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雨水口设计
江苏某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优化设计
new layout is practical and feasible, and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future projects.Key words rainwater inlet; permeable brick; grass ditch; sponge cities; economic benefi ts雨水口作为市政道路排水重要的附属构筑物,通常布置在市政道路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的道路边缘,用来收集雨水[1],通过雨水口连接管输送到附近的雨水检查井。
雨水口的数量决定了可收集的雨水量,雨水口的位置及形式决定了道路的美观性,以及是否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2]。
所以在设计中,《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对雨水口的布置做了明确的规定。
比如,对雨水口及雨水连接管的流量做了规定,规定雨水口及雨水连接管的流量应为雨水管区设计重现期计算流量的1.5倍。
同时,规定了雨水口的布置间距宜为25~50 m。
雨水口连接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 m,雨水口布置的合理性不仅直接影响雨水排除时流量大小、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人的安全,还对路面的结构层构造和路面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1 概况本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道路全长3 046.129 m,道路规划宽度为40 m。
本设计为道路工程雨水管道工程,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分流制。
根据排水设施和排水规划情况,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结合排水规划统筹考虑;同时,兼顾城市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本次设计要求具有前瞻性。
雨水排除要求尽量考虑自排入河道,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放的设计原则。
摘要 为优化市政道路雨水口的布置、减少雨水口和雨水连接管的数量、节约工程造价、与海绵城市相结合,优化雨水系统,设计采用的方法是在绿化带中间间隔一定距离铺设透水砖或者植草沟,将机动车道内的雨水引入非机动车道内的雨水口,取消雨水口的横向串联,进而减少雨水口数量和雨水连接管长度。
城市道路雨水口间距设计探讨
F ——设计汇水面积 , h m 2 , 即路面设计排水宽 度 X雨 水 口间距 ; Q ——暴雨强度 , L / s ・ h m 2 。 2 . 2 中 山市 暴 雨 强度 公 式 中山市城市道路 的雨水设计重现期 一般采用
1 ~ 2 a即 :
收稿 日期: 2 0 1 2 — 1 2 — 1 9 作者简介 : 曾新 民( 1 9 5 5 一 ) , 男, 湖南 祁 阳人 , 高级 工程 师 , 副 总 工程师 , 从 事给排 水工 程设 计和 技术管 理工 作 。
( p = l a ) Q = 3 7 5 F ( 4 )
( p = 2 a 1 Q = 4 2 7 F ( 5 ) 按 单蔑 双 侧 布 置 , 2个 雨 水 口实 际泻 水 能 力 为
2 . 1 雨 水 量 计算 公 式
Q = ( P q F 路 面 = 0 . 8 5~0 . 9 0 ; ( 1 )
2 4 m和 3 6 m三种 ; 大于等于 4 0 i n 时, 有4 0 I T I 、 5 0 m
2 0 1 3 年4 月
防洪排水 1 1 7
卧龙屯小流域 水土 保持综 合治理措施
周 颖
( 东 港 市水 土保持 局 ,辽 宁东港 1 1 8 1 0 6 ) 摘 要 : 2 0 1 0 年辽 宁省东 港市 卧龙 屯小流 域列为 国家水 土流失重点 治理 区。该 文介绍 了其水 土保持综合 治理 的措 施 。科技人 员
1 雨水 口间距设计 中存在 的 问题
近年 来 , 城 市 内 涝 的消 息 常见 诸 报端 。造 成 内 涝 的原 因有 多 种 , 如: 排水设计 标准偏低 ; 排 水 系
q = 2 0 8 2 . 7 3 0 / ( T + 6 . 2 0 ) 蛳 ( p = l a )
关于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的要点分析摘要:为了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的要求,打造良好城市门户形象,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区域交通环境,促使道路升级改造的项目不断增多。
道路的升级改造过程中,现状的市政管线复杂、众多,给工程建设带来了难度。
其中,路面排水是道路升级改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就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路升级改造;排水;设计引言:如今,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居民日常出行需求,需对既有道路实施扩宽改造,同时道路存在破损、积水、市政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门户形象,现状破损的旧混凝土路面急需进行道路升级改造,改造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避免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发生,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本文以东莞某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为例,主要探讨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管线改造须注意问题、前期准备工作及设计要点。
一、现状调研:前期需对现状管线进行摸查工作,主要为以下几方面:1.现场测绘成果,并绘制相应的现状管线成果图,确认管线种类及管位。
2、现场踏勘核对管位,并注意观察和记录道路沿线市政设施(例如消火栓、变电箱、架空线等)位置是否阻碍通行,现状井盖、雨水箅的规格、数量及损坏情况等改造内容。
3、与管理单位了解易涝点和积水情况,在雨天进行现场踏勘对积水情况进行确认。
4、与各管线权属单位确认管线位置与尺寸,初步协商关于管线迁改的方案。
1.现状调研结果分析:1、部分路面雨水系统以排水暗沟为主,小部分为雨水管道。
排水暗沟尺寸较小(B*H=600*600为主),过流能力不能满足现状排水要求,且建设年份较久,部分收水口已破坏或杂物堆积无法使用。
同时雨水管道存在淤积的情况。
这些都是导致降雨时,造成路面积水的原因。
2、部分道路现有完整的雨水系统,存在部分雨水口破坏或杂物堆积无法使用的情况。
三、设计原则:雨水管道布置依据道路纵坡并结合实际的地形地势、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放”的基本原则,雨水管收集地面雨水按照就近入河的原则分段排入沿线现状过路箱涵或河道内。
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分析
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分析摘要:城市市政道路中的雨水口是排水构筑物,多位于道路行车道的边缘处,车行道、人行道上积存的雨水一般会先集中到雨水口,随后再统一流入雨水管道。
设计雨水口时,泄水能力直接关系到地下排水系统径流量,所以雨水口设置也直接关系到后期清除雨水的成效与道路的安全通行。
为此,雨水口设计是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项目。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引言: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道路积水清除效果,需要做好设计工作,规避雨水淤积带来的影响,提高道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我国洪涝灾害频发。
