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光栅

合集下载

全息术(光栅、照相)

全息术(光栅、照相)

简介全息的意义是记录物光波的全部信息。

自从20世纪60年代激光出现以来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它包含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计量两大内容。

全息照相的种类很多,按一定分类法有:同轴全息图、离轴全息图、菲涅耳全息图和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等等。

本实验主要包括两项基本全息照相实验:(一)全息光栅:可以看成基元全息图,当参考光波和物光波都是点光源且与全息干板对称放置时可以在干板上形成平行直条纹图形,采用线性曝光可以得到正弦振幅型全息光栅。

(二)三维全息:通过干涉将漫反射物体的三维信息记录在全息干板上,再通过原光路衍射得到与原物体完全相似的物光波。

本实验的意义是让学生通过这两个实验,掌握全息照相的基本技术,更深刻地认识光的相干条件的物理意义,初步了解全息术的基本理论。

全息光栅光路图全息照相光路图教学重点1.使学生学会全息照相的干涉记录和衍射再现的技术手段。

2.使学生较深刻理解全息照相的本质。

3.使学生了解全息照相的应用。

教学难点1.拍摄高质量的全息图的技术关键。

2.全息图的衍射效率。

自测题1.(1)全息照相通过条纹的对比度记录了物体的强度分布信息。

(2)全息照相通过条纹的深浅记录了物体的强度分布信息。

2.(1)拍摄物体的三维全息图时分束板的透过率为50%(2)拍摄物体的三维全息图时分束板的透过率为5%。

3.在拍摄全息图时所用的扩束镜为(1)长焦距透镜(2)短焦距透镜。

4.如果全息图被打坏了,取一小块再现看到(1)不完整的像(2)较小的像。

思考题1.用细激光束垂直照射拍好的全息光栅,如能在垂直的白墙上看到五个亮点,说明什么问题?2.如果想拍摄一个100线/mm的全息光栅应如何布置光路?3.怎样测量全息光栅的衍射效率?4.为什么拍摄物体的三维全息图要求干板的分辨率在1500线/mm以上?。

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题目: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全息光栅的原理和制作过程;2. 学会使用光刻技术制作全息光栅。

二、实验原理:1. 全息光栅的原理: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制作出来的一种光栅。

通过将物体的光波信息记录在光敏材料中,再利用干涉光生成全息图像。

2. 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制作全息光栅一般分为记录、制版和重建三个步骤。

其中,记录步骤是将物体的光波信息记录在光敏材料上,制版步骤是通过光刻技术将光敏材料进行蚀刻形成光栅,重建步骤是利用激光光源将原始物体的光波信息还原出来。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反射式全息光栅制作实验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光学元件(分束器、镜片、光栅等)、全息光栅制作材料(光敏材料、显影液等)等。

2. 光刻设备:包括光源、掩膜、显影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调整实验装置,保证激光光源的稳定输出和光学元件的合适位置。

2. 光敏材料涂覆:将光敏材料涂覆到玻璃基片上,形成一层薄膜。

3. 曝光记录:将物体放置在光敏材料前,调节光源的照射时间和强度,使光波信息被记录到光敏材料中。

4. 显影:将曝光后的光敏材料放入显影液中,显影液会溶解掉未曝光的区域,形成全息图像。

5. 激光刻蚀:将显影后的光敏材料放入光刻设备中,通过光刻技术进行蚀刻,形成全息光栅。

6. 全息光栅测试:使用激光光源将全息光栅照射,观察重建出的全息图像。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制作和测试,成功制得一张全息光栅。

在激光照射下,能够清晰重建出原始物体的光波信息,形成全息图像。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对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全息光栅制作技术具有很高的科学和工程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大量的光学领域,如显示、存储等。

在实验过程中,还学到了光刻技术的应用,充分感受到了光学技术的魅力。

实验中还发现了一些操作和调试中的问题,对操作技巧和设备调整有了更好的认识。

通过这次实验,加深了对全息光栅制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全息光栅透射光栅

什么是全息光栅透射光栅
在暗绿灯下观察出现 黑色斑纹即可
干燥
停显
水洗
脱水
定影
F-5定影液 5-10min
水洗
冷风
在照相暗室中,可在暗绿灯下操作,整个过程 不能用手触摸全息干版的表面。
三维全息术光路图
反射镜
被摄物体
扩束镜
激 光 器

参考光R 5%

扩束镜
1 lO
-
1 lR
-
x0 lO
-
xR lR

实验步骤
1 光路调节
(1)激光经分束后,物光与参考光光束高度基本相同且光程大致相等。 物光光程:分束镜-反射镜-扩束镜-被摄物-感光片; 参考光光程:分束镜-反射镜-扩束镜-感光片。
(2)物光与参考光的夹角 (3)感光片位置,物光与参考光的光强比
1948年Gabor提出了全息术的概念, 197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年Maiman研制成功了红宝石激 Dennis Gabor 光器,激光器的诞生使得全息术迅速发展
1961年Javan等研制成功氦氖激光器 1962年Leith和Uptnieks提出了离轴全息图,全息
术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近60年来,全息术的研究日趋深入,已成为近代
全息图能完全再现原物的波前,因而能观察 到一幅非常逼真的立体图像。
全息照相是干涉,因此要求光源有很高的相干 性。光源的相干长度越大、波前上相干区越大, 就能越有效地实现全息照相。
普通照相过程是以几何光学的 规律为基础的。
普通照相底片记录的仅是物体 各点的光强(或振幅)。
普通照相过程中物像之间是点 点对应的关系,即一个物点对 应像平面中的一个像点。
三级物理实验
全息术

