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课件
合集下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共 同心理素质的 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的发生,古代史学家多认为是汉武帝与董仲舒君 臣撮合而成的,一个是为了建立 大一统帝国的需 要,一个是出于争夺学术地位的需要,因此,三 道策问,一拍即合。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 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继位后,丞相卫绾奏言: “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 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武帝的同意。
简介
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简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所谓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指的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者是后者的别名。汉初,在政 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 到 重 视 。 武 帝 即 位 时 , 从 政 治 上 和 经 济 上 进 一 步 强 化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已 成 为 封 建 统 治 者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共 同心理素质的 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的发生,古代史学家多认为是汉武帝与董仲舒君 臣撮合而成的,一个是为了建立 大一统帝国的需 要,一个是出于争夺学术地位的需要,因此,三 道策问,一拍即合。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 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继位后,丞相卫绾奏言: “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 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武帝的同意。
简介
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简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所谓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指的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者是后者的别名。汉初,在政 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 到 重 视 。 武 帝 即 位 时 , 从 政 治 上 和 经 济 上 进 一 步 强 化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已 成 为 封 建 统 治 者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复习课件-12.33-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
考点二 宋明理学 (一)历史概念——“格物致知”“致良知” 1.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就是花时间,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达到对普遍 天理的认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 2.致良知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 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 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 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 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 “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 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史料一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 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①。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 以为天下先②。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③。丞相弘请
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④。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史料二 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 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⑤。他还大力宣扬孔孟的“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⑥。他提出的“性三品”说,认为人性是有等级的, 上等的是圣人,是天生的统治者,下等人只能永远当牛马和奴隶⑦。
[教材补缺] 理学的世俗化
朱熹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 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 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 些读物都是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 生活理念。《三字经》更为典型,几乎家喻户晓。
秦汉时期PPT课件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12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
[考纲要求]
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4.秦朝“焚书坑儒”; 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
1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时间 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前202----公元23年 东汉:25----220年
【阶段特征】
总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 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
官员职权 拥有政、财、军大权
___地__方__行__政___机构
与中央关 承认权威,承担义务; 听命于__中__央_____,随
系
具有较强__独_立_性。
时调换
弊端
随时间推移,容易形成 (空间)缺乏稳固的统治
___割__据____势力
基础
目的上, 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12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
[考纲要求]
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4.秦朝“焚书坑儒”; 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
1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时间 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前202----公元23年 东汉:25----220年
【阶段特征】
总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 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
官员职权 拥有政、财、军大权
___地__方__行__政___机构
与中央关 承认权威,承担义务; 听命于__中__央_____,随
系
具有较强__独_立_性。
时调换
弊端
随时间推移,容易形成 (空间)缺乏稳固的统治
___割__据____势力
基础
目的上, 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董仲舒教学课件
董仲舒教学课件的特点和优势
互动性
董仲舒教学课件设计灵活多样, 能够提供交互式学习体验,激 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视化
课件中融入了丰富的图像和图 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 掌握知识点。
个性化
董仲舒教学课件考虑到学生的 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提供个 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引导。
董仲舒教学课件中的案例分析
董仲舒教学课件
欢迎来到董仲舒教学课件!本课件旨在介绍董仲舒,一位古代中国哲学家和 思想家,以及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课件的特点。
董仲舒的背景介绍
生平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重要思 想家,他在政治、教育和伦 理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术成就
董仲舒的主要贡献是在儒家 思想中注重修身பைடு நூலகம்家治国平 天下,以及探讨人性和天道 之间的关系。
教育背景
董仲舒在教育领域有丰富的 经验,曾为许多学生提供指 导和教育。
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 道德修养、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的重要性。
和谐与平衡
文化传承
他主张通过和谐与平衡的相互依 存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董仲舒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他 认为通过学习经典和传统价值观 可以提升个人和社会的素质。
在线学习
董仲舒教学课件适用于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全面且灵活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工具。
企业培训
董仲舒教学课件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可应用于企业培训,促进员工发展和领导力培养。
问题与总结
1 挑战和改进
如何平衡传统教学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如何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2 影响和启示
董仲舒教学方法对教育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借鉴其思想和教学理念,推动教育改 革?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详解课件
思想家。
他出生于广川郡(今河北省景县 )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 学,精通《春秋》和《易经》。
董仲舒在年轻时曾任过江都相, 后因病辞官回乡,专心研究学问
,成为一代宗师。
董仲舒的学术背景
董仲舒的学术背景主要源于先 秦儒家思想和汉初黄老之学。
他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并在此 基础上吸收了阴阳五行、法家 、墨家等思想,形成了自己的 新儒学思想体系。
董仲舒的学术思想在当时具有 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为后 来的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Part
02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形成
董仲舒的时代背景
社会动荡
西汉初期,社会经历长期 的战乱和动荡,经济凋敝 ,人心不安。
文化融合
