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机械及设备教学大纲
材料专业毕业实习(无机材料方向)-教学大纲
《材料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319044【实习类型】毕业实习【学分】4【实习周数】4周【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基础。
其目的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系统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结合开展的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工作收集有关资料。
二、实习基本要求1、实习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习。
2、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应认真负责、组织好实习环节,使实习时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3、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所在实习单位安全规定,否则,后果自负。
4、学生要保证实习的效率。
对在实习期间违反学校有关规定者,指导教师应及时将其情况报院领导,在核实情况后按学校有关规定对违规的学生进行处理。
5、学生请假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书面手续,手续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实行。
6、学生应严格按照指导教师拟定的进度要求完成任务,不得拖延。
7、实习期满按要求上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8、在实习期间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或毕业去向,并根据设计(论文)的需要,在实习生产厂家收集相关资料。
三、实习基本内容结合毕业设计题目或毕业去向,确定相应的毕业实习内容。
并根据设计的需要,在实习生产厂家收集:1.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控制方法,技术经济指标以及保证正常生产的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2.实习单位生产工艺、生产控制参数及特点;3.各种生产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4.生产车间的具体工艺布置方法;5、全厂物料运输及储存方式;6、工厂采用新技术,试制新产品的情况。
四、实习方式1.听取报告请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介绍该厂生产工艺及产品特点,国内外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生产管理方面的经验,工厂采用新技术,试制新产品的情况及生产控制参数、控制方法、产品生产的技术特点等。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0157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材料英文名称: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5(其中理论34 学时、实验9 学时、讨论2 学时)学分:2.5适用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与电子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出勤率,上课提问)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金工实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机械工程材料的结构、凝固、结晶与相图,材料的力学行为、塑性变形与再结晶,机械工程材料的强韧化,常用金属材料,聚合物、无机与复合材料,机械工程材料的合理选用等内容。
The Structure of Solid Materials ,Material 's Manufacture and Phase Diagrams ,Material 's Mechanical Behaviour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Strengthening and Toughening of Materials ,Common Metal Materials ,Polymers,Ceramics and Composites ,Rational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cours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 课程性质:《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
课程的重点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能与成分、组织及热处理之间的关系,为学习有关课程及合理选用材料奠定必要的基础。
2.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一些机械工程材料的组织特性、物理本质、力学性能及常用工程材料的一些基本知识。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教学大纲.doc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rmal Equipment in Ceramics课程编码:E013402课内教学时数: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开课单位: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修订人:李倩审核人:曾小剑修订时间:2013年9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木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木科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它是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稈技术及研究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教材以水泥、玻璃、陶瓷、结构性建筑材料、耐火材料、高科技功能材料为主线,辅助其他一些专用的无机材料领域内有关热工设备的结构、原理、技术、设计、操作等方血的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为拓宽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的分类、结构特点、工作系统、工作原理、作业制度及设计、理解参数控制及热工测量,耐火材料的选用,通过上述知识点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系统的水泥、玻璃、陶瓷窑炉基础理论知识,初步的窑炉设计能力,并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将来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及生产管理、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必备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㈠基本要求了解木课稈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热工设备的内涵与共性、外延与总体概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热T设备的内涵与共性㈢教学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热工设备的外延与总体概况㈣教学内容1、无机非金属材料丁业热丁•设备的内涵与共性。
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热丁设备的外延与总体概况第二章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㈠基本要求宰握预分解窑系统的流程和特点,掌握悬浮预热器的共性、工作原理,掌握冋转窑的结构;了解I叫转窑的工作原理;了解水泥熟料的冷却及设备。
