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课本提纲
自然资源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化传播系地理教育专业《自然资源学概论》课程(030119)教学大纲执笔人:李芬审查人:孙尧奎系主任:王传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自然资源学概论课程代码:030119学分与学时:2 33课程性质:选修授课对象:专科地理教育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自然资源学概论》是地理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学的基本内容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途径及研究方法。
它的目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这个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意吸取国内外自然资源学发展的新成果,立足解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全球自然资源态势,自然资源的本质、可得性、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自然资源的经济问题、评价、资源安全等,掌握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章节内容学时一第一章自然资源和资源稀缺的性质 2 二第二章自然资源问题 2 三第三章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2 四第四章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3 五第五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环境影响 3 六第六章自然资源伦理 2 七第七章自然资源经济问题 4八第八章自然资源评价第九章自然资源保护3九第十章资源安全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4十第十一章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海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8合计3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为什么稀缺。
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使学生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主要内容: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二、自然资源的类型第二节自然资源的性质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二、自然资源的性质第三节自然稀缺的本质一、全球性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二、地区性资源稀缺的本质第四节关于自然资源问题的论争一、悲观派与乐观派二、新马尔萨斯主义与丰饶论之争第二章自然资源问题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第一章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学1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资源是一切有用和价值的东西。
(经济学)资源是指环境中能为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部分。
(地理学)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人类通过一定的技术获取的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的所有天然生成物,以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劳动成果。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获取的初始投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2 自然资源的二元多级分类。
可更新是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使之得到恢复和再生,从而能够持续利用。
又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不可更新是指它的储量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例如:矿物资源等储量固定的资源。
3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动态性、社会性。
4 自然资源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概念:是指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中可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与能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
研究内容:1)自然资源的基本理论2)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3)自然资源调查4)自然资源评价5)自然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规划6)自然资源管理发展趋势:1)国际合作和全球性问题研究2)区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性研究日趋活跃3)从自然评价转向注重社会经济分析,资源管理研究逐步成为热点4)日益模式化和数量化5)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现代化5 能结合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情况,认识学习自然资源学的重要性。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人口增多也要占用更多空间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破坏的矛盾等),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国自然资源稀缺和人口众多的矛盾尤其突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内容。
《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自然资源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15903课程名称:自然资源学英文名称:Natural resource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2018级自然地理专业1、2班;2020级自然地理专业专升本1班考核方式:考试(闭卷)先修课程: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二、课程简介自然资源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内容相当广泛,教学内容设置在围绕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系统地讲述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导入近年来自然资源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并将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重大环境问题结合起来系统讲述。
该课程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论述了自然资源学的学科范式;第二部分论述了自然资源及其稀缺的性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自然资源生态学原理;第四部分论述了自然资源经济学原理;第五部分从使用者的视角论述了自然资源管理学原理。
最后作为结论,阐述了自然资源管理的社会目标和可持续性的原理和途径。
