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上传详解
合集下载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详解
第四页,共三十四页。
可能并发症
血肿 动脉痉挛 空气或血栓栓塞 麻醉过敏 感染
出血
血管损伤
动脉阻塞 迷走反射 疼痛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
血气的一些标准
正常呼吸的情况下,改变吸氧浓度后至少20-30min动脉血气 才能反响;机械通气至少10min;COPD患者至少30min。
标本必须在无氧和抗凝条件下采集;立即排出气泡。
例1:男性,22岁,1天前出现胃肠型流感,进食少, 伴呕吐。10年DM史,用胰岛素治疗,近日未用, 血糖明显升高 PH:7.20 PaO2:68 PaCO2:25 Na:130 HCO3:10 Cl:80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分析氧合情况
PaO2应当为93,明显下降 PA-a为51,明显升高
Ag升高性代酸,合并代碱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例2:男性,24岁,研究生。出现了急性紫绀 和乏力。
PH:7.08 PaO2:37 PaCO2:80〔吸氧 5L/min〕
Na:138 HCO3:26 Cl:100
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
分析氧合情况
PaO2应当为92,明显下降 PA-a为155,明显升高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结论
患者有明显低氧血症,且肺部本身有问题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第三Hale Waihona Puke 三页,共三十四页。内容总结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假设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说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 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阳性。PA-a =150-PaCO2/0.8-PaO2(吸入空气时)。判断为酸中毒血症/ 碱中毒血症。1.判断为酸中毒血症/碱中毒血症。代偿公式及代偿时间。根据PH改变0.01单位, [H+] 浓度改变1nmol/L。分析血气时必须与临床病情结合分析。患者有低氧血症,且肺部本身有 问题。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可能并发症
血肿 动脉痉挛 空气或血栓栓塞 麻醉过敏 感染
出血
血管损伤
动脉阻塞 迷走反射 疼痛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
血气的一些标准
正常呼吸的情况下,改变吸氧浓度后至少20-30min动脉血气 才能反响;机械通气至少10min;COPD患者至少30min。
标本必须在无氧和抗凝条件下采集;立即排出气泡。
例1:男性,22岁,1天前出现胃肠型流感,进食少, 伴呕吐。10年DM史,用胰岛素治疗,近日未用, 血糖明显升高 PH:7.20 PaO2:68 PaCO2:25 Na:130 HCO3:10 Cl:80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分析氧合情况
PaO2应当为93,明显下降 PA-a为51,明显升高
Ag升高性代酸,合并代碱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例2:男性,24岁,研究生。出现了急性紫绀 和乏力。
PH:7.08 PaO2:37 PaCO2:80〔吸氧 5L/min〕
Na:138 HCO3:26 Cl:100
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
分析氧合情况
PaO2应当为92,明显下降 PA-a为155,明显升高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结论
患者有明显低氧血症,且肺部本身有问题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第三Hale Waihona Puke 三页,共三十四页。内容总结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假设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说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 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阳性。PA-a =150-PaCO2/0.8-PaO2(吸入空气时)。判断为酸中毒血症/ 碱中毒血症。1.判断为酸中毒血症/碱中毒血症。代偿公式及代偿时间。根据PH改变0.01单位, [H+] 浓度改变1nmol/L。分析血气时必须与临床病情结合分析。患者有低氧血症,且肺部本身有 问题。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护理ppt课件
股动脉
穿刺部位选择
股动脉管径粗 ,采血成功率高,但位置较深,且与静 脉伴行,受体位影响,病人接受程度低。
桡动脉附近无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迷走神经分不少,不 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不会发生神经反射性血压低和 心率降低。
肱动脉管径较粗,但有静脉伴行且周围软组织较多,不 易压迫止血。
足背动脉采血成功率较低,可用于与桡动脉的交替穿刺, 以减少同一部位穿刺的损伤。
缓冲碱(全血碱含 量)
45-55mmol∕L
标准碱剩余
±3mmol∕L
实际剩余碱
±3mmol∕L
细胞外剩余碱
±3mmol∕L
(血浆剩余碱)
钾离子
3.4-4.5mmol∕L
钠离子
136-146mmol∕L
钙离子
1.15-1.29mmol∕L氯来自子98-106mmol∕L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流 程
。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1、PO2≧50mmhg一般为动脉血 PO2≤40mmhg一般为静脉血 2、血气分析中SaO2与病人手指氧饱和度相符为动脉
血。 3、桡动脉穿刺抽血多为动脉血
进针角 度
肱动脉 桡进针动角脉度 股动脉
肱4950动°°脉-
桡4650动°°脉-
股90动°脉
SUCCESS
THANK YOU
2019/4/29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神经内科 闫爽
主要内容
血气指标的正常值