㈡教学重点预分解窑系统的流程和特点、悬浮预热器工作原理、参数设计,分解炉的工作原理,常见分解炉的结构特征,冋转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篦式冷却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机械⼯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纲《机械⼯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纲课程名称:机械⼯程材料( The Materi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12381实验性质:⾮独⽴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名称:机械⼯程材料实验指导书(⾃定)课程总学时数:45 学分:2.5 实验学时:4 实验学分:⾯向专业:机械⼯程及⾃动化类、⼯业设计、过程装备及控制⼯程、交通运输实验室名称:机械基础课实验教学⽰范中⼼⼀、课程简介:本课程由⾦属的基本理论及其热处理、常⽤⼯程材料、⼯程材料的选⽤三部分组成。
具体内容有:⾦属及合⾦的晶体结构及其结晶过程;合⾦的相图;⾦属的热处理;⼯业常⽤钢材及其使⽤⽅法;常⽤⾮⾦属材料;材料的选⽤及其强化途径。
⼆、课程实验⽬的与要求:实验⽬的是:使学⽣获得⼀定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训练学⽣的实验动⼿能⼒,使学⽣掌握实验技能。
实验的要求:每⼈制作⼀个含碳量互不相同的钢的试样,然后观察它们平衡状态下的⾦相显微结构,分析碳钢的成分和平衡组织的变化规律。
三、考试(考试)⽅式:考核内容: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认真、细致的程度;②实验观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③试验报告的优劣。
⽅式:实验教师把评定结果反馈给理论课教师作为课程考核的⼀个⽅⾯。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1.⾦相显微镜8台2.抛光机4台3.硬度测量机3台五、主要参考书⽬:[1] 王焕庭.机械⼯程材料.⼤连:⼤连理⼯⼤学出版社,1999.[2] 徐国善.机械⼯程材料—辅导.习题.实验.⼤连:⼤连理⼯⼤学出版社,1999.[3] 资源与环境学院⾦属材料实验室.⾦属材料及其热处理实验指导书.1997.六、实验项⽬:序号实验名称实验主要内容实验类型计划学时开出要求实验者类别每组⼈数1 ⾦属材料的显微镜分析1.掌握试样的制备⽅法;2.了解各种硬度计的结构及操作⽅法;3.通过对⾦属硬度的测量,了解硬度测定原理、应⽤范围及表⽰⽅法。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材料二、课程性质:专业课三、课程目标:1.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常见的机械工程材料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其与材料结构的关系;3.熟悉机械工程材料的重要应用和材料选择原则;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对材料科学的研究兴趣。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材料的定义和基本特点;-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质;-材料的常见制备方法。
2.金属材料-金属结构与性能;-常见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强化机制。
3.陶瓷材料-陶瓷材料的特点和分类;-陶瓷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陶瓷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4.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点和分类;-高分子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5.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概念和分类;-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6.材料选择与设计-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材料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7.环境腐蚀与防护-环境腐蚀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常见环境腐蚀的防护措施。
教学方法:1.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2.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工程材料的应用场所,加深对材料的理解;3.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五、评估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占30%;2.期中考试占30%;3.期末考试占40%。
六、参考书目:。
《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标准解读》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标准解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中/英文):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标准解读/ Unscramble Technical Standard of Inorganic Nonmetal Materials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1.0总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生产工艺学类课程、生产技术与设备类课程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二、课程简介1.课程任务与目的该课程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选修课。
主要讲授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过程中原料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相关国内最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学生了解相关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理解标准技术指标的含义及控制意义。
2.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结合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掌握符合标准技术指标要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的生产控制方法,为今后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开发、检验和质量评定等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对应毕业要求10,具体内容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用原料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相关最新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理解标准技术指标的控制意义;支撑毕业要求的指标点10.3。
教学目标2:提高学生法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支撑毕业要求的指标点10.3。
教学目标3:理解和评价技术标准进步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终身学习;支撑毕业要求的指标点10.3。
四、教学课时安排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主题11.教学内容掌握水泥、混凝土生产原料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技术指标主要参数,理解指标含义,了解相应检测方法。
2.教学重点技术标准,规范。
3.教学难点标准技术指标的解读。
4.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主题21.教学内容掌握玻璃生产原料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技术指标主要参数,理解指标含义,了解相应检测方法。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O347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a1CourseDesign课程学分数:1课程学时数:1周授课对象:无机非金属材料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基础等。
