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过程
成本过程监控管理措施
成本过程监控管理措施
成本过程监控管理措施是为了确保项目成本能够按照计划和预算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1. 定期进行成本监控和评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定期对项目成本进行监控和评估,了解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距,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2. 成本核算和记录:对项目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和记录,包括各项成本的来源、支出情况等,以便更好地掌握项目成本的具体情况。
3. 风险管理:在成本管理中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比如,针对成本超支的风险,可以制定相应的成本节约措施。
4. 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制定成本控制指标、建立成本控制台账等,以确保项目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5. 提前预警和报警机制:建立预警和报警机制,及时发现成本偏离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6. 不断改进:根据成本监控和评估的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7. 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协调:在成本过程监控管理中,与项目团
队成员、项目经理、项目发起人等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各方对成本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和共识。
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的程序
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的程序项目成本管理是确保项目在预定时间、质量和范围内完成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项目团队应遵循一系列程序和参考内容。
以下是关于项目成本管理的程序和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
1. 成本估算程序:成本估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步。
项目团队应根据项目的范围和要求,使用一种合适的估算方法来确定项目的成本。
常见的估算方法包括类比估算、参数估算、三点估算等。
在进行成本估算时,项目团队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文档和信息,以便对项目成本进行准确的估算。
2. 成本计划程序:成本计划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成本计划过程中,项目团队应确定项目的成本基线和成本控制基准,并制定成本管理计划。
成本基线是指项目的预算,包括预计的成本、费用和费率。
成本控制基准是用于监测和比较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标准,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计划则包括了项目的成本控制策略、成本估算方法、成本目标和指标等。
3. 成本控制程序: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团队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施成本控制。
例如,项目团队可以定期对项目的成本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此外,项目团队还需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策略得到有效执行。
4. 成本变更管理程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项目成本可能会发生变化。
为了有效管理成本变更,项目团队需要制定一套成本变更管理程序。
成本变更管理程序包括了成本变更申请的流程和审批要求,以及成本变更的评估和控制方法。
项目团队应根据项目的需要,确定合适的成本变更管理程序,并确保相关程序得到执行,以便及时应对成本变更的风险和挑战。
5. 成本报告程序:成本报告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成本报告,项目团队可以向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项目成本的实际情况和预测情况。
成本报告可以帮助相关利益相关方了解项目的成本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成本管理各过程的输入
一、成本管理各过程的输入、输出、工具技术二、成本管理流程图三、项目成本管理概述1、成本定义:是指项目活动或其它组成部分的货币价值或价格,包括为实施、完成或创造该活动或组成部分所需要资源的货币价值。
成本:为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而牺牲或放弃的资源。
项目成本:指项目形成全过程所耗用的各种费用总和。
2、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项目的费用管理绝对不单纯是项目实施建设的费用管理,而应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的控制和管理。
在项目决策阶段进行可行性分析就是进行全寿命费用的考虑。
全寿命费用C=C1+C2C1: 设计、生产项目产品的费用(制造成本)C2: 项目产品的使用费用,包括维修、能源消耗等等。
3、成本的类型可变成本:随生产量或工作量而变。
如物料、供应品、工资等。
固定成本:不随生产的变化而变化的非重复成本。
如设置费、租赁费等。
直接成本:直接可以归属于项目工作的成本。
如差旅费、工资、项目使用的物料等。
间接成本:一般管理费用科目或几个项目共同分担的成本。
如税金、额外福利和保卫费用等。
沉没成本:在过去已经花的钱,应该像永远不能收回的沉船一样考虑它。
机会成本:如果选择另一个项目而放弃这一项目的收益所引发的成本。
4、管理储备应急储备:未知的未知。
管理储备:已知的未知。
5、成本基准经批准的按时间安排的成本支出计划,并随时反映了经批准的项目成本变更(所增加或减少的资金数目),被用于度量和监督项目的实际执行成本。
现金流、成本基准和出资额6、学习曲线理论学习曲线理论指出,当重复生产许多产品时,那些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数量的增多呈规律性递减。
四、项目成本估算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术1.自上而下法(类比估算法)特点:上层根据其它类似项目经验,估计出项目整体成本和构成项目的子项目的成本,自上而下层层传递,直到最底层。
优点:整体估算比较准确;避免过分重视一些任务而忽视另外一些任务。
缺点:可能出现下层人员认为分到的估算不足以完成任务,却保持沉默。
2.自下而上法特点:基于WBS体系,自下而上各层根据资源需求估算成本,然后层层进行汇总,得到项目的整体成本。
工程项目过程成本管理措施
工程项目过程成本管理措施工程项目的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工程项目过程成本管理措施。
1. 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和成本计划在项目启动阶段,应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和成本计划。
预算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资源和成本的估算,成本计划则是将预算分解为可控制的成本要素,明确各个阶段和活动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措施。
制定项目预算和成本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项目的特点、范围和资源需求,确保预算和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建立成本控制机制建立成本控制机制是保证项目过程成本管理的关键。
成本控制机制主要包括成本控制流程、成本控制人员和成本控制工具等方面。
通过建立明确的成本控制流程,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有序进行;配备专业的成本控制人员,负责成本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使用成本控制工具,如成本管理软件和成本控制表格等,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进行成本估算和预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成本估算和预测,以及时了解项目的成本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成本估算是在项目启动前对项目成本进行估算,预测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成本进行预测。
