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

合集下载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2014-03-0613:18阅读:1,919“鉴赏”一词用的是“Geschmack”,这个词同时也有“口味”、“品味”、“味道”、“滋味”的意思,但康德用的通常是最高级的含义,即审美和艺术的“鉴赏”的含义。

至于“契机”一词,原文为“Moment”,有“因素”、“瞬间”的意思,这里指鉴赏中最关紧要的那些要素。

那么,这些契机分为四个方面,它们是根据康德的范畴表而来的质、量、关系和模态四种契机。

但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范畴表不同的是,在那里量的范畴放在质的范畴之前,而在这里道德讨论质的契机,然后才讨论量的契机。

为什么这样?康德在“第一契机”的标题“鉴赏判断按照质来看的契机”之下作了一个注释,这个注释相当重要,它不但解释了什么是鉴赏,而且提到了上述量和质的颠倒。

他说:鉴赏是评判美的能力。

但是要把一个对象称之为美需要什么,这必须由对鉴赏判断的分析来揭示。

这种判断力在其反思中所注意到的那些契机我是根据判断的逻辑机能的指引来寻找的(因为在鉴赏判断中总还是含有对知性的某种关系)。

在考察中我首先引入的是质的机能,因为关于美的感性判断(审美判断)首先考虑的是质。

可见,鉴赏就是“评判美的能力”;“契机”则是对于“把一个对象称之为美需要什么”的回答,即一个对象之所以被称之为美,是由于它们包含这样一些契机,它们是审美判断力“在其反思中所注意到的”;而这些契机是通过《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判断的逻辑机能表的指引来寻找的。

之所以要通过判断的逻辑机能表来找,则是由于鉴赏判断是知性能力和想象力的自由协调活动,里面含有知性的作用,而知性是唯一能够给予这些活动以逻辑上的条理性的。

最后,为什么要讨论质的契机?“因为关于美的感性判断[审美判断]首先考虑的是质”。

最后一句没有展开,有点语焉不详。

我们来帮他解释一下,所谓“感性判断”,原文为“dasasthetischeUrteil”,这个“感性的”(asthetische)在康德第三?批判中同时具有“审美的”含义,但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就是感性的,与理性的相对。

判断力批判疑惑(张萍萍)

判断力批判疑惑(张萍萍)

康德是健全、理性的哲学家。

终极的关心?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人文主义式的理性主义,重视道德、人伦,终极关心是天。

西方的理性主义不是用人文来表现,而是用逻辑、数学来表示。

对人类理性所涉及到的全部学问通通做一个安排,这就是康德全部哲学的工作。

康德第一批判的工作是衡量我们的知解理性,也就是衡量我们能够成功知识的逻辑理性,衡量我们的逻辑理性、数学理性所涉及的范围有多大,可及的与不可及的范围划分清楚,不能随意夸大。

这就是健康的理性。

所谓形式逻辑就是抽象的、把那些内容抽掉了。

西方哲学传统是分解的。

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是善,其方法论是如何使道德法则在我们的现实生命上有影响,能落实。

《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讲的判断是反省性的判断,不是决定性的判断。

判断一般而言是依附在知性上表现的。

判断就是把一个具体的东西归属到一个普遍原则之下。

康德讲知识论的时候首先分三个成分:知性、判断性、理性。

决定性判断是属于知识的、知解理性方面的,都是从概念而来,依靠概念。

康德分析审美判断有四个特性:没有任何利害关心、不依靠任何概念、没有激情、没有魅力。

就是把以上四者通通去掉,直接对一个对象感到很舒服和愉快,这时候有愉快之感,就是纯美。

审美判断既不能决定知识的是非,也不能决定道德的善恶。

无向判断就是没有一个原则可以使其归属。

审美判断属于无向判断,因为美不是属于一个对象的特性,在对象方面没有一个原则可以为其归属。

所以,美是主观的。

属于对象的特性才能成为对象的只是,而美、善不属于知识的对象。

照康德讲,范畴是成功知识的基本条件,那是指自然现象自然对象最普遍的条件讲。

康德说知性所管的世界是自然现象界,这是无所谓美不美的,这里没有美的问题。

美学判断之所以是反省判断,就是它对对象的质、量、关系通通接触不到。

因果性康德名之曰范畴。

但偶然的现象很多,不能单靠因果范畴就能知道,还要靠经验。

所以康德就说,完成那些特殊现象的特殊法则,是要靠经验的。

知性供给的是那个范畴的普遍条件。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课程论文《判断力批判》读后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12级学号:201202010001姓名:张丽凤《判断力批判》读后感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与柏拉图、奥古斯丁并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康德的研究涉及伦理学、神学、宇宙哲学、美学、逻辑学、和知识理论等广泛领域,其中,三大批判著作───《纯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三大批判”分别探讨“知”、“意"、“情"三种基本能力,而这三种能力对应的目标是“真”、“善"、“美”三大领域,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研究了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能力即判断力,而判断力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了于是就要对判断力加以批判研究.判断力,就是在认识能力中一个居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又是一种先天的立法能力。

