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同种异体及异种组织修复材料:如何选用适宜的病毒灭活工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文章编号:2095-4344(2019)14-02261-08 2261·综述·www.CRTER .org白玉龙,男,1989年生,甘肃省张掖市人,汉族,主要从事组织再生医用材料研究。
通讯作者:赵彦涛,副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北京市 100048;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048文献标识码:A稿件接受:2018-12-17Bai Yulo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48, 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Orthopedics Implants, Beijing 100048,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Yantao, Associate researcher,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48, 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Orthopedics Implants, Beijing 100048, China同种异体及异种组织修复材料:如何选用适宜的病毒灭活工艺白玉龙1,2,高玉凤1,2,衷鸿宾1,2,赵彦涛1,2,郭睿洲1,2,李 利1,2 (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北京市 100048;2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048)DOI:10.3969/j.issn.2095-4344.1649 ORCID: 0000-0002-8774-9027(白玉龙)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同种异体及异种组织修复材料:通过合法/正规途径获取的同种(捐献者)及异种(动物)组织,经过深低温冷冻、脱细胞、灭菌等工艺处理制备而成的用于人体组织缺损修复的生物材料,硬组织修复材料,如:同种异体骨材料、脱钙骨基质、异种煅烧骨等;软组织修复材料,如:同种/异种脱细胞真皮、同种异体神经、肌腱、羊膜等。
2022年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北京市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2022版)为加强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及相关监督检查,进一步贯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的具体要求,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本指南针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中重点检查条款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归纳明确了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重点环节的审查要求,作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的补充,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知和掌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活动提供参考。
本指南主要针对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包括有源植入性和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包括无菌和非无菌状态),但不包括组织工程植入物中生物技术组成部分和除齿科种植体外的其他齿科植入物。
骨科植入类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可参考《骨科植入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对于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注册人应当对所委托生产的医疗器械质量负责,并加强对受托生产企业生产行为的管理,保证其按照法定要求进行生产。
医疗器械注册人应当与受托生产企业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受托生产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制性标准、产品技术要求和委托协议组织生产,对生产行为负责,并接受委托方的监督。
本指南中引用的国家相关法规、规章、标准、检查指南等版本发生变化时,要以执行的最新版为准。
必要时,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应重新研究修订,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机构与人员生产企业应当明确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管理职责,对管理职责进行文件和制度上的规定,目的是评价具有行政责任的管理者(决策层)能否确保企业建立一个充分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器械 指导原则清单
编号指导原则状态发布日期1气管插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09-03-18 2B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09-06-18 3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09-12-30 4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10-10-18 5接触镜护理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6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7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8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试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9肿瘤标志物类定量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10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11乳房植入体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12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1-04-11 13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5-11 14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5-11 15一次性使用手术衣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5-11 16流行性感冒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11-12-23 17流行性感冒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11-12-23 18麻醉机和呼吸机用呼吸管路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2-05-10 19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0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1核酸扩增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2金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3生物芯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4一次性使用透析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5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5-17 26病原体特异性M型免疫球蛋白定性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5-172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试剂临床研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5-17 28流式细胞仪配套用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5-17 29疝修补补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12 30负压引流装置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1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2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3义齿制作用合金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4鼻氧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5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3-13 36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抗现行2014-03-13 37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3-13 38药物滥用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3-13 39软性亲水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4-04-17 40硬性角膜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4-04-17 41心脏射频消融导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2牙科树脂类充填材料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3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4一次性使用血液分离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5血液透析浓缩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6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7医用口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20 48一次性使用引流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20 49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20 50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4-05-30 51植入式心脏电极导线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6-04 52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现行2014-09-11 53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4-09-1154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抗体试剂及检测试剂盒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4-17 55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现行2015-05-19 56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7-15 57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新技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7-15 