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统一,从而使1978年的大纲正式定名为《小学数学教学大 纲》,这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 今天,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更名为《义务教育阶段
数学课程标准》.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1.什么是“教学大纲”
• 我国过去的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两部分.教 学大纲是我国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表现. • 教学大纲实际上是规定教学工作的一个纲要性文件.大纲
2.2.从借鉴到具有中国特色
• 1952、1956年的两个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仿照前苏联的. • 1963年的大纲是贯彻“调整、充实、提高”的方针,总结了 全面学习前苏联和群众性教育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
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家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 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 因此,1978年的大纲从精简传统的算术内容,增加代数、几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国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数学教学经历了全面学习苏联的 创建阶段,总结经验的调整阶段,受到“文革”冲击的破坏 阶段,逐步提高的复兴阶段和深化改革的繁荣阶段.先后颁 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主要有:
时间 1950
名称 《小学算术课程暂行 标准(草案)》
• 但是,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并不等于课程
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
• 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 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
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 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 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 • 但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 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 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在低年级的劳动课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服务劳动,如整理书包、清洁教室、倒垃圾等。
通过这些训练和实践,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培养出热爱劳动的观念和惯,成为优秀的劳动者。
中年级主要安排一些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通过这些劳动项目的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使他们养成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
具体内容和要求:在中年级的劳动课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家务劳动包括洗衣、洗碗、熨衣服、做饭等;公益劳动包括清洁公园、植树造林、捡垃圾等。
通过这些劳动项目的训练和实践,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
高年级主要安排一些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
通过这些劳动项目的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
具体内容和要求:在高年级的劳动课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
生产劳动包括种植、养殖、制作手工艺品等;实践教育包括野外拓展、科技创新等。
通过这些劳动项目的训练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更为复杂的劳动技能,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正确的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
在继续安排自我服务劳动的基础上,主要安排一些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生产劳动。
通过这些劳动项目的实践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内容和要求:1、自我服务劳动能独立完成个人卫生和穿衣、洗漱等方面的事务。
学会修补衣服、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2、家务劳动学会独立完成家务事务,如烹饪、清洁、整理等。
能够使用各种家用电器,并了解其安全使用方法。
3、生产劳动手工制作:学会使用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和美观性的工艺品。
全国2007年1月《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7年1月《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几何原本》的作者是( B )A.塔利斯B.欧几里德C.笛卡尔D.罗巴切夫斯基2.以下哪一部分知识不属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 D )A.几何初步知识B.代数初步知识C.统计初步知识D.函数初步知识3.在一定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在德、智、体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程度,称为( C )A.教育目标B.教学目标C.课程目标D.发展目标4.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C )A.《周髀算经》B.《孙子算经》C.《九章算术》D.《几何原本》C.数学能力D.数学想象11.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 B )A.注入式B.启发式C.发现式D.探究式12.自学辅导课一般用于小学( D )A.低年级B.中年级C.低中年级D.高年级13.可保证教与学的信息通畅的是教学评价的( B )A.导向功能B.反馈功能C.激励功能D.改进功能14.客观式试题中用途最广、效率最高的一种题型是( C )A.填空题B.是非题C.选择题D.匹配题15.把数学思维划分为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依据是( C )A.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阶段B.数学思维活动的总体水平C.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D.数学思维品质16.根据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内在联系,由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C )A.归纳B.演绎C.类比D.分类17.数学思维的核心是( B )A.形象思维B.逻辑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18.数学概念的表示法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是( B )A.原始概念描述法B.属差式定义C.发生式定义D.规定外延的方式19.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概念的( B )A.引入B.理解C.巩固D.深化20.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D )A.并列关系B.对立关系C.交叉关系D.矛盾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研究(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探索,阐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概念,它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在小学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实施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指出学校要合理安排师资,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其它学科领域的整合和构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新颖教学方式等,发挥劳动与技术教育育人功能。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一、前言人类社会已进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既引起学科内部分化更加精细,也促使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各种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纷纷出现。
