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的小说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呼兰河传》全书解读

《呼兰河传》全书解读

《呼兰河传》全书解读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她童年生活为线索,描绘了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以下是对《呼兰河传》全书的解读:
1.独特的艺术形式:这部小说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
角;虽然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

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

这种独特的形式展现了萧红娴熟的回忆技巧和抒情诗般的散文风格。

2.深度的社会讽刺:小说中的“大泥坑”“四月十八娘
娘庙大会”等风土人情被真实地表现出来,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
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3.人物描绘:二伯、小团圆媳妇和磨倌冯歪嘴子的悲情
故事是小说中的重要部分,他们各自的命运和遭遇反映了社会的冷酷和无情,以及人们对于封建传统的盲从和迷信。

4.对故乡和童年的怀念:远在香港的萧红创作了这部小
说,以寄托对故乡和童年的怀念。

小说中的“呼兰
河”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
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5.对传统观念的挑战:萧红在小说中挑战了传统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揭示了封建陋习和迷信对人们的束缚和伤害。

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呼吁人们摆脱传统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真实的人生。

总的来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深刻思考和社会洞见的小说,通过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弱点。

它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

浅谈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

浅谈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摘要】《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

本文从表现形式独特、真实性和感染力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等方面探讨了《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并分析了这些特点的产生根源,包括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感悟,以及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得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呼兰河传》的艺术魅力及其产生原因,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解读。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点、真实性、感染力、时代感、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现实、研究、展望。

1. 引言1.1 介绍《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中国著名女作家萧红所著的一部名著,以其深刻描写了中国东北农村生活的独特视角而闻名于世。

作品以呼兰河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三姐与乡下人民之间的生活、情感纠葛和人生遭遇。

小说以其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淳朴、悲壮的东北农村画卷,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呼兰河传》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不仅在于其表现形式独特、真实性和感染力强,还在于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萧红通过小说展现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揭露了当时农村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

作品既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又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压抑和苦难。

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更应当重视和研究《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探索其中蕴藏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

通过深入剖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家的文学追求和社会关怀,也可以更加现代化地解读和赏析这部经典之作。

1.2 为何选择研究《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

选择研究《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是因为这部作品在文学领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呼兰河传》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强烈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以及深刻的时代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时代变迁的观察。

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的小说范本——萧红《呼兰河传》再解读

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的小说范本——萧红《呼兰河传》再解读

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的小说范本——萧红《呼兰河传》再解读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的小说范本——萧红《呼兰河传》再解读《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角处理方式,成为了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的一部经典范本。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再解读。

首先,萧红运用了限知视角的叙事方式。

限知视角是指小说叙述者只了解一个或少数几个人物的视角和心理活动,而对其他人物的视角和思想则保持一定的不了解或模糊状态。

《呼兰河传》中的叙述者只了解主人公呼兰的思想和感受,而对其他人物则了解甚少。

这样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与呼兰产生了一种亲近感和共鸣,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通过限知视角的设定,呼兰的孤独、苦痛和迷茫得以展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关注,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呼兰身世的悲苦和命运的无奈。

其次,萧红采用了限制叙事的手法。

限制叙事是指小说只呈现特定情节和人物,剔除了其他看似无关的内容,从而使得小说更加紧凑且具有张力。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只选择了呼兰的少数几个重要情节和人物展开叙述,如呼兰的童年经历、父亲的死亡、与继母的冲突等。

通过这种限制叙事的手法,使得小说更加集中和精炼,将读者的关注点集中在主要情节和人物上,增加了故事的紧凑感和张力,让读者更加投入。

此外,《呼兰河传》还蕴含着丰富的主题和深刻的思考。

作者通过描绘呼兰的命运和成长历程,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剧的关注。

作为一个女性,呼兰面临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迫,她的命运几乎被束缚和限制在了一个小小的农村里。

小说通过呼兰的一生,表达了对妇女地位的关切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批判。

同时,小说中呼兰的坚持和反抗也给予了读者启示,呼唤着人们勇敢面对命运的善良和勇气。

总的来说,《呼兰河传》是一部以限知视角和限制叙事为特点的小说范本。

通过限知视角的叙事方式,使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更加立体和真实,增强了读者的共鸣与关注。

