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园林风景构图

合集下载

《园林构图艺术课件》PPT课件

《园林构图艺术课件》PPT课件

五、质感、 1、质感的意义和趣味
质感指人们通过触觉和视觉所感到的材料的质 地和纹理等性质。 2、质感的表现: (1)要求尽量发挥素材固有的美,自然的美。 (2)质感与欣赏者的距离不同而不同。
第三节 构图中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形态的心理感受分析: 1.形的量感分析:
形的轮廓、颜色、质地等都会影响人们对形的量的 感受、判断。同样的形,颜色越深,其感觉就越重;同 样的面积,三角形的感觉最大,正方形次之,圆形最 小。
(二)、园林中做到多样统一基本方法
前提: 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要求和景
观要求,把各种内容和各种景物,因地制 宜和因情制宜地合理布局,是实现园林构 图多样统一的前提。
1、调和与对比
调和与对比是运用构图中某一因素中两种不同的 差异以取得不同表现效果的表现形式。
构图中各种景物之间的比较,总有差异大小之别: ①差异小的比较类同,组合在一起,容易协调, 这类景物之间的关系便是调和关系; ②差异很大,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便是 对比关系;
中国美术馆微差与对比达到有机统一
微差(渐变)是按一定顺序发生、发展的、连续的、 逐渐的变化。渐变一般包含着对比与调和两个因素, 通过渐变的形式,把两个对立因素统一在同一个构图 之中。
(2)对比
a、形象对比: 有长宽、高低、大小、精细、方圆、刚柔等等不同形象的 对比。以低衬高、以小衬大、以细衬粗、以柔衬刚,以方 衬圆。
f、虚实对比: 虚予人以轻松,实予人以厚重。山水对比,建筑与庭院对比。 虚实的对比,使景物坚实而有力度,空凌而又生动。
g、色彩对比: h、质感对比:
利用植物与建筑、道路、广场、山石、水体等不同材料的质 感,造成对比,增强艺术效果。即使植物之间也因树种不同, 有粗糙与光洁、厚实与透明的不同,产生质感差异。 j、疏密对比:给景观增加韵律感。 k、动静对比: 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推荐-3园林构图艺术 精品

推荐-3园林构图艺术 精品
国画用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景物本身宽与高的比例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1:1 1:1.68(黄金比例)
1:1.414 1:1.732
1:2 1:2.236
具有端正感 具有稳健感 具有豪华感 具有轻快感 具有俊俏感 具有向上感
比例与尺度在园林中的规律
设计要点: 1.要牢记人体的尺度要求。 2.建筑材料决定了比例关系。 3.功能和目的决定了比例尺度。 4.植物配置影响比例关系。 5.人工造景与自然山水的比例关系。 6.园林分区的比例关系。
常用六种对比手法: (1)烘托 (2)优势 (3)山水结合 (4)大小面积 (5)明暗 (6)背景
❖ 1、形象对比:
有长宽、高低、大小、精细、方圆、刚柔等等不同形象 的对比。以低衬高、以小衬大、以细衬粗、以柔衬刚, 以方衬圆。
❖ 2、体量对比:
把体量大小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两个体量 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内进行比较, 能予人以不同的量感,产生的“大中见小和小中见大” 的道理。体量不同,但比例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较易 达到和谐的目的。
虚实空间对比
❖ 7、色彩对比:
参见园林色彩构图
❖ 8、质感对比:
利用植物与建筑、道路、广场、山石、水体等不同 材料的质感,造成对比,增强艺术效果。即使植物 之间也因树种不同,有粗糙与光洁、厚实与透明的 不同,产生质感差异。
❖ 9、疏密对比:
给景观增加韵律感。
❖ 10、动静对比:
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如“蝉噪林愈静,鸟鸣 山更幽”。
相似协调:景物或景物的构成要素形状相似而 大小或排列上有变化。
近似协调:两种近似的体形重复出现,可使变 化更为丰富并有协调感。如方形&长方形; 圆形&椭圆形。