知识总量、学科门类的激增,加之解决现代经济、社会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使得让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基础教育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立人才培养的新目标,进行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一系列改革。
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在课程内容更新、课程管理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上有新进展,而且在调整课程门类,优化课程结构上有新突破。
其突出表现是改变原有过分强调分科的课程结构,建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了社会、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综合课程。
作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生从小就应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此可见,定位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
实际上在过去,我国中小学都开设过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方面的课程,并且它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
---------------------------------------------------------------最新资料推荐------------------------------------------------------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作者:佚名课程目标(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关于学科教育和教学所应达到的水平和知识、能力标准所作的规定。
它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是教育方针、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和教改原则的体现,也是确定教学内容及其深度、广度和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依据。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仅反映了我们对数学科学的特征及其在人类知识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而且反映了我们对数学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解,以及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本文试图从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来说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轨迹和趋势。
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1、 1903 年颁布的《钦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学制五年)和《钦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学制四年)规定的算学的教学目的是:使知日用之计算与自谋生计必需之知识;兼使精细其心思;并宜授以珠算,以便将来寻常实习之用。
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并且在全国实施的学制章程。
其中规定:初小五年、高小四年都要设置算学。
1/ 18内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与加减乘除;度量衡、货币及时刻之计算;比例、百分数、求积与日用薄记;珠算的加减乘除。
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强调日用和自谋生计所需;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上,突出了当时较为实用的珠算;几何初步却识教学局限于求积;并且开始提出了在数学教育中培养思维能力的要求:精细其心思。
2、 1912 年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学制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
参照日本,将学堂改称学校,将算学改为算术。
其中提出:算术要旨,在使儿童熟习日常之计算,增长生活必需之知识;兼使思虑精确;算术宜用笔算及珠算。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一前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是:教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掌握常用词语,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听人说话,能理解内容;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
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现代办公技术)前言现代办公技术是与现代社会发展及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通用性技术课程,也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现代办公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现代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制度,并掌握现代办公的基本技能和手段,学会利用现代办公、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进行学习和探究,增强信息意识、环保意识、经济意识、合作意识、伦理意识等,培养实践能力,发展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技术素养。
一、课程目标1.认识办公室工作与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关系,了解典型的办公室工作的一般程序、职业特征、经济特征、生态学特征。
2.了解现代办公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学会安全合理地使用一些办公技术及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
3.学会相关软件的使用,掌握信息的获得、处理、传输、应用的方法和技能,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现代办公技术。
4.了解办公室工作的安全和健康常识,学会从人类工程学的角度,合理安置办公设备。
5.通过模拟办公室的工作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研究能力。
三、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以学生为主体,操作为主线,项目活动为载体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可以围绕一个模拟企事业办公室的工作流程展开。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主持人,通过组织各种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亲身实践。
3.注重学校内外教学场所的联系,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4.保证教学活动的安全,落实安全装置的使用。
(二)教材编写建议1.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经验基础精选、组织教材内容。
2.以模拟办公室的运作为线索编排教学内容。
3.以文字、图片、作业、演示等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力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4.教材中设置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通过查找信息、社会调查、角色游戏等方式获取答案和积累经验。
5.渗透技术发展史、技术原理、安全、健康、经济、环保、质量、道德、职业引导等方面的教育。
浅谈我国小学数学指导性纲领文件的历史演变
浅谈我国小学数学指导性纲领文件的历史演变说起我国小学数学指导性纲领文件的历史演变,最早要从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中关于“算学”的有关规定算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那时小学数学的名称是由“算学”几经更改演变而来的。
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从蒙学堂起加授“算学”一科,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改称“算学”为“算术”,“算术”之名沿用了7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仍沿用“算术”一词。