全息光栅的原理及应用

全息光栅的原理及应用

全息光栅的原理及应用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制作的光学元件。

它由互相平行且间距规则的激光刻蚀或光敏材料制成的平面条纹组成,能够将光以更为复杂的方式分离、分解或重构。

全息光栅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

干涉是波的叠加现象,当两个或多个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干涉形成新的波。

而衍射是光通过物体边缘或孔口时发生的现象,光会绕过物体并呈现出波纹状分布。

全息光栅通过精确的光栅间距和衍射的干涉,能够记录并再现复杂的波前信息。

在光学中,全息光栅可分为振幅全息和相位全息两种类型。

振幅全息使用物体对光的振幅信息进行编码,而相位全息则编码了物体对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

制作全息光栅的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有一个用于干涉和衍射的光源,常用的光源为激光。

其次,选择合适的光敏材料,并将物体放置在光敏材料的一侧。

将光束分为两路,一路直接照射到光敏材料上,作为参考光。

另一路光束经过物体,形成物体光。

参考光和物体光在光敏材料上发生干涉。

最后,将光敏材料进行显影,即可制作出全息光栅。

全息光栅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全息术:全息术将物体的三维图像记录在全息光栅中,观察者可以通过照明光源观看物体的真实三维图像。

全息术在医学诊断、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全息光存储:全息光存储技术利用全息光栅记录和存储大量的信息。

相比传统的光存储介质,全息光存储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快的读写速度。

3. 激光干涉测量:全息光栅可以用于激光干涉测量,通过测量光束的干涉图样,可以得到被测物体的形状、表面粗糙度等参数。

4. 光谱仪:全息光栅可以用作光谱仪中的光栅元件,通过衍射光的波长和角度关系,实现对光谱的分析和检测。

5. 显示技术:全息光栅可以用于头盔展示设备、护目镜或汽车仪表盘中的头上显示。

通过光的衍射,可以呈现出立体的图像,增强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全息光栅是一种能够通过光的干涉和衍射记录和再现复杂光波的光学元件。

全息光栅制作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制作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制作实验报告一. 引言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衍射现象制作出的光学元件,具有复杂的衍射效果。

全息光栅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储存以及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使用光敏材料和激光束来制作一个全息光栅。

二. 实验原理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包括露光、显影、定影和电镀。

首先,选取一个光敏材料作为全息光栅的基底,并将其加工成光滑的表面。

然后,利用激光束照射光敏材料,形成光栅的干涉图样。

接下来,使用显影液将暴露于光的区域显影出来,形成明暗交替的条纹。

之后,将样品进行定影,使得光栅图案稳定下来。

最后,进行电镀,以增强光栅的耐久性和强度。

三. 实验步骤1. 准备光敏材料选择一块透明的光敏材料作为光栅的基底,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样品。

保持样品表面的干净,以免对制作过程产生影响。

2. 显影预处理将样品浸泡在显影液中,保持一定时间,以去除光敏材料表面的杂质。

然后,用去离子水或酒精洗净样品,并在无尘的环境中晾干。

3. 光栅制作将样品放置在光源下方的平台上,调节光源的角度和位置,使得激光束垂直照射在样品中心的位置。

开启激光源,照射样品,待干涉条纹稳定后,关闭激光源。

4. 显影将样品放入显影液中,保持一定时间,使得经过照射的区域显影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暗条纹逐渐清晰可见。

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样品,以停止显影过程。

5. 定影将样品放入定影液中,保持一定时间,以稳定光栅图案。

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样品,以停止定影过程。

6. 电镀将样品进行电镀,以增强光栅的耐久性和强度。

首先,在电镀槽中加入适当的电镀液,将样品放入槽中,并连接电源。

根据电镀液的要求,设置合适的电流和镀层厚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完成电镀后,取出样品,用去离子水洗净并晾干。

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步骤制作的全息光栅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暗交替的条纹图案。

这些条纹图案是由于光的干涉效应所产生的。

全息光栅可以通过光的衍射现象实现对入射光的分光和分束,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它具有高分辨率、大存储容量和并行处理等优点,在光学信息处理、光学成像、光学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全息光栅的原理是基于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现象,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全息光栅的原理。

全息光栅是通过记录和再现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来实现的。

在光的干涉实验中,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现象,产生干涉条纹。

而全息光栅是将被记录的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同时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三维信息的存储和再现。

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包括记录和再现两个步骤,记录时需要将被记录的物体和参考光波进行干涉,再现时则是通过照射参考光波来再现被记录物体的信息。

在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中,记录时需要将被记录的物体和参考光波进行干涉。

被记录的物体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图像。

当被记录的物体和参考光波进行干涉时,记录介质上就会形成干涉图样,这个过程就是记录的过程。

在再现的过程中,通过照射参考光波,就可以再现被记录物体的信息,这时就可以看到原始物体的全息图像。

全息光栅的原理是基于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现象,因此在全息光栅中,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现象起着关键作用。

光的波动性使得光波能够记录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而干涉衍射现象则使得这些信息能够被记录下来,并且在再现时能够还原出原始物体的信息。

全息光栅具有高分辨率、大存储容量和并行处理等优点。

由于全息光栅可以记录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因此它具有比传统光学元件更高的分辨率。

同时,全息光栅还具有比较大的存储容量,可以同时记录多个全息图像,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照明条件来实现并行处理。

