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 (1-3 )章 【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20章)】【圣才出品】
A.现实
2 / 212
圣才电子书
B.宏观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想象
D.隐含
【答案】B
【解析】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
【解析】B 项是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C 项是哲学思辨阶段的特点。
2.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的学科。[2008 年 11 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情感 【答案】B 【解析】F·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心理学取向,如同心理学家在个体心理 学的研究中将人的心理分为内隐的意识和外显的行为一样。他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1 / 2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2008 年 5 月心理咨询师 二级]
A.社会哲学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 C.经验描述阶段 D.实证分析阶段 【答案】C 【解析】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 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圣才电子书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 章 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2009 年 5 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圣才出品】
第15章领导者与下属群体15.1 本章要点●特质论、情境论、行为论对“为什么某些人能够成为领导人而有些人却只能作被领导的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领导人具有对于别人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不同的领导人在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时,其速度和效果是不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领导行为的类型和领导方式的特征。
●并不存在惟一“好”的领导方式,这是因为有必要考虑特定领导方式与群体特点、任务特点之间的匹配。
本章对阐述了社会群体为什么需要领导?其领导人都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人更可能成为领导人?领导人对别人的“领导力”或“影响力”都从何而来?什么样的领导行为会使领导工作更有效?等等问题。
15.2 重难点导学一、领导者与群体接受1.领导者及其地位领导者(leader)是在群体中处于法定或实际的领导地位,力图影响群体行为的人。
根据这一定义,领导者具有如下特点:领导者是所在群体的成员,但其权力地位高于其他成员。
担任领导职务,履行领导职能,运用领导权力,担负领导责任。
他对下属具有正式的影响权力。
领导者是群体的带头人,具有正确地辨明前进方向和制定行动路线的作用。
领导者是群体的带动者和激发者,按照适当的方式组织成员,促进和引导他们朝特定方向前进。
领导者是借助于一定途径和方法影响下属的心理与行为的人。
领导者是理念、价值和行为方式的创新者。
领导者与管理者(manager)有所不同。
(1)领导者的功能是“领”和“导”,根据外部环境和群体实际状况,确定群体行动的正确方向和行动策略,并且带领群体向这一方向顺利前进。
管理者的功能是“管”和“理”,处理群体的具体事务,理顺内部关系,进行配合协调。
领导者的工作是战略性、方针性、政策性的,管理者的工作是战术性、具体操作性的。
(2)领导者的领导对象是人,即群体和群体成员,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激励。
管理者的管理对象是人、财、物,以及信息、时间等,把它们结合与协调起来,达成群体目标。
2.领导者的产生和群体接受(1)特质论的解释特质论(trait theory)基于这样一种假定: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者,而其他人只能做臣民,在于他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特质)。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A.群体思维B.群体极化C.社会助长【答案】B【解析】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可行方案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A.证实偏差B.自我中心偏差C.基本归因偏差D.自我服务偏差【答案】B【解析】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
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
A项,证实偏差是指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C项,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D项,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常常有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
3.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生理自我B.物质自我C.社会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D【解析】G·W·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从3岁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是社会自我的阶段。
这个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心理的自我的发展阶段,称为主观化时期。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
第1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1.1 复习笔记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思辨期(社会心理思想早期积累阶段)1.中国古代的社会心理思想(1)孔子——提出了判断人的善恶的社会知觉思想,认为了解人不仅要直接观察人的言行,还要依据不同性质群体对某人的相反评论来作出判断。
(2)诸葛亮——提出“知人”的七种方法。
(3)老子一一认为人的内心与外部表现存有复杂关系,并对如何判断人性进行过种种论述,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
(4)古代军事方面有关士气和策略的论述。
如尉缭子的“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
民之所以战者,气也。
气实则斗,气夺则走”和孙子有关用兵的“诡道”。
2.西方的社会心理思想(1)古希腊的柏拉图是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问题及主张的思想家,其理论要点如下:①宇宙是有理性的,人类灵魂的一部分是纯粹理性,而另一部分是无理性的,包括人的意志和欲望。
当理性、意志、欲望各司其能,相互制约,人的生活就会幸福,达到至善。
②提出“理想国”的构想。
社会上有许多阶级,受过哲学训练的哲学家或君主,代表理性;军人代表意志;农业生产者,手工业者和商人代表低级的欲望。
人们各司其能,社会就是一个完善的“理想国”。
柏拉图依据自己的心理学思想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设想,是西方社会心理学思想的一种“始创”。
(2)柏拉图之后还有许多哲学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如亚里斯多德提出“人是社会性动物”和“人有社会需求”等主张。
(二)经验描绘期(社会心理学孕育或成型阶段)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
1.社会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2)技术的革新与科学的进步;(3)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2.民族心理学和群众心理学的发展(1)心理学中的民族心理学①1824年,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先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但他否认心理内容的客观来源和心理本质的可知性,因而无法解决个体心理的社会性以及种种社会心理问题。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6章 态度及其改变)【圣才出品】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反映的态度属性是()。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强度B.外显度C.方向D.深度【答案】D【解析】深度是指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卷入越深。