而限制叙事的手法,则使得小说更加紧凑和有力,加强了故事的张力。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作家简介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

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

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

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

1934年春“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

同年11月“两萧”到达上海。

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

《生死场》使萧红在30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

这一时期萧红还写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并结集出版了《商市街》、《桥》等作品集。

1936年7月,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同年年末返回上海。

抗战爆发后即辗转汉口、临汾、西安、重庆等地。

1938年8月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

此年被视为萧红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

1940年春与端木同抵香港。

此时的中篇小说《马伯乐》以犀利的笔锋表现了幽默和挖苦才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则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同时,它又表达了对国民团体盲目、愚昧、麻木、残忍等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被越来越多的后人认为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心态的开掘和批判的力作。

萧红的写作特点及风格

萧红的写作特点及风格

萧红的写作特点及风格萧红(1907年-1942年),中国现代作家,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作品风格鲜明,表达了她独特的思想观点和审美情趣。

下面将从萧红的写作特点和风格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写作特点1.独创的情感表达:萧红的作品往往充满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深刻的情感体验。

她善于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直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品中所传递的强烈情感。

例如,在《烟花三月下扬州》中,她以亲身经历为素材,真实地展现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对生活的失望。

2.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萧红的作品中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她敏锐地观察到社会风气的腐败与不公,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束缚有着强烈的反感。

她勇敢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伦理观念对人性的压抑,呼吁个人追求自由和解放。

例如,在《呼兰河传》中,她通过对女主人公呼兰的刻画,揭示了封建家庭对女性的压迫和摧残。

3.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萧红的作品中女性形象极为突出,对女性的命运和处境关注尤为深刻。

她生活在一个封建社会中,亲身经历了女性的痛苦和束缚,深刻理解女性的痛苦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她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思考。

例如,在《呼兰河传》中,她刻画了女主人公从纯真少女到破碎家庭的女人,通过她的遭遇展现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摧残。

二、写作风格1.冲破传统,大胆创新:萧红在创作中敢于突破旧有的文学传统,大胆尝试新的表现手法。

她以散文形式创作长篇小说,让作品更加灵活自由,使得情感更为细腻。

此外,她善于使用大量的口语和俚语,增强了作品的口语化和亲近感,使读者更容易被作品所吸引。

2.现实主义叙述方式:萧红的作品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激烈的冲突为特点,以真实生动的方式呈现人物形象和情节。

她注重细节的刻画,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具体、贴近读者的生活经验。

同时,她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于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和矛盾,以及社会环境的对比,使作品更加丰满饱满。

《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有“三十年代文学史上的洛神”之称的民国才女萧红是一名身不逢辰,才思卓著的传奇人物,其文风独具一格,自成“萧红体”,这是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游离的边缘文体。

《呼兰河传》通过作家对童年记忆里故乡的回想,文字带着朴实、平淡和细腻的色彩,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东北农村的单调生活和落伍愚昧的芸芸众生。

《呼兰河传》在艺术形式上是独树一帜的,文中虽没有繁多错乱的人物设定,也没有一个主人公贯穿小说始终,但是叙说故事却能有条不紊。

却没有主轴可压,但是章章分明,便于阅读和抒情。

小说总共七章,每章描写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却环环相扣,少一章都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萧红以她炉火纯青的叙事技巧,抒情化的散文风格,率真的儿童叙述视角,刚柔并济的写作文笔,向世人呈现了一座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文学寰宇。

一、独具特色的语言语言是文学构建起艺术殿堂的沙石,缺少了对语言的润色文学便会丧失风采。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有闪光点,萧红的《呼兰河传》在语言的应用上,可谓是仅此一家。

小说的语言尽显女性的温婉但又隐藏着属于北方的阳刚美,对于某个事物的描述用词及其精准,句法灵活多变,多样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小说的语言更加具有魅力。

鲁迅称赞她:“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添了不少明丽的新鲜。

”初读《呼兰河传》的人会发现:小说的言语表述会带给人一种陌生感,这种感觉让我们很难扑捉到萧红心里的悲哀,而恰恰是这种陌生感才让我们有了想去进一步了解萧红的动力,也唯有这富有感染力的文学语言才能将萧红内心强烈的感情的力量化为陌生供我们解读。

