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区级公开课配套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及意义。
2、把握小说的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对污浊、卑劣的世俗文化心理的批判,对善良、同情健康心态的呼唤。
小说背景:这篇小说创作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反映了文革期间人们在一种错误思想引导之下所表现出的种种怪异行为,是一篇反思小说。
“文革”运动的狂热改变了整整几代人的政治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乃至他们的生存价值。
站在人类文化的角度上来回眸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时,人们会清晰地看到“文革”的反文化和反文明的怪圈。
由于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大多数红卫兵在运动初期对文化的审视变得简单而粗暴,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刻被打得粉碎。
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文革”中的狂热,才发现作为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已经渗透于整个民族的精神,是整个民族精神缺陷的集中体现。
许多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来反映那个时代,力求找寻人们狂热的原因,这就是所称的“反思文学”。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别(biè)扭恪(kè)守埋(mán)怨绰(chuò)号干瘪(biě)窥(kuī)视哄(hōng)闹将(jiāng)就琢(zuó)磨确凿(záo)逼供(gòng)倔(juè)犟单薄(bó)续弦(xián)手臂(bì)二、整体感知: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
1、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习惯2、第二部分:身高差异,饱受非议3、第三部分:丈夫挨批,夫妻受辱4、第四部分:丈夫入狱,妻子等待。
妻子中风,丈夫扶持5、第五部分:妻子病逝,丈夫鳏居三、文本研习1、小说开头用一段引言提出了“习惯”问题,高女人和矮丈夫这对夫妻之间有哪些不符合“习惯”的表现?但他们感情确极为和谐,请大家把能体现他们感情和谐恩爱的事件找出来。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汪曾祺小说的风格二、把握小说的主旨和人物形象三、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教学重难点:一、把握小说的主旨和人物形象二、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课堂交流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别扭(biè)模样(mú)恪守(kè)♦埋怨(mán)埋藏(mái)♦胸脯(pú)果脯(fǔ)确凿(záo)倔强(jué)♦恪守(kè)续弦(xián)♦二、文本研读:(一)人物形象分析:自读课文,探讨人物形象1、夫妻形象分析⑴、书中写出了他们外表上的那些不和谐?(2)、高女人为什么要嫁给矮男人?(3)、他们在一起有感情吗?请大家把能体现他们感情和谐恩爱的地方找出来。
总结:这是一对外表上极不协调,而感情上却极为和谐的平凡夫妻。
他们爱得真挚,爱得坚贞,爱得执着,真诚的爱情平衡了两人的身高差别,坎坷的命运升华了他们的精神和人格。
悲剧让人同情和震惊,催人反思。
2、裁缝老婆形象分析(1)、请在文中找找这个女人做了些什么事情。
(2)、从以上事情中,能够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总结: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光;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搬弄是非的旺盛精力;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
无聊、卑微、庸俗、猥琐令人生厌的小市民。
(二)小说主题分析裁缝老婆(团结大院里的人们)和这对夫妻有过节吗?这里面是否有着更深刻的意味?总结:病态的世俗、扭曲的时代,摧残人性,毁灭自由,践踏人权。
上演闹剧,炮制悲剧。
主题:赞美高尚、纯洁、真挚的爱情批判卑微、污浊、丑陋的世俗心理呼唤善良、同情、宽容的市民文化三、合作讨论1.小说开头用一段引言提出了一个“习惯”的问题,结合全文谈谈它的作用。
提示:这里的“习惯”指的是绝大部分人心中的标准,指符合众人欣赏目光的事情。
在这篇小说中,绝大部分人心目中美丽的爱情故事往往是有很多限制的,因为只有这样的美丽才符合众人希望的目光,才是完美的故事,用冯骥才的话讲这就是“习惯”。
高67级公开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对矮丈夫来说,那是无法 填补的生活亏空,无法弥补 的感情创伤,是他对妻子的 深情和爱; 对读者来说,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 让人们反思悲剧的根源,思考现在将来; 对作品来说,留下了一块艺术间,让 读者获得了一种余味无穷的艺术美感。 对作者来说,把读者引入哲理沉思的境地,人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意识去填充它,每个人 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 满目前”,作者使用留白的手法,使读者的审美意识 得到很好发挥和满足。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冯骥才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把握人物形象以及主题 探究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对表 现主题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 名作家和画家。 “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 业务推销员、教师等,主要作品有 《啊》《 雕花烟斗 》、 《神鞭》、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三寸 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 奖。 