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园林风景构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仰视风景:当游人在观赏景物,其仰角大于 45°时,由于视线的消失,景物对游人的视觉 产生强烈的高度感染力,在效果上可以给人一 种特别雄伟、高大和威严感。 • 仰景的造景方法一般在纪念性园林中常使用, 纪念碑、纪念雕塑等建筑,在布置其位置时, 经常采用把游人的视距安排在主景高度的1倍 以内的方法,不让游人有后退的余地,这是一 种运用错觉,使对象显得雄伟我国在造景中使 用的假山也常采用这种方法,为使假山给人一 种高耸雄伟的效果,并非从假山的高度上着手, 而是从安排视点位置着眼,也就是把视距安排 很小,使视点不能后退,因而突出了仰视风景 的感染力。

• • •
2、视域 正常的眼睛,在观赏静物时,其垂直视角为130°,水 平视角为160°;但能看清景物的水平视角在45°以内, 垂直视角在30°以内,在这个范围内视距为景宽的1.2 倍。在此位置观赏景物其效果最佳,但这个位置毕竟 是有限的范围,还要使游人在不同的位置观景。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需预留较大一个空间,安排休息 亭榭、花架等以供游人逗留及徘徊观赏。园林中的景 物在安排其高度与宽度方面必须考虑其观赏视距问题。 一般对于具有华丽外形的建筑,如楼、阁、亭、榭等, 应该在建筑高度1倍至4倍的地方布置一定的场地,以 供游人在此范围内以不同的视角来观赏建筑。 在纪念性园林中,一般要求其垂直视角相对要大些, 特别是一些纪念碑、纪念雕像等,为增加其雄伟高大 的效果,要求视距要小些,且把景物安排在较高的台 地上,这样就更增加了其感染力。
• 障景 在园林绿地视线中,凡是能抑制视线、 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物。障景可作为分景 手段,也可作为过渡方式,它又是造成抑扬掩 映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中国风景园林常用的手 法之一。
• 隔景 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的空间,不同 的景区的景物。利用隔景可以将大空间划分为 许多小空间,以增加景深。隔景可分为实隔与 虚隔两种:实隔多作围墙、有墙壁的建筑物、 山石等;虚隔则多为疏林、空篱、栅栏、花架、 空花墙、无墙亭廊、水、桥、道路、铺地、地 面高差、柱表、雕塑等手段。在大范围的园林 中,这两种手段常结合使用。
• (二)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 • 在园林中,景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景物要 在不同的位置来观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般 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划 分为: • 平视风景:平视风景是指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 俯,就可以观赏的风景。这种风景的垂直视角 在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范围内 。这种风景一 般用在安静休息处、休息亭廊、休疗场所。在 园林中常把要创造的宽阔水面、平缓的草坪、 开辟的视野和远望的空间以平视的观赏方式来 安排。
2、前景、中景与背景
• 前景 又称近景。比较接近观赏点的景物。在 安排空间序列时,近景常作为中景(一 般为主景)的陪衬。陪衬的方式(即构 景手法)有夹景、框景、隔景、漏景、 烘托、呼应、顾盼、对比等
• 中景 距观赏点较适中的景物,通常为 主景。在安排空间序列时,主是的位置 至关重要,要在主景的前方或周围选定 最佳观赏点,并从最佳观赏点出民来设 计主景的形态、体量、色彩以及规划其 位置、方向等。
• 俯借 登高,远则可眺,近则俯瞰。指利用俯 视所借景物,一般在视点位置较高的场所才适 合于俯借。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__王之涣 • “高原极望,远岫环屏” __《园冶》•明•计 成 • “俯流玩月,坐石品泉” __《园冶》•明•计 成
• 应时而借 随时随地可以借到而又变化无穷的 借景方式。凡因时序推移,气候变化而产生的 景象,都在应时而借的范围,如秋天红叶,黄 昏夕照、残荷雨声、遥山雪色、月落乌啼、莺 啼燕啭,都很富有诗意。 • “收四时之烂漫,纳千顷之汪洋。” __ 《园冶》•计成
• 背景 又称远景。距观赏点较远的景物。 一般作为主景的反衬,用对比法来突出 主景。背景与主景的对比或反衬常通过 体形、体量、色彩、光影、质感、动势 等方面来达到。
3、借景
借景 一般是指将观赏者所在的园林范围以外的 景观一定方式“借”入园来,使园内之人能看 到园外之景。 •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 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 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明•计成《园 冶》) • 所以在借景时必须使借到的景是美景,对于不 好的景观应“屏之”,使园内、外相互呼应。 • 一般借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远借、邻借、 仰借、俯借。
• 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 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 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 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 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当 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 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 而生动起来。。
4、对景
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对 景可以使两个景观相互观望,丰富园林景色, 一般选择园内透视画面最精彩的位置,用作供 游人逗留的场所。对景可以分为: • 严格对景:严格对景要求两景点的主轴方向一 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道路、广场的中轴 线端部布置,或以轴线作为对称轴, • 错落对景:而错落对景比较自由,只要两景点 能正面相向,主轴虽方向一致,但不在一条直 线上即可。