据统计,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在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大面积植被被水泥、沥青取代,天然的蓄水池被建筑物和构筑物替代,且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程度越来越大,如地下超市、地下停车场和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做法都会不同程度导致下垫面渗透能力降低、雨水汇水量大、速度快,仅依靠管网来疏导雨水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城市的扩张增大了地表径流流量,增加了排水难度,导致内涝现象的频发。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受到内涝威胁的城市有185座。
但自2010年以来,5年中有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2551亿元),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了更多关注。
引发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其外因有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内因有城市大量雨水口堵塞,泄水能力不足,导致局部积水。
西方发达国家对雨水口的研究比较早,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陆续开始注重对雨水口截污功能的研究。
美国在20世纪中期开始设置截污过滤装置,其诸多道路排水设计手册包含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响开发(LID)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等雨水管理理念与技术。
意在减少进入雨水管道中的泥沙杂质含量,降低后期雨水管道清淤成本。
关于城市道路雨水口布置的浅析
关于城市道路雨水口布置的浅析摘要: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雨水口通过连接管流入排水管渠。
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和道路形式确定。
本文就雨水口布置、雨水口泄水能力、雨水口间距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雨水口布置;雨水口间距;泄水能力前言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雨水口是收集雨水管渠系统的附属构筑物。
一般应设在交叉路口、路面最低点以及道路路牙边每隔一定距离处。
如果路面积水会阻碍道路的通行,导致车辆产生路面滑移,影响交通安全;同时路面如果长期积水也会降低路基土的强度,造成路基路面的整体破坏。
1、雨水口形式的选择雨水口主要有平箅式、立箅式和联合式三类。
平箅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
立箅式不易堵塞,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但是雨水沿边沟流来时需要转90︒才能流入雨水口,以致会有水流不畅、进水较慢的情况,布置间距不宜太长。
联合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雨水箅子,宜用于径流集中且有杂物堵塞处。
平箅式雨水口又分为偏沟式和地面平箅式,偏沟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2、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从理论上说,雨箅的泄水能力可按水力学公式计算。
平箅式的泄水量分两种情况:①当水量不大水深较浅时,可采用自由宽顶堰流公式:,式中:m—宽顶堰流量系数L—雨水箅的长边长度h—雨水箅上的水深划上必须的雨水口,然后根据道路纵横坡度、街道宽度、街面种类、周围地形及排水情况,选择雨水口形式及布设方式。
2.1 一般道路雨水口的布置道路雨水口应首先布置在道路最低点、道路的汇水点上,其次再布置在道路的同一纵坡段上的截水点,相隔一定距离均应设置雨水口。
2.2 道路交叉口雨水口的布置在交叉口范围内布置雨水口时,应不使路面水流过交叉口的人形横道,也不应使地面水在交叉口内积水或流入另一条道路。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道路雨水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计算雨水量以及科学设置雨水口是确保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和雨水口设置的相关内容。
一、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计算城市道路雨水量是为了合理设计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防止因雨水积聚引发洪水和道路积水的问题。
常用的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美国合理公式法(Rational Method)美国合理公式法适用于小流域的计算,通过公式Q=CIA计算雨水量。
其中Q为径流流量,C为径流系数,I为降雨强度,A为小流域面积。
该方法计算简单,适用范围广,但不考虑道路汇流、地形和土壤的影响。
2. 美国时序分析法(Sequential Rainfall Analysis Method)美国时序分析法将道路排水系统视为具有一定存储能力的系统,通过分析连续的降雨序列来计算雨水量。
该方法能较好地考虑到道路汇流和排水系统的影响,适用于中等大小城市的道路雨水量计算。
3. 坡面产流法(Runoff Coefficient Method)坡面产流法考虑到降雨在道路上产生的流量和径流总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经验系数来计算道路的径流流量。
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和单一类型的道路,计算简单但精度较低。
4. 物理模型法(Physical Model Method)物理模型法通过建立道路雨水模型,考虑道路形态、坡度、排水设施等因素来计算雨水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于大型城市和重要道路的雨水计算,但需要较多的细节和数据。
二、雨水口设置雨水口是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的重要设施,主要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
合理设置雨水口可以确保道路畅通和排水效果。
以下是关于雨水口设置的一些建议。
1. 雨水口数量和密度根据城市道路的不同情况和预计的雨水量,确定雨水口的数量和密度。
一般来说,雨水口的数量应根据道路宽度和流量来决定,以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放。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
1. 雨水口设计间距计算《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7)中说明: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
雨水口设计多了,造成浪费的同时影响道路的美观;雨水口设计少了,达不到及时收集路面雨水的效果,雨水口设计间距根据道路参数的不同而不同,经过计算来确定。
