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垃圾分类的主要模式

合集下载

垃圾分类 典型经验案例范文

垃圾分类 典型经验案例范文

垃圾分类典型经验案例范文引言概述: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环保举措,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

通过正确分类垃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垃圾分类经验案例,探讨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正文内容:1. 垃圾分类的背景和意义1.1 垃圾分类的起源和发展1.2 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3 垃圾分类对资源回收利用的意义2. 典型经验案例一:上海市垃圾分类实践2.1 上海市垃圾分类政策的制定和推行2.2 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2.3 上海市垃圾分类实践的成效和启示3. 典型经验案例二:日本垃圾分类模式3.1 日本垃圾分类模式的特点和原则3.2 日本垃圾分类模式的实施方式3.3 日本垃圾分类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借鉴意义4. 典型经验案例三:德国垃圾分类经验4.1 德国垃圾分类政策的制定和执行4.2 德国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4.3 德国垃圾分类经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5. 典型经验案例四:美国垃圾分类实践5.1 美国垃圾分类政策的制定和推行5.2 美国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5.3 美国垃圾分类实践的成效和挑战总结: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环保行动,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上海、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典型经验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垃圾分类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制定相应政策,同时也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和积极行动。

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垃圾分类的实践经验可以相互借鉴,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有益的参考。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垃圾分类的普及和推广,为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垃圾分类的理念、模式与路径选择

垃圾分类的理念、模式与路径选择

垃圾分类的理念、模式与路径选择作者:凌超吴姝颖朱敏范紫莹汪沁慧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1期一、垃圾分类理念基础垃圾分类是指根据垃圾的不同种类和属性,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分类搬运,分类管理和回收有用的资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分类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效益。

垃圾分类回收最终创造的是一个无垃圾的社会,一个资源循环、永续利用的社会。

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垃圾分类管理必须要有理念指导,垃圾分类管理的理念基础是指垃圾分类管理应遵循的目标、价值导向或指导思想。

垃圾分类管理的理念基础应是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在垃圾分类的每一环节中都应贯穿绿色发展,垃圾分类使得垃圾转变为再生资源,体现了生态的绿色发展、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人与环境和谐的发展。

二、现有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探讨(一)国内外典型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其垃圾分类管理理念具有一致性,但垃圾分类的管理模式却各有不同。

本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探讨现有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

目前,在国际视域下,垃圾分类管理理念和实践最先进的是日本。

其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分类标准极为细致。

日本将垃圾分为八类可燃性垃圾:厨房垃圾、烟头、一次性筷子等;不可燃性垃圾:塑料制品、尼龙制品、橡胶类等;资源性垃圾:纸类、衣物布匹类、玻璃类等;粗大垃圾:自行车、沙发等;有害垃圾:干电池、体温表等;不可回收垃圾:水泥、砖瓦、灭火器等;塑料瓶类垃圾:饮料、酒类等的塑料瓶;可回收塑料类垃圾:塑料包装袋、牙膏管等。

各地垃圾分类的主要模式

各地垃圾分类的主要模式

各地垃圾分类的主要模式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拣处理,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各地的垃圾分类模式因地域、文化、法律法规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各地主要的垃圾分类模式。

中国的垃圾分类模式:1.工业化模式:此模式下,垃圾将按照再利用和回收的程度进行分类,通常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瓶、玻璃等可回收利用的物品。

有害垃圾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废弃物品。

湿垃圾指的是厨余垃圾,如剩菜剩饭等。

干垃圾包括无法进行再利用或回收的垃圾,如纸巾、破损的塑料制品等。

2.非工业化模式:此模式下,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等可回收利用的物品。

有害垃圾包括电池、灯泡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废弃物。

其他垃圾包括湿垃圾和干垃圾。

3.垃圾填埋场分类:此模式下,垃圾根据分类标准分别分类填埋,例如分为可堆肥的厨余垃圾填埋和其他垃圾填埋。

美国的垃圾分类模式:1.单一流模式:垃圾袋中的所有垃圾混合在一起处理,包括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

这些垃圾在处理厂会被分类和进行相关处理。

2.双流模式:垃圾根据可回收物和非可回收物的属性进行分拣和处理。

3.多流模式:垃圾袋中的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等进行分类和分袋。

德国的垃圾分类模式:德国采用了一种世界公认的垃圾分类模式,称为"黄、绿、蓝、棕四箱模式",即黄箱为塑料包装、金属和复合材料,绿箱为玻璃,蓝箱为纸和纸板,棕箱为厨余垃圾。

日本的垃圾分类模式:日本实行了高度细分的垃圾分类制度,不同地区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分为燃えるゴミ(可燃垃圾)、燃えないゴミ(不可燃垃圾)、資源ごみ(资源垃圾)和粗大ごみ(大件垃圾)四类。

总结起来,各地的垃圾分类模式主要包括工业化模式、非工业化模式、垃圾填埋场分类、单一流模式、双流模式、多流模式、黄、绿、蓝、棕四箱模式以及燃えるゴミ、燃えないゴミ、資源ごみ和粗大ごみ四类等。

