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电镀知识
塑料电镀知识-原创
一,塑料电镀工艺
4,电镀 在化学镀形成的导电性金属层上施镀,形成 满足实用要求的电镀层。
二,举例说明
例: 采用120mm×150mm×1mmABS板,按照下列工艺程序进行处理。 (1)形成聚合物涂膜 在ABS板的两面上喷涂含有Ag2O和SiO2的聚合物涂料,65℃干燥90min,形成 5µm厚度的聚合物涂膜。 (2)催化 在聚合物涂膜上喷淋,以便在聚合物涂膜上吸附钯催化剂。 (3)化学镀镍 然后按例1的工艺,喷射金属盐溶液和还原剂溶液,在ABS板的聚合物涂膜表面 形成导电性镍层。 (4)电镀镍 上述Ni2+溶液和还原剂溶液喷射时产生的废液中添加铁盐,使溶液pH值为10 以上,通过凝聚沉淀可以使废液中Ni2+浓度降低到0.5mg/L以下。 按照ASTMD 3359标准规定的横切胶带试验方法进行镀层剥离试验。结果表 明,从例1~例4中获得的镀铜层和镀镍层的附着性优良,都没有发生镀层剥离 现象。
十一,问题及解决方法
1.1 镀件易漂浮,与挂具接触的地方易被烧焦因 为塑料的比重小,所以在溶液中易浮起。灯罩外 形就象一个小盘一样,内表面凹进去,边上有两 个小孔,开始只用一根铜丝卡着两个小孔进行电 镀。由于电镀中气体的放出,灯罩易与铜丝脱离, 加之铜丝也轻,不足以使灯罩浸入溶液里。后来 在铜丝上附上重物,解决了漂浮问题。铜丝与灯 罩的接触点被烧焦,并露出塑料,是因导电不良 引起的。为了解决工件漂浮与导电问题,我们设 计了专门的夹具。夹具有一定的重量,上灯罩后 不再浮起,再用两个较宽的导电片卡在灯罩的孔 上,使各处电流均匀,接触点就不会烧焦了
六,品质的鉴别和电镀的几种镀法 品质的鉴别和电镀的几种镀法
(三).可焊性 1.可焊性为镀锡铅和镀锡的基本功能与目的,如果有焊 接后工序要求的,焊接不良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2.焊锡试验的基本方法: 1) 直接浸锡法:根据图纸规定,直接将焊锡的部分浸 上求求的助焊剂,浸入235度的锡炉中,5秒钟后应缓缓 以约25MM/S速度取出。取出后,冷却至常温时用10倍显 微镜观察判定:吃锡面积应大于95%以上,吃锡部位应平 滑光洁,无拒焊,脱焊,针孔等现象即判合格。六西格玛 品质论坛 2) 先老化后焊接,对于部分力面有特别要求的产品, 样品在作焊接试验前应使用蒸汽老化试验机对样品进行8 或者16个小时的老化,以判断产品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 的焊接性能。
塑胶电镀件技术知识讲解
• 电镀塑料零件模具上边缘的沟槽可以提高电镀附着力,这些细槽显示在成型塑料 零件的背面-不是外观面
• 电镀附着力分布在塑料表面拉住电镀层。坚固的分界线受电镀附着力程度的影响
• 熔化的塑料进入模具的横截面图显示带有电镀附着力的零件外层是如何形成的
• 沟槽割裂了熔化的材料头部,使其释放和减少了表面张力,以这种方法成型的塑 料零件表面尽可能的提高了电镀附着力
• 干燥机控制参数
– 空气温度 – 空气露点(相对湿度) – 通过料桶的空气流量
• 这些要素依照料桶的几何形状从一点到另一点变化 • 温度取决于空气流动速度 • 干燥机静态加热内部各点温度变化曲线 • 干燥后物料湿度回升曲线 • 干燥作业基本指导方针
– -20华氏度露点 – 每分钟1立方英尺空气流量 – 完全翻动物料2-3次 – 时间2-4小时
– 没有铬酸洗工序 – 较容易的操作/工序 – 相关工序较短 – 没有夹具 – 友好的环境系统 – 优良的物理性能 – 从化学原料上有利的商业收益
塑料涂敷金属
• 全镍塑料电镀工艺 • 全镍的定义
– 定义是:一种塑料涂敷工艺,所有的电镀化学原料都是基于镍的化合物。 • 是什么推动了全镍工艺的应用进程?
•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分子 • 橡胶分子
• (图略)
酸洗
化学氧化作用 降低素材表面“配向” • 铬酸 • 硫酸 • 高温 • 铬酸氧化表面的丁二烯
• 四价铬+丁二烯 催化剂 〉三价铬+副产品
附着力
机械的结合 球状突起和细孔
• 酸洗后的表面(放大2000倍)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与模制品一样
未来的塑料回收
• 讨论项目
– 为什么这样做? – 需要改变什么? – 这种改变的影响
塑胶电镀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塑胶制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塑胶电镀作为一种表面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塑胶制品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等性能,使其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塑胶电镀工艺的技术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
二、塑胶电镀工艺技术原理1. 塑胶电镀基本原理塑胶电镀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塑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镀层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塑胶制品作为阳极,金属离子作为电解质,通过电解作用,使金属离子在塑胶表面还原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2. 塑胶电镀工艺流程(1)预处理:对塑胶制品进行清洗、脱脂、活化等预处理,以提高镀层附着力。
(2)电镀:将预处理后的塑胶制品放入电镀液中,通过电流使金属离子在塑胶表面还原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3)后处理:对电镀后的塑胶制品进行封孔、钝化、烘干等后处理,以提高镀层性能。
三、塑胶电镀工艺应用1. 电子行业塑胶电镀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
通过电镀技术,可以提高塑胶制品的导电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2. 汽车行业在汽车行业,塑胶电镀技术主要用于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装饰性等。
如汽车保险杠、仪表盘、座椅等。
3. 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极高,塑胶电镀技术可以提高医疗器械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能,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安全可靠。
4. 建筑材料行业在建筑材料行业,塑胶电镀技术可以提高塑料制品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等性能,如排水管、电线电缆护套等。
四、塑胶电镀工艺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成为塑胶电镀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环保型电镀液、环保型电镀工艺以及环保型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
