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

合集下载

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

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
模型精度与可靠性
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是影响预警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目前评估模型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需要 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预警传播与覆盖
预警信息的传播和覆盖是灾害风险评估预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快速、准确地传递预警信息,提高预警 覆盖面,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技术发展与展望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
对农业生产中可能面临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气象灾 害、生物灾害等。评估内容包括灾害对农作物生长、产量 等方面的影响。
预警信息发布
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 取应对措施。预警信息应包括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影响 范围和应对措施等内容。
农业保险与救助
02 03
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包括监测、预测、预警发布等环节。通过实时监 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灾害征兆,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市民采取应对 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救 援队伍、物资储备、救援措施等内容,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 地开展救援工作。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灾害风险不仅涉及自然环境,还 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未来 需要加强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的 评估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 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灾害预警系统是一种预防和应对灾害 的机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可 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警,以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警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及时、准 确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和公众采取适 当的行动来应对灾害。
预警系统组成

自然灾害 第一讲 自然灾害系统

自然灾害 第一讲 自然灾害系统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北京10个区县先后降雹, 大的似茶碗,4—5斤重,地面积 雹半尺厚,降雹的同时伴有大 风。 房山、门头沟、昌平、 延庆、海淀、朝阳、丰台、大 兴、通县、城区等十余个区县 不同程度遭危害。海淀、丰台、 等区县果树、蔬菜遭到严重损 害,减产50%以上,东西长安 街的路灯打坏三分之二,居民 住房玻璃打坏很多。
技术圈(建筑物、计算机网络系统、 运输系统)
B· 承灾体
人口、经济 土地利用(城市、 厂矿、农田、 牧场、森林、 道路、机场、 港口等)
C· 致灾因子(Hazard)
马宗晋等分类(1994)
地震灾害 气象灾害(含洪水灾害) 农作物灾害 海洋灾害 森林生物灾害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致灾 圈层 划分
3、 致灾因子:是指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 等孕灾环境中的变异因子。 4、承灾体:是指人类本身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 5、 灾情:是在一定的孕灾环境、承灾体条 件下,导致某个区域内,一定时期生命和财 产损失的情况。灾情是孕灾环境、承灾体、 致灾因子综合、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区域 灾情是地理科学研究灾害系统的重要内容。
基本认识:
致灾与成灾之间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成灾主要与人类 活动在土地利用中的规模、方式、程度以及抗灾能力的强 弱有密切关系。
三、自然灾害区划的方法研究
自然灾害区划是通过研究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时空规律对其 进行区域划分,以便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内已 有多位学者进行过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区划研究工作 ,这些区划 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后认为,从定性向定量发展是自然灾害区划 的大趋势。应该首先基于自然灾害基本单元,自下而上进行区 域合并,得到较低级别的区划单位;然后在把握自然灾害宏观 分异格局下 自上而下,进行较高级别的划分,从而得到一套完 整的区划方案 。已有的传统聚类分析方法。由于未考虑各个图 斑的空间邻接关系,难以满足目前区域合并的要求,必须发展 基于空间邻域关系的新的区域合并方法。

3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ppt课件

3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ppt课件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电 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 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 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大楼倒塌时,被发现很多人 在门口死亡。这是怎麼回事?如 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 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 砸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 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麼样, 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
22
有的河流洪水也给人类带来一些利益,如 尼罗河洪水定期泛滥给下游三角洲平原农 田淤积肥沃的泥沙,有利于农业生产。
23
24
通常由海底地震引发 海啸是很少发生的事件 可预警
25
火 山 的 喷 发
26
27
28
类型 名称 1 极端危险 2 高度危险
距离
威胁
0~100码
高度危险的高温、火山灰、 熔岩、气体、滚石和抛射物
“脆弱性综合症”
41
气象致灾因子
飓风
山火
9
10
洪水 风暴潮 海啸
11
12
火山 地震
13
14
15
16
17
萨菲尔-辛普
风速
森飓风
(公里/小时)
1
119-153
速压 (磅/平方英尺)
19.0
风暴潮 (英尺)
风的影响
植被:对树叶造成
某种损害;
4~5
其他建筑:很少或
没有损害
植被:许多树木被
吹到;
2
154-177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 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 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 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 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 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 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 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 要少得多