穿刺部位的选择
动脉血气的采集方法
采集的注意事项
概念
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
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的检验手段。也是检测呼吸机 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血气分析因其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及各科危重病人救治提供了及 时准确依据而被各科采用。血气分析采血前后诸多因素直 接影响检验结果,为了提高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必须正确操作,以及做好采血前后病人的护理。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上传)ppt课件
一、血气分析概念、目的 、作用
二、动常用脉指血标 气分析护理基础
三、标本采集
四、影响血气结果的因素
概念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 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 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 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 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 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 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 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动脉采血部位
桡动脉 首选
其次股动脉ຫໍສະໝຸດ 其次肱动脉最后
足背动脉
穿刺部位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 动脉,其次股动脉。选桡 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试 验。
AIIen试验
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 的尺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 握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 手掌部变苍白. 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 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 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 Allen试验为阴性,是桡动脉 穿刺的适应证.
体温!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温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 有直接的 影响,采血前,如患者情况允许,应停 止吸氧30min,或者采血时要记录给氧 浓度。 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min以 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同样,机械通气病人取血前30min 呼吸机设置应保持不变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给
目的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 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
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 好方法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 数的调节
急救时动脉给药
•通过血气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
•血气分析仪器系统功能
系统对全血的PH、PCO2、PO2、钠、钾、钙、 葡萄糖、乳酸、血球积压进行定量精准的直接检 测、并计算出: HCO3-:实际重碳酸盐 HCO3std:标准重碳酸盐 TCO2:二氧化碳总量 BEecf:细胞外体液的超量 BE(B):血液的超量 SC2c:氧气饱和度 Ca++(7.4):酸碱度为7.4时的钙离子浓度 THbc:血色素总量
二、动常用脉指血标 气分析护理基础
三、标本采集
四、影响血气结果的因素
概念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 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 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 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 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 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 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 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动脉采血部位
桡动脉 首选
其次股动脉ຫໍສະໝຸດ 其次肱动脉最后
足背动脉
穿刺部位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 动脉,其次股动脉。选桡 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试 验。
AIIen试验
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 的尺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 握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 手掌部变苍白. 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 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 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 Allen试验为阴性,是桡动脉 穿刺的适应证.