2. 高性能化为满足不同行业对塑胶制品性能的要求,高性能化将成为塑胶电镀工艺的重要发展趋势。
如高导电性、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等。
塑料电镀的特点及其工艺过程
塑料电镀的特点及其工艺过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塑料电镀这档子事儿。
塑料电镀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你想想看,普通的塑料,经过一番特殊处理后,就能变得闪闪发光,就像灰姑娘摇身一变成了公主一样!这可不是变魔术哦,这是实实在在的技术。
先来说说塑料电镀的特点吧。
它能让塑料制品拥有金属的质感和外观,哇塞,一下子就高大上了起来,这不是一般的厉害呀!而且它还能增加塑料制品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就好像给塑料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让它更耐用。
还有啊,通过塑料电镀,我们可以实现各种丰富的色彩和效果,要多酷炫有多酷炫,这可比单纯的塑料有意思多了吧!那塑料电镀的工艺过程是怎样的呢?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得把塑料表面处理干净,这就好比我们出门前要把脸洗干净一样,得让它清清爽爽的。
然后进行活化,这一步就像是给塑料打了一针兴奋剂,让它能更好地接受电镀。
接下来就是电镀啦,金属离子就像一群小精灵,纷纷跑到塑料表面安了家。
最后进行一些后续处理,让电镀层更加完美。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原本普通的塑料就华丽转身啦!这过程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的?但实际操作可没那么容易哦,就像做饭一样,看着菜谱觉得简单,自己做起来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每一个步骤都得精心对待,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比如说活化这一步,如果没做好,那后面的电镀可能就不牢固,就跟贴春联没贴好会掉下来一个道理。
再说说电镀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吧,那可真是得万分注意。
温度啦、电流啦、时间啦等等,这些都得把握得恰到好处,不然出来的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这就好像烤蛋糕,温度高了低了,时间长了短了,烤出来的蛋糕味道可就不一样了。
塑料电镀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着广泛的应用呢!你看那些漂亮的汽车内饰、精致的电子产品外壳,很多都是通过塑料电镀来实现的。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品质。
总之呢,塑料电镀就是这么一个神奇又有趣的技术。
它让普通的塑料变得不再普通,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大家可别小看了它哦,它可是有着大本事的呢!怎么样,是不是对塑料电镀有了更深的了解呀?。
塑料电镀基础知识
塑料电镀基础知识目录一、塑料电镀概述 (2)1.1 塑料电镀的定义 (3)1.2 塑料电镀的应用范围及重要性 (3)1.3 塑料电镀的分类 (5)二、塑料电镀基本原理 (6)2.1 电镀液组成及作用 (7)2.1.1 电解质 (8)2.1.2 添加剂 (9)2.1.3 载体液 (10)2.2 电镀过程原理 (11)2.2.1 金属离子沉积过程 (12)2.2.2 界面反应及极化现象 (13)三、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14)3.1 塑料材质分类及其性能特点 (15)3.1.1 通用塑料性能特点 (17)3.1.2 工程塑料性能特点 (18)3.2 表面预处理工艺步骤 (19)3.2.1 清洁处理 (20)3.2.2 蚀刻处理 (21)3.2.3 化学镀镍打底处理 (23)四、塑料电镀工艺流程 (24)4.1 电镀前准备事项及操作要求 (25)4.1.1 清洗与干燥要求 (26)4.1.2 设备检查与调试要求 (27)4.2 具体工艺流程介绍与分析 (28)一、塑料电镀概述塑料电镀是一种将塑料与电镀技术相结合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塑料表面进行电镀,可以获得金属镀层,从而提高塑料的装饰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导电性等性能。
塑料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塑料电镀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化学过程,在塑料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镀层。
这个过程包括塑料表面的预处理、电镀液的配制、电镀过程的控制等多个环节。
由于塑料与金属在性质上的差异,塑料电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塑料表面的活性、电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的附着力等。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塑料电镀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新型的塑料电镀工艺和材料不断涌现,如环保型电镀液、高性能塑料材料等,使得塑料电镀在性能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环保型塑料电镀技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为塑料电镀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塑料橡胶材料]塑料电镀基础知识
(塑料橡胶材料)塑料电镀基础知识塑料电镀的特点塑料电镀制品具有塑料和金属俩者的特性。
它的比重小,耐腐蚀性能良好,成型简便,具有金属光泽和金属的质感,仍有导电、导磁和焊接等特性。
它能够节省繁杂的机械加工工序、节省金属材料,而且美观,装饰性强,同时,它仍提高了塑料伯的机械强度。
由于金属镀层对光、大气等外界因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而塑料电镀金属后,可防止塑料老化,延长塑料件的使用寿命。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电镀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塑料产品中表面装饰的重要手段之壹。
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在ABS、聚丙烯、聚砜、聚碳酸酯、尼龙、酚醛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聚苯乙烯等塑料表面上进行电镀,其中尤以ABS塑料电镀应用最广,电镀效果最好。
塑料的工艺过程塑料制件电镀的主要工艺流程。