将特殊置于普遍之下的能力即为一般判断力,假如给予了特殊,判断力只能去寻求普遍了,此时,判断力就是反思性的。

审美判断力就是反思性的。

判断力在自己的主观思考中有自己的一个对于自然可能性的先天原则,它不是借此向自然颁布规律,而是反思自然,从而为自己颁布规律,就是说,并不是我们规定自然是什么样的,而是规定我们自己心中的自然是什么样的。

反思性判断只能作为规律自己给自己,不能从别人那儿拿来,也不能颁布给自然。

接下来讲审美判断力,它的特殊性在于是按照规则而非概念对某物做出判断.当我们看某一客观物时,当对象的表象也就是其外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的同时能直接与我们愉快的情感相结合时,这个表象本身就是审美对象。

就是说,观察客体的表象后,我们给出了自己先天的看法、判断,这些看法判断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愉快的感受,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对客体的审美判断。

这时,我们就称该对象为美,称凭借这样一种愉快而做出的判断的能力为鉴赏。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叶秀山提要: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把人理解为“完整的生命”,并由此出发把人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退过审美判断联结起来。

在审美鉴赏中,“事物自身”向鉴赏者“显现”出“自己”的意义,鉴赏者在“现象”中“看”到“本质”,从经验中的“有”中“看”到了“无”,召唤那个“无~本体~事物自身”到我们面前来。

“无一非存在”并非人主观强加给“自然”的,“世界”作为“整体”存在于“作为整体的自然”之中,世界有一个“无…‘在”。

哲学正是在“整体”尚未“完成”时,“看”到了“整体”,提前进入“整体”。

“整体论”可以理解为哲学的目的论,它使世界万物有始有终,有“自己”。

“理性”将“自然”作为人们“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工具,而且将其“评鉴”为“事物自己”。

“自己”就是“自由”,“自由”的意义只向“人”“开显”。

^必须是理性者.是自由者,是目的。

关键词:判断力审美鉴赏事物自身目的论自由作者叶秀山,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732)康德在讨论实践理性道德问题时,已经将目标引向了宗教,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持否定态度的“超越”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下一步,人们或许期望着他将随着实践理性的思路,使他的“批判哲学”“上升”到“宗教”问题,果然,康德有《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文问世。

但是在这之前,与他的“批判哲学”直接相应的,则是《判断力批判》,而这个批判,却是把目光拉回到活生生的人世,拉回到人的“生活世界”,而经过实践理性道德哲学洗礼之后的世界,已经全然不同于为我们提供“知识对象”的“理论(必然)世界”,而是美一艺术和目的的世界。

康德这个做法,或许说明他的哲学思考的重心,仍然是围绕着“人”的问题,“人”作为有理智的存在者,或者“有理性的动物”是哲学问题的核心部分,因此他将人的“理性”分别为“理论”的和~5一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实践”的两大领域之后,感到有必要将这两大块“统一”于完整的“人”的“基地”上,因为在活生生的经验中,“人”之所以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生命”并不町以真的分割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如何在“同一”的“理性”中,“理解”“人”的完整性,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

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读书笔记关于《判断力批判》(1—81页)、邓晓芒先生《<判断力批判>释义》以问答体形式对所读内容进行梳理,以呈现康德思考路径,并以【问题】标识主干,以【阐释】标识进一步论述,以【概念】标识术语解释,以引号标明引用原文。

【问题】问:(1)《判断力批判》的整体结构如何?答:包括序言、导言、审美判断力批判、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四大部分。

具体结构如下:序言:总括了《判断力批判》对于联结前两批判从而完成纯粹理性的全部批判的必要性与意义。

导言:简介了批判哲学体系的总体结构和《判断力批判》的基本概念及总体构想。

1—3:讨论了批判哲学的总体结构问题。

4—6:探讨反思判断力的含义、功能及其与愉快情感的关系。

7—9:进一步深入讨论两种不同的反思判断力(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各自的概念、作用,以及其关系和对知性(认识)与理性(道德)的联结方式。