体温!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温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 有直接的 影响,采血前,如患者情况允许,应停 止吸氧30min,或者采血时要记录给氧 浓度。 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min以 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同样,机械通气病人取血前30min 呼吸机设置应保持不变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给
目的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 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
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 好方法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 数的调节
急救时动脉给药
•通过血气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
•血气分析仪器系统功能
系统对全血的PH、PCO2、PO2、钠、钾、钙、 葡萄糖、乳酸、血球积压进行定量精准的直接检 测、并计算出: HCO3-:实际重碳酸盐 HCO3std:标准重碳酸盐 TCO2:二氧化碳总量 BEecf:细胞外体液的超量 BE(B):血液的超量 SC2c:氧气饱和度 Ca++(7.4):酸碱度为7.4时的钙离子浓度 THbc:血色素总量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
无创监测技术
探索无创、无痛的血气监 测技术,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舒适度。
临床实践中的改进建议
定期培训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血气分析技术培训,提高操作 水平和结果解读能力。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并推广血气分析操作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操 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质量控制
建立血气分析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校 准和维护,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采集过程中的护理
消毒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采血 部位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定位
选择合适的动脉采血部位,如桡动 脉、肱动脉等,并确保穿刺部位的 动脉充盈良好。
采集
采血时应迅速、准确,尽量减少对 血管的损伤。同时,要确保采集的 血量充足,以满足血气分析的需要 。
采集后的护理与观察
止血
采血完毕后,应立即对穿刺部位 进行压迫止血,并观察止血效果
。
样本处理与保存
抗凝处理
采集的动脉血液需要进 行抗凝处理,以防止血
液凝固。
标记与记录
对样本进行标记,记录 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分
析。
保存方式
将样本保存在适当的温 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 阳光直射和剧烈震荡。
送检时间
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 进行检测,以保证结果
的准确性。
03
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与解 读
主要指标解析
标准碳酸氢根(SB)
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HCO₃⁻值,正常 值为22-27mmol/L。与HCO₃⁻类似, SB降低表示酸中毒,升高表示碱中毒 。
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呼吸衰竭和 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手段,对于 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监护具有重要
意义。
结果解读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 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课件
目 录
• 动脉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异常情况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护理实践案例
01
动脉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动脉血气分析的定义
• 动脉血气分析是指通过抽取动脉血液标本,测定动脉血液中各 种气体成分的浓度,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状态,从 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和空气进入血管。
采集后的处理
标记血样
将采集到的血样标记清楚 ,包括患者信息、采血时 间、采血部位等。
送检
将血样及时送往实验室进 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记录
对采集过程和结果进行详 细记录,包括采血时间、 采血部位、血液颜色、是 否有气泡等。
03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 理
解读方法
酸碱度(pH)
案例二
总结词
预防、控制、长期管理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主要用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在护理过 程中,需注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急性发作,加强长期管理,如定期监测肺功能和 血气指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调整。
案例三
总结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于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过程中,需紧急采集动 脉血标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强病 情监测和护理,以改善预后。
02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处 理
采集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 态、血液循环情况等,确 保患者符合采集动脉血气 的条件。
准备器具
准备动脉血气采集所需的 器具,如注射器、肝素、 橡皮塞等,确保器具清洁 、干燥、无菌。
目 录
• 动脉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异常情况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护理实践案例
01
动脉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动脉血气分析的定义
• 动脉血气分析是指通过抽取动脉血液标本,测定动脉血液中各 种气体成分的浓度,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状态,从 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和空气进入血管。
采集后的处理