灾害风险评估

灾害风险评估

题型:填空、选择、概念、简答(不需展开,完整句子)、论述(写满2/3)、计算第一章1、灾害:由于自然得、人为得或自然与人为综合得原因,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产生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等不利后果得现象。

2、灾害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3、灾害系统得组成:孕灾环境(孕育产生灾害得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致灾因子(又称为灾源,即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得异变因子)、承载体(各种致灾因子作用得对象,就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得社会与各种资源得集合)与灾情(在一定得孕灾环境与承灾体条件下,由致灾因子导致得灾害所产生得生命与财产损失得情况)。

4、风险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灾害发生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得组合。

更具体地讲,风险定义为由自然或人为诱发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得有害后果或预期损失发生得概率。

5、表达式:R=H×V R—风险 H—致灾因子 V—脆弱性R=P×C P—灾害得可能性 C—灾害得后果6、风险得两大要素:概率与后果7、概率风险:可以用概率模型与大量数据进行统计预测得与不利事件有关得未来情景(如:交通事故)模糊风险:可以用模糊逻辑与不完备信息近似推断得与特定不利事件有关得未来情景(如:地震灾害)不确定风险:用现有方法不可能预测与推断得与某种不利事件有关得未来情景(如:纳米技术风险)8、灾害风险理念得形成包括:灾变研究、灾度研究、灾害风险研究9、灾害风险评估:衡量灾害风险程度得方法,即通过风险分析得手段,对尚未发生得灾害得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得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10、灾害系统要素之间得关系:孕灾环境就是导致致灾因子形成得因素,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共同对承灾体构成威胁,从而使承灾体具有承受侵害与损失得危险,进而出现灾情。

灾害系统就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与承灾体共同组成得,灾情就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得产物。

11、消防部队主要承担得工作: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倒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第二章1、灾害风险评估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承灾体得脆弱性评估、灾害得损失评估(与孕灾环境得稳定性评估)2、致灾因子得危险性主要包括致灾因子得强度与发生概率3、灾害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损失得量化方法有:绝对量化法、相对量化法与专家评定法4、灾害系统得主要特点就是系统得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灾害风险分析就是可操作得,手段有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复杂性5、随机不确定性与模糊不确定性得区别:(1)前者就是因为自然得原因并不就是总能被知道,人们对自然现象得观测仅仅就是近似正确;后者就是由于尺度得模糊性或人们掌握信息得不完备(2)前者用概率测度,抽象为随机事件;后者把经典集合中得决定隶属关系灵活化,从而使得论域中得一个元素就是否属于一个模糊集合具有亦此亦彼得不确定性(3)前者得工具就是概率论,后者为模糊理论与方法6、灾害风险评估得基本程序:危险辨识(第七章)、影响评估(某一种物质剂量或暴露水平,以及影响得发生与严重程度之间得关系得估算)、暴露(致灾因子与承灾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一种重合)评估与风险表征(根据致灾因子得危险性分析、承灾体得脆弱性分析与灾害得损失分析确定灾害得定量风险值,以此表示灾害风险得大小),影响评估与暴露评估就是风险评估得核心内容。

第七节 灾害系统和灾害链

第七节 灾害系统和灾害链

第七节灾害系统和灾害链现代灾害学认为: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

所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是一种比较学究化的说法,通俗的讲孕灾环境就是灾害起源、发展和形成的环境,致灾因子就是直接起到加害作用的物质或物质的状态,承灾体就是灾害的损害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口语当中,也将致灾因子直接归为灾害,例如,暴雨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系统,也就是一类致灾因子,但是人们在口语中通常直接将它归为气象灾害。

要了解孕灾环境,就首先要了解地球的圈层。

地球分为地球内圈和地球外圈两大部分共八个圈层。

地球内圈从内到外有固体内核圈、外核液体圈和地幔圈三个基本圈层。

在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存在地球内圈和地球外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软流圈。