通过成本估算和预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差,避免成本超支和资源浪费。
4. 进行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控制和监督是工程项目过程成本管理的核心环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定期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差。
成本控制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调整等工作,通过对成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调整项目的成本计划和预算。
成本监督是对成本控制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加强供应链管理在工程项目过程中,供应链管理对于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成本,提高供应商的配送效率,减少项目实施的时间和成本。
成本管理流程3
2.成本核算(事中)流程第一步:准备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期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二步:设置账户设置成本费用账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第三步: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并按照凭证的用途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第四步: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最终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五步: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分配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
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六步: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
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标准成本管理流程 sap
标准成本管理流程sap标准成本管理流程SAP 是一种高效的财务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分析、控制以及评估。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1. 确定成本中心:首先需要确定标准成本的责任成本中心,即负责制定和维护标准成本的部门或团队。
2. 收集基础数据:收集与产品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等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应该来自企业的生产、采购、人力资源等部门。
3. 制定标准成本:根据收集的基础数据,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应该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
4. 审批标准成本:经过财务部门审批后,标准成本将被正式发布。
二、标准成本的控制1. 输入订单数据:在SAP 系统中输入订单数据,包括产品名称、数量、交货日期等。
2. 维护物料清单:根据产品物料清单,维护每个物料的用量和价格。
3. 计算成本中心费用:根据每个成本中心的责任范围,计算每个成本中心的费用。
4. 计算标准成本:根据订单数据和物料清单,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
5. 监控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情况。
三、标准成本的评估与优化1. 分析成本差异原因: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原因,如材料价格波动、生产效率变化等。
2. 优化生产流程: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3. 更新标准成本: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优化措施,更新产品的标准成本。
4. 审核与批准:经过审批后,新的标准成本将被正式发布。
四、标准成本的报告与决策支持1. 生成成本报告:定期生成成本报告,包括产品标准成本、实际成本以及差异分析等内容。
2. 分析成本趋势:分析产品成本的长期趋势,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3. 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成本控制策略,如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4. 跟踪成本控制效果:对成本控制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SAP 的标准成本管理流程,企业可以实现对产品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
成本管理依靠什么过程
成本管理依靠什么过程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各项成本的统计、控制、分析和决策,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那么,成本管理的过程有哪些关键环节呢?本文将重点介绍成本管理的五个重要过程。
一、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成本管理的第一步,该过程主要涉及到对企业日常运营所需要的成本进行预期分析和计划编制。
成本计划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预算计划: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策略,对每个具体领域的成本进行预算,包括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等信息。
2.支付计划:制定支出计划以及涉及到的成本分类等。
3.管理计划:制定成本管理的行为计划,包括成本管控的主要目标、任务分配、职责制定、执行路径等信息。
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对企业所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分类、统计、核算、分析和汇总,以便成本管理核心指标的落实,从而有助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和决策。
成本核算主要涉及到以下步骤:1.成本分类:将产生的成本划分成各种类别,比如生产成本、质量成本、销售成本等。
2.成本计算:对划分好的成本进行科学计算,估算出企业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等相关指标。
3.成本分析:对成本的各项分布、构成情况以及趋势进行系统分析,挖掘成本降低的潜力和提高收益的空间。
4.成本汇总:将成本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生成成本报告,方便企业管理层和下属部门进行合理的决策和管理。
三、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最为核心的环节之一,通过对企业活动的监管、调整和改进,最终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最大化控制和降低。
成本控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预算控制:实时监控企业的成本预算,确保各项成本充分使用,同时控制企业成本的预算。
2.风险管理控制:对企业活动中的风险进行精细管理,避免因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因素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3.行动纠偏控制:对企业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针对性开展行动和纠偏,及时消除成本带来的负面影响。
4.信息(数据)支持控制:对成本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有效、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保证成本指标的正确和准确。