A项,强度是指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B项,外显度是指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C项,方向是指态度的指向。
2.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归因B.态度C.动机D.情绪【答案】B【解析】A项,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C项,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D项,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3.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情感成分B.行为倾向成分C.认知成分D.动机成分【答案】A【解析】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一般来讲,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4.对于态度转变的P-O-X模型,正确的说法包括()。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B.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C.P-O关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D.P-O关系为否定时的不平衡为强不平衡【答案】ABC【解析】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
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5.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行为B.情感C.感觉D.行为倾向【答案】D【解析】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 (cognition,认知)、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行为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态度及其改变)【圣才出品】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6.1 本章要点●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它由感情、认知与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所组成。
●态度与行为之间具有较复杂的关系。
合理行动理论表明,行为意向取决于不同信念引起的态度及主观规范两变量的相对强度。
它启发人对态度机制作更深入的思考。
●在态度形成方面,除学习论、诱因论外,较引人注目的是认知相符论,其中平衡论与认知失调论最为突出。
●当前,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研究得较多的是态度改变的过程、影响因素与各种变量及劝说方法等。
本章着重阐述了态度改变的模式和若干具体的实验研究,对维持或改变态度的劝说工作具有应用价值。
此外,还介绍了态度测量的一些常用方法。
6.2 重难点导学一、态度及其形成1.什么是态度(1)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对于这个定义应作几点说明。
①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propension)。
态度是指人依据自己的经验或观点、对特定的事物在内心进行意义估量或凭直觉做出如何对待的一种心理倾向。
它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潜在的心理状态。
②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如人(他人、自己)、物、事件、群体、制度、民族、国家以及代表各类事物的观念等。
③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估量(即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如重视或轻视、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喜爱或厌恶、趋向或回避、接受或拒绝,以及处于上述两极端之间的一种中性位置状态。
④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这称作态度的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对于态度究竟涉及哪些心理成分,通常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单成分说,认为态度主要是感情(affection)的表现。
瑟斯顿认为“态度是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第10章亲社会行为10.1 本章要点●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同时对立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研究者提出三种不同的理论,即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进化理论。
●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情境、被助对象的特点和助人者的特点等。
●由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到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创设一定的社会条件来影响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本章阐述了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了亲社会行为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研究。
10.2 重难点导学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1.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亲社会行为(prosocia1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
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
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受损失和面临严重危险的含义。
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都由利他主义引起,它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所以它是一个比利他行为更宽泛的概念。
“亲社会侵犯”的概念,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
例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适当的惩罚等。
2.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①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相互作用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受到“社会经济学”导向的。
人们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目的在于以个人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的交易。
助人行为有隐藏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树立形象,得到赞许或友谊;解除或减轻我们内心的烦扰。
通过对与艾滋病患者交朋友的志愿者动机的调查可以将这些志愿者的动机归纳为如下六种:知识:更好地了解人们或学习技能;职业:通过经验和交往增强职业能力;社会适应:成为群体的一员并得到赞许;自我防卫:减轻内疚或逃避个人问题;提高自尊:提升自我价值和信心;价值表达:表达个人的价值观和对他人的关怀。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侵 犯)【圣才出品】