Natural resources science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subject, and the research is quite extensive.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development. Based on a series of basic principles,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major progress of natural resources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esource shortage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other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combined.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subject paradigm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natural resource and the nature of its scarcity.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ecology principle of natural resource.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economics principles of natural resource. The fifth part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principles of natural resour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s. Finally, the course expounds the social goal, and sustainable principle and approach of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自然资源学在社会实践的驱动下已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并已进入一个新的综合时代。
【大学课件】自然资源学
【大学课件】自然资源学《自然资源学》教学大纲Natural Resources(212009)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是介绍自然资源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开发利用方向、途径与研究方法。
具体包括:自然资源的科学概念、分类和特点,自然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土地、气候、水、生物、海洋、矿产等六大基本自然资源;各类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合理开发利用途径与对策;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和区域资源经济综合开发。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有关自然资源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备把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素养,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资源经济综合开发结合起来研究。
同时,亦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将来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作打好基础。
3、使用对象大学本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
4、基本教学要求掌握自然资源的科学概念、分类、特点,了解自然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土地、气候、水、生物、海洋、矿产及旅游等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基本特征、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与对策;掌握资源开发和区域资源经济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要求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自然地理学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教学要求】本章要求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自然资源的功能和特性,认识了解自然资源学的研究目的、任务与主要内容以及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源及其分类 (一)国土(二)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的关系二、自然资源的概念(一)较早的定义(二)《辞海》中的定义(三)联合国有关文献中的定义(四)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五)理解自然资源概念应注意的问题三、自然资源的分类(一)传统的分类,即按自然因素在经济部门的地位来划分 (二)按自然环境要素划分(三)按资源再生能力划分四、自然资源的功能与特性(一)自然资源的主要功能(二)自然资源的特性第二节自然资源的研究一、自然资源的研究目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一)资源调查(二)资源评价(三)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四)资源管理(五)资源立法二、自然资源的理论基础(一)自然资源学发展历程(二)现代资源学研究的三大趋向(三)自然资源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三、自然资源的研究方法(一)自然资源的评价(二)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四、地理(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资源信息系统(二)地理(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复习思考题】1、何谓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涵义包括那几个方面,2、说明自然资源的功能。
自然资源学教学大纲
自然资源学教学大纲《自然资源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0102008二、课程名称:自然资源学 (Natural Resources)三、学分、学时:2学分; 32学时四、教学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五、开课单位:水资源环境学院六、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自然地理学七、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自然资源学》是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本课程主要是介绍自然资源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开发利用方向、途径与研究方法。
具体包括:介绍自然资源的科学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学习、研究自然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土地、气候、水、生物、海洋、矿产等六大基本自然资源为中心,分别介绍各类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以及合理开发利用途径与对策;提出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开发和区域资源经济综合开发两大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有关自然资源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为将来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作打好基础。
八、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自然资源学的研究第二章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管理第三章气候资源气候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点主要气候资源要素及其测算气候资源的分析与评价中国的气候资源与区划第四章水资源概述水资源分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城市水资源问题水能资源第五章生物资源概述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动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第六章海洋资源概述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第七章矿产资源概述成矿作用和区域矿产分布规律世界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与矿产资源分布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形势和开发战略中国矿产资源各论第八章综论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开发区域资源综合开发九、实践性环节的内容、要求十、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内容、要求及占用学时(或学时比例):授课时,将各类资源的实物照片和图片做成多媒体,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增强授课效果。
最新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提纲
