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综合自然区划)

合集下载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2012年修订)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2012年修订)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2012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09.21•【字号】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7号•【施行日期】2012.1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7号)《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NO:SC080673)已由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12年9月21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年9月21日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等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水土保持及相关活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坚持谁开发利用资源谁负责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和补偿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委员会制度,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规划确定的任务按年度纳入工作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实施。

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并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水土保持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水土保持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水土保持的具体工作。

四川水土流失状况与类型分区

四川水土流失状况与类型分区
! ! !
积 .$ *) 万 /0 , 占流失面积的 **$ (#, ; 强度侵蚀面 积 !$ *( 万 /0 , 占流失面积的 ))$ (1, ; 极强度侵蚀 面积 "$ *# 万 /0! , 占流失面积的 !$ "*, ; 巨烈侵蚀 面积 "$ )# 万 /0 , 占流失面积的 "$ (", 。按照各级
王丽槐: 四川水土流失状况与类型分区 四川水利
"##$% &’% "
左右。四川盆地经济比较发达, 地理、 气候等自然条 件适应多种植物生长, 但耕地密集, 土地利用率和垦 殖率高,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 #()*+ 。该区山丘起
"
外围山地区。总土地面积 )% #)0+" ,占全省面积的 .!% 1, , 农 业 人 口 约 .### 万 人 。 现 有 林 地 占总土地面积的 "., , 是四川经济林特 .2.(% 20+" , 产品和黄牛的主产区; 西缘林地面广, 是全省用材林 基地。本区以中、 高山为主, 海拨高度多在 .###+ 山高坡陡, 不少地区强烈褶皱, 岩石破 $###+ 之间, 碎。耕地中旱坡耕地占绝大多数, 坡度大, 土层薄, 耕作粗放。开发建设尤其是修沿山公路等,破坏了 地表植被, 扰动了山体岩层地质结构, 加上许多工程 没有严格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和执行水土保持 “ 三同 时” 制度, 加速了水土流失, 增加了河流、 溪沟泥沙 量。 据第一次遥感技术调查测算, 该区水土流失面积 $% 1" 万 0+" ,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 1)% ", ;第三次 遥感测算,现有水土流失面积 "% )# 万 0+" ,占总土 地面积的 $/% "!, 。 本区水土流失的特点, 主要以陡 坡耕地及二半山下堆积层中强度片蚀、沟蚀和溶散 侵蚀为重点。由于山高坡陡岩层破碎,加之土地开 垦, 在大暴雨的作用下滑坡泥石流发育。如 .2/2 年 华莹市溪口滑坡, 泥石流突发淹毁一个汽车站; 宝成 铁路线江油广元段, 每年都会因滑坡而中断运行。 该区水土保持方向:6 . 7 依法保护好现有森林、 草地, 调整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地发展林、 牧、 农、 旅 游事业;6 " 7 "1 度以上陡坡耕地要坚决退耕还林还 6 $ 7 加大水利水保工程 草, 争取在 "##1 年全部完成; 建设力度,滑坡、泥石流发育及水土流失严重的沟 谷, 除采用植物、 农耕、 坡耕地改造措施外, 加密设置 排洪沟、 谷坊、 拦沙堰等沟道防护工程, 防止因水土 流失加巨山地灾害和对下游的危害。 "% $ 川西南山地强度侵蚀区 本区位于四川南部、金沙江下游及其支流雅砻

关于印发《四川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有关技术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四川省水利厅2004).

关于印发《四川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有关技术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四川省水利厅2004).

关于印发《四川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有关技术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各市、州水利局,各乙、丙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持证单位:为加强、规范和提高全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技术审查质量和水平,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SL204-98)等规范规程、政策文件原则,针对我省近年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技术审查实践工作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厅组织四川部分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长期参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的专家、各级管理人员多次进行座谈、讨论,形成了《四川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有关技术问题暂行规定》,现将该“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执行。

请各级、各有关单位将执行过程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省水土保持局反馈。

二○○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主题词:水利水土保持方案规范通知抄送: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在蓉甲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持证单位,厅直属有关单位。

四川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有关技术问题暂行规定依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水利部颁发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参照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发的水保监方案函[2002]118号文《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针对我省近几年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和审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1 前言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前期工作进展,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