随着疆域的扩大和民族融 合的加深,多种文化思想 相互碰撞、融合。
儒家复兴
汉武帝时期,为统一思想 文化,儒家思想逐渐复兴 并受到重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01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了传统文化
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强化了传统文化中的家国观念
02
董仲舒强调君臣父子等家庭伦理关系,强化了传统文化中的家
国观念。
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3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汲取诸子百家之长
董仲舒广泛吸收先秦诸子百家的 思想精华,为新儒学的形成奠定 基础。
倡导三纲五常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规范,强调君臣、父子、夫妻之 间的等级关系和责任义务。
融合阴阳五行学说
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融入儒家 思想,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 和哲学体系。
他出生于广川郡(今河北省景县 )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 学,精通《春秋》和《易经》。
董仲舒在年轻时曾任过江都相, 后因病辞官回乡,专心研究学问
,成为一代宗师。
董仲舒的学术背景
董仲舒的学术背景主要源于先 秦儒家思想和汉初黄老之学。
他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并在此 基础上吸收了阴阳五行、法家 、墨家等思想,形成了自己的 新儒学思想体系。
董仲舒的学术思想在当时具有 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为后 来的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Part
02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形成
董仲舒的时代背景
社会动荡
西汉初期,社会经历长期 的战乱和动荡,经济凋敝 ,人心不安。
文化融合
随着疆域的扩大和民族融 合的加深,多种文化思想 相互碰撞、融合。
儒家复兴
汉武帝时期,为统一思想 文化,儒家思想逐渐复兴 并受到重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01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了传统文化
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强化了传统文化中的家国观念
02
董仲舒强调君臣父子等家庭伦理关系,强化了传统文化中的家
国观念。
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3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汲取诸子百家之长
董仲舒广泛吸收先秦诸子百家的 思想精华,为新儒学的形成奠定 基础。
倡导三纲五常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规范,强调君臣、父子、夫妻之 间的等级关系和责任义务。
融合阴阳五行学说
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融入儒家 思想,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 和哲学体系。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3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知识点二 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规定__儒__家__经__典____为国家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3)兴办__太__学__,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4)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角度 3 新儒学的消极影响
试答:
【提示】 角度 1:先秦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 角度 3:新儒学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导致了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 奋进等性格特点。
“家国情怀”下的“历史担当” 认识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 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打击和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 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 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解析:选 D。据题干可知,“灾异示警”和“君权神授”是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 础,同时统治阶级也接受了这一思想,并且“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意即统治阶级借 助宗教思想而稳定统治秩序,故选 D 项。
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但最早源于孔子。 (1)“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 子、夫妇之间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 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2)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 际关系的作用,但是经过董仲舒改造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哲学,成为束缚 人民的精神枷锁。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PPT课件
16
• 三、德治主张 • 董仲舒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出了,主张以德
治国,认为以德治国才符合天的意志。 •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
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 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汉书·董仲舒 传》)
17
• “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 德治的基本特征是德主刑辅,首先以教化 为主,“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 礼”,善化社会习俗,提防民众犯法。
• 其次,也要辅以刑罚,“正法度之宜,别 上下之序,以防欲也。”(《汉书·董仲舒 传》)
18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露·天道无二》)
13
• “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不得两起”。 • 董仲舒也尝试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现实的
伦理道德的绝对性 • “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
变。” 这是古代思想家试图论证道德法是根本法则, “是故古之人象物而书文,心止于一中者, 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 一者也。”(《春秋繁露·天道不二》)
15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用专制主义的政治
权力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言论。董仲舒在 《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思想,认为天和人是统一的,即“天人一 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 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创造物。 “为生不能 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 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 天》)
• 三、德治主张 • 董仲舒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出了,主张以德
治国,认为以德治国才符合天的意志。 •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
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 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汉书·董仲舒 传》)
17
• “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 德治的基本特征是德主刑辅,首先以教化 为主,“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 礼”,善化社会习俗,提防民众犯法。
• 其次,也要辅以刑罚,“正法度之宜,别 上下之序,以防欲也。”(《汉书·董仲舒 传》)
18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露·天道无二》)
13
• “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不得两起”。 • 董仲舒也尝试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现实的
伦理道德的绝对性 • “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
变。” 这是古代思想家试图论证道德法是根本法则, “是故古之人象物而书文,心止于一中者, 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 一者也。”(《春秋繁露·天道不二》)
15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用专制主义的政治
权力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言论。董仲舒在 《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思想,认为天和人是统一的,即“天人一 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 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创造物。 “为生不能 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 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 天》)
《名人读书故事》PPT课件
名人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名言
毛
古
泽
代
东
名
读
人
书
读
故
书
事
故
事
毛泽东读书故事
毛泽东—生酷爱读书,不管走到哪里,总是书不离身,手不释卷。无论是战争年代,
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这样。毛泽东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谈古论今,皆成文章。
—次毛泽东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你看过《三国演义》吗?”工作人员回答说:“在
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
1704 张文杰 39
名人读书故事
名人故事二
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 有—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 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 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 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 事业有成!