塑料制件---机械粗化---化学除油---化学粗化敏化处理---活化处理---仍原处理---化学镍---电镀---成品塑料电镀的主要工艺流程1、化学除油防止塑料变形、溶解,应考虑除油液对塑料的适应性。
当用碱性除油液时,应注意使用温度,以防变形;用有机溶剂除油时,应注意其是否有溶解塑料的现象。
2、粗化为提高结合强度,就得尽可能地增加镀层和基体间的接触面积。
粗化的方法有机械粗化法和化学粗化方法俩种。
机械粗化如喷砂、滚磨、用砂纸打磨等。
化学粗化能够迅速地使工件表面微观粗糙,粗化层均匀、细致、不影响工件的外观。
3、敏化处理工业上常用的敏化剂为氯化亚锡或三氯化钛的水溶液。
4、活化处理所谓活化处理,就是将吸附有仍原剂的制件浸入含有氧化剂的溶剂中。
壹般是浸入贵金属盐类水溶液,于是贵金属离子就被仍原剂仍原为贵金属,从而在制件表面上形成贵金属膜。
这层贵金属能够起到活性催化的作用,帮也称催化膜,它能够加速化学镀的仍原反应。
实践证明,银、钯等贵金属都具有这种催化能力。
5、仍原反应经过活化处理的塑料制件,用水清洗后,就能够进行化学镀。
塑料制件进行化学镀以前,先在壹定浓度的化学镀所用的仍原剂溶液中浸壹下,把未被水洗掉的活化剂仍原,这就是仍原处理。
塑料电镀基础知识培训(共11页)
塑料(sùliào)电镀基础知识培训一.塑料电镀(diàndù)概述:1.塑料(sùliào)电镀件的特点:塑料件电镀后,既保持了制品分量轻,抗蚀性好的特点,又赋予其金属的导电性, 耐磨性,装饰件等特点.它不仅可用于装饰品,还可用于某些(mǒu xiē)具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塑料电镀件的性能:塑料电镀件与金属零件相比,有许多优越性.a. 分量轻塑料的密度为0.9-2.2g/cm3,最轻的塑料是聚丙烯,密度为0.9-0.91g/cm3,比水还轻.b. 耐蚀性好塑料件本身抗蚀性能比金属强, 电镀后仍比金属强.c. 易成型塑料件易成型,普通形状的零件生产速度比金属快10 倍以上.生产装饰性塑料电镀件时,只要模具的表面粗糙度适宜,成型的塑料件可获得光滑的平面, 电镀前无需抛光, 即可获得高装饰性外观.二.塑料电镀件的主要性能: 塑料电镀件的主要性能是指塑料与金属的结合力,塑料电镀件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抗蚀性能,生产性能等五个方面.⑴. 结合力结合力的大小,与塑料本身的物料、化学性能有关.不同种类的塑料与金属镀层之间的结合力相差很大. 目前用作装饰性塑料电镀件,主要是ABS 塑料,其次是改性聚丙乙烯和聚丙烯.⑵. 抗蚀性能: 塑料电镀件因镀层组合以及镀层厚度的不同,其抗蚀性能有很大差别.塑料电镀件的抗蚀性之所以比具有同样镀层的金属件高,是因为塑料电镀件的腐蚀不同于金属件的腐蚀.首先,塑料电镀件是按阳极保护机理进行腐蚀的.轻者, 因铜镀层的腐蚀镀层浮现铜绿或者暗褐色斑点.可能引起局部镀层鼓泡或者起皮;重者, 由于铜镀层彻底被腐蚀,导致铜镀层溶解,镀层全部脱落. 因此,对于要求抗蚀性能很高的塑料电镀件,应采用双层镍加微孔铬镀层.其次,塑料与金属镀层不可能形成原电池, 即使浮现腐蚀斑点,也不可能向深度延伸,仅作横向扩展.⑶. 耐热性: 塑料电镀件的耐热性能,主要取决于塑料本身的耐热能力, 以及金属镀层的结合强度.其次,也与金属镀层的耐热性能有关.不同种类的塑料,其耐热性能各不相同.任何一种塑料电镀后,其耐热能力都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下表:ABS 塑料的耐热性能和变形温席塑料名称热变形温度(℃) 镀层厚度(μm) 耐热性能提高率(%)电镀前电镀后ABS 85 .5 98 .6 Cu30 Ni5 Cr0.2 15 .2⑷. 机械强度: 塑料电镀件的机械强度与塑料的种类密切相关.普通情况下,塑料件电镀后,其刚性均有所提高.⑸. 生产性能: 金属件的制作,普通要经过冲压、车、钳、刨、磨等繁杂的机械加工工序。
塑料电镀基础知识培训.
塑料电镀基础知识培训一.塑料电镀概述:1.塑料电镀件的特点:塑料件电镀后,既保持了制品重量轻,抗蚀性好的特点,又赋予其金属的导电性,耐磨性,装饰件等特点.它不仅可用于装饰品,还可用于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塑料电镀件的性能:塑料电镀件与金属零件相比,有许多优越性.a. 重量轻塑料的密度为0.9-2.2g/cm3,最轻的塑料是聚丙烯,密度为0.9-0.91 g/cm3,比水还轻.b. 耐蚀性好塑料件本身抗蚀性能比金属强,电镀后仍比金属强.c. 易成型塑料件易成型,一般形状的零件生产速度比金属快10倍以上.生产装饰性塑料电镀件时,只要模具的表面粗糙度适宜,成型的塑料件可获得光滑的平面,电镀前无需抛光,即可获得高装饰性外观.二.塑料电镀件的主要性能: 塑料电镀件的主要性能是指塑料与金属的结合力,塑料电镀件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抗蚀性能,生产性能等五个方面.⑴. 结合力结合力的大小,与塑料本身的物料、化学性能有关.不同种类的塑料与金属镀层之间的结合力相差很大.目前用作装饰性塑料电镀件,主要是ABS塑料,其次是改性聚丙乙烯和聚丙烯.⑵. 抗蚀性能: 塑料电镀件因镀层组合以及镀层厚度的不同,其抗蚀性能有很大差别.塑料电镀件的抗蚀性之所以比具有同样镀层的金属件高,是因为塑料电镀件的腐蚀不同于金属件的腐蚀.首先,塑料电镀件是按阳极保护机理进行腐蚀的.轻者,因铜镀层的腐蚀镀层出现铜绿或暗褐色斑点.可能引起局部镀层鼓泡或起皮;重者,由于铜镀层完全被腐蚀,导致铜镀层溶解,镀层全部脱落.因此,对于要求抗蚀性能很高的塑料电镀件,应采用双层镍加微孔铬镀层.其次,塑料与金属镀层不可能形成原电池,即使出现腐蚀斑点,也不可能向深度延伸,仅作横向扩展.⑶. 耐热性: 塑料电镀件的耐热性能,主要取决于塑料本身的耐热能力,以及金属镀层的结合强度.其次,也与金属镀层的耐热性能有关.不同种类的塑料,其耐热性能各不相同.任何一种塑料电镀后,其耐热能力都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下表:ABS塑料的耐热性能和变形温席塑料名称热变形温度(℃)镀层厚度(μm)耐热性能提高率(%)电镀前电镀后ABS 85.5 98.6 Cu30 Ni5 Cr0.2 15.2⑷. 机械强度: 塑料电镀件的机械强度与塑料的种类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塑料件电镀后,其刚性均有所提高.⑸. 生产性能: 金属件的制作,一般要经过冲压、车、钳、刨、磨等繁杂的机械加工工序。
ABS塑料电镀工艺
非金属上电镀一、概述使非金属表面金属化,虽可采取喷镀、电镀、化学镀、真空蒸镀、阴极溅射或离子镀等不同工艺来实现,但目前在工业中应用最多的是电镀工艺。
在非金属电镀中,以塑料电镀占的比重大,其中又以ABS塑料为主。
本章主要介绍ABS塑料的电镀工艺。
其它非金属与ABS塑料电镀工艺的差别主要在于粗化工艺的不同,其余步骤大体相似。
非金属电镀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用非金属件代替金属件可节约金属,简化加工工艺,降低成本,但比金属电镀的成本高,镀层的结合力也不牢固。
二、对塑料件的要求塑料上电镀成功与否,不仅与电镀工艺有关,而且与塑料零件的设计与成型工艺密切关系。
从电镀工艺的角度出发,对塑料件有如下要求:(一)塑料件的设计(1)应遵循获得完好注塑成型件的技术进行注塑成型,有时还要求更加严格,因为零件表面的缺陷经电镀后会更明显。
(2)零件的外型应有利于获得均匀的镀层,如较大的平面中间要稍微突起,突起度约为0.10-0.15mm/cm;棱角应倒圆,外角的倒圆半径≥1mm、内角的倒圆半径为≥0.5mm;盲孔及凹槽的底棱边角圆滑过渡,其半径宜>3mm;盲孔的深度最好不超过孔径的一半,否则对孔底的镀层应不作要求;V形沟槽的宽与深之比应大于3。