风格:善于记录现实的风云,表现 “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又擅于 描写近代历史,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 的思考。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们活动、事 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 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 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描写。 社会环境比自然环境有更为重要的作 用,它不仅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交代 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提供人物活 动的典型环境,而且对人物的活动内容和 活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使人物的性格和 作品的主题富有时代感。
作家捕捉到一对“身高逆差一头”的夫妇, 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 卑微、污浊的一面。那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光,那落 井下石的市侩行径,那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那搬 弄是非的旺盛精力,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 的污垢。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 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对人 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这种 对人的生存价值的漠视,终于酿成了这对“反常” 夫妇的悲剧。小说通过这个悲剧的产生,使人们看 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江苏名校 语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案 Word版含答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目标:1、归纳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的人物形象。
2、结合小说背景,分析其主题。
教学重难点:1、归纳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的人物形象。
2、探究小说的主题。
活动过程:课前预习1.通读文本,勾画有关人物形象刻画的相关语句,并将你认为精彩的语段在课本空白处加以批注。
课堂探究活动一、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情节活动二、分析人物形象1.概括文中夫妻关系的特点2.概括裁缝老婆这一形象的特点3.塑造裁缝老婆这类小市民形象有何意义?活动三、把握小说的主旨1.试总结小说的主旨活动四、探究重点问题1. “撑伞”这一细节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活动五、学以致用本文的题目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如果换个题目,你觉得怎么拟,说说理由(字数不少于50字).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李舒华)学习目标:1、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意义2、把握小说的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3、理解作者对污浊、卑劣的世俗文化心理的批判,对善良、同情的健康心态的呼唤的心情。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课堂交流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二、走近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著作颇丰。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三、文本研习1、这对夫妻的外表很不和谐,但感情确极为和谐。
请大家把能体现他们感情和谐恩爱的事件找出来。
①、丈夫被押走以后,高女人独自过着孤苦生活,却坚守他们的爱。
②、高女人生病后,矮男人一直坚持承担生活的重担,而且想尽办法帮助女人锻炼。
③、女人去世后,矮男人一直不娶。
④、矮男人在女人去世后打伞时依然举得高高的。
2、裁缝老婆都干了些什么事?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光;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搬弄是非的旺盛精力;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一个自私、卑微、无聊、庸俗、猥琐的小市民。
作用:①、是小市民中残存的自私、卑微、无聊和冷酷特点的代表者。
②、作为一个人格低劣的形象反衬了主人公的高尚。
③、她是那对知识分子夫妇悲剧的推波助澜者之一。
(推动情节)④、表现时代的荒谬性。
四、合作探究“批斗”情节1、在“批斗”情节中众人分别是怎么表现的?众人为什么有那样的表现?特殊的社会环境,掩盖了多少善良,泯灭了多少人性,使众人呈现了恶劣的社会“习惯”心理。
他们之所以会有那样的表现,因为他们处在一个荒唐的岁月,一个变异的年代。
(补充背景:这篇小说创作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反映了文革期间人们在一种错误思想引导之下所表现出的种种怪异行为,是一篇反思小说。
“文革”运动的狂热改变了整整几代人的政治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乃至他们的生存价值。
现在看来,红卫兵在“文革”中许多行为与义和团的落后特征有很多雷同之处:由于蒙昧无知而产生的自大狂、反理智、反文化、蔑视文明与人性。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阅读教案设计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了解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经历。