名人故事三
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人,从小家 里—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 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 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 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代又—代的读书人。
更热爱这本书——高尔基 ☆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
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蒙田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鲁宾斯坦 ☆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图书包含着整个生活……——巴尔扎克 ☆图书出版业是思想重炮——布埃斯特 ☆漫长的岁月,既毁坏了坟墓,又损坏了墓碑,可是光阴对于书却无能为力——瓦鲁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阿尔考特
中国哲学史22董仲舒PPT课件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11
第二节 深察名号
12
一、名的产生与作用
董仲舒认为圣人发明天意之后,便 按照天意赋予各种事物以名称,圣人对 于事物的命名正是天意的具体体现,按 照名的要求去立身行事就是对于天意的 服从。因此,代表天意的“名”就是决 定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
13
“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 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故 凡百讥有黮 黮者,各反其真,则黮黮者 还昭昭耳。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 是非,莫如引名;名之审 于是非也,犹 绳之审于曲直也。诘其名实,观其离合, 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 ”
第二章 董仲舒
1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 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 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於舍园,其精如 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 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 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 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 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 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 愚。於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於是董 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22
“性如茧、如卵,卵待覆而成雏,茧 待缫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 天。天生民性 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 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 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 于王,王承 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深察名号》
23
四、性三品说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 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 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即善 的,斗筲之性是天生即恶的,“可养而 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只有中民之性, 是可以经过教化而成善的。
11
第二节 深察名号
12
一、名的产生与作用
董仲舒认为圣人发明天意之后,便 按照天意赋予各种事物以名称,圣人对 于事物的命名正是天意的具体体现,按 照名的要求去立身行事就是对于天意的 服从。因此,代表天意的“名”就是决 定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
13
“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 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故 凡百讥有黮 黮者,各反其真,则黮黮者 还昭昭耳。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 是非,莫如引名;名之审 于是非也,犹 绳之审于曲直也。诘其名实,观其离合, 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 ”
第二章 董仲舒
1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 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 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於舍园,其精如 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 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 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 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 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 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 愚。於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於是董 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22
“性如茧、如卵,卵待覆而成雏,茧 待缫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 天。天生民性 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 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 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 于王,王承 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深察名号》
23
四、性三品说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 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 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即善 的,斗筲之性是天生即恶的,“可养而 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只有中民之性, 是可以经过教化而成善的。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历史-:汉代儒学pptPPT优秀课件
三 年
班
长
3、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 ——《汉书 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臣、父子、夫妻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
董仲舒的思想
2、董仲舒的新儒学 “天人感应”——加强君权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 “三纲五常”——稳定社会秩序
(名校课堂)人民版高中必修三历史- :汉代 儒学pp t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人民版高中必修三历史- :汉代 儒学pp t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6. ①“君为臣纲”
() A
④孝为“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7. 汉武帝问太子:“我刘家天下是从何处而来?”太子以下的 C( )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
汉武帝
董仲舒
董仲舒的思想
1、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人君受命
于天,对人间进行统治。人君无道,天就会
降灾祸进行来谴责和警告。人君必须遵循天
道,实行仁政。
“天人感应”
2、“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
传》
“春秋大一统”
二
零
一
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④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削弱了贵族特权
A.①②③B.