地球外圈是目前人类活动可以抵达的范围,也是人类基本的生存区域。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

岩石圈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

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

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

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水圈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

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

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乘以10的24次方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同步学案: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疑难规律方法Word版含答案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同步学案: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疑难规律方法Word版含答案

一、自然灾害系统1.自然灾害系统的组成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共同组成自然灾害系统。

其中,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孕灾环境: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致灾因子: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

受灾体: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

灾情: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2.自然灾害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的比较练习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由于受热带低压系统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010年10月上旬,海南省大部分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暴雨。

连续多日的强降雨使海南海口、文昌、万宁、琼海、三亚等16个市县受灾,市中心城区被淹,交通大面积瘫痪,不少居民家中被淹,人们出行及日常生活出现严重的困难。

(1)自然灾害对人类影响巨大,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有哪些?(2)此次海南省的自然灾害属于____________灾害,该自然灾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该自然灾害主要是因________引起的,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引发该种自然灾害。

(3)简要分析海口市中心城区被淹的主要原因。

(4)此次灾害中海南省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受灾严重,这主要是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1)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灾害的受灾体。

(2)洪涝危害面广、损失重暴雨融雪凌汛海啸风暴潮(3)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海口市地处沿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四周为海洋,地下水位高,下渗量少。

(4)地形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解析(1)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自然异变作为诱因和承受灾害的客体。

自然灾害是什么

自然灾害是什么

自然灾害是什么?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第1部分:基本指标》GB/T 24438.1-2009)。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怎样预防自然灾害?地震发生时,要回抓机会。

地震先左右摇摆,11秒后才上下颠簸。

抓住这11秒是求生的关键。

遇到大震,要用类似于被子的物体遮住脸,并躲到小房间或三角区去。

被埋后要保存体力,不能睡觉,要随机应变,遇到雷雨天时,切忌站在高层或手拿金属物体,树很危险。

在空旷地要将身高放低,最好找到地势低洼的地方。

家中不要打电话,看电视,玩电脑,要拔下电线。

遇到飓风,台风与龙卷风时,有地窖的躲进地窖,没有的躲进小房间中。

风来之前要把带电,易燃物收好或关掉,否则会触电或引发火灾。

躲进房间时,要把身上盖上柔软的物体,否则会被重物砸伤。

火灾是很常见的,尤其是住在森林地区,更加危险。

《灾害学》

《灾害学》

《灾害学》课程内容要点第一章绪论1.灾害:指某一地区,由内部烟花或外部作用所造成的,对人类生存环境、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构成严重危害,以致超过该地区抗灾能力,进而丧失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自然社会现象。

2.地区承载力:指某地区对一种或多种灾害的抗御能力、救助能力与恢复能力的综合,它反映了该地区抗御灾害的综合水平。

3.致灾因子:是指可能引起人员生命伤亡、财产损失及资源破坏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因素。

4.孕灾环境:5.承灾体:指承受灾害的对象6.原生灾害:即最先出现的灾害。

7.灾害学:以灾害及灾害系统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8.灾害学宏观层次的研究内容灾害成因动力学研究、灾害运动学研究、灾害预测学研究、灾害防治对策学研究9.灾害学研究对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研究灾害发生的原因,探求灾害形成的规律性,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和预测技术来寻求灾害发生的可能机会,从而把灾害的不良影响与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第二章地质灾害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4.震源深度浅源地震:0~60Km(占地震总数 70%);中源地震:60~300Km(占地震总数 25%)深源地震:〉300Km(占地震总数 5%)5.地震震级: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微震 M<2;有感地震 2< M< 4;破坏地震 M > 5;强烈地震 M > 76.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的震动剧烈程度和破坏状况的测度。

A:震源B:震中A~B:震源深度B~D:震中距7.褶皱:当作用力使岩层产生弯曲而没有丧失其连续完整性时,岩层便产生褶皱8.断裂:当岩层脆弱部分的岩石强度承受不了强大力的作用时,岩层便产生断裂9.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的层状堆积物或岩石,包括沉积岩、火山岩以及由它们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10.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11.中国地震活动特点“多、大、广、浅”简述原因。

