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校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化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校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化使命
【摘要】文章立足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着眼大学校风的科学内涵,根据大学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重点论述了大学校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该承担的文化使命。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校风;文化使命
一、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及文化内涵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风尚,简言之就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上人们普遍流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是一种评价的准则,同时又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分析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我们发现:
首先,和谐是一种治国方略。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两千年前,孔子借曾皙之口描画出他心目中理想的社会风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主要是指君臣和乐,四方来归,黎庶安定,天下太平。今天,我国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旗帜引领社会风尚,就是对前人治国理想的延续与传承。
其次,和谐是一种社会规范。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念,同时,又是目标和手段,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按照和谐目标和规范,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再次,和谐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思维方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纯和、家庭和睦。“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国语·周语》中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语·子路》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由此来看,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风尚,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由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
二、大学校风的内涵
大学,作为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镇,既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社会,必然也会有自己的风尚,我们将这种风尚叫做校风。换言之,校风是指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可以表述为:“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集体努力下所形成的学校风气。它由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它既是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又是衡量办学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具体而言,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校风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即环绕人并作用于人
的一切客观现实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当然,活动也反作用于环境,改变着环境条件。环境对人的活动的激发作用又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以至于对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当客观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时,才能对人的活动有所作用,成为有主观意义的因素。这种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逐渐在人们的心理上转化为某种观念,那么,这种以观念形式而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环境,我们称之为“心理环境”。校风就是体现为这样一种特定的心理环境。
其次,大学校风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大学精神和灵魂的象征。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里一种极富生命力、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力量,这种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支配、激励每一位学子的行动方向,塑造他们的精神与理念,促使他们自觉按照准则调整和规范自身行为。因此,大学精神价值信念的体现应包含在大学校风的概述中,但是由于每一所大学发展的历程不相同,学科专业不同,文化传统不同,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凝聚而成的大学精神定然也不会相同,大学校风也就会存在差异。如清华大学在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中,凝聚而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强调一种如天一样自强不息、如地一般厚重广阔的道德修养;北京师范大学根据学生群体的独特性,凝聚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体现了对培养对象高尚的品德要求;中山大学更是直接从儒学经典《礼记·中庸》中提练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既对学生修身养性提出殷切的期望,同时鼓励学生养成勤于提问、善于思辨、亲身躬行的治学之道。
三、大学校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化使命
那么,这种风尚在当今整个和谐社会风尚的建设中又该承担一种怎样的文化使命呢?
(一)传承和谐的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贵和执中的人牛.观,作为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核,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传承文化,则是教育的本义,大学更是被誉为“社会道德的‘良心’和文化发展的‘灯塔’”,如何在校风中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以之激励一代学子,则是每所大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办好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当代大学教育,我们应立志用和谐思想打牢大学生的道德根基,将和谐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凝结体现在大学校风中,并且作用于大学生,培养他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通过他们传递和引领一种互助友爱、友好协商、和睦共处的新型社会风尚,从而将和谐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
(二)彰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校风不是一朝一是一夕形成的,它是一所学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积极的文化与道德的积淀,是一个动态的、革故鼎新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断地充实与完善,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也面临着国际化发展趋势,大学文化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彰显时代精神与内涵成了大学校风重要的文化使命。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南开大学,曾以“活跃文体、增强体质”为校风,折射出在特殊的历史
环境下,创办人张伯苓先生对培养有着健康体魄的青年学子的美好愿望,而时至今日,“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南开校风既包含了对历史的继承与尊重,更倡导了一种积极进取又不失和谐的时代精神。再如中国现代大学之父郭秉文先生管理下的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东南大学,曾主张训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与“诚朴、勤奋、求实”的校风,而到了1991年,南京大学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定为校风,既是对百年办学精华的传承,更表明了一种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的崭新气概。这些大学校风与时俱进,无不表明,校风应紧跟时代精神。
(三)熏陶和谐的高素质人才
如前所述,大学校风是一种心理环境,它是在大学群体生活的心理氛围中形成的,对每一个个体具有心理制约作用。个体在这种心理环境中较长时间地生活、学习,必定会将该群体的观念、态度和行为规范等“内化”到个体的人格体系中去,从而成为自身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句西方谚语说的,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音乐的,就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与熏陶。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偕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优良的大学校风,对青年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雅高尚的大学文化内涵、理性纯洁的道德精神,能熏陶培养和谐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既能在现实生活中脚踏实地,又对未来生活充满激情,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这种熏陶是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虽然是渐进的,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