文后附: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

2 编制依据与编制方案有直接关系的法律法规、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与相关规定、规范标准、技术文件、技术资料、任务委托件。

3 设计水平年①建设类项目:为工程验收后的第一年,或工程验收年。

前者适用于无试运行期的项目。

②生产类项目:土建区:为验收交付使用年;生产区:为一定生产期后的第一年。

4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防治责任范围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直接影响区面积。

四川宜宾水土保持规划

四川宜宾水土保持规划

四川省宜宾市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报批稿)宜宾市水务局二〇一六年八月项目名称:四川省宜宾市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编制单位:宜宾市水务局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前言水乃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依赖的基础资源。

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生态可持续发展、防洪安全及水质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是我国的重要环境问题。

宜宾市水土保持规划是合理开发利用全市水土资源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水土保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已经颁布施行,新法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明确了规划对于强化各级政府水土保持责任的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适应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1 年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11】224 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

在四川省2014年1月举办的全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技术培训会后,在宜宾市政府及市水务局的领导下,编制单位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和相关部门座谈,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宜宾市水土保持规划初稿。

宜宾市水务局于2016年4月28日组织召开了规划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本规划。

本次规划全面收集了宜宾市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基础数据,明确了水土保持需求;系统科学地划定了全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按照宜宾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出了至2030年全市的水土保持任务、目标与总体布局,提出了预防、治理、监测、监管专项规划,并对近期实施的重点项目进行了安排。

本规划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宜宾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据。

规划编制期间,得到了宜宾市政府及宜宾市水务局、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局、宜宾市财政局、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宜宾市林业局、宜宾市交通运输局、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宜宾市环境保护局和宜宾市农业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并对规划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同时规划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目录第一章规划概要 ..................................... - 4 -第一节总则 ...................................................................................................... - 4 -第二节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 - 6 -第三节目标与任务 .......................................................................................... - 7 -第四节总体布局 .............................................................................................. - 8 -第五节专项规划 ............................................................................................ - 11 -第六节进度、投资与效益 ............................................................................ - 13 -第二章基本情况 .................................... - 15 -第一节自然环境 ............................................................................................ - 15 -第二节自然资源 ............................................................................................ - 21 -第三节社会经济 ............................................................................................ - 26 -第四节水土流失 ............................................................................................ - 29 -第五节水土保持 ............................................................................................ - 33 -第三章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 39 -第一节现状评价 ............................................................................................ - 39 -第二节需求分析 ............................................................................................ - 48 -第四章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规模....................... - 53 -第一节规划依据 ............................................................................................ - 53 -第二节目标和任务 ........................................................................................ - 55 -第三节规划规模 ............................................................................................ - 57 -第五章总体布局 .................................... - 58 -第一节区域布局 ............................................................................................ - 58 -第二节重点布局 ............................................................................................ - 69 -第六章预防规划 .................................... - 76 -第一节预防范围及对象 ................................................................................ - 76 -第二节措施体系与配置 ................................................................................- 77 -第七章治理规划 .................................... - 87 -第一节治理范围与对象 ................................................................................ - 87 -第二节措施体系及配置 ................................................................................ - 88 -第三节重点项目 ............................................................................................ - 99 -第八章监测规划 ................................... - 102 -第一节规划目标 .......................................................................................... - 102 -第二节规划布局 ..........................................................................................- 103 -第二节监测项目 ..........................................................................................- 105 -第三节监测内容和方法 .............................................................................. - 107 -第四节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与网络传输 ......................................................- 109 -第五节监测设备及经费 ..............................................................................- 111 -第九章综合监管规划 ............................... - 114 -第一节监督管理 ..........................................................................................- 114 -第二节科技支撑 .......................................................................................... - 117 -第三节管理能力建设 ..................................................................................- 119 -第四节信息化建设 ......................................................................................- 122 -第十章实施进度与投资估算.......................... - 125 -第一节实施进度 .......................................................................................... - 125 -第二节近期重点项目安排 .......................................................................... - 126 -第三节近期重点项目投资估算 ..................................................................- 130 -第十一章实施效益分析 ............................. - 139 -第一节效益分析 ..........................................................................................- 139 -第二节综合结论 ..........................................................................................- 142 -第十二章实施保障措施 ............................. - 143 -第一节法律法规保障 ..................................................................................- 143 -第二节政策保障 ..........................................................................................- 143 -第四节投入保障 ..........................................................................................- 144 -附表.............................................. - 146 -附表1宜宾市气象特征表 ............................................................................- 146 -附表2宜宾市气象特征表 ............................................................................- 146 -附表3宜宾市社会经济现状表 .................................................................... - 147 -附表4宜宾市土地利用现状表 ....................................................................- 148 -附表5宜宾市土地坡度表 ............................................................................- 148 -附表6宜宾市水土流失现状表 .................................................................... - 149 -附表7宜宾市水土保土措施现状表 ............................................................ - 150 -附表8 宜宾市各区县综合治理规模表 ....................................................... - 150 -附表9 宜宾市各区县重点治理规模表 ....................................................... - 151 -附表10宜宾市水土保持生态分区表 .......................................................... - 151 -附表11宜宾市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表....................................................... - 152 -附表12宜宾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布局及措施规划表 ......................- 154 -附表13宜宾市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规划表 ..........................................- 154 -附表14宜宾市近期重点防治工程规划表 ............................................ - 155 -附表15宜宾市近期重点治理项目投资表 ..................................................- 158 -附图:............................................ - 158 -第一章规划概要第一节总则一、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坚持“三大发展战略”,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落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主线,以提高水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生态环境综合保护能力等为重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防治,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为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美丽幸福宜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现将四川省各水系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为三类,公告如下:
一、重点预防保护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上游等森林植被较好的地区。

