:噢。
打开书?Furgson(1957)的研究Furgson的研究主要是描写foreigner talk在语言形式上的调整。
这种调整包括语言形式的调整,如语音、语调、放慢语速、使用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等。
Hatch(1978)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foreigner talk 的结构。
Michael Long (1981,1983)的研究Michael Long发现,母语使用者在与学习者交谈时,不仅进行语言形式上的调整,而且在话语的结构和功能上进行调整。
内部因素-两个心理过程所谓“内部因素”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的内在心理过程。
两个过程:利用母语知识构建中介语-学习过程利用已有知识应付交际困难-交际策略三、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方式的个体差异所谓“个体差异”,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表现出学习速率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以及学习成果的差异等。
个体差异因素包括三个方面:1、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个体因素的研究2、第二语言学习者态度、动机、性格的研究3、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策略研究3.1一般个体因素的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个体因素:年龄、性别、认知风格等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3.1.1 关于学习者的年龄的研究学者们一般认为,儿童学第二语言比成人快,年龄愈小愈有优势。
(你的看法呢?)3.1.1 关于学习者的年龄的研究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词法和句法方面,青少年学得最好,成人次之,儿童最差;发音方面,差异很小;语法方面,成人开始学习时有优势,但一段时间后儿童会赶上来。
年龄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表现在:学习速度、熟练程度。
一些实验研究也证明成人在短期学习中表现得比儿童好。
相对于语音来说,成人在语法方面更能体现出学习速度上的优势。
3.1.1 关于学习者的年龄的研究争论的焦点:“关键期假说”“关键期”又称“临界期”,在这个阶段,人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条件下,轻松、快速地习得一门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否像母语学习者那样存在着一个关键期的问题。
3.1.1 关于学习者的年龄的研究Long (1990)的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6岁以后开始学习,不可能获得母语使用者那样的语音能力(native-like accent)。
同样,学习者在关键期后也很难获得母语使用者那样的语法能力。
Scovel (1988)的研究证据表明,获得母语使用者那样的语音能力的关键期是12岁左右。
支持语法能力获得的关键期的证据似乎还不明确。
3.1.2关于“认知方式”的研究“场独立”(field independence)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事物和问题,把部分与整体区分开来,能集中于某一部分不受其他部分干扰。
学习者则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场独立的学习者更适合在正式的课堂学习。
3.1.2关于“认知方式”的研究“场依存”(field dependence)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事物并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更适合在自然环境中习得语言。
“认知风格”的研究这两种认知方式各有利弊,过于场独立会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过于场依存,容易忽视个别而不能很好地解决具体问题。
“认知风格”的研究研究还表明儿童的场依存性倾向大一些,因而易于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与此同时其场独立性逐渐发展。
成人的场独立性强,需要在正规的课堂学习环境里学习第二语言。
3.2.1第二语言学习者态度的研究态度: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
3.2.1第二语言学习者态度的研究1.学习者态度的分类2.学习者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般态度;3.对目的语社团及本族语者的态度;4.学习者对学习目的语的态度;态度的分类积极态度一般态度消极态度一般说来学习态度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持久,但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态度的分类学习者的态度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一般说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将对其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过来说,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是消极的、否定的,将对其语言习得产生消极的影响。
学习者的态度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但也有研究表明:积极、肯定的态度并不一定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带来积极的影响,消极、否定的态度也可能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带来正面的影响。
由此看来,学习者的态度与其语言习得效果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并非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
3.2.2第二语言学习者动机的研究动机是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
调查结果发现,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诸因素中,动机占33%,学习能力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
第二语言的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四个方面。
动机的定义和分类Gardner and Lambert(1972)“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指为了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甚至想进一步融合到第二语言社团中成为其一员。
“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指把第二语言作为工作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寻找工作等等。
一般认为融合型动机更为强烈,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更大。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在很多情况下,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同时具有这两种动机。
内部动机:是个体自身所产生的动力,常常来自个体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和对其意义的认识。
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如别人的影响、奖赏、惩罚等。
近景动机:是指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具体、局部的动机。
远景动机则是与长远目标特别是有社会意义的目标相联系。
如何不断激发学习动机第一,要充分利用学习者本身已有的动机,并不断“充电”使之进一步增强。
第二,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第二语言的最根本动力应是交际的需要。
第三,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最直接增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
第四,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多给学习者以成功的机会并及时加以肯定。
3.2.3第二语言学习者性格的研究性格特征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公认的。
个性特征是重要的情感因素。
这里主要讨论内向和外向、焦虑和移情几个主要个性特征。
(1) 内向和外向两个假说:一是外向型学习者在交际能力上优于内向型学习者。
二是内向型学习者在认识、学习语言能力上优于外向型学习者。
究竟哪一种类型的学习者第二语言学得更好,尚无定论,很有可能两种类型学习者都具有各自第二语言学习的优势。
(2)焦虑弗洛依德(1899)认为社会与人的本性是对立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处于被压抑当中,因而使人的心理能量能不到释放,形成种种焦虑。
引起语言焦虑的原因有多种,学习者的竞争天性、教师的提问、在目的语中“失去自我”的恐惧和体验、考试失败等。
焦虑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首先,二者并非线性的关系,适当的焦虑促进学习,过分的焦虑阻碍学习。
促进性焦虑/退缩性焦虑前者使学习者产生动力,迎接新的学习任务。
后者使学习者知难而退,逃避任务。
其次,处理焦虑的方式因人而异。
第三,焦虑对二语学习的影响程度随着L2的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那些L2水平不高的学习者,焦虑阻碍学习。
(3) 移情。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领会别人的思想和感情。
这是人与人交往中相互沟通、消除隔阂、达到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
语言是达到移情的主要手段,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都要不断做出假设,揣摸从对方输入的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以及将要输入的是什么信息,同时还要时刻推测自己输出的信息是否为对方所理解。
做出假设和判断就离不开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