园林要素表现技法——地形篇ppt课件

园林要素表现技法——地形篇ppt课件

• 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 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yuán)山和禹期山 最为著名。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质地 坚硬、浸润不枯。
• 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由于地质的变动,形成断层,块
石,经水长期冲击,浸泡和腐蚀使块块石头出现形状不
同,大小各异的溶洞,孔穴,形成了别致的造型。
可编辑课件PPT
5
自然天成的地形
可编辑课件PPT
6
自然天成的地形
可编辑课件PPT
7
丘陵地形
可编辑课件PPT
8
平地
可编辑课件PPT
9
缓坡地形
可编辑课件PPT
10
斜坡能创造出优美水 景
可编辑课件PPT
11
中坡地形
可编辑课件PPT
12
陡坡地形
可编辑课件PPT
13
假山
可编辑课件P度值范围,用坡度公式α=(h/L)×100%, 算出临界平距L5%、L10%和L20%,划分出等高线平距范围。
③然后,用硬纸片做的标有临界平距的坡度尺或者用直尺去 量找相邻等高线问的所有临界平距位置,量找时,应尽量保 证坡度尺或直尺与两根相邻等高线相垂直,当遇到间曲线中 用虚线表示的等高距减半的等高线)时,临界平距要相应地减 半。
作业要求: 1、统一制作在A3kt板上; 2、分小组完成(4人一组)
可编辑课件PPT
51
太子湾公园地形图
可编辑课件PPT
52
吹塑板
可编辑课件PPT
53
可编辑课件PPT
54
可编辑课件PPT
55
可编辑课件PPT
56
可编辑课件PPT
57
假山置石的表现方法

园林艺术原理 第三章1-4节-园林造景与空间处理

园林艺术原理 第三章1-4节-园林造景与空间处理

031.景与景的观赏
视距与景物高度的关系:大型景物的合理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倍, 小型景物约为景物高度的3倍。
对于园林景物的观赏,为了取得丰富的景观效果,可分别在景物高度 的1倍、2倍、3倍距离处布置静态观赏点,使人对景物的观赏可取得步移 景异的效果。如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可分别在观赏视角为18°、27°、 45°的地方,即观赏距离分别为景物高度的1倍、2倍、3倍距离处布置观赏 点。
031.景与景的观赏
视点、视阈、视距的关系
031.景与景的观赏
对景物的视距,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定。有的景物宜近观,如园 林中的假山要安排在短视距内观赏,这样假山方有高耸入云的感觉,观赏 时能获得高大的形象。有些景观宜远观,不必看清“庐山真面目”,如漓 江烟雨、黄山云雾。
031.景与景的观赏
03 园林造景与空间处理
031.景与景的观赏 032.造景手法
033.空间的限定及感觉 034.园林空间组织及处理
园林造景是指通过一定艺术加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 种要素创造所需要的景观。景是园林中的主体,欣赏的对象。中国自南北 朝以来,发展了自然山水园。园林造景常模山范水,集中天下名山胜景加
031.景与景的观赏
动态景观:人在行进中观赏空间景物,人在行进中观赏空间景物,如 同看风景电影,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动态观赏一般多为进行中的观 赏,是利用人的运动知觉使被观察的景物在心中形成运动和追随,形成动 态的连续空间构图,产生步移景异的变化。动态风景安排时,要求按照一 定序列,形成音乐般的节奏,既有起景、高潮、结经等空间,给人以起伏 跌宕的感觉,增强景物的感染力。根据这种观赏规律,在动态景观布置时, 要综合考虑点、线、面的成景因素,合理地组织观赏游览路线,使人们在 进行中观赏变化的景物。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五、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在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 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这原来属于时间艺术,拓展到空间艺 术或视觉艺术中,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或有规律地变化时所产生的运动 感,像听音乐一样给人以视觉的愉悦,而且由时间变为空间不再是瞬息即逝,可 保留下来成为凝固的音乐、永恒的诗歌,令人长期品味欣赏。韵律的类型多种多 样,在园林中能创造优美的视觉效果。
在群体景物之中,有意识地强调一个视线构图中心,使其它部分与其取得对应关系, 能够在总体上获得均衡感。构图中心往往取几何重心 。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 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图中大雪松在平面构图中处于三角形构图的中心位置,在立面构图中体量最大,使构图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2.杠杆平衡法
上海的方塔园和东方明珠都利用水平面与建筑形成对比,凸显建筑的高耸。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2.形体大小的对比
景物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形之下比较而来的。
蜘蛛雕塑在建筑的衬托下,并没有觉得特别高大,但是在人物的衬托下显得尤其巨大。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3.色彩的对比
严格的色彩对比是指互补色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只要色彩配置鲜明,都可以叫色 彩的对比。 绿色的草坪上配置红色、黄色、紫色的郁金香,秋天的红叶在蓝天下分外红艳。
根据杠杆力矩的原理,使不同体量或种重量感的景物置于相对应的位置而取得 平衡感。如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与廊如亭相连,廊如亭虽体量巨大且为单体建筑,却 能与南湖岛的建筑群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 3.惯性心理法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习惯上的重心感。如一般认为右为主(重),左为辅 (轻),故鲜花戴在左胸较为均衡;人右手提物身体必向左倾,人向前跑手必向后摆。人 体活动一般在立体三角形中取得平衡,用于园林造景中就可以广泛地运用三角形构图, 是取得景观均衡的有效方法。