二、重点治理区:渠江、嘉陵江、涪江、沱江以及岷江下游、大渡河下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下游等区域。

三、重点监督区:金沙江干流区的攀枝花市、凉山州西北部及南部,青衣江、大渡河流域的雅安地区,岷江流域的成都市、乐山市、眉山地区,长江干流区的宜宾市、泸州市西南部,沱江流域的德阳市西北部,涪江流域的绵阳市西北部,嘉陵江流域的广元市西北部、巴中地区西北部,渠江流域的广安地区东北部等区域。

重点预防保护区以保护自然植被,防治乱砍滥伐为主,同时做好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区的治理;重点治理区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主,同时做好保护工作;重点监督区在进行综合治理的同时,突出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4]47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4]47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4〕4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水利厅《关于报送〈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报批本)〉的请示》(川水〔2014〕24号,以下简称《规划》)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该《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节约保护、统筹兼顾、综合管理原则,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合理开发配置水资源、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有效保护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通过实施《规划》,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32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3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3%。

到2030年,全省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33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5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

四、逐步构建全省水资源调配体系。

通过构建以西水东调、北水南补工程为骨架,大中小微水利工程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优化调度,提高对重点区域、城镇和粮食主产区的供水保障能力。

五、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过程,采取工程、技术、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强化节水,大力加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生活节水,切实转变用水方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四川省水功能区名录

四川省水功能区名录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附件2 四川省省级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登记表。

四川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

四川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
征 一、范围、对象与措施 ......................................................................................25
二、重点治理项目 ..............................................................................................25
用 第三章 总体布局 ................................................... 7 一、总体方略 ........................................................................................................7 见 二、区域布局 ........................................................................................................7 三、重点防治区 ..................................................................................................18
附表 2 四川省水土保持分区
用 附表 3-1 四川省国家级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复核名单
附表 3-2 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范围
见 附表 4 四川省各县(市、区)水土保持近期重点治理项目规模表
附图:
附图 1 四川省水土流失现状图 附图 2 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分区图

四川省重点流域区划(定稿)

四川省重点流域区划(定稿)

四川省重点流域区划(2006~2010年)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二○○七年十一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概况 (2)1.1自然环境概况 (2)1.2主要流域概况 (4)1.3社会经济概况 (9)1.4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情况 (11)1.5相关规划主要内容 (11)1.6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 (14)第二章区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5)2.1指导思想 (15)2.2区划原则 (15)2.3区划范围 (16)2.4区划依据 (16)第三章重点流域区划 (17)3.1重点流域区划 (17)3.2重点流域区划结果 (19)3.3全省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20)第四章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22)4.1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 (22)4.2严格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22)4.3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 (23)4.4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23)4.5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24)附表:附表1 2005年全省各市(州)国内生产总值附表2 已投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附表3 在建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附表4 三峡库区影响区及上游区分布情况附表5 2006年四川省五大水系干流水质评价结果附表6 2006年四川省五大水系主要支流水质评价结果附图:附图1 四川省水系图附图2 四川省三峡库区影响区域上游区分布图附图3 四川省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分布图前言四川是千河之省,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049条,属长江流域的国土面积占了96.7%,三峡库区80%的水量来自四川境内。