(3)零件应有适当的壁厚,若太薄则易变形而影响镀层的附着力;若太厚则注塑成型时易产生收缩痕迹。
一般在2.3-3.0mm,最薄不宜小于1.9mm,最厚不宜大于3.8mm。
(4)最好不要有金属镶嵌件因为金属与塑料的膨胀系数相差大,温度的变化易引起裂纹而使溶液渗入。
若不能避免时,尽量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铝制作。
镶嵌件周围的塑料应有足够的厚度,并将镶嵌件的表面加工出沟槽或进行滚花。
(5)应考虑电镀装挂的位置,因装挂接触点会在镀后留下痕迹,所以应安排在不影响外观的部位。
此外因装挂时卡紧力较大,应防止薄壁零件的变形。
在不妨碍装饰外观的情况下,还可以保留浇口作为装挂位置,电镀后再将浇口除去。
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
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塑料件电镀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塑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其他材料,可以增强其外观、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
在塑料产品制造领域,电镀工艺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程技术难题和质量控制难题。
本文将对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及优化方法。
一、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概述塑料件电镀工艺是在塑料表面通过电化学反应沉积一层金属或其他材料,例如镍、铬、铜等,从而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导电性较好、耐腐蚀性能较强的镀层。
通常,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包括准备工艺、表面处理、电镀、后处理等环节。
1. 准备工艺在进行塑料件电镀之前,需要对塑料进行准备处理,包括去油、除尘、清洁等。
去油工艺是为了去除塑料表面的油污,以保证镀层的附着力;除尘工艺是为了去除表面的尘埃和杂质,保证电镀质量;清洁工艺是为了去除化学物质、残留物等,保证电镀的均匀性。
2.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塑料电镀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塑料表面的附着力。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化学镀、阳极氧化、喷砂、喷丸等。
化学镀是指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化学物质,增加其粗糙度和粘合力;阳极氧化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提高其耐腐蚀性;喷砂、喷丸则是通过物理力量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定的粗糙度,增强其附着力。
3. 电镀电镀是塑料件电镀工艺的核心环节,通过向塑料表面施加一定的电压和电流,在金属离子的作用下,使金属在塑料表面沉积形成一层薄膜。
电镀工艺可以选择不同的金属材料,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镀层。
常见的电镀方法包括镍电镀、铬电镀、铜电镀等。
4. 后处理电镀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工艺,包括清洗、抛光、防腐蚀处理等。
清洗工艺是为了去除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保证电镀质量;抛光工艺是为了提高镀层的光泽度和光滑度;防腐蚀处理是为了增加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二、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塑料件电镀工艺在产品制造中应用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塑料表面粘附力不足塑料表面的粘附力直接影响到电镀质量。
塑料制品的电镀与表面处理工艺
智能化表面处理设备在塑料制品电 镀与表面处理中的应用前景:智能 化表面处理设备将在塑料制品电镀 与表面处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跨界融合:将不同领域的表面处理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电镀与表面处理工艺 创新方向:环保、节能、高效、低成本的电镀与表面处理工艺 纳米技术: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进行电镀与表面处理,提高性能和耐用性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进行电镀与表面处理,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瓶颈: 塑料制品表 面处理难度 大,电镀效
果不理想
解决方案: 采用新型表 面处理技术 和电镀工艺, 提高电镀效
果
技术瓶颈: 塑料制品电 镀过程中容 易出现气泡
和针孔
解决方案: 优化电镀工 艺参数,提 高电镀液的 流动性和均
电镀与表面处理 工艺可以增强家 用电器的抗腐蚀 性和耐磨性
医疗器械的电镀与 表面处理:提高医 疗器械的耐腐蚀性 和耐磨性
电镀与表面处理的 应用:医疗器械的 表面处理可以提高 其美观性和舒适性
电镀与表面处理的 优点:可以提高医 疗器械的耐用性和 使用寿命
电镀与表面处理的 局限性:需要严格 控制工艺参数和材 料选择,以避免对 医疗器械的性能产 生不良影响
原理:通过加 热和压力将图 案转移到塑料
制品表面
优点:色彩鲜 艳,图案清晰,
耐磨性强
应用:广泛应 用于家电、汽 车、日用品等
领域
注意事项:需 要选择合适的 转印纸和油墨, 控制好温度和
压力
原理:利用激 光束在塑料表 面产生高温, 使塑料表面熔 化、蒸发,形
成标记
优点:速度快、 精度高、效果 好,适用于各
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 领域的应用广泛,如 卫星、火箭、飞机等
ABS塑料水电镀相关知识
(6) 冷却时间的控制应使启模前模腔内的残余应力降到很低或接近于零。冷却时间过短,强制脱模,会使制件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但冷却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不但生产效率低,还会由于冷却收缩使制件内外层之间产生拉应力。这两种极端情况都会使塑件的镀层结合力降低。
ABS塑料水电镀相关知识