标记血样
将采集到的血样标记清楚 ,包括患者信息、采血时 间、采血部位等。
送检
将血样及时送往实验室进 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记录
对采集过程和结果进行详 细记录,包括采血时间、 采血部位、血液颜色、是 否有气泡等。
03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 理
解读方法
酸碱度(pH)
案例二
总结词
预防、控制、长期管理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主要用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在护理过 程中,需注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急性发作,加强长期管理,如定期监测肺功能和 血气指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调整。
案例三
总结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于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过程中,需紧急采集动 脉血标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强病 情监测和护理,以改善预后。
02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处 理
采集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 态、血液循环情况等,确 保患者符合采集动脉血气 的条件。
准备器具
准备动脉血气采集所需的 器具,如注射器、肝素、 橡皮塞等,确保器具清洁 、干燥、无菌。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详解课件
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依据
调整潮气量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可以调 整机械通气时的潮气量,以保持 适当的通气量,满足患者呼吸需
求。
调整呼吸频率
通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可以判断 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合适,并根据 需要调整机械通气时的呼吸频率。
调整吸氧浓度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可以指导医生调 整机械通气时的吸氧浓度,以保持 适当的氧合状态。
动脉血气分析适用于各种呼吸功能异常、酸碱平衡紊乱以及 某些特定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慢性心 力衰竭等。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 碱平衡状态,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02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 处理
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
采集方法
动脉采血常用部位包括桡动脉、 肱动脉、股动脉等,采血前应评 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 位。
注意事项二
关注pH值的变化趋势。
描述
pH值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在解读结果时, 应注意pH值的变化趋势,而不是仅仅关注具体的数值。 如果pH值偏离正常范围,应进一步分析其他指标,以确 定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注意事项三
关注PaO2和PaCO2等指标的变化。
描述
PaO2和PaCO2等指标对于判断呼吸功能和指导治疗具有 重要意义。在解读结果时,应注意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和 数值,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呼吸功能问题。
难,如心力衰竭、严重感染等。
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断与处理
要点一
诊断
要点二
处理
动脉血气分析通过检测pH值、HCO3-、BE等指标,可以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如代谢性酸中毒、代谢 性碱中毒等。
一旦发现酸碱平衡失调,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调 整呼吸机参数、补充电解质溶液等,以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
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护理课件
记录
对采血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采血时间、部位、 患者情况等。
04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临床意义
解读正常值范围
正常值范围
动脉血气分析的正常值范围包括pH值、PaO2、PaCO2等指 标的正常范围。这些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对于判断患者的呼吸 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方法
在解读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时,应将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值 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动脉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
PO2
氧分压是反映肺换气功能的重要指标。正 常值范围为80~100mmHg(海平面、静 息状态)。
BE
碱剩余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 ,正常值为-3~+3mmol/L。
PCO2
二氧化碳分压是反映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 紊乱的重要指标。正常值范围为 35~45mmHg(海平面、静息状态)。
教学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动脉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 义,使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模拟操作,强调采血技巧、标本处理和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案例分析
引入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血气结果,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小组讨论
HCO3-
碳酸氢根离子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的指标,正常值为22~27mmol/L。
pH值
pH值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 正常值为7.35~7.45。
02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在呼吸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 意义,能够提供呼吸衰竭的类型、程度和原 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课件