小区垃圾分类运营模式方案

小区垃圾分类运营模式方案

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五进”宣传活动的工作要求和部署,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xxx区,严格落实省、市、区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部署,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努力营造政府倡导、社会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目标原则利用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践行生活垃圾分类要求,不断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因地制宜,贴近基层。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深入细致、贴近生活的宣传动员方式,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新时尚。

把握节奏,突出重点。

示范先行,循序渐进,把握好宣传活动的推进节奏和力度,确保长流水、不断线。

突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重点,通过多样形式,持之以恒把宣传工作做细做实。

创新方式,正面引导。

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强化舆论导向,形成社会共识,及时展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对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正面引导,扩大宣传影响。

三、工作任务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宣传活动计划,适时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五进”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和相关实践活动,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参与度。

(一)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宣传活动。

以圩镇社区为重点,常态化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定期组织*员干部到社区一线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手册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人人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1.开展“垃圾分一分,社区美十分”现场示范活动。

组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加强专业素质培训,深入社区现场教学,引导社区居民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的常识和方法。

牵头单位:环卫所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宣传办、社区2.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猜”活动。

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猜等活动,让社区居民在寓学于乐中掌握分类知识,提升社区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知晓率。

垃圾分类的社会化管理与运营

垃圾分类的社会化管理与运营

垃圾分类的社会化管理与运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垃圾问题也日益严重。

近年来,垃圾分类被视为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垃圾分类中,社会化管理和运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垃圾分类的社会化管理与运营,以期为解决垃圾问题做出贡献。

一、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是指在政府的引导下,利用社会力量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垃圾分类中,社会化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政府的引导。

政府应该通过宣传、制度建设等方式,引导居民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第二,社会力量的动员。

政府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

第三,市场机制的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给予垃圾分类企业和个人相应的激励,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

二、运营模式在垃圾分类的运营模式中,有几种比较常见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政府垃圾分类。

这种模式下,政府组织垃圾分类团队,负责垃圾分类的运营。

政府垃圾分类的优点在于政府有权威,能够有效地统筹各方面资源,同时政府组织的垃圾分类团队具有很高的执行力。

但是,政府垃圾分类的缺点在于成本较高,难以持续经营。

第二种方式是社会企业垃圾分类。

社会企业垃圾分类是指由社会企业负责垃圾分类的运营。

这种模式下,社会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得收益。

社会企业垃圾分类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

但是,社会企业垃圾分类的缺点在于商业化运作迫使它们退出满足一些偏远地区和难以触及的贫困人群的服务。

第三种方式是社会化垃圾分类。

社会化垃圾分类是指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共同推广垃圾分类。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社会企业负责具体的运营。

社会化垃圾分类的优点在于政府和社会企业相互配合,可以将各自的优点充分利用起来。

同时,社会化垃圾分类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合作共赢。

但是,社会化垃圾分类的缺点在于需要建立良好的监管机制,才能保证其顺利运营。

三、案例分析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大城市,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推广垃圾分类。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研究作者:王英娜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趋势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大致经过了单一的末端处置、以末端处理为主的处置、等级制度下的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Integrated Waste Mangagement,IWM)等阶段。

自从1962年Lym W R提出了垃圾综合管理系统的概念开始,城市垃圾处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废物处理程序,还是涉及到各方面优化问题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为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进行管理,立足于优化垃圾管理方式,重视对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把垃圾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综合管理,谋求整个垃圾管理过程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为了妥善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借助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条件及垃圾问题日突显的特点,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中,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是首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也是可持续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的核心。

分类的细致程度因资源化利用的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用分类类别数来衡量,类别数越多,分类越细,能够分类出来的物质越多,资源化程度得到的提高越大。

垃圾收集方式及分类方式决定了后续垃圾管理的取舍,尤其是决定了某些方式,如物质再生、生物处理和热处理,在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方面是否可行。

收集方法显著地影响所获得的回收物质、堆肥或燃料的质量,这反过来又决定了是否能找到市场。

目前,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的体制性质, 还是以政企合一为主的, 主管城市垃圾清运处置工作的归口部门是建设部。

各城市由城建环境卫生部门主管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置, 这种体制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城市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置工作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局面, 总体的生产效率低, 技术含量少, 管理不规范。

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的状况并未明朗,很多城市、农村并没有落到实处。

垃圾分类工作典型案例

垃圾分类工作典型案例

垃圾分类工作典型案例
垃圾分类工作典型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上海模式:上海作为中国垃圾分类的先行者,自2018年开始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通过持续的宣传和执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上海的垃圾分类模式被认为是中国其他城市学习的典范。

2. 台北经验:台湾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非常好,台北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台北市通过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推广环保理念,使垃圾分类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 日本案例: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是全球的领先者,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日本居民都非常注重垃圾分类,这得益于日本政府制定的详细垃圾分类指南和强大的环保教育。

4. 德国案例:德国也是垃圾分类的先行者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制度。

德国的垃圾分类制度非常完善,对各类垃圾都有详细的分类规定,同时也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

5. 其他国家案例:如瑞典、奥地利、韩国等国家也在垃圾分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是都有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强大的宣传教育力度以及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