审美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美的分析论:通过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概括出对于美的普遍一般的说明。

崇高的分析论:从批判哲学立场探讨崇高的先天根据,包括数学的和力学的崇高两方面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通过演绎审定情感的主观普遍性。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考察了鉴赏所必然陷入的审美标准问题的二律背反及其批判的解决。

鉴赏的方法论(附录):简介了美和艺术的入门问题。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探讨了客观合目的性及其分类,并由此阐明了有机体和自然目的系统。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探讨了自然目的论的二律背反及其批判解决。

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附录):追溯自然界的最终目的,通过对人身上体现的最后目的进一步反思追溯至道德目的论,并由此而向超自然的终极目的神学目的过渡。

《序言》【问题】(1)问:何谓纯粹理性?何谓纯粹理性批判?答:指“出自先天原则”的认识能力。

在《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分别探讨了同属纯粹理性的知性(认识理性、理论理性)和纯粹实践理性的先天原则。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邓晓芒: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拂晓探索2016-11-21分享保存“既然我看到的这朵花是美的,那么一切看到这朵花的人,都应该觉得是美的。

「它有这样一种断言,这种断言是先天的」,只要是人,只要有情感,那么这个情感就有共同性,为什么?这就是康德的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康德《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它和前两大批判的关系是什么?■ 邓晓芒主讲部分《判断力批判》是康德在晚年才发现的一个领域。

他早年的设计是这样的:一共两大批判,一个是理论理性的批判,一个是实践理性的批判;相应地,将来要建立的未来形而上学有两种形而上学,一个是自然的形而上学,一个是道德的形而上学。

本来这样就很平衡了,也很完美了。

自然界也讲了,道德也讲了,“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通过两个批判,建立起来两个形而上学。

康德那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本来他可以休息了。

但是康德看来这还不行,两个批判中间还有一道非常深的裂痕。

当然这就是两个批判本来讲,这道裂痕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各讲各的就是了;但是实际上,表明这两个批判还有一个最终的根基没有打牢。

康德就是要对整个形而上学奠定新的根基嘛。

奠定来奠定去还是有一个没有奠定牢固,在什么方面没有奠定牢固呢?这两个批判之间应该有个过渡的东西,作为两者的共同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应该就是判断力。

所以到了晚年,康德在写完了《实践理性批判》以后,刚刚完稿还没有出版的时候,他在写给他的一个朋友赖因霍尔德的一封信里讲到,我现在正在进行鉴赏力的批判。

鉴赏力的批判是什么样的批判呢?康德说,我发现人类有三种能力,一种是知识能力,一种是欲望能力——欲望能力就是意志,还有一种就是情感能力。

我们通常讲知、情、意,知、情、意这个体系是康德在1795年——他的晚年才发现的。

是他早年还没发现的,早年已经有些想法,但是他认为像鉴赏力这个东西不是属于哲学研究的对象,而是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美学】第二章 审美论2(康德:判断力批判)

【美学】第二章 审美论2(康德:判断力批判)

第二章审美论第二节康德美学对审美的理论提升:《判断力批判》一、康德的理论体系以下引自朱志荣《康德美学思想研究》1. 主体性原则的确立苏格拉底从当时自然哲学的宇宙本体论,转向研究理性本身,即受特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和阿那柯萨哥拉“心”的原则的启发,从起着主导能动作用的认识与对象的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理性及理性原则把握对象的可能性,并且突出强调了实践理性的主导地位,将理念看成是从功能的角度对对象的把握,将善视为理性的运用。

他毕生的使命就是寻求真理,并且以此来将雅典的公民从一种麻木的状态中唤醒,引导他们去思索生活的意义和他们自身最高的善。

……康德曾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指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从主体理性和思维本身的角度去建构哲学体系,确实不是康德的发明,但是,康德的主体性原则并不是直接来自于苏格拉底,也不是他同时代学者的现成的成果,否则他就不会如此自负地将他的方法论上的变动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了。

如果说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不只是指研究对象的转换,而且还进一步指理性中的先天法则的话,那么这个法则乃是直接受惠于笛卡尔及受其影响的莱布尼茨等人。