塑料电镀随着塑料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一种电镀工艺。它不仅能节省大量的金属材料,减少繁杂的加工工序,减轻设备重量,还能有效地改善塑件的外观及电、热等性能,提高其表面机械强度等。因此在电子工业、国防科研、家用电器乃至日用品上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塑料电镀质量的好坏,不仅与电镀工艺及操作密切相关,与塑件设计、选材、模具设计、塑件成型工艺、塑件后处理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影响塑料电镀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塑件选材不当、造型设计不合理、模具设计不合理、注射机选用不当、成型工艺条件不正确等。各种因素还有可能交织在一起对塑料电镀产生影响。如图1
4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了确保塑料镀件表面无缺陷、无明显的定向组织结构与内应力,在设计与制造模具时应满足下面要求。
(1)模具材料宜用高质量真空铸钢制造,型腔表面应沿出模方向抛光到镜面光亮,不平度小于0.2μm,表面最好镀硬铬。
(2)塑件表面如实反映模腔表面,因此电镀塑件的模腔应十分光洁,模腔表面粗糙度应比制件表面粗糙度高1~2级。
3塑件造型设计在不影响外观和使用的前提下,塑件造型设计时应尽量满足如下要求。
(1)金属光泽会使原有的缩瘪变得更明显,因此要避免制品的壁厚不均匀状况,以免出现缩瘪,而且壁厚要适中,以免壁太薄(小于1.5mm),否则会造成刚性差,在电镀时易变形,镀层结合力差,使用过程中也易发生变形而使镀层脱落。
汽车塑料件电镀工艺
汽车塑料件电镀工艺一、塑料前处理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塑料件进行前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油渍、杂质等,并提高表面的粗糙度,增加镀层的附着力。
前处理包括清洗、磨光、化学处理等步骤。
二、电镀底金属层在塑料件表面电镀一层底金属层,以增加镀层的附着力和导电性。
常用的底金属层材料有铜、镍等。
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电流密度、温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厚度。
三、电镀装饰性镀层在底金属层上电镀一层装饰性镀层,以增加塑料件的外观美观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装饰性镀层材料有铬、金、银等。
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电流密度、温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色泽。
四、电镀硬质镀层在底金属层和装饰性镀层之间或表面电镀一层硬质镀层,以增加塑料件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用的硬质镀层材料有镍、铬等。
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电流密度、温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厚度。
五、涂清漆在电镀完成后,需要在塑料件表面涂上一层清漆,以增加塑料件的外观美观度和保护电镀层。
清漆的涂装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并控制涂装温度和时间等参数。
六、涂清漆后处理在涂装清漆后,需要进行后处理,以增加清漆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包括烘烤、硬化等。
后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清漆的质量和外观。
七、涂清漆后处理后检验在后处理完成后,需要对塑料件进行检验,以检查清漆的质量和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标准进行评估。
八、涂清漆后处理后包装在检验合格后,需要对塑料件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包装材料需要根据产品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和使用。
以上是汽车塑料件电镀工艺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和操作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塑料电镀工艺(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塑料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塑料电镀作为一种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具有环保、高效、经济等优点。
本文对塑料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备与材料以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引言塑料电镀工艺是一种在塑料表面形成金属镀层的表面处理技术。
通过在塑料表面涂覆一层金属薄膜,可以赋予塑料材料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性。
塑料电镀工艺在电子、汽车、家电、日用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塑料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塑料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镀层。
具体过程如下:1. 塑料表面预处理:将塑料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提高塑料表面的亲水性。
2. 涂覆导电涂料:在塑料表面涂覆一层导电涂料,使塑料表面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
3. 预处理:将涂覆导电涂料的塑料工件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干燥等,为电镀提供良好的条件。
4. 电镀:将预处理后的塑料工件放入电镀槽中,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塑料表面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5. 后处理:将电镀后的塑料工件进行清洗、干燥、烘烤等后处理,提高镀层的性能。
三、塑料电镀工艺流程1. 工件清洗: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2. 表面预处理:对工件进行喷砂、喷丸、等离子清洗等表面处理,提高塑料表面的亲水性。
3. 涂覆导电涂料:在塑料表面涂覆一层导电涂料,干燥后形成导电层。
4. 预处理:清洗、干燥导电层,确保导电层与塑料表面结合牢固。
5. 电镀:将工件放入电镀槽中,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塑料表面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6. 后处理:清洗、干燥、烘烤等后处理,提高镀层的性能。
四、设备与材料1. 设备:塑料电镀工艺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电镀槽、电源、控制系统、搅拌器、加热器等。