以上就是一些垃圾分类工作典型案例,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借鉴。

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内容

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内容

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内容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内容1(一)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不同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要求,将垃圾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通俗地讲,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二)垃圾分类的意义1.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处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将高含水率的厨房垃圾分离,提高了其他垃圾的焚烧热值,降低了垃圾焚烧二次污染控制难度。

2.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

3.减少占地。

不易分解的垃圾,在不断的堆积后会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

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

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减少污染4.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7%。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

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

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

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所以要好好利用这样的资源,减少污染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利益。

(三)垃圾处理的现状城市中的人们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据说,上海每年的生活垃圾有5个金茂大厦的体积那么多),而在太平洋中漂浮的规模庞大的塑料垃圾带形成了触目惊心的“第八大陆”。

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非常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

垃圾分类四分制度

垃圾分类四分制度

垃圾分类四分制度
垃圾分类四分制度是指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制度。

这四类通常包括:
1.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品。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垃圾。

3. 厨余垃圾(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果核、茶叶渣、骨头等容易腐烂的有机垃圾。

4. 其他垃圾(干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或无法归类的垃圾。

实施垃圾分类四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分类收集和处理,可以将可回收物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将有害垃圾进行专业处理,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将厨余垃圾进行有机处理,制成肥料或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其他垃圾则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或填埋。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解决方案
一、现有的垃圾处理模式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垃圾处理模式:
1、分类收集:分为投放、抢筹和收回三个环节,但是一般存在垃圾
回收不及时、收集效率低下的问题。

2、中转模式:垃圾通过车辆进行处理,但是存在车辆运行成本高、
垃圾分类复杂等问题。

3、堆填处理模式:垃圾需要经过搅拌、脱水、堆填等处理,但是存
在垃圾处理不彻底、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4、焚烧处理模式:垃圾被先进的焚烧处理后,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大
的便利,但是存在焚烧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互联网垃圾回收系统构想
在互联网模式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采用管理收集模式作为处理方式,综合运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垃圾的收集、处理和回收。

1、垃圾收集:垃圾收集采用移动端APP软件方式,APP会根据用户
距离收集点的距离,自动推送收集请求,并提供及时的地理位置标记,其
他用户可以在软件客户端上查看到收集点的数据,并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前
往收集,收集完成后APP软件会实时发出反馈物品的数量统计,以便用户
了解垃圾的收集情况。

2、垃圾处理:垃圾处理采用移动端视频上传和网站报。

欧美国家垃圾分类模式实践经验借鉴及环境效果评估

欧美国家垃圾分类模式实践经验借鉴及环境效果评估

欧美国家垃圾分类模式实践经验借鉴及环境效果评估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废物管理方法,通过将垃圾分类投放,分别处理不同类型的垃圾,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污染和环境影响。

在欧美国家,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而且其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将探讨欧美国家垃圾分类模式的实践经验,并对其环境效果进行评估。

一、德国的垃圾分类模式德国是欧洲垃圾分类模式的典范之一。

该国的垃圾分类模式是以袋子颜色区分的方式进行分类,通常使用蓝色袋子收集塑料、金属和纸张等可回收垃圾,而使用绿色袋子收集生物垃圾,使用红色袋子收集其他一般垃圾。

德国的垃圾分类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接受,由于其有效的分类和回收系统,垃圾处理量减少,回收利用率大幅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德国的垃圾回收率达到了65%,这使得垃圾焚烧和填埋的需求大幅下降,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二、美国的垃圾分类模式在美国,垃圾分类模式的实践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与德国相比,美国的垃圾分类系统并不统一。

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从纸张和塑料的回收到厨余垃圾的处理都有所不同。

然而,美国的一些城市和州通过实施垃圾分类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旧金山市在2009年推出了一项垃圾分类和回收计划,将垃圾分类袋分为蓝袋(回收)、绿袋(生物垃圾)和黑袋(其他垃圾)。

这一计划使得该市的垃圾回收率从10%提高到了80%以上。

三、垃圾分类模式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垃圾分类模式的实践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垃圾分类,大量的可回收垃圾得以回收和再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生物垃圾的分开处理也有效减少了垃圾的堆积和腐烂,减少了恶臭和病菌的传播,保护了公共卫生。

垃圾分类模式还可以减少废物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通过将有害垃圾和化学品分类投放,避免了它们进入土壤和水源的可能性,降低了土壤和水污染的风险。

此外,垃圾分类模式还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的需求。

填埋和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填埋和焚烧的垃圾量,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垃圾分类上下游产业的合作模式与案例分析

垃圾分类上下游产业的合作模式与案例分析

垃圾分类上下游产业的合作模式与案例分析垃圾分类是近年来环保领域的热门话题,旨在将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处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再生利用。

然而,垃圾分类的实施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与合作。

本文将围绕垃圾分类上下游产业的合作模式展开论述,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一、垃圾分类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垃圾分类产业链主要可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

上游环节包括与垃圾生成相关的行业,如住宅小区、商业企事业单位、餐饮业等。

下游环节则是指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再利用过程。

二、垃圾分类上下游产业的合作模式1. 政府引导与推动模式政府在垃圾分类推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引导与推动模式在合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发布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与法规,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与义务。