如果说从理性本身出发去建构哲学是源于苏格拉底的话,继起的柏拉图包含着神秘主义的先验思想,尤其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其中也包含着柏拉图的深刻影响)将它割断了,而亚里士多德弘扬理性的学说也未能得到展开。

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才再度恢复了对人类理性的重视,将人类理性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教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且研究理性自身的自律性原则,使人类获得重新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与信心。

理性再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乃是启蒙的宗旨。

而笛卡尔正是开辟道路的先锋。

正因如此,笛卡尔才被视为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

康德判断力判定美学

康德判断力判定美学

康德在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 为了其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又写了他的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 其上卷就是康德美学, 康德美学是《判断力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的内容提要里写道:导论是康德的美学哲学, 它和康德前两部批判紧密结合。

1这句话说出了《判断力批判》的导论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 导论是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概括, 它说明了判断力在他的整个哲学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它的先验原理。

在导论里, 康德对他的批判哲学作了全面性的总结, 指明了《判断力批判》在其! 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康德认为自然的感性领域与自由的超感性领域之间存在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 分割出两个世界。

康德认为, 判断力就是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这两个领域之间的中介, 它给我们提供的“目的”概念使得从自然的必然性过渡到自由成为可能。

康德在对美的分析论中所采用的逻辑是从质到量, 再到主观合目的性, 最后以共通感为普遍认同的条件, 完成了他的审美判断的纯主观判断的论断。

我们对他这一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从他的思想中便可看到一些睿智的东西以及所造成的思维上的困惑。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和《判断力批判》这两部著作中。

前者主要分析优美和崇高的不同特点:优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小巧,和谐,让人心生爱怜;崇高则是巨大以至于无形的“壮美”,让人心生畏惧,甚至是恐怖,所以康德成其为“可怖的崇高”,它往往与道德联系在一起。

优美与崇高是康德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在他后来集大成的美学巨著《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仍然是按照这个一分为二的模式来处理的。

他提出了鉴赏判断(即审美)的四个特征:(1)它是愉悦的,但是不带任何利害关系;(2)它是普遍的但不是概念;(3)它具有合目的性,但无目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4)它是主观的,却带有必然性什么才是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做出了四个定义:一、“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愉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

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

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

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康德里程碑式的“批判哲学”三大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新的中译本,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简介《纯粹理性批判》(德语: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

初版于1781年,并于1787年再版的该书,常被称做康德的"第一批判",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

在这部西方哲学奠基式的著作中康德尝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接合起来,并以此反对大卫·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

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

在出单行本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以第二版为基准,将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以注释或附录的方式标出。

这部译文沿袭了上述通行做法。

也就是说,根据1968年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的"Akademie-Textausgabe"翻译,以第二版为基准,凡是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文字较少者均以脚注的方式标出,文字较多者则附于合适的地方。

当然,康德对第一版的一些纯然行文风格的改动,因不涉及汉译内容,就不一一标出了。

翻译难,翻译康德难,翻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更难。

难不仅在于康德的著作本身,不仅在于康德的语言和思想,更在于康德的这部著作为国人所熟悉的程度。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汉译版本,在诸多地方甚至直接吸取了这些版本的成功译法。

对所有这些先行者已作出的贡献,译者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更因吸取了这些先行者的研究成果而特致谢意。

译者力求能够在康德的翻译和理解方面有所创新,对一些术语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自知学养有限,"众口难调",谨欢迎学界和读者提出批评。

《判断力批判》中文译本考共6页文档

《判断力批判》中文译本考共6页文档

《判断力批判》中文译本考A study on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Critique of judgmentXiong Cheng(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0)Abstract: Critique of Judgment written by Kant, one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founder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Many Chinese studied this book, but nobody discussed about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systematically. There are three main separate Chinese translation booklets in China. In addition, some anthology of Kant also included Critique of Judgment. The present article mainly investigates five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Critique of Judgment.Keywords: Critique of Judgment; Kant;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一、康德及《判断力批判》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为其哲学代表作。

中国翻译康德作品的译者,较早有胡仁源、张铭鼎、蓝公武、牟宗三、韦卓民、宗白华等,近些年又有邓晓芒、李明辉、韩水法、曹峻峰等。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锦集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锦集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锦集《判断力批判》是一本由[德]康德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00,页数:2000-06-01,特精心从网络萨德基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判断力批判》精选点评:●看不懂系列●我一直怀疑用著述的方式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是如何可能的。