中外园林史第三章--私家园林

中外园林史第三章--私家园林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 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 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 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 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 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 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 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3. 庐山草堂
庐山草堂位于江西庐 山北麓香炉峰下,占 地面积 3000 亩。庐山 草堂建筑极为简朴,为 园林的主体,园林布局 结合自然环境,辟池筑 台。周围环境 得天独 厚,近有瀑布、山涧、 古松、野花,远可借香 炉峰胜景。
第三章 私家园林
1 私家园林发展概述
目录
2 私家园林发展历程
3 私家园林的艺术经历
一、私家园林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 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发端于秦汉,受皇家园林启发而产生。私家园林的产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产 物,又是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学思想以及隐逸思想相互融合、相互影 响的产物, 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士大夫阶层与君主权力之间持久的冲突与融合。
梁园全景图
2. 袁广汉园
袁广汉园系西汉茂陵富人袁广汉 所筑私园。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 高十余丈, 连延数里。养白鹦鹉、 紫鸳鸯、牦牛、青兕,奇禽怪兽,委 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 其中置江鸥、海鸥,孕雏产,延漫林 池,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在这样的 自然环境中,“白鹦鹉、紫鸳鸯、牦 牛、 青兕,奇兽珍禽,委积其间”, 体现了中国园林尊崇自然、师法自然 的指导思想。可谓是我 国私家园林 的鼻祖。
3.典型实例
(1)金谷园
(2)张伦宅园
(3)湘东苑
1.金谷园
金谷园的遗址在今洛阳老城东北 的金谷洞内, 又称河阳别业,是一座 临河的庄园。金谷园地 形起伏,并且 临河而建。它把金谷涧的水引来 形成园中水景,河涧可行游船,人坐岸边又可 垂钓,岸边杨柳依依,并栽有繁多的树木。