企业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控制与风险防范
企业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控制与风险防范在现代商业的海洋中,企业如同航行的船只,而成本管理则是其稳定前行的重要舵手。
一个企业若能有效控制成本,就如同掌握了风向和海流,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航道。
然而,如果忽视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那么企业就可能像是一艘没有方向的船,随时可能被巨浪吞没。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这个过程可以被比喻为一条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在源头,即预算制定阶段,企业需要像一位精明的园丁,精心规划每一分钱的使用,确保资金流向最有效的地方。
在执行阶段,企业则要像一位严格的会计师,对每一笔支出进行审查,确保不超出预算。
而在最后的评估阶段,企业则需要像一位公正的法官,对整个成本管理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价,以便在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然而,即使有了全过程的控制,风险仍然无处不在。
这些风险就像是隐藏在海面下的暗礁,一不小心就会让企业这艘船触礁沉没。
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就像是在船上安装了最先进的雷达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避开这些潜在的危险。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风险防范: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确保每一项决策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就像是给船只做体检,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再次,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培训,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最后,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不可预见的事件,能够迅速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借助一些形容词来评价和调整自己的策略。
例如,当发现某个部门的成本过高时,可以用“浪费”来形容;而当某个部门成功地降低了成本时,则可以用“高效”来表扬。
通过这样的评价,可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也能让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所在。
综上所述,企业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控制与风险防范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
它需要企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一样,既要掌握好舵轮,又要时刻警惕海面上的风险。
成本管理的六个步骤
成本管理的六个基本步骤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基础。
只有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提供多个不同成本控制的思路方案,才可能有决策的优选。
(1)成本预测。
它是指根据企业成本统计的历史资料,和市场调查预测,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成本变化的影响作用关系,运用专门的方法,科学地估算一定时间内的成本目标、成本水平,以及成本变化的趋势。
成本预测同时也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没有成本预测,成本控制计划,也就必然是主观臆断。
这种计划,以及建立这种计划基础上的预算也没有作用。
(2)成本决策。
它是按照既定的总目标,在充分收集成本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从多种可行方案中选定一个最佳方案的过程。
它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强调划清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在全面分析方案中的各种约束条件,分析比较费用和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优化选择。
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本管理的思路、方法都得由成本决策确定。
(3)成本计划。
它是在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的基础上,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和利润目标,通过“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两条路线,在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的基础上,汇总编制而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控制计划体系。
成本计划一经决策机构批准,就具有了权威性,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得随意改动。
它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据。
(4)成本核算。
它是通过对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分配、计算等一系列活动,确定成本控制效果。
其目的是为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准确的信息。
只有通过成本核算,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效果。
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情况、生产单位(车间)的管理水平,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会表现在成本上。
(5)成本分析。
它主要是运用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同行比较和关联分析,包括对成本指标和目标成本的实际完成情况、成本计划和成本责任的落实情况,上年的实际成本、责任成本,国内外同类产品成本的平均水平、最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导致成本目标、计划执行差距的原因,以及可挖潜的空间。
施工成本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前言为了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制度目标1. 严格控制施工成本,降低项目成本支出。
2. 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3.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实现成本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4. 提高员工成本意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成本管理队伍。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本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及流程,组织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监督成本目标的实现。
2. 项目部:负责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组织实施成本计划、预算、控制和考核。
3. 各部门:按照成本管理制度及流程,履行成本管理职责,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四、成本管理制度及流程1. 成本计划(1)成本管理部门根据项目特点、市场行情和内部资源,编制成本计划。
(2)成本计划应包括项目总成本、分部分项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成本、管理费等。
(3)成本计划应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制定成本控制措施。
2. 成本预算(1)成本管理部门根据成本计划,编制项目成本预算。
(2)成本预算应细化到分部分项,明确各部分成本控制目标。