2.通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
3.对文本的主题和艺术风格进行分析评价。
【教学重点】分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经历及形象【教学难点】作品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我们往往可以从小说中感受现实世界生活里的悲欢离合、千姿百态、人情冷暖等,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一起来感受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
二、作者简介教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
“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教师等工作,是“文革”后“伤痕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
他已出版各种文集近百种,其中《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均获全国文学奖,2006年创作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姊妹篇《抬头老婆低头汉》。
善于记录现实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又善于描写近代史,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
其写法不拘一格,富于探索精神。
三、作品出处介绍教师: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小说片段节选自《冯骥才选集》,《冯骥才选集》这是作者的代表作品,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这部小说的概要。
一对夫妻由于身高差异很大,他们结合在一起,饱受非议,生子后仍受议论,后丈夫遭受批斗,夫妻同受屈辱,丈夫入狱,妻子等待,妻子中风,丈夫扶持,妻子病故,丈夫鳏居。
四、梳理情节教师:了解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后,请同学分组讨论找出这篇小说六大要素。
(教师出示PPT)1.时间:婚后2.地点:“团结大楼”3.人物:一对夫妻4.起因:身高差异,饱受非议5.经过:女人生子仍受议论、夫妻同受批斗屈辱;丈夫入狱、女人忍辱等待;丈夫出狱、夫妻团圆;女人中风、丈夫扶持。
6.结果:女人病故,丈夫鳏居。
五、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给我们描写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请同学挑选1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进行分析,注意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篇小说不仅展示了主角人物的命运悲剧,而且更刻画了一出配角的荒唐闹剧。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公开课)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高一、一部尹庆峰【教材分析】本文选自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在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就是文革题材小说中的力作。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里讲的不是一个普通的文革故事,而是一对身高悬殊的夫妇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身高超群的女人嫁给了矮她很多的男人,但悲剧随之也就开始了。
奇特的艺术构思与成功的细节描写小说抓住人生奇特的不规则的旋律展开艺术构思,充分揭示其背后的生活哲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和方法:一、品读文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反复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针对重点问题,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合作意识,实现对文本的深阅读。
三、图片表格教学。
通过展示图片和列表格把文章内容梳理清楚,清晰直观。
四、推荐阅读。
通过文本的学习,激发起强烈的阅读意识,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标,但要给学生正确的阅读。
为此推荐了作者《铺花的歧路》等文章。
【目标设计】1.通读课文,识记汉字读音。
-----知识点2.细读文本,理清思路情节。
------能力点3.深读文本,揣摩写作意图。
------兴趣点德育点【情景设计】一、情景导入:文革给国家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危害,也给很多人造成了心灵上永远抹不去创伤和痛苦。
二、预习展示1.作家作品:①课本: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P78②补充:冯骥才善于记录现实的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
(写到书上) PPT床厂工人在写批判邓拓的大字报2.识记字音(直接标在书上了吗?)测试题:恪守模样呱呱坠地横祸胸脯鳏居kèmúgūhèng púguān 3.本文讲述了一个的故事。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三、文本细读----问题设计 PPT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1)作者在这里反复提及“习惯”一词,根据作者论述和举例说说“习惯”含义。
高女人和矮丈夫PPT学习教案
6、小说最后一段,“那伞下好象有长长一块空间,空 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一句有怎样的 深刻含义?
第4页/共15页
文本研习
1、故事主要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那时候,这地方有什 么特点?