园林景观设计图PPT课件

园林景观设计图PPT课件
➢竖向设计图内容
➢要素的高程:现状和设计 ➢建筑、山石、道路、水体、出入口 ➢园路主要转折点、交叉点、边坡点,各景点的控制标高
第四节 园林景观竖向设计图
一、内容与用途
➢用途
➢土方调配依据 ➢地形改造施工依据
➢要素高程 ➢高程间的关系 ➢作品
第四节 园林景观竖向设计图
二、绘制要求
➢绘制等高线 ➢标注高程 ➢标注排水方向 ➢绘制方格网 ➢比例、指北针 ➢标题、要求 ➢绘制局部断面图
表达局部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五、建筑断面图
➢形成
➢只表达剖切面 ➢不表达其他可视面
断面 截面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五、建筑断面图
➢与剖面图区别
➢概念
➢接触 ➢可视
➢剖切符号
➢不表剖示方向
➢剖面图包含断面图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五、建筑断面图
➢与剖面图区别
➢重合断面图
➢投影图直接表达断面图
三、建筑立面图
➢立面图的形成
➢形成
➢外墙投影面 ➢正投影
➢作用
➢房屋体型 ➢房屋外貌 ➢门窗形状位置 ➢墙面材料做法 ➢施工依据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三、建筑立面图
➢立面图命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朝向
➢东立面 ➢西立面
➢外貌特征
➢正立面 ➢背立面
➢首尾轴线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三、建筑立面图
➢立面图的绘制方法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四、建筑剖面图
➢内容与用途
➢内容
➢内部结构、标高 ➢剖切位置
➢负责、典型
➢用途
➢配合平面图立面图 ➢表达设计方案 ➢设计和施工依据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第3章园林形式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第3章园林形式

水体:自然式园林中的水体是独立的空间。仿自然之貌。
水体轮廓为自然的曲线,水岸为自然曲线的斜坡。如设
驳岸,亦为自然山石堆砌
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堆成的均衡布局。建筑群或大规模建筑
组群,多采用不对称均衡布局。
道路广场: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山石、树丛、林带组成自然
形空间。
第二十六页,共131页。
拙 政 园 平 面 图
体理解为空间,但在屈米心目中空间只是一种“诱发事 件”,还有比空间更重要的东西。
屈米的“三个程序设计”的概念,“交叉程序设计”、
“横断程序设计”和“解析程序设计”。 “交叉程序设计”,是把空间用于与原来的空间意图不
同的设计。“横断程序设计”是把两项设计的各种空间
布置结合在一起,而忽略掉其对立性。“解析程序设 计”,是把两个设计结合起来,就是让设计A的必要空间
印度泰姬陵
第十六页,共131页。
意大利园林水渠
第十七页,共131页。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
作为意大利台地园的典范,与兰特庄园(Villa Lant )、法尔耐斯庄
园(Villa Farnese)并列文艺复兴三大名园
从埃斯特庄园早期的彩绘效果图依形就势的展开于层级分明、井然有序的台地之上。 在中轴、中轴平行线、垂直平行轴线组上,每条轴线的端点与轴线的节点 上,均衡的分布着亭台、游廊、雕塑、喷泉等各式景观。特别是庄园充分
第五十四页,共131页。
巴黎雪铁龙公园对角线
第五十五页,共131页。
(2)“解构主义”与景观设计 解构主义大胆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
主义提出质疑,认为应当将一切既定的设计规 律加以颠倒。
第五十六页,共131页。
解构主义典型的案例是拉•维莱特公园

第三周 园林要素的平面画法

第三周 园林要素的平面画法

树木立面表示的几种类型
树木立面质感 画法图例
2树木的立面图画法
图5-14
绿篱立面
3、灌木、花丛和竹类立面图画法
灌木、竹类的立面
5、树木平、立面的统一


树木在平、立(剖)面图中的表示方法应相同, 表现手法和风格应一致,并保证树木的平面冠径 与立面冠幅相等、平面与立面对应、树干的位置 应处于树冠圆的圆心。 ——这样作出的平面、立(剖)面图才和谐。
园林植物绘图基本笔画之一
常用针叶树平面图画法
常 用 阔 叶 树 平 面 图 画 法
第二节 园林山石的平面画法
一、石块的表现方法

平面、立面图中的石块通常只用粗线勾勒轮廓, 再用细线勾绘内部纹理,以体现石块的体积感。
不同的石块,其纹理不同,有的浑圆、有的棱角 分明

山石的平面画法

(1)根据山石形状特点,用细实线绘出其几何体 形状 (2)用细实线切割或累叠出山石的基本轮廓。 (3)用细实线画出其石块面、纹理等细部特征。 (4)依次描深各线条,其中外轮廓线用粗实线, 石块面、纹理线用细实线绘制。
用均涂黑的方法表示水面
船只
用添水中之景物的方法表现水面
直线
水纹线
曲线
波纹线
第四节 园林建筑及小品的平面画法
1.亭的平面画法