一、课程设计简介(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1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 .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课程设计题目常为一般用途的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C其工作量相当于以单级(设计时间为一周)的机械传动装置为最低要求。
每个学生应完成:1)装配图(轴系部件装配)1张(A1或A2图纸);2)零件图1~2张(轴、齿轮(或蜗轮)、带轮等);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拟定机械系统方案,进行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选择电动机,进行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学参数计算,传动零件设计,轴承寿命计算、轴(许用应力法和安全系数法)、键的强度校核,联轴器的选择、设计总结、参考文献等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习和掌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基础。
3)能够正确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
三、进程安排时间表四、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法提交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老师对其质量进行检阅得出成绩。
2、成绩评定优秀:图面整洁,结构合理,标注正确,设计计算完整、正确,资料齐全;良好:图面较整洁,结构较合理,标注较正确,设计计算完整、正确,资料齐全;中等:结构基本合理,标注基本正确,设计计算基本完整、正确,资料齐全;及格:设计计算基本完整、正确,资料齐全,个别结构不合理,有些线条不正确;不及格:结构不合理,标注错误较多,设计计算不够完整并有较多错误,资料不够齐全。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开课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3先修主要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生产机械设备、热工过程及设计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工程师的素质,并为后面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本课程讲述了水泥、混凝土制品、玻璃、陶瓷等建材工厂工艺设计所需基本知识。
包括:基本建设前期工作;工艺设计的原则、程序和平衡计算;生产车间工艺流程的选择、工艺设备选型及工艺布置(附有较多的工艺布置实例);工艺设计制图的基本要求等。
同时,对工艺设计所需的其它专业知识(土建、电气、环保、卫生工程和技术经济等)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掌握工厂设计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编制方法、以及初步设计及施工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用计算机Auto CAD绘制总平图及车间工艺布置图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重点)(1学时)第二章建设前期工作(3学时)第一节项目建议书(重点)第二节可行性研究(重点)第三节设计任务书(重点)第四节厂址选择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设计阶段和过程(3学时)第一节设计阶段划分和基本过程(重点)第二节初步设计(重点)第三节施工图设计(重点)第四节初步设计图与施工设计图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章设计资料收集(重点)(1学时)第一节设计资料的分类第二节新建工厂设计资料收集提纲第三节改扩建工程设计资料收集提纲第五章设计过程中的提资(1学时)第六章总平面设计(重点)(6学时)第一节总平面设计的任务和基本原则(重点)第二节工厂的组成和厂区划分(重点)第三节工厂总平面的布置方式(重点)第四节工厂主要构成单元的布置原则(重点)第五节竖向布置(重点)第六节工程管线综合(重点)第七节交通运输布置(重点)第八节厂区绿化第九节总平面布置的发展趋势第十节总平面设计的步骤(重点)第十一节风玫瑰图及总平面技术经济指标(重点)第七章工艺设计(重点)(4学时)第一节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二节工艺设计的步骤和方法(重点)第三节工艺流程的确定(重点)第四节物料平衡计算(重点)第五节设备选型和计算(重点)第六节工艺贮库堆物面积计算第八章主要车间工艺布置(重点)(4学时)第一节车间工艺布置的基本原则第二节原料车间工艺布置第三节成型车间工艺布置第四节烧成车间工艺布置第九章工厂设计的其他知识(3学时)第一节土建第二节供电第三节给排水第四节采暖通风第五节供压缩空气第六节概预算及技术经济附:Auto CAD基础知识简介实战练习:用Auto CAD设计水泥或玻璃或陶瓷或混凝土制品工厂总平面图(6学时)三、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70%,Auto CAD画工厂总平面置图(达初步设计深度)及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占30%。
机械类各科教学大纲
机械类各科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机械类相关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内容:二、机械基础知识1.力学: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内容,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机械问题。
2.材料力学:学习材料的性能、应力应变关系以及破坏机理等,并能评估材料的适用性和耐久性。
3.热学:学习热力学和热传导等内容,并能分析机械系统中的热工问题。
4.流体力学:学习流体的性质和流动规律,能够分析和解决与流体有关的问题。
三、机械设计与制造1.机械设计:学习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选型和优化。
2.机械制造工艺:学习机械加工、焊接、铸造等制造工艺,熟悉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和工装夹具的设计。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掌握常用的CAD/CAM软件,能够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计算机辅助工作。
四、控制与自动化技术1.控制理论:学习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能够进行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分析。
2.自动控制:学习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
3.机电一体化技术:学习电气和机械的基本知识,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和应用。
五、实验与实践能力1.机械实验:进行常见的力学、热学、流体力学等实验,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2.项目实践:参与机械相关的项目实践,掌握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工程伦理与安全1.工程伦理:学习工程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了解知识产权和科研诚信等问题。
2.安全知识:学习机械工程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能够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七、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演示、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
学生将通过这些方法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项目报告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机械类知识和能力。