即便我们不完全否定一些非理性的思想,它们是否适合著述这种表达方式也是值得质疑的。

(或者说我们通过著述也只能窥见前人思想的冰山一角?)从康德对诗歌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来康德认为语言是可以超出进行讨论描述成功经验运用的应用而暗示人们关于物自体的东西的,但又强调物自体的东西不可说而只可类比和被,那么言说和类比与被象征之间的界限呢?康德认为科学家不要天才,但我觉得科学和艺术的逻辑是一致的。

另外不知道关于简单把康德简单地想像成启蒙乐观主义者的印象是哪来的,此著中康德展现出的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恐惧和职业道德关于信仰的探讨几乎让人想起克尔凯郭尔,沃格林评价谢林的话似乎也可以适用于康德:很多事他不是想不到,但他还是顽固地不放弃将这些希望整合起来避免偏执一端的因素。

●常读常新这个翻译。

●出外我走过无聊大一●天才人文主义者的天才之作。

●终于多亏航班延误才加快了阅读进度●只看完了上卷……真的瑟瑟发抖,很多都没看明百!●完成学业也不知道在读什么(自己是脑残怪谁啊)●宗先生的很有味!●判断力批判意在将纯粹理性批判的知性和实践理性的理性链接起来,形成真正的体系.底下从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引申出了审美和崇高,再引申出了自然实际上的合目的性,即文化是一切的最高目的,道德是终极目的。

是由自然人到文化人长,进而到道德人的概念结构。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一):take notes第五节:愉快的东西使人满足,美的东西单纯地使人青睐,善的小东西受人尊敬(赞许),即被年轻人加上一种客观价值。

无理性的动物也可以感到愉快;和美却只是对人才有效,“人”指既具有动物性又具有理性的东西,不单纯作为理性的东西(例如精灵),也作为动物性的东西;善则一般只对具有理性理性的优秀人才有效。

中西方哲学史(第15讲)康德的批判哲学

中西方哲学史(第15讲)康德的批判哲学

两条推论:
(1) • 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能把人当作工具 (2) • 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
单选题 1分
康德认为,善良意志是( )的
A 绝对不自由 B 相对不自由 C 绝对自由 D 相对自由
提交
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
01
反思判断力
02
审美判断
03
目的论判断
一、反思判断力
1. 反思判断力
3. 对艺术美的判断
• 康德认为,艺术不是属于作用因的一个结 果,而是属于目的因的一个作品;
• 艺术不是与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相联系, 而是与人的实践能力和技艺相联系,通过 任意的自由而生产。
雕塑《断臂的维纳斯》,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维纳 斯——即阿佛洛狄忒,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
三、目的论判断
• 他认为,形而上学可以模仿数学和自然科学, 通过实现思维方式的革命变为一门科学。
2. 哥白尼式的革命:
• 康德认为,理性在认识中不是按照主体依照对象的模式、而是按照对象 依照主体的性状的模式来进行。
• 这种思维方式革命的实质是主体和对象的关系的倒转,类似于天文学领 域里的哥白尼革命。他相信,在形而上学领域也能通过这种哥白尼式的 革命道路,使形而上学变为一门科学。
巴西 贝洛奥里藏特(Belo Horizonte) 的康德雕像
俄罗斯 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 的康德雕像
1. 前批判时期的康德哲学
自然哲学: 他在《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
( 1755 ) 中 , 提 出 后 来 以 “康德—拉普拉斯原理”
命名的星云假说。
2. 批判时期
• 在这一时期,他撰写和发表了大量哲学著作,主要包括: • 《纯粹理性批判》(1781版、1787版) • 《实践理性批判》(1788) • 《判断力批判》(1790) • 本章主要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大批判”