2.挫折—侵犯学说是由( )提出的。[2003 年 8 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罗伦兹 B.弗洛依德 C.班杜拉 D.多拉德、米勒 【答案】D 【解析】挫折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1 /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 /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现象。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于社会评价的 关注。因此,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 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也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9章 侵 犯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和个体侵犯行为之间是( )。[2007 年 5 月心理 咨询师二级] A.零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不确定 【答案】C 【解析】心理学家认为,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 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 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即个体侵犯行为随着去个性 化状态的增强而增加,因此答案为 C。
4.小明平时温文尔雅,但有一天大家都在乱“起哄”时,他也表现出粗鲁无礼,这是去个性化现象 D.社会助长现象 【答案】C 【解析】去个性化指个人在群体中处于相对丧失个性状态的现象,个人在群体情境中可 能失去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失去自我控制,行为放肆,表现出独处时通常不会作出的行为。
10.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 )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很复杂 【答案】A 【解析】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挫折越大,导致的侵犯越强。哈里斯用研究支持了这一假 说。因此,侵犯强度与受挫强度成正相关。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2章 合作与竞争)【圣才出品】
第12章合作与竞争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和合作的理论,叫()。
[2004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FIRO理论B.认知失调论C.社会交换论D.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答案】D【解析】多伊奇提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以解释竞争和合作。
A是舒茨提出的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B是费斯廷格提出的。
C项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2.()是指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A.合作B.竞争C.让步D.妥协【答案】B3.()是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
A.社会生活中的利益一致和冲突B.在社会设定的价值尺度上获得积极评价,得到别人的注意与承认C.帮助他人D.在社会比较中占优势【答案】A【解析】社会生活中的利益一致和冲突,是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B项是合作与竞争的原发心理原因。
4.在合作与竞争的实验研究中,卡车游戏和囚犯两难困境实验都表明,不管是选择合作还是竞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A.社会文化B.威胁C.信息沟通D.奖励方式【答案】B5.奖励对合作或竞争倾向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
在一定情况下,()对合作影响不大,但()则使人们倾向于竞争。
A.增加报酬减少报酬B.增加报酬报酬不变C.报酬不变减少报酬D.减少报酬增加报酬【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是竞争的基本条件。
[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对同一目标的争夺B.可能出现零和冲突或双赢结局C.应按社会规范进行D.互相交流与感情分享【答案】ABC【解析】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其基本条件是:①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②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
③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④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2.人际互动主要的形式有()。
A.感情相容B.利益冲突C.合作D.竞争【答案】CD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是指()。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0章 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化,使个体责任意识丧失;或者个体倾向于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导致责任分散,使自 己的责任减轻。因此答案为 B。
3.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 都不愿去帮助他。下列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 )
10.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 )。
4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 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 D.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 【答案】B 【解析】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当旁观者人数越多时,人们对受害者提供 帮助的可能性越低。也就是说,他人在场对个体的助人行为有负面影响。
A.人们比较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 B.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C.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 素 【答案】D 【解析】经过的路人不帮助摔倒的酗酒者,是因为他们觉得“摔倒爬不起来”这一困境 是酗酒者自身(过量饮酒)造成的,他自己应承担主要责任。
5.在他人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以后,再向他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要求时,往往容易被 接受,这种技术被称为( )技术。
A.英雄 B.旁观者 C.登门槛 D.留面子 【答案】D
6.亲和行为起源于( )。 A.依附反射 B.依恋 C.学习 D.社会性 【答案】B 【解析】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称作亲和动机。亲和即合群, 是人际吸引最低层次。亲和需要引起亲和动机,而亲和动机导致亲和行为。亲和起源于依恋。 合群在个体的早期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社会心理学概述1.1复习笔记心理学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理解自我的探求过程。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不仅关注个体本身的特性,还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一)认识自己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可以从两方面人手1.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从情境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非常强调从第二个方面去认识他人,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