亭的造型极为丰富,有圆亭、方亭、三角亭、六角 亭、八角亭、扇面亭、 半亭等。 在设计平面图中表示亭子时,应根据作图比例大小 确定亭子细部投影的简化程度。当细部投影作图难 度较大,只画出亭子的外轮廓投影即可。比例较大 时,可画出较多的细部投影线或用水平剖面图表示
水体
植物
建筑
山石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平面画法

园林景观的构图形式 - 自然式园林

园林景观的构图形式 - 自然式园林

园林景观的构图形式—自然式园林这一类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

自然式构图的特点是:它没有明显的主轴线,其曲线无轨迹可循。

自然式绿地景色变化丰富、意境深邃、委婉(图1、图2).这一类园林,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其基本特征如下:图1 自然式平面图图2 自然式透视图(一)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起伏富于变化,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堆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

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搞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面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二)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亦为自然山石驳岸。

园林水景的类型多以小溪、池塘、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等为主,常以瀑布为水景主题。

(三)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

对建筑物的造型和建筑布局不强调对称,善于与地形结合.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园。

(四)道路广场广场的外缘轮廓线和道路曲线自由灵活。

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地和广场,为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林带所包围。

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折的平面线和竖曲线组成。

(五)种植设计绿化植物的配置不成行列式,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分发挥树木自由生长的姿态,不强求造型,着重反映植物自然群落之美。

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剪的绿篱,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

注意色彩和季相变化,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

林缘和天际线有疏有密,有开有合,富有变化,自然和缓。

在充分掌握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不同种和品种的植物可以配置在一起,以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构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景观。

第三节 园林构图法则

第三节 园林构图法则

第三节园林构图法则教学目的:掌握造型基本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构图基本形训练。

教学重点: 1.点、线、面的造景手法2.质感的表现3.基础构图教学难点:1.园林作品点、线、面、质感、色彩的综合表现2.构图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过程: 1.造形基本元素2.构图一、造形基本元素(一)点1、点的特征点是形态中最初的元素,也是形态世界最小的表现极限,几何学中点仅表示位置,不具备面积大小和方向,而在形态构成中,点可大可小,它的面积没有绝对的数值限制。

点包括平面的点、立体的点、三角的点和球形的点等,随着点与块的缩小与扩大,它们之间可互相转换。

点具有高度的积聚性,易形成视觉焦点和中心。

景观中植物、亭塔等点状单体建筑、雕塑、小品、水景等均可视为点。

2、点的造景手法(1)节点或终点:在轴线的节点上或者轴线的终点等位置,布置主要的景观要素形成景观重点,突出景观的中心和主题。

(2)焦点:利用地形变化,在地形最突出处设置景观要素,如山顶布亭、塔等;在构图的几何中心,如广场中心、植坛中心等布置景观要素;(3)点的排列----节奏与秩序美点的运动、分散与密集,可构成线与面。

同一空间中的两个点会产生疏密、高低等变化,具有明显的节奏韵律感。

如行道树、路挡、汀步等。

(4)散点散点可增加环境的自由、轻松和活泼的特性,会带来聚集或离散感。

散点往往采用石头、雕塑、喷泉和植物的形式。

点易造成凌乱和繁杂的感觉,因此要慎用。

(二)线1、线的特征线是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运动感。

线的形态上可分为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弧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