全省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均属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区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确定的影响区及上游区,其中涉及影响区的县(市、区)共26个、上游区的县(市、区)共155个,四川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对三峡库区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第21号公告——《关于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修改单的公告》“4.1.2.2修改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或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排入GB18918-2002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四川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四川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广元市中区(现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青川县 、剑阁县、旺苍县、苍溪县、广安区、华蓥山、岳池 县、武胜县、邻水县、通川区、达县、宣汉县、万源 市、开江县、大竹县、渠县、巴州区、平昌县、南江 县、通江县
重 区
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县(市、区)名 色达县、壤塘县、阿坝县、金川县、丹巴县、小金县 、汶川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理县、黑水县 、泸定县、康定县、马尔康、若尔盖、红原县 得荣县、巴塘县、稻城县、乡城县、九龙县、雅江县 、理塘县、白玉县、新龙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 县、德格县、石渠县 万源市、宣汉县、开江县、达县、大竹县、通川区、 区县、广安区、武胜县、岳池县、邻水县、华蓥市、 广元市中区(现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青川县 、旺苍县、苍溪县、剑阁县、巴州区、南江县、通江 县、平昌县、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北川县、梓 潼县、盐亭县、三台县、平武县、安县、安居区、船 山区、大英县、射洪县、蓬溪县、顺庆区、高坪区、 嘉陵区、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南部县、西充县 、阆中市、中江县、罗江县、九寨沟县、松潘县、安 岳县、乐至县 会东县、会理县、宁南县、昭觉县、普格县、金阳县 、雷波县、布拖县、德昌县、冕宁县、喜德县、越西 县、美姑县、甘洛县、西昌市、木里县、盐源县、攀 枝花市东区、攀枝花市西区、仁和区、盐边县、米易 县、宜宾县、翠屏区、兴文县、屏山县、南溪县、江 安县、长宁县、筠连县、高县、珙县 邛崃市、蒲江县、新津县、大邑县、崇州市、都江堰 市、彭州市、东坡区、洪雅县、丹棱县、彭山县、青 神县、石棉县、汉源县、芦山县、雨城区、名山县、 天全县、荥经县、夹江县、峨边县、峨眉山市、犍为 县、金口河区、井研县、马边县、沐川县、沙湾区、 市中区、五通桥区、泸定县、康定县 金堂县、龙泉驿区、旌阳区、简阳市、雁江区、东兴 区、市中区、隆昌县、威远县、资中县、泸县、龙马 潭区、江阳区、自流井区、荣县、富顺县、沿滩区、 大安区、仁寿县 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纳溪区 会理县、会东县、普格县、宁南县、金阳县、雷波县 、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木里县、盐源县、冕宁 县、喜德县、西昌市、德昌县、宜宾县、屏山县 攀枝花市西区、东区、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 筠连县、高县、南溪县、石棉县、汉源县、宝兴区、 芦山县、天全县、雨城区、荥经县、名山县、都江堰 市、新津区、邛崃市、郫县、崇州市、大邑县、温江 区、双流县、蒲江县、彭山县、东坡区、青神县、井 研区、丹棱县、洪雅县、峨边县、沐川县、犍为县、 峨眉山市、夹江县、马边县、金口河区、越西县、甘 洛县

四川省水土保持工作细则

四川省水土保持工作细则

四川省水土保持工作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3.05.09•【字号】•【施行日期】1983.11.09•【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四川省水土保持工作细则(1983年5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水土保持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改变山区、丘陵区面貌,治理江河,减少水、旱灾害,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国土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

防治水土流失,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造福万代的根本大计。

第二条必须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

第三条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加强领导。

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农垦、环保、铁道、交通、工矿、电力、科学研究等部门,要共同配合,密切协作,分工负责,认真做好与本部门有关的水土保持工作。