这些优点使得全息光栅在光学信息处理、光学成像、光学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它的原理是基于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现象。

全息光栅具有高分辨率、大存储容量和并行处理等优点,在光学信息处理、光学成像、光学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全息光栅的原理及应用

全息光栅的原理及应用

全息光栅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在光学领域中,全息光栅是一种经典的光学元件。

它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实现对光波的调制和解调,可以用于实现信息的存储、光学显微镜、光谱分析等多种应用。

本文将介绍全息光栅的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2. 全息光栅的原理全息光栅的原理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

它可以将光波分成两个互相垂直的波束,其中一个称为参考波,另一个称为物波。

当参考波和物波相交时,它们会产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全息光栅通过改变物波的相位和振幅来调制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从而实现对光波的调制和解调。

具体来说,全息光栅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适当的光敏材料:通常选择具有高光敏度和稳定性的材料,如全息光胶、硝酸纤维素等。

2.录制全息图:使用激光束将参考波和物波照射到光敏材料上,形成全息图。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会对物波进行衍射,从而记录下物体的光场信息。

3.重建全息图:将参考波重新照射到光敏材料上,通过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重建物体的光场信息。

4.解调光场信息:使用适当的光学元件将重建的光场信息解析出来,得到物体的形状和信息。

全息光栅的原理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但出于简单和易于理解的目的,本文将不深入讨论数学模型。

3. 全息光栅的应用全息光栅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光学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全息光学存储器:全息光栅的制备过程中可以记录大量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解调过程将信息完整地提取出来。

因此,全息光栅被广泛应用于全息光学存储器中,可以实现高容量、高速度的信息存储和读取。

•光学显微镜:全息光栅可以用于制备超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

通过在全息光栅上记录样品的光场信息,并通过解调过程提取出样品的细节信息,可以获得比传统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

•光谱分析:全息光栅可以通过分析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来分析样品的光谱特性。

通过将样品的光场信息记录在全息光栅上,并使用适当的光学元件解调,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是一种基于光的干涉的技术,它可以记录和重现三维物体的信息。

全息光栅是由两个或多个光波通过干涉形成的一种周期性的折射或衍射结构。

全息光栅可以将光波分成两个成分,分别为参考光波和物体光波。

在全息光栅的形成过程中,光波经过分束器被分成参考光波和物体光波。

参考光波直接照射到光敏材料上,它提供了一个参照光源。

物体光波经过与光敏材料接触的物体后,再与参考光波相遇。

在相遇的地方,它们发生干涉,形成一种叠加的干涉图案。

这个干涉图案被记录在光敏材料中,通常是一种具有光敏性质的透明薄膜。

在记录过程中,光敏材料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使得对光波的干涉图案得以固定。

当我们想要重现记录的物体时,我们将参考光源再次照射到记录的全息光栅上。

参考光通过全息光栅后,会被折射或衍射成为原始物体光波的大小和相位,从而呈现出原始物体的三维信息。

全息光栅的原理是基于干涉的,根据光波的波动性质,干涉可以使光波的振幅和相位发生变化。

通过对干涉的控制,我们可以记录和重现物体的三维信息,实现全息成像。

全息光栅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在3D显示、光学信息存储等领域。

全息光栅的曝光方法及曝光光路

全息光栅的曝光方法及曝光光路

全息光栅的曝光方法及曝光光路
全息光栅是一种针对光场处理的技术,它使用定向的周期性表面
来处理和重构光信号,可以在多个维度编码信息。

全息光栅曝光方法
是将位置特定的阵列布点到曝光材料上,一般以水平方向为主,使用
全息光栅技术,可以模拟出不同的叠加传输和复杂的有序结构的模型,以及具有多维属性的三维形状,并且人眼和计算机可以检测元素的位
置及尺寸和形状规则。

全息光栅的曝光光路主要由激发源和照明光源组成,可以是近红
外光源或者激光光源,激发源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符合曝光材料的
特定需求,例如在使用激光刻蚀映像曝光材料时需要更强的激发源;
随后将光源通过反射镜或者折射镜导入到全息光栅,这种光栅可以根
据曝光材料的特性和照明情况来调节。

finally将曝光光路下面的曝
光材料去曝光,完成后即可获得照片图像。

全息光栅的曝光方法和曝光光路的特点是简单易行,除了直接把
光照射到曝光材料,其它的都是采用反射镜和折射镜,通过它们来精
确对准照射方向,使光线能够均匀的投射到曝光材料上,可以在多维
度上把元素编码,从而达到更加完美的曝光效果。

全息光栅的设计制作

全息光栅的设计制作

全息光栅的设计制作光栅是重要的分光元件之一, 由于它的分辨率优于棱镜, 因而许多光学仪器中都采用光栅代替棱镜作为分光的主要元件, 如单色仪、光谱仪、摄谱仪等。

此外, 光栅在现代光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如光通信中用作光耦合器、光互连中用作互连元件、激光器用作选频元件、光信息处理用作编码器、调制器、滤波器等等。

全息光栅制作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全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 因其具有传统刻划光栅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 全息光栅在某些方面已经取代刻划光栅, 在光栅家族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实验目的]1.掌握用全息方法制作光栅的基本原理;2.掌握全息实验光路的基本调节方法和一维光栅的制作技巧;3.了解全息光栅的基本特性和测试方法;4.初步了解全息记录介质—卤化银乳胶的特性和干板的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全息防震平台(2m ×1.5m ), He-Ne 激光器, 反射镜(若干), 分束镜, 针孔滤波器, 干板架, 全息干板。

