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 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分子、原子或离子
结构
性质
微观
符号
(2)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①从矿物、岩石以及动植物体中 有用的物质或从已有的物质出发_____出有用的物质。②通过对有关物质 和 的认识,根据需要创造出具有特殊 或_____的自然界里不存在的新物质。(3)现代化学已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①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 出来,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可以帮助人们测定物质的 ,还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踪 进行的过程。②理论化学以 为主要手段,辅以 模拟,在研究物质结构、预测物质反应活性、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和提取
制造
性质
结构
性质
功能
分离
结构
化学反应
理论计算
计算机
3.青蒿素的发现、研究与应用(1)1969年,屠呦呦从我国古代药方的研究中,发现青蒿具有抗疟效果,并创造性地使用沸点较低的 获得了青蒿提取物。(2)1972年初,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功 出“青蒿素Ⅱ”(后称青蒿素),其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3)1973年,我国化学家使用高分辨率 测定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合碳氢分析数据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4)1975年,利用青蒿素晶体的 衍射数据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确定了分子中各原子的 位置(即其分子结构)。
乙醚
分离并结晶
质谱仪
C15H22O5
X射线
空间
(5)1978年到1984年初,历时五年实现了青蒿素的 。1986年,青蒿素及其衍生药物双氢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6)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于2004年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课后拓展阅读和思考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对自然科学探究的热情。
-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深入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 课程总结: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教学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能力。
- 对于论述题,评价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表述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念。
- 对于实践题,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实验记录是否完整。
- 对于阅读拓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反馈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鼓励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 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 方法:观察、实验、推理
- 应用:生活、能源、材料、环保
- 方程式:规则、配平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物质守恒
板书设计应注重清晰展示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知识层面,已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但对于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也需进一步培养。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这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

必修课程
• 必修第一册 • 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课 程
• 化学反应原理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课程
• 实验化学 • 化学与社会 •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
课堂练习
1、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 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 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 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3、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 ➢高分子化学的创立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 ➢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合成生命物质
联合制碱法
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 制造大量氮肥促进粮食增产
侯德榜 芯片与光导纤维改变生活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3.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P5)
胰岛素的发现和迅速 获得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 合成人胰岛素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胰岛素进行 局部改造,合成了人胰岛素类似物 、速效及超短效的胰岛素类似物等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4)现代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
质谱仪
核磁共振仪
X射线衍射仪
交流·研讨
P6
1、屠呦呦在研制新药的时候采用了哪些化学方法?
2、青蒿素的研究经历了哪些历程?对你在今后的研究中会 有什么启发?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分子机器
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微观领域的探索 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课堂总结 分子Fra bibliotek轮分子马达
连接氨基酸
氢键刹车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2.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
课堂总结
叶绿素太阳能电池
纽扣电池
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笼状结晶
可燃冰 CH4·xH2O
学习目标
3.材料研制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贡献是( C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D.提出分子学说
2.人们对化学科学的几种认识中错误的是(A )
A.化学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化学世界神奇美妙 ,化学天地广袤无垠 ,化学科学魅力无穷!进入高中 阶段 ,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自己将面对哪些化学知识和方法 ,将走过怎样的 化学学习历程 ,将如何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就让这套化学教材陪 伴大家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吧!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练一练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2.从科学的元素观到氧化学说、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再到元素周期律,这 些理论提出的过程有何共通之处?你能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理论形成的基 本流程吗?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3.现代化学的发展 ✓ 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 ✓ 现代化学已经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 ✓ 现代化学的发展不仅使化学科学体系自身不断完善,也带动了相关科学的发展
《走进化学科学》 讲义

《走进化学科学》讲义化学,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工业生产中的材料制造,再到尖端科技领域的探索创新,化学无处不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化学科学?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神奇与奥秘的领域。
化学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和复杂的化学反应式,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先来说说物质的组成。
世间万物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
就像搭建积木一样,不同的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
通过化学分析,我们能够确定物质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和比例。
比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为 H₂O,这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物质的结构也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于结构不同,性质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比如,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石墨质地柔软、能导电,而金刚石则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
这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化学科学还关注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
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了解物质的性质对于我们合理利用物质、开发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而化学变化则是化学科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之一。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生成新的物质,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就是铁与氧气、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铁锈。
化学反应遵循一定的规律,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反应的发生和产物的生成。
化学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在农业方面,化肥和农药的研发和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医药领域,各种药物的合成和研发,为治疗疾病、保障人类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材料科学中,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新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1.1《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必修1)