时调整治疗方案。
低氧血症的处理
总结词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中氧分压(PaO2) 降低,通常是由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 氧合不足引起的。
VS
详细描述
低氧血症的处理主要包括氧疗,如鼻导管 吸氧、面罩吸氧等措施,以提高PaO2。 同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肺 部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等。在处理过程中,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 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PaCO2是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CO2压力,正常值为35-45mmHg。它主要反 映肺泡通气功能,当通气不足时,CO2在肺内潴留,PaCO2升高;通气过度时, CO2排出过多,PaCO2降低。
PaO
总结词
反映氧合状态的指标
详细描述
PaO2是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O2压力,正常值为80-100mmHg。它主要反映氧合状态,当肺换气功能障碍或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时,PaO2降低;吸入高浓度氧时,PaO2升高。
氧合状态评估
氧合状态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aO₂和HbO₂饱和度可以反映人体的氧合状态, 评估肺部向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低氧血症诊断
PaO₂降低、HbO₂饱和度下降可能提示低氧血症,常见于肺部疾 病、心脏疾病等,需及时治疗。
高氧血症风险
PaO₂过高可能增加氧中毒的风险,影响人体细胞正常代谢,需谨 慎处理。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课件
• 动脉血气分析概述 • 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 •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 • 动脉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 • 动脉血气分析的异常情况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案例分析
01
动脉血气分析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液样 本,检测其中气体成分和酸碱平衡状 态,从而评估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 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低氧血症的处理
总结词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中氧分压(PaO2) 降低,通常是由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 氧合不足引起的。
VS
详细描述
低氧血症的处理主要包括氧疗,如鼻导管 吸氧、面罩吸氧等措施,以提高PaO2。 同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肺 部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等。在处理过程中,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 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PaCO2是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CO2压力,正常值为35-45mmHg。它主要反 映肺泡通气功能,当通气不足时,CO2在肺内潴留,PaCO2升高;通气过度时, CO2排出过多,PaCO2降低。
PaO
总结词
反映氧合状态的指标
详细描述
PaO2是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O2压力,正常值为80-100mmHg。它主要反映氧合状态,当肺换气功能障碍或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时,PaO2降低;吸入高浓度氧时,PaO2升高。
氧合状态评估
氧合状态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aO₂和HbO₂饱和度可以反映人体的氧合状态, 评估肺部向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低氧血症诊断
PaO₂降低、HbO₂饱和度下降可能提示低氧血症,常见于肺部疾 病、心脏疾病等,需及时治疗。
高氧血症风险
PaO₂过高可能增加氧中毒的风险,影响人体细胞正常代谢,需谨 慎处理。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课件
• 动脉血气分析概述 • 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 •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 • 动脉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 • 动脉血气分析的异常情况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案例分析
01
动脉血气分析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液样 本,检测其中气体成分和酸碱平衡状 态,从而评估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 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血气分析临床判读护理课件
Base excess判读
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Base excess即碱剩余,也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的 指标。正常范围为-3~+3mmol/L,高于+3mmol/L表示 碱中毒,低于-3mmol/L表示酸中毒。该指标不受呼吸因 素的影响,比HCO3-更准确地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03
CATALOGUE
血气分析临床判 读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 血气分析指标判读 • 常见临床疾病血气分析特点 • 血气分析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 血气分析判读注意事项
01
CATALOGUE
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血气分析定 义
血气分析是指通过抽取动脉血液,测定血液中气体分压、pH值、氧分压、二氧 化碳分压等指标,以评估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和气体交换功能的一种临床检测方 法。
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
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 值等。
护理措施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患者吸氧浓度,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排 痰,必要时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血气分析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措施:根据血气分析结果, 调整患者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 方案,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 炼和康复训练。