58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8-05 59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9-21 60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测定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1-26 61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1-26 62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1-26 63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1-26 64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2-31 65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2-31 66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三类)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修订版)现行2015-12-31 67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4 68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4 69可吸收止血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8 70腹腔、盆腔外科手术用可吸收防粘连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8 71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8 72高频手术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06 73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第三类)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74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75脉搏血氧仪设备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现行2016-02-06 76治疗呼吸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06 77强脉冲光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06 78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79电子血压计(示波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0X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81尿液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2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3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4生化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5血糖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6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7牙科综合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8医用雾化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9助听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90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91医学图像存储传输软件(PACS)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2正压通气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3大型蒸汽灭菌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4腹膜透析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5医用内窥镜冷光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6振动叩击排痰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7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26 9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现行2016-02-26 99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26 100大便隐血(FOB)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现行2016-02-26 101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26 102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26 103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酶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5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6促甲状腺素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7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108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9β2-微球蛋白检测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10牙科种植体(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4-14 111牙科基托聚合物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2一次性使用脑积水分流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3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4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5椎间融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6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9-26 117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11-02 118眼科超声乳化和眼前节玻璃体切除设备及附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12-06 119人工耳蜗植入系统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7-01-04 120光固化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10 121体外除颤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10 122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10 123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10 124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20 125钙磷/硅类骨填充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22 126中心静脉导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22 127袜型医用压力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22 128髋关节假体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0 129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0 130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3 131电动病床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2-17 132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7 133手术无影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7 134人工耳蜗植入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28135可见光谱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3-10 136纤维内窥镜(第二类)注册技术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37硬管内窥镜(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38注射泵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39手术电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40医用电子体温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41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42腔镜用吻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3-13 143牙科纤维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3-13 144聚氨酯泡沫敷料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3-13 145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注现行2017-03-30 146超声多普勒胎儿心率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4-24 147电动牵引装置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4-24 148电动手术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4-24 149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4-24 150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5-12 151牙科种植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8-02 152红外乳腺检查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05 153医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05 154骨组织手术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05 155酶标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9-25 156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9-25 157动态血压测量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9-25 158心电图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25 159病人监护产品(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25 