(1)雨水口泄水能力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道路的坡度,雨水口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有关,但一般泄水能力如下:(2)以道路为双面坡,道路两侧设置平箅式单箅雨水口为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Q=qψ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雨水暴雨强度(L/s·ha)ψ-径流系数(取0.9)F-汇水面积(ha)徐州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P-----设计重现期,取1年t-----设计降雨历时。
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min);m为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2.0,明渠折减系数m=1.2;t2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对于雨水口来说,t2为0。
即t=t1。
两个雨水口间距30m,地面雨水流速取0.5mls,则t=1min,(地面集水时间t 2≥t1,道路设计中,道路纵坡通常小于道路横坡,v1≥v2)计算如下:Q=qψF=340×0.9×F=40(L/s)则F=0.1307(ha)=1307m2 道路宽度为F/30=43.6m结论,道路红线宽度40m左右的雨水口间距宜为30m左右。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以下结果:3 结论:雨水口之间的最佳宽度是随着道路设计坡度、红线宽度、雨水口型式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
如果忽略道路坡度对雨水口间距的影响,雨水口型式选定的条件下,不同道路宽度的最佳雨水口间距是不同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然,如果道路坡度很大(大于2.5%),坡道有很短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雨水口,可在道路的最低点设计双箅或多箅雨水口来达到收水的效果。
当然,不同地区的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设计习惯是不同的,地域的差异性也是决定雨水口设计间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的探讨
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的探讨摘要: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附属构筑物,也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雨水口的合理设置对防止路面积水、保证行车安全、避免“城市看海”、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别从雨水口设置原则、特殊点雨水口布置及雨水口间距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城市道路雨水口的科学选择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一、前言城市道路排水具体流程为:路面雨水径流→雨水口→雨水连接管→市政雨水管,雨水口主要作用是收集路面径流雨水,雨水口位置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道路排水效果。
排水设计中根据道路的红线宽度、纵坡、横断面以及当地经验性做法,选择相应的雨水口类型以及适宜的间距,但在实际设计时,设计人员仅根据自身经验或者当地习惯做法等距离布设雨水口,特别是在平原地区,这种现象尤为常见。
上述做法忽略了道路与排水专业的相互结合,造成道路雨水口布置过密或者过疏、特殊点雨水口布设不合理,道路低洼地局部积水现象司空见惯,影响人民出行安全与便捷。
因此,在排水设计中雨水口间距的合理计算、道路特殊点雨水口设置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详细阐述雨水口的设置原则、特殊点布设及雨水口间距计算。
二、雨水口位置设置原则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城市道路红线宽度、纵横坡度、周边街坊及建筑情况、下垫面条件、周边绿化、当地暴雨强度以及雨水口实际泄水能力等因素决定。
【1】雨水口应避免设在沿街建筑物门口、沿街单位出入口下游、道路分水点(道路相对高点)、人行横道下游等;道路汇水点(凹竖曲线实际低点)、人行横道上游、道路转弯半径切点附近、沿街建筑出入口上游以及仅靠地面径流的沿街建筑物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
道路汇水点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加密雨水口或者改用多箅型雨水口。
平面交叉口处应按道路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雨水汇流或漫流进入交叉口。
三、特殊点雨水口布置【2】1、一般道路直线段雨水口设置道路纵坡设计时变坡处需要设置竖曲线,道路上坡路段变为下坡路段、下坡路段变为上坡路段分别会形成凸点(相对高点)、凹点(相对低点)。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计
(8)平 面 交 叉 口应 按 竖 向设 计 布 设 雨 水 口 ,并 应 采 取措 施 防止 路段 的雨 水 流人 交 叉 口。
48 道路交通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016年 04月第 04期
的要 求 每 隔 25~50 m 顺 次 设 置 雨水 口 ,由 于 未结 合 道 路 竖 向设 计 ,这样 就 易造 成 道 路 凸 点 处 收 水 不 明显 ,道 路 凹点 处 积 水严 重 。
因此 ,在 排 水 工 程设 计 时 ,首 先要 依 据 道 路 纵 断 面 设 计 高 程 ,确 定 出道 路 凹 、凸 点 的位 置 ,然 后 再 进 行 雨水 检 查 井 和雨 水 口设 计 。 2.1.1 道 路 凹点位 置 确定
(6)雨 水 口连 接 管 最 小 管径 为 200 mm。连 接 管坡 度 应 大 于或 等于 10% ,长度 小 于或 等 于 25 m, 覆 土 厚 度 大 于 或 等 于 0.7 m。 必 要 时 雨 水 口可 以 串联 。串联 的雨水 口不宜超过三个 ,并应加大出 口 连 接 管 管 径 。雨 水 口连 接 管 的管 基 与 雨 水 管 道 基 础 做法 相 同 。
0 引 言
雨水 口是城 市排水 管渠 系统 的附属构 筑物 , 也 是 城 市 道 路 排 水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雨 水 口位 于 城 市 排 水 系 统 的起 端 ,通 常设 置在 市 政 道 路 上 、广 场 上 、街 道交 叉 口和街 道 边 沟 的一 定 距 离 处 ,收 集 路面雨水 ,再经过雨水 口连接管汇流人路面下敷 设 的排 水 管 渠 进行 排 放 。合 理 地 设 置雨 水 口 ,能有 效地防止雨水没过道路或造成道 路及低 洼地 区积 水而妨碍交通或损坏道路 ;否则雨水 口设置不合 理 ,就会 造 成 城 市 道 路 的积 水 问题 ,更 严 重 的会 造 成城市的内涝 ,危胁到人们 的生命 财产安全。因此 城市排水管 网设计 中应该重视城市道路雨水 口的 设 计 。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而在道路建设中,雨水排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能够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确保交通畅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道路雨水量的准确计算方法及合理的雨水口设置成为研究和规划的重点。
一、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为了准确计算城市道路雨水量,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降雨量、道路面积、透水率、雨水径流等。
1. 降雨量降雨量是计算雨水量的基础,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历史降雨数据获取。