参考: 故事发生在文革前后的团结大楼。
异行为,是一篇反思小说。
“文革”运动的狂热改变了整整几代人的政治观念 和传统道德观念,乃至他们的生存价值。从后来他们 的命运来看,这种观念的改变影响了他们的后半生。 “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文革”中的狂 热,才发现作为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已经渗透于 整个民族的精神,是整个民族精神缺陷的集中体现。 许多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了一大批文 学作品来反映那个时代,力求找寻人们狂热的原因, 这就是所称的“反思文学”。
高女人和矮丈夫
会计学
1
学习目标
注意小说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 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
了解小说中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 和发展的作用,探讨环境与人物 的相互关系;
批判污浊、卑劣的世俗文化心理, 呼唤善良、同情的健康心态 。
第2页/共15页
了解背景
这篇小说创作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反映了文革
期间人们在一种错误思想引导之下所表现出的种种怪
的生活亏空,无法弥合的感情创伤;对于读者来说,
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它让人们思考,是什么造成
了这生活的悲剧。作者留下这块艺术空间,把读者引
入哲理沉思的境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情感意识去填充它,在这个空间里咀嚼复杂的人生内
容与社会内容,获得一种余味无穷的艺术美感。
第8页/共15页
阅读与思考
高中语文苏《短篇小说》之《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公开课件
冯骥才
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意义。
把握小说的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 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批判污浊、卑劣的世俗文化心理,呼唤 善良、同情的健康心态 。
冯骥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 1924年生于天津。“文革”期间他 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 教师等,是“文革”后崛起的“伤 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他已出版 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神鞭》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 莲》《雕花烟斗 》等均获全国文学 奖。
人们喜欢窥测别人,喜欢猜测,散布谣言。
世道狂乱,人人失去常态。他们的悲剧性遭 遇,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是“文 化大革命”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对人性严重 摧残,以及人们心理的恶劣习惯势力造成了 这个悲剧。
“伞”的意象分析
“伞”的意象分析
“伞”的意象分析
(1)“伞”是遮风挡雨的,如同 “家”,但 在污浊的社会环境和恶劣的政治环境下,这把 伞显得多么弱小,乏力。
人
的
一
生
说
白
了
,
也
就
是
三
万
余
天
,
贫
穷
与
富
贵
,
都
是
一
种
生
活
境
遇
。
懂
得
爱
自
己
的
人
,
对
生
活
从
来
就
没
有
过
高
的
奢
望
,
只
是
对
生
存
的
现
状
欣
然
接
受
。
漠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教案教案标题:《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这个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撰写自己的寓言故事。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解释寓言故事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选择使用高女人和矮丈这样的人物形象来讲述故事?阅读与讨论:1. 分发《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故事文本给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
2.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3. 整体讨论: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代表的意义。
分析与批判:1.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高女人和矮丈这两个人物形象,探讨他们代表的意义和象征。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高女人和矮丈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或价值观念?3. 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或观点?写作任务:1. 提醒学生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结构:寓言故事常常包含一个明确的寓意或教训,并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来传达。
2.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撰写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在故事中传达自己的观点和寓意。
3. 学生互相交换故事,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总结与评价:1.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撰写的寓言故事,并相互评价和讨论。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创作。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演绎或制作动画等形式,将自己撰写的寓言故事呈现出来。
2. 引导学生研究其他经典的寓言故事,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3. 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创作比赛,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