秦林芳曾说过:“萧红的作品中,我们首先体会到的是其语言的陌生化,套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非常生疏,又非常新鲜。

’”在小说中,作家对语言的陌生化颇为广泛。

初读小说会觉得措辞太过口语化,精简朴素,既不细巧也不优美,但是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就会发觉其间的美妙,这实际上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美。

《呼兰河传》第三章在提到“我”的祖父时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呼兰河这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我成长到四五岁,祖父快七十岁了。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作者:刘晓梅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4期摘要:被称为20世纪“文学洛神”的萧红,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书写着北方顽强的生命力和深邃的地域文化。

深沉的悲剧内涵和自由的诗性品格使她跻身于中国文学界名家之林。

她笔下的《呼兰河传》散发着浓郁的抒情基调,行云流水的笔尖描写,天真烂漫的儿童写作视角,这些艺术特色的应用使萧红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

萧红以朴实无华却灵动鲜活的笔调讲述了呼兰河畔的故事,其中许多人和事都是她耳闻目睹且深有感触的。

小说的叙事看似随意,却生动形象,仿佛一副引人入胜的风俗画,更是一首唱给故乡的赞美诗。

关键词:抒情化;散文化叙事;儿童视角作者简介:刘晓梅(1993-),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渤海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2引言:有“三十年代文學史上的洛神”之称的民国才女萧红是一名身不逢辰,才思卓著的传奇人物,其文风独具一格,自成“萧红体”,这是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游离的边缘文体。

《呼兰河传》通过作家对童年记忆里故乡的回想,文字带着朴实、平淡和细腻的色彩,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东北农村的单调生活和落伍愚昧的芸芸众生。

《呼兰河传》在艺术形式上是独树一帜的,文中虽没有繁多错乱的人物设定,也没有一个主人公贯穿小说始终,但是叙说故事却能有条不紊。

却没有主轴可压,但是章章分明,便于阅读和抒情。

小说总共七章,每章描写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却环环相扣,少一章都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萧红以她炉火纯青的叙事技巧,抒情化的散文风格,率真的儿童叙述视角,刚柔并济的写作文笔,向世人呈现了一座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文学寰宇。

一、独具特色的语言语言是文学构建起艺术殿堂的沙石,缺少了对语言的润色文学便会丧失风采。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有闪光点,萧红的《呼兰河传》在语言的应用上,可谓是仅此一家。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pdf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pdf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作家简介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

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

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

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

1934年春“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

同年11月“两萧”到达上海。

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

《生死场》使萧红在30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

这一时期萧红还写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并结集出版了《商市街》、《桥》等作品集。

1936年7月,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同年年末返回上海。

抗战爆发后即辗转汉口、临汾、西安、重庆等地。

1938年8月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

此年被视为萧红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

1940年春与端木同抵香港。

此时的中篇小说《马伯乐》以犀利的笔锋表现了幽默和讽刺才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则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同时,它又表达了对国民团体盲目、愚昧、麻木、残忍等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被越来越多的后人认为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心态的开掘和批判的力作。

《呼兰河传》散文化小说的独特性探析

《呼兰河传》散文化小说的独特性探析

《呼兰河传》散文化小说的独特性探析摘要:自五四以来,一批作家独辟蹊径创作了散文化小说。

萧红接过散文化小说的旗帜,并根据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写作风格,创造性地完成了多部优秀的散文化小说。

《呼兰河传》突破了以叙事为主的小说结构模式,以浓郁的情感代替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群像展览式的人物描写代替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刻画,以自由化的诗歌语言唱出作者内心的悲凉寂寞。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散文化;萧红是一个很有文体意识的作家,她曾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

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

”她不盲目地采用传统的小说结构进行创作,而是有意识地创新小说结构,构建属于她自己的小说美学。

萧红以独特的笔触,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创造了人物的群像性、情节的情感性、结构的音乐性这样一种“萧红体”小说。

她的《呼兰河传》就是一本出色的散文化小说,具体表现为: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自由化、淡化人物性格、浓郁的主观抒情性。

一、结构的散文化传统的小说结构以线性为主,故事以单线或多线交叉发展,具有情节起伏、高潮和结局的特征。

纵观《呼兰河传》,完全找不到这些传统小说的标志。

(一)没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呼兰河传》共分为七章,没有一个主线贯穿全文,形成一种松散的“串珠式”结构,各章之间只是有情感上的联系。