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

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

鉴赏判断只以一个对象(或其表象方式)的合目的性形式为根据
• 一切目的如果被看作愉悦的根据,就总是带有某种利害,作为判断愉快对象的规定性根 据。所以没有任何主观目的可以作为鉴赏判断的根据。……没有任何善的概念,可以规 定鉴赏判断:因为它是审美判断而不是认识判断(自注:鉴赏判断不包含利害关系) (p.442) • 既然在把一个对象规定为美的对象时的这种关系,是与愉快的情感结合着的,而这种愉 快通过鉴赏判断而被同时宣称为对每个人都有效的……能够构成我们评判为没有概念而 普遍可传达的那种愉悦,因而构成鉴赏判断的规定根据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而只有 对象表象的不带任何目的(不管是主观目的还是客观目的)的主观合目的性,因而只有
感觉、即并没有使任何对象被表象出来;亦即是属于情感的,凭借这种情感,对象是作为
愉悦的客体(这愉悦不是该对象的知识)而被观赏的。(p.427) • 我们对于快适不只是说:它使人喜欢,而且说:它使人快乐。……以至于那些永远只以享 受为目的的人们(因为人们用享受这个词来标志快乐的内在方面)是很乐意免除一切判断 的。(p.427)
鉴赏则即使像经验表明的,它对自己的(关于美的)判断在每个人那里都有普遍有效性
的要求毕竟也是经常饱受拒绝的,却仍然会感到有可能(它实际上也在这样做)设想有 些判断是可以要求这种普遍赞同的,并对每个人都期望着事实上对自己的每个鉴赏判断 都普遍赞同 (p.435) • 在逻辑的量方面,一切鉴赏判断都是单个的判断。……例如我凝视着的这朵玫瑰花,我 通过一个鉴赏判断宣称宣称它是美的。相反,通过比较许多单个的玫瑰花所产生的“玫 瑰花一般地是美的”这一判断,从此就不再单纯被表述为一个审美判断,而是被表述为
• 在评判上单以某种形式的合目的性、亦即某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基础的美,是完全不依 赖于善的表象的,因为后者是以一个客观的合目的性、亦即是以对象与某个确定的目的的 关系为前提的。 • 客观的合目的性要么是外在的,这就是有用性,要么是内在的,这就是对象的完善性。… 但一个客观内在的合目的性,即完善性,已经很接近于美的谓词了,因此也被那位著名的 哲学学(指鲍姆加通)看作和美是等同的,但却带有一条附则:如果这完善地含混地思维

《康德三大批判》读后感

《康德三大批判》读后感

《康德三大批判》读后感《康德三大批判》宛如一座巍峨的哲学丰碑,在思想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引导我们对人类的认识、道德和审美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探索。

他试图为人类知识划定界限,区分现象与自在之物。

他指出,我们的认识开始于经验,但并非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因为我们的知性中有先天的认识形式。

时间和空间作为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使得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成为可能。

而范畴则是知性的先天形式,它们对感性杂多进行综合统一,从而形成知识。

例如,因果范畴让我们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然而,当我们试图超越经验去认识自在之物时,就会陷入二律背反的困境。

这使我们明白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它在认识领域有其边界,不能盲目地追求对超验对象的认识,为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实践理性批判》则将我们带入了道德的王国。

康德认为,道德是基于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是先天的、普遍的。

他提出了著名的“绝对命令”,要求我们的行为准则要能够成为普遍的立法原则。

这种道德观强调了道德的自主性和无条件性,与基于经验或功利的道德理论划清了界限。

比如,诚实是一种道德要求,并不是因为诚实能给我们带来好处,而是因为诚实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义务。

康德的道德哲学让我们重新审视道德的本质,将道德从外在的功利考量中解放出来,回归到人的内在理性和自由意志,促使我们在行为选择时遵循道德的绝对命令,追求道德上的完善。

《判断力批判》像是一座桥梁,连接了认识与道德的鸿沟。

判断力在康德这里有其独特的地位,特别是审美判断力。

审美判断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判断,当我们在欣赏一朵花时,它没有具体的实用目的,但却给我们一种合目的性的美感。

这种美感是主观的,但又具有普遍可传达性。

康德还探讨了崇高感,崇高与美不同,它往往伴随着一种对无限的敬畏和超越感性的精神体验。

通过审美判断力,康德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沟通自然与自由、认识与道德搭建了一座美学的桥梁,丰富了我们对人性和世界的理解。