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关于小学算术的教学内容除了算术知识之外,增加了代数、几何等现代数学的一部分内容,因而将“小学算术”改称为“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名称统一起来。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演变,以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线,可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七个时期: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简述(一)清朝末期(1900--1911年)清朝于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和《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学堂章程,其中规定了“算术”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这可算作中国最早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
这个章程规定,初小五年、高小四年都要设置“算术”,其教学目的中指出:“算术,其要义在使日用之计算与自谋生计必须之知识,皆使精细其心思;并宜授以珠算,以便将来寻常实习之用”,每学年都规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
(二)民国时期(1911--1949年)1、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辛亥革命胜利,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中华民国以后,于1912年即民国元年向日本学习将学堂改称为学校,并公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将初小改为四年,高小改为三年,指出:“算术要旨,在使儿童熟悉日常之计算,增长生活必须之知识,兼使思虑精确”。
《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列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指出:算术宜用笔算和珠算。
教授算术,务令解释精审,运用纯熟,又宜说明运算之方法理由;在初等小学校,尤宜令熟悉心算。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大纲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惯-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和尊重二、课程内容1. 劳动教育基础知识- 介绍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劳动- 解释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2. 劳动技能培养- 研究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木工、电工、焊工等- 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常见工具和设备的技能-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和技巧3. 创新设计与实践-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设计- 指导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4. 职业导向与职业规划- 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选择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进行教学- 提供真实的劳动环境和场景- 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2. 合作研究-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协作-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3. 项目实践- 设计并组织实践项目-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提供实践机会和实际挑战四、评价方式1. 日常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惯-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2. 作品评价- 评估学生完成的实际作品或项目- 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评估作品的质量和实用性五、参考资源- 教材:《劳动教育基础知识》、《劳动技能培养教程》等- 工具书:《常见工具和设备使用手册》- 职业介绍资料:各行业的职业介绍书籍和网站以上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大纲的简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和尊重。
课程内容包括劳动教育基础知识、劳动技能培养、创新设计与实践,以及职业导向与职业规划等方面。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践教学、合作研究和项目实践等。
评价方式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和作品评价。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5-16 9:29:31 点击:0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经历了恢复与初建、初步发展、深入发展、新进展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取得了期望的成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恢复与初建阶段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且颁发了部分学科的教学大纲,编写了“文革”后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各科教材,在1978年秋季开始供各地使用。
1981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
次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适用于尚未过渡到六年制的五年制重点中学和条件较好中学的《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考虑到部分地方小学学制由5年改为6年,教育部在1984年8月颁布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1983年底,教育部要求在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实行两种教学要求,就又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
1981年新的小学教学计划颁布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对统编教材进行了修改,并于1982年秋季开始供应。
部分地方小学改为六年学制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五年制教材基础上进行改编,出版了程度相同的六年制小学教材,从1984年开始出版供应。
按照《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对中学教材进行了修订,新编了新增课程的教材从1982年起开始在全国供应。
此外,根据《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还编写了六年制重点中学的高中教材。
1983年,教育部决定适当调整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实行两种教学要求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编写了“基本要求”的乙种本和“较高要求”的甲种本两种不同程度的教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步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篇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
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因此,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基础知识是指: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基本技能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会运用数学概念、原理、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
运算能力是指: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并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问题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够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能够在基本的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 1986-1991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