此外,政府还能提供相应的奖励政策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运作。

2. 产业联盟建设模式产业联盟的建设旨在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例如,上游企业可以与下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分类垃圾的投放和收集方式,以及运输与处理的相关要求。

通过产业联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整体垃圾分类效率。

3. 共享平台模式垃圾分类的上下游产业可通过建设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透明与高效。

这样的平台可以提供垃圾分类指导,信息发布,以及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共享。

通过共享平台,上游环节可以及时传达垃圾产生的情况,下游环节可以及时进行垃圾的收集与处理,从而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协作。

三、垃圾分类上下游产业合作案例分析1. 多层次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模式某市政府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与相关企业和社区联手打造了一个多层次的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模式。

上游社区组织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回收,下游企业通过设立智能垃圾处理设备进行垃圾资源的再利用。

政府引导与扶持了上下游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格局,实现了有效的垃圾分类治理。

2. 垃圾分类分拣设备共享平台某城市的几家大型垃圾处理企业为了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共同成立了一个垃圾分类分拣设备共享平台。

某某街道关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某某街道关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某某街道关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某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视察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代表实地查看、听取街道专项工作汇报以及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我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的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做了深入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单位垃圾分类主要包括公共机构、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其他各类企业。

分类模式:一是单位日常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其中有害垃圾、可回收物进行强制分类,不得混入其他垃圾。

二是单位餐厨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废弃物、农贸市场垃圾、道路机扫垃圾等特殊垃圾实行专项分流。

某某某某年,在区城管局的帮助配合下,街道共推进了某某某个机关事业单位(包括某某个公共机构、公共服务企业)垃圾分类工作。

截至目前,街道共推进了某某个公共机构(包括餐饮酒店、医院等其他经营企业)垃圾分类工作。

(二)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各小区的差异性,街道按两种分类模式推进属地各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一是示范小区实行垃圾“四分法”(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交统一的市场化垃圾分类公司负责运行,并实施垃圾投放积分兑换制,按户发放积分磁卡,由居民在家自行分类,其中餐厨垃圾每日早晨定点投放,可回收垃圾每周定时安排专人回收,有毒有害和其他垃圾居民自行投放至相应垃圾桶内,所有垃圾都分类运输进行处置。

目前,街道示范小区为某某,由财政所统一出资运行。

二是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集新模式。

街道按照“四分法”建设小区智能垃圾箱房。

为切实做好该项试点工作,街道联合区城管局、区环卫集团等单位,先推进某某(南苑)智能垃圾箱房建设,现该小区已全面撤桶,按照“四分法”,撤桶并点设置“某+某”的垃圾集中投放点,分别为某处投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的“定时定点”投放点,某处投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固定投放点,大件垃圾及建筑垃圾实行专项分流。