160红外线治疗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1医用控温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162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3脉搏血氧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4牙科手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5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6超声理疗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7超声洁牙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8视野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9防褥疮气床垫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70超声骨密度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1-06 171电动轮椅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1-06 172耳腔式医用红外体温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1-06 173医用吸引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6 174小型分子筛制氧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6 175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现行2017-11-17 176小型蒸汽灭菌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77动态心电图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78血管内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79验光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80中央监护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81紫外治疗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82生物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现行2017-12-06 183裂隙灯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84输液泵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现行2017-12-06 185电动洗胃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2-06 186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4 187ABO、RhD血型抗原检测卡(柱凝集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4 188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检测试剂盒(荧光原位杂交法)注册技术现行2017-12-14189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4 190治疗呼吸机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1子宫内膜去除(热传导、射频消融)设备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2促黄体生成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3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现行2017-12-18 194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6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7移动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22 198动物源性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2-25 199全血及血液成分贮存袋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3 200一次性使用输注泵(非电驱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3 201血液浓缩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3 202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4 203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4 20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5尿液分析试纸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6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7胰岛素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8C-肽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9载脂蛋白A1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10载脂蛋白B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11D-二聚体测定试剂(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12接受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技术指导原则现行2018-01-10 213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01 21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PCR法)注册技术审查现行2018-02-11 215幽门螺杆菌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11216抗人球蛋白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11 217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11 218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11 219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26 220眼科飞秒激光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1眼科超声诊断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2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3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4硬性光学内窥镜(有创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5口腔曲面体层X射线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1 226气腹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7 227医用低温保存箱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7 228电子尿量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7 229电子阴道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7 230软性接触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25 231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液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25 232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现行2018-05-04 233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8-05-04 234手术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10 235医用洁净工作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10 236眼压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10 237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检测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10 238麻醉咽喉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25 239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25 240睡眠呼吸监测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25 241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申报资料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8-06-04 242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8-06-29243软性接触镜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8-06-29 244鼻饲营养导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08-28 245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08-28 246定制式义齿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08-28 247用于罕见病防治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0-12 248骨科外固定支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0-25 249一次性使用医用喉罩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0-25 250骨水泥套管组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0-25 251护脐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1-07 252全瓷义齿用氧化锆瓷块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1-07 253手动轮椅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1-07 254外科纱布敷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1-28 255吻(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1-28 256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1-28 257一次性使用胆红素血浆吸附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2-10 258一次性使用活检针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2-10 259医用激光光纤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2-17 260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5 261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5 262经导管植入式人工主动脉瓣膜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5 263眼科高频超声诊断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8 264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8 265麻醉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8 