景观中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园路、长廊、围墙、栏杆,溪流、驳岸、桥等均为线。

2、线的造景手法(1)直线,本身具有某种平衡性,中性,易适应环境。

具有表现的纯粹性,有时具有重要的视觉冲击力,但直线过分明显则会产生疲劳感。

园林色彩构图

园林色彩构图
第三章、园林色彩构图 • 光对景物色彩的影响 • 空气透视与色消视的影响 • 利用山石、水体和动物、植物等天然色彩
美化环境 • 人为色彩在园林中起画龙点睛和装饰作用 • 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 • 园林空间色彩构图
第一节 光对景物色彩的影响
• 色彩是指可见光在我们视网膜上所产生的 感觉。色为光之子,有了光才有了五光十 色的世界。太阳光是我们常见的光线,赤、 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色彩受 光源的限制。
调和色处理:指各调和色的处理。
调和色:指各色彩之间含有某种共同色素, 配合在一起极易调和。
渐层:指某一个色相由深到浅,由明到暗 或反之的变化,或由一种色相逐渐转变为 另一种色相,甚至转变为互补色,这些因 微差引起的变化和由此由一个极端变为另 一个极端都称为渐层。
• 中性色的应用:白色、灰色、金色 • 色块的镶嵌:自然界和园林中的色彩,不论是对
• 第四节 人为色彩在园林中起画龙点睛和装饰作用
主题建筑、建筑小品、道路、雕塑、灯具、垃圾箱等的 色彩是人为色彩。 园林建筑、构筑物,在园林中占的比重不大,但常做主 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非常的重要。 一般情况下宜选用对比色。如建在水边宜用淡黄、灰白、 淡红等淡雅的色调与水面的色彩取得对比协调。建在山 边可选用红、橙、黄等暖色调在明度上有对比的近似色。 做主景的园林建筑,色彩要凝重大方,或鲜艳夺目,以 取得统领全局的效果。炎热的夏季以冷色调为主,寒冷 的冬季以暖色调为主。热带地区用冷色调,寒冷地带用 暖色调。
自然山石根据不同的自然山体,不同的岩石构造、
甚至远近的不同等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土山多呈
灰黄色,石山的色彩有较大的变化,有褐红色、 土红、棕红、棕黄、青灰色、也有灰红色等等。 远山多为灰暗,近山多为青绿。山石通常呈暗色 调,如灰、会黑、褐红等,少数呈明色调,如汉 白玉、花岗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 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 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 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 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当 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 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 而生动起来。。
• 远借 一般指将园外之景借入园内。与绘画的 “三远”法有密切联系。远借可望而不可即, 发人遐思。把远处的园外风景借到园内,一般 是山、水、树林、建筑等大的风景; • “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__ 《园冶》•计成 • 山楼凭远,纵目皆然。__《园冶》•计成 • 悠悠烟水,淡淡云山 __《园冶》•计成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
4、对景
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对 景可以使两个景观相互观望,丰富园林景色, 一般选择园内透视画面最精彩的位置,用作供 游人逗留的场所。对景可以分为: • 严格对景:严格对景要求两景点的主轴方向一 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道路、广场的中轴 线端部布置,或以轴线作为对称轴, • 错落对景:而错落对景比较自由,只要两景点 能正面相向,主轴虽方向一致,但不在一条直 线上即可。
第、景的观赏
• • • • 1、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 静观 要有游人驻足的观赏点。 动观 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 静观。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静态观赏是指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 到的景观,这种风景是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观 赏到的。 • (一)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1、景物的最佳视距 • 一般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30cm,对景物细 部能够看清的距离为40m左右,能分清景物类 型的视距在250~300m左右,当视距在500m左 右时只能辨认景物的轮廓,因此,不同的景物 应有不同的视距。