日本德国垃圾分类

日本德国垃圾分类

国外学者观点:1.美国学者康芒纳早已认识到分类对于处理垃圾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认为垃圾可以通过循环再生利用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重目的;2.美国学者内贝尔认为人之所以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目标和利益驱动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态度是满不在乎的,“人们为追求狭溢的目标而随手丢弃掉的不要的东西”;3.威廉拉什杰和库伦墨菲都将垃圾问题作为专题来研究,他们将垃圾看作是“洪流”,认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垃圾十诫”的命题,①美巴里康芒纳着.王喜六等翻译.与地球和平共处.第一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92-丨28②美B内贝尔.环境科学世界存在于发展的途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8-30③美威廉.拉什杰.美库伦.默菲.垃圾之歌、第一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64-70国内学者观点:1、陈玉芳认为,虽然大多数人对垃圾分类处理持支持的态度,但这一制度在具体实践中还面临着一些阻碍因素,环保理念还未上升到全社会的意识、城市垃圾循环处理技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以及我国有关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2、陈丽在分析上海市1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问题时提出,我国的环境工作一向是由政府来主导,大多数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都只是政府的职责,由政府来解决这一问题是理所应当的,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废品回收上,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标准与方法都没有完全了解,加上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种种原因影响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①陈玉芳.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5:26②陈玉芳.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瓶颈及对策分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丨012:34日本——精致的垃圾分类一、制度保障——垃圾分类制度层层完善1、行政政策——1980年起,日本就逐步建立起一套任何人看到都觉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每年的12月,日本的每个家庭都会收到一张由政府派发的特殊“年历”,为了让居民更清楚的知道不同内容垃圾的丢弃时间,日期上用黄、绿等不同颜色进行了标注;比如厨房垃圾,每周三和周五才能扔;在日本,居民如果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不按规定时间将规定的垃圾种类投到指定的地点,将会面临巨额罚款的惩罚;日本居民在家中就能完成垃圾分类的工作,因为居民家中基本上都配置了垃圾分类箱;2、法制保障——日本为了实行对垃圾的有效管理,制定并颁布了相当完善的法律法规;第一层次是基本法,2000年日本制定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出台了一些有关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性的、综合性的政策措施;第二层次是综合法,由1970年制定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2001开始实施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这两部综合性的法律构成;第三层次是专项法,日本政府在2000年对废弃物处理与清扫法及再生资源利用处理进行重新修订,并制定出新的废弃物相关法律,如绿色购买法、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家电再循环法和国家等调配环境物品促进法等具有产品性质的具体法律法规;3、社会责任分工——垃圾分类责任不是政府一肩挑,政企合作,居民配合为主要路线;日本在立法之初就明确规定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国民在城市垃圾分类中所要承担的责任;政府需要负责制定发展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基本计划,环境部根据中央环境委员会颁布的指导原则拟定出草案,将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计划作为政府制定其他规划的考虑前提;地方政府需要负责具体方案的实施;企业负有减少“循环资源”产生并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和处理的义务,就是说企业在产品从产出到最终消亡这一过程都要负责;国民对于自己所购买的产品要尽可能的延长其使用时间,并配合地方政府或企业对垃圾进行回收的工作;二、成熟的垃圾处理技术;1、焚烧技术;日本垃圾处理方式主要采用焚烧为主;日本在为垃圾焚烧厂选择建立地点时,通常会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要远离居民区,按照烟高度算出烟尘飘落最大距离2倍之外为最佳距离;二是要考虑运输的成本;日本研究发明出一种废弃物固体燃料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将可燃垃圾加工后得到一种废弃物的固体,然后将这个废弃物固体送到垃圾焚烧厂作为燃料使用;既环保又节约了焚烧处理成本;2、垃圾发电技术;日本垃圾处理循环利用率逐渐增大,焚烧高效发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利用;利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需要很大一笔资金来维持基建费用与运行费用,所以许多环保企业开始关注能否将焚烧过程中的能量回收来降低成本;日本许多知名企业都致力于研宄高效发电和能量回收等问题,带动日本焚烧发电技术迅速的发展;三、社会环境——居民环保意识强,推动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效率的提升;日本之所以能够将环保意识与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得益于政府部门的精心管理与周到安排,加上民众的自觉维护与认真配合;日本政府在垃圾分类方面有着超前的意识,日本将垃圾问题纳入小学社会课的课本中,很早就教育中、小学进行要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在日本,垃圾分类的观念已经深入民心,在他们看来,将垃圾分类就好比人要吃饭一样自然、简单且必须的事;日本居民在垃圾分类回收细节方面做的也很好,对于有可能产生危险的垃圾,如扔锋利的物品,居民会先用纸包好后再放到垃圾袋里;德国——严谨的垃圾分类一、制度保障——发展垃圾经济成为重要战略1、行政政策——精细的垃圾分类系统1德国总共有16个联邦州,每个州的垃圾分类都有着各自的标准,将垃圾分类,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用来回收不同种类的垃圾;为减少噪声污染,将丢弃玻璃制品的垃圾桶置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体现以人为本;2德国是整个欧洲唯一一个实行塑料瓶回收押金制度的国家;居民在购买水或者饮料的同时,提前收取的欧元押金,当做塑料瓶的押金;喝完饮料将塑料瓶丢进专门的塑料瓶回收机器后,就能拿回之前支付的押金,德国城市中的大型超市都设有专门回收这些塑料瓶的机器;3德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模式德国垃圾处理收费模式是由各州及城市根据本地区的垃圾处理情况制定的;一般采用定额收费与计量收费相结合的收费模式;一部分是以家庭人口来计算缴纳基本垃圾处理费,另一部分是在此基础上按垃圾箱的容积和收集率交纳计量垃圾费;但计量垃圾费的收取在公寓式的住宅中难以开展,所以目前德国的居民垃圾收费方式仍以定额收费为主;2、法律保障——细致法规,全民担责1972年,德国颁布联邦清除垃圾法,这部法律是德第一部统一的有关垃圾处理方面的法律;1986年,德国联邦颁布避免垃圾与垃圾利用法,将避和减少垃圾的产生以及垃圾的再利用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了垃圾再利用的法律地位;1996年联邦循环经济法的颁布实施,代表德国在环境保护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都走上了一个薪新的阶段;德国循环经济相关法律中,规定了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对生活垃圾的产生都负有责任,并且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目标之一是控制产品在生产、运输以及销售中包装的数量,以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产品包装的制造商与使用商联合起来建立一种包装品分类回收系统,使包装垃圾与公共回收系统相分离,形成一种二元的垃圾分类回收格局;包装品分类回收系统的投机与运行费由这些企业联合承担;二、技术支持——技术多样,灵活处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污染最小化;1、填埋技术;垃圾场选址严格;要求垃圾填埋场具备与地质相适应的水文条件,考虑到渗滤液对土壤可能造成的影响,将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高密度聚乙烯用作卫生填埋的基底防渗层结构和建设等所有的防渗系统以减少填埋垃圾对土壤的污染;德国垃圾技术处理标准还规定,禁止填埋没有经过焚烧或机械、生物预处理的生活垃圾,可燃物小于10%的垃圾例外;2、焚烧技术;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都将热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垃圾焚烧技术是德国将垃圾进行末端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2005年德国为处理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垃圾、污泥、危险废物以及垃圾衍生燃料,在各地开始建立垃圾焚烧厂;3、机械一生物处理;德国应用这种技术己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在机械一生物处理实施过程中,从垃圾中分选出来的金属和玻璃等有用物质可以循环再利用,高热值的物质如塑料等被用来焚烧供电、供暖;垃圾的机械一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占地面积、气体和渗滤液的产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环境——以法律形式规定政府,市民,企业共同担责;比如二元回收系统的实施,不仅对政府和市民从法律上规定了责任,如要求市民在购买饮料时交塑料瓶押金;而且对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也进行了约束,并且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目标之一是控制产品在生产、运输以及销售中包装的数量,以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在德国的行政和法律政策中,将垃圾责任分配给所有的社会单位,同时,法律的权威性也更好地保证了“垃圾处理政策”的执行力;中国——跌跌撞撞的垃圾分类之路,以北京为例2000年建设部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八个城市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重点对废纸、塑料、金属和废电池等进行分类回收;目前,北京市人均日产生活垃圾,全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万t,年产生活垃圾500万t,垃圾产量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1、政策环境——分类粗放,政策执行收效低;1行政政策:北京市自1996年开始试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2002年北京市政府制定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生活垃圾分类方针,“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大类粗分、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进程;北京对生活垃圾处理实行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2011年北京市通过了北京市生活管理条例,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度,2012年北京市按照"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建立适合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收费模式,加强管理征收体系,以经济的手段促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以收取垃圾处理费的方式让人们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2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原则与法律条款主要来自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等;②我国对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法律,集中体现在一些综合性法律政策中的具体条文上,并没有专门立法,而且各种政策之间不存在交叉与配合的情况;北京市在生活垃圾管理上颁布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政策法规;北京实行的是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过程都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并对责任人所要承担的责任也作出明确的规定;虽然规定明确,但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市民对各部门功能的不了解,市民不知道该如何配合政府工作,各项规定成为空文;2、技术欠缺——垃圾处理技术不成熟,垃圾回收利用率低;1垃圾分拣技术不成熟,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程度低;但由于北京市还没有完全实现在源头将生活垃圾分类,居民没有在家中就将垃圾分类好,再加上垃圾收集方式是将垃圾混合收集的,不能将混合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副除,北京城市垃圾大多是混合回收的,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大类,但仅能回收到的的垃圾还不足5%,回收率低下;混合垃圾没有经过分类直接运送到填埋厂进行填埋,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燃烧原料,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既不经济也不环保;2二是缺乏垃圾处理的能力,垃圾处理技术单一;北京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厨余垃圾为主,而一般是用堆肥技术处理厨余垃圾,北京的处理方式不利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除此之外,填埋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还要占用越来越珍贵的土地资源,填埋产生的渗沥液也会对地下水造成威胁;北京市的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同时,北京市生活垃圾产量也在逐年上升,垃圾处理能力不足以应付垃圾的产生量,为了将这两个指标平衡,就需要垃圾处理设备超负荷运行,这样造成的的结果就是缩短了垃圾处理设施的使用寿命,对周期环境也造成了影响,得不偿失;3、社会环境——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全面,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粗浅,对政府各部门职能了解甚少,官民无法合作,好的政策得不到实际的执行,收效甚微;我国的垃圾分类系统还存在着不够充分、不够系统、不够彻底等方面的不足,大量可回收的垃圾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一些有害垃圾未经分类处理就直接进行填埋,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主要采取定点投放、混合收集两种方式;居民本身并没有垃圾分类意识;目前我国实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大都集中在经济水平和居民文化素质较高的大城市;中西部城市仍普遍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如西安、洛阳等,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研究