(三)认识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形态常常决定着个人的行为选择。
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人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的可能反应,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要想理解生活的意义,首先就必须知道人们最需要什么。
Kennon M.Sheldon(2001)等人发现,自主(autonomy),能力(competence),关系(relatedness)和自尊(self-esteem)是人们最需要的品质。
二、社会心理学(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1.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2.D.Myers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视频精讲!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讲师:乔红霞课程学时:22视频数量:18目录说明:本课程共包括18个高清视频(共30课时)。
序号名称1 第1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1)2 第1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2)3 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4 第3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5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1)6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2)7 第5章归因与决策01:32:158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1)9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2)10 第7章沟通与人际吸引11 第8章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12 第9章侵犯13 第10章亲社会行为14 第11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15 第12章合作与竞争16 第13章从众、服从、依从17 第14章社会认同18 第15章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网授精讲班,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讲解教材章节内容。
说明:本课程仅提供第1-15章视频内容。
【辅导内容】(1)精讲教材核心考点。
按照教材篇章结构,讲解教材的重难知识点。
(2)串讲名校考研真题。
通过分析历年考研真题,梳理命题规律和特点,分析名校考研真题出题思路。
考虑到课时的需要以及相关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于一些简单的、考试不易涉及的知识点,本课程不予以讲述或一带而过,故建议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提前复习一遍教材。
注:本课程的学员可以下载电子版讲义打印学习。
【讲师简介】乔红霞,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二级),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方面研究。
所授课程主要有:《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等。
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编《社会心理学》教材一部,参与省、校级课题若干项,获省级奖励一项。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2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圣才出品】
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1.了解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意义与学习的必要性。
答: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理论。
这些理论大体上是沿袭心理学四大学派的传统观点,并在各自系列研究或争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四大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或认知学派)及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1)了解理论的意义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各学派对于种种社会心理实质或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
掌握这些理论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①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
具体问题的研究总是十分具体而生动的,其论说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但如果人们知道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属于某一学派,并把这一具体研究与学派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并纳入其中,就可以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意义。
理论还可以使各项具体研究摆脱零散与孤立状态,构成系统加以理解。
②可以对后继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
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内各种关系的一般表述或设想,它虽不能代替其中许多细节的具体研究,却能从全局中指出某些知识的空缺与亟待检验与实证的部分,因而能促使人们去作进一步填补性研究或验证性探讨。
任何研究在开题前,必须有理论上的设想,然后通过一定的操作步骤加以实证。
这种理论上的设想,可以从各个学派的理论中寻找立脚点,也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合理部分加以综合构成新思路。
有无一定理论作依据或参照,往往决定着一篇论文报告及其讨论的深浅度。
③可以推动理论的更新与发展。
每一种理论都有一批拥护者,表明它们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吸引力;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会有批评者或质疑者.并带来争论,表明它们并非都尽善尽美,也总含有片面性甚至错误。
理论的评析争辩有助于推动开展各自的理论性研究,同时也能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
(2)学习理论的必要性理论是经验的概括,研究的总结。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渐进性与相对性,有些观点只能以假说的方式存在,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来充实或完善。
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践服务或通过反复实验得到发展。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1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圣才出品】
第11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1.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认同于某些群体的原因。
答:个体(individual)亦即个人,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以独特方式行动的单个的人。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1)个体离开群体,就失去了与大社会联系的结点,心理活动与行为就失去了直接的参照,就不能获得不断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比较反馈,因而自我意识就失去了基点。
个体一旦组成群体,就有了不能简单由个体来解释的新的特征。
个人组成群体后出现的群体影响、群体心理气氛、士气、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现象,都是个体所没有的。
