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其规律是:

(1)后跟作宾语的名词(名词+名词<非并列或偏正关系>//名词+代词——之、尔、汝等)。如“范增数目.项王”,可译为“用眼睛示意”;“驴不胜怒,蹄.之”可译为“用蹄子踢”。

(2)后带补语的名词(名词+名词<非并列或偏正关系>//名词+介宾结构)。如“沛公军.<霸上>”,可译为“驻札”;“秦伐韩,军.于阏与”,可解释为“驻扎”。

(3)前有状语的名词(副词或介宾结构或助词+名词——副词“不”、“弗”、“已”、“遂”等)。如“秦师[遂]东.”,意“向东进发”;“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释为“赐福”;“而此独以钟名.,何哉?”释为“命名”。“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释为“称王”。

(4)前有能愿动词(能、可、愿、应、宜、当、欲……)的名词。如“非能水.也”,可译为“游泳”。

(5)前有结构助词“所”的名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应译为“捕捞”。

(6)后跟(解释为“的人”的)“者”字的名词。如“门.者故不入”,解释为“看门”。

(7)同一个名词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词既非叠词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作动词用。如“春风风.人”,应译为“吹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要译作“从事”或“干”。

(8)名词与动词之间用连词“而”、“以”、“且”连接,表示动作的。如“进城梯.而下之”,即“架梯”;“儿涕.而去”,释为“流泪”。

(9)句中无其它任何可以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如“诸越则桃李冬实.”,应解释为“结果实”。

【解释作动词的名词的方法】

(1)替代式,以相应的动词替代。如:①朝服.衣冠。(穿戴)②赵王鼓.瑟。(弹奏)(2)“动+名”式,在这个名词前加上相应的动词。如:①遂命酒.。(摆酒)②歌.以赠之。(写歌)

(3)“名+动”式,在这个名词后加上相应的动词。如:怀.其璧,从径道亡。(怀藏)(4)“介+名+动”式,在这个名词前加上相应的介词,在这个名词后加上有关的动词。如: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以瓮作,用绳系)②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示意)

【注意点】(1)两个名词连用,究竟哪一个作动词,要看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如:①令赵王为秦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此句上文有“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的内容,故此句必是“瑟”前的“鼓”作动词“弹奏”解,前后形成动宾结构。②噌吰如钟鼓.不绝。(《石钟山记》)此句是苏轼实地考察,发现水波进入石穴罅,发出“如钟”的声音,以此来否定“敲击说”的,故是后面的“鼓”作动词“敲”解。

(2)是用“替代式”还是用“名+动”式,也要看上下文的文意来确定。如:①怀.其璧,从径道亡。(怀揣)(《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藏”还是“怀藏”?上文写到“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于是设计,要求再“斋戒五日”后“乃敢上璧”,蔺相如是“使其从者衣褐”,单身独人偷偷走的,当然不可能带用以藏璧的行李,故只能是“怀藏”。

②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刃”是“杀”还是“用刀杀”?上文是秦王不肯按相如要求击缻,相如决定“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在这危急之时,秦王的左右急的是立即制服相如,当然是想立即上去杀死相如以保护秦王,怎么可能在心里盘算是用什么武器,故尽管“刃”是与刀相关的,但这里不必译成“用刀杀”。

(3)“名作动”中第四种“把……当作”(“介+名+动”式)与意动用法的区别:“名作动”中“把……当作/看作”是“把自己(这名词)当作/看作”,如: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把瓮当作);意动用法是“把宾语看成/当作什么”。如:“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即为“把(之)当作老师”。

2.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除表示时间、地点的名词可直接作状语外,一般名词只有与介词组合成介宾短语,才能一起用在谓语之前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各种名词直接作状语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其实这个作状语的名词,此时已活用为以这个名词为宾语的介宾短语,只是介词不出现而已。因此,当用现代汉语去对译这种”名词”时,应把它当作介宾短语处理。这种活用类型、作用及译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表示比况,表示动作行动的特征和状态,可译为“像……似的”。如“其一[犬]坐于前”,应译为“像狗似的”;“[斗]折[蛇]行”,应译为“像北斗一样”、“像蛇一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译为“像灰一样”,“像烟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译为“像鸟翅膀似的”。

(2)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可译为“像对待……一样”或“把……当作……”或“按照……”。如“吾得[兄]事之”,译为“像对待哥哥一样”或“把他当作哥哥”。

(3)表示动作行动的工具,可译为“用(按照)……”。如“[箕畚]运于勃海之尾”,应译作“用畚箕”;“失期,[法]当斩”,应译为“按照法令”;“好事者[船]载以入”,应译为“用船”。(4)表示动作行动的处所,可译为“在……(上)”或“向……”或“从……”等。如“童子[隅]坐而执烛”,应译为“在墙角”;“卒[廷]见相如”,应译为“在朝廷(上)”。

(5)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在动词谓语前,通常译为“每……”,如“[日]积[月]累”,应译为“每天”、“每月”。在形容词谓语前,一般译为“一……比……”或“一……地”。如“[日]新[月]异”,应译作“一天比一天”或“一月月地”等。

(6)方位名词作状语,表趋向,可译为“向(朝/往)……”或“在……”,如“孔雀[东南]飞”,应译为“向东南”;“[外]结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译为“在外”、“在内”。

【解释作状语的名词的方法】

(1)“介+名”式,在这名词前加上有关的介词。如:顺水东流而行。(《秋水》)向东。(2)“动+名”式,在这名词前加上有关的动词。如:余自齐安舟行至临汝。乘船。

(3)“名+名”式,重复此名词。如:小鸟时来啄食。(《项脊轩志》)时时。

【注意点】

(1)有时粗看是名词用在动词前,但实际后面的那个动词是作名词用的,前面的名词就不应视为“名作状”。如: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病梅馆记》)“缚”是“解”的宾语,是名词,故“棕”就是“缚”的定语,译为“解开那棕绳捆绑的束缚”

(2)有时名词用在名词前,实际上后面的名词作动词了,那前面的名词就是名作状了。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指南录>后序》)“歌”是“唱歌”,“楚”应是名作状“用楚语”。(3)可以两个名词甚至三个名词作同一动词的状语。如:道中手自....钞录。(《<指南录>后序》)“道中”“手”“自”都作“钞录”的状语,译为“在路途中亲自动手抄录”。

(4)不要将主谓结构作为“名作状”。如:身.死国.灭。(《屈原列传》)此句写楚怀王“人死了国灭了”,不要误将“身”“国”当作状语。

(5)不要把动词前的用作动词的名词当作用如状语。如《促织》中“笼.归,举家庆贺”的“笼”是名词,“归”是动词,与名词作状语的结构相同。但在这里“笼”、“归”都是作为谓语,是表示主语的两个连续的动态。“笼”活用如动词,而不是修饰动词“归”作状语成分。

3.名词的使动用法。(参见后面“动词的特殊用法”。)

4.名词的意动用法。(参见后面“动词的特殊用法”。)

形容词的特殊用法

1.形容词作名词。用该形容词去代替与此词性质、状态、特征有关的人物或事物。

(1)处于句中主语位置的形容词,往往活用为名词。如“圣.益圣,愚.益愚”,解释为“圣人”和“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