第一章简单介绍呼兰小城的自然景致和社会环境,第二章描写了呼兰城的人文风貌。

第三章描写了后花园中“我和祖父”的温馨小事。

第四、五、六、七章,描写的是家庭及周围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从结构上看,完全无法找到串起全文的小说线索,各章节都可以独立成篇。

《呼兰河传》追求的不是传统小说的结构美,它所寻求的是一种结构上的断裂、情感上的联系的形式。

从内容上看,浓郁的抒情贯穿了整部作品,使得这部小说具有形散神聚、可分可合的散文化特征。

(二)淡化故事情节淡化故事情节也是《呼兰河传》结构散文化的表现。

萧红的叙事艺术

萧红的叙事艺术

萧红的叙事艺术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于世。

萧红的叙事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真实生动的场景描写萧红擅长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和情境,使得小说中的场景显得非常真实生动。

例如在《呼兰河传》中,她通过对呼兰河边村庄和农民生活细节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农民们艰苦卓绝的生活状态。

在《生死场》中,她通过对囚犯们在监狱里面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行为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囚犯们无尽的孤独和无助。

二、多元化的人物形象萧红笔下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多彩,包括各种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层次等等。

例如在《呼兰河传》中,她塑造了大量鲜明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如勇敢坚毅的翠翠、聪明机智的黑子、忠诚老实的大妈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又有着共通之处,使得小说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三、巧妙的叙事结构萧红在叙事结构上非常巧妙,她善于运用回忆录、日记等多种叙事方式来展现故事情节。

例如在《生死场》中,她通过囚犯阿Q正式被执行死刑前的回忆和内心独白,将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

这种叙事方式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四、深刻的思想内涵萧红笔下的小说不仅仅是一些故事,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她关注农民生存状态、女性地位和社会阶层等问题,并通过小说反映出来。

例如在《呼兰河传》中,她揭示了农民们在旧社会中所经历的苦难和不公;在《生死场》中,她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在极端环境下的选择。

总之,萧红的叙事艺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她通过真实生动的场景描写、多元化的人物形象、巧妙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创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浅谈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

浅谈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

浅谈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及其产生根源作者:万娟万鹏娄杨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03期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呼兰河传》的艺术特点:一是基于“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双重叙事维度的交织,这给人带来一种原生态气质和理性气质交织的美感;二是在文体特色方面,它是一种富有空间性的诗化散文特点的小说,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吟唱歌谣般的艺术享受;三是由不同叙事元素的矛盾冲突与和谐统一所带来的强有力的文本张力,给人留下多重价值的冲击和层次丰富的审美意蕴。

而萧红之所以创作出《呼兰河传》这部伟大的作品,是有其根源的,笔者就其成长经历对这位天才作家进行了浅略的分析,归纳出几点不成熟的结论,以期产生学术讨论的效果。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点;根源萧红虽命运多桀,只拥有短短三十几年的生命,她却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篇章,当得起“30年代文学洛神”这个美誉。

特别是《呼兰河传》以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被后世广为称赞,值得反复品味推敲,也值得追溯那艺术背后的根源。

一、《呼兰河传》的突出艺术特点(一)写作纬度——基于“儿童视角”的“儿童叙事”和“成人视角”的“回溯性叙事”的交织。

所谓儿童视角,其实就是“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叙事角度”。

这种独特的写作纬度的艺术魅力是由“儿童叙事”的原生态色彩和“回溯性叙事”的成人思维色彩的交织重叠所带来的。

(二)文体特色——富有空间性的诗化散文体小说。

《呼兰河传》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独树一帜的文体特征,也就是被评论界广为称奇的诗化散文风格的小说体。

作品几乎摒弃了传统小说那种对因果线索进行逻辑演绎的叙事模式,突破了传统小说最看重的“情节”,采用“空间性”的结构特征,各章节或者说各单元以一幅幅画面的形式并列呈现。

这是导致小说结构松散化从而更接近于散文的一个重要因素。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想要求学的萧红,不顾父亲安排的婚约,悄然来到北平。