(3)成本预算应定期进行审核、调整,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成本控制(1)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应严格按照成本预算执行,严格控制成本支出。
(2)项目部应加强材料、人工、机械等成本要素的管理,降低成本消耗。
(3)项目部应加强对变更、索赔、索赔处理等成本事件的管理,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4. 成本核算(1)成本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成本核算,包括材料、人工、机械等成本要素的核算。
(2)成本核算应按照国家会计制度执行,确保核算的准确性。
(3)成本核算结果应定期进行汇总、分析,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5. 成本分析(1)成本管理部门定期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
(2)成本分析应包括成本结构分析、成本趋势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3)成本分析结果应反馈给项目部,指导项目部进行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管理方法的基本步骤
项目成本管理方法的基本步骤
项目成本管理是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有效运作的关键过程。
基本步骤包括:
1.成本估算,在项目启动阶段,需要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成
本估算,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以及其他资源的成本。
这需要
对项目范围、时间表和质量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2.成本预算,一旦完成成本估算,就需要制定项目的成本预算。
这意味着将成本分配给特定的任务或阶段,并确保总预算不超支。
3.成本控制,一旦项目开始进行,就需要进行成本控制。
这包
括持续监控项目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来纠正偏差。
这可能需要调整资源分配、重新评估成本估算或者重
新安排项目进度。
4.成本记录,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所有成本相关
信息,包括支出、收入、预算和实际成本等。
这有助于对项目成本
的实时了解,并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5.成本分析,最后,项目成本管理需要进行成本分析,以便了解项目成本的分布情况,找出成本节约的潜在机会,并为未来项目提供经验教训。
这些基本步骤构成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高效运作。
同时,这些步骤也需要与项目的其他管理活动相结合,以确保项目的整体成功。
成本管控流程
成本管控流程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如下:1、制订成本标准。
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
但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
确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大致有三种:(1)计划指标分解法。
即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
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进行分解,若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按工序进行分解。
(2)预算法。
就是用制订预算的办法来制订控制标准。
有的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制订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把它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
采用这种方法特别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来制订预算。
(3)定额法。
就是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
在企业里,凡是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应把定额建立起来,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
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化和经常化。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
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
必要时。
还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2、监督成本的形成。
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
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
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
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
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
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
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
加强成本过程管控
加强成本过程管控在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成本过程管控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的成本情况,减少成本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加强成本过程管控。
一、确立成本目标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经理应与相关部门和团队成员一起制定清晰的成本目标。
成本目标应该包括项目的总成本、各个阶段的成本预算以及关键节点的成本控制要求。
通过确立明确的成本目标,可以为后续的成本管控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建立成本控制机制为了实现成本目标,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
首先,可以制定成本控制指标,如成本偏差率、成本绩效指数等,用来评估和监控项目的成本情况。
其次,可以建立成本核算和报告机制,及时记录和反馈项目的成本信息,确保项目成本的透明和准确。
此外,还可以建立成本控制的流程和责任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成本控制职责,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成本监测和预警成本监测是成本过程管控的核心环节之一。
项目经理应定期对项目的成本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项目的成本情况。
通过对成本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差的问题,避免成本超支。
同时,还可以根据成本监测结果提前做好成本预警和调整,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四、优化成本管理方法在成本管控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优化的成本管理方法来提高成本管控的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挣值管理方法,通过对项目的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评估项目的绩效和风险,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此外,还可以采用成本风险分析和管理方法,对项目的成本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减少成本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五、加强成本沟通和合作成本管控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项目经理与相关部门和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合作。