266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临床评价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8 267脑利钠肽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3-05 268总甲状腺素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3-05 269孕酮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3-05270降钙素原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3-05 271人工晶状体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3-18 272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3-18 273用于角膜制瓣的眼科飞秒激光治疗机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3-18 274牙科车针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4-03 275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4-03 276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修订)现行2019-04-03 277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决策原则现行2019-04-18 278腹腔内置疝修补补片动物实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4-18 279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08 280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临床评价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10 281合成树脂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20 282宫内节育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20 283植入式给药装置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20。
军科院仪分心实验室室介绍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生物活性物质病毒安全检测实验室随着人源和动物源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制剂等产品的迅速发展与广泛使用,这些产品的病毒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病毒检测“窗口期”、试剂灵敏度缺陷、人为差错引起的漏检以及经原材料或辅料等传播但尚未检测的病毒等多种潜在风险的存在,人源和动物源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制剂等产品的病毒安全检测和病毒灭活/清除工艺研究及其验证极为必要。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生物活性物质病毒安全检测实验室于2006年5月批准成立,挂靠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血液生物制品研究室,是军事医学科学院血液制品和血液代用品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拥有完善的细胞和病毒培养设施,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课题/分题多项,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省部级科研成果。
实验室章金刚主任曾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聘请,作为三位首席专家之一参与起草了《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指导原则》。
实验室还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和相关药品安全评价单位建有良好的资源共享关系。
实验室长期从事动物源病毒和人源病毒的病毒安全检测/病毒残留评估以及病毒灭活/清除技术与工艺研究。
建立了生物技术产品/生物制剂等外源病毒残留评估的病毒特异性检测和非特异性检测技术平台。
建立了病毒灭活/清除工艺研究的指示病毒库,以及巴氏消毒法、有机溶剂/去污剂(S/D)处理法、干热法、腊过滤法、低pH孵放法、过氧乙酸-乙醇灭活法、γ射线辐照和层析技术等多种病毒灭活/清除及工艺验证技术平台。
先后与多家企业协作,完成了20余项病毒灭活/清除工艺验证研究,并出具了相应的检验报告。
在病毒安全检测研究方面,先后开展了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 BLV)、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 PERV)的检测技术研究。
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3: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是以同种来源组织为原料经加工或组成的产品。
我国目前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组织供体的病毒筛选多采用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方法,其中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还要求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核酸。
但是,尽管对供体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仍然存在漏检和未知病毒污染的风险,以及生产过程中带入外源病毒的风险。
因此,要求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病毒灭活工艺,并对病毒灭活工艺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验证。
本指导原则是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一般要求,申请人/生产企业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如采用的病毒灭活工艺及相关参数等,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容是否适用。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生产企业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
三、基本要求(一)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多种方法可用于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病毒灭活,此处仅对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进行简要叙述。
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病毒灭活工艺。
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均应综合考虑以下问题,包括病毒灭活效果的验证;病毒灭活工艺对产品的影响;病毒灭活工艺本身的公认性、可靠性、重现性、易放大性及经济性。
1.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是湿热灭活法之一,是国外公认的病毒灭活方法,已在人血白蛋白制品中成功应用了数十年,灭活条件已很完善。
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制修订工作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和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制修订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原则制修订工作的申报立项、编制审校、征求意见、审核发布、修订和废止.第三条指导原则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发布,用于规范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注册申报。
指导原则是指导注册申报及技术审评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指导原则。
第四条指导原则制修订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公开公正、鼓励创新的原则.第五条国家局负责指导原则制修订的管理工作,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以下简称器审中心)负责指导原则制修订的技术组织工作,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指导原则制修订工作予以支持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鼓励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检测机构、生产企业等单位参与指导原则的制修订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参与的作用,促进指导原则的应用.—1 —第二章申报立项第七条指导原则项目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为器审中心、各省级医疗器械审评机构或具备条件的相关单位。
申请单位申请制定或修订指导原则,原则上应于每年9月份向器审中心申请,并提交《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制定项目申请表》和/或《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修订项目申请表》。
对于工作急需的项目,器审中心可根据需要提出制定或修订计划。
第八条申请制定的指导原则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符合国家局指导原则相关规划或要求;(二)具有代表性,能够指导该类产品的技术审查;(三)具有通用性,能够指导注册技术审查工作;(四)体现前瞻性,能够促进创新发展;(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进一步统一审评尺度。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发布时间:2015.08.19 阅读:[104]次在新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四个月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在2015年7月10日接连发布了《规范》的三个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附录、无菌医疗器械附录以及体外诊断试剂附录。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第一部分范围和原则1.1 本附录适用于植入性的有源医疗器械和无源医疗器械,但不适用于组织工程植入物中生物技术组成部分和除齿科种植体外的其他齿科植入物。
1.2 本附录是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
1.3 植入性的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应当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
植入性的非无菌医疗器械,其生产环境的设置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第二部分特殊要求2.1 人员2.1.1 植入性的动物源医疗器械和同种异体医疗器械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具备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的能力。
2.1.2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临时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2.1.3 从事植入性的动物源医疗器械和同种异体医疗器械生产的全体人员,包括清洁、维修等人员均应当根据其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和安全防护培训。
2.1.4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
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行消毒。