• (四)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园林中常把主景 放在视线的焦点处,或放在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 来突出主景。 • (五)重心处理 在园林构图中,常把主景放在整个 构图的重心上。 • (六)动势集中 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例如水面、 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色要有动势,趋向一 个视线的焦点上。 • (七)抑景 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是反对一览无余的 景色,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先藏后露的造园方法,这种方法与欧洲园林的 “一览无余”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 • •
2、视域 正常的眼睛,在观赏静物时,其垂直视角为130°,水 平视角为160°;但能看清景物的水平视角在45°以内, 垂直视角在30°以内,在这个范围内视距为景宽的1.2 倍。在此位置观赏景物其效果最佳,但这个位置毕竟 是有限的范围,还要使游人在不同的位置观景。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需预留较大一个空间,安排休息 亭榭、花架等以供游人逗留及徘徊观赏。园林中的景 物在安排其高度与宽度方面必须考虑其观赏视距问题。 一般对于具有华丽外形的建筑,如楼、阁、亭、榭等, 应该在建筑高度1倍至4倍的地方布置一定的场地,以 供游人在此范围内以不同的视角来观赏建筑。 在纪念性园林中,一般要求其垂直视角相对要大些, 特别是一些纪念碑、纪念雕像等,为增加其雄伟高大 的效果,要求视距要小些,且把景物安排在较高的台 地上,这样就更增加了其感染力。
二、造景
1、主景与配景 2、前景、中景与背景 3、借景 4、对景与分景 5、框景、夹景、漏景 6、造景手法
1、主景与配景
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一)主景升高 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 高程上加以突出。 • (二)中轴对称 在规则式园林和园林建筑布局中, 常把主景放在总体布局中轴线的终点,而在主体建 筑两侧,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中轴对称强 调主景的艺术效果是宏伟、庄严和壮丽。 • (三)对比与调和 配景经常通过对比的形式来突出 主景,这种对比可以是体量上的对比,也可以是色 彩上的对比、形体上的对比等等。例如,园林中常 用蓝天作为青铜像的背景;在堆山时,主峰与次峰 是体量上的对比;规则式的建筑以自然山水、植物 作陪衬,是形体的对比等
5、分景
• 分景 指交风景区或园林划分为有不同景观特 点的较小部分,使空间多样变化,丰富多彩。 可借助建筑、墙一垣、花木、山石、水泉、堤 桥、岛屿、游路、台阶、铺地、栏杆、篱栅、 地形高差、标志物等手段来实现。 • 其内部包括两部分:即功能分区与空间组景。 • “景愈藏,意境愈大;景越露,意境愈小”。
远借的措施: • 堆山叠石,在高处还可以建亭台楼阁,以抬高 视点, 达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效 果 • 在可借景的方向留出视线“走廊” • 设置框景以引导游人注意 • 设置水面借取倒影 • 种树莳花,招引鸣禽蜂蝶,或看取霜叶红紫 • 种竹听风声,种芭蕉、荷叶听雨声。
• 邻借 又称近借 借取邻近之景,主要指园外邻 近之景。把邻近园子的风景组织到园内,一般 的景物均可作为借景的内容 。
• 仰视风景:当游人在观赏景物,其仰角大于 45°时,由于视线的消失,景物对游人的视觉 产生强烈的高度感染力,在效果上可以给人一 种特别雄伟、高大和威严感。 • 仰景的造景方法一般在纪念性园林中常使用, 纪念碑、纪念雕塑等建筑,在布置其位置时, 经常采用把游人的视距安排在主景高度的1倍 以内的方法,不让游人有后退的余地,这是一 种运用错觉,使对象显得雄伟我国在造景中使 用的假山也常采用这种方法,为使假山给人一 种高耸雄伟的效果,并非从假山的高度上着手, 而是从安排视点位置着眼,也就是把视距安排 很小,使视点不能后退,因而突出了仰视风景 的感染力。
• 俯视风景:当游人居高临下,俯视周围景观时, 其视角在人的视平线以下,这种风景给人以 “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这种风景一般布置 在园林中的最高点位置,在此位置一般安排亭 廊等建筑,居高临下,创造俯视景观。另外, 在创造这种风景时,要求视线必须通透,能够 俯视周围的美好风景,如果通视条件不好,或 者所看到的景物并不理想,这种俯视的效果也 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华山、泰山等为著名 的俯视风景