娜拉式的出走使得她断绝同家族的关系,从此走上了漂泊的人生旅程与文学道路。

萧红先后与与萧军、端木蕻良两位东北作家相识并缔结婚约。

1935年,鲁迅的推崇使其作品《生死场》在文坛一举成名。

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使得她成为黑龙江、哈尔滨、呼兰河畔的文化印记。

此后萧红因战争颠沛流徒于西安、武汉、重庆、香港等多个城市,在短暂的一生中先后创作了《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优秀的作品。

生命末期,萧红宿疾越发沉重,辗转病榻的她怀着对战争的恐惧与被人抛弃的焦虑处处转移,痛苦不堪。

1942年1月22日上午11时,萧红在法国医院设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弃世,享年31岁。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女作家。

如同流星划过天际,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她的人生传奇和她的文学。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萧红的这部巅峰之作,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呼兰河传》动笔写于武汉时期。

多年的辗转流徙,让萧红难有安宁的写作环境,到香港后,萧红终于可以潜心完成它。

1940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上连载。

萧红沉浸在对故土和儿时生活的无限感怀与怔怔思念中,同时也融入了她对人性和社会的审视与思考。

作为呼兰河孕育出的极具个性的女作家,萧红的才华在《呼兰河传》中得以最大凸显。

在时间的长河里,多少名噪一时的作品旋即湮没无闻,但《呼兰河传》却常读常新,召唤不同时代的读者与之对话。

《呼兰河传》让萧红远远超越了她的时代,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也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位流落异乡的呼兰河的女儿的歌唱。

《呼兰河传》开篇就以一种宏阔的视野,关照中国北部一个偏僻小城的气候风物、人们的精神状态。

《呼兰河传》点评

《呼兰河传》点评

《呼兰河传》点评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作者童年生活的线索,展现了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首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运用了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地再现了她的童年生活。

她以幽默的曲调折射出故乡的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

这种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使得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历史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独特视角。

其次,萧红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注重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命运。

例如,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而冯歪嘴子的坚韧和乐观,则体现了底层人民在困境中的顽强生命力。

这些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呼兰河传》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独特之处。

萧红以散文式的笔法,将叙事、描写、抒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美学风格。

她的文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力量,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的来说,《呼兰河传》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以犀利的目光洞察了社会的黑暗面。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萧红作为作家的才华和魅力,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值得每一个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现实的读者去阅读和品味。

小说萧红《呼兰河传》的语言特征

小说萧红《呼兰河传》的语言特征

小说《呼兰河传》的语言特征摘要:《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著名作品,如同一朵瑰丽的花,通过散文式抒情的手段,以独特的创作风格为中国现代文学叙事方式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针对《呼兰河传》的语言特征之美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语言特征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动荡不安、多灾多难的。

萧红作为我国优秀的作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以及眼光,去看待世间的冲突与矛盾,让人们感受20世纪30年代中国难以言说的屈辱。

萧红经过种种磨难,终于来到了当时的文化中心上海,并且在鲁迅先生的悉心指教下,受到了文化以及知识的熏陶。

萧红命运多舛,她用文学创作的形式,让自己崎岖的生命当中绽放出了许多光鲜亮丽的花朵,用血与泪绽放出了文学之花,献给了处于危难之际的祖国与人民。

在《呼兰河传》当中,散文以及美学贯穿于这部长篇小说的,就语言层面上来说,这已经成为《呼兰河传》的最大亮点。

一、沉静忧郁的言语之美《呼兰河传》的最大特点便是在言语叙事表述当中具备沉静忧郁之美,伤感已经成为《呼兰河传》的主要言语基调。

萧红的童年都伴随在国破家亡的悲痛交织当中,这也造就了萧红与生俱来的阴郁气质。

[1]在萧红生命垂危之际,也并未忘记完成《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虽然为广大读者展现出了一个清新明丽的世界,但是其中不乏萧红与生俱来的、独特的言语风采。

客观来说,萧红并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写作训练,萧红的写作一般都是结合自己的创作直觉来把握言辞,相比经受过专业训练的作家来说,萧红以一种燃烧自我的方式来进行写作,更能够展现出萧红本人的情感与主观意识。

在《呼兰河传》当中,萧红对“生老病死”的描述,写到“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着日子。

