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PPT课件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宵:晚上。
霄:天空。
课文详解
乞巧的人多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每家每户都条 丝线。

[诗句注释]
穿尽红丝千万条
(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 一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 努力时,失败也是伟 大的,所以不要放弃, 坚持就是正确的。
眼看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却拔出发簪,狠狠的画了一条天河把二人给隔开了,不让他们见面。
织女日夜的哭泣,感动了一种叫做喜鹊的鸟。于是,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无数的喜鹊就会在天河上架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能够相会。
后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 望着天上祝福他们,并且女孩子 们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不 但乞求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心灵 手巧,而且还祈求亲人幸福,表 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乞巧节
乞巧节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预习检查
1、你会认吗?

xiāo


2、你会读吗?
• 乞巧 今宵 碧霄 渡河
3、你会写吗?
课文详解
碧霄:浩瀚 无际的青天。
传说天上有一位非常美 丽,并且心灵手巧的仙女, 她每天不停的织布,把织 的布变成漫天的云霞,所 以大家都叫她织女。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9古诗两首乞巧_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9古诗两首乞巧_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9古诗两首乞巧_人教版新课标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意思】: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比喻)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

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

又精书法棋艺。

卒,年仅十七。

《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

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

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完整ppt课件

.
2
[字词理解] 1.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2.今宵:这天晚上。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
3

乞巧
林杰
xiāo
xiāo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
4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
xioxio完整最新ppt13李商隐zhxio完整最新ppt14813858完整最新ppt15李商隐zhxio完整最新ppt16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
乞巧 嫦娥
.
1
[生字学习]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
6

乞巧
林杰
xiāo
xiāo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
7
【诗句理解】
七夕今宵看碧霄
今夜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 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来到户外观看 碧蓝的天空。
.
8
【诗句理解】
牵牛织女渡河桥
那长长的银河间两颗特别耀 眼的星星,分明是牛郎织女在鹊 桥上相会了。
.
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
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
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
最盛。

创意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知识点.doc

创意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知识点.doc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知识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是两首关于七夕的古诗。

我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知识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课文知识点《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

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

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

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词句知识点【词】【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日。

【今宵】今天晚上。

【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句】1、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句话是说在七夕这一天,人们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2、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句诗是说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已下沉。

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句诗是说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古诗两首《嫦娥》

古诗两首《嫦娥》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pí ngຫໍສະໝຸດ zhú屏(屏风)烛(烛影)
xǐao
tōu
(偷窃) (知晓) 偷 晓
返回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了解了诗的大意,你能感受 到嫦娥的心情吗?她此时的心 情怎样呢?
孤单、寂寞、无尽的思念……
嫦娥为什么会孤单、寂 寞呢?
嫦娥偷吃了灵药,一个人 在月宫中,心里十分后悔, 所以会感到孤单、寂寞。
如果嫦娥没有偷吃灵药,她 会孤单、寂寞吗?她在人间的生 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她不会感到孤单、 寂寞。她在人间的生 活会是幸福的、美满 的……
嫦娥奔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9课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代 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蹊生,又号 樊南生,怀州河 内(今河南沁阳) 人。晚唐著名的 抒情诗人,与杜 牧齐名,人称 “小李杜”,其 诗意境朦胧,情 感忧郁感伤。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句诗的意思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 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 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句诗的意思是:嫦娥应该是后悔偷吃 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 寂。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9、古诗两首-《嫦娥》|人教新课标 (共18张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9、古诗两首-《嫦娥》|人教新课标 (共18张PPT)
嫦娥
认读生字
屏 烛 晓 偷
Píng 屏风
bǐng 屏息
zhú 烛光
xiǎo 拂晓
tōu 偷吃
朗读课文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活
• 后羿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 阳射去
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 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 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 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 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 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释义: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仙药,眼望 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分析: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应 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 同心相应的感情。
深度探究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 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 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死的灵药,把 它交给嫦娥,要她好好保管,想挑一个吉日 两人一块吃 。
一天晚上,嫦娥趁后羿不在家,从葫芦里倒出 灵药,全吞下肚子去 ,立时飘飞升月成仙。
词语解析
1、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2、长河:银河,天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 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 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 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 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 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 将隐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传说天上有一位非常美丽,并且心灵手 巧的仙女,她每天不停的织布,把织的布变 成漫天的云霞,所以大家都叫她织女。
有一天,她到人间的时候,见到了一位勤劳善 良的男子,名字叫做牛郎。
织女爱上了他,并成为了他的妻子,还给他 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一家过得非常的幸福。
但是,却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派人 把织女抓回了天上。牛郎不舍得自己的妻子,便 在家里一头老牛的帮助下,挑着两个孩子追到了 天上。
穿尽/红丝/几万条。
课文详解
碧霄:浩瀚 无际的青天。
七夕今宵看碧霄
宵:晚上。
霄:天空。
课文详解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月初七的夜晚, 遥望浩瀚无际的天 空,牛郎和织女在 鹊桥相会。
课文详解
乞巧的人多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每家每户都有姑娘 在对着月亮用五彩 线穿九孔针,也不 知道穿完了多少条 丝线。