体现绿色奥运
你知道奥运火炬的燃料是什么吗? 为什么采用这种燃料?
北京奥运主火炬的 燃料是丙烷。
丙烷是种价格低廉的 燃料。分子式C3H8,燃 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 染。丙烷燃烧后火焰 是亮黄色,具有较好 的可视性。
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吗? 贝贝 妮妮 外部材料是纯羊毛绒,内充无毒的合成纤维. 区别它们时可用灼烧的方法, 如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纯羊毛绒 晶晶
[小结]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化学 朴素 宏观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科学 微观
(近代化学四个里程碑;我国科学家在 化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
– 阅读教材:5~6页
组装分子器件
纳米科技-分子马达
它的潜在应用价值是非常之 大的。也许,将来利用该马 达所作成的潜艇就可进入人 类的血管之中,不必藉由传 统的开刀方式,即可清除脑 血管中的血块,清理血管壁 上的沉积物质,以排除中风 的危机。这些如电影般的科 幻情节也许将一一实现!
鲁科版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
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 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
应用的自然科学。
交流研讨: 为什么说化学是具有创造 性、实用性的科学?举例 说明
第一章 化学科学与北京奥运 认识化学科学
“火树银花不夜城” 的绚烂 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
在有机化学方面: 诺贝尔在1867年用硝化甘油制成了安全且爆炸力很强的 黄色炸药,直接应用于工业,使硝化甘油成为19世纪60 年代的分子明星。诺贝尔一生发明甚多,获专利 255项。 他还是建立跨国公司的先驱,在20多个国家建立了90座 工厂或公司。他临终将约920万美元的遗产几乎全部作 为诺贝尔奖基金。硝化甘油具有抗心绞痛的作用,是心 肌炎病人随身携带的口服良药。诺贝尔患有严重的心脏 病,医生曾建议他服用硝化甘油,但被诺贝尔拒绝。 1896年,他因心脏病逝世。
走进化学科学+参考教案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材分析本节课作为高中化学的第一课,主要是通过对化学学科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积极的付诸行动。
指导他们尽快的进入高中学习状态,展示生活中和化学相关内容,让学生体会学科的特征和价值,使学生明白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其理论价值,也更有实用价值,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引导依据有关事实或材料推出新的判断或结论,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或获得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教学过程【引言】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世界是极其丰富的。
面对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人们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思索与探究: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怎样有目的地实现物质转化、创造物质,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在漫长的思索与探究过程中,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并建立起化学科学。
那么,化学科学是如何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它有什么特征,又具有怎样的探索空间呢?教学环节一化学是有用的【问题和思考】图示中列举了我国古代的一些发明创造,你能说出其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吗?这些对我们日常生活起到什么作用那?【师生交流与讨论】1、物质的燃烧2、金属的冶炼3、瓷器的烧制4、酿酒技术……实用技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物质为我们人提供的丰富的能量来源等等。
高中必修一《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高中必修一《走进化学科学》教案教案标题:高中必修一《走进化学科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3.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4. 掌握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周期表的结构;5. 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引人注意的实验现象或问题,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化学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2.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四、知识总结(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化学实验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工业应用等。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阅读、实验报告等。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按时提交的要求。
教案评估: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问题解答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学习态度。
教案扩展:1.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更多的实验项目,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上是一份针对高中必修一《走进化学科学》的教案建议,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具体教案的编写和实施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化学科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
2.难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新课内容(1)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它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最一般的规律,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2)化学的发展历程①古代化学:以炼金术和炼丹术为代表,追求长生不老和财富。
②近代化学:以道尔顿原子论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为代表,奠定了化学的基础。
③现代化学:以量子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代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微观规律。
(3)化学的研究内容①物质的组成:研究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以及这些元素如何结合成化合物。
②物质的结构: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包括原子、分子、晶体等。
③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④物质的变化: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规律,包括反应类型、反应速率等。
(4)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①食品化学:研究食品的组成、性质和加工方法,保障食品安全。
②药物化学:研究药物的合成、性质和作用机理,为制药提供理论依据。
③环境化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和降解,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④材料化学:研究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为新型材料研发提供指导。
3.课堂互动(1)讨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化学实验,探究某种物质的性质。
(2)布置作业:查找资料,了解化学在某个领域的具体应用,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化学的定义(对话)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化学是什么吗?生1:化学是不是就是做实验?师:做实验是化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全部。
1、走进化学科学