该吃饭,吃饭。

该睡觉,睡觉。

”字里行间展现了无所适从和对“逝去之人”的一种冷漠和咏叹。

此种语言表达形式不仅展现了萧红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而且通过沉静忧郁的言语,向广大读者叙述《呼兰河传》当中蕴含的忧伤、悲怆。

二、和谐悦耳的音乐语言之美《呼兰河传》虽然是一部长篇小说,但是客观来说它与其他长篇小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作为叙事诗,其描述了多姿多彩的风土画卷,用言语谱写了如诗一般的美妙乐章。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温暖和苍凉交织,含泪的微笑——简析萧红《呼兰河传》老师曾经说过:“文学就是诉诸人的感情和生命。

”这篇曾经被文学泰斗矛盾先生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的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呼兰河传》,它的作者萧红,用她温暖的童年回忆和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用“丰沛的才情和越轨的笔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温暖和苍凉交织的呼兰河小城,透过《呼兰河传》我们仿佛看到了萧红先生那满含泪水的微笑。

前两章作者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生动自然。

小说以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子”为起点,展开了关于呼兰河人日常生活的叙述。

面对沉积着层层淤泥的给自己带来灾难的大泥坑,人们宁可想方设法地绕道而行,或者幸灾乐祸地在围观“抬车抬马,淹鸡淹鸭”中获得“乐趣”,也不愿改变现状。

“大泥坑”也许是一种象征,小城里的人们,也是挣扎在人间,被风霜雨雪吹打着,却又麻木混沌地生存(而非生活)着,感受不到生命的珍贵和死的悲哀,一切都是“自然的结果”,都是被动的生生死死。

茅盾在给《呼兰河传》作的序中生动而形象的描写了呼兰河城的生活状态: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

一年之中,他们很有规律地过生活;一年之中,必定有跳大神,唱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热闹、隆重的节日,而这些节日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多么单调而呆板。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可又不是没有音响和色彩的。

大街小巷,每一茅舍内,每一篱笆后边,充满了唠叨,争吵,哭笑,乃到梦呓,一年四季,依着那些走马灯似的挨次到来的隆重热闹的节日,在灰黯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

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良善的。

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也许显得麻木,但实在他们也颇敏感而琐细,芝麻大的事情他们会议论或者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

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害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刘晓梅 渤海大学文学院摘 要:被称为20世纪“文学洛神”的萧红,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书写着北方顽强的生命力和深邃的地域文化。

深沉的悲剧内涵和自由的诗性品格使她跻身于中国文学界名家之林。

她笔下的《呼兰河传》散发着浓郁的抒情基调,行云流水的笔尖描写,天真烂漫的儿童写作视角,这些艺术特色的应用使萧红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

萧红以朴实无华却灵动鲜活的笔调讲述了呼兰河畔的故事,其中许多人和事都是她耳闻目睹且深有感触的。

小说的叙事看似随意,却生动形象,仿佛一副引人入胜的风俗画,更是一首唱给故乡的赞美诗。

关键词:抒情化;散文化叙事;儿童视角作者简介:刘晓梅(1993-),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渤海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46-02引言:有“三十年代文学史上的洛神”之称的民国才女萧红是一名身不逢辰,才思卓著的传奇人物,其文风独具一格,自成“萧红体”,这是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游离的边缘文体。

《呼兰河传》通过作家对童年记忆里故乡的回想,文字带着朴实、平淡和细腻的色彩,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东北农村的单调生活和落伍愚昧的芸芸众生。

《呼兰河传》在艺术形式上是独树一帜的,文中虽没有繁多错乱的人物设定,也没有一个主人公贯穿小说始终,但是叙说故事却能有条不紊。

却没有主轴可压,但是章章分明,便于阅读和抒情。

小说总共七章,每章描写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却环环相扣,少一章都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萧红以她炉火纯青的叙事技巧,抒情化的散文风格,率真的儿童叙述视角,刚柔并济的写作文笔,向世人呈现了一座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文学寰宇。

一、独具特色的语言语言是文学构建起艺术殿堂的沙石,缺少了对语言的润色文学便会丧失风采。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有闪光点,萧红的《呼兰河传》在语言的应用上,可谓是仅此一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荣
内容摘要:身处20世纪的萧红是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从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明显的写作特点:运用儿童视角,将小说散文化,思考国民性,关注小人物命运。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点
萧红,身逢乱世,几经波折,走完了她短暂的31年的人生历程,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篇章,的确当得起“30年代文学洛神”这个美誉。