裸手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2.1.5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设立人员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的研制、产业化和应用研究
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的研制、产业化和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08-07-16 信息发布:科技成果处本信息已被浏览1254 次【字体:大中小】同种异体骨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关系到病人的安全性和手术治疗效果,所以该研究项目从原材料筛选、清除免疫原、灭活微生物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探询一套能保证产品质量、适合规模性生产的最佳技术和工艺流程,以此提高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上通行的质量体系要求并结合该产品的特点,制定了一套针对同种异体骨开发设计、生产、监控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从制度体系和日常各个岗位规程上保证产品的持续安全、有效。
1.产品制备工艺研究原材料筛选不合格:废弃处理合格:进入生产流程清洗骨髓切割原料成不同形状脱脂及清除免疫原真空封装贴标签(特殊过程)钴-60辐照灭菌(特殊过程,外包过程)深低温贮存骨冷冻干燥钴-60辐照灭菌(特殊过程,外包过程)冷冻干燥贮存骨初加工区仓储出厂检验室温或<10℃保存-40℃保存深加工区注:为质量控制点(供体原材料筛选记录、出厂检验报告)1.1 技术线路1.2 原材料筛选为了保证产品的生物学性能和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从血清学筛选、供体年龄、切取时间和保存运送方法三个方面对原材料实施控制。
按照制定的《原材料供体筛选控制程序》要求:当骨被用于结构支持时,供体年龄宜选择在18-55岁(男)或者50岁(女)之间,当骨用于充填时,无年龄限制。
对供体血液进行HBs-Ag, HCV-Ab, HIV-Ab和梅毒血清学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单,任何一项结果呈阳性,供体原材料不能入库并废弃处理;供体HBs-Ag, HCV-Ab, HIV-Ab和梅毒血清学结果为阴性时,但未在可靠的实验室进行有效的HIV、HCV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PCR法)进一步确认,则应清除骨髓组织,并用化学溶剂脱脂、酒精浸泡和辐照灭菌处理。
原材料的切取应在供体死亡12小时内切取并应用保持材料新鲜的条件下运送和保存。
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指导原则(2020年修订版)
附件4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0年修订版)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是以同种来源组织为原料加工或组成的产品。
我国目前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组织供体的病毒筛选多采用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方法,其中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还要求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核酸。
但是,尽管对供体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仍然存在漏检和未知病毒存在的风险,以及生产过程中带入外源病毒的风险。
因此,要求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病毒灭活工艺,并对病毒灭活工艺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验证。
本指导原则是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如采用的病毒灭活工艺及相关参数等,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指导原则是对注册申请人和审评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1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本指导原则为2011年发布的《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修订版。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修改指导原则中部分语言描述,如常用病毒灭活方法、染毒方法、病毒灭活效果判定、其他需考虑的问题、病毒灭活工艺的再验证等;完善指示病毒类型选择及举例的相关描述;增加病毒灭活/去除有效性验证的原则。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
二、基本要求(一)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病毒灭活有多种方法,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病毒灭活工艺。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有源植入性和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包括无菌和非无菌状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但不适用于组织工程植入物中生物技术组成部分和除齿科种植体外的其他齿科植入物。
第三条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并保持其有效性。
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企业应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定各机构的职责、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第五条生产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并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定生产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组织策划并确定产品实现过程,确保满足顾客要求;(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四)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并保持记录;(五)指定专人和部门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确保相应法律法规在生产企业内部贯彻和执行。
第六条生产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第三章资源管理第七条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的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动物源性医疗器械和同种异体医疗器械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在其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
第八条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相应技术和法规培训,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国家药监局通告2022年第8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正文:----------------------------------------------------------------------------------------------------------------------------------------------------国家药监局通告2022年第8号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为提高医疗器械技术审评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指导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编写产品技术要求,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修订了《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国家药监局2022年2月8日附件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为提高医疗器械技术审评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指导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进行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写,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申请注册或备案的医疗器械产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本指导原则仅对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格式和内容提出一般要求,不对具体产品的具体要求进行规定。
指导原则中给出的示例仅供参考,相关监管机构及注册人/备案人应根据具体情形进行细化。
二、基本要求(一)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产品技术要求应采用规范、通用的术语。
如涉及特殊的术语,需提供明确定义,并写入“4.术语”部分。
直接采用相关标准、指导原则中的术语或其他公认术语的,不需要在技术要求“4.术语”部分重复列明。
不应使用与上述术语名称相同但改变了原义的自定义术语。
(三)产品技术要求中检验方法各项内容的编号原则上应与性能指标各项内容的编号相对应。
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附件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一、前言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为了进一步明确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临床试验审批申报资料的要求,指导申请人对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申报资料进行准备,特制订本指导原则。
申请人应参照《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14年43号)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临床试验审批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虽然为该类产品的临床试验审批申报资料的准备提供了初步指导和建议,但不会限制医疗器械相关管理部门对该类产品的技术审评、行政审批,以及申请人对该类产品临床试验审批申报资料的准备工作。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地调整。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规定的需在中国境内进行临床试验的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如境内市场上尚未出现的血管内支架系统、植入性人工器官、接触式人工器官等。
三、试验产品描述1. 设计原理及工作原理通过医学理论、病变解剖结构特征、预期风险和受益、产品结构示意图、使用方法、操作图示等详述产品的设计原理及工作原理,论证器械设计证据。
2. 产品特征重点描述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产品特征;提供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产品特征的设计依据。
3. 结构组成及图示(1)明确说明产品结构组成,包含配合使用的附件;(2)产品结构复杂的,应分别描述组成产品的各组件;(3)提供产品的工程结构图,必要时提供整体剖面结构图,典型位置应提供局部工程结构图及剖面结构图;(4)结构图示中应标明重要尺寸信息,测量位置(如适用)应明确。
4. 制造材料(1)列表明确各组成部分的制造材料。