《无机材料》教学大纲【模板】
《无机材料》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B中文名称:无机材料英文名称:Inorganic Materials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总学时:32学时(理论23学时+实验9学时)总学分:2适用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结构化学、无机化学开课系部:应用化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无机材料》课程是化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无机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无机材料化学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今后从事化学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 理论教学:1.使学生在无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无机材料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无机材料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应用,为以后的实际研究打基础;2.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完成从大一到大三在学习方式上的过渡,使学生在听课、查阅参考书、自学等方面都有一个突跃;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晶体几何基础(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理解晶体的基本性质、晶胞与空间点阵的概念与区别;2、晶胞和空间群等结晶学基本知识;3、熟悉晶体的宏观和微观对称与分类;4、晶体定向和晶面指数、了解各晶系晶体定向法则与结晶符号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结晶学基础,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晶体的宏观和微观对称与分类;2、教学难点:晶体定向与晶面指数的表示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晶体的概述晶体的定义;晶体内部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的表示—空间格子;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性质上的区别(自限性,均一性和异向性,对称性,最小内能和最大稳定性)第二节晶体的对称与分类对称的概念;对称操作及对称要素(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旋转反伸轴和螺旋轴);对称要素的组合;对称型;晶体的对称分类;对称型的国际符号第三节晶体的理想形态单形;聚形第四节晶体定向与晶面指数晶体的定向;晶面指数;晶向符号和晶面符号的关系;晶面间距与晶面指数的关系第五节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第六节空间群空间群的概念;空间群的国际符号第二章晶体化学基础(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复习巩固结晶学基本知识;2、研究晶体结构中质点的几何关系、质点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并能预测判断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cience课程编号:1313014002课程计划学时:72学分:4.5课程简介:《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适用于硅酸盐工程与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主要讲授本专业范围内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变化和共性规律,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理论基础,是一门必修的重点课程。
本课程是在修完无机化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结晶矿物岩石学等课程之后,方能开设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无机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无机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要求了解无机材料的分类,特点,组成、结构、性能、工艺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晶体结构(12学时)本章重点为晶体化学基本原理、典型晶体结构和硅酸盐晶体结构,难点为硅酸盐晶体结构。
第一节结晶学基础本节要求了解各晶系晶体定向法则与结晶符号的表示方法(考核概率0%),理解晶体的基本性质、晶胞与空间点阵的概念与区别(考核概率50%),掌握七大晶系与十四种布拉维格子的划分与特征(考核概率40%)。
1 晶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 晶胞与空间点阵;3 晶体的对称分类——7个晶系和14种布拉维格子;4 晶体定向与结晶学指数——晶面指数与晶向指数。
第二节晶体化学基本原理本节要求了解晶体中质点间的结合力与结合能(考核概率0%),理解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和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考核概率40%),掌握同质多晶和类质同晶的概念以及鲍林规则的应用(考核概率100%)1 晶体中质点间的结合力与结合能;2 晶体中质点的堆积——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3 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配位数与配位多面体,离子极化,电负性,结晶化学定律;4 同质多晶与类质同晶;5 鲍林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材料机械及设备》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无机材料机械及设备
3.英文名称:
4.课程简介:无机材料机械及设备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粉体的基本性质;粉碎;筛分;分离;混合;练泥机械等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及应用。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无机材料机械及
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处理工艺及装备技术;粉体加工工艺
原理及流程;机械设备的原理、构造、性能及应用。
注重培养学生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高级应用型
工程技术人才。
2.与相关课程衔接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及化工原理。
3.学时、学分
总学时:48学时;周学时:3学时;学分:3分。
4.开课学期:第7学期。
5.教学方法:课堂教学,PPT。
6.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总成绩=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
(1)
30%。
7.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机械及设备,张庆今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8.主要参考书
[1] 张长森,程俊华等编.粉体工程.自编校内教材,2001.1
[2] 陶珍东、郑少华主编.粉体工程与设备.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3.
[3] 陆厚根编著,粉体技术导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
[4] 谢洪勇编著.粉体力学与工程. 2003.
[5] 王奎生编著.工程流体与粉体力学基础.北京:中国计量
出版社,2002.9.
[6] 卢寿慈主编.粉体技术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4.