优美与崇高:审美判断力批判

优美与崇高:审美判断力批判

二、“知识学”的基本哲学命题 (基本原理):“自我”在行动
(一)自题:“自我设定自身”:“自我”乃最 终的实在 ,即A是A(A=A) (二)反题:“自我设定非我”:“自我”是世 界的造物主,“非A不=A”
“非我”在费希特的知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相当于 意识中的对象、世界或自然
(三)合题:“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自我” 的同一,A部分地是非A,非A部分地是A,它们 互为根据
在我头顶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仰望星空》
——温家宝
/show/0GfugHqfHohB0lGY.html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无穷的真理,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四、优美与崇高:审美判断力批判
康德在哲学领域中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理性 的两种功能--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划界”,目的是 使它们互不侵犯,相安无事,各行其事,各得其所
然而,它们之间的界限固然分明了,两者之间的统一 性乃至整个哲学体系的统一性却成了问题。就此而论, 所谓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原则, 还需要具体的说明和论证
四、谢林哲学意义
◎批判了黑格尔,从而宣告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的终结 ◎把理性非理性化的努力直接影响了克尔恺郭尔, 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河 ◎谢林后期思想中亦不乏积极合理的因素,比如, 他强调人在历史中的自由创造,恶是不可消除的 积极力量,他对理性的批判现在已经被看作是对 工具理性和技术统治的反驳
自然的合目的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形式的合目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之审美批判
摘要: 《判断力批判》中“美”是各项外延与内涵的统一, 它从美的类型、美的现象、美的层次以及两种审美判断四个方面表现了其从理论理性过渡到伦理理性的桥梁意蕴, 从而形成康德先验逻辑与经验考证, 形而上追求与人本主义道德向往之间的思想张力。

关键词:《判断力批判》、美
《判断力批判》中从“美”这个词延伸出去的概念种类繁多, 有“美”的四因说, 纯粹美、依存美、理想美、崇高美、自然美、艺术美、美的表象、美的理念等等。

这些外延共同凝聚出《判断力批判》关于“美”的内涵: 一座搭建在理论理性( 认识论) 与实践理性( 伦理学) 中的“桥梁”。

一、美的类型: 纯粹美与依存美
外延是抽象的理性思维的概括。

在研究纯粹美中, 康德关于“美”的四因说:质量、关系、范式,从四个方面逐一分析“美”的逻辑, 力图论述“美”的本质, 最能体现出其条分缕析的理性色彩。

“美”的质因, 指“美”的无利害性, “美”与事物的存在无“美”的量因从主体方面的共通感来说明美的普遍性。

关系因的“无目的的目的性”更是康德的“美”四因的核心, 前者的“无目的”指无确定的概念来述说目的, 后者的“目的性”指客观事物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

范式是传统逻辑术语, 指包涵必然, 可能之类词的逻辑推断, 在《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用它来阐述“美“的必然性。

这些明晰的术语如果只用来解释他的纯粹美, 的确是严谨、晓畅。

但用来理解他的依存美、理想美就会使人模糊了, 而这些就需要我们对“美”的内涵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

内涵是无限、丰富的, 既有述说的多性, 含糊性, 又有其意义的象征性、内聚性。

内涵的命题不是独立的, 它时刻依赖于外延的出现与表述。

康德的“美”无论呈现在怎样的外延, 时时刻刻都呈现出其“桥梁”的意蕴。

有刨根究底的逻辑惯性思维, 执着于先验研究的康德在论述美的时候, 首先力图找出美的独特内部构造, 美之所以为美的本质性。

他用美的四因说论述了形式美也就是纯粹美存在的依据, 不过康德并不想停留在此, 他坚定地滑向了依存美, 并把理想美的桂冠赐予它。

假如康德要制造的桥梁是一座铁索桥的话, 那么在几个外延中, 他已经拉起了两根铁链:纯粹美“依存美”理想美; 审美的规范观念
审美的理性观念。

对纯粹美的分析具有划时的意义, “美”就此在先验普遍有效性的基础上获得自身“无功利”性的特点, 有了自性、自足性可能的理论依据, 为19 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化、唯美化, 主体对客体的优越性奠定了基础。

但是, 康德对“美”的自足性的认同又没有达到后来尼采的境界( 尼采使艺术道德的地位翻了个身) , 从其对依存美、依存美中具有的理想美、审美的理性观念看来,康德的“美”至少从其目的性来讲, 还只是道德的附属物。

二、两种审美判断: “美”的分析与“崇高”的分析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不仅显示了客体的合目的性, 还来源于自由概念的精神情感, 这使它一方面与单纯形式的鉴赏判断, 即“美”的判断相联系, 另一方面又联系到“崇高”。

因此,康德把审美判断分为两部分: “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

美与崇高均符合纯粹美的四因: 无利害性、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必然性。

对优美的判断是判断力把想象力联系到概念的知性机能上, 对崇高的判断是判断力将想象力联系到观念的理性机能上,它们都要求人的普遍赞同, 在不同程度上被纳入了先验法则之中。