疝修补补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疝修补补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疝修补补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本指导原则旨在为申请人/生产企业进行疝修补补片的注册申报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系对疝修补补片的一般要求,申请人/生产企业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生产企业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疝修补补片是指植入体内以修补疝的补片类产品,材质涵盖聚丙烯/聚酯/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等不可吸收合成材料、聚乳酸/聚己内酯等可吸收合成材料、动物源性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复合材料等。
三、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一)产品的技术资料(适用于首次注册及变更重新注册中的相关部分)1.产品名称:产品通用名称一般为“疝修补补片”;与置入工具等一同包装的可称为“疝修补系统”。
2.注册单元划分,可考虑划分不同注册单元的情况举例:(1)不同的材质或化学成分(2)不同的适用范围,如:按照补片放置在腹腔内或腹腔外下列情况适合补片放置在腹腔内:补片置入腹腔内的腹壁疝(手术切口疝、造口疝、脐疝、白线疝、半月线疝等);食管裂孔疝;膈疝;盆底疝等。
下列情况适合补片放置在腹腔外:补片不置入腹腔内的腹壁疝(手术切口疝、造口疝、脐疝、白线疝、半月线疝等);腹股沟疝;股疝等。
3.产品适用范围:申请人应根据临床资料规范申报产品的适用范围,如描述为“该产品适用于腹膜外修补腹壁疝”,或者直接描述其诊断名称,如:“该产品适用于腹膜外修补脐疝”。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目录2016年3月最新最全附带下载地址
序号名称文件号地址1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9号/WS01/CL0087/145956.html2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酶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3 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4 促甲状腺素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5 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6 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7 β2-微球蛋白检测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8 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8号/WS01/CL0087/145955.html9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修订版)10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11 大便隐血(FOB)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12 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13 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14 医学图像存储传输软件(PACS)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7号/WS01/CL0087/145954.html15 正压通气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6 大型蒸汽灭菌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7 腹膜透析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8 医用内窥镜冷光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9 振动叩击排痰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 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WS01/CL0087/144721.html21 电子血压计(示波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2 X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3 尿液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4 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5 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6 生化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7 血糖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8 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9 牙科综合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30 医用雾化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31 助听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32 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33 高频手术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1号/WS01/CL0087/144620.html34 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第三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35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36 脉搏血氧仪设备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37 治疗呼吸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38 强脉冲光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39 可吸收止血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号/WS01/CL0087/143162.html40 腹腔、盆腔外科手术用可吸收防粘连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41 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42 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6号/WS01/CL0087/143160.html43 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44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测定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93号/WS01/CL1107/136485.html45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46 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47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技术审查指导原则48 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50号/CL0056/3810.html4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32号/CL0057/3808.html50 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新技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33号/CL0056/3809.html51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抗体试剂及检测试剂盒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第11号/CL0057/3553.html52 植入式心脏电极导线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4第10号 /CL0056/2965.html53 医用控温毯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4年第7号 /CL0027/2969.html54 电动洗胃机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55 医用电子体温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56 脉搏血氧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57 牙科手机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58 C 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59 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60 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61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62 医用口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63 一次性使用引流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64 护脐带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65 一次性医用喉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66 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67 牙科树脂类充填材料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6号/CL0055/2971.html68 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69 一次性使用血液分离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70 血液透析浓缩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71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72 心脏射频消融导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5号/CL0056/2970.html73 软性亲水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2014年第3号/CL0055/2972.html74 硬性角膜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75 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2号/CL0056/2973.html76 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77 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78 药物滥用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79 红外线治疗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8号/CL0027/2974.html80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修订版)81 防褥疮气床垫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82 尿液分析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83 医用吸引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84 医用臭氧妇科治疗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85 