一般根据统计学原理,选取适当的设备进行监测,如雨量计或气象站等。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的降雨量,用于计算雨水量。
2. 道路面积道路面积是计算雨水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测量或估算道路的有效面积。
有效面积即雨水能够直接流入下水道的道路区域,一般为道路的横截面积减去路灯、树木等不可透水部分的面积。
3. 透水率透水率指的是道路表面的渗透能力,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道路表面有着不同的材料和结构,透水率也会有所不同。
透水率越高,雨水流失越快,需要计入总体雨水量的部分就会减少。
4. 雨水径流雨水径流是指雨水从道路表面流入下水道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降雨强度和道路设计,雨水径流会有所不同。
在计算雨水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雨水径流的比例。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我们可以综合计算城市道路的雨水量。
一般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理论计算法和实测计算法。
理论计算法是通过利用数学公式和相关参数来计算雨水量。
根据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道路设计等因素,确定适当的公式和参数,进行计算。
该方法适用性较广,但需要准确的参数和理论基础支持。
实测计算法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实测数据来计算雨水量。
具体而言,在道路建设完成后,通过设置雨水监测设备,记录降雨量和雨水径流等数据来计算雨水量。
该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实测和数据统计,准确性较高。
二、雨水口设置雨水口是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中的关键设施之一,在道路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和布置,以确保雨水的畅通排出。
谈谈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口的设置
雨水 口城市排水系统的起 端 , 是城市道路 上收集雨水 的排水设施 , 面上汇集 的雨水首 路 先泄人雨水 口,经过雨水连接管流人道路下面 的排水管渠 。而雨水 口 置在道路什么位置上 设 最合理 , 是每个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 下 面从几个方面对雨水 口的设置进行探讨。 l雨水 口的设 置原则 雨水 口的设 置应根 据暴雨强 度 、道 路宽 度、 路面 种类 、 路纵横坡度 、 围建筑 地形 道 周 及排水情况 、 雨水 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决定 ; 道 路上排水的汇合点 、 曲线的低洼处 、 凹竖 道路转 弯半径切点附近( 分水点除外 ) 在人行横道线上 游位置 , 最低点处均应设置雨水 口; 雨水 口应避 免设在沿街建筑物 门口、 停车站 、 点及其 他 分水 地下管道顶上 。 建筑物 门口、 停车站处均应 在上 游设 雨水 口截 水 ;在 道路纵 向顺 坡长度 大 于 2 0米时 , 0 应适当减少雨 水 口间距 , 减少 的数值
4 雨 水 口间 距
雨水 口型 式
泄 水 能力 ( / ) 升 秒
表2 41 . 雨水 口间距应 根据 水 力 计算 及 有关 控制 因素 确定 。 北京 市规定 :对 于只排泄规 划 建筑 红线 以 内的雨水时 ,雨水 口的间距 如表 2所 列 ,雨水 口 型式系按北京市标准。 42道 路纵 坡直 接影 响雨 . 注: 1 ( )上表各值 系 设计 重现期为 2 , 按 年 1 0分钟 降雨强 水 口的间距。纵坡 大时, 的流 、 水 度 径流 系数 0 . 7标准计 算流量 ;2 当道路纵坡在 O 0 ~ . 6 () . 3 0 0 0 0 间距可较上表 约缩短 l~ 0米 ;3 规 划建筑红 线宽度 O2 () 速大 ,不能 充分进入雨 水 口即 范围时 , 行越过 ; 纵坡 小时 , 的流速过 超过 8 水 0米者 , 由计算决定 间距。 应 表3 由计算决定 ; 设置雨水 口时, 高程 、 其 位置 、 数量 缓 , 往往形成积水 。 据苏联克诺 既考虑现有 的道路宽度 , 又要结合今后街道发 列提 出 的雨水 口间距 曲线 , 以 展情况;在十字路 口处和主干道与次干道或与 纵坡 为 0 2 . 5时 的雨水 口间距 0 内部道路 出口相交处 , 应根据雨水路面径流情 最大 ,大于或小于 0 2 , . 5时 间 0 况及方 向布置雨水 口。 若内部道路较窄 , 口转 距均须减小 ,即增加雨水 口数 路 弯半径较小 , 可将雨水 口布置在转弯处 ; 沿街建 量。表 2为北京 市雨水 口当纵 筑的雨落管 , 尽可能接人雨水 口中; 沿街低于街 坡 为 00 5及 00 .2 . 6时 计 算 间 表4 道的居 民区和机关 , 时应作好调查研究 , 设计 如 距 , 可结合表 2 作参考。 道路纵断 凸形转坡点 向下 地面排水无出路或经 常积水 ,在设计 中应予 以 考虑设置雨水 口, 连通支管接人雨水管道 ; 并 在 第一个 雨水 口的位 置 ,即起点 道路纵坡大的路段 ,不宜横断路面设 置一排雨 雨水 口至分水点 的距离 ,可等 ±差 :堡塑 : 全 2 0 0 3O 0 30 0 兰差 水 口, 否则对排水 、 行车都不利 。通常可采取沿 于一般 间距 的两倍 ,亦 即路 面 差 3 0 O 30 O 4O 0 墨差 立道牙设多箅雨水 口或做平石盖板小 方沟与雨 径流长 度等于二倍 雨水 口的间 30 0 30 O 4O 0 量差 水 口相连通 , 平石上设泄水孔 , 使路 面水顺路 边 距 。 排入方沟;广场应按水流方向有利 于截水 的位 凹形竖 曲线段 的雨水 口间 注: 上表 只适用 于同型雨水 口 串联 , 为不同型雨水 口 如 置及最低 点或易造成积水处设 置雨水 口。 距应缩短为一 般间距 的, 一半或 由计 算 确 定 。 2雨水 口型式及适用条件 不 缩 短 间距 而 采 用 双 箅 雨 水 、 水文地质 、 管道交叉等情况决定 , 一 雨水 口的构造 型式很多 , 各城市结合本地 口。纵坡变动较大 的道路 、 广场等 , 应采取划 分 道 ) 串联 、 米 区的特点 , 都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 雨水 口型式 小汇水面积 的方法 布置雨水 口及 选用式样 , 以 般砌置深度不宜大于 1 ;雨水 口井身可用机 砖砌筑或预制装配 , 井底不须设沉淀部分 , 应填 般为平 箅式 、 偏沟式 、 联合式 、 立算式 四种 , 每 使水流能集 中进入雨水 口排除。 抹平滑 , 设置流槽 ; 雨水支管坡度一般不应小于 种均 可采用单箅 、 双箅及多箅 型式 。 各型式雨 43雨水 口J - 司距位 置 尚须 与检查井 配合 , %, 0 超过时需要特殊处理 ; 水 口的适用条件如下 :偏沟式雨水 口适用于有 般 与检查井对应 , 以便于连接。 从雨水 口到干 1 最大不得超过 2 %, 立道牙 的道路 ,且一般无杂物堵塞雨水 口井箅 管上最 近的一个检查井或连接井 ,雨水支管长 接人检查井的一条 雨水 口支管 ,可 以连贯地接 几个雨水 口,连接管 串联雨水 口个数不宜超过 的路段 ; 平算式雨水 口适用 于无立道牙的道路 、 度不得大于 2 5米 , 最小管径为 2 0毫米 。 0 个 选 广场及地面低洼聚水处 ; 联合式雨水 口适用于 4 街道上布置雨水 口的间距 ,可参 照表 3 。串联雨水 口连接管管径 ,宜 根据 表 4 . 4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
浅析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摘要:本文主要从设计角度出发,对雨水口的设置原则、型式及间距的确定进行叙述,从细节着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布设雨水口,消除地面积水的影响。
关键词:雨水口雨水口间距道路红线宽度城市雨水口随处可见,它们就在路边栅条状铸铁篦子下,起截流并泄除雨水的作用,是收集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