注意事项:密切监测患者呼吸、 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处理 异常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5
CATALOGUE
血气分析判读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判读误差来源
01
02
03
采血不当
采血操作不规范、采血量 不足或混入气泡等都可能 导致血气分析结果误差。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培训课件
早期,混合性酸碱中毒,如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性呼吸性碱 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6
4. HCO3-
⑵[HC03-]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期。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
⑶[HC03-]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时明显升高。 [HC03-]异常病人:AB与SB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在酸碱平衡鉴别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1
(4)氧和指数 (IO)
IO=PO2/FiO2 正常值:400~500mmHg 反映机体的缺氧状态 ALI: 200mmHg<IO<300mmHg ARDS: IO<200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2
2. PaCO2
PaCO2是指物理溶解于动脉血浆中CO2所产生的压力
⑵病理性降低:
①呼吸性碱中毒时,肺通气过度,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
②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期,由于体内酸性物质囤积过多,使机
体代偿性肺通气加快,二氧化碳排出过多。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4
3. pH值:
是未分离血细胞的血浆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生命的pH值范围约6.8~7.8。
正常值:pH = 7.40 0.05; 酸血症:动脉PH值低于正常范围,pH<7.35 碱血症:动脉PH值高于正常范围,pH>7.45 但pH正常也不能表明机体没有酸碱平衡失调,
正常值:35~45mmHg
意义:>45mmHg为通气足,CO2潴留,呼酸;
<35mmHg为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呼碱;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6
4. HCO3-
⑵[HC03-]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期。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
⑶[HC03-]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时明显升高。 [HC03-]异常病人:AB与SB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在酸碱平衡鉴别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1
(4)氧和指数 (IO)
IO=PO2/FiO2 正常值:400~500mmHg 反映机体的缺氧状态 ALI: 200mmHg<IO<300mmHg ARDS: IO<200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2
2. PaCO2
PaCO2是指物理溶解于动脉血浆中CO2所产生的压力
⑵病理性降低:
①呼吸性碱中毒时,肺通气过度,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
②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期,由于体内酸性物质囤积过多,使机
体代偿性肺通气加快,二氧化碳排出过多。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4
3. pH值:
是未分离血细胞的血浆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生命的pH值范围约6.8~7.8。
正常值:pH = 7.40 0.05; 酸血症:动脉PH值低于正常范围,pH<7.35 碱血症:动脉PH值高于正常范围,pH>7.45 但pH正常也不能表明机体没有酸碱平衡失调,
正常值:35~45mmHg
意义:>45mmHg为通气足,CO2潴留,呼酸;
<35mmHg为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呼碱;
动脉血气分析课件PPT课件
03
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解读来自pH值总结词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态
详细描述
pH值是动脉血气分析中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估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正常范围为 7.35-7.45,当pH值低于7.35时表示酸中毒,高于7.45时表示碱中毒。
PaCO
总结词
反映肺通气功能
详细描述
PaCO2是指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为35-45mmHg。当PaCO2升高时,表示肺通气功能不足,可能引 起呼吸衰竭;PaCO2降低则提示过度换气。
BE值
总结词
反映酸碱平衡状态
详细描述
BE值是指血液中碱储备的浓度,正常 值为-3~+3mmol/L。BE值高于 +3mmol/L表示碱中毒,低于3mmol/L表示酸中毒。BE值的变化可 以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态的调整过程。
04
动脉血气分析的异常解读与处理
pH值异常解读与处理
01
总结词:pH值是动脉血气分 析中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估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协助诊断呼吸衰竭
评估酸碱平衡状态
通过检测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 压等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衰 竭,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检测酸碱平衡指标, 协助诊断酸碱平衡紊乱,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指导呼吸机参数调整
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动脉血气 分析可以监测呼吸机参数设置是否合 适,为调整呼吸机参数提供依据。
总结词:BE值是动脉血气分析中用于 评估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
当BE值低于-5时,表示严重酸中毒。 处理时应积极改善通气,促进CO2排 出,并给予碱性药物。
详细描述