《呼兰河传》是广为称赞的作品,也最能反映萧红的小说艺术特点。

一.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就是以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通过孩子的不经世俗影响的眼光来观察与透视生活,发掘出成人因为受到道德伦理的限制而难以体察或忽略的生存景观。

创作主体主要以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指导思想来选择材料与组织写作,以另一种叙事方式来审视和表现世界。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以一个四五岁的孩童的视角来展开叙事的,写了呼兰这个小城的风土人情,包括东二街上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这样特殊的景象,放河灯、跳大神、野台子戏等民间习俗以及诸如卖豆芽菜的王寡妇、漏粉工、拉磨工、小团圆媳妇等一系列卑微的小人物。

因为叙述者的年龄特征,所以文中有许多儿童式的充满天真和稚气的描写,如: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同时,小说的视角又是不完全的儿童视角,因为它时常带有成人的影子,有一个隐含的成人叙述者。

因为作者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回溯往事的,她会以成人的判断来审视童年的故事,许多的评判标准再也不局限于曾经那个懵懂少年,而带入了许多社会所赋予的属于成年世界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体现在萧红的选材并不局限在儿童眼中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小说开篇的一些关于人情的描述,这些并不是一个孩子可以看得到并且能看得那么深刻的。

这种特殊的儿童视角一方面以它具有的童真童趣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这种儿童视角自然客观,它并不是叫嚣式地指责,反而更能加强小说的批判性,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

因为如此黑暗、凄苦不堪的场面居然被一个孩子看在眼里,不禁令人胆寒,产生出救救孩子的责任心。

二.小说的散文化
《呼兰河传》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种散文化的小说。

将小说散文化,萧红或多或少受到了屠格涅夫的影响,吸收了屠格涅夫的抒情性艺术手法。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与苏俄文学的关系极为密切,苏俄文学被译为中文的作品比其他国家要多,而屠格涅夫又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在这种背景之下,萧红在她的中学时代,就读过屠格涅夫的作品,包括《猎人笔记》、《白净草原》等。

屠格涅夫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于他的抒情手法,他的作品读来有一种散文诗的韵味。

他曾经说:“我容易感受诗意。

”②
萧红正得益于此,完成了她独特的散文化小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它在结构上与其它小说完全不同,不具备贯穿全文的线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而是一幅幅独具东北特色的风俗画面和一个个似乎关联不大的小故事。

《呼兰河传》描写了诸如跳大神、放河灯、看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等民间风俗,也断断续续地写到了一些小人物的辛酸悲苦,
例如卖豆芽菜的寡妇、漏粉工、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等。

第二,《呼兰河传》带有萧红浓厚的主观情绪,像散文诗一样承载着她内心的情感波动。

萧红的《呼兰河传》采用了回忆的方式展开,她的回忆带着对童年生活的一种浓浓温情和对贫苦百姓的一种无边悲哀,使我们在读小说时,能看到作品背后那个多愁善感、细腻贴心的萧红。

例如文中写到跳大神的时候就流露出她讽刺中又充斥着伤感的情绪,“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③如果说一定要给《呼兰河传》理出一条线索,那么这个线索就是作者的情绪,萧红带着一个女性天生的敏感多情,为我们展现了她独特的人生体验、心理和情感世界。

这样我们既可看到一部分客观的叙事描写,也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作者的心迹,真实感与亲切感的融合,给读者带来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这些传统小说不具备的散文化描写与抒情正是茅盾所说的小说之外的“诱人”之处。

三.对国民性的思考
在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的大变革时代,风云变幻,中华民族正在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出路,许多作家将题材对准到对国民性的探索上来,他们渴望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触动民族劣根性,萧红也是其中之一。