绪论一、人口过剩(1)☆人口数量过剩:A。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B.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等,也被认为是人口数量过剩;(2)☆人口消费过剩: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显著的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在此类问题上,资源问题的关键是人均高消费及其带来的污染问题)二、☆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三、自然资源学的视角P15(1)不同空间尺度上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2)对不同的尺度要研究不同的论题:A。
时间维(过去、现在、未来)B.空间维(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尺度)C.论题维(生态、技术、经济、伦理、政治、法律、文化等)第一章一、☆自然资源: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二、☆☆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1)自然资源是天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来界定的,两个前提:A。
必须有获得和利用它的知识;B.有某种需求;(3)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在不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变化;(4)人的需要和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5)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科学概念,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是否可以更新,将自然资源分为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和其他;A.☆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储存性资源):a. 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燃料);b. 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B.☆可更新资源(流动性、收入性资源):a. 直接太阳能;b. 间接太阳能(地球物理过程:风、潮汐、水流;光合作用过程:短期的(一年生田间作物)长期的(森林)c. 地热能C.“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相对性:a. 更新速率不大一样;b. 从人类历史尺度上看,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c. 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2)根据自然资源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自然资源的可耗竭性、可跟新性、可重复使用性以及发生起源等;(3)对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就是三大类:食物、原材料、能源。
自然资源学概论教学大纲
膀文化传播系地理教育专业膇《自然资源学概论》课程(030119)教学大纲蚇执笔人:李芬蚃审查人:孙尧奎膁系主任:王传武肂一、课程基本信息袃课程中文名称:自然资源学概论腿课程代码:030119螅学分与学时: 2 33莄课程性质:选修节授课对象:专科地理教育专业羀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螆《自然资源学概论》是地理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学的基本内容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途径及研究方法。
它的目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这个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蒃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意吸取国内外自然资源学发展的新成果,立足解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全球自然资源态势,自然资源的本质、可得性、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自然资源的经济问题、评价、资源安全等,掌握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蚁三、学时安排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袇章节袅内容肁学时莁一蚅第一章自然资源和资源稀缺的性质羃2 薀二袇第二章自然资源问题螆2 肂三罿第三章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蚇2 螈四蒄第四章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蚃3 莈五薅第五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环境影响薂3 肂六膈第六章自然资源伦理蚆2袈4 羅七蒂第七章自然资源经济问题肃第八章自然资源评价蚈八蕿3 羁第九章自然资源保护莀4 蒅九蒆第十章资源安全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荿十薆第十一章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海洋、旅游资源薄8 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螀合计肀33 薈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蚂第一章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蒃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为什么稀缺。
袀基本要求:莅1、使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肅2、使学生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袂3、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薀重点与难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膃主要内容:莂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肇一、自然资源的概念薈二、自然资源的类型薅第二节自然资源的性质螁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螇二、自然资源的性质莅第三节自然稀缺的本质蚄一、全球性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膀二、地区性资源稀缺的本质薇第四节关于自然资源问题的论争莇一、悲观派与乐观派二、新马尔萨斯主义与丰饶论之争螂第二章自然资源问题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自然资源概况和土地资源复习提纲
自然资源
一、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类别: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中国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二、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水、气候、生物)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2、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3、可再生资源不进行合理和保护利用,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三、1、我国主要能源矿场和金属矿产(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分布(64页图):大庆油田、中原油田、平顶山煤、胜利油田、塔里木油气资源等;辽宁鞍山本溪---铁、湖北大冶—铁、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云南个旧—锡、江西德兴—铜、湖南锡矿山—锑、湖南冷水—铅锌、江西大余—钨矿、贵州铜仁—汞、四川攀枝花—铁、钛;2、我国有色金属主要集中在南方;山西煤海,湖南有色金属;
四、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有点:可再生、污染少;
五、65页活动如何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合理使用,减少浪费)
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特点:人多地少66活动。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全)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全)自然资源的内涵: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2)自然物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3)自然物是否被看作自然资源常常取决于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4)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5)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往往是同一客体;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还涉及到文化、伦理和价值观。