[实验原理]一. 全息光栅制作原理由光的干涉原理可知, 两束平行的相干光干涉, 干涉场是一组明暗相间的等间隔的平面族, 其周期由两束平行光的夹角和光波波长所确定。

若将全息记录干板置于该干涉场中, 则干板上记录到的干涉条纹将呈等间隔的平行直线条纹, 这就是全息光栅。

设两束平行光与光轴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 光波波长为λ, 显然, 干板记录的全息光栅的透射率应该呈余弦函数分布, 称为余弦光栅。

⎪⎭⎫ ⎝⎛-=⎥⎦⎤⎢⎣⎡⎪⎭⎫ ⎝⎛-+=⎪⎪⎭⎫ ⎝⎛++===⎪⎪⎭⎫ ⎝⎛+=+===---x U x U e e U UU U I e e U U U U e U U e U U x j x j x j x j x j x j λθθπλθθπλθθπλθθπλθπλθπλθπλθπ212202120sin sin 2sin sin 220*2sin 2sin2021sin 202sin 201sin sin cos 4sin sin 2cos 122;;;21212121由干涉原理可知, 全息光栅常数d 由下式确定:πλθθπ=-d 21sin sin ;LD d f ≈--==21210sin sin ;sin sin 1θθλθθ ;;0λλDL d L D f ==或f 0是光栅空间频率, 表征了光栅线密度特性, 其单位通常用“lp/mm ” (lp 表示“线对”, 指一条亮纹和一条暗纹构成的一个“线对”, 对应光栅的一个周期)。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来记录和再现物体的三维形象的光学元件。

全息光栅的原理是基于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通过记录和再现物体的全息图来实现。

全息光栅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3D成像、光学存储、安全防伪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全息光栅的原理及其应用。

全息光栅的原理。

全息光栅的原理是基于两束相干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

当一束激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反射或透过的光波与参考光波相互干涉,形成了全息图。

全息图记录了物体表面的光学信息,包括振幅和相位信息。

在再现时,通过将参考光波照射到全息图上,可以再现出物体的三维形象。

全息光栅的原理可以用干涉和衍射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在干涉中,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决定了干涉条纹的位置和亮度。

而在衍射中,物体的全息图通过衍射产生了物体的三维形象。

因此,全息光栅的原理是基于干涉和衍射的复杂光学效应来实现的。

全息光栅的应用。

全息光栅在3D成像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全息光栅技术,可以实现真实感观的三维成像,使观察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获得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

这在医学影像、虚拟现实、电影制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全息光栅还在光学存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利用全息光栅的高密度信息存储能力,可以实现大容量、高速度的光学存储器件,为信息技术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安全防伪方面,全息光栅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全息光栅技术,可以制作出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防伪标签,用于防伪、溯源和品牌保护等方面。

总结。

全息光栅作为一种利用光学干涉和衍射效应来实现物体三维成像的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全息光栅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推动光学技术的发展,拓展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息光栅技术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来记录和再现三维图像的光学元件。

它的原理基于光的波动性质,通过记录物体的全息图像,可以实现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光源条件下再现出真实的三维图像。

全息光栅在全息显示、光学存储、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全息光栅的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记录和再现两个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看全息光栅的记录原理。

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并被散射时,部分光波会直接反射回来,而另一部分光波会被物体表面所散射。

这些散射光波会和直射光波相互干涉,形成一种包含了物体表面形貌信息的干涉图样。

这种干涉图样被称为全息图像。

接下来是全息光栅的再现原理。

在再现过程中,需要使用同样的波长和相干光源来照射全息图像。

当光波通过全息图像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将记录时的物体形貌信息重新还原出来,形成一个与实际物体几乎完全一致的三维图像。

这就是全息光栅再现的原理。

全息光栅的原理基于光的波动性质,因此在记录和再现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干光源。

这是因为只有相干光才能保持光的相位信息,从而实现干涉和衍射效应。

另外,全息光栅的记录过程需要使用一个光栅作为记录介质,这个光栅通常是由高分辨率的光学材料制成,能够记录下非常精细的干涉图样。

在再现过程中,需要使用同样的波长和相干光源来照射全息图像,以保证再现出的三维图像与实际物体一致。

总的来说,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来记录和再现三维图像的光学元件。

它的原理基于光的波动性质,通过记录物体的全息图像,可以实现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光源条件下再现出真实的三维图像。

全息光栅在全息显示、光学存储、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希望本文对全息光栅的原理有所帮助。

全息光栅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全息光栅的制作与测量实验日期:2023年11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全息光栅的制作原理。

2. 掌握全息光栅的制作方法。

3. 学习使用光学仪器测量光栅常数。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光栅常数。

实验原理: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

它通过记录和再现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从而实现光波的精确复现。

在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两束相干光束,一束作为参考光束,另一束作为物光束。

两束光束在记录介质上相遇并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经过适当的曝光、显影、定影等过程,最终制成全息光栅。

实验仪器:1. 全息干板2. 半导体激光器3. 分束镜4. 扩束镜5. 反射镜6. 准直透镜7. 针孔滤波器8. 光栅常数测量显微镜9. 计算器实验步骤:1. 将全息干板固定在实验平台上,确保其表面平整。

