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教学内容。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在学习了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改变的后续课。

本课的主旨是要学生认识到改变水的密度也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放在两杯“水”中看看是沉还是浮,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做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发现马铃薯在一个杯中全浮,在另一个杯中全沉,从而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做实验来研究马铃薯的沉浮。

实验一是取两个杯中的水放在火上烤,发现一杯水中可能有食盐。

学生做一杯盐水,验证盐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

实验三是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是通过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体现的。

最后的实验是对本课的扩展:把软木塞放在油上、把葡萄放在糖浆上,把铜砝码放在水银上,让学生理解物体的沉浮与液体密切相关。

教材内容的设计由四部分组成:(1)通过把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放在清水和盐水中出现不同现象,使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引发问题,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推测。

(2)进行盐结晶实验来验证其中一个水槽里的水含盐。

(3)通过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找到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

(4)利用软木塞、塑料块、葡萄分别浮在油、水、糖浆上和铜砝码浮在水银,进一步地让学生理解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由浅入深的活动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提出探究科学的假设,制定出探究方法,然后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思维加工、概括总结,最后得出探究结论,教学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生水平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有些物体在水中下沉,有些物体在水中上浮,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有一些间接关系,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这些知识都是与本节课相关的必要基础知识,学生都已具备。

学生对前面的研究兴趣很浓,对于同一个物体,在看似一样的水中出现有时下沉有时上浮的现象也有一定的兴趣。

这些课题都通过实验来研究,三年级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特别是这些实验很容易做成功,因此学生的兴趣盎然,教学很容易展开。

在学习过程中,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容易受实验器材的影响;本堂课的实验现象非常显眼,学生容易观察到,不会遗漏重要的实验现象;学生有了一些生活经验,比如夏天游泳的经历、坐船的经历都会产生联想;学生还学过假设、实验、验证以及通过现象寻找原因等思维方法,因此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难度不太大。

本节课的难点可能有两个:一是学生不易想到是水中溶解了盐或其他物质而导致马铃薯的沉浮;二是学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来检验水。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初步感知物体的沉浮与承载的液体有关。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1、知道物体的沉浮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
2、经历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烧杯、酒精灯、汤匙、筷子、大小马铃薯、清水、浓度较高盐水适量、打火机、量筒、滴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1、准备两个水槽,教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问:“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学生讨论、猜测,教师动手演示实验。

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老师把两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马铃薯在盐水中浮而在清水中沉;把两只马铃薯同时放在清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沉在水里;把马铃薯同时放在盐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浮起来。

根据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马铃薯的沉浮与水槽里的液体有关。

[设计意图: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实验的现象与学生的预测结果出现了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
(二)、梳理归纳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探究方向
1、教师出示大小个不同的马铃薯,把这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同一大小相同水的a、b水槽中结果大的沉下去小的马铃薯浮起来了。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谁来解释一下?怎么回事??
2、生:我觉得可能和它们的轻重有关系,大的重所以沉,小的轻,所以浮。

是吗?
(引发学生兴趣和对自己猜测的肯定)
3现在老师把它们拿起来,换一下,把小的放在a水槽里面,把大的放在b水槽里面。

结果小的马铃薯沉下去大的马铃薯浮起来了。

教师提问:这又是为什么啊?
生:我觉得还可能跟水有关,水不一样的话,可能导致马铃薯沉下去或浮上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导入新课”,教材上是通过大一小一的两个马铃薯放入盐水和清水中而观察到的现象引入。

两次不同的结果让学生对沉浮的探究更加的兴趣,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三)、组织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论
(1)探究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关系
1、师:刚才很多同学都认为这两个水槽的液体不一样,那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来判断这两盆液体是不一样的?
(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可以用手触、眼看、鼻闻、嘴尝等办法来辨别两液体的不同,同时要及时提醒学生为了卫生与安全别轻易用嘴去品尝。

再由学生提出放到阳光下晒使水分蒸发的方法而引出用火加热的方法。


2、介绍用火加热的方法,并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单(一)
4、交流汇报实验情况
5、对了,老师事先确实在b号水槽中溶入许多食盐,刚才大家实验中发现b号铁片上留下的白色粉末就是盐。

现在大家知道b号水槽里的马铃薯会浮起来和什么有关了吗?
(2)分组操作制作盐水使马铃薯上浮的实验
1、师:那你们会不会制作一杯盐水,让你们组内的马铃薯浮起来?(会)噢!那你们需要什么材料?
2、师:小组内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用好桌面上的材料制作盐水?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单(二)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心得
5、思考: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中溶入一定分量的盐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为什么呢?
6、结合学生发言,板书:盐水浮力大
清水浮力小
[设计意图:此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两个水槽里的液体有哪些不同?怎样比较两种液体的不同?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尝、闻等方法来鉴别。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于陌生的物质,不能用尝和闻的方法来观察。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水里是不是溶解有一些其他的物质呢?教师引导学生研讨,如果水中溶解有一些其他物质,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蒸发,然后看有没有一些物质出现。

通过加热,学生发现了一些白色的颗粒,有的学生说是盐。

到底是不是盐呢?学生说可以尝一下,能不能尝?答案是否定的。

水中确实溶解有一些物质,至于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反过来,如果水中加盐,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科学讲求实证,但是仅凭加热后出现的白色颗粒就认定是溶解有盐,显然是不够的。

]
(四)、盐水重还是清水重
1、为什么我们在清水里溶解进去足够数量的盐之后就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盐水跟清水有什么区别呢?
生:加了盐后水可能会变重。

2、演示比较盐水和清水轻重的实验。

3、你发现了什么?马铃薯的沉与浮还与液体的轻重有关。

设计意图:《科学》是一门强调“做”的学科,实践出真知。

在这一探究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做”去获得要掌握的知识,从中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动手“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五)、介绍死海
1、的确,在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就有这么一个淹不死人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也就是说它的水很重,虽然因为水太咸,湖边很少长草,水里也没有鱼,一片死气沉沉,得了个死海的名称。

却是个淹不死人湖。

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

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悠闲的躺在水面读书看报呢。

(六)、产生新的问题,使探究延伸到课外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2、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吗?(是不是只有盐水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盐水还能让别的物体从沉变为浮起来吗?)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在课外继续研究。

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你们再来告诉我,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好不好?
七、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

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个环节中我
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组织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论”这个环节中我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所作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