2. 材料:塑料电镀工艺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导电涂料、电解质溶液、金属离子等。
五、应用1. 电子行业:塑料电镀工艺在电子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手机、电脑、家电等产品的塑料部件表面处理。
塑料电镀入门
塑料电镀入门现代电镀网讯:塑料电镀是随着塑料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一种电镀工艺。
它不仅能节省大量的金属材料,减少繁杂的加工工序,减轻设备重量,还能有效地改善塑件的外观及电、热等性能,提高其表面机械强度等。
因此在电子工业、国防科研、家用电器乃至日用品上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塑料电镀工艺原理塑料电镀工艺流程三种塑料电镀工艺流程对比塑料电镀常见故障分析塑料电镀质量控制塑料电镀质量要求1、外观应比金属制品的电镀表面更光洁,不能有毛刺及麻点,手感光滑,次要考核部位及反面等各部位都要有镀层包覆,且色泽白净,不能发黑、露塑及夹具拉毛印。
2、耐蚀性能CASS试验24h至少在8级或以上,要求更高的达到48h8~9级或以上。
3、镀层结合力经以上化学去油后,铝合金表面呈灰黑色,手擦时有一层黑灰,必须经过强酸出白。
塑料电镀质量问题解决途径1、必须有良好的镀前塑料毛坯和金属电镀一样,不合格的毛坯是镀不出合格或良好的镀件,尤其塑料制品的毛坯比金属制品的毛坯还要难检查,因此,要重视镀前的塑料毛坯。
2、对塑料毛坯必须要有质检工序质检人员必须要由有经验的、熟悉塑料电镀的人员担任。
重视这一环节,对提高成批产品电镀质量的稳定性肯定是有益的,但不少工厂往往不以为然。
3、避免前处理工序中镀件的碰撞在前处理的各道工序中镀件不能碰撞,尤其在70℃左右的浸蚀(粗化)工序中,ABS塑料在这一温度时,软化增加,硬度降低,如果有碰撞则很容易擦毛,镀后必有印点。
塑料电镀应用现状装饰性现代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日趋轻量化且豪华美观,其塑料电镀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车门拉手、商标、反光镜、方向盘、轮壳罩等装饰,大量采用塑料电镀制品。
增加塑料配件的用量对降低车体重量是有效的措施,但是若没有电镀金属作为其表面装饰和防护,是不现实的。
除了汽车,在高级游轮、高速列车、飞机上都不乏用塑料电镀制品做装饰,特别是造型独特的标志性商标类雕塑制品,采用塑料成型可以很方便复制出其完美的造型而又在其表面呈现各种高档的金属质感。
塑胶电镀基本知识
塑膠電鍍塑料上電度成功與否,不僅與電鍍工藝有關,而且與塑料零件的設計與成型工藝有密切關系.從電鍍工藝的角度出發,對塑料件有如下要求:(一)塑料件的設計(1)應遵循“獲得完好注塑成型件的技術要求”進行注塑成型,有時還要求更加嚴格,因為零件表面的缺陷經電鍍后會顯得更為明顯.(2)零件的外形應有利于獲得均勻的鍍層,如較大的平面中間要稍微突起,突起度約為0.10~0.15mm/cm;棱角應倒圓,外角的倒圓半徑為≧1mm、內角的倒圓半徑為≧0.5mm;盲孔及凹槽的底棱邊應圓滑過渡,其半徑宜>3mm;盲孔深度最好不超過孔徑的一半,否則對孔底的鍍層厚度應不作要求;V形溝槽的寬與深之比應大于3.(3)零件應有適當的壁厚,若太薄則易變形而影響鍍層的附著力;若太厚則注塑成型時易產生收縮痕跡.一般在2.3~3.0mm,最薄不宜<1.9mm,最厚不宜>3.8mm.(4)最好不要有金屬鑲嵌件,因為金屬與塑料的膨脹系數相差大,溫度的變化易引起裂紋而使溶液滲入.若不能避免時,盡量選用膨脹系數較大的鋁制作.鑲嵌件周圍的塑料應有足夠的厚度,並將鑲嵌件的表面加工出溝槽或進行滾花.(5)應考慮電鍍裝挂的位置,因為裝挂接觸點會在鍍后留下痕跡,所以應安排在不影響外觀的部位.此外因裝挂時卡緊力較大,應防止薄壁零件的變形.在不妨礙裝飾外觀的情況下,還可以保留澆口作為裝挂位置,電鍍后再將澆口除去.(二)對成型工藝的要求以常用的ABS塑料為例,介紹對注塑成型工藝的要求.這些原則對其它塑料也適用.(1)原材料應在80~90。
C下烘幹4h,(有人建議,在110~120。
C烘烤30分鐘以上)否則殘留的水分將會在成型零件表面產生氣泡.流線紋而影響外觀.(2)不要使用膠模劑(特別是硅油類脫模劑),否則會對鍍層的附著力產生很不利的影響.若脫模實在困難,也只能使用滑石粉或肥皂水作脫模劑.(3)應采用較高的注塑溫度(255~275。
C),這樣可提高鍍層的附著力.(4)模溫在45~95。
塑料件电镀原理
塑料件电镀原理
塑料件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它可以为塑料制品赋予金属外观和性能。
电镀工艺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准备工作、电镀和后处理。
首先,为了确保电镀效果良好,塑料件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洗、激活和预处理。
清洗能够去除塑料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以提供充足的附着力。
激活是通过化学方法在塑料表面生成能够与金属起化学反应的活性基团,提高电镀层的附着力。
预处理则是在激活后进行的,通常包括涂覆一层活性剂或底漆,以提高金属层的光滑度和均匀度。
接下来是电镀过程。
电镀是通过使用电解质溶液和电流来在塑料表面沉积金属层。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离子会在电极表面还原成金属,形成金属层。
塑料件则作为工作电极,与阳极连接。
通电后,金属离子会受到吸引并沉积到塑料表面,形成金属层。
通常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有镀铜、镀镍、镀铬等。
最后是后处理。
电镀后的塑料件需要进行清洗和抛光等处理,以提高表面的光洁度和光亮度。
清洗能够去除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和污垢,而抛光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电镀层的光滑度和亮度。
总的来说,塑料件电镀通过准备工作、电镀和后处理三个步骤,能够使塑料表面形成金属层,从而赋予其金属外观和性能。
这一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家电和装饰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塑料电镀知识
电镀知识(一)1.电镀的定义和分类1-1.电镀的定义随着工业化生产的不断细分,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在实际产品中得到应用的设计效果也日新月异,电镀是我们在设计中经常要涉及到的一种工艺,而电镀效果是我们使用时间较长,工艺也较为成熟的一种效果,对于这种工艺的应用在我们的产品上已经非常多,我们希望通过总结我们已有的经验作一些设计的参考性文件,可以更好的将电镀效果应用在我们的设计上,也更合理的应用在我们的设计上,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带来一些方便。
通过这种工艺的处理我们通常可以得到一些金属色泽的效果,如高光,亚光等,搭配不同的效果构成产品的效果的差异性,通过这样的处理为产品的设计增加一个亮点。
1-1-1.电镀的定义电镀就是利用电解的方式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就叫电镀。