教案评价:该教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寓言故事《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说的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领会小说的主题。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文学鉴赏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提升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2. 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2.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启发。
3. 教师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读象征手法,领会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启发。
4. 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和总结,解读象征手法,领会主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创意分享等。
4. 个人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发言、作文等方式,评估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后作业:2. 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创作一个与小说情节相关的故事或对话。
3. 推荐一本与本篇小说主题相似的文学作品,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反馈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爱情和婚姻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学生对个体差异和多样性的包容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象征意义。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如高女人和矮丈夫的象征意义,以及课文中的其他象征元素。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和表达,如描述人物形象、描绘场景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关高女人和矮丈夫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如描述人物形象、描绘场景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表现来评估。
2. 学生对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的理解,通过分析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表现来评估。
3. 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通过写作练习的表现来评估。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形象和场景的图片或插图。
3. 写作练习的参考指导和样例。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区级公开课配套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技法。
2、归纳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的人物形象。
3、结合小说背景,分析其主题。
4、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1、归纳小说主人公及看客们的人物形象。
2、探究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他身高一米九几,原来是省队的一位二三流的篮球运动员,因为一次训练受伤,不得不告别心爱的篮球运动,从此中国多了一位一流的画家和作家。
每次作家聚会的时候,大家都调侃他为文坛、画坛的巨人,他就是冯骥才。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一步了解作者和他的作品《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二、走进作者: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
“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教师等工作,是“文革”后“伤痕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
他已出版各种文集近百种,其中《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均获全国文学奖,2006年创作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姊妹篇《抬头老婆低头汉》。
善于记录现实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又善于描写近代史,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
其写法不拘一格,富于探索精神。
三、预习热身:读准下列划横线词语的读音恪守模样逼供干瘪续弦横祸呛水确凿呱呱坠地四、情节简介:一个特殊的人生故事:一对夫妻由于身高差异很大,他们结合在一起,饱受非议,生子后仍受议论,后丈夫遭受批斗,夫妻同受屈辱,丈夫入狱,妻子等待,妻子中风,丈夫扶持,妻子病故,丈夫鳏居。
五、研习文本:(一)习惯你家院里有棵小树,树干光溜溜,早瞧惯了,可是有一天它忽然变得七扭八弯,愈看愈别扭。
但日子一久,你就看顺眼了,仿佛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
如果某一天,它忽然重新变直,你又会觉得说不出多么不舒服。
它单调、乏味、简易,象根棍子!其实,它不过恢复最初的模样,你何以又别扭起来?提问:习惯认为,美丽的爱情应该是这样的:明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子佳人,花前月下……提问:为什么说高女人和矮丈夫的结合打破了这种“习惯”?明确:A、高女人:①她身高一米七五。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统编版语文高中二年级教案ppt
进入“批斗” 现场,聚焦情境
①团结大楼空前热闹; ②用麻粗绳扯了一道标语,写着那矮子的姓名,上面打个叉;
③院内外贴满口气咄咄逼人的大小标语,用十八张纸公布矮 子的罪状;
④四盏大灯亮起来,把大院照得像夜间球场一般雪亮。许许 多多人影,好似放大了数十倍,投射到楼墙上。这人影都是 肃立不动的,连孩子们也不敢随便活动。(气氛紧张)
请同学们读一读19-27节,想一想,
以裁缝老婆为代表的“革命群众”怎么审 问高女人和矮丈夫的?
⑲于是,人们围绕着那本“书稿”,唇枪舌剑地向高
女人发动进攻。你问,我问,他问;尖声叫,粗声吼, 哑声喊;大声喝,厉声逼,紧声追…… ⑳无论是脾气暴躁的汉子们跳上去,挥动拳头威胁她,
还是一些颇工心计的人,想出几句巧妙而带圈套的话 问她……
裁缝老婆的身份
不知为什么,六十年代以来,处处居民住地, 都有这样一类人被吸收为“街道积极分子”,使得 他们的能力、兴趣和对别人的干涉欲望合法化并得 到发挥。
不知为什么,六十年代以来,处处居民住地, 都有这样一类人被吸收为“街道积极分子”,使得 他们的能力、兴趣和对别人的干涉欲望合法化并得 到发挥。
是图这家伙有钱,才嫁给他的?没钱,谁要这么 个矮子!”裁缝老婆大声说。
“好,好,你不服气!这家伙现在完蛋了, 看--你---还靠得上不!你心里是怎么回事,我知 道!”裁缝老婆一拍胸脯,手一挥,还有几个婆 娘在旁边助威,她真是得意到达极点。
大字不识的裁缝老婆凭什么逼问作为知识 分子的高女人和矮丈夫呢?
