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及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念,识记幼儿社会性

发展的五大内容,理解幼儿在其自我意识、情感、个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点,识记和理解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特征及交往水平,识记幼儿在何种情况下容易发

生攻击性行为及教师在此时的态度,理解道德的内涵,通过对皮亚杰的研究案

例理解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通过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理解儿童道

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展开教学的意识,进一步

培养学生对幼儿的情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特征,,幼儿在什么

情况下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2.教学难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幼儿自我评价的特征,幼儿情感发展的

阶段,道德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表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资源,教学案例库等

五、教学过程

第二节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及其影响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可爱的小宝贝们,导入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

一、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从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的角度看,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的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互相作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自我意识

1.含义: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看法的总和,它是主体“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2.具体内容: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幼儿在1岁以前是人我不分的。(幼儿吃脚丫图片)

两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及感觉,但在表达愿望时总要把自己的名字挂在前面。

两岁半到三岁时,幼儿把对自己的称呼从名字改成了“我”,这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

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1)依从性和被动型

(2)表面性和局部性

(3)情绪性和不稳定性

教师的应对策略:多以积极、鼓励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肯定性评价。

角色意识:

(1)社会角色

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尤其是角色游戏,引导幼儿在各种情境下有

恰当的行为,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参考游戏:过家家、老鹰捉小鸡

(2)性别角色

注意:抚养教育时切勿性别混乱!

(二)情感

含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其具体形式和直

接体验是情绪。

1.积极情绪: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自身需要时,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2.消极情绪: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自身需要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体验。

注意:

1.母子依恋感强烈的孩子,长大以后情绪安定,对他所生活的世界更有信

任感,生活态度积极,更愿意与别人交往,更具探索精神,心理发展的各项指

数也更高。

2.幼儿在1岁多即可产生嫉妒心理,所以成人务必以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

个孩子,尽量减少其产生的诱因。

3.幼儿期自尊心已明显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4.由于幼儿中普遍存在着“泛灵论”的观点,成人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幼儿

的同情心。

(三)个性(人格)

个性是一个人稳定的行为特点和心理倾向性的整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

貌的反映。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乳儿期,0-1.5岁,核心问题: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感。

第二阶段:婴儿期,1.5-3岁,核心问题:获得最初的自主感。

第三阶段:幼儿期,3-6岁,核心问题:一是发展其自主性二是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

(四)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认识或交流情感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特征:

1.在幼儿前期,模仿现象普遍存在,表现为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别

人做什么动作我也要做什么动作。

2.物品是重要的交往媒介,许多交往是由物品引起的。

3.语言在交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游戏中,幼儿的交往行为的水平:

1.无目的行为。它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表现为幼儿在房间里走动或张望。

2.旁观行为。幼儿只是在“游戏圈”外看别人玩,自己不参与游戏。

3.独自游戏。不和别人发生联系的单独游戏。

4.平行游戏。幼儿操作同样的玩具,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往。

5.结伙游戏。没有组织的共同游戏,但有时相互之间会借玩具。

6.合作游戏。有组织、有规则、有共同目的、有时还有“头领”的游戏。

争吵的意义:

争吵本身会促使幼儿努力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他人的意愿、理解他

人的想法,抑制自己不恰当的需求,最后达到逐渐去自我中心化的境地。

关于告状:

告状原因:幼儿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朦胧的是非标准,但自己又拿捏不准。

教师态度:关注幼儿反映的问题,否则幼儿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幼儿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1)当幼儿感到受挫折时。

(2)幼儿有暴力榜样。

(3)幼儿的攻击行为不被制止。

老师的态度:

一方面,鼓励幼儿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合作;另一方面,和有攻击行为的幼儿讨攻击别人的后果,如别的小朋友不和他玩了,他被同伴孤立,老师不喜欢等,引导他控制自己的行为。

(五)道德

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为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征,他是人社会化的核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识与行为发展的理论

第一阶段:无律阶段,0-5岁,这时儿童的道德处于“无规范”状态,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第二阶段:他律阶段,从5-7、8岁,这时儿童的道德水平是遵守规则。

第三阶段:自律阶段,8、9岁以后。这时儿童的道德意识逐渐成熟,不再盲目的按照别人制定的标准行事,对自己、对他人的行为都要根据自己逐渐成熟起来的道德意识来判断。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一级水平是前习俗道德,7岁以前的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