雨水口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城市道路雨水的及时顺畅排除、雨水冲刷携带的杂物的截留,间接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和城市环境卫生及人体健康。
路面上汇集的雨水首先泄入雨水口,经过雨水连接管流入道路下面的排水管渠。
而雨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如何正确设置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能,设计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雨水口设置原则1.1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建筑物和道路的布置等因素确定。
一般设在下列各处:(1)道路上的汇水点和低洼处,以及无分水点的人行横道线的上游处;(2)道路的交汇处和侧向支路上,能截流雨水径流处;(3)广场、停车场的适当位置处;(4)建筑物单元出入口附近、建筑物雨落管附近以及建筑前后空地和绿地的低洼点等处。
雨水口应避免设在建筑物门口,当建筑物门口必须设置雨水口时,应进行特殊处理;(5)其它低洼和易积水的地段处。
1.2道路交叉口的雨水口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1)雨水口的布设应根据道路的竖向设计放在相对最低点,除此之外,雨水口一般放在圆弧切点处,一是好施工放线,另外可以阻止雨水漫过人行横道。
(2)如果是小路口没有竖向设计,可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判断出哪个圆弧上会出现最低点,如果坡度近似,雨水口可设在圆弧中点附近。
2雨水口型式确定雨水口是收集地面径流雨水的主要构筑物。
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布设位置合理与否是改善地面暴雨积水的重要保证。
雨水口的布置型式主要有平篦式、偏沟式、立篦式和联合式四类,根据进水篦数目的多少,每一类又可分为单篦、双篦和多篦三种布置形式,应根据流量、道路形式和坡度选用。
(见表一)目前天津市普遍选用平篦式和立篦式,平篦式雨水口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其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泄水能力。
雨水口布置要求
雨水口布置要求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第12.1.4条雨水口的设置规定如下: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
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二、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雨水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
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三、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
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
多箅式雨水口、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四、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
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
冰冻地区应对雨水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
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
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雨水口可以串联。
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
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六、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5~50m,其位置应与检查井的位置协调,连接管与干管的夹角宜接近90°;斜交时连接管应布置成与干管的水流顺向。
七、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路段的雨水流入交叉口。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第3.5.7条雨水口的型式和数量,应按径流量及泄水能力确定。
在道路纵断面凹处和路面低洼集水点,应设置雨水口;在地下管线顶上,不应设置雨水口。
在道路交叉口处,应以不发生雨水在交叉口漫流为原则,按径流趋向和等高线设计要求设置雨水口。
雨水口国标
雨水口国标【篇一:雨水口布置要求】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第12.1.4条雨水口的设置规定如下: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口。
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二、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
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三、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
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
多箅式口、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四、平箅式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
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
冰冻地区应对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
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
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口可以串联。
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
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七、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口,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路段的雨水流入交叉口。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第3.5.7条口的型式和数量,应按径流量及泄水能力确定。
在道路纵断面凹处和路面低洼集水点,应设置口;在地下管线顶上,不应设置口。
在道路交叉口处,应以不发生雨水在交叉口漫流为原则,按径流趋向和等高线设计要求设置雨水口。
雨水口的间距,宜采用30~80m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5 雨水收集5.5.3 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顶面标高宜低于地面10~20mm。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的初步探讨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的初步探讨本文出自: 水世界网作者: C.water 点击率: 2355一、前言当路面水不能迅速排泄时,路面会形成水膜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须在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以及时排除路面雨水,确保在设计重现期内排水畅通、不积水;确保在超过设计重现期时,退水快、积水时间短二、迳流理论2.1迳流产生过程[2]一般而言,地面点在受雨过程中,首先被植物截留。