简单的理解,是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或结合。
电镀工艺的应用我们一般作以下几个用途:a.防腐蚀b.防护装饰c.抗磨损d.电性能:根据零件工作要求,提供导电或绝缘性能的镀层e.工艺要求1-1-2.常见镀膜方式的介绍这里从类同与电镀的一些工艺作分析介绍,以下的一些工艺都是在与我们电镀相关的一些工艺过程,通过这样的介绍给大家对这些工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化学镀(自催化镀)autocalytic plating在经活化处理的基体表面上,镀液中金属离子被催化还原形成金属镀层的过程。
这是在我们的工艺过程中大多都要涉及到的一个工艺工程,通过这样的过程才能进行后期电镀等处理,多作为塑件的前处理过程。
电镀electroplating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这种工艺过程比较烦杂,但是其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沉积的金属类型较多,可以得到的颜色多样,相比类同工艺较而言价格比较低廉。
电铸electroforming通过电解使金属沉积在铸模上制造或复制金属制品(能将铸模和金属沉积物分开)的过程。
塑料电镀工艺知识培训
解胶前
解胶后
2013-8-10
信邦集团
18
7、化学镍I、II
主要成份及含量:硫酸镍NiSO4 (28-32g/l) 柠檬酸钠Na3Cit (35-55g/l) 次磷酸钠NaH2PO2( 13-18g/l) 氯化铵NH4Cl(30-35g/l) 氨水NH3H2O(镀液的20ml/l) 操作条件:温度 36~42℃; 过滤 6转/小时以上 PH值 7.8~8.3
2013-8-10 信邦集团 12
4、稀盐酸
主要成份:CP盐酸 30-40ml/L 操作条件:温度 常温 过滤 4转/小时以上 作用:避免带水进入钯水槽,一定程度上维 持“钯水”溶液中二价锡和酸的含量,避免二 价锡水解。
2013-8-10
信邦集团
13
5、钯水。
主要成份及含量:氯化钯PdCl2(35-45ppm) 氯化亚锡SnCl2(1-2g/l) CP盐酸( 280-320mL/L) 操作条件:温度 22~30℃; 过滤 6转/小时以上
2013-8-10
信邦集团
30
15、封口镍
主要成份及含量:硫酸镍NiSO4 (330-360g/l) 氯化镍NiCl2 (60-65g/l) 硼酸H3BO3 (45-48g/l 微孔剂 (0.8-1.0g/L ) 分散剂( 0.1-0.2ml/L) 湿润剂( 1.0-2.0ml/L) 操作条件:温度 52~58℃; 阳极 镍角 PH值 3.8~4.1 搅拌 空气搅拌 循环 6转/小时以上
2013-8-10
信邦集团
பைடு நூலகம்14
作用:
我司所使用的钯水是经过敏化(吸附Sn2+)与活化(还原) 后得到的胶体钯。活化是通过氯化亚锡还原钯离子并形成 胶体钯和锡酸胶体。锡酸胶体是胶体钯的保护体,使胶体 钯活化液稳定。 反应机理: Sn2+ + Pd2+→Sn4+ + Pd ↓ (胶体) 反应生成的金属钯以微胶粒形态分散于溶液中,反应生成 的Sn4+ 则能包围住金属钯胶粒而使其稳定分散,形成胶 体溶液,从而能使胶件表面吸附上一层被Sn4+ 所包围的 胶体钯粒子 ,经后续解胶后,钯粒子成为化学镀的催化活 性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的基本知识及电镀件的设计要点目录1.电镀的定义和分类1-1.电镀的定义1-2.电镀的分类1-3.电镀的常见工艺过程2.常见电镀效果的介绍2-1.高光电镀2-2.亚光电镀2-3.珍珠铬2-4.蚀纹电镀2-5.混合电镀3.电镀件设计的常见要求3-1.电镀件镀层厚度对配合尺寸的影响3-2.电镀件变形的控制3-3.局部电镀要求的实现3-4.混合电镀效果对设计的要求3-5.电镀效果对设计的影响3-6.电镀成本的大致数据1.电镀的定义和分类1-1.电镀的定义随着工业化生产的不断细分,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在实际产品中得到应用的设计效果也日新月异,电镀是我们在设计中经常要涉及到的一种工艺,而电镀效果是我们使用时间较长,工艺也较为成熟的一种效果,对于这种工艺的应用在我们的产品上已经非常多,我们希望通过总结我们已有的经验作一些设计的参考性文件,可以更好的将电镀效果应用在我们的设计上,也更合理的应用在我们的设计上,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带来一些方便。
通过这种工艺的处理我们通常可以得到一些金属色泽的效果,如高光,亚光等,搭配不同的效果构成产品的效果的差异性,通过这样的处理为产品的设计增加一个亮点。
1-1-1.电镀的定义电镀就是利用电解的方式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就叫电镀。
简单的理解,是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或结合。
电镀工艺的应用我们一般作以下几个用途:a.防腐蚀b.防护装饰c.抗磨损d.电性能:根据零件工作要求,提供导电或绝缘性能的镀层e.工艺要求1-1-2.常见镀膜方式的介绍这里从类同与电镀的一些工艺作分析介绍,以下的一些工艺都是在与我们电镀相关的一些工艺过程,通过这样的介绍给大家对这些工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化学镀(自催化镀)autocalytic plating在经活化处理的基体表面上,镀液中金属离子被催化还原形成金属镀层的过程。
这是在我们的工艺过程中大多都要涉及到的一个工艺工程,通过这样的过程才能进行后期电镀等处理,多作为塑件的前处理过程。
电镀electroplating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这种工艺过程比较烦杂,但是其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沉积的金属类型较多,可以得到的颜色多样,相比类同工艺较而言价格比较低廉。
电铸electroforming通过电解使金属沉积在铸模上制造或复制金属制品(能将铸模和金属沉积物分开)的过程。
这种处理方式是我们在要求最后的制件有特殊表面效果如清晰明显的抛光与蚀纹分隔线或特殊的锐角等情况下使用,一般采用铜材质作一个部件的形状后,通过电镀的工艺手段将合金沉积在其表面上,通常沉积厚度达到几十毫米,之后将形腔切开,分别镶拼到模具的形腔中,注射塑件,通过这样处理的制件在棱角和几个面的界限上会有特殊的效果,满足设计的需要,通常我们看到好多电镀后高光和蚀纹电镀效果界限分明的塑胶件质量要求较高的通常都采用这样的手段作设计。
如下图所见的棱角分明的按键板在制造上采用电铸工艺的话,会达到良好的外观效果。
图1-1 按键电镀效果1真空镀vacuum plating真空镀主要包括真空蒸镀、溅射镀和离子镀几种类型,它们都是采用在真空条件下,通过蒸馏或溅射等方式在塑件表面沉积各种金属和非金属薄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得到非常薄的表面镀层,同时具有速度快附着力好的突出优点,但是价格也较高,可以进行操作的金属类型较少,一般用来作较高档产品的功能性镀层,例如作为内部屏蔽层使用。
1-2.电镀的常见工艺过程1-2-1.电镀工艺过程介绍就塑胶件而言,我们常见的塑胶包括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塑料均可以进行电镀,但需要作不同的活化处理,同时后期的表面质量也有较大差异,我们一般只电镀ABS材质的塑件,有时也利用不同塑胶料对电镀活化要求的不同先进行双色注塑,之后进行电镀处理,这样由于一种塑胶料可以活化,另一种无法活化导致局部塑料有电镀效果,达到设计师的一些设计要求,下面我们主要就ABS 材料电镀的一般工艺过程对电镀的流程作一些介绍。
