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发热资料

合集下载

诊断学发热

诊断学发热
PGE2
发生机制
非致热原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损伤、中暑、安眠药中毒等。 (2)产热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癫痫的持续状态等。 (3)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先天性汗腺缺乏症、慢性心力衰竭等。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 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肌肉收缩后会产生热量,癫痫肢体抽搐。这个 时候肌肉产生热量会更多,所以癫痫持续状态后会发热。
的诊断;热程中
等,但呈进行性消耗、衰竭者,以 多见;热程长,无毒血症症状,但发作
与缓解交替出现者,则有利于
的诊断。
(3)慢性低热:凡口腔温度在37.3~38.0℃、除外生理性原因(如孕妇或女性
排卵期)并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低热。慢性低热一般可分为器质性和
功能性两大类。器质性者常见,病因又以
为多,也可见于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
温升高,属功能性发热。 如夏季低热、神经性低热等。
临床:低热,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
7)生理性发热:如生理性体温升高。
PART 02
发生机制
发生机制
致热原性发热
外致热原: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 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 某些类固醇物质: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等
非感染性发热
特点:高热而无汗
3)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发生功能障碍而引起发热,称为中枢性发热。
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脑出血、脑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4)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癫痫持续状态等。
0 5)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炎、先天性汗腺缺乏、慢性心力衰竭等。

诊断学 发热-zq

诊断学 发热-zq
18
非致热原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 等。
19
临床问诊要点
1.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程度(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性 或持续性)、诱因。 2.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3.应包括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有各个系统的伴随症状等。 4.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5.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 6.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 等。
结节性多动脉炎、脓肿,家族性地中海热、卟啉病,间歇热、胆囊 炎 布鲁菌病、亚急性心内膜炎
颈痛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过性动脉炎、化脓性颈静脉炎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2
伴随症状与体征
1. 寒 战
•以某些细菌感染和疟疾最为常见 •结核病、伤寒、立克次体病与病毒感染者罕见有寒战,一
11
回归热: 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 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 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12
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 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见于布鲁菌病
13
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 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28
发热的分度
低热 中等度热 高热 超高热
口温>37.3 ℃-38.0 ℃ 38.1 ℃ ~39.0 ℃ 39.1 ℃ ~41.0 ℃ >41 ℃

检体诊断学-02发热共34页

检体诊断学-02发热共34页
➢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 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广 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病因与临床分类
1.感染性发热
➢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 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各 种感染,均可出现发热。
病因与临床分类
2.非感染性发热
➢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有相应的热型。 ➢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
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 ➢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
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 常见于临床意义
2、弛张热: ➢ 体温常在39℃以上。 ➢ 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2)高热期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3)体温下降期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如疟疾。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
临床表现
调定点在高水平 产热=散热
体温上升期
骤升型 缓升型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骤降 缓降
热型及临床意义
➢ 发热患者将在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体温检测 结果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次体温数值点连 接成线即为体温曲线,该曲线的形状可有一 定规律性,称为热型(fever type)。
及化脓性炎症等。
热型及临床意义
热型及临床意义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 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 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1日内发热呈2次升降者称双峰热,见
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2020年人卫九版诊断学发热(最新课件)

2020年人卫九版诊断学发热(最新课件)

诊断学(第9版)
No
Image
一、发 生 机 制
1.致热原性发热 (1)外源性致热原 (2)内源性致热原
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原(pyrogen)作用 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 高超出正常范围。
2.非致热原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1)体温上升期
➢ 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
➢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见于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
(2)高热期
(3)体温下降期
➢ 骤降: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等。
➢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见于伤寒、风湿热等。
No Image
诊断学(第9版)
四、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 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 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 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如图)。
No Image
稽留热
No Image
诊断学(第9版)
四、热型及临床意义
2.弛张热 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 范围超过2℃(如图),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3.间歇热 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 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 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No Image
诊断学(第9版)
No
Image
五、伴 随 症 状
5.肝脾肿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 布氏杆菌病等。
6.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等。 7.关节肿痛 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等。 8.皮疹 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 病、药物热等。 9.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者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

诊断学第一节 发热

诊断学第一节 发热

四、病因和分类
● (4 )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 ● (5 )血栓及栓塞疾病 如心肌梗死 ● (6 )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等,为中枢性发热 癫痛持续状态可引起发热,为产热
过多所致 ● (7)皮肤病变:皮肤广泛病变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发热,见于广泛性皮炎、鱼鳞鹰等 慢性心力衰竭
六、热型及临床意义
4. 皮状热( undulant f ever) 体温逐渐上 升达到℃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 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 反复多次 常 见于布氏杆菌病。
六、热型及临床意义
5. 回归热( recu 「「ent fever) 体温急剧上 升至 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 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元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 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 ( Hodgkin )淋巴瘤等。
第一节 发热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内容
CONTENTS
01. 概述 02.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03. 发生机制 04. 病因与分类 05. 临床表现 06. 热型及临床意义 07. 伴随症状
一、概述
● 定义:发热( fever )是指机体在致热原( ogen )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 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昔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等
(2) 内源性致热原 ( endogenous pyrogen )
又称白细胞致热源 ①白介素(IL-1 ) ②肿瘤坏死因子( TNF ) ③干扰素等
三、发生机制
● 外源性致热原多为大分子物质, 特别是细菌内毒分子 非常大,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 体握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引起发热。