第四条防治水土流失,要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群众自力更生。

国家对重点治理的地区,在经费、物资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

各地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和依靠群众力量,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第二章水土流失的预防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生产、建设单位,应把水土流失的预防放在首位,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合理利用和保护好水土资源,坚决制止滥伐、滥垦、乱开矿,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源污染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第六条对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地,禁止开荒种植农作物。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可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规定低于二十五度的禁垦坡度。

第七条对铁路、公路、河流、渠道、水库管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名胜古迹和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区规定的范围内,以及崩山、滑坡危险地区,易产生泥石流地区的危险区,禁止开荒,挖沙和开山炸石。

第八条对现有农耕地,实行合理的农耕措施,因地种植,增加植被,修建田间工程,做到用地和养地结合,保水保土保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德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重新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
公告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根据水土流失及人类活动情况划分德阳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并公告如下。

一、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存在较大潜在水土流失危险的区域。

主要包括:龙门山区,平坝区,生产建设活动较频繁的其他区域,即:绵竹市、什邡市的全域,旌阳区、广汉市的平坝区。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内要加强自然植被保护,禁止乱砍滥伐;严格控制生产建设活动,杜绝无水土保持方案开工建设、随意倾倒弃渣的现象。

涉及城镇及地质敏感区等重点部位的生产建设项目应提高防治标准。

区域内应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严格监督执法,防治人为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主要包括我市丘陵地区,即:旌阳区、广汉市的丘陵区,罗江县、中江县全域。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应通过加大投入,采取坡耕地改造、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坡面水系整治、蓄水保土耕作、
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重点治理区内的生产建设项目应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公告之日起,要严格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严格监督执法,防止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对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依法查处。

《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德府公告[1999]07号)即日起废止。

特此公告
二O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四川省水土保持区划

四川省水土保持区划

四川省水土保持区划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是中国第五大省,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全省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面积48.41万平方公里。

四川西部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东部地区则大都位于四川盆地内。

四川与重庆、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接壤。

(一)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四川大致可分为东部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区,以及西部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区。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包含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山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跨中国地势第一及第二阶梯,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全省最高点是川西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2.气候气候与水文四川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长、年均温高的特点。

1月均温5~10℃以上,攀枝花超过12℃;7月超过24℃,东部长江河谷高达28℃,极端最高温大于40℃,为中国夏季高温地区之一。

年均温16~20℃,攀枝花为20℃。

10℃以上活动积温5000~7000℃,攀枝花达7500℃。

四川盆地的长江河谷和川西南的金沙江河谷,具有南亚热带气候属性。

川西北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属温带和寒温带气候(见川西北高原)。

四川深受东南太平洋季风和西南印度洋季风影响,除少数地区外,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以多夜雨为特色。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少日照地区,盆地西缘则是中国多雨区之一,最多地区年降水量超过2400毫米。

但各地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故每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

3.水资源号称“千河之省”,水资源居于全国前列。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404亿立方米,其中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总量约3131亿立方米。

但河川径流量的季节分布不均,全年径流量大多集中在6—10月,东部盆地6—10月径流量占总量的60—80%,川西南山地为70—80%,川西北高原为80%以上。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生态修复I:实施情况及国内外经验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生态修复I:实施情况及国内外经验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生态修复I:实施情况及国内外经验邓东周;鄢武先;黄雪菊;刘兴良;慕长龙【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对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经过两年的灾后重建,震区的生态环境已得到一定改善。

但地震灾后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四川地震灾区生态问题依然严峻,还有大量的、长期的生态修复任务。

本研究详细阐述了国内外生态修复的经验和教训,系统分析了我国两年多来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生态恢复重建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震灾区生态修复的一些认识,以期为地震灾区灾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Wenchuan Earthquake of 8.0 magnitude at Richter scale hit large region of Sichuan, China, on May 12,2008. The earthquake and earthquake-induced events such as landslides did serious damage to local vegetation and ecosystem. Althoug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disaster areas has been amended to a certain extent after two years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the ecological problem is still severe now, and there are long-term and plenty of assignments to be don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tor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wo-year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the disaster area, analyse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other areas.【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1(032)005【总页数】6页(P56-61)【关键词】汶川地震;受损生态系统;生态修复【作者】邓东周;鄢武先;黄雪菊;刘兴良;慕长龙【作者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7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里氏8级地震。