• “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 __《园冶》 •计成 •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仰借 由低及高,借高处可赏之景。可以体验 “高山仰止”的心情,因而产生肃然起敬的意 念。借到的景物一般要求较高大,如山峰、瀑 布、高阁等。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__李白 • “西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 杜甫 • “眺望高台,搔首青天哪可问;凭虚敞阁,举 杯明月自可邀。” __《园冶》•明•计成
6、框景、夹景、漏景 、添景
• 框景 指有意识地设置门窗洞或其它框洞,使 观者在一定的位置通过框洞看到景物。
框景的特点: • 能约束并引导人们的视线; • 摒除粗俗而选取精美的景色摄入视野,宛如剪 裁的一幅图画; • 使景色清晰。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 杜甫
• 夹景 构景手法之一,通常与对景相结合,在 所对景物的轴线两侧排列成行的景物限定并引 导观者的视线朝向主景。夹景的手段一般有树 木、房屋、墙垣、崖壁、雕塑等。夹景除约束 视线,引导观赏方向外,也有空间序列意义, 还有对比与反衬作用。
• (二)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 • 在园林中,景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景物要 在不同的位置来观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般 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划 分为: • 平视风景:平视风景是指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 俯,就可以观赏的风景。这种风景的垂直视角 在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范围内 。这种风景一 般用在安静休息处、休息亭廊、休疗场所。在 园林中常把要创造的宽阔水面、平缓的草坪、 开辟的视野和远望的空间以平视的观赏方式来 安排。
• 俯借 登高,远则可眺,近则俯瞰。指利用俯 视所借景物,一般在视点位置较高的场所才适 合于俯借。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__王之涣 • “高原极望,远岫环屏” __《园冶》•明•计 成 • “俯流玩月,坐石品泉” __《园冶》•明•计 成
• 应时而借 随时随地可以借到而又变化无穷的 借景方式。凡因时序推移,气候变化而产生的 景象,都在应时而借的范围,如秋天红叶,黄 昏夕照、残荷雨声、遥山雪色、月落乌啼、莺 啼燕啭,都很富有诗意。 • “收四时之烂漫,纳千顷之汪洋。” __ 《园冶》•计成
• 障景 在园林绿地视线中,凡是能抑制视线、 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物。障景可作为分景 手段,也可作为过渡方式,它又是造成抑扬掩 映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中国风景园林常用的手 法之一。
• 隔景 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的空间,不同 的景区的景物。利用隔景可以将大空间划分为 许多小空间,以增加景深。隔景可分为实隔与 虚隔两种:实隔多作围墙、有墙壁的建筑物、 山石等;虚隔则多为疏林、空篱、栅栏、花架、 空花墙、无墙亭廊、水、桥、道路、铺地、地 面高差、柱表、雕塑等手段。在大范围的园林 中,这两种手段常结合使用。
• 背景 又称远景。距观赏点较远的景物。 一般作为主景的反衬,用对比法来突出 主景。背景与主景的对比或反衬常通过 体形、体量、色彩、光影、质感、动势 等方面来达到。
3、借景
借景 一般是指将观赏者所在的园林范围以外的 景观一定方式“借”入园来,使园内之人能看 到园外之景。 •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 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 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明•计成《园 冶》) • 所以在借景时必须使借到的景是美景,对于不 好的景观应“屏之”,使园内、外相互呼应。 • 一般借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远借、邻借、 仰借、俯借。
漏景 一般指有虚隔的两个空间透过虚隔物(如 花墙、漏屏风、漏隔扇、树干、疏林、柳丝等) 可以看到对方的景物。看到局部的为漏景或泄 景,看到大部的为透景。 • 漏景可以造成悬念,引起探胜寻幽的浓厚兴趣 和强烈愿望。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__白居易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__叶绍翁
2、前景、中景与背景
• 前景 又称近景。比较接近观赏点的景物。在 安排空间序列时,近景常作为中景(一 般为主景)的陪衬。陪衬的方式(即构 景手法)有夹景、框景、隔景、漏景、 烘托、呼应、顾盼、对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