通过这样的过程后塑胶电镀层一般主要由以下几层构成:如图所示,电镀后常见的镀层主要为铜、镍、铬三种金属沉积层,在理想条件下,各层常见的厚度如图所示,总体厚度为0.02mm左右,但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由于基材的原因和表面质量的原因通常厚度会做的比这个值大许多,不过类似与精美这样的大型电镀厂可以较好的达到这样的要求。
1-2-2.电镀层标识方法在对镀层的技术要求的标识上可以参照下面的办法:1.金属镀层标识时采用下列顺序表示:例如:PL/Ep·Cu10bNi15bCr0.3塑料,电镀光亮铜10μm以上,光亮镍15μm以上,普通铬0.3μm以上,下面表格是对上面标识方法中一些效果的表达方式。
2.常见电镀效果的介绍2-1.电镀效果介绍2-1-1.高光电镀高光电镀的效果的实现通常要求模具表面良好抛光,注射出的塑件采用光铬处理后得到的效果。
图略!2-1-2.亚光电镀亚光电镀的效果的实现通常要求模具表面良好抛光,注射出的塑件采用亚铬处理后得到的效果。
图略!2-1-3.珍珠铬珍珠铬电镀的效果的实现通常要求模具表面良好抛光,注射出的塑件采用珍珠铬处理后得到的效果。
2-1-4.蚀纹电镀蚀纹电镀的效果的实现通常要求模具表面处理出不同效果的蚀纹方式后,注射出的塑件采用光铬处理后得到的效果。
2-1-5.混合电镀在模具处理上既有抛光的部分又有蚀纹的部分,注射出的塑件电镀后出项高光和蚀纹电镀的混合效果,突出某些局部的特征。
2-1-6.局部电镀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使得成品件的表面局部没有电镀的效果,与有电镀的部分形成反差,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
2-1-7.彩色电镀通过采用不同的电镀溶液,在电镀后塑件表面沉积的金属会反射出不同的光泽,形成独特的效果。
图略!3.电镀件设计的常见要3-1.电镀件设计的原理3-1-1.电镀件设计的基本原理电镀件在设计中有很多特殊的设计要求可以提出,大致为以下几点:1.基材最好采用ABS材料,ABS电镀后覆膜的附着力较好,同时价格也比较低廉。
2.塑件表面质量一定要非常好,电镀无法掩盖注射的一些缺陷,而且通常会使得这些缺陷更明显。
3.在结构设计时有几点也要关注外形要适合于电镀处理:1)表面凸起最好控制在0.1~0.15mm/cm,尽量没有尖锐的边缘。
2)如果有盲孔的设计,盲孔的深度最好不超过孔径的一半,负责不要对孔的底部的色泽作要求。
3)要采用适合的壁厚防止变形,最好在1.5mm以上4mm以下,如果需要作的很薄的话,要在相应的位置作加强的结构来保证电镀的变形在可控的范围内。
4)在设计中要考虑到电镀工艺的需要,由于电镀的工作条件一般在60度到70度的温度范围下,在吊挂的条件下,结构不合理,变形的产生难以避免,所以在塑件的设计中对水口的位置要作关注,同时要有合适的吊挂的位置,防止在吊挂时对有要求的表面带来伤害,如下图的设计,中间的方孔专门设计用来吊挂。
5)另外最好不要在塑件中有金属嵌件存在,由于两者的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升高时,电镀液体会渗到缝隙中,对塑件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4.在塑件的加工时,要关注到几个问题,其一塑胶料在加工时要充分烘干,否则残留的水分会对塑件表面造成气孔、流线纹等缺陷,严重影响电镀的效果,另外尽量避免使用脱模剂,因为脱模剂的使用会对电镀膜的附着力产生影响。
3-2.电镀件设计时的特殊要求3-2-1.电镀件镀层厚度对配合尺寸的影响电镀件的厚度按照理想的条件会控制在0.02mm左右,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可能最多会有0.08mm的厚度,所以在有滑动配合的位置上,单边的间隙要控制在0.3mm以上,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是我们对电镀件配合时需要作的关注。
3-2-2.电镀件变形的控制由于电镀流程中,几道工序的工作温度都在60℃~70℃,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吊挂的工件极易发生变形,如何控制制件的变形是我们在加工中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同电镀厂工程师的交流后认为关键在于要在塑件结构上要充分考虑挂接方式和支撑结构的设计,目的就是增强整个架构的强度,一般的做法都是在注射的流道结构上设计各种结构,即保证了塑流的填充有加强了整体的结构,电镀的时候,一起进行电镀,电镀后剪掉浇道得到最后的成品。
3-2-3.局部电镀要求的实现在我们的设计中常常要求在制件表面的不同局部实现不同的效果,在电镀件上也常常出现这样的需求,我们通常采用以下三个方法来实现这个功用:1.如果可以分件,建议作成不同的部件,最后装配成一个零件,在形状不复杂并且组件有批量的条件下的情况下,开一套小的模具注射的费用会形成比较明显的价格优势,2.如果是在不影响外观的局部要求不电镀,通常可以采用加绝缘油墨后进行电镀的方法进行加工,这样喷涂了绝缘油墨的部位就会没有金属覆膜,达到要求,其实这是我们在设计中常常涉及到的一个部分,因为电镀后的制件会变硬变脆,是我们不希望得到的结果,所以尤其在按键这类的制件上它的拐臂是我们不希望被电镀上的部分,因为我们需要它有充分的弹性,局部电镀在这个时候就非常必要。
在另外的情况下也常用到,类似于PDA这类的轻巧的制品,一般电路板直接固定在塑胶壳体上,为了防止对电路的影响,通常在同电路有接触的部分均进行绝缘处理,这时多采用油墨的方式来进行电镀前对局部的处理。
电镀设计中需要局部喷涂绝缘油墨时,遇到如上图的情况下,要想得到如图所示的效果(蓝紫色表示电镀的部分),实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电镀时电镀的部分要形成连通的回路才可以对各个局部形成良好的电镀层,而如图所示,各个电镀表面被分割成好多部分,无法实现均匀的电镀效果。
上面的部件最终可以采用上图的方式实现,只有这样形成良好的回路可以让电流和液体中的电离子良好的反应,才能实现良好的电镀效果。
3.另外一种办法就是采用类似双色注塑的工艺,一般如果有双色注射机,可以将ABS和PC分不同的阶段注射,制成塑件后进行电镀处理,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两种塑料对电镀液的不同附着力导致ABS的部分有电镀的效果而PC的部分没有电镀的效果,达到要求,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将制件分成两个两个部分,现将一个部分进行注射后进行电镀处理,将处理后的制品再装入另外一套模具中进行二次注射得到最终的样品。
3-2-3.混合电镀效果对设计的要求我们在设计中常常采用高光电镀和蚀纹电镀的效果共同作用在一个制品上得到特殊的设计效果,通常在设计中建议采用较小的蚀纹,这样效果会比较好,但这样的设计时,为了不会使蚀纹的效果被电镀所掩盖,有时会电镀两层后就不进行电镀,这样的后果是电镀第二层的镍会比较容易氧化变色,影响设计的效果。
3-2-4.电镀效果对设计的影响这里主要指如果作有颜色的电镀效果时,要提交色差表,因为电镀后的颜色无法做到均匀一致,不同的制件会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要提供可以接受的颜色差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