“ 尿不湿”的突出特点是吸水和蓄水量大 得惊人,是自身重量的500~1000倍。
“尿不湿”拯救沙漠中的绿洲。
两个世界(新材料)
有一位科学家讲: “我们生活在两个 世界,一是大自然 世界,第二就是化 学为我们创造的神 奇世界。”
美F-117攻击机、B-2隐形轰炸机 表面为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歼10轰炸机平均每架4.5亿。主要以铝 合金制造,机身表面涂有雷达吸收材料 可影响雷达能量,而能达到驱散能量的 效果,使雷达无法捕捉此机。
化学与材料
耐热的透明陶瓷
高吸水性树脂是制造 婴儿尿布的绝好材料, 因此俗称“尿不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中化学第一课 带你进入
奇妙的化学世界
苹果的变色
为什么小孩子 要喝牛奶呢?
香绿纯透蓝醉 清 学过科学以后,你周围的世界仿佛就变了样子。 就拿树来说吧,树的构成材料居然主要是空气。
你把树焚烧了,树就会化作原来的空气,在火焰的
光和热中,散发出来的是原来被束缚在里面用来把
空气转化为树的太阳光热,在灰烬中的那一小部分
1、探究性学习: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2、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 象。做实验要注意安全,实验前对实验的内容、 操作方法以及有关仪器、药品的性能有充分的了 解,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操作,以防发生危险。
没有半导体材料 就没有计算机技 术;没有耐高温、 高强度的特殊材 料就没有航天技 术;没有光导纤 维就不会有现代
《走进化学科学》 讲义

《走进化学科学》讲义化学,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忽视的科学领域,其实充满了无尽的奥秘和魅力。
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化学科学的旅程,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什么是化学化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仅是实验室里那些五颜六色的试剂和复杂的仪器,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
从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到喝的水,吃的食物,穿的衣服,无一不是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让我们了解物质的本质,知道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塑料能有各种形状和性能,为什么燃烧会产生能量。
二、化学的发展历程化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学会了用火,这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的开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掌握了金属的冶炼、酿造、染色等技术。
在中世纪,炼金术师们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虽然他们的目标没有实现,但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验经验和化学知识。
到了近代,化学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拉瓦锡通过实验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科学的燃烧理论,开启了化学发展的新纪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从宏观的物质性质到微观的原子、分子结构,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从分析化学到物理化学,化学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
三、化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物质。
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研究它们,化学家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测量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为了研究某种物质的性质,化学家会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反应,观察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及反应的速率和程度等。
除了实验,理论研究也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物理原理等方法,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理论计算和预测。
四、化学与生活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农业方面,化肥和农药的研发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走进化学科学》 讲义

《走进化学科学》讲义化学,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高科技领域的材料研发、药物合成,化学无处不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化学科学?它究竟是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又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科学的奇妙世界。
一、化学科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化学科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自然科学。
简单来说,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学问。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化学科学通过各种实验手段和理论方法,探究这些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排列方式,从而揭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物质,如空气、水、矿石等,也包括人工合成的新材料、新药物等。
无论是简单的无机物,如氧气、二氧化碳,还是复杂的有机物,如蛋白质、DNA,都在化学研究的范畴之内。
二、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化学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和实践。
例如,古代的炼金术师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虽然他们的目标没有实现,但在实验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关于物质变化的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逐渐从一门实用的技艺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17 世纪,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 世纪,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科学的燃烧理论。
19 世纪,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 20 世纪,化学科学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量子力学的发展为解释化学键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各种新型材料、合成药物不断涌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日益紧密。
三、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化学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实验和理论。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的变化,收集数据,验证假设。
化学实验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准则。
在实验前,要认真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
《走进化学科学》 讲义