四川省地面水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管理规定

四川省地面水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管理规定

四川省地面水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管理规定(1992年1月13为了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结合四川省地面水水域的实际情况,对我省地面水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管理作如下规定:I类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二、水域环境功能划类原则(一)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二)划分各水域功能一般不得低于现状功能。

需要降低现状功能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三)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时,按最高功能划分类别(四)同一河流在划分不同河段的功能类别时,上游河段的功能划分应满足(五)排放污水形成的地面水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功能区及鱼类回游通道三、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管理四川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地面水水域环境功能划分类别工作,会同省建设、水利电力、卫生、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主要地面水各市、地、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省主要地面水环境功能划类和本地区水环境现状、使用要求、整体规划等,对省未划类的所辖水域划分环境功能类别,对省已划类的水域位于本辖区的部分可进行局部划类调整。

凡涉及相邻市、地、州用水水质的水域,其环境功能划类,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不涉及相邻市、地、州用水水质的水域,其环境功能划类,由市、州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审批,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对不同功能类别的水域执行相应的水质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站,负责水质监判别水质是否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应使用水期平均值,不得使用瞬时一次监测值,监测值单项超标,即表明使用功能不能保证。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一览表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一览表
Ⅰ1-2平原中部城市与都江堰灌区农业生态功能区
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辖区内。面积0.59万km2
城市、农田和河流生态系统
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馈缺,垦殖过度;农村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森林覆盖率低。
土壤侵蚀轻度敏感,生境轻度敏感,环境污染极敏感,酸雨轻度敏感。
城市及灌溉农业发展,水源涵养及水文调蓄,环境污染控制。
Ⅰ3-2大巴山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
在四川东北部边缘,跨巴中、达州市的3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65万km2
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分布不均,水源涵养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
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农林业发展。
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保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生态产业,培育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等。
封山育林,保护天然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建立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规范和严格管理水电业及耗能产业。
Ⅰ6-3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在四川盆周西部,跨雅安、成都市的10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92万km2
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砍伐过度,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资源减少,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多暴雨、滑坡、泥石流、地震频繁发生区
Ⅰ2-5沱江中下游城镇-农业及水污染控制生态功能区
在四川盆地中部偏西南,跨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内江、自贡、泸州、宜宾市的22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85万km2
农田、城市和水生态系统
森林覆盖率低,人口密度较大,耕地垦殖过度,农村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水质污染严重。
土壤侵蚀中度敏感,水环境污染极敏感,酸雨轻度敏感。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一览表2004年8月