2. 使用分束镜将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束,另一束作为物光束。

3. 将扩束镜安装在参考光束的路径上,使参考光束均匀照射在全息干板上。

4. 将准直透镜安装在物光束的路径上,使物光束经过准直后照射在全息干板上。

5. 调整分束镜和准直透镜的位置,使参考光束和物光束在全息干板上相遇并发生干涉。

6. 通过针孔滤波器将全息干板上的干涉条纹聚焦到白屏上。

7. 使用光栅常数测量显微镜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出光栅常数。

8.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1. 全息光栅成功制成,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2.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出光栅常数为d=0.5mm。

数据分析与讨论:1. 光栅常数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参考光束和物光束的夹角,以保证干涉条纹的清晰度。

3. 光栅常数的测量结果受测量仪器和操作者的影响,需要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全息光栅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学习了使用光学仪器测量光栅常数的方法。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原理

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记录和再现三维图像的技术。

它的原理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1.干涉: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
会发生干涉,形成交替的明暗条纹。

2.全息记录: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一束称为"参考光"的光源,将它分为
两部分:一部分直接照射到感光介质上,另一部分照射到被记录物体上并反射回来。

这两束光波在感光介质上相遇并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3.干涉图案记录:感光介质(例如光敏胶片或光敏材料)会记录下干涉条纹的空间分布情
况。

这样,被记录物体的全部信息都以干涉图案的形式嵌入到感光介质中。

4.再现:再现全息图时,使用与记录时相同的参考光照射到已记录的感光介质上。

感光介
质会根据记录时的干涉图案,将光波重新散射出来。

5.三维图像形成:当再现光波与参考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形成与被记录物体完
全相同的波前。

由于干涉是基于波的相位信息,因此再现的光波能够准确地重建出被记录物体的三维图像,包括深度、形状和颜色等细节。

通过全息光栅技术,可以实现真实感十足的三维图像再现,其应用领域包括全息显示、光学存储、光学显微镜等。

制作全息光栅实验报告

制作全息光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全息光栅的制作原理和过程;2. 掌握全息光栅的拍摄和冲洗技术;3. 测量全息光栅的光栅常数,分析误差;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原理制作的光学元件。

当单色平行光通过全息光栅时,会发生衍射和干涉,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这些条纹称为光栅条纹。

光栅条纹的位置与光的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光在光栅上形成的光栅条纹位置不同,从而实现光的色散。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全息干板、激光器、白屏、分光计、显微镜、照相机、显影液、定影液等;2. 实验材料:全息干板、激光光源、白屏、显影液、定影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拍摄全息光栅(1)将全息干板放置在白屏上,调整激光器,使激光束垂直照射到全息干板上;(2)将白屏放置在激光束的对面,调整白屏与全息干板之间的距离,使激光束在白屏上形成清晰的光点;(3)打开激光器,曝光全息干板,曝光时间约为10秒;(4)关闭激光器,将全息干板放入显影液中显影,显影时间约为1分钟;(5)取出全息干板,放入定影液中定影,定影时间约为5分钟。

2. 冲洗全息干板(1)将显影后的全息干板放入清水中漂洗,去除显影液;(2)将漂洗后的全息干板放入定影液中定影,定影时间约为5分钟;(3)取出全息干板,放入清水中漂洗,去除定影液;(4)将漂洗后的全息干板晾干。

3. 测量光栅常数(1)将制作好的全息光栅放置在显微镜下,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光栅条纹清晰可见;(2)使用分光计测量光栅条纹的间距,根据光栅方程d·sin k = m·λ,计算出光栅常数d。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栅常数测量结果:d = 5.6μm;2. 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精度和操作误差,光栅常数测量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六、实验总结1. 全息光栅的制作原理和过程较为简单,但需要注意曝光时间、显影时间和定影时间的控制;2. 光栅常数的测量需要使用分光计和显微镜,操作过程中要确保仪器精度和操作规范;3.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全息光栅的制作和测量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全息光栅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实验报告全息光栅实验报告引言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记录和再现三维图像的技术。

它具有高分辨率、大视角、真实感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全息术、光学存储、光学显微镜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制作全息光栅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包括激光器、全息光栅片、光敏材料等。

2. 制备全息光栅将光敏材料涂在全息光栅片的一侧,并在黑暗环境中等待光敏材料干燥。

3. 激光照射将激光器对准全息光栅片的光敏材料侧,以一定的角度照射。

注意保持光束的稳定和聚焦。

4. 干燥处理将照射过的全息光栅片放置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干燥处理。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光敏材料中的干涉图样固定下来。

5. 反射光栅将全息光栅片放置在光源旁边,用另一束激光照射到全息光栅片上。

观察到反射出的光束,可以看到干涉条纹的形成。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制作了一张全息光栅。

在反射光栅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的干涉效应产生的,通过调整光束的角度和波长,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干涉条纹。

讨论与分析全息光栅的原理是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

在制备全息光栅时,光敏材料的光敏性质使其能够记录下光的干涉图样。

当激光照射到光敏材料上时,光束会与光栅的周期结构相互作用,形成干涉条纹。

通过干涉条纹的记录和再现,我们可以实现对三维图像的捕捉和显示。

全息光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全息术中,全息光栅可以用来记录和再现真实物体的三维图像,使观察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在光学存储领域,全息光栅可以用来储存大量的信息,并具有高密度、高速度的读写能力。

此外,全息光栅还可以应用于光学显微镜,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真实的观察效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全息光栅的制备过程和原理。

全息光栅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全息光栅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体全息液晶光栅原理