当BE值高于5时,表示严重碱中毒。 处理时应调整呼吸机参数或给予适当 的酸剂治疗,同时促进H+排出。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 医学PPT课件
⑵ PH值升高:提示体内的碱性物质增 多,有超出机体调节能力的失代偿型碱中 毒。
⑶ PH值降低:提示体内的酸性物质增 多,有超出机体调节能力的失代偿型酸中 毒。
(2)动脉血氧分压(PaO2)
氧分压:是指溶于血液中的氧产生的 张力,血氧分压取决于气体的氧分压和肺 的呼吸功能。
动脉血氧(PaO2)分压:是用来判断 机体是否缺氧及缺氧的程度,正常值为 9.98-13.3kPa (75-100mmHg),动脉血氧分 压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者,称为低氧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代偿期,由于体内碱性物 质囤积过多,使机体代偿性肺通气减慢, 导致CO2储留。
②病理性降低:呼吸性碱中毒时,肺通 气过度,导致CO2排出多。
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期,酸性物质囤积过 多,使机体代偿性肺通气加快,导致CO2排 出多。
PaCO2增高常见于的疾病如下:阻塞性 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充 血性心力衰竭、呼吸中枢疾患、吗啡或巴 比妥类中毒、大脑器质性疾患等。
③病人SB=AB 又同时低于正常值的下限 时,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如同时高 于上限时,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7)缓冲碱(BB)
缓冲碱: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 用的负离子的总和,是反应机体对酸碱平 衡紊乱时总的缓冲能力,不受呼吸因素和 二氧化碳改变的影响,正常范围4555mmol/L,平均50mmol/L。
PaCO2降低常见于的疾病如下:神经精 神疾患如癔病、精神病、脑炎、脑膜炎、 精神紧张。缺氧如肺水肿、肺纤维化、肺 炎。还有疼痛、高热、贫血、肝昏迷所致 血氨升高。
(4)动脉血氧含量(CaO2)
动脉血氧含量(CaO2):是指 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中的氧分子 所产生的张力,也是指每升动脉 全血含量的mmol数,它是红细胞 中和血浆中含量的总和,取决于 PaO2与血红蛋白的质量。正常范 围8.55-9.45mmol/L(1921ml/dl)。
动脉血气分析-PPT课件
代偿变化,即:
●原发HCO3-升高, 必有代偿的PCO2升高;
●原发HCO3-下降, 必有代偿PCO2下降
●反之亦相同
(2)原发失衡变化必大于代偿变化 根据上述代偿规律,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①原发失衡决定了pH 值是偏碱抑或
偏酸 ②HCO3-和PCO2呈相反变化, 必有混
合性酸碱失衡存在 ③PCO2和HCO3-明显异常同时伴pH 正
呼碱临床注意点
处理原则是治疗原发病,注意纠正缺氧,对于呼碱不须特殊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呼碱必伴有代偿性HCO3-下降,此时若将HCO3-代偿性下
降误为代酸,不适当的补充碱液,势必造成在原来呼碱的基础上再合 并代碱。 若HCO3-下降同时伴有血K+ 下降,应想到呼碱的可能,不应再补充碱性 药物 牢记:“低钾碱中毒,碱中毒并低钾”这一规律。
指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即 pH=log 1/H+ 是反映体液总酸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因素共同影响。 正常值: 动脉血pH 7.35~7.45,平均值7.40 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0.05 pH<7.35时为酸血症 pH>7.45时为碱血症
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 的压力称PCO2
正常值:22~27 mmol/L
平均值:24 mmol/L
动、静脉血HCO3-大致相等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O3-<22mmol/L,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HCO3->27mmol/L,可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正常值:22~27 mmol/L 平均值:24 mmol/L 正常情况下AB=SB 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但不管使用哪几项指标,其判断的结果基本上是 一致的。
●原发HCO3-升高, 必有代偿的PCO2升高;
●原发HCO3-下降, 必有代偿PCO2下降
●反之亦相同
(2)原发失衡变化必大于代偿变化 根据上述代偿规律,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①原发失衡决定了pH 值是偏碱抑或
偏酸 ②HCO3-和PCO2呈相反变化, 必有混
合性酸碱失衡存在 ③PCO2和HCO3-明显异常同时伴pH 正
呼碱临床注意点
处理原则是治疗原发病,注意纠正缺氧,对于呼碱不须特殊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呼碱必伴有代偿性HCO3-下降,此时若将HCO3-代偿性下
降误为代酸,不适当的补充碱液,势必造成在原来呼碱的基础上再合 并代碱。 若HCO3-下降同时伴有血K+ 下降,应想到呼碱的可能,不应再补充碱性 药物 牢记:“低钾碱中毒,碱中毒并低钾”这一规律。
指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即 pH=log 1/H+ 是反映体液总酸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因素共同影响。 正常值: 动脉血pH 7.35~7.45,平均值7.40 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0.05 pH<7.35时为酸血症 pH>7.45时为碱血症
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 的压力称PCO2
正常值:22~27 mmol/L
平均值:24 mmol/L
动、静脉血HCO3-大致相等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O3-<22mmol/L,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HCO3->27mmol/L,可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正常值:22~27 mmol/L 平均值:24 mmol/L 正常情况下AB=SB 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但不管使用哪几项指标,其判断的结果基本上是 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动脉点 股 动 脉
病情危重、婴幼儿,生命体征不稳定, 血液循环功能差,而股动脉因其血管粗 大、血流丰富、搏动明显、易定位、取 血速度快、患者痛苦相对较小等优势而 较常应用。 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没 有侧枝循环,动脉部位深,该区消毒达 到无菌较难。股动脉压力较大,穿刺后 不易有效压迫,出血进入大腿筋膜面不 能及时发现,易形成较大血肿。此外, 动静脉伴行,易误穿股静脉。
Na+(血钠):135~145mmol/L
<120mmol/L
>160mmol/L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的正确判断首先要依赖于动 脉血气分析参数的正确,而获得正确的动 脉血气分析参数,除了实验室要把握各个 测定环节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需要注意 的是: 动脉血样品采集与保存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可行性