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研究

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研究作者:孙士桢赵云双来源:《国际公关》2024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以城市垃圾分类治理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梳理了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相关概念、目的、原则、内容和模式,构建了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理论框架;选择国内外典型的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针对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现状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分类;垃圾治理;可持续发展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典型案例的分析,为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理论框架(一)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相关概念1.城市垃圾城市垃圾是指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等。

城市垃圾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性质不一、易变质、易污染。

城市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1]2.城市垃圾分类城市垃圾分类是指将城市垃圾按照其性质、成分和可利用程度进行分类,以便对不同类型的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回收、再利用、堆肥、焚烧、填埋等。

城市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水平,减少城市垃圾的环境污染和社会负担,实现城市垃圾的可持续管理。

城市垃圾分类主要包括遵循减量优先、分类为本、综合利用、安全无害的原则。

城市垃圾分类的主要包括城市垃圾的产生源头分类、收集转运分类、处理处置分类和监督管理分类。

城市垃圾分类的主要模式是政府主导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市场运作模式和多元协作模式。

3.城市垃圾分类治理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政策、规范、标准、技术、设施、管理、教育等措施,促进城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提高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水平,减少城市垃圾的环境污染和社会负担,实现城市垃圾的可持续管理。

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打造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

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打造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

议制度,构建四级考核体系,纳入文明城市创建绩效考核内容;突出“共同缔造”,建立社区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五位一体”联动机制,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促进习惯养成。