发热诊断学ppt课件

发热诊断学ppt课件

颅脑损伤/出血/炎症 产热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体温调节中枢
发 热
散热
癫痫持续状态/甲亢
广泛性皮肤病、心衰
5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发 热 激 活 物 致热微生物及其产物 内毒素、外毒素 下丘脑
致炎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类固醇 ①
EP

组织蛋白分解产物 单核细胞
体温调定点上移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紧张、寒战
正常体温有波动: 24h不超过1oC
4
二 发热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致热 原性 发热 非 致 热 原 性 发 热
外源性致热原

白细胞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内源性致热原 白细胞致热体温上升
散热↓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模式图
6
三 病因与分类
1.
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各种病原体引起 临床常见
2. 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
10大类 临床不常见
7
三 病因与分类---2非感染性发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吸收热,〈38.5 ℃ 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代谢障碍 皮肤散热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中枢性发热,高热无汗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2
发热持续期(高峰期、热稽留期) • 热代谢特点: • 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平衡 • 临床表现: • 皮肤发红、出汗、皮肤灼热、酷热感, 皮肤、口唇干燥
13
41 40 体温 ℃ 39 38 37
寒战 寒战 血管收缩
血管改缩
发热 发热 血管扩张

诊断学-发热ppt课件

诊断学-发热ppt课件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波动范围可 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重症结核、化脓性炎症。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升后,持续数小时,骤降至正常水平,间歇 期持续1到数天。常见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 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39℃以
❖ 散热减少:广泛的皮肤病,慢性心力衰竭,特点:一 般为低热。
临床分类
❖ 感染性发热 ❖ 非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
❖ 一般感染:常见病原体感染如:一般的细菌、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 特殊感染: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病、钩
体病、登革热、伤寒、非典、禽流感等。
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通常体温不超过38.5℃,但急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交感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血管收缩
寒颤
散热
产热
体温升高
非致热源性发热
❖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颅脑外伤、脑出血、炎症等。特 点:高热、无汗,一般的退热药物作用差,需用使用 冰帽、冬眠降温。
❖ 产热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癫痫持续状态,特点: 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7.5℃,控制原发病后,体温 恢复正常。
上,又逐渐下降至正常。常见于布鲁菌病。
❖ 回归热(recurrent fever):体温骤升至39℃以上,
持续数天,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 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
一定的规律。
热型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波状热 回归热 不规则热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如下

诊断学基础课件--发热、抽搐、意识障碍

诊断学基础课件--发热、抽搐、意识障碍
梗死或肢体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热。 ③大量组织坏死及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
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一、病因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 热、结缔组织疾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严重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引起的低热等。
二、发热机制
发热机制示意图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doc
二、发热机制
(二)非致热原性发热 此类发热不是由致热原所致,常 见于:
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炎)。
三、临床表现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常 见于中暑、安眠药中毒、颅脑出血、外伤、炎 症等。
6.脑神经功能紊乱(功能性发热)
二、发热机制
(一)致热原性发热 1.外源性致热原 致热原包括:①各种病原体及
其产物;②炎性渗出物机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 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等。 2.内源性致热原 又称白细胞致热原,主要包括 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干扰素(IFN)等。
症状学
发热
一、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 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一、病因
(二)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 ①机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
内出血、大面积烧伤等。 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的心、肺、脾等脏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 疹
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七、问 诊 要 点
1. 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 度高低、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诱因;
2.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3. 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
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 头痛、肌肉关节痛等。
4.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5. 诊治经过 6. 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职业史等
八、治 疗 要 点
1、病因治疗: 如感染性疾病需使用有效抗生素。
2、对症治疗:
2.对症治疗 (1)降温
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等) 药物降温(柴胡、安痛定肌注等) 病因未明确前,慎用或禁用激素降温
(2)其他
各系统症状的对症处理,如:止咳化痰、止 呕等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 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间隙热
C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4、波状热(undulant fever)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2)高热期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3)体温下降期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 疾。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炎。
五、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 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 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 状)称为热型。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
体温渐升至39 Ċ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 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C 波状热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5、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或无发热。
六、伴 随 症 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 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 反应等。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 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 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 布氏杆菌病等。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 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 类药物中毒。
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
四、临 床等度热 38.1~39 ℃ 高热 39.1~41 ℃ 超高热 41 ℃以上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Ċ或以上,如疟 疾。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如结 核。
产热>散热
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 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 等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 竭等
三、病因与临床分类
1. 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
2、驰张热(remittent fever)
体温常在39Ċ以上 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
脓性炎症等。
驰张热
C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3、间隙热(intermittent fever)
不规则热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必须注意
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 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
鉴别诊断。
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 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稽留热
C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发热
(Fever)
定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 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 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 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称为发热。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一般为 36-37℃ 左右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下午〉
上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 可稍升高 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
二、发 生 机 制
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外源性致热源
通过激活 白细胞
内源性致热源
通过血脑 屏障
体温调节中枢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