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
前七次改革的简评: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
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
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
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
劳动课教学大纲
劳动课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及要求劳动课作为中小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本教学大纲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教学:1. 劳动课的意义和目标2. 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实践活动3. 工具材料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4. 园艺、手工等实践性活动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手工、种植等实践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环保意识和珍惜劳动的态度。
二、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1. 课堂教学:讲授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实践操作技能等。
2. 实验课: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操作,如制作手工、种植植物等。
3. 课外拓展: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环保宣传等。
4. 个性辅导: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教学安排:每周安排一次劳动课,每次1-2课时,其中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和课外拓展等环节。
三、学习评价及考核方式1. 学习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成果、学习笔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考核方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笔试、实践考核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劳动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及保障措施1. 教学资源:校内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材料和场地,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携带。
2. 教学保障:学校将配备专业劳动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提供教学所需的各类支持。
五、其他事项1. 学生应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安全第一。
2. 学生应积极参与劳动课程学习,勤奋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以上为本门劳动课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同时注重环保意识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希望学生们在劳动课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乐趣,学有所获,感悟劳动的美好和意义。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
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的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与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1、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教学内容应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生产劳动中最基本的,有一定的普遍性。
并适当反映现代科技成果。
3、教学内容和劳动项目,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学内容要便于组织学生直接参加劳动实践,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
5、教学内容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能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又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6、教学内容要注意与其他学科所学知识的联系。
7、教学内容要全面体现目的要求,注意各项劳动内容合理搭配,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和灵活性。
8、教学内容要选择无毒害、无危险的项目,确保学生健康和安全。
(二)、教学时间安排本大纲所列低年级的劳动课教学内容,应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周安排1课时。
劳动教育课期末考查,要求大家结合平时校园劳动,手写1000字
劳动教育课期末考查,要求大家结合平时校园劳动,手写1000字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培养学生劳动意识,锻炼学生劳动能力。
本学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学工作:一、学习《大纲》,提高认识秋季开学初,我们组织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
《大纲》指出: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技能,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找出差距,老师们认识到:不认真地进行劳动课教学,学生就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也就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更没有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健全组织我们成立了劳动教研组。
聘请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组长,两位青年骨干教师为副组长,教研组成员有各班班主任和劳动科任教师。
教研组在开学初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教研计划,和语、数主要学科一样,同等对待,督促教师制定并落实教学计划,使之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进程安排合理。
在教研计划中规定,其中要检查劳动备课和作业;每个科任教师必须执教一堂观摩课,从中评选出优质课,期未进行考试、考核和总结。
三、落实常规抓好劳动课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
我们把住备、教、辅、改、考五个教学环节,使劳动课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
教研组严格督促科任教师先备课后上课,不备课不得进教室。
按照教研计划,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各年级7人次劳动观摩课,老师们普遍重视了劳动课的实践性,如废物利用手工品制作、折纸模型、烹饪,师生共同操作,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调动了积极因素,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走出教室除开课堂教学外,我们还重视对学生进行公益劳动教育。
学校与社区、敬老院保持联系,定期上门服务,受到好评。
近几年来,由于我们加强了劳动课的教学管理,重视实践,使学生既学会了一些劳动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劳动的基本技能,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又美化了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的
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1、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教学内容应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生产劳动中最基本的,有一定的普遍性。
并适当反映现代科技成果。
3、教学内容和劳动项目,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学内容要便于组织学生直接参加劳动实践,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