(2)群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况与特点。
群体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的特征还可能影响整个群体的走向。
总之,对于个体而言,群体是其直接的社会现实和联系宏观社会的中介,大社会对于个体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群体实现。
而个体对于大社会的反馈和影响作用,通常也需要借助群体来实现。
2.社会助长作用除即时行为效应之外,还可能对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答: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助长作用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数量上的增加,还可以提高有些工作中的行为质量。
社会助长作用不仅具有即时行为效应,还会对个体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结伴效应、观众效应、竞赛效应。
(1)结伴效应。
个体因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产生了效率提高的现象,从而使得个体渴望自己纳入到某团体中。
(2)观众效应。
观众效应是指当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个体会因他人在场而消除单调疲劳,努力表现自我,满足心理需要。
(3)竞赛效应。
社会助长产生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唤起行为内驱力,主要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意识。
因此,社会助长作用会激发个体的竞争意识。
3.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机制的异同点是什么?答:群体思维和群体极化都是群体决策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合作与竞争)【圣才出品】
第12章合作与竞争12.1 本章要点●合作与竞争是不同主体为实现共同利益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合作与竞争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合作与竞争方式的原发心理原因,另一方面是直接原因。
●合作与竞争既对立又统一,两者不能同时并存在同一主体的选择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与合作相比较,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的行为方式。
●合作的产生不仅依赖于目标相互依赖的性质,而且也依赖手段相互依赖的性质。
●一系列的实验证明,竞争和合作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相互作用次数、奖励及奖励方式、信息沟通状况、彼此信任的程度、社会文化因素等。
●在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中,合作与竞争执行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即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提高社会活动效率、推动道德、法制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本章介绍了有关合作和竞争的一些问题,包括合作与竞争的概念、心理机制、竞争与合作心理的趋势、影响竞争与合作的一些基本因素。
12.2 重难点导学一、合作与竞争概述1.合作与竞争的概念合作(cooperation)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competition)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2.合作和竞争的类型(1)合作的类型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按合作对象、目标的范围来分,可分为广义的合作和狭义的合作。
广义的合作是指人们为了某种共同利益而开展的一切互利互助活动。
狭义的合作是指有确定的合作对象、合作目标的合作,是合作者之间为了一个明确的利益目标而结成的合作关系。
按合作的层次来分,可分为简单合作与复杂合作。
简单合作是合作内容和过程相对简单的合作,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方面。
复杂合作是合作内容和过程较复杂的合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
按合作的内容来分,可分为经济合作、政治合作、文化合作、科技合作、军事合作等。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3章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1.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人是如何通过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既实现社会化,又实现个性化?答:个人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
个人随着身体的成熟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其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增加。
(1)社会化的实现对于整个同辈群体而言,无论是学前儿童、各阶段的学生还是成人,社会对于一个特定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这样,在同一个特定群体中生活的人们,会有着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
这种社会生活经历的共同性折射到他们心理内部就是经验的共同。
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发展起社会要求的共同的、与社会期望一致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使社会的社会化目标得以实现。
没有共同的社会生活、共同的经验,就谈不上社会化中共同性的形成。
(2)个性化的实现从个体的角度说,每一个人不仅有与其他同辈相对一致的共同社会生活,还有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难于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
每一个具体的社会化执行机构或执行者,除了按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要求期望和对待作为被社会化者的个人之外,还按照自己独特的倾向与方式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个人,从而导致每一个被社会化者与社会化执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而且,个人在与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并不是一个简单、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主动、具有能动性与选择性的主体。
这种能动与选择使得人们的经验世界具有了与其他任何人不同的一面。
这样,个人不仅会因为有与其他人相同或相类似的社会生活、相同的经历与相同的经验而被社会化,与此同时,他们还因为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社会生活、独特经历和独特经验而产生个性化,使他们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内容和表现方式上都高度具有个人色彩。
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传留,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2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圣才出品】
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生理自我B.物质自我C.社会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D【解析】G·W·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从3岁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是社会自我的阶段。
这个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心理的自我的发展阶段,称为主观化时期。