《走进化学科学》讲义一、化学的定义与研究范畴化学,这门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创造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化学研究的范畴极其广泛。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如食物、衣物、药品,到工业生产中的材料、能源,再到大自然中的各种化学现象,都在化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化学不仅关注物质的静态性质,更深入探究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变化过程。
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这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通过研究这种变化的条件和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物质的变化,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二、化学的发展历程化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人们在实践中已经开始运用一些化学知识。
比如,中国古代的炼丹术,虽然其初衷是追求长生不老,但在炼丹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一些关于物质变化和药物制备的经验。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元素说,认为世界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组成。
尽管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并不准确,但它却是人类早期对物质组成的一种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逐渐从炼金术和哲学的范畴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7 世纪,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 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使化学进入了定量研究的阶段。
19 世纪,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 世纪以来,化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例如,量子化学的发展,让我们对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高分子化学的兴起,为材料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三、化学研究的方法化学研究离不开实验。
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测量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验证假设,发现新的化学现象和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如天平、量筒、温度计、显微镜等。
鲁科版化学必修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基础实验技能
实验器材使用
学会正确使用常见化学实验器材,如 烧杯、量筒、滴定管等,了解其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技巧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如溶液的 配制、沉淀的洗涤、气体的收集等, 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记录与整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按照要求整理成表格或图表,以 便后续分析。
理论与实践结合
课件不仅注重化学理论知识的传授, 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验和实例,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注重能力培养
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和实验,培养学 生的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未来化学的发展趋势
1 2 3
绿色化学的兴起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将成为未来化学 发展的主流,致力于减少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对 环境的污染。
化学在固废处理中的应用
固废处理中,化学方法如焚烧、热解、湿式氧化等被用于处理固体 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化学与健康生活
01
化学与药物制造
药物制造过程中,化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化学合成和提取等方法,
可以制造出各种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疾病和维护人类健康。
02 03
化学与日用品制造
日用品如洗涤剂、化妆品、香料等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这些 日用品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选择安全可靠的品 种,以保障人体健康。
学键的类型和强度。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
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和重组的过程,反应 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包括热能、光 能、电能等,能量转化的效率取决于反应 的机理和条件。
1、走进化学科学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变幻多姿。面对生机勃勃、变化 无穷的大自然,人们从远古时代就开始探寻:是什么物质构成 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怎样变 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
在长期认识和利用大自然的过程中,人们对物质的认 识越来越深刻,并逐渐建立起不同的各门自然科学。化学 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 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的 各种各样的物质(大至浩瀚无边的宇宙,小到肉眼看不见的 微粒)。
原子核结构模型的建立,光谱实验, 辐射现象,光电效应,建立现代物质 结构理论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 立,元素周期律的发 现等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
溶洞是如何形成的?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
聚丙烯
高分子尼龙粉末
聚乙烯
有机玻璃
聚四氟乙烯 高分子人造血管
塑料泡沫 PVC管材
硅芯片
液晶材料
光导纤维光光导纤维 光学纤维胃镜
低温下的超导技术
生物陶瓷
耐高温材料
图中猫 站在耐热 的材料上, 而耐热的 材料下面 用火加热 猫却一点 也不感觉 到烫!
神舟飞船
期律
原子核结构模型的建立,光谱实验,现代物质结构理论 辐射现象,光电效应,建立现代物 质结构理论
知其理造其物
代表性的地 域
中国时代
欧洲时代
美国时代
4.我国现代化学贡献
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
1980’ :核糖核酸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材料
环境
化学
能源
生命
1.微观层面上:操纵__分子___和__原__子_,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走进化学科学》 说课稿

《走进化学科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化学科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走进化学科学》是高中化学必修 1 的开篇第一章,具有开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学。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设置了一些探究活动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化学科学的本质、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掌握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3)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化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通过对化学发展历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感受化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
养
“养之七日。期足启开,铅片皆生霜粉,扫入水缸内”
芒硝
苦卤
雌黄
(生山之阴,故曰雌黄)
胡粉
(凡造胡粉,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
活动二:看文识意(写出相关化学操作)
古文字
化学名词
古文例句
煅
“其底铺薪,发火煅红”
飞
“炉甘石烟洪飞损”
化
“将洋糖煎化”
漉
“漉入釜中煎炼”
去
“铅尽化灰而去”
升
“升炼倭铅”
淬
“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
固济
“盐泥固济”
课前小练
姓名:班级:
活动一:课前识记(写出相关成分化学式)
物质
主要成分
化合物
主要成分
物质
主要成分
炉甘石
(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
朱砂
(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
青矾
(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
碱水
霜粉
(铅片皆生霜粉,扫入水缸内)
明矾
消石
轻粉
(轻粉,《经》云利大肠,东垣又云抑肺而敛肛门,何也?)
黄矾
(黄矾,丹灶家所须,亦入染皮用)
草木灰
砒霜
水晶
硇砂
(硇砂,今时人多用水飞净,醋煮干如霜,刮下用之)"
胆矾
食盐
井火
铅丹
(用铅丹、白矾各二两,生石亭脂半两。)
石灰
磷火
(予年十馀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
硼砂
(硼砂,味甘微威而气凉,色白而质轻,故能去胸膈上焦之热)
石灰石
雄黄
(雄黄,生武都山谷,煌山之阳,采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