在地面开始受雨时因地面干燥,渗水率较大,而降雨的起始雨率还小于入渗率,这时降雨被地面全部吸收。
随着历时的增长,雨率大于入渗率后地面开始产生余水,当余水量积满洼地后,开始地面迳流,这时部分余水产生积水深度,部分余水产生迳流,在雨率增至最大时相应产生最大余水率,之后雨率逐渐递减,余水率亦渐减小,当雨率降至入渗率时,余水现象停止,但这时有地面积水存在,故仍然产生迳流,入渗率仍按地面入渗能力渗漏,直至地面积水消失,迳流才告终止,而后洼地积水逐渐渗完。
渗完积水后,地面实际渗水率将按雨率渗漏,直至雨终。
见下图一。
对于道路路面而言,无植物截留,且迳流系数较一般地面大得多,因此余水历时、迳流历时、降雨总历时三者的起始点基本相同,累积入渗量极小,其曲线h可看成与x轴平行、接近x轴的一条曲线;再者由于路面相对平坦,死水曲线与累积入渗量曲线h可近似看作重叠。
2.2流域汇流过程图二中各条曲线t1,t2,……,tn为等流时线,每条等流时线上各点的雨水流至集水口a的时间是相等的,集流时间(t)是流域边缘线上的雨水流达a点的时间。
在地面迳流开始后不久,a点所汇集的流量仅来自靠近a点的小块面积上的雨水,这时较远处的雨水仅流至中途,随着产生迳流和降雨时间的增长,在a 点汇集的流量中的汇流面积不断增加,当流域边缘上的雨水也流达a点时,这时全面积汇流,a点的流量达最大。
杭州市城市道路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设计标准
杭州市城市道路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设计标准杭州市城市道路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设计标准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是城市道路中不可或缺的设施。
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的稳定和通畅,杭州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标准,以确保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是关于检查井的设计标准。
根据杭州市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检查井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井的井底高度应与管道底部之差在0-10mm之间。
2.检查井井壁纵横比不得小于0.5,清渣道长度应不小于控制井室内径,保持较大的长径比。
3.拼接式检查井应采用橡胶密封圈或橡胶充填夹层或胶垫密封,密封应牢固,并确保其防止浸水、漏水。
其次是关于防沉降井盖的设计标准。
根据杭州市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防沉降井盖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盖与盖板的结合应紧密,不得出现毛刺、瘤肉等锋利的棱角。
2.井盖底部尺寸应与井座上的尺寸一致,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
3.井盖顶部凸出高度应不大于井盖厚度的1/3,凸出部分应支撑井盖边缘,保证井盖的平稳运行。
第三是关于雨水口的设计标准。
根据杭州市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雨水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选址应在往下坡处;2.口宽应大于进口宽1.5倍以上;3.防滑设计,口内必须采用粗糙材质(如竹筛子等);4.不得设置附近的道路中央或者交叉路口,防范车辆行驶路上造成危险;5.保证排放与排水口接触地面的部位小于地面水位,确保排放口不会被地面上的液体淤积。
总的来说,以上的标准旨在确保城市道路中的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的设计合理、稳定、安全,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
这一系列的设计标准必须严格遵守,以保证城市道路设施的通畅和安全。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研究
路桥科技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研究陈 磊(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7)摘要:城市道路雨水口是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城市道路雨水入口的设计,从雨水入口设置原则、雨水入口设置位置和雨水入口间距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城市雨水入口设置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雨水口;雨水口布置;间距雨水口城市排水系统的起点是收集城市道路雨水的排水设施。
路面收集的雨水先排入雨水口,再通过雨水连接管流入路下排水管。
雨水管道系统是由雨水进口、雨水管道、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组成的一套工程设施。
雨水管道系统的任务是及时收集和排除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因此,要把雨水口设置在最合理的位置。
下面对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进行探讨。
1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原则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道路(广场)、小区和建筑物的情况、地形(特别注意汇水面积大、地势低洼的地方)、土壤条件、绿化条件、降雨强度、雨水口排水能力等情况的确定。
沿街建筑物入口、停车站、引水点及其他地下管线顶部不宜设置雨水口;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宜设置雨水口,以及靠近地表径流的社区或庭院的出口。
低洼易积水路段应增设雨水口。
连接管的位置应与检查井的位置相协调,连接管与主管的夹角应接近90°。
当其倾斜时,连接管应布置在主管的流向上。
在交叉口处应垂直设计雨水口,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流入交叉口。
2 城市道路雨水口位置设置2.1 直线路段雨水口设置在笔直的路段上,很容易忽略雨水口在凹点的布置。
一些设计师随意设置雨水入口,确定雨水口的初始位置后,依次设置一对25-50m 的雨水口。
没有结合道路的垂直方向,忽视雨水入口的集水功能,导致垂直凹面部分积水严重。
因此,在排水工程设计中,首先要根据道路纵断面的设计标高确定凹凸点的位置,然后设计雨水检查井和雨水口。
2.1.1 道路凹点位置的确定入口数量应适当增加。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浅析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浅析摘要:雨水管渠系统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雨水口位置设置不当,数量不足及堵塞是造成暴雨时道路路面积水的主要原因。
而雨水口设计中往往凭经验确定布设距离等参数。
对此,本文从道路雨水口的相关计算及设置,雨水口种类的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提供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雨水口设置;城市道路排水;应用雨水口是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上收集地面雨水的管道系统附属构筑物。
汇集于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过雨水箅,通过连接管进入排水管渠。