[7] 毋伟, 陈建峰, 卢寿慈编著.超细粉体表面修饰.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 李凤生等编著.超细粉体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2)
[9] 卢寿慈主编.粉体加工技术.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10] 郑水林主编.超细粉碎工艺设计与设备手册.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9.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1学时
本课程的范围、性质及学科的发展,主要学习内容、要求、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
第1章概述3学时
(3)
1.1 物料粉碎的基本概念
1.1.1粉碎过程
1.1.2粉碎方法
1.1.3粉碎系统
1.2 物料的易碎性与易磨性
1.2.1易碎性
1.2.2易磨性
1.3 粉碎物料粒度特性
1.3.1粒径表示方法
1.3.2粒度组成
1.4 粉碎理论
1.4.1能耗理论
1.4.2体积理论
1.4. 3裂纹理论
教学目标:
1)了解—了解粒径、粒度、粒度分布、颗粒形状等基本概念。
理解颗粒形状、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和表达形式;平均粒径的计算,粉碎理论。
2)理解--颗粒形状、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和表达形式;平均
(4)
粒径的计算式。
3)掌握——粒径的计算。
重点难点:
平均粒径的计算方法,粒度分布。
学习要求:
1)掌握粒径、粒度、粒度分布、颗粒形状等基本概念。
理解颗粒形状、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和表达形式,掌握RRB粒度分布函数。
2)理解颗粒的堆积和填充情况,掌握颗粒堆积的宏观结构参数。
3)了解粉体的摩擦特性、摩擦角、休止角等概念,理解料仓中粉体的压力分布特征。
第2-9章粉碎机械
第2章颚式破碎机2学时
2.1工作原理及类型
2.2构造、性能及应用
2.3工作参数的确定
第3章圆锥破碎机1学时
3.1工作原理及类型
3.2构造、性能及应用
3.3工作参数的确定
(5)
第4章辊式破碎机1学时
4. 1双辊式破碎机
4.1.1工作原理及类型
4.1.2构造、性能及应用
4. 2单辊破碎机(颚辊破碎机)4.2.1工作原理及类型
4.2.2构造、性能及应用
第5章轮碾机1学时
5.1 工作原理及类型
5.2构造、性能及应用
5.3工作参数的确定
第6章冲击式破碎机2学时
6.1 冲击粉碎原理
6.2 锤式破碎机
6.2.1工作原理
6.2.2构造、性能及应用
第7章球磨机5学时
7.1工作原理及类型
7.2构造
7.3介质运动分析及工作参数的确定7. 4 性能及应用
(6)
第8章挤压式粉磨机2学时
8.1粉碎原理
8.2辊磨机
8.3辊压机
8.4筒辊磨机
第9章超细粉磨设备1学时
9.1超细粉磨设备原理
9.2超细粉磨设备
教学目标:
1)了解—①粉碎机理、粉碎理论;②破碎机的分类。
2)理解——常用破碎机械和粉磨机械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及应用。
3)掌握——各种破碎机的选型。
重点难点:
1.①粉碎机理、粉碎理论;②看粉碎机的构造图。
2.球磨机和研磨体运动状态分析。
学习要求:
掌握经典的粉碎理论及有关概念,理解常用破碎机械和粉磨机械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及应用,掌握各种破碎机的选型。
第10-11章筛分机械
第10章概述2学时
(7)
10.1筛分及类型
10.2筛分过程及筛分效率
10.3筛面及筛制
10.4筛分机械分类
第11章筛分机械4学时
11.1回转筛
11.2摇动筛
11.3振动筛
教学目标:
1)了解—筛分的基本概念。
2)理解—固体颗粒分级设备和流体分级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及应用。
3)掌握—分级效率和各种筛分机械的选型。
重点难点:
重点:1)筛分效率、筛分机理;
2)回转筛、摇动筛、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难点:筛分效率和筛分机理
学习要求:了解筛分效率、筛面及筛制、分级效率、筛分机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筛分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及应用,掌握各种筛分机械的选型。
(8)
第12-16章流体力学及设备
第12章颗粒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3学时12.1概述
12.2颗粒在流体中运动的阻力
12.3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
12.4流体在颗粒层的运动
12.5固体流态化
第13章流体分级设备2学时
13.1空气选粉机
13.2水力分级机
第14章料浆脱水设备2学时
14.1厚浆池
14.2过滤设备
第15章收尘设备4学时
15.1概述
15.2沉降室
15.3离心式分离器
15.4过滤式分离器
15.5电除尘器
第16章气力输送设备1学时
16.1概述
(9)
16.2管道式气力输送设备
教学目标:
1)了解—颗粒在流体中运动规律;固体流态化的条件和原理;沉降原理。
2)理解—常用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及应用。
3)掌握—掌握分离设备的评价指标、分离效率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①收尘设备的评价指标,②离心式分离器、袋式分离器、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构造,③收尘器的选型计算。
难点:①电除尘器工作原理,②收尘的选型计算
学习要求:
掌握分离设备的评价指标、工作原理、构造、分离效率的计算方法及选型。
第17章混合机械3学时
17.1概述
17.2混合原理及过程,混合效果的评价方法
17.3影响混合的因素
17.4混合机械及设备
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原理及过程,混合效果
2)理解—混合效果的评价方法
(10)
3)掌握—掌握混合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及选型
重点难点:
混合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及选型
学习要求:
掌握混合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计算及选型。
第18章供料机械3学时
18.1 带式供料机
18.2 板式供料机
18.3螺旋式供料机
18.4轮式供料机
18.5电磁振动式等供料机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供料机械的工作原理、结
构、性能及应用。
第19章练泥机械3学时
19.1概述
19.2真空练泥机
19.2.1工作原理、构造
19.2.2真空练泥机性能及应用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练泥机的工作原理、结构、
性能及应用。
掌握练泥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及选型。
执笔人:肖素萍
审定人:
编制时间:2013.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