2.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属于()。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角色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答案】D【解析】A项,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所具有的地位、身份与角色之间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所感到的冲突。
B项,角色不清是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的现象。
C项,角色中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3.行为公式B=f(P,E)是()提出来的。
[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詹姆士B.麦独孤C.奥尔波特D.勒温【答案】D【解析】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公式为:B=f(P·E)。
4.社会学习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派别,它强调()。
[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文化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B.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C.事物意义及符号对个体行为的作用D.直接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答案】D【解析】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称作社会学习论。
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强化的作用,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用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学习。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从众、服从、依从)【圣才出品】
第13章从众、服从、依从13.1 本章要点●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经典的从众研究有谢立夫的“自运动现象”、阿希的知觉判断实验。
●从众行为可分为三类: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从众的原因有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的凝聚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有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以及个体的个性特征,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
●服从指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
米尔格菜姆的权威一服从实验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经典研究之一。
●服从原因有合法权力、责任转移。
影响服从的因素有他人的支持、行为后果的反馈、个性因素。
他人的支持会直接导致对权威的藐视,行为后果的反馈越直接,个性越成熟、道德水平越高,越会降低人们的服从行为。
●依从是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动。
诱导人们依从的社会影响技术有“登门槛”效应与技术、低球技术、“留面子”效应、过度理由效应与依从诱导策略。
本章介绍了从众的概念、经典的从众研究、从众的类型、从众的原因、影响从众的因素,同时介绍了服从和依从,讨论了依从的定义,依从与服从的区别,并特别介绍了诱导人们依从的社会影响技术。
13.2 重难点导学一、从众1.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1)从众的概念从众(conformity)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随大流)从众行为的特点是:①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像的。
[群体压力真实或想像性]②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
[群体压力的意识或无意识性]③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2)社会规范的形成社会心理学家谢立夫(M.Sherif)1935年进行了著名的“自运动现象”(auto kinetic phenomenon)的经典实验。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讲义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讲义第一部分教材精讲[视频讲解]第1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视频讲解]1.1本章要点●社会心理学大体经历思辨期、经验描绘期与实验期而逐渐成熟与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始终存在着争论,现在较普遍的看法是“人(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及其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实验法(现场试验)与非实验法(相关法及其他),它应当是多元的,也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心理学的来龙去脉、研究的对象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也评介了几种已在进行的主要的研究方法。
1.2重难点导学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想有着漫长的过去,但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只有短暂的历史。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三个时期:思辨期——即在哲学怀抱中出现并积累社会心理思想阶段;经验描绘期——即在母体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中孕育并脱胎而成为具有最初学科形式的成型阶段;实验期——以实验、实证为主要方法开展大量研究、不断充实内容和形成多种理论而渐趋成熟的独立发展阶段。
1.思辨期(社会心理思想早期积累阶段)有社会心理现象就会有社会心理思想。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思想家提出过不少社会心理思想。
在西方,被公认为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问题及主张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这许多主张与论述有的颇为深刻,但毕竟是零散的和思辨性的。
孕育时期·原始社会·人性之争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斯金纳西方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马基雅维里、霍布斯→弗洛伊德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中国荀子:“人生性恶,其善者伪也。
”·特点:依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的社会行为,无法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
【启蒙期】2.经验描绘期(社会心理学孕育或成型阶段)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20章 犯罪与司法心理)【圣才出品】
第20章犯罪与司法心理1.自由意志论和决定论都是怎样解释犯罪的?答:(1)自由意志论自由意志论(libertarian view)认为,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其选择过程是不受外部约束而是主动进行的。
因而犯罪行为是由犯罪人自己决定的。
对于预防和控制犯罪,自由意志论的观点是,尽管人是自由的,但自由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自由只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可能性,而并不是必然性。
(2)决定论决定论(determinism view)认为,人的行为完全由个人之外的因素决定;犯罪是在各种因素下“身不由己”的结果,只要具备了某种外部条件它就必然发生;预测和控制犯罪是可能的,只要知道某个人处于某种条件下,就可以知道他会不会犯罪。
2.什么是犯罪心理倾向,它是怎样形成的?答:(1)犯罪心理倾向犯罪者的人格特征在诸多方面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带有强烈犯罪性或犯罪倾向的人格,在特定条件下,使人更可能表现出实际犯罪行为。
刘丽君、李明杰等人(1995)的研究发现,罪犯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倾向显著大于正常人群。