要指有经济价值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资源的利用限度划分:可更新资源与不更新资源恒定性资源: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
如地表水、潮汐、风能、波浪、地热、太阳能等;可更新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的资源,如生物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用的速度,它们是可能耗竭的,如矿产资源。
①可更新资源:恒定性的环境资源(太阳能、地表水、风能)、可循环再生的环境资源(生物资源);②不可更新资源:矿产资源2)、按资源的固有属性划分:耗竭性资源与非耗竭性资源①耗竭性资源:可更新资源(生物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化石燃料);②非耗竭性资源:可更新资源(恒定性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金属资源)3)、按利用目的:农业资源、药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4)、按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5)、按其属性与用途划分:多级综合分类气候资源的特征1、整体性2、时间分布上的周期性和波动性3、地域分布上的普遍性和差异性4、开发利用上的风险性——难以预测,风险大解决办法:常规监测——>提前预警,做好预案——>灾害来临,启动预案,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做好灾害评估光合有效辐射:S D PAR S+D εε= S 为散射辐射;D 为直接辐射;比例系数S ε,主要与太阳高度角有关;比例系数D ε,主要与云量有关;苏联的X.摩尔达马给出比例系数0.43S =ε,0.57D =ε。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提纲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提纲一、地理事物分布图1.点状地理事物是指标注在图上离散的点。
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矿产资源分布等。
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
2.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
具体可分为两类:(1)描述一条线的分布情况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具体描述:①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地区范围在哪;②变化趋势:从哪往哪逐渐变大(变小);③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④看极值——看等值线闭合情况,反映局部某地区的偏大(或偏小)状况。
3.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图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延伸方向等,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应加以注意。
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江中下游伏旱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气温高;需水量大东南沿海地区冬季:冬季降水少;冬季气温高,有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西南地区冬春季节:西南季风尚未到来,降水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用水量大4、防灾减灾措施:(1)、建立旱灾预警系统(2)、改良农作物培育抗旱作物(3)、修建水利工程(水库、跨流域调水)(4)、植被(5)、节约用水(提高水价、减少浪费、节水农业(6)、人工增雨四、我国主要能源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1)开源①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
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1
《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自然资源学课程英文名称:The Nature Resource Science 课程编号:050030040 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时数:48 学分数: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应开课学期:21执笔者:审核人:批准人:定稿日期:2010.5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自然资源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具有夯实基础、导入其它专业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专业学生认识本专业学习及研究的背景、意义,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专业课程的强烈兴趣及使命感,了解当前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状态,同时掌握自然资源研究的基本内容、途径,并具备资源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主要讲授资源学的定义、分类,自然资源学的定义、分类,自然资源问题的影响因素、实质等理论内容,同时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然资源测度、评价的方法及自然可持续利用、开发决策的经济及政治决策。
以下分章阐述。
第一章资源与自然资源(4学时)主要内容:资源概念,自然资源概念、属性,自然资源的分类。
基本要求:掌握自然资源学定义;了解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性质;掌握自然资源分类。
采取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讲课重点:资源学定义;自然资源分类及性质。
第二章自然资源学(4学时)主要内容: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内容、资源学的关联域、自然资源学的发展过程。
基本要求:掌握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了解资源学的关联域;了解自然资源学的发展过程。
采取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讲课重点: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章自然资源问题及其本质(8学时)主要内容:世界及中国资源利用现状及供给形势,现代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资源问题的不同观点,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优势地位与能动作用,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联系与影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基本要求:掌握自然资源问题的本质;了解世界及我国自然资源问题;了解悲观派与乐观派的论争;了解人类在资源问题中的作用。
最新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提纲
最新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提纲绪论一、人口过剩(1)☆人口数量过剩:A。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B.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等,也被认为是人口数量过剩;(2)☆人口消费过剩: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显著的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在此类问题上,资源问题的关键是人均高消费及其带来的污染问题)二、☆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三、自然资源学的视角P15(1)不同空间尺度上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2)对不同的尺度要研究不同的论题:A。
时间维(过去、现在、未来)B.空间维(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尺度)C.论题维(生态、技术、经济、伦理、政治、法律、文化等)第一章一、☆自然资源: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二、☆☆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1)自然资源是天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来界定的,两个前提:A。