体全息液晶光栅原理

体全息液晶光栅原理全息液晶光栅是一种基于液晶技术的光学元件,利用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来调制光的相位,实现光的干涉和衍射,从而产生全息图像。

全息液晶光栅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在光学、显示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全息液晶光栅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通过在液晶层中施加电场,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光的相位。

液晶分子在不同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取向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光的相位发生改变。

当光通过液晶层时,受到液晶分子的调制,光的相位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干涉和衍射效应。

全息液晶光栅的结构通常由两个平行的透明电极层组成,中间夹有液晶层。

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式可以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

当电场施加到液晶层时,液晶分子会重新排列,形成一种特定的光栅结构。

这种光栅结构会对通过液晶层的光进行调制,从而实现光的干涉和衍射。

全息液晶光栅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光学领域,全息液晶光栅可以用于光学信息存储、光学传感、光学成像等方面。

例如,全息液晶光栅可以用于制作全息光栅衍射元件,用于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光学信号处理和光学信息存储。

此外,全息液晶光栅还可以用于制作光学传感器,用于测量光的强度、相位等参数。

在显示技术领域,全息液晶光栅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全息液晶光栅可以用于制作全息显示器,实现真实感观的三维图像显示。

通过调制光的相位,全息液晶光栅可以产生具有立体感的图像,使观察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不同的图像信息。

这种全息显示技术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息液晶光栅是一种基于液晶技术的光学元件,利用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来调制光的相位,实现光的干涉和衍射。

全息液晶光栅的研究和应用在光学、显示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全息液晶光栅原理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光学和显示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真实的视觉体验。

全息光栅实验报告文库

全息光栅实验报告文库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全息光栅并对其进行测量,验证光栅衍射原理,探究光栅常数与光谱分布的关系。

实验采用杨氏双缝干涉法制作全息光栅,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光栅常数,并分析光栅常数对光谱分布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全息光栅的制作方法。

2. 掌握光栅常数与光谱分布的关系。

3. 通过实验验证光栅衍射原理。

二、实验原理1. 光栅衍射原理:当一束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时,各狭缝的光线因衍射而向各方向传播,经透镜会聚相互产生干涉,并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明暗条纹。

2. 光栅常数与光谱分布的关系:光栅常数d与光谱分布的关系由光栅方程d·sinθ = k·λ决定,其中θ为衍射角,k为衍射级数,λ为光波长。

三、实验器材1. 全息干板2. 杨氏双缝干涉装置3. 半透膜4. 半透膜夹具5. 激光光源6. 光具座7. 移动平台8. 显微镜9. 光栅常数测量仪四、实验步骤1. 将全息干板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激光光源使其垂直照射到全息干板上。

2. 将半透膜夹具固定在光具座上,将半透膜放置在夹具中。

3. 将杨氏双缝干涉装置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装置使两狭缝间距与半透膜厚度相等。

4. 调整移动平台,使激光光源通过半透膜照射到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上。

5. 调整显微镜,使光栅常数测量仪对准全息干板上的干涉条纹。

6. 记录光栅常数测量仪显示的光栅常数。

7. 重复实验步骤,测量不同位置的光栅常数。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记录不同位置的光栅常数。

2. 计算平均光栅常数。

3. 根据光栅方程计算不同衍射级数下的光谱分布。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栅常数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正确。

2. 光栅常数对光谱分布的影响:随着光栅常数的增加,光谱分布逐渐变宽,衍射级数增加。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成功制作了全息光栅,并验证了光栅衍射原理。

2. 光栅常数对光谱分布有显著影响,随着光栅常数的增加,光谱分布逐渐变宽,衍射级数增加。

全息光栅曝光衍射效率过调制效应

全息光栅曝光衍射效率过调制效应

全息光栅曝光衍射效率过调制效应全息光栅曝光衍射效率过调制效应,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担心,我们一起从头捋一捋,给大家普及一下。

这说的其实就是在全息光栅制作过程中,一些小小的“麻烦”可能会影响到最后的效果,尤其是衍射效率的变化。

要知道,全息光栅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来记录和再现图像的,所以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你可以把全息光栅想象成一种非常精细的“图案”,就像是放大镜下看的细网,光线经过这张网后会按照特定的方式“折射”出去。

理论上,光栅的每一部分都应该能准确地把光线按预定的角度反射或折射出去。

结果呢?那就是衍射效率,也就是光线的“利用率”如何,决定了整个全息效果有多清晰、立体。

但问题来了,当我们在制作光栅时,曝光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光源的强度变化、材料的均匀性问题,甚至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会导致所谓的“过调制效应”。

这就好比是做一道菜,食材没选好,火候掌握不好,最后做出来的味道就不对了。

过调制效应就是这种不稳定因素影响下,光栅的衍射效率出现异常的情况。

你可以想象,光栅的每个小“格子”都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某些地方曝光过度了,光线通过时就会偏离预期的方向,这样一来,整体效果就大打折扣。

这个时候的全息效果,基本上是看不出什么立体感,甚至你可能只能看到一团模糊的影像,完全没有那种“哇”的感觉。

这就是曝光过程中的过调制效应,听着就有点让人郁闷对吧?不过,别以为这事儿就没救了,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减少这种过调制效应。

比如,调节曝光时的光源强度,尽量保持均匀的光照分布,让光栅材料尽量均匀地吸收光线,避免某些区域过度曝光。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材料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增加光栅的“容忍度”,让它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那么敏感。