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86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87 沉渣分析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88 视野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89 负压引流装置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90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性检测试剂(胶体金法)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91 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92 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93 义齿制作用合金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94 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95 便潜血(FOB)定性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96 疝修补补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7/CL0055/2975.html号97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CL0057/2976.html98 病原体特异性M型免疫球蛋白定性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9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试剂临床研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00 流式细胞仪配套用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01 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3]3号/CL0027/2434.html102 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03 核酸扩增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04 金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05 生物芯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06 一次性使用透析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07 凝血分析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CL0027/2435.html108 血糖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2]210号109 医用雾化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0 手术电极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1 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2 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3 超声洁牙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4 手术动力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5 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6 吻(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7 麻醉机和呼吸机用呼吸管路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8 全瓷义齿用氧化锆瓷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19 流行性感冒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CL0057/1671.html120 流行性感冒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2011]540号121 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87号/CL0027/2314.html122 红外乳腺检查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313.html 123 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282.html 124 电子血压计(示波法)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312.html 125 3A类半导体激光治疗机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311.html 126 牙科综合治疗机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319.html 127 电动病床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310.html 128 一次性使用手术衣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317.html 129 定制式义齿产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316.html 130 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285.html 131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315.html132 超声理疗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27/2284.html133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43号/CL0055/1419.html134 肿瘤标志物类定量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16号/CL0057/1395.html135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试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57/1394.html136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57/1393.html137 牙科种植体(系统)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55/1392.html 138 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55/1391.html 139 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货架寿命申报资料指导原则/CL0055/1390.html 140 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55/1388.html 141 接触镜护理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55/1387.html142 乳房植入体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L0055/1386.html 143 关于硅橡胶充填式人工乳房产品注册有关问题的通知/CL0055/1355.html144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研究及申报相关要求国食药监械[2007]762号/CL0055/1353.html145 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0]438号/CL0057/1246.html146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食药监办械函[2010]279号/CL0056/1162.html147 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第三类)148 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三类)149 无源植入性和动物源性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09]519号/CL0055/1198.html150 X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CL0027/752.html151 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09]95号152 气管插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53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54 胃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55 心电图机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56 高强超声聚焦治疗机有关技术要求国食药监械[2003]222号/CL0056/96.html。
硬脑(脊)膜补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硬脑(脊)膜补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本指导原则旨在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注册申请人进行硬脑(脊)膜补片的注册申报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系对硬脑(脊)膜补片产品非临床注册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指导原则是对注册申请人和审评人员的技术指导性文件,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
如果有其他科学合理的替代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硬脑(脊)膜补片是指用于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缺损暂时或永久性修补的片状材料类产品。
材质涵盖聚四氟乙烯/聚氨基甲酸酯类等不可吸收合成材料、聚乳酸/聚己内酯等可吸收合成材料、动物源性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复合材料等。
三、注册单元划分不同的材料化学成分(不包括染料)、不同的生物来源、不同结构设计(如孔隙结构)等产品需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同时可适用于硬脑膜和硬脊膜的同一产品可作为同一注册单元申报。
四、注册申报资料要求注册申报资料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法规要求进行提供,尤其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一)综述资料1.参照《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等相关文件规范产品通用名称。
2.阐述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预期与人体接触部位、接触方式、作用时间。
3.外型结构描述及相应图示:阐述产品结构与组成并提供产品整体结构示意图、局部细节示意图(如分层结构图示)、产品清晰照片、扫描电镜检查照片(如表面结构及孔隙特性)。
4.产品基本信息示例:形状;尺寸(长度、宽度、厚度、单丝直径、孔尺寸、孔隙率等适用项目);多层补片各层间连接方式描述(如缝合、粘合等);单位面积重量(g/m2)等。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附件3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植入性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注解:
1.本指导原则条款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1.X