四川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四川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县(市、区)名 色达县、壤塘县、阿坝县、金川县、丹巴县、小金县、汶川县、茂县 岷江大渡河上游预 、松潘县、九寨沟县、理县、黑水县、泸定县、康定县、马尔康、若 防保护区 尔盖、红原县 金沙江上游预防保 得荣县、巴塘县、稻城县、乡城县、九龙县、雅江县、理塘县、白玉 护区 县、新龙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德格县、石渠县 流域分布 万源市、宣汉县、开江县、达县、大竹县、通川区、区县、广安区、 武胜县、岳池县、邻水县、华蓥市、广元市中区(现利州区)、元坝 区、朝天区、青川县、旺苍县、苍溪县、剑阁县、巴州区、南江县、 嘉陵江中上游治理 通江县、平昌县、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北川县、梓潼县、盐亭 区 县、三台县、平武县、安县、安居区、船山区、大英县、射洪县、蓬 溪县、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南部县 、西充县、阆中市、中江县、罗江县、九寨沟县、松潘县、安岳县、 乐至县
重点预防保护 区
会东县、会理县、宁南县、昭觉县、普格县、金阳县、雷波县、布拖 县、德昌县、冕宁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甘洛县、西昌市、 金沙江下游治理区 木里县、盐源县、攀枝花市东区、攀枝花市西区、仁和区、盐边县、 米易县、宜宾县、翠屏区、兴文县、屏山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 县、筠连县、高县、珙县 邛崃市、蒲江县、新津县、大邑县、崇州市、都江堰市、彭州市、东 坡区、洪雅县、丹棱县、彭山县、青神县、石棉县、汉源县、芦山县 岷江中下游重点治 、雨城区、名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夹江县、峨边县、峨眉山市、 理区 犍为县、金口河区、井研县、马边县、沐川县、沙湾区、市中区、五 通桥区、泸定县、康定县 金堂县、龙泉驿区、旌阳区、简阳市、雁江区、东兴区、市中区、隆 沱江治理区 昌县、威远县、资中县、泸县、龙马潭区、江阳区、自流井区、荣县 、富顺县、沿滩区、大安区、仁寿县 赤水河上中游治理 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纳溪区 区 金沙江、雅砻江水 会理县、会东县、普格县、宁南县、金阳县、雷波县、布拖县、昭觉 电开发区和交通建 县、美姑县、木里县、盐源县、冕宁县、喜德县、西昌市、德昌县、 设区 宜宾县、屏山县 攀枝花有色金属和 攀枝花市西区、东区、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 铁矿开采区 筠连县、高县、南溪县、石棉县、汉源县、宝兴区、芦山县、天全县 、雨城区、荥经县、名山县、都江堰市、新津区、邛崃市、郫县、崇 岷江大渡河水电开 州市、大邑县、温江区、双流县、蒲江县、彭山县、东坡区、青神县 发及交通建设区 、井研区、丹棱县、洪雅县、峨边县、沐川县、犍为县、峨眉山市、 夹江县、马边县、金口河区、越西县、甘洛县 广元市中区(现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青川县、剑阁县、旺苍 秦巴山区和华蓥山 县、苍溪县、广安区、华蓥山、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通川区、 煤矿及金属矿开采 达县、宣汉县、万源市、开江县、大竹县、渠县、巴州区、平昌县、 区 南江县、通江县

德阳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

德阳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

德阳市水土保持分区1 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划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的要求,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德阳市的实际情况,将德阳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为三类:一、重点预防保护区。

主要包括龙门山区绵远河、石亭江上游的绵竹市天池、清平、汉旺、九龙、遵道、金花等七个乡镇和什邡市八角、蓥华、红白、洛水、龙居、湔底等六个乡镇,总面积达749平方公里。

本区包含大面积的森林植被,但由于主要是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性大,因此实行预防保护将是本区的长期任务。

二、重点监督区。

龙门山区绵远河、石亭江上游绵竹市金花、天池、清平、汉旺和什邡市八角、蓥华、红白等乡镇的矿山企业区。

丘陵、山区所有的城镇开发区和基础设施建设区,面积476平方公里。

重点监督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人为活动频繁,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加之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性大,地表植被遭受破坏的地区已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重点监督区在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同时,要加大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要求项目业主严格按《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制度(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必须与水土保持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投产使用),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监督权,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加强监督检查。

三、重点治理区。

主要包括丘陵区涪江流域、沱江流域中江县、罗江县和旌阳区通江镇的全部;绵远河流域绵竹市汉旺、拱星二乡镇的前山部分,旌阳区新中、和新、双东、寿丰、东泰五个乡镇的全部和袁家、黄许、孟家、旌阳、东河等乡镇的丘陵部分,广汉市松林、双泉二乡镇的丘陵部分;石亭江流域绵竹市的土门、广济、遵道、九龙、武都等乡镇和什邡市洛水镇的前山部分;湔江流域什邡市龙居、湔底、民主三个乡的前山部分,面积约685平方公里。

四川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综合自然区划)

四川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综合自然区划)

四川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综合自然区划)四川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综合自然区划)按地貌类型、土壤及成土母质类型、气候、土地利用、植被等综合分区,共分5个区,17个亚区。

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分区。

一、盆西平原区分3个亚区:1)温郫亚区(成都平原):包括温江区、新都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双流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崇州市、彭州市、蒲江县、邛崃市、大邑县等18个区、市、县。

2)安绵亚区:包括广汉市、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绵竹市、罗江县、安县、江油市、绵阳市涪城区、绵阳市游仙区等9个区、市、县。