必须有获得和利用它的知识;B.有某种需求;(3)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在不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变化;(4)人的需要和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5)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科学概念,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是否可以更新,将自然资源分为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和其他;A.☆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储存性资源):a. 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燃料);b. 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B.☆可更新资源(流动性、收入性资源):a. 直接太阳能;b. 间接太阳能(地球物理过程:风、潮汐、水流;光合作用过程:短期的(一年生田间作物)长期的(森林)c. 地热能C.“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相对性:a. 更新速率不大一样;b. 从人类历史尺度上看,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c. 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2)根据自然资源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自然资源的可耗竭性、可跟新性、可重复使用性以及发生起源等;(3)对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就是三大类:食物、原材料、能源。
自然资源学原理大纲
《自然资源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例)Principles of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课程编号:学分:学时: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学基础一、课程目的要求: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国自然资源紧缺和人口众多的矛盾尤其突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内容。
本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向学生系统的阐述自然资源问题、自然资源的性质、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使学生真正的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
二、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
包括自然资源问题、自然资源学、人类发展与资源演进、自然资源和资源稀缺的性质、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第二部分:自然资源生态学。
包括生态系统中的资源过程、人类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第三部分:自然资源经济学。
包括资源经济基本问题、自然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价格、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第四部分:自然资源管理。
包括自然资源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决策、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教学方式: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1、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王松霈主编:《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经济系统》,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3、Rees, J.著(蔡运龙等译):《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陈永文主编:《自然资源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刘成武等编著:《自然资源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A. Myrick Freeman III著(曾贤刚译):《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五、考核方式及要求: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开卷考试或写综合报告方式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出勤率、平时作业情况等);期末考试或综合报告70%。
地理:第三单元《自然资源》复习提纲(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
第三单元自然资源第1课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2、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
第2课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类型:①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②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①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最大。
②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3、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分布:①耕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
②草地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非季风区西北内陆高原、山地。
③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边远山区。
4、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等。
(59页阅读)5、利用和保护土地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3课水资源1、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总淡水的0.3%。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①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东南沿海最多,西北内陆最少)。
我国缺水的地区:华北和西北地区。
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华北地区:地多水少)。
②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问题一:如何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方案: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66页阅读);问题二:如何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解决方案:修建水库;问题三:如何解决浪费和污染严重?解决方案: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综述
第一章自然资源问题⏹第三节我国的自然资源态势(基本特点、面临的挑战)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1.自然资源(土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矿产)总量大,类型齐全(表明中国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势)2.人均资源量少3.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结构不匹配4.资源质量不一(耕地质量、矿产资源)5. 资源潜力可观(矿产资源、资源节流)二、我国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1.粮食安全(人口增长耕地占用、水资源不足、化肥报酬递减率)2.矿产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后备探明储量不足)3.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地退化、水域缩小和恶化)4.人口负荷过重,资源承载力将达极限5.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较大⏹第四节关于自然资源问题的争论(双方代表、代表作)第三节关于自然资源问题的争论一、争论双方代表——悲观派与乐观派1、悲观派(1)代表:新马尔萨斯主义者(2)代表作:《增长的极限》(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世界将变得更为拥挤,污染会更加严重,更多资源将耗竭或退化;他们还认为由于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这将引起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骚乱;战争的威胁亦会增加。