㉑裁缝老婆站在一旁听了半天,愈听愈没劲。她大字不识,既对什么“书稿”毫无兴趣, 又觉得研究所这帮人说话不解气。她忽地跑到台前,抬起戴红袖章的左胳膊,指着高女人 问: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并欣赏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中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
运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家庭、爱情和婚姻等价值的思考和认识。
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要介绍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情节和背景。
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2.2 人物分析:分析高女人和矮丈夫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2.3 社会现象思考: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如家庭、爱情、婚姻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和分析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问题,引起学生对课文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3.3 人物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高女人和矮丈夫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的理解和看法。
3.4 社会现象思考与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性的深刻剖析,理解人性的复杂性。
(2)培养学生对家庭、爱情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要内容及其象征意义。
(2)课文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高女人、矮丈夫的象征意义。
(2)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如高女人和矮丈夫的性格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5. 练习写作:(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小练笔。
(2)学生分享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组织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等方面。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
(3)能够欣赏并评价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性、爱情、婚姻的深刻思考,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
(2)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己的道德观念。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
(3)欣赏并评价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思考并回答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评价:(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访谈评价: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技法。
2、归纳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的人物形象。
3、结合小说背景,分析其主题。
4、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归纳小说主人公及看客们的人物形象。
2、探究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身高一米九几,原来是省队的一位二三流的篮球运动员,因为一次训练受伤,不得不告别心爱的篮球运动,从此中国多了一位一流的画家和作家。
每次作家聚会的时候,大家都调侃他为文坛、画坛的巨人,他就是冯骥才。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一步了解作者和他的作品《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二、走进作者: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
“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教师等工作,是“文革”后“伤痕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
他已出版各种文集近百种,其中《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均获全国文学奖,2006年创作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姊妹篇《抬头老婆低头汉》。
善于记录现实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又善于描写近代史,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
其写法不拘一格,富于探索精神。
三、预习热身:
读准下列划横线词语的读音
恪守模样逼供
干瘪续弦横祸
呛水确凿呱呱坠地
四、情节简介:
一个特殊的人生故事:一对夫妻由于身高差异很大,他们结合在一起,饱受非议,生子后仍受议论,后丈夫遭受批斗,夫妻同受屈辱,丈夫入狱,妻子等待,妻子中风,丈夫扶持,妻子病故,丈夫鳏居。
五、研习文本:
(一)习惯
你家院里有棵小树,树干光溜溜,早瞧惯了,可是有一天它忽然变得七扭八弯,愈看愈别扭。
但日子一久,你就看顺眼了,仿佛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
如
果某一天,它忽然重新变直,你又会觉得说不出多么不舒服。
它单调、乏味、简易,象根棍子!其实,它不过恢复最初的模样,你何以又别扭起来?
提问:习惯认为,美丽的爱情应该是这样的:
明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子佳人,花前月下……
提问:为什么说高女人和矮丈夫的结合打破了这种“习惯”?
明确:
A、高女人:
①她身高一米七五。
②这女人长得又干、又瘦、又扁,脸盘象没上漆的乒乓球拍儿。
五官还算勉强看得过去,却又小又平,好似浅浮雕;胸脯毫不隆起,腰板细长僵直,臀部瘪下去,活象一块硬挺挺的搓板。
③眼睛可就象一对糊里糊涂的玻璃球儿了。
B、矮丈夫:
①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八。
②她的丈夫却像一根短粗的橡皮滚儿;饱满,结实,发亮;身上的一切——小腿啦,脚背啦,鼻头啦,手指肚儿啦,好象都是些溜圆而有弹性的小肉球。
他的皮肤柔细光滑,有如质地优良的薄皮子。
过剩的油脂就在这皮肤下闪出光亮,充分的血液就从这皮肤里透出鲜美微红的血色。
他的眼睛简直象一对电压充足的小灯泡。
提问:周围的人怎样看待这对夫妇的结合?请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
明确:不谐调;不相称;不般配
(二)“执着”的看客
提问: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明确:快乐着别人的痛苦,源于自己灵魂的空虚和无聊。
思考:裁缝老婆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街道“积极分子”→街道居民代表→治保主任
裁缝的老婆却是个精力充裕、走家串户、爱好说长道短的女人,最喜欢刺探别人家里的私事和隐私。
这大楼里家家的夫妻关系、姑嫂纠纷、做事勤懒、工资多少,她都一清二楚。
凡她没弄清楚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地打听到;这种求知欲能使愚顽成才。
她这方面的本领更是超乎常人,甭说察言观色,能窥见人们藏在心里的念头;单靠嗅觉,就能知道谁家常吃肉,由此推算出这家收入状况。
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1、语言描写:
①这两人准有见不得人的事。
要不他们怎么不肯接近别人?身上有脓早晚得冒出来,走着瞧吧!
②你说,你为什么要嫁给他?
③好啊!你不敢回答,我替你说吧!你是不是图这家伙有钱,才嫁给他的?没钱,谁要这么个矮子!
④好,好,你不服气!这家伙现在完蛋了,看你还靠得上不!你心里是怎么回
事,我知道!