项目经理应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的成本信息。
同时,还应与项目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项目成本的准确核算和记录。
通过加强成本沟通和合作,可以提高成本管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是怎样的建筑工程成本指的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通常指的是在项目管理中,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
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责任成本,是做好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
那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该如何工作呢?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是怎样的1.确定责任成本的编制依据。
一般包括:①招投标文件;②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③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或现场实际勘测工程量;④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⑤材料市场调查价或业主供应价,经过分析测算的企业内部机械台班单价和工日单价;⑥企业内部适用的工料机施工定额、间接费取费率。
没有施工定额的,按照预算定额和企业内部确定的各类降耗标准计算。
2.测算项目责任成本。
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分析确定的工料机单价及工程队间接费取费率,按照预算定额工作内容规定的工程细目分别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单价,划分工、料、机、间接费费用项目,测算单项工程责任成本;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工期、项目部编制定员、项目合同价等情况,测算项目施工调迁费、临时设施费、项目部间接费、项目息工期间职工工资、项目应缴税费和预计发生的其他费用。
3.根据上述资料确定项目责任成本,依据合同价,确定项目上交费用和利润指标。
企业与项目部签订经济责任书,明确项目部及项目经理的经济责任。
责任成本预算单价、工料机责任单价等资料构成经济责任书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对项目部进行责任成本过程控制、监督、考核的依据,并作为项目部对工程队和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计价的依据,未经企业批准,项目部不得突破。
4.项目部及工程队应根据可控性原则,对责任成本进行层层分解。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细化到分项工程、费用项目、数量、单价、费用指标、每一工班、每一工序、每一责任人,层层签订经济责任书,为今后结算、考核、奖惩打下基础。
一建施工成本管理流程
一建施工成本管理流程
施工成本的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一建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
1. 施工计划制定
在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预算,编制施工计划,确定各项工作的内容、工期和资源需求。
合理的施工计划是控制成本的基础。
2. 成本预算编制
根据施工计划,编制各个施工阶段和项目总体的成本预算,预算要全面、详细,并有依据。
同时预留一定的管理费用和风险准备金。
3. 合同管理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在质量、时间、成本等方面的责任和约束。
控制合同执行过程,避免违约产生的额外成本。
4. 成本控制
施工过程中,对各项费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预算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超支。
5. 成本核算
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将费用准确地计
入相应的工作包,确保成本计量的准确性。
6. 结算审核
施工结束后,进行全面的结算审核,核对各阶段的实际成本支出,分析超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7. archives
收集整理施工过程的各种成本数据和资料,建立完整的成本档案,为企业的成本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的成本管理流程,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可控性,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成本,避免超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的六个基本步骤word文档
成本管理的六个基本步骤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基础。
只有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提供多个不同成本控制的思路方案,才可能有决策的优选。
(1)成本预测。
它是指根据企业成本统计的历史资料,和市场调查预测,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成本变化的影响作用关系,运用专门的方法,科学地估算一定时间内的成本目标、成本水平,以及成本变化的趋势。
成本预测同时也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没有成本预测,成本控制计划,也就必然是主观臆断。
这种计划,以及建立这种计划基础上的预算也没有作用。
(2)成本决策。
它是按照既定的总目标,在充分收集成本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从多种可行方案中选定一个最佳方案的过程。
它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强调划清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在全面分析方案中的各种约束条件,分析比较费用和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优化选择。
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本管理的思路、方法都得由成本决策确定。
(3)成本计划。
它是在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的基础上,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和利润目标,通过“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两条路线,在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的基础上,汇总编制而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控制计划体系。
成本计划一经决策机构批准,就具有了权威性,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得随意改动。
它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据。
(4)成本核算。
它是通过对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分配、计算等一系列活动,确定成本控制效果。
其目的是为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准确的信息。
只有通过成本核算,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效果。
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情况、生产单位(车间)的管理水平,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会表现在成本上。
(5)成本分析。
它主要是运用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同行比较和关联分析,包括对成本指标和目标成本的实际完成情况、成本计划和成本责任的落实情况,上年的实际成本、责任成本,国内外同类产品成本的平均水平、最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导致成本目标、计划执行差距的原因,以及可挖潜的空间。
动态成本控制管理流程
动态成本控制管理流程一、确定成本控制目标企业必须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比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提高竞争力等。