3)名眉亚区:包括名山县、彭山县、眉山市东坡区、丹棱县、青神县、夹江县、峨眉山市、乐山市中区等8个区、市、县。

二、盆地丘陵区分4个亚区:1)盆北深丘亚区:包括剑阁县、苍溪县、广元市元坝区、巴中市巴州区、仪陇县、平昌县等6个区、市、县。

2)盆中丘陵亚区:包括金堂县、仁寿县、井研县、梓潼县、盐亭县、三台县、中江县、南充市顺庆市、南充市高坪区、南充市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西充县、遂宁市船山区、遂宁市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资阳市雁江区、简阳市、乐至县、安岳县、内江市中区、内江市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岳池县、武胜县、渠县、广安市广安区等33个区、市、县。

3)盆南低山丘陵亚区:包括泸州市江阳区、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州市纳溪区、泸县、自贡市自流井区、自贡市贡井区、自贡市大安区、自贡市盐滩区、富顺县、荣县、乐山市五通桥区、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犍为县等17个区、县。

4)盆东平行岭谷亚区:包括邻水县、达县、达州市通川区、开江县、大竹县、华蓥市、宣汉县等7个区、市、县。

三、盆周山地区分4个亚区:1)盆周北部山地亚区:包括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市朝天区、青川县、平武县、北川县、旺苍县、南江县、通江县、万源市等9个区、市、县。

2)盆周南部山地亚区:包括筠连县、珙县、古蔺县、高县、兴文县、叙永县、屏山县、沐川县、合江县、雷波县、马边县等11个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综合自然区划)
按地貌类型、土壤及成土母质类型、气候、土地利用、植被等综合分区,共分5个区,17个亚区。

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分区。

一、盆西平原区分3个亚区:
1)温郫亚区(成都平原):包括温江区、新都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双流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崇
州市、彭州市、蒲江县、邛崃市、大邑县等18个区、市、县。

2)安绵亚区:包括广汉市、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绵竹市、罗江县、安县、江油市、绵阳市涪城区、绵阳市游仙区等9个区、市、县。

3)名眉亚区:包括名山县、彭山县、眉山市东坡区、丹棱县、青神县、夹江县、峨眉山市、乐山市中区等8个区、市、县。

二、盆地丘陵区分4个亚区:
1)盆北深丘亚区:包括剑阁县、苍溪县、广元市元坝区、巴中市巴州区、仪陇县、平昌县等6个区、市、县。

2)盆中丘陵亚区:包括金堂县、仁寿县、井研县、梓潼县、盐亭县、三台县、中江县、南充市顺庆市、南充市高坪区、南充市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营山
县、蓬安县、西充县、遂宁市船山区、遂宁市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
县、资阳市雁江区、简阳市、乐至县、安岳县、内江市中区、内江市东兴区、
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岳池县、武胜县、渠县、广安市广安区等33个区、
市、县。

3)盆南低山丘陵亚区:包括泸州市江阳区、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州市纳溪区、泸县、自贡市自流井区、自贡市贡井区、自贡市大安区、自贡市盐滩区、富顺县、
荣县、乐山市五通桥区、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
犍为县等17个区、县。

4)盆东平行岭谷亚区:包括邻水县、达县、达州市通川区、开江县、大竹县、华蓥市、宣汉县等7个区、市、县。

三、盆周山地区分4个亚区:
1)盆周北部山地亚区:包括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市朝天区、青川县、平武县、北川县、旺苍县、南江县、通江县、万源市等9个区、市、县。

2)盆周南部山地亚区:包括筠连县、珙县、古蔺县、高县、兴文县、叙永县、屏山县、沐川县、合江县、雷波县、马边县等11个县。

3)盆周西部山地亚区:包括洪雅县、雅安市雨城区、荥经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峨边县、乐山市金河口区、乐山市沙湾区等9个区、县。

四、川西南山地河谷区分5个亚区:
1)川西南北部河谷亚区:包括泸定县、汉源县、石棉县、甘洛县等4个县。

2)大凉山亚区:包括越西县、美姑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等7个县。

3)中部河谷亚区:包括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米易县、盐边县、攀枝花市东区、攀枝花市西区、攀枝花市仁和区等8个区、市、县。

4)理东亚区:包括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等3个县。

5)盐源盆地亚区:包括盐源县1个县。

五、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分2个亚区:
1)川西北高山、山原峡谷亚区:包括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巴塘
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木里县、康定县等19个县。

2)川西北高原亚区:包括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色达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甘孜县、炉霍县、新龙县、理塘县等12个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