在康德看来崇高似乎比美更高一筹, 因为它更符合道德的要求。

和“美”的判断一样, “一个关于崇高的纯粹判断必须完全不以客体的目的规定为根据”, 崇高的观念来自于体。

此两种判断都不以对象, 而以评估对象的心意情绪为依据。

“美”的判断的心意情绪是直接的愉快性, 而崇高的心意情绪先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 但同时又产生一种愉快情感。

这种情感是感性对象激起的情感与理性相一致的愉快, 是由痛感转化而来的情感。

康德要求对自然界崇高的判断需要文化修养和道德根基, 崇高的普遍性的范围比美的普遍性要狭窄, 它只能在有一定道德情感的天赋能力的主体中寻求。

此种经验性的体会又与康德的两种审美判断的先验法则相背离。

于是第三条铁链形成: “美”的分析:“崇高”的分析。

它是康德关于两种审美判断的先验哲学体系与经验心理分析的矛盾统一, 也是他抽象逻辑思辨与道德执拗
的理论张力的体现。

三、美的现象: 自然美与艺术美
康德区分了自然美与艺术美。

“一种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美则是对一个事物的美的表现。

”对自然美的欣赏无需依靠目的、概念, 是对纯粹美的鉴赏程序; 艺术鉴赏以概念为基础, 以目的为前提, 不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 而必须考虑艺术“自身的基础与条件”, 也就是艺术品的客观合目的性, 这种合目的性,指的是艺术品概念上的合目的性, 也就是让艺术品的“形式适合于观念”。

为了便于对艺术鉴赏的理解, 我们再看看康德对艺术的分类。

康德对艺术的分析非常细致。

他把艺术与自然、科学、手工艺作了对比: 艺术不同于自然, 因为艺术是有理性的人类的创造品; 艺术不同于科学, 它不能像科学一样被给予精确的理论说明; 艺术不同于手工艺, 艺术是自由的, 是本身使人快适的事情。

接着他又把艺术分为机械艺术、快适的艺术、美的艺术。

机械艺术是指只为生产一个确定的客体而产生的手工艺品; 快适的艺术以感官的感觉为准绳,以享乐为目的。

这两种艺术都排除在审美的艺术之外, 这里康德采取了一个鲜明的主观判断标准, 同一种物品, 如果是为了生产而出现, 或是为了享乐而出现都不能称为艺术品, 只有当它是为了单纯的审美而显现, 我们才能称之为美的艺术品, 前两者只是机械艺术和快适的艺术, 美的艺术的规则只能在主体中寻求, 即取决于主体观照对象的目的。

四、美的层次: 审美表象与审美理念
康德把客体的表象分为两种: 审美表象和逻辑表象。

逻辑表象属认识论范畴, 以对象的现有概念为基础, 在一给定的概念下把形式与主体的认识能力联系起来, 这种表象与对物的愉快情感毫无联系。

审美表象中无任何认识要素, 它的目的性是合一种主观目的, 是主观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审美表象的特征可归纳为三点: 只与纯粹形式相关; 不涉及任何概念; 最终结果是主体的愉快。

客体的审美表象经由想象力的作用, 形成超自然的审美理念( 有些书翻译成审美观念或审美意象) 。

审美理念是与一定的概念相伴随的想象力的表象, 这种概念是无法言说的、不确定的概念。

审美理念是知性与想象力之间的相互
协调, 是想象力在感性形态基础上建立的显意之象, 是审美表象与意义的结合。

诗人依据审美理念创造审美表象, “诗人敢于把不可见的存在物的理性理念, 如天福之国, 地狱之国, 永生、创世等等感性化; 或者也把虽然在经验中找得到实例的东西如死亡、忌妒和一切罪恶, 以及爱、荣誉等等, 超出经验的限制之外, 借助于在达到最大程度方面努力仿效着理性的预演的某种想象力, 而在某种完整性中使之成为可感的, 这些在自然界中是找不到任何实例的; 而这真正说来就是审美理念的能力能够以其全部程度表现于其中的那种诗艺。


尼采可谓一语中的。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美”的理论分析中透露他既想把真善、美的理论分析纳入自己的先验法则麾下, 形成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格局, 又难以舍弃具体分析中经验的、心理的、信仰的理论因素的矛盾。

与其把判断力批判单纯理解为科学性的理论著作, 为其中的一系列二律背反而烦恼, 不如首先把它视为文学作品, 为其中表现的人性在科学逻辑思辨与人文向往中的无奈又执著的徜徉而赞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