灾害学考试重点

灾害学考试重点

灾害学考试重点1.灾害:某一地区由内部演化或外部作用造成的对人类生存环境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构成严重危害,以致超过该地区抗灾能力,进而丧失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自然社会现象。

2.灾害三要素: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3.灾害的成因分类:自然灾害人为自然灾害人类及社会灾害4.地震:俗称地动,当地下某处岩石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喷发等发出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的地面运动5.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6.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或地面上与震源正相对的地方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8.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大小的等级9.烈度:地震对地面及各种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10.震级与烈度的区别联系:11.地震波:体波(横波纵波)面波(瑞雷波洛夫波)。

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横波破坏力最强12.地震带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13.我国地震活动的特点:多大广浅(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最基本的特点是时、空、强度(分布)分布不均匀性14.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还有水库地震爆炸地震油田注水地震15.活动断层按相对运动方式分为走滑行(断层两盘块体沿平行走向滑动)逆冲型(上盘相对上升)正断型(上盘相对下降)16.地震分析预报的科学思路:1)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2)源兆与场兆的思想3)源的过程追踪与场的动态监视相结合的思想4)块、带、源、场、兆、触、震协同的思想17.建筑抗震设防的分类:甲(重大建筑,地震中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经国家批准)乙(地震中可尽快恢复)丙(一般工农业民用建筑)丁(次要建筑仓库人员少的辅助建筑)18.抗震设防三个水准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受损害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害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急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19.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 1. 工程性措施:地震预测预报地震转移分散工程抗震。

自然灾害风险相关概念

自然灾害风险相关概念
史培军(2002)认为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指一定致灾因子强度下,承灾体可能遭受损失的程度。脆弱性评估可划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脆弱性评估是对灾害系统的脆弱性评估;狭义脆弱性评估是针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对致灾因子的敏感反映程度。脆弱性反映了灾害发生时系统将致灾因子打击力转换成直接损失的程度,所以脆弱性研究主要是为灾前的减灾规划服务的。笔者认为广义的脆弱性包含了孕灾环境稳定性。
防灾减灾的定义目前也未有定论。张继权(2006)认为防灾减灾能力表示受灾区在长期和短期内能够从灾害中恢复的程度,包括应急管理能力、减灾投入、资源准备等。胡俊锋等(2010)根据影响区域防洪减灾能力的要素分类,从防洪工程能力、监测预警能力、抢险救灾能力、社会基础支持能力、科普宣教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灾害管理能力七个方面考虑进行区域防洪减灾能力评价。谢礼立,张风华等(2004,2006)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震后恢复时间为评价准则,建立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高庆华等人(2006)区分了减灾基础能力与基础减灾能力两种概念,指出后者为支撑社会减灾系统的社会基础能力,给出了减灾基础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上述工作中可以看出,防灾减灾能力的内涵涉及到承灾体脆弱性、恢复力、承灾能力,以及孕灾环境的部分属性。
按照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2009)的定义,“暴露是指位于危险地区易于受到损害的人员、财产、系统或其它成分,可以用某个地区有多少人或多少类资产来衡量暴露元素”。有的学者将暴露性作为承灾体脆弱性的组成部分来考虑,如于汐等(2010)认为脆弱性可分为物理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环境脆弱性,其中物理脆弱性包含了对暴露性的考虑。事实上,在各种灾害风险概念模型和评估方法中,暴露性有时候是脆弱性的组成部分,有时候是与脆弱性并列的变量指标。笔者认为暴露性不是承灾体的固有属性,根据灾害种类和强度的不同,暴露程度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暴露性不属于承灾体的脆弱性,但是可以看成是灾害系统脆弱性的一部分。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原创,侵权必究,支持赞,欢迎交流。

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

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

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一、地震灾害1. 地震地震又称地动、震动,是地壳能量快速释放引起的震动,是产生地震波的自然现象。