远借的措施: • 堆山叠石,在高处还可以建亭台楼阁,以抬高 视点, 达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效 果 • 在可借景的方向留出视线“走廊” • 设置框景以引导游人注意 • 设置水面借取倒影 • 种树莳花,招引鸣禽蜂蝶,或看取霜叶红紫 • 种竹听风声,种芭蕉、荷叶听雨声。
• 邻借 又称近借 借取邻近之景,主要指园外邻 近之景。把邻近园子的风景组织到园内,一般 的景物均可作为借景的内容 。
二、造景
1、主景与配景 2、前景、中景与背景 3、借景 4、对景与分景 5、框景、夹景、漏景 6、造景手法
1、主景与配景
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一)主景升高 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 高程上加以突出。 • (二)中轴对称 在规则式园林和园林建筑布局中, 常把主景放在总体布局中轴线的终点,而在主体建 筑两侧,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中轴对称强 调主景的艺术效果是宏伟、庄严和壮丽。 • (三)对比与调和 配景经常通过对比的形式来突出 主景,这种对比可以是体量上的对比,也可以是色 彩上的对比、形体上的对比等等。例如,园林中常 用蓝天作为青铜像的背景;在堆山时,主峰与次峰 是体量上的对比;规则式的建筑以自然山水、植物 作陪衬,是形体的对比等
5、分景
• 分景 指交风景区或园林划分为有不同景观特 点的较小部分,使空间多样变化,丰富多彩。 可借助建筑、墙一垣、花木、山石、水泉、堤 桥、岛屿、游路、台阶、铺地、栏杆、篱栅、 地形高差、标志物等手段来实现。 • 其内部包括两部分:即功能分区与空间组景。 • “景愈藏,意境愈大;景越露,意境愈小”。
6、框景、夹景、漏景 、添景
• 框景 指有意识地设置门窗洞或其它框洞,使 观者在一定的位置通过框洞看到景物。
框景的特点: • 能约束并引导人们的视线; • 摒除粗俗而选取精美的景色摄入视野,宛如剪 裁的一幅图画; • 使景色清晰。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 杜甫
• 夹景 构景手法之一,通常与对景相结合,在 所对景物的轴线两侧排列成行的景物限定并引 导观者的视线朝向主景。夹Baidu Nhomakorabea的手段一般有树 木、房屋、墙垣、崖壁、雕塑等。夹景除约束 视线,引导观赏方向外,也有空间序列意义, 还有对比与反衬作用。
• 俯视风景:当游人居高临下,俯视周围景观时, 其视角在人的视平线以下,这种风景给人以 “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这种风景一般布置 在园林中的最高点位置,在此位置一般安排亭 廊等建筑,居高临下,创造俯视景观。另外, 在创造这种风景时,要求视线必须通透,能够 俯视周围的美好风景,如果通视条件不好,或 者所看到的景物并不理想,这种俯视的效果也 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华山、泰山等为著名 的俯视风景
• “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 __《园冶》 •计成 •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仰借 由低及高,借高处可赏之景。可以体验 “高山仰止”的心情,因而产生肃然起敬的意 念。借到的景物一般要求较高大,如山峰、瀑 布、高阁等。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__李白 • “西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 杜甫 • “眺望高台,搔首青天哪可问;凭虚敞阁,举 杯明月自可邀。” __《园冶》•明•计成
第三章 园林风景构图
第一节
景与造景
一、景的观赏
• • • • 1、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 静观 要有游人驻足的观赏点。 动观 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 静观。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静态观赏是指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 到的景观,这种风景是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观 赏到的。 • (一)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1、景物的最佳视距 • 一般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30cm,对景物细 部能够看清的距离为40m左右,能分清景物类 型的视距在250~300m左右,当视距在500m左 右时只能辨认景物的轮廓,因此,不同的景物 应有不同的视距。
漏景 一般指有虚隔的两个空间透过虚隔物(如 花墙、漏屏风、漏隔扇、树干、疏林、柳丝等) 可以看到对方的景物。看到局部的为漏景或泄 景,看到大部的为透景。 • 漏景可以造成悬念,引起探胜寻幽的浓厚兴趣 和强烈愿望。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__白居易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__叶绍翁
• (四)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园林中常把主景 放在视线的焦点处,或放在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 来突出主景。 • (五)重心处理 在园林构图中,常把主景放在整个 构图的重心上。 • (六)动势集中 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例如水面、 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色要有动势,趋向一 个视线的焦点上。 • (七)抑景 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是反对一览无余的 景色,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先藏后露的造园方法,这种方法与欧洲园林的 “一览无余”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 远借 一般指将园外之景借入园内。与绘画的 “三远”法有密切联系。远借可望而不可即, 发人遐思。把远处的园外风景借到园内,一般 是山、水、树林、建筑等大的风景; • “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__ 《园冶》•计成 • 山楼凭远,纵目皆然。__《园冶》•计成 • 悠悠烟水,淡淡云山 __《园冶》•计成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