广州市执信中学被确定为首批中央文明委垃圾分类进校园重点工作项目基层联系点;坚持示范引领,推动在穗党政军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星级酒店等机团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教育、医疗、快递等行业12项专项行动。

近年来,深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指导下,以先行示范区标准,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一、抓顶层设计,建设多层次的法规标准体系近几年,深圳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一部地方法规、一部政府规章、一个专项规划、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技术路线、设施配置、激励机制等,特别是《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生活垃圾分类提供了法治保障,还明确了“住宅区楼层撤桶”“厨余垃圾拆袋投放”“垃圾减量日”等制度。

二、抓全链条管理,建设全覆盖的分流分类体系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前中后端并进,对照分得清、收得齐、运得快、处理好的要求,着力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全市3823个小区、1716个城中村全部实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分类模式;全市配备1000多台专用车辆分类转运生活垃圾;高标准建成分类处理设施100余处,建成3座排放高于欧盟标准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4座大型餐厨垃圾处理厂、55个小型厨余垃圾处理点,基本满足了分类处理需要。

三、抓全民参与,建设全方位的宣传督导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实施“蒲公英”公众教育计划,组织开展分类大讲堂、微课堂等活动近4万场。

推行“光盘行动”“垃圾减量日”等公众参与活动。

强调“小手拉大手”,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德育课程。

推行定时定点督导制度。

坚持引导与惩处两手抓,加强对清运企业、物业公司和居民的教育和执法,《条例》实施以来共立案3918宗,罚款80余万元,已初步形成震慑。

垃圾分类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模式探索

垃圾分类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模式探索

垃圾分类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模式探索垃圾分类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垃圾问题日益凸显。

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模式被广泛探索和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本文将探讨垃圾分类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模式,以期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1. 垃圾分类概述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处理和回收利用。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通过正确分类垃圾,可以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资源回收模式2.1 城市回收站城市回收站是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主要环节之一。

市民可以将可回收物投放至指定的回收容器中,如塑料瓶、纸张、玻璃等。

回收站负责对这些物品进行集中收集,并将其运送至回收加工厂进行再加工利用。

通过城市回收站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模式与城市有所不同。

在农村地区,除了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外,还可以探索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模式。

例如,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种植,实现有机农业的发展。

同时,废弃物的焚烧也可以用于提供能源,如利用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沼气发电等。

农村地区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模式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

3. 再利用模式探索3.1 废物分类回收与资源再利用企业废物分类回收与资源再利用企业是推动垃圾分类再利用的重要力量。

这些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和有效管理,将废弃物再加工利用,生产出新的可用产品。

例如,可回收物经过分类和处理后可以再生产出纸张、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

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形成,还减少了对传统资源的依赖。

3.2 再循环利用与共享经济再循环利用和共享经济是当前推动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的新模式。

通过将废弃物重新加工利用,并提供给其他需要的个人或企业,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再利用。

山东省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分类处置模式探讨

山东省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分类处置模式探讨

随着2017年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的实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在经费、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始逐步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深入全面地了解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在城市垃圾分类处置技术和设施基础上,规范管理、分类和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

1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1.1 垃圾数量较大,种类较多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和消费水平向城市趋近,生活垃圾产量增大。

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呈现多样化和城市化,又同时保留着农村垃圾种类繁多的特点。

目前全国农村垃圾人均产生量约0.8kg/d,年产垃圾量大约3.0亿t [1]。

1.2 垃圾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由于人口生活密度较低,部分偏远农村地区未设置专业的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系统[2]。

收运体系不完善,乱扔乱倒甚至简易填埋垃圾的情况时常发生。

生活垃圾几乎遍布村庄周边、村庄出入口、闲置空地和河塘周边等,垃圾围村现象严重,土地河流污染,严重影响村居环境质量。

1.3 分类意识不高,垃圾分类设施缺乏在当前提倡全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氛围下,农村居民大多缺乏垃圾分类的实施环境和意识,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

多数农村分类设施不足,分类体系建设不完善;部分村庄设置了公共垃圾容器,但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落后、分类常识缺乏,村民为了方便,往往将生活中的所有废弃物全部倒入垃圾收集设施内。

2 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分析为了分析研究山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组成,本文依托各市城乡垃圾收运体系,收集分析了部分县(市)的农村垃圾数据。

每个县(市)收集区域内选定1个村庄,每个村庄随机抽取1个垃圾点,将点位内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称量,然后依据村庄地理特征、燃料方式、经济水平进行分析。

2.1 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组成与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域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

农村居民的日常消费低,人均垃圾量相对较少,但是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生活废弃物、禽畜养殖废弃物、农作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等。

垃圾分类的下游产业 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

垃圾分类的下游产业 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

垃圾分类的下游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垃圾分类的下游产业是指在垃圾分类后,处理垃圾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垃圾分类成为各国共同的课题,同时也催生了垃圾分类的下游产业。

本文将探讨垃圾分类下游产业的经济模式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一、垃圾分类下游产业的经济模式垃圾分类的下游产业包括垃圾处理、回收利用、能源回收等方面。