2. 地震的特点①地震的大小: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他有大有小,大可以达到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小可以小到人体根本感觉不到、只有灵敏的仪器才能记录到。

地震的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多。

②地震带:由全球地震震中分布图可以归纳,地震主要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

3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

3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


人口 公共基 础设施 经济
密度
农业经 济用地
居民建 筑物


承灾体的暴露是指暴露在致灾因子影响范 围之内的承灾体(如房屋、人口、道路、 室内财产等)数量或者价值。 承灾体的暴露取决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 区域内承灾体总量

承载体敏感性是指由承载体本身的物理特 性决定的接受一定强度的打击后受到损失 的难易程度。

产生于社会生活结构,而不是致灾条件或 偶然变化。 “脆弱性综合症”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千万不要走楼梯,因楼梯与建筑 物摇晃频率不同,楼梯和大楼的结构 物会不断发生个别碰撞。人在楼梯上 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会造成很 恐怖的毁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 要远离楼梯,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断 裂,还会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 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 筑物。靠近墙的外侧远比内侧要好。 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 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
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
灾害是指人类生存、生产环境因子
的异变给人类及其社会带来的灾难。 孕灾环境 承灾体
致灾因子
什么是承灾体? 承灾体脆弱性
暴露 程度 脆弱性 因素 社会经 济因素
敏感性
结构性 脆弱



人口密度指数 人口年龄结构指数 经济密度指数 k1SPOP S k S iK k l 建筑物密度指数 L S POP length 1 GDP 2 2 n n length POP h elder child low H K land E P L R E P d 公路敏感性指数 vul vul vul (d age )d vul POP S S S S POP S K S d area 生命线工程密度指数 区域疏散脆弱性指数 精细化土地类型易损指数

灾害地理学复习总结

灾害地理学复习总结

一、主要名词术语1、灾害:是指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灾祸的自然与人为现象和过程。

2、自然灾害: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产生的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3、灾害系统则是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

4、灾害链就是一系列灾害因成因上有关联而相继发生的现象,还包括出现某种灾害以后使另一种灾害不在发生的情况。

5、灾害群—是指灾害在空间上群聚与时间上群发的现象,是灾害时空方面的两个标识6、灾害群发——由于灾害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结果产生了灾害在时间上众灾丛生与少发现象,把这种现象称为灾害群发。

7、干旱——由于较长时间内无雨或少雨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8、旱涝指数I=某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年降水量标准差。

9、寒潮——指高纬度地区聚集的强冷空气南侵造成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并伴有大风、大雪、霜冻等特殊天气现象。

10、孕灾环境——包括孕育产生灾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孕灾环境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物质文化(人类—技术)圈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11、致灾因子——指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异变因子。

12、承灾体——指各种致灾因子作用的对象,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

13、灾情——指在一定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条件下,因灾导致某个区域内,在一定时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14、自然灾害风险——是指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强度的可能性。

15、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对尚未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各种可能性分析,称为自然灾害风险分析。

16、自然灾害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是指通过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的手段,对尚未发生的自然灾害之致灾因子强度、受灾程度,进行评定(Assessment)和估计(Estimate)。

17、自然致灾因子多度(HD)——指自然致灾因子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性程度,18、自然致灾因子相对强度(Hi)——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的相对破坏或毁坏能力的程度19、自然致灾因子被灾指数(HC)——各种致灾因子影响面积的百分比20、自然灾害成灾多度(DD)——指自然灾害灾种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性程度21、自然灾害频次(DF)——一定区域内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22、脆弱性评价——面对自然灾害袭击时易于受灾的程度评价23、自然灾害损失评估——评估风险区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同强度自然灾害给风险区造成的可能后果,即可能遭受的实际损失。

珠江三角洲地面塌陷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面塌陷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面塌陷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分析董好刚【摘要】地面塌陷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

地面塌陷灾害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多样,承灾体脆弱,灾害后果严重。

多雨的气候背景、活动断裂构造、广布的隐伏岩溶和淤泥以及剧烈的人类活动构成地面塌陷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致灾因子包括岩溶的发育程度、覆盖层特征、地形地貌、强降雨或重干旱气候特征等;人为因素致灾因子主要指人类活动因素,如加载和排水等。