……
2、动作描写:
①带着一股冲动劲儿扭着肩上的两块肉,从家里抱来一个肥皂箱子,倒扣过来,叫矮男人站上去。
②裁缝老婆一拍胸脯,手一挥,还有几个婆娘在旁边助威,她真是得意到达极点。
③裁缝老婆却一直守在窗口盯着她的动静。
见她出去,就紧紧尾随在后边,出了院门,向西走了两个路口,只见高女人穿过街在一家门前停住,轻轻敲几下门板。
裁缝老婆躲在街道面的电线杆后面,屏住气,瞪大眼,好象等着捕捉出洞的兔儿。
她要捉人,自己反而比要捉的人更紧张。
提问:概括评价裁缝老婆这个人,她有没有典型性?
明确:这个人集各种市民文化劣性的表现形式于一身:势利、自私、麻木、愚昧,还有无聊生活导致的低级趣味。
思考:当灾难降临,高女人和矮丈夫是如何面对?
明确: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提问:文本是如何具体体现他们这种感情的?
明确:细节描写
①高女人蹲在门口劈木柴,一听到他的招呼,刷地站起身,直怔怔看着他。
两年未见的夫妻,都给对方的明显变化惊呆了。
一个枯槁,一个憔悴;一个显得更高,一个显得更矮。
两人互相看了一忽儿,赶紧掉过头去,高女人扭身跑进屋去,半天没出来;他便蹲在地上拾起斧头劈木柴,直把两大筐木块都劈成细木条。
仿佛他俩再面对片刻就要爆发出什么强烈而受不了的事情来。
(沉默中显示两人的彼此牵挂,相互眷恋。
)
②从这天起,矮男人每天清早和傍晚都搀扶着高女人在当院遛两圈。
他俩走得艰难缓慢。
矮男人两只手用力端着老婆打弯的胳膊。
他太矮了,抬她的手臂时,必须向上耸起自己的双肩,他很吃力,但他却掬出笑容,为了给妻子以鼓励。
高女人抬不起左脚,他就用一根麻绳,套在高女人的左脚上,绳子的另一端拿在手里。
(他们不离不弃的感情。
)
(三)小说主题(结合社会背景分析)
①社会环境
“文革”,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是一个执政者永远不愿回首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里,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都可能因为一句话、一段历史被扣上反动派、走资派等形形色色的帽子,从而遭受无尽的折磨与羞辱,其间自杀或被折磨致死及被法院宣判执行死刑的不计其数。
思考:试结合背景和小说内容,说说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明确:病态的世俗、扭曲的时代,摧残人性,毁灭自由,践踏人权,上演闹
剧、炮制悲剧。
②小说主题
赞美高尚、纯洁、真挚的爱情;批判卑微、污浊、丑陋的世俗心态;呼唤善良、同情、宽容的市民文化。
(四)问题探究
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提到“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也填补不上”。
其中“伞”和“空间”分别有何寓意?
明确:①“伞”是遮风挡雨的,如同“家”,但在污浊的社会环境和恶劣的政治环境下,这把伞那么弱小、乏力。
②“伞”是他们夫妻坚贞爱情的见证,伞下的温情弥补了两人身高的不和谐。
人世上最美妙的男女之爱,尽容于这尺寸。
③“伞”下的空白有着极深的寓意:对矮丈夫,那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无法弥补的感情创伤;对读者,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让人们反思悲剧的根源,思考现在和将来。
(五)现实反思
在那个非常时代,人性被扭曲,所引发的悲剧肯定不少。
其实,即使现在的人们,不还是对一些不合习惯的事物戴着有色眼镜去评价吗?看一个人,仿佛盯着白纸上的黑点,只关注他的缺点,却对优点视而不见,这样的事情不是司空见惯吗?一个人构不成大气候,如果全社会都是这样,那岂不是会孕育出更多的悲剧?人们啊,请摘下你的有色眼镜,不要关注花哨的表面而忽视事情的内在本质吧!
(六)作业:完成2010年江苏卷小说《溜索》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