在《呼兰河传》中,作者用一种温和的讽刺笔调描摹了民众愚昧、麻木、冷漠的特点。

她看到了中国人的病态的灵魂:东二街上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总是有不少人或者是牲畜陷入其中,可笑可恼的是,这么一个祸害,居然没有人带头整治填补,反倒成为大家看热闹的好去处和吃上便宜死猪肉的借口;东二道街南头卖豆芽菜的王寡妇,失去独子后悲痛致疯,本已悲苦万分,多有不易,无人施舍怜悯之心已感心寒,然而可气的是作为她唯一的收入来源的豆芽菜还偶尔会被人偷去;赶车的胡家喜欢跳大神,只要儿媳妇为老太太张罗跳大神,老太太就十分得意,并引来一群人看热闹,文中写到“因为老胡家跳神跳得花样翻新,是自古也没有这样跳的,打破了跳神的记录了,给跳神开了一个新纪元。

”④把农村的迷信和愚昧写得淋漓尽致;小团圆媳妇在婆家本就受到残忍的虐待,折磨致重病以后,狠心的婆婆采取各种荒唐的民间药方折磨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小姑娘,对于孩子撕心裂肺的哀嚎,周围的人只管看热闹,根本无人理会,小姑娘就这样活活被整死,民众冷漠自私至此;冯歪嘴子和王大姐自由结合,民众采取鄙视和取笑的态度,常偷听二人的私房话作为传播流言的来源,王大姐死后,也没人对冯磨倌表示任何的关切与同情,只是把他当成取乐玩笑的把柄。

这一系列荒唐事,都反映了作者对中国民众国民性的揭露和批判,正如鲁迅先生对于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一样,萧红也深入地认识到中国民众的灰色的灵魂,只不过作为一个温情的女性,她更多的是“哀”。

四.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描写的并不是救人于危难中的大英雄,她是怀着一颗温暖的心刻画了一系列卑微的小人物。

这些小人物虽然勤劳,朴实,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可是却永远处于社会最底层,承受着压迫和苦难,表现出形形色色的贫穷,辛苦和悲哀。

在具体的描写中,她用了反衬的手法。

看野台子戏,姑娘们都精心打扮前来观看,本来是足够热闹喜庆的场面,作者却刻意写了有些姑娘远嫁难以与亲人相见,有些姑娘从小就被指腹为婚,结果中途有了变故而酿成悲剧,再有些就是出嫁以后遭受公婆虐待。

场面的欢乐与姑娘们们的伤心事形成鲜明对比,让人看到此处,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凉。

写到漏粉工的生活,他们艰难度日,住在简陋破旧、东倒西歪的草房,作者并不直接写他们的悲惨状况,而是写他们下雨能吃到鲜美的蘑菇,写到他们刮风时看似滑稽的“会走”的草房,作者写道:“那拉磨的,夜里打着梆子通夜的打。

养猪的那一家有几个闲散杂人,常常聚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

西南角上那漏粉的则欢喜在晴天里边唱一个‘叹五更’。

”⑤对于这些身处下层的劳动人民的娱乐场景的描写,作者是带着哀调的。

这些拉琴唱曲的活动在我们看来是娱乐消遣,可是正如萧红所说,他们并不是看到了光明或者希望,他们并不知道
光明是什么样子,只是逆来顺受,平平静静、老老实实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写到“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⑥,还活动着蝴蝶、蜻蜓等小动物,还生长着各色蔬菜和瓜果,俨然看起来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可是在花园的周边,却总是发生类似小团圆媳妇夭折和王大姐难产而死的惨剧,作者不止一次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呼兰河传》萧红无疑是一名优秀的作家,《呼兰河传》在20世纪的文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其浓郁的民俗,悲凉的基调和独特的艺术特点感染着一代代的读者,是文学史不可多得的辉煌篇章,也为后世的创作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季红真编选,《萧红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6月第4版。

[2]单元著,《走进萧红世界》,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张华著,《外国文学与萧红的审美观照》,《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4]扬会芳著,《萧红与外国文学》,《文史博览》2006年12月。

[5]张宪周著,《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6]刘秀珍著,《儿童视角观照下〈城南旧事〉与〈呼兰河传〉的书写》,《文化万象》,2008年第2期。

注释:
①季红真编选,《萧红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6月第4版,第213页。

②张宪周著,《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北京出版社1981年36页。

③季红真编选,《萧红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6月第4版第159页。

④季红真编选,《萧红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6月第4版第247页。

⑤季红真编选,《萧红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6月第4版,第179页。

⑥季红真编选,《萧红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6月第4版第213页。

⑦季红真编选,《萧红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6月第4版第21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