%Ground collapse is one of the major typ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cities of Pearl River Delta. The types of ground collapse include karst collapse and engineering collapse. The formative environment of ground collapse disaster is complex, disaster-inducing factors are various, hazard bearing body is vulnerable and its con-sequences are serious. Human factors arthemain cause of the ground collapse. The karst collapse is mainly due to excessively pumping groundwater, mining oheavy rains. Engineering collapse is mainly due to engineering activi-ties, such as drainage, dewatering, artificial loading, artificial vibration, excavating, surface water seepage and subway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6页(P291-296)【关键词】地面塌陷;时空分布;成灾机制;珠江三角洲【作者】董好刚【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6;P597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南,地处海陆结合部,地质环境复杂,淤泥质软土广布,地面塌陷是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1]。

灾害学复习总结

灾害学复习总结

灾害学概论应急管理的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应急资源保障体系、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1.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应急管理的基础,考虑到灾害应急管理的突发性与偶然性特点,区域应急灾害管理组织体系一般应设计为动态联动组织,并遵守“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以及“完备性与协调性”原则,形成“纵向一条线,横向一个面”的组织格局。

2,。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法制建设是应急管理体系到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合理合理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

世界为了减轻灾害的损失,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保护公众生命和财产,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3.应急资源保障体系应急资源保障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物质保证。

一)人力资源(为整个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是促进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

)1.应急管理人员的构成2.应急人员的配备规划3.应急人员的培训4.应急人员的协调(二)物资资源保障1.应急物资的筹备2.应急物资的储备3.应急物资的分配和配置4.应急物资的调度和运输(三)资金保障费用浩大—应急资金的筹措需要广开财路应急资金管理-应急资金财政预算、应急资金费用估算四、应急救援技术体系(一)应急信息平台纵向:国家、省、市、县四级系统横向:五大平台、五大数据库、四个中心、四类应用、重点信息工程和两大保证体系。

五大平台:网络通讯平台、应急联动平台、专题应急系统、空间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

四个中心:身份认证中心、资源管理中心、应急服务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

四类应用:电子政务应用、社会公众应用、经济运行应用和城市运营应用重点信息工程:交通安全、活在消防、抗洪抢险、地质灾害、地震救灾、化学安全、公共卫生、公共反恐等两大保证体系:安全、组织、人才保证体系,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保证体系(二)应急救援技术危险性、技术性,分为应急救援一般技术、事故处置技术、事故现场清理技术。

