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排布课件

合集下载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课件(共21张PPT)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课件(共21张PPT)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金属性强
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容易得到电子
非金属性强
稀有气体元素→已达稳定结构 →性质稳定
惰性气体
常见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
镁原子
常见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离子
镁离原子
16 硫原子
16 硫离原子
氯原子 氯离原子
思考2.当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除了K层,其 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又是多少?
结论: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还是2个 L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还是8个
× 若M层为最外层时,还能容
纳18个电子,则 第19号元素钾:(2,8,9) 第20号元素钙:(2,8,10)
当M层为最外层时,只能容纳8 个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 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当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K层为2)时,就达到第18族稀有气体
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
思考3.次外层最多容纳个 现在18个
最多50个 现在18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又是多少?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最多50个 现在32个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主要遵循的规律:
1. 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2.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 则不超过2个)。 3. 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 子数不超过32个。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而得出。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复习
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原子
电中性
原子核
正电
质子 正电 中子 电中性
电子 负电
结构
决定
性质
思考 核外电子如何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

3.2原子结构(第2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3.2原子结构(第2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硫离子 得2个电子,
带负电
氯离子 得1个电子,
带负电
探究新知
书写
1.右上角“+” “-”表电性; 2.有数字的, 数字在前,正 负号在后; 3.若只带1个 单位电荷,“1” 省略不写。
Mg2+ 2 Cl-
一个镁离子 数字“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 单位的正电荷。
一两个氯离子 表示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 电荷。
电子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离核远近: 近

能量高低: 低

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 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
探究新知
➢ 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分层、无规则、高速。
电子在不同的区域内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 排布。如何形象地把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表述出来呢?
1个
3个
Cl +17 2 8 7 ①
Cl +17 2 8 7 ②
Cl +17 2 8 7 ③
探究新知
Na +11 2 8 1
失去 1个电子
Na+ +11 2 8
Cl +17 2 8 7
得到 1个电子
Cl- +17 2 8 8
Na+ Cl-
课题活动
学以致用
Mg +12 2 8 2
失去 2个电子
Mg2+ +12 2 8
探究新知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 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
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相对稳定。
探究新知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 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核外电子的排布课件

核外电子的排布课件

一、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一低”——电子首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里。排满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
各电子层电子数不超过2n2 (2)“两不超”—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
不超过2个
2. 四点说明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 地应用其中的一项。 (2)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这是顺利解答推断题的基础。 (3)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间的 区别。 (4)最外电子层中排满8个电子(He为2个)时,这 种电子层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其他的电子层 结构为相对不稳定结构。不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在一定条件下要变为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答案: (1)Ar (2)S2- (3)K+ (4)Cl-
名师点睛: 除有规律的归纳 2e-、10e-、18e- 粒子外,还应对常见的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
均相同的粒子进行归纳,二者均属于热点内容,
归纳如下: ①Na+、NH4+、H3O+ ②F-、OH-、NH2- ③Cl-、HS- ④核外电子数为 10 的分子 ⑤核外电子数为 18 的分子 ⑥N2、CO
所以 A 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元
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即 A 为氮元
素,B 为镁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3N2。
答案: D
5.(2010·厦门高一检测)写出元素符号并画出下 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有10个电子的原 子______________。 (2)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________。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__。 解析: (1)核外有10个电子的原子,质子数为10, 是Ne原子。 (2)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质子数为23 -12=11,为Na原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所以次外层第1层, 次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2×3=6,是 O原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件
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 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 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 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
越远。
例2 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二、微粒(原子或离子)的结构 1.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 H、Li、Na;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__e_、 Be、Mg 。 (2)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 Be、Ar ;最外层电子数是 次外层电子数2倍、3倍、4倍的原子分别是 C、O、Ne 。 (3)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 Li、Si 。 (4)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 Li、P 。 (5)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 H、Be、Al ;电子层数是最外 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 Li 。 (6)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 He、C、S ;最外层电子数是 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 O 。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的能量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 不同 。 (2)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 较低 ,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的 电子的能量 较高 。 2.电子层 (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 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_不__连__续_ 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课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课件
[ Ar ]3d104s1
29Cu
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全充满或全空状态时,整个体系能量最低。
洪特规则特例:
全充满
半充满
29Cu
全空
这些美景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e-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原子的发射与吸收光谱
低能量轨道电子
吸收能量
高能量轨道电子
原子吸收光谱
6 碳C 1s2 2s22p2 7 氮N 1s2 2s22p3 8 氧O 1s2 2s22p4 9 氟F 1s2 2s22p5 10氖Ne 1s2 2s22p6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Li: 1s22s1 问题2
泡利(Pauli),奥地利科学家,对于量子力学的形成以及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获得1945年诺贝尔物理奖。他对科学理论有着很深刻的洞察力,语锋犀利,被称为“理论物理学的心脏” 。
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
试一试 你能行
1、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能级交错现象,3d和4s轨道的能级之差很小,同时还由于洪特规则的作用,因此,情况比较复杂。
21Sc
24Cr
1s22s22p63s23p63d14s2
[ Ar ]3d14s2
[ Ar ]3d54s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例:2p3:
2px
2py
2pz
例:2p4:
2px2py2pz Nhomakorabea01
02
03
04
05
交流与讨论:
原子实:将原子内层已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写成“原子实”,以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外围电子发生变化,而“原子实”不受影响。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ppt课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ppt课件