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办法,只要多下功夫,总会找到一条路。

不过,说实话,制作全息光栅就像做一项精细的艺术工作,既考验技术也考验耐心。

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细节疏忽,都会让最后的效果差强人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息光栅的制作全息光学元件是指采用全息方法(包括计算全息方法)制作的,可以完成准直、聚焦、分束、成像、光束偏转光束扫描等功能的元件。

在完成上述功能时,它不是基于光的反射和规律折射,而是基于光的衍射和干涉原理。

所以全息光学元件又称为衍射元件。

常用的全息光学元件包括全息透镜、全息光栅和全息空间滤波器等。

全息光栅是一种重要的分光元件。

作为光谱分光元件,与传统的刻划光栅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光谱中无鬼线、杂散光少、分辨率高、有效孔径大、生产效率高、价格便宜等,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光栅光谱仪中,供科研、教学、产品开发之用。

作为光束分束器件,在集成光学和光通信中用作光束分束器、光互连器、耦合器和偏转器等。

在光信息处理中,可作为滤波器用于图像相减、边沿增强等。

本实验主要进行平面全息光栅的设计和制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制作全息光栅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掌握制作全息复合光栅的原理和方法,观察其莫尔条纹。

3.通过实验制作一个低频全息光栅和一个复合光栅,并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二.主要仪器及设备:1. 光学防震平台一个,支架、支杆及底座若干,旋转平台一个,带三维调节架及φ15 ~25μm 针孔的针孔滤波器组合两套。

2. 扩束透镜(20~40 倍显微物镜)两个,已知焦距的透镜一个,反射镜若干,分束器一个,光束衰减器两套。

3. 20mW He-Ne 激光器一台。

4. 天津I 型全息干板,显影、定影设备和材料。

5. 电子快门和曝光定时器一套。

三.实验原理:全息光栅的制作原理是:两束具有特定波面形状的光束干涉,在记录平面上形成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用全息记录介质记录干涉条纹,经处理得到全息光栅。

采用不同的波面形状可得到不同用途的全息光栅,采用不同的全息记录介质和处理过程可得到不同类型或不同用途的全息光栅(如正余弦光栅、矩形光栅、平面光栅和体光栅)。

下面介绍制作平面全息光栅路布置、设计制作原理。

1.全息光栅的记录光路。

记录全息光栅的光路有多种,图 1 和图 2 是其中常见的两种光路。

在图 1 所示光路中,由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分束镜BS 后被分为两束,一束经反射镜M1反射、透镜L1和L2扩束准直后,直接射向全息干板H;另一束经反射镜M2反射、透镜L3和L4扩束准直后,也射向全息干板H。

图中,S 和A 分别为电子快门和光强衰减器,电子快门与曝光定时器相连,用于控制曝光时间。

两平行光束在全息干板上交叠干涉,形成平行等.距直线干涉条纹。

全息干板经曝光、显影、定影、烘干等处理后,就得到一个全息光栅。

在对称光路布置下,光栅周期d或空间频率f0由下式确定:(1)式中,是两束平行光之间的夹角,λ 是激光波长。

由(1)式可以看出,通过改变两束光之间的夹角可以得到不同空间周期或频率的全息光栅,当θ 减小时,周期d增大、频率f0减小;对于低频光栅,θ 很小,利用小角度近似,可以用下式来计算光栅的周期和频率:(2)从图 1 可知,在θ 值较小时,有tan(θ/ 2) ≈ θ / 2 = D / l,将之代入(2)式可得:(3)实验中可用此式来估算低频光栅的空间周期和空间频率。

图 2 所示光路是马赫—曾德干涉仪光路。

由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M1反射、透镜L1和L2扩束准直后,变成平行光;该平行光束经分由束镜BS1后被分为两束,一束经反射镜M2反射,再透过分束镜BS2后射向全息干板H;另一束经反射镜M3反射、再经分束镜BS2反射后射向全息干板H。

图中S 是电子快门,与曝光定时器相连,用于控制曝光时间。

两平行光束在全息干板上交叠干涉,形成平行等距直线干涉条纹。

全息干板经曝光、显影、定影、烘干等处理后,就得到一个全息光栅。

所形成的全息光栅的空间周期和空间频率仍然可用(1)式和(2)式确定。

实验中可用图2(b)所示的方法来测量计算光栅的空间周期和空间频率,其中L 是焦距已知的透镜,把它放置在图2(a)所示光路中的全息干板H 处,在透镜后焦面上测量得到两平行光束会聚点之间的距离2D,则有tan(θ/ 2) ≈ θ / 2 =D / f成立,将之代(2)式可得(4)采用图 2 所示光路制作全息光栅时,实验中可用此式来估算低频光栅的空间周期和空间频率。

2.复合光栅所谓复合光栅是指在同一张全息干板上记录两个栅线彼此平行但空间频率不同的光栅。

复合光栅采用两次曝光方法来制作。

设第一次曝光记录了空间频率为f0的光栅,然后保持光栅栅线方向不变,仅改变光栅的空间频率,在同一张全息干板上进行第二次曝光,设第二次曝光记录的光栅的空间频率为f0。

合理选择两次曝光的曝光时间和显定影处理条件,经处理后就可得到一个复合全息光栅。

复合光栅上将出现莫尔条纹,莫尔条纹的空间频率f m是f0和f0'的差频,即(5)例如,若f0=100线/mm,f0' =102线/mm或98线/mm,则莫尔条纹的空间频率f m为2线/mm。