2、乐观派(1)代表:丰饶论者(2)代表作: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将造成一个并不拥挤,污染较少,资源更富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大多数人都会更加健康,寿命更长,物质财富也更多。
二、两者之分歧科学技术在资源战略中的作用1、丰饶论的主要观点●“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地球上有无限资源●分析方法:历史(外推)对比法2、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的观点持续地球(sustainable earth)世界观;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科技进步在资源战略中的作用:⏹第一,发现更多的资源替代品;⏹第二,发现现有资源的新的利用方式和利用途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创造新的更为先进的助探方法,探寻到更多的现有资源的贮量,这就等于增加了资源的供应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学课本提纲第一讲绪论:自然资源学范式●第一节自然资源学的形成和发展P2✧一、自然资源学的前科学时期P2◆史前时期的人与资源(狩猎社会和原始农业社会)◆自然资源的零星记载(农业社会)◆自然资源学的萌芽(工业社会)✧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与前沿P4◆自然资源学的形成和蓬勃发展◆当代自然资源学研究前沿◆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指向●第二节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一、自然资源问题的关联域P11◆表象:人口过剩◆更深层次的原因✧二、自然资源学的学科结构与时空尺度P13◆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结构◆空间维和时间维✧三、与相关学科的关联◆环境科学◆国土经济学◆人类生态学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P23✧一、自然资源的概念P23◆何谓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二、自然资源的类型P25◆自然资源分类的多样性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P27●第二节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P29✧一、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P30◆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探明储量P31◆条件储量P34◆远景资源◆理论资源◆最终可采资源P36✧二、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P36◆最大资源潜力◆持续能力◆吸收能力◆承载能力P39●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P40✧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P40◆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动态性◆社会性✧二、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P44◆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不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P46第二章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第一节中国态势P49✧一、自然资源基本特点P49◆总量大,类型多◆人均资源量少◆空间分布不均◆资源禀赋欠佳✧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P52◆矿产资源✓供给保障不足✓需求压力持续增大◆耕地资源P53◆水资源◆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P54✓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降低●第二节全球视野P56✧一、自然资源的稀缺P56◆能源与矿物原料◆水资源◆食物资源P59✧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P60◆需求持续增长与供给限制的冲突◆资源争端◆文明的冲突还是资源战争P62✧三、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P64◆温室气体积聚与气候变化◆土地退化P67◆水资源与淡水系统退化P68◆森林与物种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健康的挑战P71第三章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第一节增长的极限P74✧一、悲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P74◆太空船地球◆地球能量循环与热寂说◆世界模型✧二、悲观派的意义与缺失P77◆警示与方法意义◆动态观念的缺失●第二节没有极限的增长✧一、乐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P80◆历史外推论◆市场响应论◆替代的作用◆耗散结构论✧二、对乐观派的挑战P85◆市场的不完备性◆市场机制与社会目标P86✓资源保障✓就业与经济发展◆市场机制加剧了某些资源的稀缺✓环境变化✓可更新资源稀缺◆增长的社会极限P89●第三节可持续性P89✧一、当代资源关注的回顾P89◆关注经济增长的自然极限◆关注资源稀缺的社会经济含义✧二、走向可持续性P92◆可持续性概念◆人类的需求与发展◆限制因素及其可持续性✓人口✓环境✓资源◆平等与共同的利益P94✓国际不平等✓国家内部不平等✓不平等是限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障碍第四章自然资源稀缺的性质●第一节指数增长与资源动态P97✧一、自然资源需求与指数增长P97◆人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社会发展与资源消耗的指数增长✧二、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的演进P102◆狩猎-采集社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P102✓早期的狩猎者与采集者✓后期的狩猎者与采集者◆农业社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农业的发展✓农业资源开发的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工业社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P105✓早期的工业社会✓发达工业社会◆自然资源的演进P106◆未来的挑战P107●第二节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一、全球性资源稀缺的性质P110◆矿产资源◆可更新资源✧二、地区性资源稀缺的性质P114◆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稀缺◆地缘政治造成的资源稀缺◆贫苦造成的资源稀缺◆环境退化造成的资源稀缺第五章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第一节生态学基本概念P121✧一、生态系统P121◆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物质、能量联系P124✧二、人类生态系统P125◆生物圈、智能圈与人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利P126●第二节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能量与物质✧一、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能量P130◆太阳能与光合作用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意义◆食物链中的能量过程P13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及其网络关系✧二、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无机物P134◆几种重要无机物来源◆无机物循环及其中的重要环节✧三、生态系统中的熵与自然资源P136◆生态系统中的熵与耗散结构◆自然资源与熵●第三节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生物与种群P139✧一、生物生存力与生物多样性P139◆净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P142✧二、种群增长与资源承载力P144◆种群增长潜力、限制因素与逻辑斯蒂克增长曲线◆资源承载力与人口增长◆资源承载力动态与