如 Na > Mg > Al
F < O < N <C
Mg
+12
⑶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
+11
(同种元素)时,再看核外电子数
(或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Cl +17
+17
则半径 越大 如 Cl < Cl-
Na
Na Cl-
13
14
15
三、元素周期表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学习和研究化学的规律和工具 (1)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2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0
课堂练习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族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周期 A A A A A A A

c
d
三 ab
ef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 次增强
律。
3
二、元素周期律
(一)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 电子数
1~2
1
12
2
3~10
2
1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11~18
3
18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
4
二、元素周期律
(二)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初中化学课件:核外电子排布

初中化学课件:核外电子排布
4、化学性质 改变 。
3、离子的特点 最外层均为相对稳定结构, 且质子数与电子数 不相等 。 当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时,为 阳 离子
当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时,为 阴 离子
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C.
D.
S O 2S O 2-
Na Ne Na
ClNa+ Cl-
Ne
Na+
练习:1、判断下列是原子结构图、离子结构图?
+16 2 8 6 +11 2 8 1
+17
2 8 8
S
+8 2 8
Na
+10 2 8
Cl+11 2 8
O 2-
Ne
Na+
练习2、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的是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
练习3、下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组 别是: C、D 。
A. B.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电子按离核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在核外分层排布。
1
2
3
4
5
6
7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又叫分层运动)
电子层序数(n)
1 2
3
4
5
6
7
远 高
电子离核的距离 近 电子具有的能量 低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
•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然后依次 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上。
8
+17
2 8 8
Cl-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自主解答】(1)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 为硅(Si)。(2)当次外层为K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是
硼(B)
; 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电子数
为1.5×8=12,违背了排布规律,故不可能。
(3)C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0+1=11,故为钠,故+1价离子是 Na+。(4) -2价离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1 ,当
4
次外层为K层时,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与Ne
电子层排布相同,则其原子的质子数为10-2 = 8,为氧元 素,写出O2-结构示意图即可;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 则有32个电子,故不可能。
【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变化所决定的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 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易错选项】C
【易错剖析】 (1)易错选项分析 本题易错选C的原因在于对知识掌握不准确,将“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错误地认为是“氧化物的水化物”,正确 说法是“同周期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2)其他错误选项分析 【标准答案】B
1.(2011·漳州高一检测)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 本原因是( )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递增 B.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解析】选C。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 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其他周期性变化都是由它引起的。

3.2.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件(共26张PPT)