2.X3,其中X1为章节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一位X1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2.1.1的第一位X1表示“厂房与设施”章节;X2为同一章节内条款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二位X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一条要求,1.2.1的第二位X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二条要求;X3为同一条款内细化的检查指导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一个检查要点,1.1.2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二个检查要点。
其他章节编号规则相同。
2.每一章节的检查指导原则由前后两部分组成,每章的前半部分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所规定条款制定的检查指导,每章的后半部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所规定条款制定的检查指导。
73 / 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一、前言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是以同种来源组织为原料经加工或组成的产品。
我国目前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组织供体的病毒筛选多采用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方法,其中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还要求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核酸。
但是,尽管对供体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仍然存在漏检和未知病毒污染的风险,以及生产过程中带入外源病毒的风险。
因此,要求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病毒灭活工艺,并对病毒灭活工艺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验证。
本指导原则是对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如采用的病毒灭活工艺及相关参数等,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评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本指导原则为2011年发布的《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修订版。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修改指导原则中相关语言描述;完善指示病毒类型及举例的相关描述;调整病毒灭活/去除有效性验证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验证的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
三、基本要求(一)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病毒灭活有多种方法,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病毒灭活工艺。
采用病毒灭活工艺应综合考虑以下问题,包括病毒灭活效果的验证;病毒灭活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病毒灭活工艺本身的公认性、可靠性、重现性、易放大性及经济性。
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举例如下:1.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是湿热灭活法之一,是国内外公认的病毒灭活方法。
该灭活方法可灭活脂包膜和部分非脂包膜病毒。
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在充分清洗血液及骨髓成分后,可运用该方法进行病毒灭活。
采用该方法时应考虑温度分布的均一性和灭活时间。
2.干热灭活法干热灭活法主要用于冻干制品的病毒灭活。
该方法的病毒灭活效果已为实验室验证和临床应用所肯定,可灭活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甲型肝炎病毒(HAV)等多种病毒。
干热灭活法的优势是可用于冻干后的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
采用该方法时应考虑温度分布的均一性、冻干工艺和产品水分残留量等。
3.γ射线辐照灭活法γ射线辐照灭活法的主要优点包括灭活效率高、穿透力强、剂量易控制、无有害物质残留、无明显温度升高等。
该方法主要通过破坏核酸而灭活病毒。
由于病毒在不同介质中对射线的抗性不同,该方法用于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病毒灭活时,应去除产品中的宿主组织和细胞,例如同种异体骨应充分清洗血液及骨髓成分。
应根据产品的特性确定辐照剂量。
采用该方法时应考虑辐照剂量的分布和灭活时间。
4.过氧乙酸-乙醇灭活法过氧乙酸具有极强的病毒灭活能力;乙醇可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助于消毒剂完全渗透入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中。
过氧乙酸-乙醇灭活法是一种可靠的病毒灭活方法,可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PV)、HIV、伪狂犬病病毒(P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猪细小病毒(PPV)等多种病毒,其用于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的效果已为实验室和临床试验所证实。
采用该方法时应严格控制产品过氧乙酸残留量。
5.乙醇灭活法乙醇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表面消毒剂。
该方法对多数有包膜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HIV等具有灭活作用。
在用于同种异体骨的病毒灭活时,应充分清洗血液及骨髓成分,应采用浸泡处理,采用该方法时应考虑乙醇浓度和灭活时间。
(二)病毒灭活工艺的验证1.指示病毒的选择应选择可能污染的病毒,或理化性质相似的病毒。
在病毒颗粒的大小、核酸类型以及有无包膜等方面应具有代表性,应包括一种对物理和/或化学处理有明显抗性的病毒。
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及所采用的病毒灭活工艺,应至少选择四类指示病毒,包括有包膜RNA病毒、有包膜DNA病毒、无包膜RNA病毒、无包膜DNA病毒,可参照下表选择适宜的指示病毒,至少应包括HIV和HAV、HBV、HCV的指示病毒表1 可经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传播疾病的相关病毒及可选用的指示病毒(举例)注:DHBV:鸭乙型肝炎病毒;CPV:犬细小病毒。
2.染毒方法由于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多为固体形态,应尽量模拟植入材料的病毒负载方式,同时考虑材料的结构、尺寸和致密性,以及病毒在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建议采用浸泡法染毒(若适用)。
病毒灭活零时的滴度应至少≥106/mL,可根据产品和病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浸泡温度、时间及其他条件。
3.方案设计(1)试验分组:应进行合理分组,注意设置全面的对照组,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
建议至少包括细胞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样品细胞毒性对照组或滴定前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病毒灭活方法终止对照组及试验组。
其中,病毒对照组的滴度是计算灭活量的基础,应证实其病毒的零时滴度≥106/mL。
病毒灭活方法终止效果对照组需采用稀释、中和或其他适宜方法终止病毒灭活方法的作用,其病毒滴度应与病毒对照组相当或接近,以证实病毒灭活方法能够在设定的时间终止作用。
试验组至少应有适宜的时间点(包括零时),以阐明病毒灭活的动力学,包括灭活动力学曲线。
(2)观察指标:①灭活病毒的滴度,采用细胞病变或其他适宜的指标。
②病毒灭活速率、灭活曲线。
以列表和做图形式报告验证结果。
(3)病毒灭活效果的判定应综合判断病毒灭活的有效性,除了考虑病毒灭活的量以外,还必须考虑如下因素,审慎评价每次验证结果。
①所选择的病毒是否适宜,验证的设计是否合理。
②病毒滴度降低量:病毒灭活零时的滴度为污染了病毒的组织释放的病毒量,通过与病毒灭活后测定的残留病毒量的比较,计算出该方法实际灭活病毒量。
病毒滴度降低量≥4 logs,表示该方法灭活病毒有效。
如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造成检测出的病毒降低系数接近但小于4 logs时,应盲传三代,如无病毒检出,亦可认为是有效地去除/灭活病毒步骤。
病毒去除/灭活有效性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生产工艺去除/灭活病毒的能力,因此需获得生产全过程中估计去除/灭活病毒的总降低量。
一般每种指示病毒的总降低量为各步骤降低数量的总和。
但是由于验证方法的局限性,如分步骤中指示病毒降低量≤1 log,则不宜将其计算在总量中。
③病毒灭活动力学:病毒灭活通常不是简单的一级反应,评价验证结果不能仅考虑病毒降低量,同时也要考虑病毒灭活动力学。
需以作图的形式报告灭活动力学验证结果。
如果指示病毒残留量很快降到最低检出限度值,则说明此方法灭活病毒效果较好;如果指示病毒灭活速率缓慢,在灭活结束时才达到最低检出限度值,则不能认为是一个有效的病毒灭活方法,或者残留的指示病毒对该灭活方法有抵抗力,说明该步病毒灭活方法无效。
4.病毒灭活工艺验证原则(1)若申请人采用一个病毒灭活工艺,应同时对有包膜RNA 病毒、有包膜DNA病毒、无包膜RNA病毒、无包膜DNA病毒等四类病毒或其指示病毒(参见表1)的灭活效果均达到4logs以上,可认为是有效病毒灭活工艺。
(2)若申请人采用一个病毒灭活工艺,无法满足(1)的要求,建议申请人生产过程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灭活原理的病毒灭活工艺,并分别进行病毒灭活效果验证,保证每个病毒有至少一个灭活工艺可使其灭活效果达到4logs以上。
(3)若采用的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将导致医疗器械产生不可接受的性能改变,则需要根据产品来源、采集及过程控制情况以及对患者的风险/受益分析来判断其可接受性,但其单一去除/灭活病毒步骤的降低系数仍需达到4 logs以上。
5.举例说明病毒灭活效果的判断(1)初始病毒负载率为6 logs ,检测到剩余病毒量为4 logs,则该病毒灭活工艺不是有效工艺,只能说明具有一定的病毒灭活作用。
(2)初始病毒负载量为6 logs ,但由于产品本身的细胞毒作用使得检测灵敏度限值为4 logs ,仅能证明灭活2 logs 的病毒。
此种情况需改变试验设计重新进行验证,或者应盲传三代,如仍无病毒检出,可认为是有效的病毒灭活方法。
(3)初始病毒负载率为6 logs ,但仍可检测到2 logs 的剩余病毒,且清除病毒的量可重复,并不受工艺的影响,应认为是有效的灭活病毒的方法。
(4)初始病毒负载量为6 logs ,之后未检测出病毒。
但是由于检测灵敏度限值为2 logs ,仅能认为大约灭活了4 logs 病毒。
事实上可能等于或大于4 logs ,因此应判定此方法清除的病毒量≥4 logs。
6.其他需考虑的问题(1)病毒灭活验证研究应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
(2)如果样品必须做进一步处理,或不同时间取出的样品要在同一时间进行测定,应考虑这些处理方法对病毒检测结果的影响。
(3)模拟的生产工艺参数应尽可能与实际的生产工艺相一致,如pH、温度、反应时间等。
应分析生产工艺中各种参数的偏差对病毒灭活效果的影响。
(4)病毒灭活工艺对不同类型病毒灭活的选择性。
(三)病毒灭活工艺的再验证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且可能影响特定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时;被灭活前产品的组成或pH值发生改变时,均需对病毒灭活工艺的效果进行再验证。
四、名词解释1.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是指以人体来源组织为原料加工或组成的产品,例如同种异体骨、肌腱、脱细胞异体真皮等。
2.植入性医疗器械:用于下列目的的医疗器械:-全部导入人体;-替代上皮表面或眼表面;通过外科侵入方法,保留在上述操作位置的器械。
通过外科侵入方法,部分导入人体保留至少30天的器械,也认作是植入性器械。
3.病毒灭活工艺:是指生产企业采用特定的病毒灭活方法对其产品进行病毒灭活。
五、参考文献1.《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国药监注〔2002〕160号)2.《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版3.YY/T 0340-2002 《外科植入物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