在确定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能力的限制,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制定成本控制策略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是根据成本控制目标和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后的结果,包括成本控制的方向、重点和策略。
比如,可以采取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三、收集和分析成本数据四、制定成本控制计划和预算根据成本数据的分析结果,制定成本控制计划和预算。
成本控制计划是根据成本控制策略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各项成本的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和具体实施时间表。
成本预算是根据成本控制目标和计划进行具体金额的预测和分配,为成本控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限制。
五、执行成本控制计划执行成本控制计划是根据制定的控制目标和计划进行实施,包括控制成本的具体措施,比如降低人工成本、节约能源、降低库存成本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和结果的达成。
六、监控和评估成本控制效果监控和评估成本控制效果是动态成本控制管理流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成本控制策略和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成本控制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在持续改进成本控制管理流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的创新技术和管理工具,比如信息技术、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等,不断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总结来说,动态成本控制管理流程是一个全面、系统和连续的过程,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要求对成本控制目标、策略、计划和执行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提高竞争力,从而取得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酒店成本管理过程
酒店成本管理过程酒店行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产业,而成本管理是酒店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酒店成本管理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好的掌握酒店运营成本的情况,从而更好的做好预算计划,优化酒店经营模式,提高格略利润。
酒店成本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酒店成本分类酒店成本划分主要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类型。
•直接成本包括酒店运营过程中的各种直接支出,如酒店员工的薪资、餐饮部门的原材料成本、客房清洁等相关费用。
•间接成本包括酒店运营中的各种间接支出,如水电费、房租、保险、广告等费用。
鉴于不同成本类型的不同特点,酒店管理者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针对直接成本,要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针对间接成本,要采取节约措施,切实降低酒店经营成本。
酒店成本控制酒店成本控制是酒店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有了科学的控制方法,才能够更好的掌握酒店经营成本的情况,从而制订出一个更为科学的经营计划,确保酒店的发展和长远盈利。
酒店成本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1.成本核算:通过对酒店所有直接或间接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掌握酒店各项成本的使用情况。
2.财务分析:通过对酒店财务数据的分析,识别成本重点和成本中心,分析成本结构和成本构成,从而更好的把握整体成本情况。
3.成本控制: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及时的捕捉到不合理和浪费的行为,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并配合员工培训,进一步减少成本支出。
以上方法的应用,不断完善酒店成本管理体系,对于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保障酒店长久盈利、保持酒店的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酒店成本优化酒店成本优化是酒店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
优化酒店成本需要酒店管理者深入分析酒店的经营情况,找到酒店经营成本中的主因和瓶颈,并作出调整。
以下是优化酒店成本的具体方法。
1.拓展收入渠道:通过酒店的多元化发展,拓展其收入渠道,提高酒店整体的营业收入。
2.精细化管理:加强员工培训管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改善酒店客户体验,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关注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管理过程
成本管理过程
要搞好成本管理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认真开展成本预测工作,规划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对比分析实现成本目标的各项方案,进行最有效的成本决策。
然后应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编制成本计划,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加强日常的成本审核监督,随时发现并克服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浪费情况,在平时要认真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和各项基本工作,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同时安排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正确评价各部门的成本管理业绩,促进企业不断改善成本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要定期积极地开展成本分析,找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挖掘降低生产耗费和节约成本开支的潜力。
进行成本管理应该实行指标分解,将各项成本指标层层落实,分口分段地进行管理和考核,使成本降低的任务能从组织上得以保证,并与企业和部门的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成本是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
因此,成本管理不能仅局限于生产耗费活动,应扩展到产品设计、工艺安排、设备利用、原材料采购、人力分配等产品生产、技术、销售、储备和经营等各个领域。
参与成本管理的人员也不能仅仅是专职成本管理人员,应包括各部门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并要发动广大职工群众,调整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工业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工业性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以及供应非工业性劳务要发生各种耗费,这些耗费称为生产费用。
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称为产品成本。
成本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的:
(1)产品生产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即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
(2)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归个人支配的部分,主要是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3)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即归社会支配的部分,包括税金和利润)。