C.①④ D.②③
【分析】 本题易错选B,错选原因在于对③的表述没有正确
理解。科举制的确立虽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但由于
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导致了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技研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的治国 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
①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①法家: ②容易导致暴政 ②墨家: 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③道家: 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④儒家:
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②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后,诏令各地方长官推举 “贤良壁 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据说是秦朝时孔子 第九代孙孔鲋藏《论语》等儒家经典的墙壁
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秦 朝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西汉初期 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期,遭到打击 →西汉初期,逐渐复苏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 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 位如何?请用史实说明。
BC213年,始皇举行盛大宴会。博士(儒家)70 人上前祝寿,仆射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 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始皇效法周分封子 弟功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书》 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新非,出则巷议”, 诽谤朝庭,“惑乱黔首”,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得到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 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收藏的《诗》、《书》 等百家语。一律全部要焚烧。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如:有敢私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 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法)为师。严 厉贯彻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 焚了哪些书,又保留了哪些?
→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
第2 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 对后世的影响
课件3: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只读一种书”“利禄的诱引”的具体措 施分别是什么? 提示:(1)“只读一种书”: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设立太学,由 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太学生。 (2)“利禄的诱引”: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 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
3.材料三中,作者认识“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的视角是什么?你认为 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1)视角:强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对文化发展的危害。 (2)观点:不合理。 理由:①“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 传播。 ②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使读书成为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在掌握汉代儒学发展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董仲舒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哪些改造?其特点是什么?如何正确认 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怎 样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政策:_与__民__休__息__政策。 (3)表现: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 田宅;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4)作用:促进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 国力日盛。
③兴办_太__学__,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大大提 高了儒学的地位。 ④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_地__方__教__育__系__统__,使儒学在民间 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正__统__思__想__,逐渐成为两千 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王庭,百家始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度,即要做到“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
• 循序渐进,要勤于考核、督促,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苦不 堪言,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 要观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省其所为,而成其所堪” )。这样,就可以轻松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谢谢大家!
汉 代 儒 学 大 董 师 仲
舒 ——
董仲舒简介
•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是西 汉著名的儒学大师和教育家。董仲 舒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杂揉了阴
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
”为核心的儒学神学理论。他从《 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出发,继承改
造并发展儒家关于强化中央集权制
度的观念,为汉代统治者提供了一 套治国方略。董仲舒是两汉经学的
教学内容
• 董仲舒基于独尊儒术的思想,即以“六艺”(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为 教材,并提出六艺各有独具的特点和培养任务。“ 《诗》
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
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 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
教育原则与方法
3.学贵专一
• 董仲舒认为治学必须专一、守一。所谓专一就是 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 所谓守一,就是治学必须专精。每个人要根据自 己的优势,专精于学问的某一个方面,加以发扬 ,形成专长。
教育原则与方法
• 4.教师的“圣化”之功
• “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 • 掌握时机及时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教学分量和
教育原则与方法
1.强勉努力
• 在《对贤良策》中,他指出:“事在强勉而已矣
。”强勉努力于治学,锐意进取,就能达到博与
明的境界;强勉于行道,就能使自己的德性日趋 完善,事业大有成就。
教育原则与方法
2.多连博贯
• 所谓“多连”和“博贯”就是要求读书时不可就 事论事,而应融会贯通,也就是既要类比归纳, 又要演绎推理。 • “太节则知暗 ,太博则生厌”,只有博节合宜才 能学与智长。
代表人物,也是汉朝官方哲学的奠
基人,其思想学说代表了汉代儒学 神学化的特点。
天人感应学说
• 关于王权政治与天命 信仰,董仲舒提出了 “天人合一”论。认 为“天”是宇宙的绝 对主宰,“天”有意 志和目的、情感和欲 望,物质世界同类相 应相动,并由“同类 相动”推导出“天人 同类”,由“天人同 类”推导出“天人感 应”。
三纲五常学说
• 关于“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 、礼、智、信。“天不变,道亦不变”,“三纲 五常”经董仲舒的论证变得神圣而不可侵犯,成 为不变的政治伦常原则。
三纲五常
君 为 臣 纲
父 为 子 纲
夫 为 妻 纲
仁
义礼智ຫໍສະໝຸດ 信董仲舒的大一统论
• 董仲舒以天道一统为大一统的哲学基础,认为 “一”是万物本原、宇宙秩序和天道法则,从 天道一统出发,强调文化一统、政令一统、社 会一统,经董仲舒的体系化和哲理化的大一统 论,既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整合,也容易导致政 治权力的一元化和极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