雨水口设置位置不当、数量不足及堵塞等均可造成暴雨时路面积水。
在实际设计中,排水设计人员根据道路宽度结合当地暴雨轻度公式计算雨水口间距,一般是等距设置或适当调整间距,忽视了道路设计中的一些要素。
因此在道路特殊点,即道路纵坡较小、交叉口最低点、竖曲线最低点等容易积水的低点,需进行特殊设计,以保证其合理性、经济性。
1雨水口形式选择及其优缺点雨水口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平箅式、立箅式、偏沟式和联合式,平箅式雨水口主要优点是水流通畅,但暴雨天易堵,影响其收水能力,适用于无路缘石道路。
广场及低洼地面。
偏沟式雨水口性能类似于平箅式,但其使用范围有所不同,其主要用于有道路路缘石的路面。
立箅式雨水口不易被杂物堵塞,但是需要一定的水深,如果道路改造,需要加铺一层沥青,则其收水面积减小。
而多箅式雨水口主要用于雨水径流量大且集中的道路低洼处。
实际城市道路应用中偏沟式雨水口和多箅式雨水口应用最为广泛,因其可解决快速雨水收集与大流量雨水收集的需求。
2雨水口设置原则雨水口的布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当地暴雨强度、道路宽度及种类、道路纵坡及横坡、周围地形及排水情况、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为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雨水口宜设置在汇水点(包括集中来水电)和截水点,前者如道路上的汇水点,街坊中的低洼处,靠地面径流的街坊路口、沿街建筑物雨水管附近等;后者如道路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交叉口应根据雨水径流情况设置雨水口。
杭州市城市道路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设计标准
杭州市城市道路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设计标准一、引言城市道路检查井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起到了管理道路排水和检修管线的关键作用。
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设计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确保城市道路的平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杭州市城市道路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设计标准。
二、检查井防沉降井盖设计标准2.1 井盖材质•井盖应选用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防滑的材料,如钢铁、铸铁、复合材料等。
2.2 井盖尺寸•井盖的尺寸应根据实际需求及道路类型确定,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600mm x 600mm或800mm x 800mm的尺寸。
2.3 井盖结构•井盖应采用框架结构,以提高井盖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增加防滑性能。
2.4 井盖重量•井盖的重量应根据道路交通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井盖的重量应不小于25千克,以确保其稳定性。
2.5 井盖标识•井盖应设置标识,包括井盖的功能和所属部门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三、雨水口设计标准3.1 雨水口类型•雨水口根据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街头雨水口和路缘式雨水口。
•街头雨水口适用于正常行车道的防洪排水,而路缘式雨水口适用于靠边停车道的排水。
3.2 雨水口结构3.2.1 街头雨水口结构•街头雨水口通常采用框架式结构,以便于清洗和维护。
•雨水口框架应由耐腐蚀材料(如镀锌钢板)制成,以提高耐用性。
3.2.2 路缘式雨水口结构•路缘式雨水口一般由预制水泥材料制成,以提高排水效果。
•雨水口底部应设置斜坡,确保雨水畅通无阻。
3.3 雨水口尺寸•雨水口的尺寸应根据实际需求和道路宽度确定,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4 雨水口标识•雨水口应设置标识,标明其位置和功能,以便行人和车辆的识别。
四、总结杭州市城市道路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设计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城市道路的平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详细介绍了检查井防沉降井盖及雨水口的设计标准,包括井盖材质、尺寸、结构、重量和标识,以及雨水口的类型、结构、尺寸和标识等内容。
雨水口布置原则及设置地点
雨水口布置原则及设置地点
雨水口布置原则及设置地点:
(1)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暴雨强度、街道宽度、路面种类、道路纵断面坡度、周围建筑地形及排水情况、雨水口的宣泄能力等因素决定。
(2)街道上排水的汇合点、凹竖曲线的低洼处、道路转弯半径切点附件(分水点除外)在人行横道线上游位置,均应设置雨水口。
(3)雨水口应避免设在沿街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分水点及其其他地下管道顶上。
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处均应在上游设雨水口截水。
(4)在道路纵向顺坡长度大于200米时,应当适当减小雨水口间距,减小的数值由计算算决定。
(5)设置雨水口式时,其高程、位置、数量既考虑现有的街道宽度,又要结合今后街道发展情况。
(6)在十字路口处和主干道与次干道或与内部道路出口相交处,应根据雨水路面径流情况及方向布置雨水口。
若内部道路宽度较窄,路口处转弯半径较小,则可将雨水口布置在转弯处。
(7)沿街建筑的雨落管,尽可能接人雨水口中。
(8)在道路纵坡大的路段,不宜横断路面设置一排雨水口,否则对排水、行车都不利。
(9)广场应按水流方向有利于截水的位置及最低点或易造成积水处设置雨水口。
补充:
——道路凹形竖曲线处雨水口布置
城市道路雨水管道设计时,在道路设计为反坡相连且有凹开竖曲线的情况下必须设置雨水口。
设计时一般会将雨水口布置在道路纵坡变更桩位上,也就是竖曲线的中点桩号上,这在两互为反坡的坡度i1、i2相同时当然是正确的,但在不相等时,则曲线的中点桩号并非是最低点。
最低点应在竖曲线圆心垂直投影的桩号上,而这个桩号距曲线中心桩号相差R*0.5?i1-i2?,偏向较小的i一边。
在此设置雨水口才不至于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道路雨水口设计
摘要:雨水口是道路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构筑物,雨水口形式、数量及设置位置都会直接影响一条市政道路在降雨过程中径流排放速度和积水程度。
现就雨水口设计中需注意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雨水口形式重现期径流系数位置最低点
1、前言
雨水口是雨水管道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也是城市道路的一部分。
路面上的雨水首先进入雨水口,再通过收水支管进入雨水管道。
一个雨水系统内管道的流量,泵站的容量固然决定了该区域内的雨水排放效果,但雨水口的疏密程度,摆放位置及采用形式也直接影响了一条市政道路在降雨过程中径流排放的速度和积水程度,并间接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及道路面层、基层的结构稳定。
而在我们以往的雨水口设计和施工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细节,将雨水口作为雨水管道工程中的附属及次要,凭经验沿道路或雨水管道等分地布设雨水口,随意性较大,这样既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也会因此造成路面积水,进而破坏路面机构。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在降雨过程中由雨水口布置不当引起的积水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较为合理的计算及布置方法。