下面将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垃圾分类下游产业经济模式。

首先是垃圾处理产业。

垃圾处理产业主要包括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和垃圾堆肥等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这一产业的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或私人企业建设垃圾处理厂,接受垃圾分类后的垃圾进行处理,再将产生的能源或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销售,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其次是回收利用产业。

回收利用产业包括废纸回收、废塑料回收等环节,主要通过回收废弃物中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进行处理和加工后再投入市场。

这一产业的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回收站点的建设和回收车辆的运营,将居民分类好的废弃物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将资源重新流入市场,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最后是能源回收产业。

能源回收产业主要是通过处理垃圾产生的可再生能源,如沼气、生物质能等,实现能源资源的再利用。

这一产业的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建设沼气发电站或生物质能源厂,通过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或生物质能,生成电力并进行销售,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垃圾分类下游产业的经济模式,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利用路径,实现了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价值的实现。

二、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的重要性垃圾分类的下游产业将不可再生的垃圾转化为可再生的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和再生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首先,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消耗。

在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中,大量的垃圾被填埋或焚烧,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而通过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将可再生的资源重新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降低了资源的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地垃圾分类的主要模式
模式一:“辛庄模式”(农村)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

三百六十多户。

人口一千六百多人,2016年五月开始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政府认可,媒体把该村当做典型做了宣传报道, 该村垃圾分类模式.
具体做法:
1、村委会负责本村街道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分类,没有外包给企业。

2、村委会给每户发放标有“厨余垃圾”字样绿色小桶“其它垃圾”字样黑色小桶各一个,村民自备两个纸箱分别盛装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
3、居民按照分类标准在家中把垃圾分类装入桶、箱内,这种方法该村称之为“两桶两箱分类法”。

4、保洁员每天用装有四个垃圾桶的三轮车定时、定点在村内巡回收集,
5、保洁员把每天收集的"其他垃圾"运送到村内的垃圾中转站,再由镇垃圾运输队运到垃圾场填埋,"厨余垃圾"运送到村旁堆肥地点堆肥."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放在储存点二次分拣后卖给处理厂。

对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收集,人工刷卡记录个人投放垃圾数据,然后运送到专业公司的处理厂,其它垃圾不负责运输。

南京有几家公司承包的七个区内的五十多个居民小区都是这种模式,差异不大。

具体做法是:
1、前期有街道居委会负责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宣传发动工作。

2、小区内设一个厨余垃圾点,一个可回收垃圾点。

3、收集时间:厨余垃圾早7:00-9:00或19:00-21:00 可回收垃圾每周三、日两次。

4、厨余收集点放两个标有“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字样,普通塑料桶两个。

可回收垃圾点放标有“纸张”、“金属”、“玻璃”、“塑料”、“有害”字样普通塑料垃圾桶各一个。

5、每个垃圾点安排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协助居民投放,并负责用刷卡器给持卡投放垃圾居民刷卡记分。

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每天2小时,每小时工资15元。

6、小区内设定时定点积分商品兑换点,每月2次,每次2小时。

7、每天把厨余垃圾用送到堆肥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不定期运送到相应处理厂。

人工对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两个桶内的垃圾二次分拣。

北京房山区一家公司承包的政府招标项目采用的是这种模式。

具体做法:
*小区内要有督导员负责指导、监督居民分类投放。

*小区内每个楼道口附近只放厨余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各一个,每天工作人员将桶内的垃圾进行二次人工分拣,承包人再把分拣后的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分装,用专用车辆运输到“燕山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北京海川得益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处理厂”可回收的运到专业公司的处理厂。

模式四:
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
“e”袋公司在连云港多个小区做的公益试点项目具体做法:
1、互联网线上线下收购再生垃圾。

2、小区内设有可回收垃圾点,有工作人员上班。

3、线上有工作人员上班,网上预约上门收购。

4、可回收垃圾线上可兑换成账户余额,线下在垃圾点可兑换现金或物品。

5、收购的可回收垃圾卖到再生资源处理场。

模式五:
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生活垃圾分类
此模式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这种模式
能更好的满足项目需求和服务内容,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有优势,但成本太高。

益趣科技公司、中国天楹公司在杭州、天津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试点(不是承包)项目,采用的此种模式。

具体做法:
1、每个小区内设有宣传橱窗、展板、标语、活动室等宣传设施。

2、小区内配备一定数量的智能分类(不含厨余垃圾)垃圾桶、智能垃圾袋发放机,智能积分礼品兑换机,分类系统平台(二维码管理)、互联网系统,实现投放人刷卡自动、领袋自动、兑换自动、数据统计自动,互联网监控等功能。

3、小区内设有垃圾(存放点)分拣场地。

4、小区内其它垃圾不负责运输。

5、小区内安排3名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居民投放、协助分拣、运送等工作。

6、有毒有害垃圾运送到顶点处理厂,可回收垃圾运送到再生资源回收点。

五、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实施(接摊)方案
1、和甲方对接,由甲方牵头召开街道、(乡镇、村)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垃圾末端处理厂协调会。

2、在甲方、物业配合下,做好居民垃圾分类宣传发动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