概括主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乞巧》通过描写人们欢度“七夕” 时充满美丽幻想的情节,表达了人们享 受快乐的心情。
图解结构
乞巧
天上 传说
人间 企盼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美好的愿望 幸福的追求
嫦娥
课文详解
品词析句: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课文详解
用云母做的屏风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银河,天河
课文详解
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长河渐落晓星沉。
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 落未落的动态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嫦娥》课件(共18张PPT)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嫦娥》课件(共18张PPT)

反映了什么现实情况?
❖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 “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 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
❖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 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 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嫦娥
嫦娥奔月
远古天上十个太阳,人们无法生活
后羿射日
❖ 后羿取出白色的 箭,一支一支地 向骄横的太阳射 去
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 娥。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9:45:4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深入理解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 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 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 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 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 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 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 唐代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其诗风与 杜甫更为接近。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思考讨论]
“渐”字暗示了时 间的推移流逝
“沉”字逼真地 描绘出晨星低垂 欲落未落的动态
愿天下的女子都像织女一样心灵 手巧
口头填空
1乞巧节又叫( )节,在每年农 历( )月( )日。 2乞巧的是指( )。 3在古代,每当乞巧节来临时,家家 户户的姑娘们都会( )。
• • • • • •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八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
大意:
一年一度的七夕 节又要到来了, 家家都抬头望着 无边浩瀚的青天, 想着牵牛与织女 那感人的故事。
牵 牛 织 女 渡 河 桥 。
七 夕 今 宵 看 碧 霄 ,
天琴座的主星:织女星 • 织女星就是 天琴座的主 星,略带蓝 白色,位于 银河的西岸
牛郎星:天鹰座α星
在银河东 岸与织女星 遥遥相对的 地方,有一 颗比她稍微 暗一点儿的 亮星,它就 是天鹰座α 星,即牛郎 星
李商隐通过写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嫦娥夜夜孤寂悲凉 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凄凉孤 寂的心情。


29


[生字学习]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qiǎo
xiāo


乞巧
pí ng

巧妙
zhú

云霄
xiǎo

渡河
tōu

屏障

蜡烛

春晓

小偷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小练笔:
古人是怎样喜过乞巧节的?他们 会许些什么愿望呢?请想像一下写下 来吧!
乞巧 一年一度的乞巧节来到了,家家 户户的人们仰望着浩瀚的夜空,想起 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纷纷乞巧许 愿……
返回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中前两句叙述的是牛郎织 女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将乞巧 的事交代的很清楚。 再读古诗,思考: 体会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美好愿望?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 天,夜夜心情孤寂
[认识拓展]
同学们,如果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人们渴 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州五号”已 经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 见到广寒宫、嫦娥、环行山等等,又会演绎出 怎么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 “广寒宫、嫦娥、神州五号、飞船、运动会等 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字词理解]
1.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2.今宵:这天晚上。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牛郎织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 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父母死得早,只好以放牛为 生。一天,天上的织女和几位仙女一起下凡游玩。 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织女便偷偷地留 在了人间,与牛郎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可好景不 长,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事,有一天突然飞临牛郎家, 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挑着自己 的儿女,上天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谁知王 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银河 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泪眼相望。 他们的忠贞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 桥,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王母娘娘没法子,只好 允许两人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那天在鹊桥上相聚。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 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 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 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诗句理解]
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 枯燥的生活,只能见 到深蓝色的天
指嫦娥 每晚都 会感到 孤单。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应悔”是猜测 的意思,表现出 一种同病相怜的 感情。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商隐
嫦娥奔月的故事
远古天上十个太阳,人们无法生活,后 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 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死的灵药,把 它交给嫦娥,要她好好保管,想挑一个吉 日两人一块吃 。一天晚上,嫦娥趁后羿不 在家,从葫芦里倒出灵药,全吞下肚子去 , 立时飘飞升月成仙。
大意:家家户户的少女们都 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穿 完了数不清的红线
穿 尽 红 丝 几 万 条 。
家 家 乞 巧 望 秋 月 ,
[诗句注释]
穿尽红丝千万条
(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 一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民间乞巧歌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 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白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