组合逻辑斯蒂曲线第六章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第一节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作用P149✧一、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干预P149◆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干预P150◆人类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干预P15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P154✧二、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调控P158◆人在不同资源利用类型中的调控作用◆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第二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P161✧一、人类的适应行为P161◆关于适应的进化论生态学观点◆获食模式及其对资源的适应✓对资源可得性的适应✓对资源变动的适应✓对其他群体的适应◆适应的可持续性衡量、✧二、各社会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适应P164◆精耕农业前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狩猎-采集获食模式)◆精耕农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工业化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三、不可持续适应的历史教训P169◆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文明的衰落P170◆地中海地区的环境退化与古文明衰退◆玛雅文明的消亡◆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衰亡✧四、当代适应策略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P174◆当代适应策略研究◆生态系统管理P176第七章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第一节采矿的生态影响P179✧一、对地形和水文的影响◆对地形的影响✓地下开采对地形的影响✓露天开采对地形的影响◆对水文的影响✓采矿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采矿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二、对土壤和生物的影响P183◆对土壤的影响◆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三、对人体和社区的影响P185◆对人体的危害◆对社区的影响●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P187◆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P190✧二、气候变化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P191◆对农业地理条件的影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系统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潜在影响●第三节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P194✧一、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P194◆食物生产和工业化用地挤占生态用地◆边际土地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加速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P197✧二、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P198◆影响地表水体、湿地与区域水平衡◆影响地下水循环✧三、生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P200◆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入侵第八章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方法●第一节生态占用核算P205✧一、生态占用核算的概念与核算方法◆生态占用的概念◆生态占用与生态潜力的度量与比较P206✓生态占用的度量✓生态潜力的度量✓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全球基准◆基本假设◆生态占用核算P209✧二、生态占用研究案例P210◆全球生态占用◆国家/地区的生态占用◆城市、行业、家庭和个人的生态占用✧三、对生态占用核算方法的评价P212◆长处◆缺陷◆改进趋势●第二节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一、可持续性评价模型P214◆物质流核算◆能值分析◆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原理✧二、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案例P216◆经济净储蓄◆自然资源实物存量与污染物排放量◆资源价格与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P220◆真实储蓄P225◆结论与讨论第九章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关联●第一节对发展中经济社会的透视P232✧一、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影响生产力布局✓影响经济结构✓影响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影响产品质量◆自然资源的阶段性P235✧二、资源稀缺性质的进一步透视P236◆稀缺✓基线稀缺✓经济稀缺◆风险及不确定性P238✓全球风险✓地方风险◆福利分配◆资源耗竭●第二节发达经济社会的视角✧一、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P241◆自然资源作为财富和生产要素的作用◆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自然资源、资本、劳动相对地位的变化◆农业土地的经济重要性下降✧二、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P246◆报酬递增的源泉◆劳动和资本替代自然资源的可能性◆新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P248●第三节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关联P249✧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P249◆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适用性P 250✧二、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P252◆人口◆技术变化◆经济增长◆市场制度的缺陷◆伦理观念◆自然资源的公共性质P256✓国际公共财产资源✓国内资源的公共性✓矿产资源的公共性质◆外部性问题✓外部效益✓交互外部性✓转移外部性◆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途径P261✓生态革命派✓社会革命派✓社会改良派第十章自然资源经济学基本问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稀缺与供需平衡P264✧一、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利润最大化◆价格支配资源配置✧二、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观P266◆稀缺的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含义✓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自然资源稀缺与价格P268✧三、自然资源的供需平衡P269◆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概念✓供给✓需求◆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P270◆自然资源的自然需求与有效需求P272◆自然资源供需平衡的经济学原理P274✧四、自然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实例P275◆水资源市场✓水资源供给分析✓水资源需求与供给分析◆旅游资源市场✓供求分析✓供求关系的季节差异◆化石燃料的供求均衡✓供给与需求✓供求均衡对策●第二节经济决策与自然资源管理P280✧一、经济决策与经济制度◆经济决策◆经济制度✓传统经济制度✓纯市场经济制度✓纯指令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二、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P28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标志✓GDP的局限✓替代指标◆经济增长方式P286✧三、外部成本及其内化P287◆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外部成本的内化P288✧四、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