5、教学内容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能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又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6、教学内容要注意与其他学科所学知识的联系。
7、教学内容要全面体现目的要求,注意各项劳动内容合理搭配,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和灵活性。
8、教学内容要选择无毒害、无危险的项目,确保学生健康和安全。
(二)、教学时间安排
本大纲所列低年级的劳动课教学内容,应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周安排1课时。
四年级以上各年级可增为2课时,所需时间从地方课时中解决。
(三)、具体内容和要求
低年级
主要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
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和其他劳动项目的训练和实践,使学生认识劳动光荣,初步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观念,争做爱劳动的好孩子。
具体内容和要求:
1、自我服务劳动
学会洗手、洗脸、刷牙、剪指甲等,能初步搞好个人卫生。
能穿脱衣服、系鞋带,会洗手帕、红领巾等小件物品。
学会削铅笔、订本子、包书皮等,能对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
2、家务劳动
学会铺床、叠被、刷洗碗筷、茶杯等,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简单生产劳动
手工制作:初步学会纸的折叠、剪裁、粘贴等方法。
种植和饲养:认识当地几种主要的农作物和畜、禽等动物。
学习饲养小动物。
能给树木、花草浇水。
4、公益劳动
学会擦黑板、扫地、抹桌椅、开关门窗。
在老师的指导下当好值日生,搞好室内外公共卫生。
中年级
除继续安排自我服务劳动以外,主要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
通过这些劳动项目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劳动光荣,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品德,基本上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庭的事情主动做,集体的事情积极做。
具体内容和要求:
1、自我服务劳动
能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小件衣服,学习使用针线,会钉钮扣等。
能注意保持学习用品整齐、美观。
2、家务劳动
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洗刷餐具、茶具,会摘菜、洗菜、淘米等。
在家长指导下,学会安全使用炉具,能热饭菜。
会整理房间。
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了解收音机、电视机和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开、关这些电器。
3、简单生产劳动
手工制作:初步了解常见的各种纸的基本用途,会使用刀、剪、尺等工具,学会纸工、泥工的基本加工、制作方法。
能制作简单的物品。
种植和饲养:认识当地几种农具,会使用简单的小农具,知道当地的农时季节。
学习种植向日葵、蓖麻子等一些常见植物,学会浇水、除草、消灭害虫,以及当地的农林产品的采集、夏收等简单劳动。
能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管理花卉和幼树。
学习一、两种家禽(或家畜、鱼类以及其他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常用工具的使用:认识并会使用锤子、钳子、螺丝刀等常用工具,制作或安装、修理简单的学具、教具和其他用具。
4、公益劳动
会使用简单工具绿化、美化学校环境,帮助烈属、军属、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打扫庭院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高年级
除继续安排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外,主要安排简单的生产劳动。
在参加这些劳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品德,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具体内容和要求
1、家务劳动
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洗外衣、毛衣等衣服。
认识并初步掌握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和使用方法。
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和做简单的饭菜,能分辨生熟和鉴别变质食品。
2、简单生产劳动
种植和饲养:学习一点植物栽培的常识,初步学习苗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能栽培一、两种花卉或种植、移栽瓜、菜,并适当地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科学知识。
认识当地几种主要的农业机械。
了解一些动物科学饲养的常识,会按规定的比例配制混合饲料,掌握一种家禽(或家畜、鱼类等小动物)的饲养管理方法。
木工、竹工、金工:初步学会使用简易的木工、竹工、金工工具,能对损坏的课桌椅进行简单的维修,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竹、木、金属材料制作简易的学具、教具或其他制品。
工艺品制作: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毛线或草、竹、条、塑料等),学习编织、挑花或刺绣。
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
缝纫:学会手针的几种常用针法,使用手针缝补衣物和制作简单的布制品。
食用菌栽培:认识当地几种主要的食用菌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学习一些菌类的栽培方法。
3、公益劳动
继续参加中年级安排的各项公益劳动,并适当提高要求。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劳动课的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
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2、注意加强现场教育,教师要认真备课,注意选好场地、备好工具,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劳动课教学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对于不适合当地实际的劳动项目,可以适当变更;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可以安排不同的内容;根据男女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安排不同的劳动项目。
凡不具备种植和饲养条件的城镇小学,可结合当地特点或校办工厂的生产项目,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加以补充。
不管采取哪种做法,教学要求、教学时间必须保证。
4、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
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观,开阔学生视野,有些劳动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操作技术。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请当地有经验的工人、农民、科学技术人员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参加劳动进行指导。
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
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学小实验等。
农村小学也可和农忙假结合,安排一定的劳动项目。
通过这些活动,使儿童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6、要加强纪律和安全教育。
学生参加劳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要做好劳动保护,照顾体弱的学生,注意劳逸结合。
在劳动过程中,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讲究劳动卫生,确保劳动安全。
7、自己动手,积极改善教学条件。
劳动课教学需要的场地、设备、工具等,除教育行政部门配备和学校购置外,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还要提倡由教师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创建和制作。
如利用房前房后的零星土地建立实验园地等。
8、要充分发挥校办厂(场)的作用。
校办厂(场)要为劳动课教学积极创造条件。
9、劳动课要进行考核。
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
劳动表现应写进操行评语,劳动课成绩应计入学生成绩册。
低年级学生的劳动表现可以写入评语,但不要分等级。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小学和六年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