PCO2(二氧化碳分压):4.5-6.0kpa (35-45mmHg) <20mmHg >85mmHg
PO2(氧分压):10-13kpa(80-100mmHg) <50mmHg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ctHb(血红蛋白成人总量 ):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40g/L Glu(血糖):3.0~6.1mmol/L <2.8mmol/L , >27.8mmol/L SO2 C(动脉血氧饱和度):90-100%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Ca++(血钙): 1.12~1.32mmol/L <1.7mmol/L >3.3mmol/L K+(血钾): 3.5~5.3mmol/L <2.7mmol/L >6.0mmol/L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
一、血气分析概念、目的 、作用 二、常用指标 三、标本采集 四、影响血气结果的因素
概念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 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 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 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 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 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 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 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动脉采血部位
桡动脉 首选
其次
股动脉
其次
肱动脉
最后
足背动脉
穿刺部位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 动脉,其次股动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股动脉穿刺
桡动脉、肱动脉
肱动脉是腋动脉在背阔肌下 缘易名为肱动脉,在臂部伴正 中神经行于肱二头肌内侧下行 至肘窝深部。 如果不能用桡动脉,那么肱 动脉是第2个可选择的穿刺部位, 它比桡动脉要粗,侧枝循环通 常充分,动静脉位置距离较远, 这些优势适合进针采血。但肱 动脉位于肘窝内,周围缺乏致 密组织支持,在穿刺时易滑动 不易固定,且部分患者此处动 静搏动不明显,尤其是臂部肥 胖者较难穿刺成功。肱动脉穿 刺更适合老年患者,且成功率 高,不良反应少。
报告分析
对呼吸功能状态作出判断 对组织氧合状况适当估计 对酸碱平衡类型作出判断
氧浓度或流量(L/min)!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的可行性
血气分析原则上应采用动脉血 特殊情况下静脉血可替代动脉血 牢记 :静脉血气分析
可判断酸碱失衡 不能判断呼吸功能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
动脉血气分析虽对酸碱失衡的判断甚 为重要,但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 的诊断,有时难免有错误的。为使诊断符 合病人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其它检查 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
目的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 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
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 好方法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 数的调节
急救时动脉给药
动脉血气分析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动脉血气分析检查适用于临床各科的危重患者。 动态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对于判断危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 碱失衡类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作用。
将增加7.2%,PaCO 2 增加4.4%,pH降 低0.015 体温低于37℃时,对pH和PaCO2 影响不明显,而对PaO 2 影响较显著。 体温每降低1℃,PaO2 将降低7.2% 。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
体温!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温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 有直接的 影响,采血前,如患者情况允许,应停 止吸氧30min,或者采血时要记录给氧 浓度。 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min以 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同样,机械通气病人取血前30min 呼吸机设置应保持不变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给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治疗因素: 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
解质测定,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 损坏仪器。应尽量在输注乳剂之前取血, 或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后,血浆中已不 存在乳糜后才能送检,而且血气申请单上 必须注明病人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束时 间。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温度会影响pH、PaCO2 、PaO 2 的测定值。 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 2
2、禁忌症: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无绝对禁忌证。但在动脉穿刺 采血完成,拔针后应紧按动脉穿刺部位3~5min,防止采 血部位出血,特别对有严重出血倾向的危重患者更应注意 采血部位的局部出血。
•通过血气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PH(酸度):7.35-7.45
<7.0 >7.6
足背动脉
足背动脉通过处即足 背内外踝中点,是胫前 动脉的延续,一般在第 1、2跖骨之间通过,少 数偏向内侧或外侧。 足背动脉位置表浅, 较股动脉、肱动脉等皮 下脂肪分少,活动度差, 动脉管壁厚,弹性好, 穿刺成功率高。即使穿 刺失败,也利于按压、 止血,不易造成局部血 肿。但此处穿刺患者疼 痛较明显。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合理的采血部位 病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的抗凝血 严密隔绝空气 抽血后立即送检,如果需要放置,
则应置于碎冰块中(0℃)或放 置冰箱内,最好不超过两小时。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加强采血时对病人的安全性 超薄的针头管壁,针头的斜度适于动脉穿刺
动脉血气采血量: 成人:0.8-1ml 婴幼儿和儿0.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