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雄的愁思——《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班别: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通过分析,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学习重难点】
1、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说
“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2、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自主学习】
一、“我”所知道的辛弃疾。
课前搜集有关辛弃疾的资料,把你搜集到的内容整理到下面横线上。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这首诗上阕写,下阕写,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赏读诗歌,含英咀华。
(一)赏读上阕
1、上阕用了一个常见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景抒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
2、请找一找上阕中最能传情达意的动词,进行鉴赏,为什么这几个词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呢?注意鉴赏的一般环节:内容+手法+感情。
(二)赏读下阕
1、与上阕相比,词的下阕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想到
..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态度如何?写这些历史人物的意图又是什么呢?认真思考,填写下表。
总结:作者借用典故,意在表示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和上片中的哪一句互相呼应,该如何理解?在抒情方式上和上文有何不同?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释】
①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鹅湖山上。原名荷湖,因晋人龚氏曾于此养鹅而改名。辛弃疾隐居铅山、鹅湖一带近20年。病起:病愈初起。
②枕簟(dian)溪堂:躺在水边的溪堂里的竹席上休息。簟:竹席。溪堂:筑在绥边上的楼阁。
③断云:片段的云。
④书咄咄:据《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被免官后,虽口无怨言,却终日在空中用手指书“咄咄怪事”四字,表示对朝廷不满。咄咄:感叹声,表示惊怪。
⑤休休:算了吧。这里指隐退。唐司空图隐居中条山,作休休亭,表示对仕途失望,甘心退隐。
⑥一丘一壑:此句用班嗣语。《汉书·叙语》载班嗣书简云:“渔钩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⑦“不知”二句:化用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
思考: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词的上阕写了云、水、()、()这些景物,()云顺水悠悠,()的()互相倚靠,像姑娘喝醉了酒,()的()安闲静默,定然是独个人在发愁,抒发了词人因()而()的感情。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怀,现在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报效祖国呢?请你写在下面吧。
【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