政策手段P289◆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的分寸◆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改善的经济、政策途径◆第十一章自然资源配置●第一节自然资源配置基本论题P293✧一、自然资源配置的主题与关注◆自然资源配置的主题✓效率✓优化✓可持续性◆自然资源配置的经济学视角✓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自然资源配置的基本关注P295✓产权、效率与政府干预✓经济决策的时间尺度✓可耗竭性、可替代性及不可逆性✧二、效率的概念P296◆经济效率P296◆配置效率与帕累托改进(补偿规律)◆效率和完备的市场条件●第二节不可更新资源的配置✧一、不完备市场条件下的效率和产品选择效率P298◆现实中的技术效率◆现实中的产品选择效率P300✧二、不完备市场条件下填的配置效率P301◆不同用户之间的配置效率✓价格的差别✓价格的波动✓投机的影响◆代际配置效率P303✓资源消耗的代际配置效率与时间偏好✓不完全竞争下的资源消耗代际配置效率●第三节可更新资源的配置P306✧一、可更新资源配置的经济学透视◆经济机制在可更新资源配置中的必要性◆理论简化:污染控制案例P308◆实际问题✓计算污染损害✓环境的相互依赖性✓媒介交叉传播及环境选择✓减污措施✓对污染损害的感知◆污染影响的时间效应◆其他可更新资源的配置✧二、可更新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P315◆控制手段与价格机制◆价格手段的实际问题P318✓建立适当的价格方案✓对价格机制的响应✓价格机制的后果◆其他经济手段第十二章自然资源价值重建●第一节自然资源价值理论P322✧一、自然资源无价值论批判◆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根源◆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危害◆重建自然资源价值✧二、自然资源价构建值理论P326◆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自然资源价值的构成✓弗里曼的资源价值构成系统✓Pearce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资源价值构成系统✓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的资源价值构成系统●第二节自然资源价值重建方法P330✧一、传统市场方法及其评价P331◆传统市场方法◆对传统市场法的评价✧二、替代市场法P332◆旅行费用法◆规避行为法(防护费用法)P333◆对替代市场法的评价✧三、意愿评估法P335◆意愿评估法总体框架◆意愿评估法的有效性及偏差分析◆对意愿评估法的评价✧四、自然资源价值重建案例: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P337◆耕地资源的功能及其价值评价方法P338✓经济产出功能及其价值✓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社会保障功能及其价值◆耕地资源价值评价案例P341✓经济产出价值计算✓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社会保障价值计算✓耕地资源总价值计算◆耕地资源价值的区域差异P344✓价值量的区域差异✓价值构成的区域差异◆结论与讨论P345第十三章自然资源评价●第一节矿产资源评价P352✧一、矿产资源评价◆矿床类型✓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矿石储量P353✓铁矿✓铜矿✓贵金属矿✓煤矿◆矿石质量✓影响矿石质量的因素✓铁矿的矿石质量评价✓某些非金属矿的矿石质量评价✓煤的品种和质量✓原油质量的评价指标◆矿床开采条件与矿区条件P358✓矿床开采条件✓矿区条件✧二、矿产资源经济评价P360◆年开采能力与开采年限◆投资与成本◆价值与利润P361✧三、环境影响评价P361◆环境影响的识别◆环境影响的估算◆环境影响的比较●第二节可更新资源评价P363✧一、土地资源评价◆地形P364◆气象气候P365◆水分状况◆土壤◆土地覆被P368◆区位条件✧二、水能资源评价P368◆水能蕴藏量◆水能开发条件✧三、森林资源评价P370◆林地面积◆森林结构◆森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森林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四、草场资源评价P371◆草场生境条件◆草场植被条件◆草场生产潜力P372✓载畜量与载畜能力✓畜产品的年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五、海洋渔业资源评价P373◆鱼类的数量变动◆鱼类的洄游规律P375◆渔场条件◆第十四章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第一节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比例性P378✧一、自然报酬递减律◆报酬递减律的发现◆报酬递减原理P379✧二、经济报酬递减律P382◆经济报酬递减原理◆经济报酬递减点与收益最大化✧三、自然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比例性P385◆比例性概念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意义◆合理行为带P386◆适应动态条件◆处理多生产函数P388◆均等边际原则●第二节比例性原理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P390✧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概念◆规模收益的变动✧二、限制因素和关键因素的重要性P391◆围绕限制因素和关键因素确定合理比例◆资源替代与机会成本P392✧三、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P393◆集约边际与粗放边际P394◆影响集约度的因素P395✧四、从比例性看自然资源问题P396◆报酬递减与自然资源极限◆技术进步与报酬递增◆报酬递增与报酬递减P399✓报酬递增和报酬递减分别揭示了不同关联域的情况✓分别解释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报酬递增最终受制于报酬递减第十五章自然资源开发决策●第一节自然资源开发与再开发P401✧一、自然资源开发与再开发原理◆资源利用更替性原理◆自然资源开发原理P402◆自然资源再开发原理P404✧二、自然资源开发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P406◆闲置和向较低用途转化◆土地投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P407●第二节自然资源开发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P409✧一、自然资源开发决策的成本分析◆自然资源开发的直接费用◆自然资源开发的社会成本P410◆自然资源开发的时间成本P411✓等候成本✓促熟成本◆自然资源开发的替代成本与机会成本P412✧二、成本-效益分析基本原理P413◆成本-效益分析的作用◆成本-效益的比较P414◆效益和成本的构成P415✓效益的构成✓成本的构成◆效益和成本的估算◆项目的形成和经济可行性的确定✧三、成本-效益分析的局限与改进P419◆成本-效益方法的局限◆成本效益方法的改进第十六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与长期效用最大化P423✧一、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与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针对保护目的的自然资源分类P424◆利率在自然资源保护决策过程中的作用P426✧二、自然资源利用的长期效用最大化P428◆自然资源利用长期效用最大化决策◆恒定性资源利用的长期效用最大化◆储存性资源利用的长期效用最大化P429◆生物资源利用的长期效用最大化P435◆土地资源利用的长期效用最大化P438◆人工资源利用的长期效用最大化P441●第二节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与社会控制P442✧一、影响自然资源保护决策的其他因素◆经营者计划期◆抽回投资的需要P443◆选择保护措施的能力和余地P444◆资源替代的影响✧二、自然资源保护的社会控制P446◆自然资源保护的社会利益及其保障◆克服自然资源保护的障碍✓自然障碍✓经济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结论自然资源可持续性管理●第一节自然资源管理的社会目标及其统筹P451✧一、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社会目标◆效率目标◆分配公平目标◆社会发展目标◆资源保障目标P453◆生态系统健康和环境质量目标P454✧二、统筹自然资源管理的各种社会目标P455◆统筹城乡协调发展P456◆统筹“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可持续性”与“当务之急”◆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P459◆统筹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P460●第二节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途径P460✧一、伦理与观念P461◆人类中心主义反思◆生态伦理P463◆人与自然和谐论✧二、社会经济体制P466◆消除贫困与恢复增长◆改变增长的质量P467◆满足人类基本需要P468◆稳定人口数量◆在决策中协调环境和经济的关系✧三、科学技术P470◆保护和加强资源基础◆改进技术并控制其危险✧四、总结P472◆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P474◆伦理学原理P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