这种复合光栅可用于光学图像微分运算。

拍摄复合光栅的光路仍可采用图 1 或图 2 所示的光路,为了改变第二次曝光时的光栅空间频率,只需改变两束平行光的夹角θ即可。

改变夹角θ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图 1 所示光路中适当平移、并在水平方向旋转反射镜M1和M2,在图2 所示光路中适当平移、并在水平方向旋转反射镜M2和M3(也可旋转分束镜BS2);另一种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以竖直方向为轴)旋转全息干板H,如图 3 所示,以便改变夹角θ。

其中,第二中方法操作简便,并且对于一定大小的Δf0或f m,其所需要的调节量较大,便于提高精度。

由图 3 可知,当干板转动一个小角度ϕ时,对应干涉条纹的空间周期变为:(6)莫尔条纹的空间频率为(7)实验中,ϕ角的改变可以通过调节干板夹持架下面的带有刻度的旋转台来实现。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内容采用图 2 所示光路。

(1)拍摄一个空间频率f0=100 线/mm 的低频光栅,并采用衍射方法初步测量其空间频率;(2)拍摄一个复合光栅,第一次曝光记录光栅的空间频率为100 线/mm,第二次曝光记录光栅的空间频率为98 线/mm,即莫尔条纹的空间频率为 2 线/mm。

(二)实验步骤1.低频全息光栅的制作(1)光路参数估算根据要求制作的全息光栅的空间频率f0,参照图 2(b)、由(4)式计算出D。

实验中λ = 632.8nm ,f= 400mm。

(2)光路布置和调整(a)首先保证从激光器出射的细激光束平行于台面;(b)用细激光束调整光路中各元器件的高度和中心位置,并使各元器件的光轴平行于台面;(c)按图2所示光路先放置好反射镜M1和电子快门S,再用L1、L2及针空滤波器将细激光束扩束准直成平行光;(d)放置好分束镜BS1,使平行光尽量以45 度角入射,入射平行光被BS1分成两束;(e)放置反射镜M2和M3及分束镜BS2,使BS1、M2、M3和BS2的位置近似成矩形;(f)调节M2和M3或BS2,使经BS2反射和透射的平行光以一定角度在全息干板H(此时以毛玻璃屏代替)上交叠;(g)在全息干板处放置透镜L,在透镜后焦面上放置毛玻璃屏,调节M2和M3或BS2,使两会聚点之间的距离达到要求的值;(h)熟悉了解电子快门和曝光定时器的使用。

光路调整完毕后,将各调整底座固定好,不要再碰各元器件。

(3)准备显影、定影材料把三个适当大小的水槽依次放置好,按自左至右(或反之)依次在其中加入适量的显影液、清水和定影液。

(4)曝光(a)按照激光器输出功率大小和所使用的全息干板来决定的曝光时间(一般由指导教师根据事先的实验给定),调整好曝光定时器;(b)记下光束在毛玻璃屏上交叠的位置,关闭电子快门和室内灯光,取下干板架上的毛玻璃屏、换上全息干板,使全息干板的感光药膜面对着入射光束,此后不要再碰光学平台及其上面的各元器件,稳定一分钟左右;(c)控制曝光定时器进行曝光。

(5)显影、定影处理第(4)步后,将曝光后的全息干板取下来,按给定的显影、定影时间进行处理。

处理完毕后用清水进行充分的冲洗,然后凉干,得到全息光栅。

(6)观察实验结果(a)将凉干后的光栅放置在支架上,并在其后放置透镜L,用其中的一束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透镜的后焦面上用毛玻璃屏接收,构成图 4 所示的光路。

从毛玻璃屏上即可观察到光栅的衍射图样。

在观察屏上,如果只出现中间的三个亮点(0 级和±1 级),则说明所制作的光栅是正余弦型的;如果出现0 级、±1 级、±2 级、±3 级、级亮点,则说明所制作的光栅是非正余弦型的;如果出现很多级亮点,则说明所制作的光栅接近矩形光栅。

要想得到正余弦型光栅,需要在充分了解全息干板的感光特性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曝光、显影和定影时间,一般情况下制得的是非正余弦光栅。

如果要制得矩形光栅,则要用高反差系数γ 的全息干板;高γ 值干板的宽容度很小,可近似认为当曝光量达到某一值时就饱和曝光,曝光量小于该值时就不曝光,因而可形成接近矩形的光栅。

此外,由于实验中所采用全息干板的感光药膜较薄,其厚度与光栅周期相比很小,所以实验所制作的光栅属于平面光栅。

(b)在图 4 所示光路中,测量得到±1 级亮点之间的距离p,就可根据下式计算得到光栅实测的空间频率,用f0'表示。

此值应与设计要求值基本一致。

(8)1.复合全息光栅的制作仍采用图 2 所示光路,所不同的是要进行两次曝光,并在两次曝光之间,将全息干板旋转适当角度。

第一次曝光记录光栅的空间频率为f0=100 线/mm,其步骤与上述的(1)—(4相同。

在第一次曝光完毕后,按计算要求的角度ϕ调节干板下面的旋转台,不要碰台面上的其它任何器件。

调节完毕后稳定三十秒到一分钟,再进行第二曝光,时间与第一次曝光的时间相同。

两次曝光完毕后,按上述的第(5)步进行显影、定影等处理,即可得到复合全息光栅。

对着普通光源观察,可以观察到复合光栅上的莫尔条纹,也可采用图 4 所示的光路测量光栅的空间频率,并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