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是我在刚才加工作那年(07年)暑假买的。
草草看完一遍,便将之放归书架。
这么些年下来,忙于日常琐事,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此类教育教学专著。
恰逢工作室寒假研修作业的要求,便翻找出来仔细研读了一番,颇有一些新的收获和体会,明白好的思想和方法是经得住时间的沉淀和检验的。
该书分为《教书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四部分,我这次主要读了《教书篇》这一部分。
现将一些书中的精彩论述和个人体会联想写下,是为读书笔记,并与大家分享。
之一
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很多作为第一线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学方法区否定那种教学方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一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
而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密。
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己的素质、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 P2《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
正所谓教无定法,学情不同、知识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所采取的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没有一种一劳永逸、一方万能的教学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吸收好的方法。
这需要我们有开阔的视野和心胸,不能固步自封。
但同时我们又必须保持着谨慎和清醒,不能生搬硬套,邯郸学步。
就像蜜蜂,采集百花,而最终酿成自己独特的密。
之二
老师课堂上不要讲得太多
“讲得少,教师才能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些是必讲的内容,哪些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
讲得少,学生才能有可能记得住。
”
“人们正常的讲话速度是每分钟200字,讲10分钟就是两千字,一节课如果有一半的时间讲,那就有4500字。
即使其中有1/4的是必要的信息量,学生接手之后储存的可能性也不大。
即使当堂接收存储了1100多字的信息量,但其在大脑中全部长期保持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即使大部分长期保持了,又有多少有再现的价值和可能呢?”
—— P6《讲读课要少讲多读》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来说,经常头疼的一大问题就是,怎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把众多的知识点、习题讲
完,怎么兼顾到学生的提问、讨论、思考、答题,怎么让课堂有效、高效。
魏书生老师从一名语文老师的角度做出了回答,那就是老师不要讲得太多,能放给学生自己去读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读。
因为只有老师讲得少了,老师讲的内容才更精当,学生才更能理解、能吸收。
讲得太多,学生不能吸收,是徒劳的。
虽然学科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
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上,我们也可以注意要“少讲”和“不讲”,做好了这一点,我们就有足都的时间和精力来“精讲”。
拿新课教学来说,老师不能把整堂课都包办了,要更多的让学生来参与,让他们主动的自学、思考、归纳、练习。
当然,这还得视不同的教学内容加以调整。
我以前的教学中,自己讲得就很多,尽管随着教学经验的日益丰富,自以为讲得还有些精彩,但想要有更大的突破,以后还得在关注学生上下功夫。
对于习题课来说,就是要选择性的评讲。
不是所有习题都讲,这样才能让讲的题讲精、讲透。
巴蜀中学秦德胜老师主持的课题《物理“333”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关于这一方面的很好的经验和模式。
“三讲:基础核心必讲、思路方法必讲、问题疑难必讲。
三不讲:学生懂的不讲、讲不懂的不讲、讲懂了很少用的不
讲。
三自主:自主学习、自主归纳、自主命题考试与评价”
“不看不讲、不练不讲、不议不讲、“不讲”则矣,“讲”则“九动”眼动、耳动、口动、心动、脑动、手动、情动、神动、行动”。
——秦德胜《物理“333”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策略》这些都是很精彩的论述,我们若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其用好,必然对我们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之三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树
“我们去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时,通常都要带上一张地图,一路看地图,明方向,定目标,选择最佳路线,才能少走冤枉路,节省时间,顺利到达。
”
—— P19《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
每个学科都能够归纳出一棵“知识树”,这棵“树”有主干、有枝丫、有树叶,有系统的逻辑结构。
魏老师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提出在学习之初就开始归纳知识树,后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这棵树。
在物理学科中,由于物理知识更是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大到整个高中物理,小到一册书、一章乃至一节,都能归纳出知识树来。
做好这个工作,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巩固记忆,并在相关知识点间建立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有利于对知识的运用。
之四
引导学生自学
“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学生会自学一册书的方法,兴趣就高;学习兴趣高,效果就好;效果好了,兴趣能更高。
良性循环链就这样形成了。
”
—— P23《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学得好,才能算是老师教得好。
学生如果具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学实践,必然会使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这比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收要好得多。
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自学、给他们机会自学,这样老师会更轻松,学生会学得更好。
之五
学生的能力要靠实践来提高
“一位家长以为孩子要学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件大事,必须认真对待,必须反复地讲骑车的知识:骑车要领20条,骑车须知50条,骑车注意事项30点。
这些都循循善诱地、认真仔细地、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了,讲清楚了,孩子也听了,也懂了,并且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熟练程度。
尽管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孩子背也用去了几个月的时间,但给孩子一
辆自行车,照旧还不会骑。
并且有些过细的条条框框,不该在骑车之前讲的条条框框,反倒起到了束缚孩子手脚的作业,使孩子对实践产生了畏惧心理。
”
“另一位家长则认为骑车是一种能力,能力要靠孩子自己去实践才能形成,家长根本不可能代替。
于是,他给孩子一辆自行车,又找到了一个大操场,让孩子自己在那练,练了不到三天,孩子便会骑车了。
”
—— P54《培养学生的能力要靠实践》
有时候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惑:“我把公式概念都搞懂记住了呀,怎么还是不会做题呢?”这就在于知识和能力的差别。
知识可以通过看书学习来获得,能力却要在实践中提高。
拿解决一道物理计算题来说,需要阅读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数学运算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这些能力呢?还得是通过练习、通过实践。
这里说的练习,不是指题海战术,而是有目的、有计划、适当的练习。
之六
如何留作业
“十年以前有一天,一位学生问我:“我不写您留的作业行吗?”“为什么?”“您留的这些题我都会了,再写不就是体力劳动了吗?而我感觉不会的题却没时间写。
”所谓定量作业就是字数确定,内容不限。
每天每人必须写够500字。
这500字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内容。
”
—— P76《作业——学生自己留》
魏老师的这一段论述,说到底还是“以生为本”的思想。
关注学生的需要,注重效果和效率,平稳的、不负担过重但是要长期坚持的学习。
作为物理学科,其实也有相似的境遇。
比如在练习题的选择上,有的题对学生来说太简单,已经掌握了,是重复劳动,而有的题对学生来说又太难,就是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效率低下。
老师在布置作业是就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知道什么样的题他们做了对他们来说最有效,而不一定是将一本固定的教学辅导资料中的题一一完成。
所以留作业这一块,也是教师大有可为的地方。
当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甚至同一学科不同章节也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当然不能照搬魏老师的做法,完全让学生来留作业。
因为有时候学生没去做题之前,他也不是在某道题他适不适合。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以老师的筛选为主,时而留出点学生自主的机会,这样可能让我们的习题练习更有效、更高效。
总结
看了魏书生老师关于教学经验的论述,我有几点感想。
1
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不能端着架子,以自我为中心,
而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讲得好不是真的好,学生学得好才是真的好。
(讲的非常好!
王安民)
2
教师要有开放、创新、学习、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更好的教学、更好的自我。
3
像魏书生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卓越的老师,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并未有什么不可思议之处,把正确的方法用好,坚持下去,就能成为一名好的老师。
4
就像物理学家对物理公式的追求:“简洁、对称、美感”,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我相信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简单、正确、有效”的(王安民
加黑这6个字)。
因为繁琐的教法只会让教师困扰,难以长期在教学中实践,简单有效的教法才容易坚持下去,也更便于教师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