五、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一)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1.编制目的规范救灾工作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整合、发挥各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的合力建立新的救灾运行机制,提高救灾工作整体水平2.编制依据主要是与灾害管理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府条例等规章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地震时,在车内的人会被路边 坠落的物体砸伤。其实,他们可简单 地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 车边就可以了。所有被压垮的车辆旁 边都有一个3英尺高的空间,除非车 辆是被物体垂直落下
在报社或办公室里堆有很多报 纸的地方,通常会好些,因为报纸不 受挤压。在纸堆旁可找到一个比较大 的空间
洪水的益处
有的河流洪水也给人类带来一些利益,如 尼罗河洪水定期泛滥给下游三角洲平原农 田淤积肥沃的泥沙,有利于农业生产。
水循环
海啸
通常由海底地震引发 海啸是很少发生的事件 可预警
火山
火 山 的 喷 发
火山的形状
火山的威胁
火山危险区
类型 名称 1 极端危险 2 高度危险
距离
威胁
0~100码
154-177
30.6
6~8
其他建筑:对屋顶
材料、门窗造成某
种损害
3
178-209
植被:大树被吹倒;
41.0
9~12
其他建筑:对小型 建筑造成结构性的
损害
4
210-249
其他建筑:对屋顶
57.2
13~18
材料、门窗造成普 遍性损害,许多屋
顶坍塌
5
>250
81.3
>18
有些建筑完全垮塌
山火
洪水
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 雹霜,一害也、厉(瘟疫),一 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 五害之首,水最为大。
☆ 气象致灾因子
☆ 水文致灾因子
☆ 地质灾害
☆ 地质灾害
火山 地震
技术致灾因子
强风暴
龙卷风
飓风
萨菲尔-辛普
风速
森飓风
(公里/小时)
速压 (磅/平方英尺)
风暴潮 (英尺)
风的影响
植被:对树叶造成
某种损害;
1
119-153
19.0
4~5
其他建筑:很少或
没有损害
植被:许多树木被
吹到;
2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电 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 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 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大楼倒塌时,被发现很多人 在门口死亡。这是怎麼回事?如 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 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 砸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 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麼样, 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千万不要走楼梯,因楼梯与建筑 物摇晃频率不同,楼梯和大楼的结构 物会不断发生个别碰撞。人在楼梯上 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会造成很 恐怖的毁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 要远离楼梯,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断 裂,还会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
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 筑物。靠近墙的外侧远比内侧要好。 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 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 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 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 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 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 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 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 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 要少得多
如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 上,你只要简单地滚下床。床的周 围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
高度危险的高温、火山灰、 熔岩、气体、滚石和抛射物
100~300码 高度危险的抛射物
3 中度危险 300~3000码 高度危险的抛射物
4 低度危险 2~6英里 高度危险的抛射物
5
安全
>6英里 高度危险的抛射物
地震
地震自救
发生地震应注意的事项
不要惊慌,伏而待定 不要站在窗户边或阳台上 不要跳楼、跳车或破窗而出 不要乘坐电梯 不要因寻找衣服、财物耽误逃生时间 不要躲避在电线杆、路灯、烟囱、高大建筑物、立
区域疏散脆弱性指数
精细化土地类型易损指数
本节课结束,谢谢
主要致灾因子导言
每一种致灾因子都有不同的产 生原因和结果,并且每一类致灾因 子都有一系列不同的特点。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环境致灾因 子。
•气象致灾因子 •水文致灾因子 •地质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
爆炸物、易燃 物、有毒化学 品、放射性物 质和生物灾害。
暴露程度
承灾体的暴露是指暴露在致灾因子影响范 围之内的承灾体(如房屋、人口、道路、 室内财产等)数量或者价值。
承灾体的暴露取决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 区域内承灾体总量
敏感性
承载体敏感性是指由承载体本身的物理特 性决定的接受一定强度的打击后受到损失 的难易程度。
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
灾害
灾害是指人类生存、生产环境因子 的异变给人类及其社会带来的灾难。 孕灾环境
承灾体 致灾因子
承灾体 什么是承灾体? 承灾体脆弱性
承灾体脆弱性分析
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
人口密度指数
人口年龄结构指数
经济密度指数
建 公 生筑路 命K 敏线物la感工密n Pd Pvu性程度El (dLaRv指 密指HgEuevk vl)ud数 度数u1 ldlS 指P 1P数O PGiOKLP Sk DSeSlKOllSSPd l2 leaeeoPP hS nrdnrwgeO 2 PtatS hhP SP O L Pch ildknSn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当建筑物倒下时,每个只 「蹲下和掩护」的人都几乎全 被压死了。而那些躲到物体, 如桌子,或汽车下躲避的人也 总是受到了重伤或死亡
地震时,应蜷缩起身体, 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即便是 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便可做到。 靠近一个物体,一个沙发,或 一个大物体,结果它仅受到轻 微的挤压
交桥、玻璃建筑物、大型广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 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
地震自救
“救命三角”求生实验
实验模拟摧毁了一座学校,和一个里面有20个人体 模型的房屋。10个人体模型用“蹲下和掩护”方法,另 外10个模型使用 “救命三角”的求生方法
结果显示那些用“蹲下和掩护”方法的人存活率是" 零",而那些使用“救命三角”的人能够达到100%存活 率
《管子·度地篇》
什么是洪水?
洪水通常是指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 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 增加或水位迅速上涨的水流现象。
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溢流的现象的总 称。
什么是洪灾?
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 雨 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 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 导致泛滥的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