产品价值的前两部分是形成产品成本的基础,是成本包括内容的客观依据。
所以,产品成本就其实质来说,是产品价值中的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
成本管理是指在成本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CCA2101:2005第2.5.2条)。
注:“在成本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成本方针和成本目标以及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保证和成本改进。
对于成本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
——管理的关键词是“活动”;是什么活动?是协调的活动;是什么协调活动?是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不实施活动,就称不上管理;
——指挥和控制是组织的两个基本的管理职能;
——在成本方面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建立成本组织机构、规定和落实成本管理职责、权限,制定成本方针和目标,进行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保证、成本检查、成本分析和成本改进等;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如: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或这些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组织”是这些单位的总称;
——成本管理是组织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一个组织要搞好成本管理,应加强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应由最高管理者领导和推动,落实好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并动员、教育和激励全体人员积极参与;
——对成本管理组织也应考虑管理的成本,从财务角度来衡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者的满意度。
成本管理活动是整个一个大循环,并通过持续改进以改善成本管理、减少或杜绝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再进行成本管理活动的另一个大循环。
组织在实施成本管理过程中主要应考虑到:
——不违反法律法规;
——不影响顾客满意;
——不侵害员工利益(法定的);
——不影响技术进步;
——不影响产品质量。
1、国外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概况
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Kenneth simmonds)提出,他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探讨,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
后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
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Jack Shank)和戈文德瑞亚(indarajan)等人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通过对成本信息在战略管理的四个阶段(战略的简单表述、战略的交流、战略的推行、战略的控制)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
"1995年,欧洲的克兰菲尔德(Cranfield)工商管理学院提出了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其特点是把战略成本管理的工具运用于问题的诊断以及提出战略定位的选择方案,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规划,然后予以执行,通过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以及不断学习,开始新的循环过程。
该模式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工具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竞争战略的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和目标瞄准;行业态势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评估组织面临的挑战,确定自身的目标。
1998年,英国教授罗宾•库珀(Robin G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对手动向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会计岗位--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gement Accounting, 简称SMA)。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及其竞争情报的应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
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成本信息分析,来减少或者消除非增值作业;应用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方法,在设计产品的同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也设计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成本达到最低,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
2、国内战略成本管理研究应用动向
烽火猎聘认为与国外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相对落后,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兴起和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研究所的战略成本管理课题组就对我国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夏宽云先生于2000年出版了专著《战略成本管理》,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陈轲先生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主要是从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两个层面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及其信息系统构建展开了系统研究。
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多局限于纯粹理论层面的分析而没有将理论分析与实
证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
而且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严重滞后于国内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例如,邯钢面对内外忧患的局面,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战略定位分析,以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成本为目标,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现成本否决,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的管理体制,结果企业成本连年下降,并且保持了持久的低成本优势,但这一成功的经验一直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用于指导我国的战略成本管理实践。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信息结构体系建设、战略定位以及与供应链、战略联盟、外包等之间的关系问题缺乏长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现有的传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也难以对企业开展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