罪犯总体个性倾向于外向,喜欢冒险,行为常受冲动的影响。
(2)犯罪倾向形成的因素①先天素质因素的影响染色体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有些罪犯比正常人多出一个Y染色体,但并不是每个有XYY染色体的人都犯罪。
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是,这些人比其他人“更可能”存在犯罪倾向。
之所以“更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障碍,存在更多的失调,或者具有更多的犯罪条件。
另外,某些特殊的骨相、脑电波和气质类型,智力的低下,精神病态等,都可能在社会化过程中起到类似的作用。
②社会环境的影响a.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及其对犯罪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影响犯罪倾向的重要因素。
社会环境包括构成社会的各个方面:家庭、学校和工作单位,同伴、邻里和大众传媒等。
第一,家庭家庭是人们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由一系列社会关系组成。
这些关系的不良和缺陷,有可能导致家庭成员的犯罪倾向。
麦科德(J.McCord,1979)的研究发现人身犯罪与家庭冲突、缺乏母爱、缺乏家庭监督有关,财产犯罪主要与缺乏母爱和监督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教材精讲[视频讲解]
第1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视频讲解]
1.1本章要点
●社会心理学大体经历思辨期、经验描绘期与实验期而逐渐成熟与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始终存在着争论,现在较普遍的看法是“人(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及其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实验法(现场试验)与非实验法(相关法及其他),它应当是多元的,也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心理学的来龙去脉、研究的对象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也评介了几种已在进行的主要的研究方法。
1.2重难点导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想有着漫长的过去,但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只有短暂的历史。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三个时期:思辨期——即在哲学怀抱中出现并积累社会心理思想阶段;经验描绘期——即在母体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中孕育并脱胎而成为具有最初学科形式的成型阶段;实验期——以实验、实证为主要方法开展大量研究、不断充实内容和形成多种理论而渐趋成熟的独立发展阶段。
1.思辨期(社会心理思想早期积累阶段)
有社会心理现象就会有社会心理思想。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思想家提出过不少社会心理思想。
在西方,被公认为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问题及主张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这许多主张与论述有的颇为深刻,但毕竟是零散的和思辨性的。
孕育时期
·原始社会
·人性之争
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斯金纳
西方
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马基雅维里、霍布斯→弗洛伊德
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中国
荀子:“人生性恶,其善者伪也。
”
·特点:依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的社会行为,无法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
【启蒙期】
2.经验描绘期(社会心理学孕育或成型阶段)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
首先是不少有关人的学科都提出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
19世纪中期,心理学是作为个体心理学发展起来的。
在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许多社会学家出现了研究群众心理的热潮。
这个时期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同时出版两本书:一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6)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另一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1866~1951)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1859年,[德]M.拉扎勒斯&H.斯坦达尔:创《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1875年,[德]A.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社会心理学”一词;1897年,[美]J.鲍德温:出版《心理发展的社会和伦理解释——一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一书;1897年,N.特利普里特:“竞争实验”——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1898年,[法]G.塔德:出版《社会心理学》,用“模仿”来解释社会行为;1908年,出版第一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英]威廉·麦独孤(W. McDugall):《社会心理学导论》;[美]爱德华·罗斯(E.Ross):《社会心理学》。
【形成期】
达尔文进化论
德国民族心理学
法国群众心理学
英国麦独孤的本能心理学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1875年,谢夫勒(德国)首次在现代意义上提出了“社会心理学”概念
1908年,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人物简介:
麦独孤·威廉(Mcdougall·William1871~1938)
英国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创建人,出生英国,卒于美国。
1890年毕业于曼切斯特大学。
1890~1894在剑桥大学学医,获学士学位,继而深造于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
1899年随剑桥人类学探险队前往大洋洲托雷斯海峡列岛考察土著人生活,回国后师从德国G.E.缪勒学习心理实验技术。
1900年认伦敦大学讲师。
1904年改任牛津大学心理哲学讲师。
1920年赴美国哈佛担任心理学教授,因反对机械论心理学,曾长期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论战。
1927年任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直至去世。
麦独孤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
指出:行为的特征是追求一定的目的,目的受人的本能来策动和维持,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
主要著作,1908年《社会心理学导论》、1911年《身体与心灵》,支持超感官知觉的研究。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Sigmund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
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12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
·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他的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释》(1900)《性欲三论》(1905)、《论无意识》(1915)、《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1926)、《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
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