2、雨水口形式的选择
雨水口形式有平篦式、偏沟式、联合式、立篦式四种,在道路排水中较为常用的是平篦式、偏沟式和立篦式。
偏沟式、立篦式及
联合式适用于有路沿石的道路,平篦式适用于无路沿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积水处。
偏沟式和平篦式雨水口的结构型式、泄水能力及运行情况基本相同。
联合式雨水口结构型式为平篦式与立篦式组合。
平篦式雨水口结构较立篦式简单,施工方便。
但平篦式雨水口位于车行道边缘,若雨水口周边回填不好会对路面结构有所影响,加上车辆的碾压,雨水口及周边道路容易损坏。
施工时可采用5%
石屑、40%石粉和10%水泥混合物加强雨水口周边回填,增加周边道路强度。
雨水篦子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满足车辆荷载。
立篦式雨水口的进水栅、井盖位于车行道外侧,不需承受车辆荷载,从而解决井盖破损、遭窃等问题。
同时立篦式雨水口的景观效果较平篦式好些。
根据国家建设标准设计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8)中这两种雨水口单篦设计泄水能力均为20l/s,理论泄水量相同。
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立篦式收水效果要弱于平篦式收水效果,且立篦式雨水口更易被树枝等垃圾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立篦式雨水口存在一个问题,当道路路面新铺沥青层时,立篦式雨水口进水口会受影响,在部分工程设计中,会在立篦式雨水口前增加道路横坡坡度,将雨水口前300×800mm范围路面做成坡向雨水口的收水凹槽,槽底与雨水口底部平,以获得更好的收水效果。
而实际上路面摊铺施工无法在此局面实现设计意图,并且局部改变道路横坡线形也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
平篦式雨水口垃圾容易进入雨水口中,特别是有些环卫工人在清扫道路时,将垃圾扫入雨水口中,平篦式雨水口更易淤堵,进而是雨水主管道堵塞。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同时对雨水口及时清理,确保排水畅通。
在下暴雨过程中,会有许多漂浮垃圾在雨水口周边汇集,雨水口排水泄洪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造成道路积水。
平篦式雨水口可以及时清理周边垃圾,甚至可以人工移开篦子,迅速获得更大的泄水量,而立篦式雨水口则较难实施。
平篦式雨水口与立篦式雨水口各有各的特点,在一些景观要求较高同时对于雨水不需要快速排放的路段,可采用立篦式雨水口。
对于交通量比较大特别是后期道路会进行沥青罩面的路段,建议采用平篦式雨水口。
同时在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行管理工程中,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不同雨水口的弊端,更好的满足城市道路泄水要求。
3、设计重现期选择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3.2. 4条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第1 2 .1 .2条关于道路排水重现期设计标准如下: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下表,重现期高于地区排
水标准时,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单位:年)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以雨水系统所在地区的重要性为标准选用设计重现期;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以道路等级作为设计重现期的选择依据。
由此可见,雨水系统的流量计算,除了根据不同地区选择不同重现期外,在相同地区也应该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选择不同重现期。
由于近几年极端天气增多,重现期选择可以选取较大数值,以增大城市管网的排水能力。
4、径流系数选择
在雨水管道的设计中,一般都是依据设计区域内的地面覆盖情况,选取单一覆盖径流系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综合径流系数或根据区域不透水覆盖面积情况选取综合径流系数(见下表)进行流量的计算。
综合径流系数
雨水口设计中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径流系数则不能选用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只能按道路面层结构形式选用相应的单一覆盖径流系数(见下表)。
单一覆盖径流系数
由于现在城市发展迅速,硬化地面越来越多,径流系数选择应
取较大值,以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
5、雨水口位置设置
5.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第 4 .7 .1条中说明: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
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
雨水口多了,造成浪费的同时影响道路的美观;雨水口设计少了,达不到及时收集路面雨水的效果,雨水口的数量与间距根据道路参数的不同而不同,需经过计算来确定。
在计算雨水口的数量和间距时应采取如下步骤:
(1)根据道路纵断确定路面分水线,计算路面汇水面积;
(2)根据流量公式及参数进行路面雨水流量计算;
(3)根据道路断面确定雨水口形式;
(4)根据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计算雨水口间距及数量。
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如平箅雨水口等泄水能力应按乘以0.5~0.7的系数计算。
雨水口的间距还应考虑道路的纵向坡度,当道路纵向坡度小于0.3%时,应当适当加密收水井,当道路纵坡大于2%时,因纵坡大于横坡,雨水流入雨水口少,故沿途可少设雨水口,集中设置多篦雨水口。
5.2、道路最低点及路口处雨水口布置
降雨过程中路面雨水沿道路纵坡及横坡汇至道路最低点,形成汇水区。
在道路汇水区设置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可在很大程度上提
高路面雨水的排放速度,减少路面积水。
所以道路局部最低点必设雨水口,且以多篦为好。
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上,车流量及人行量较大,路口处的雨水快速排放对城市的交通及人们的出行有密切关系。
交叉口转角处往往成为降雨后的积水点,影响行人过路及车辆通行。
道路专业的设计人员在路口竖向设计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路面排水要求及交通工程,尽量将路口最低点设置在转弯圆弧的切点处,在转弯切点出设置雨水口。
较大路口处也可以根据情况在转弯圆弧中间设置雨水口,但雨水口应避开人行道坡道,以免影响行人过街。
雨水口多以双篦雨水口为主,局部低点或者较大路口处可以设置三、四篦雨水口,以便快速排放雨水。
6、结论及建议:
城市道路排水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雨水口的设置是城市道路排水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设计及施工人员努力完善设计、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以人性化设计为标准,在各专业协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力求规范和严谨,对雨水口进行设计和施工。
确保交通畅通及行人出行以及避免道路结构的破坏,达到快速排放雨水的目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