3.2.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件(共26张PPT)

课时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更小
原子 因此,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不停运动着
课时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Ⅱ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为了研究方便假设的
核外电子的运动区域由内到外依次为第一至七层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电子层:1 2 3 4 5 6 7
+13 2 8 3
钠Na
镁Mg
铝Al
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课时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非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7 2 5
+8 2 6
+16 2 8 6
+17 2 8 7
氮N
氧O
硫S
氯Cl
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课时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时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 2
+10 2 8
+18 2 8 8
氦He
氖Ne
氩Ar
原子最外层一般都有8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这样的结构被认为是 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课时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1 2 8 1
+12 2 8 2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在此 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种原子模型,认为正电荷均匀 分布在整个原子内,带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其中
实心球模型
我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端”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也提出了意义相近的 “原子”的概念。1808年,道尔顿提 出了原子论。上述“端”和“原子” 可被认为是原子的“实心球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Na B. Ne C. F D. Mg
②根据下列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其最外层上电子数最少 的是( D )。 A.18 B.13 C.16 D.11 ③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为 L层,并且该层有 6个电子,此原 子是( D)。 A. Na B. Ne C. F D. O
离子能不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呢?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是由哪些微粒构成的?它们怎样构成原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带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带负电荷)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电子层数 (n) 1 2 3 4 5 6 7
X 电子排布是 2,4 ,是碳元素
Y 电子排布是 2,8 ,4 是硅元素 或
2,1
是锂元素
Z 电子排布是 2,8,2 是镁元素
同学们再见
阳离子 阴离子
子离
阳离子: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就带正 电荷的微粒叫阳离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变 成带几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离子带电荷的绝对值
阴离子:原子得电子后使最外层变成来自8电子层稳 定结构,也形成带负电的微粒叫阴离子。
得几个电子就变成带几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电子的能量
低→ 高
电子离核远近
近→ 远
巩固练习
1.识记 7个电子层(按能量从低到高的顺 序)。
2.填空:原子核外电子是分__层 排布的,M 层表示第 _3_层, L层表示第 _2_层, K层表 示第_1_层,这三个电子层的能量由高到低 的顺序是M__、L、K。
核内质子数
数子电的上层该
+8 2 6
原子核
电子层
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问题:
①K层、 L层、 M层最多排布多少个电子?有怎样的规律? ②当L、M、N、O、P分别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多少个电 子?K层为最外层最多容纳多少个电子? 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电子?倒数第三层呢? ④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按怎样的顺序 进入电子层的?
看书并回答: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意义。
练习: 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 符号左下角数字为核内质子数)。 ① 2He 、 10Ne 、 18Ar ;② 11Na 、 12Mg 、 13Al ; ③9F、16S、17Cl;?19k、20Ca。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下列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最多的是( D )。
(2)最外层电子较多时(4—7)达到稳定结构,就以得电 子的形成完全,得电子后使最外层电子达到8电子层稳定结 构,这种表现出得电子的能力,在化学性质上称为非金属性。
而得电子越少时,则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3)最外层电子数为8时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
练习 X、Y、Z 三种元素,其核电荷数均小于 20,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 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 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4 倍, 则三种元素分别是:
(3)最外层电子数为8时,为稀有气体元素(He除外) 例如:Ne、Ar最外层电子数为8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得失的能力决定(最外层电子数)
(1)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时(1—3)易失电子,使最外层电 子完全失去,而次外层变成最外层,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这种表现出失电子的能力在化学性质称之为金属性。
而失去电子越少时,则易失,金属性越强。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离子带电荷的绝对值
元素的分类是由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1)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为1—3)时为金属元素, (H原子除外)
例如:Na、K最外层电子数为1,而Al最外层电子数为3 (2)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为4—7之间)时为非金属元素
例如:C、Si最外层电子数为4,而F、Cl最外层电子数为7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 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 2n2,即K层2个, L层8个,M层18个,N层32个。
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 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 不超过 3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